浅谈青海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措施

合集下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公路建设和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路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1. 公路环境问题分析1.1 大气污染公路交通排放的尾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1.2 水资源污染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化学物质会直接或间接进入水源,污染水资源。

这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也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

1.3 生物多样性丧失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砍伐大量树木和破坏自然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对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1.4 噪音污染公路交通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睡眠障碍、听力损伤和心理压力等。

2.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2.1 大气污染管理- 推行清洁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

- 加强车辆排放标准的监测和执行。

- 鼓励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 提倡节能减排意识,鼓励人们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2 水资源污染防治- 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在公路周边建设生态湿地来净化和存储雨水。

- 沿线设置排污口,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净化。

- 提高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水环境技术标准,减少水资源污染风险。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公路两侧保留绿化带和生态廊道,并定期进行植树造林。

- 选择新建或改造方案时,尽量减少破坏自然栖息地。

-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监测,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2.4 噪音污染控制- 设置路面隔音设施,减少车辆行驶噪音。

- 在公路两侧建设防噪墙,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或禁止噪音污染车辆的行驶。

3. 公路环境保护的管理与监督3.1 监测与评估建立公路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定期对大气、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施工期间,遵守国家及青海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保通的有关规定,无条件服从当地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任何关于环境保护的指令。

严格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中明确及发包人的环保、水保要求组织生产、生活,并以此为依据严格要求全体参加工程建设人员。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原生植被破坏,严格按照设计指定或监理人、或发包人指定的取土物、料场、弃土坑和相应的便道取土、取样、弃渣,取土取料先将原表土及植被分割划块铲起并妥为存放,取料结束后恢复原植被;固定运料路线。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及时清理、平整施工营地、便桥便道和取弃土场。

(3)不乱弃乱挖,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渣应加强调配,严禁侵占河道、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严禁占用高寒植被发育的草地资源;建筑垃圾和生活堆放到指定地点,必要时平整、覆盖,避免流失,污染环境。

(4)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及取弃土场必须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应按设计要求布设,不得随意扩大范围,认真落实好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

凡需变更的必须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5)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协同项目法人组织核查保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程度、其他保通设备和抢险保通措施的落实情况,在上述条件满足后,主体工程方可开工。

(6)随时检查保通便道、便桥及其他保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及早排除断通隐患,使保通便道、便桥等全天候保持良好的行车条件。

常备抢险保通设备、工具等,及时处理有关陷车、阻车、断通事故。

(7)制订切实可行的冬季停工和交工前的养护保通措施,落实责任,配备专职人员和设备。

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必须设置临对醒目的指示标志;保通人员要随时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维修养护,保证道路畅通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

(8)高度重视施工期间生产和临时生活设施产生出污染物的处置;禁止将可能产生高污染的建材堆放在水源地周围区域。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路建设在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一)生态破坏公路施工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地丧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填方等作业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二)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填方以及弃土等活动,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大量的土壤流失不仅会降低土地肥力,还可能堵塞河道、影响水利设施。

(三)噪声污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运转、车辆运输以及施工人员作业等都会产生噪声。

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干扰睡眠、引发听力损伤等。

(四)大气污染施工中的土方作业、物料运输和堆放等会产生扬尘,机械设备运行会排放废气。

这些污染物会降低空气质量,对周边居民的呼吸健康造成威胁。

(五)水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水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二、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一)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1、线路优化在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

通过优化线路走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

3、生态恢复设计在设计中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包括植被恢复、动物通道设置等,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二)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1、水土保持(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做好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再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作业。

(2)对施工中的挖方和填方边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种草、植树、设置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

浅谈青海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措施

浅谈青海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措施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公路建设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现状公路建设环保对策1 引言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是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

数千万公顷的绿色植被涵养着两江一河上游的水源,青藏高原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由于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缺氧、日照长、冷季漫长、强太阳辐射等形成了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

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状况,对于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和生物圈的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地理第三极"。

本文从分析青海省的环境现状入手,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2 环境现状青海省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3.8%。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4.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青海省有耕地面积仅1032.02万亩,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柴达木盆地及共和盆地,在长期农垦发展过程中,耕地逐渐由平川向山坡发展。

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流两岸,到处可看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植被稀疏、满目沟、峁、梁、塬的典型黄土区地貌,有不少山头由于垦殖几近"剃了光头"。

由于高原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2.1 草场严重退化青海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09亿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9.93%。

草地退化导致可食鲜草减少约1200万吨,折合减少载畜量820万羊单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

简述公路项目的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简述公路项目的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简述公路项目的建设环境保护措施摘要:根据多年道路设计和施工的经验,浅谈了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措施,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污染环境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公路环境保护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及加强公路环境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公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开发建设活动,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的国情,采取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环境损失等等,将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保建设的必要性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

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保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保措施,积极开展环保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营运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1社会环境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产生影响。

首先,公路建成后会增长沿线地区的交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附近居民的出行,割断了村庄间的原有联系;其次,公路建成后使沿线各地区的土地功能发生变化,将单一的农业用地、开发用地或商业用地转变成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三是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生态结构;四是公路的修建,会破坏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产生视觉污染。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交通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公路建设和运营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如交通噪音、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

因此,实施公路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一、公路环境保护方案1. 优化公路线路选取在公路规划阶段,应依据地理环境、生物资源、人口密度等因素,选取最优线路,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改善公路交通状况改善公路交通状况,减少拥堵,是解决公路环境问题的关键。

可通过提供公共交通、建立高速公路网、推广共享单车等方式,引导市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

3.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在公路建设中,应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废气净化设施等,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

4. 提高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环保意识要在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培训,确保公路建设和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落实。

二、公路环境保护措施1. 控制公路噪音公路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在高噪音的区域设置隔音屏。

(2)在公路路面行驶声音较大的车辆,应在车身和排气口安装减噪设施。

(3) 控制公路交通流量,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尽量减少交通噪音。

2. 控制公路污染公路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

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大气污染控制:在公路沿线设置绿化带,植被的吸收能力可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控制车辆排放,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强公路路面的扫洗和冲洗,清除道路上的污染物。

(2) 土壤污染控制:在公路建设前,对空气、水和土壤进行实验室分析,监测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有害污染物。

在公路沿线设置废弃物收集站,减少废弃物堆放对土壤的污染。

(3) 水环境污染控制:减少沿线业主或个人将污水直接排放到路面,严格控制道路沿线涉水工程施工;建立公路沿线的雨水收集系统,使其不会直接流入河流或湖泊等水体。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要点和防治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下面是关于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要点及防治措施:1.规划阶段:在公路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线路和布局。

应避开敏感生态环境和保护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设计阶段:在公路设计阶段,应优先考虑节约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技术措施。

比如,通过减少土方挖填量,减少爆破和硬化,以降低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减少水体的污染。

3.施工阶段:在公路施工阶段,必须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防护网,防止灰尘、噪音和水污染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另外,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做到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固废综合利用。

4.运营阶段:在公路运营阶段,应加强公路的监测和管理,做到科学合理的运营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公路运营中的环境问题,比如排放物的控制和道路表面的清洗等。

另外,还应加强公路绿化,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减少路面水土流失和环境噪音。

5.环境监测:在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和监测,比如水质、大气、土壤和噪音等。

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

6.环境教育:在公路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项目相关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为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环境保护规定和规范。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要点和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规划阶段的科学布局、设计阶段的节约资源技术、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运营阶段的监测和管理、环境教育及培训等。

只有在整个公路工程生命周期中,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问题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问题

充分 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 、 风景区应特别注重 自然景观 、 珍稀野 生 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 说 明, 明敏感点 。 标 处理好山体 的开挖面 。 在上边陂应设碎落平台, 以防 落石危及行车行人的安全。 土场弃土场要远离村 屯。 取 对于弃土场采取 “ 土地 复垦技术 ” 好土地复垦规划 、 垦工程的实施 以及复垦后 的改 作 复 良与管理或人工植树 等。对 于石质弃渣场, 应在工程完工后其表面复盖 定厚度的土层, 并且进行植被恢复逐渐向“ 绿色新文明” 建设 推进。注 意公路绿化 , 它是 国土绿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 可以有 效地 改善行车 环境, 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 优化环境 的作用 。
23验 收 阶段 _
公路建设周期一般较长, 开工到通车要一年以上时间。在这期 间 从 许多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辐射 出较强烈的噪声, 对附近公共场所 产生较大的影响 。 公路施工 噪声有其 自身的特点, 这表现为: ) ( 施工噪声 1 的随意性 和无规律性。(施 工机械 的噪声较大, 2 ) 但它们之 间声级相差仍 很大, 有些设备的运行噪声 可高达 1O 】 分贝左右。f施工 噪声源与一般 3 ) 的固定 噪声 源及流 动噪声 源有所 不同, 施工 机械往往都是暴露在 室外 的, 而且它们会在某段时 间内在一定的小范 围移动 , 这与 固定噪声源 相 比增加 了这段时间内的噪声污染范 围, 但与流动噪声源相 比施工噪声污 染还是在局部范围内的。( 道路施 工噪声是公路 建设过程 中的短期 污 4 ) 染行 为, 就应采取必要 的噪声 控制措施, 降低施 工噪声对环境 的影 努力 响。 建设期 、 营运期施工机械噪声对公路沿学校 、 医院 、 村镇居 民点工作 生活空 间带来 了噪声污染 的公 害, 其是公路 的起迄点, 尤 交通出入点和 城乡结合部位都是交通噪声污染 的严重地 区。交通噪声还是城市噪声 的主要来源, 占了 8 %。 几乎 0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工程是指为保障交通畅通和提高交通效率而修建的道路工程。

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公路工程应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公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应纳入决策依据,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破坏。

2.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公路线路规划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对土地、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规划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已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利用,在不得已时选择最优的线路。

3.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的监测,防止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合理使用施工、排污等设备和材料,降低噪音和粉尘的产生,并采取措施避免施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和修复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

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破坏湿地、林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特殊保护动物的保护。

5.合理开展水资源管理公路工程建设可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如加强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监测,严格控制河道改道和水库淹没的范围,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6.促进能源节约和减少排放公路工程应倡导节能减排原则,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先进材料,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

7.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公众参与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制定相关规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

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违法行为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公路工程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既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青海地区,特殊性,干线]探讨青海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特殊性

[青海地区,特殊性,干线]探讨青海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特殊性

探讨青海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特殊性由于青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很多在内地行之有效的养护方法在青海公路养护中并不适用,在青海公路养护工作中一定要研究本地公路养护特殊性,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养护工作中的运用,针对具体问题的特殊性研究创新性解决方法,此外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努力提高青海地区公路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青海公路路基养护路面养护由于青海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因此与内部地区相比,青海地区路基路面养护具有其特殊性。

1青海地区公路路基的养护特殊性在路基养护方面,有关温度变化、水分变化下公路路基的融沉变形、冻胀等研究已经比较多了,相比而言,有关路基在车辆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水分迁移积聚,特别是有关不均匀积聚特性以及其对路基造成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对于自然条件恶劣的青海,如果这些研究没有充分的开展,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问题得不到解决,公路路基的养护工作量就会成倍增加,进而严重制约青海地区的公路建设。

青海地区公路的纵向裂缝的主要造成因素是由于冻融疏松、冻融疏松是在温度、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大量的公路养护实际工作以及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发生纵向裂缝的路段与没有发生纵向裂缝的公路路段相比,其边坡更为松软,这种松软不仅仅限制于边坡,而且已经深入到公路路基的内部。

公路路基的土体一旦出现冻融疏松,其强度必然下降,公路路肩出现不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车辆的荷载就很容易造成公路的塌裂现象,气候的周而复始以及不断开过的车辆必然使公路的裂纹不断增大和扩展,因此公路的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路基边坡的冻融疏松。

青海地区的低温以及高海拔特点使得公路边坡的冻融疏松更为严重,青海公路的相关养护部门,一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方法。

例如公路边坡挖掉后重新填上,对路肩进行硬化,在边坡充填后在旁边布置排水沟道,土壤固化剂常被用来治理边坡的冻融疏松,既可以在重填的过程中将土壤固化剂拌合到填料中,也可以在重填后将土壤固化剂喷洒在表面,对于还没有发生冻融疏松的路段,可以直接将土壤固化剂喷洒在表面。

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参考 文献 【】 忠, 明, 依伟. 1 李庆 周 唐 公路建设 与环境保护 [. J水利科 技与经济, 0, ( : 0 ] 2 61 74 0 2 )4 【】 雅芬, 常- 2姜 滕俊 浅谈公路建 设与环境 保护 [ 黑龙 江交通科技 , 0 ,: —9 J l 2 55 8 8. 0 8 [] 留, 月. 公路建设 与环境保 护【. 3 姚全 殷广 论 J沿海企业 与科技,05 :0 17 J 20 ,9— . 7 1
11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 . 过去 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 标采用较低 ,不论是线型 、纵面 、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 ,都只能缓解 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 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 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但公路建设 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 输业的要求 ,在旧路改造 中还存 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 。对公路 发展缺乏 预见性 , 往往采用低限指标 ,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 车不久 , 很快就不能 满足运输 的需要 ,不得不进行新 的改建 。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 眼于高 起点 , 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 ,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 ,无论在断面上 次改造 ,还是分期改造 ,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 , 并付诸实施 。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 ,靠村不进村 ,以保证 道路畅通 ,减少干扰及污染 , 真正起到便 民、 民的效果 。 利
张霾
工程 科 学
3 9
公路建设 中的环境保 护问 限公 司 ,青海西宁 8 0 0 10 0)
摘 要 做好环境保 护工作 ,已成 为公路建设 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环节 。从公路建 设对环境 的影响人手 ,提出环境保 护:作 的改进 措施 ,旨 【
2 新 建公 路与环 境保 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 、施工三个主要环节 ,对环保认 识 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 ,对路线周围造成难 以想象的破坏 ,必须

青海道路整治实施方案

青海道路整治实施方案

青海道路整治实施方案
在青海地区,道路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1.道路安全整治:
-对破损道路进行修复和重新铺设,确保道路的平整和通行
安全。

-加强道路标线和交通信号设施的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的有
序性和安全性。

-对高风险路段进行整治,增设护栏和警示标志,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

2.环保治理:
-加强对道路沿线的环境保护工作,如建设雨水收集设施,
避免道路排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对道路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道路绿化工作,增加绿化带和植被,改善道路沿线的
生态环境。

3.交通流畅提升:
-对道路拥堵点进行疏导和改造,增加车道数量或引导交通
流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合理调整绿灯时间,提高交通流
畅度。

-加强交通管理,对违章停车和交通堵塞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4.农村公路改造:
-加强农村公路的硬化和扩建工作,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

-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的维修和加固,确保农村交通的安全性。

-合理规划农村公路网,优化公路布局,方便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5.道路管理体制改革:
-推行市场化的道路管理体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道路建设和运营。

-建立健全道路管理和维护机制,加强对道路使用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道路维护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道路维护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青海地区道路整治的实施方案,通过对道路安全、环境保护、交通流畅、农村公路改造以及道路管理体制的综合考虑和实施,旨在提升道路的质量和交通的便利性,为青海地区的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近年来,青海省的环境生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因此,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大。

青海省的环境现状一、水资源青海省水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青海省的地下水资源严重衰竭,面临着供需矛盾和水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青海省存在大量的湖泊和河流,但由于过度放牧、污染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原因,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下降,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二、空气质量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西北风带的主要过境区域,因此,青海省的空气质量直接受到周边区域的影响,是我国大气环境非常脆弱的一个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青海省的排放物越来越多,空气污染严重。

特别是在冬季,煤炭的燃烧使得PM2.5浓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空气质量下降得非常严重。

三、生态破坏青海省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高原生态、湖泊生态、河流生态等等。

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青海省生态破坏严重。

特别是在采煤、采矿、养殖等领域,大量的资源被破坏和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四、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方面,青海省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过度的狩猎和动物被盗猎等原因,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绝灭。

当然,青海省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若是不加以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的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五、气候变化青海省的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极为严寒。

最近的气温变化明显,连年的旱涝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省内局部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活,加重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结青海省的环境生态现状呈现出严峻的形势,青海省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生态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青海省政府多措并举,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应对其环境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共同致力于将青海省打造成一个美丽的“生态高地”。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本文阐述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治理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青海湖现状对策2、现状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

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

据统计,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

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

与1986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

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

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

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

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

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3、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裸露,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是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建设、改造和维护的道路系统。

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要点和防治措施。

1.土壤保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土壤污染。

例如,在土壤被挖掘或剥离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包覆和覆土,减少土壤流失和质量下降。

此外,要合理选择施工现场,避免对重要的农田、林地或草地进行破坏。

2.水源保护: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水,要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质。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控制施工现场的排水,使用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和污染物进入水源。

此外,要合理利用雨水,收集雨水用于施工和绿化,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3.生物多样性保护:公路工程建设常常涉及到生境的破坏和物种的迁徙。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评估施工现场周边的生物资源,并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恢复受损的生境、建立通道或桥梁以便动物迁徙等。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生存环境的合适。

4.噪音和空气污染控制:公路工程建设会产生噪音和大量的尾气排放。

为了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要采取隔音措施,例如使用隔音板、减速带和隔音墙等。

同时,要使用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

对于空气污染,要使用低排放的机械设备,并控制尾气排放。

此外,可以进行绿化和建立绿色带来净化空气。

1.环评管理:在公路工程建设之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环评报告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2.施工排水控制:要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控制施工现场的排水,避免土壤侵蚀和污染。

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生态修复和保护: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可以采取绿化措施,恢复受损的植被和生境。

同时,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生存环境的合适。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青海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青海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就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青海省地处西北高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

然而,由于能源开发、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不断增加,青海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危机,尤其是草地、湖泊等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生态环境危机不仅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安全,也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青海开始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一)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青海注重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全面展开草地生态保护、湖泊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

针对青海特殊地形地貌,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加大对草原、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重点抓好畜牧业生态安全,以草地、水源为主要生态修复对象,大力开展固沙造林、荒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将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融为一体。

(二)绿色发展和生态旅游青海鼓励实施绿色发展,推进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努力营造绿色经济增长环境,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绿色工业等新兴产业,逐步实现绿色能源、低碳出行等生态产品的全面推广。

同时,青海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创建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品牌,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借助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环保意识等加强宣传和推广,实现可持续、智慧、绿色旅游发展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青海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培育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生态畜牧等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等优质绿色产品,推广生态科技成果,同时大力推进保护草原、湖泊、车水马龙等生态环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新经验和新模式,全面创建绿色生态省份。

浅议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浅议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 三) 公路主体建成后的环保问题。公路主体建成后,环境保护工作 同 样不 可忽 视。 首 先在 农村 公路 两侧 , 采取 乔、 灌、 草 结合 的办 法进 行绿 化 ,不 仅能 防止 水 土流 失、 延长 公路 使 用寿 命, 而且 还 能降 低噪 声、 净化 空气 、保 护水 源、 美化环 境, 为生 态村打 下基 础。 其次 是建设 绿色 通道 。 将 农村 公路 建设 与 生态 环境 建设 相结 合 ,对 山、 水、 林 、田 、路 进行 统一 规 划, 综合 治理 。 把公 路建 设与 退耕 还 林结 合起 来, 大 力发 展果 树、 经济 林和 速生林 ;在 公路两 侧建设 宽度为 50~ 80Ⅲ的 绿色通 道,形 成保 护农村 生 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这 样不 仅可 减少 农 村公 路建 设中 占用 的 土地 量, 减少 废 渣对 周围 环境 的污 染 ,还 能更 好地 改 造环 境, 增加 可用 土 地的 数量 。农 村 公路 建设 中不 可避 免 地会 产牛 很多 工 程垃 圾、 生活 垃圾 及 污水 ,而 农村 公 路建 设项 目往 往距 离 村庄 和田 地较 近 ,因 此, 施工 驻地 卫 生及 废弃 物的 处 理不 容忽 视。 应该 做 到施 工驻 地垃 圾 集中 分放 ,集 中处 理 。垃 圾管 理工 作 直至 工程 竣工 交验 后 为止 ,做 到工 完 场清 。另 外, 施工 区 内要 做好 各项 排 水设 施, 将污 水集 中到集 水井,以免 造成水质污 染。
工程 科学
SI LI CoN
LLEY一一l l
浅议 农村 公路建 设与环 境保 护
雷德武 ( 青海省湟源公路总段刚察公路段青海刚察812300)
【摘要 ] 分析我国 农村公路的 现状、特点 以及存在的 问题,着重 探讨公路建 设中的环境 保护问题 ,对今后农 村公路建设 具有指导意 义. [ 关键词] 农村公路 保护 中图分类 号:X3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1盯1 —7597( 200 8) ∞1∞56 —01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在青海东部农业 区河 流两岸 , 到处可看到 山峦重 叠、 壑纵 横 、 沟 地
噪声对教学 和工作 的干扰。3 注 意机械保养 , ) 使机械 保持最低声 表破碎 、 植被稀 疏、 目沟 、 、 、 的典 型黄 土区地 貌 , 满 峁 梁 塬 有不 少 级水平 ; 安排工人 轮流进 行机械操作 , 减少接触高 噪声的时间 ; 对 山头 由于垦殖几近“ 了光 头” 剃 。由于高原生态 系统结构脆 弱 , 在 在声源附 近工 作时间较 长的工人 , 发放 防声 耳塞 、 头盔 等 , 对工人
2 公 路建 设 中的环 保对 策
生产 , 又须符 合卫生要求( 卫生 防护距 离分级 中, 规定 的防护距离
0 , 半封 闭式 沥青加热工 艺。3 施工 便道 ) 公路建设 中要 把环 保工作 放在 重要 的位 置上 , 统筹 规划 , 认 为 3 0m) 不采 用开敞式、
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真实施 , 做到公路 与环境 同行 坚持 “ 防为 主、 护优 先 、 治 定时洒水 降尘 , 预 保 防 .. 结合 、 强化管理” 谁 污染谁 治理 、 和“ 谁破 坏谁 恢 复” 的原 则 , 切实 2 1 4 水污染防治 加强公路建设 中的生态 环境 保护工作 , 把生态环 境保护 与治理作
路堤边坡 及时进行 植草绿化 。6 对施工 临时用地 , 将原表层熟 ) 先 土集 中堆放 , 待施工完毕后 , 再将 这些熟土推平 , 恢复原地表层 。 2 1 2 噪声 防治 . .
中可利用草地面积 3 . 1万 k , 16 mz 占全 省土地 总面 积 的 4 . %。 38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 为 44 远低 于全 国平均 水平 。青 海省 有 . %,
浅 谈 青 海 省 环 境 现 状 与 公 路 建 设 环 保 对 策

青海省生态立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海省生态立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海省生态立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阐述生态立省战略在青海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青海生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该战略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落实。

关键词生态立省;存在问题;对策;青海省1青海省特殊重要的生态地位青海的三江孕育了中华文明,被誉为“中华水塔”,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水源地;祁连山脉形成的冰川与河流,不仅是青海2/3人口的水源地,而且影响着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湖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构筑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需要。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抓手;是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我省农牧业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我省新型产业、激活青海经济的兴奋剂;是我省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着力点;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基础。

2青海省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1)湿地萎缩。

区内各冰川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缩,如长江源区的格拉丹东冰川1969~2000年减少了 1.7%。

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冰川面积由1990年的166km2减少到2002年的约102km2;河流、湖泊、沼泽3类湿地面积也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尤为显著,其面积在1990~2004年间减少了近200km2。

(2)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侵蚀程度日趋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9%,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趋势。

(3)草地退化仍在继续,治理任务繁重、难度大。

目前,我省近90%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1 600余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

并且退化速度每年都在递增。

由于草地退化,草地草产量明显减少。

“黑土滩”总面积350万公顷,毒草危害面积达到200余万公顷,鼠害面积800余万公顷,虫害面积160余万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公路建设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现状公路建设环保对策1 引言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是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

数千万公顷的绿色植被涵养着两江一河上游的水源,青藏高原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由于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缺氧、日照长、冷季漫长、强太阳辐射等形成了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

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状况,对于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和生物圈的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地理第三极"。

本文从分析青海省的环境现状入手,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2 环境现状青海省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3.8%。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4.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青海省有耕地面积仅1032.02万亩,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柴达木盆地及共和盆地,在长期农垦发展过程中,耕地逐渐由平川向山坡发展。

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流两岸,到处可看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植被稀疏、满目沟、峁、梁、塬的典型黄土区地貌,有不少山头由于垦殖几近"剃了光头"。

由于高原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2.1 草场严重退化青海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09亿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9.93%。

草地退化导致可食鲜草减少约1200万吨,折合减少载畜量820万羊单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

2.2 草地垦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青海牧区开垦草地种植油菜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水热条件不足,雨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普遍。

不少地方由于缺少农田防护林网的保护,在单季种植条件下,冬春大风季节土壤风蚀较为严重。

2.3 水土流失加剧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814万吨,输入长江的达1232万吨。

近年来,全省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且呈加剧趋势。

2.4 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全省沙漠化面积已达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以上,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及黄河源头地区。

目前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5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2.5冰川湿地退缩,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众多的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盐碱化。

青海湖水位较50年来下降1.2米,湖滨出现大片沙丘;鄂陵湖、扎陵湖水位平均下降了2米以上。

大片低湿沼泽地消失,沼泽地湿生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草地涵养水源功能降低。

在过去的10多年中,黄河源头地区径流水量减少20%以上,众多湖泊水位下降,仅玛多县就有近千个湖泊干涸。

2.6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湿地退缩,湿生植物和水栖动物生存条件恶化;由于分布区缩小以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药用植物的破坏性挖掘,导致高原上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

青海境内生存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一20%,显著高于10%一15%的世界平均水平。

2.7 自然灾害频繁青海农业区由于气候条件差,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连年不断。

近20年来,东部农业区发生春旱的年份超过半数。

气候干旱成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瓶颈"。

受草地生态环境破坏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牧区鼠害、虫害和风雪灾害频繁发生,鼠虫危害加剧了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扩展。

2.8 水资源不足主要农业区湟水流域人均占有水量98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3;每公顷占有水量673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约有半数的坡耕地没有灌溉条件;缺水严重的地方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约有1/4的人口饮水问题尚待解决。

2.9 农村能源短缺农业区由于大片山坡被开垦耕种,自然植被稀疏,作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主体的燃料极为短缺。

交通不便又影响了商品能源的使用。

据调查,缺柴严重的浅山地方为了获得一家人一天的烧柴,需要刨遍0.07-0.13平方公里山坡挖草根。

坡地经过挖草取柴,破坏极为严重,从而陷入所谓"越挖越穷、越穷越挖"的恶性循环,个别村甚至曾出现由于烧柴无法解决而提出集体搬迁的申请的现象。

2.10 风蚀沙化严重青海各地普遍多大风天气,年大风日数50一l00d,是全国八级以上大风日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风沙危害主要是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地区,大风吹走表土,损伤幼苗,刮倒即将成熟的作物;流沙埋压公路和草场。

3 公路建设中的环保对策公路建设中要把环保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规划,认真实施,做到公路与环境同行。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切实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把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公路环保措施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3.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A生态环保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噪声防治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大气污染防护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米),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水污染防治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3.2 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A交通噪声防治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大气污染防治1)路边植树绿化。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水污染防治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米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4 结语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3)刘书套.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