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说课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说课课件
法,及从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 设计、优化生产与运作管理体系的理论及方法, 熟悉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业运营及其发展,理解物 流管理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体现,了解当前先 进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念。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把握生产管理与包括物流管理在内的 企业其他职能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生产运 作管理方法及策略,能够运用现代生产与运作管 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 系统问题,能够进行生产与运作实际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使用幻灯机、投 影仪、计算机等。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如 教科书、板书、口头语言等。
八、授课反思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能 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遗憾 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多提建议。 谢谢大家!
五、教学的重难点
生产定额的制定方法;生产能力的概 念、计算方法和调节方式,年度生产计划 的制定方法;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好5S现 场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组成,物料 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如何做好安全事故 处理;如何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网络计划的概念与编制方法;生产成本控 制内容及经济核算方式。
3、素质目标
具备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念,资源 优化思想,具备5S活动、定置管理、目视 管理等生产现场管理意识。
四、教学内容
教学 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 生产现场管理 • 生产物料管理 • 安全生产管理 • 生产设备的布置与维护 • 项目计划的编制与优化 • 生产绩效管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生 产与运作管理理念,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开展 生产运作过程,具备从事物流运作管理的基 本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030137二、课程类别及性质: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 实践:0) 3学分四、教学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五、课程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开设系(部):工商管理系七、先修课:管理学、市场营销、运筹学、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目的】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的丰富以及对于生产理论的深入探讨,生产与运作管理逐步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课程讲述基本的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木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基木的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

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o【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基本要求: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社会组织的基木职能,服务业的兴起的基木原因,理解生产的概念并且了解生产概念的扩展,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重点: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第二节生产运作的分类基木要求:理解生产运作的两种基木分类:掌握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木的特征。

重点: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的特征第三节生产运作的类型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的类型,理解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掌握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重点: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难点: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第四节能力与需求的匹配基本要求:理解供需链的概念,供需链瓶颈及其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掌握如何使生产运作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了解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
二、突出了精细生产的哲理,增加了价值流图的内容。价值流图是分析产品和服务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的有效 工具,利用它不仅能够消除浪费,而且可以发现产生浪费的根源。
三、建立“即测即评”系统。每章配有10道选择题和10道判断题及其答案,供读者自测学院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自科基金获“特优”重点项 目主持人、管理学院前任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到右列
教学资源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提供配套教学课件。
该书的“第1章基本概念”,“第2章需求预测”,“第3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这三章内容还提供了二维 码资源,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进入自测页面。
教材特色
一、强调通过发展服务业、推广精细生产、实行绿色制造以及3D打印等来缓解环境问题,新增了“绿色制造” 内容来取代原来的“敏捷制造”。
二、精简全书内容,将第三版共18章“瘦身”为14章,删除了第三版的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第 七章“工作设计和工作测量”、第十四章“项目计划管理”以及第十五章“设备维修管理”。
2016年8月,《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四篇,包含14章,第一篇介绍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需求预测,第二篇为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第三篇阐述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第四篇讨论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每章后带有案例、小结、即测即评和 思考题。该书还含有前辅文和参考书目。
马士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系 主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
感谢观看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
20xx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三)、产品-过程矩阵

生产流程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顾客化 产量低 广告

品种单一 批量很大 高
品种很多 品种比较 中小批量 中批生产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 食品加工 汽车生产
柔 性
单 位 成 本 食糖 面粉 低
电视机
连续生产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二)不同生产类型的特征 不同类型生产系统的特征,可以用 “4V”来描述。 1。品种(Variety) 2。数量(Volume) 3。不确定性(Variation) 4。顾客可视性(Visibility)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1。品种(Variety)

品种 少品种---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低成本,但是缺乏范围经济的柔 性。 多品种---范围经济性,适应性高, 但是对生产系统要求高。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2.数量(批量)


大批量---重复度高,单位成本低, 品种少。 小批量—生产重复度低,单位成 本高。可以生产多品种。 例子: 大批量:电视机 单件生产:建设项目
市场定位要求 生产做什么
日常经验建 议做什么
自下而上的观点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志祥
2、生产战略的目标分解法
第一步 公司目标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生产战略
增长率
利润 净资产 汇报 现金流
营销战略 订单赢得要素 市场细分 价格 品种范围 质量 规范组合 交货速度 标准化定 品牌形象 制化 交货可靠性 创新率
价值转化
输出
二、生产类型与特征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五版)PPT 9 第九章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五版)PPT 9 第九章生产现场管理
(六)安全 安全就是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目的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的
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七)节约 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
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第五节 目视管理
一、目视管理的概念 目视管理是指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通俗地讲,目视管理就是针对眼
(二)目视管理可使管理人员快速获得生产现场信息 一般企业大部分现场生产的信息是逐一向上传送的,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到达最高管理人员
那里,在逐级传送过程中,信息会越来越失真,偏离真实情况。
第五节 目视管理
三、目视管理的具体应用 (一)物品的目视管理 物品的管理是对工夹具、计量仪器、设备的备用零件、能源消耗品、原材料、在制品、
第二节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
(二)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1.物流有序 2.生产均衡 3.设备完好 4.信息准确 5.纪律严明 6.环境整洁
第三节 定置管理
一、定置管理的概念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
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二、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九章 生产现场管理
主讲人:
第九章 生产现场管理
了解生产现场和生产现场管理的含义; 理解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定置管理的实施程序、目视 管理的含义及具体应用; 重点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及5S活动。
第一节 先导案例
海尔的OEC管理方法 OEC管理方法中,“O”代表“Overall”,意为“全面的”,“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 意为“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andClear”,意为“控制和清理”。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 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简单地说,就是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 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儿提高,即“日日清”。这样,从车间工人到集团干部都知道自己每天应干些什么, 甚至根据这套制度自己考核自己的工作,领取自己该得到的那份报酬。 从根本上说,OEC管理模式意味着企业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 对各自控制的事项,按规定执行,每日把实施结果与计划指标对照、总结、纠偏,达到对事物发展过程日日控制、 事事控制的目的,确保事物向预定目标发展。 OEC管理方法奠定了海尔的管理风格:严、细、实、恒。“严”,即严格要求。“日日清”工作法要求所有的体 系、所有的员工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逐日进行清理,对工作中的成绩与缺陷严格奖惩。“细”和 “实”,即分工细、责任实。“日日清”在对所有的物和事进行分解中,强调三个“一”,即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 每一天、每一项工作,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地标明责任人与监督人,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 准,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奖有理,罚有据。“恒”,即持之以恒。海尔认为企业和每个员工可以做好一天 的工作,而每天都做得好,这本身就不简单。“日日清”工作法就是要通过每天的清理和总结,持之以恒地做好企 业每天的各项工作,实现理想目标。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生产运作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学习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活动1:引入通过讲述一家公司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流程,引出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活动2:讲解讲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活动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探讨生产运作与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重要性。

2. 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0分钟)活动1:讲解讲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等。

活动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活动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总结出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步骤。

3.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实际操作(60分钟)活动1:实际操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拟工厂环境中进行生产运作与管理实践操作。

活动2:总结总结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进行经验分享。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 学生小组讨论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巧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产运作与管理导论》;2. PPT: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操作材料:模拟工厂环境、实际案例分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文字教材一至四章1

生产与运作管理文字教材一至四章1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学习目标:1.记忆: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概念2.记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和内容3.阐述: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4.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原则进行分析生产与运作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它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

简单而言对生产与运作的管理就是生产与运作管理。

企业搞好生产与运作管理,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系统一、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现代生产与运作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结构如图1.1所示。

由供应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给企业,经过企业的制造过程或服务过程,将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提供给用户,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与运作系统从宏观上看,都遵循“输入—转化—输出”规律。

供应商人员的配置与管理流出信息流输入 各种生产要素 输出 产 品服 务 转化制造过程服务过程 零售商 物 流资金流 流入流出用户流入 订单流图1.1 生产与运作系统由图1.1所示,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构建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这是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建立的出发点,离开市场需求企业一切无从谈起。

市场需求的核心体现是订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愈加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必须依靠创新引领未来,而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是企业生存之本。

在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整个过程中,依据订单来作为各个环节的串联主线,使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要依照订单的要求来面向市场、紧贴市场,一切围绕市场、用户的需求来开展工作,这是企业从上到下每位员工必须明白和信守的,使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始终健康运行的基础。

随着供应链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中供应商、销售商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各种生产要素,与企业是相互依赖、利益共存、互不可缺关系,延伸系统的上下游,密切与供应商、销售商的关系,精心打造利益共同体,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导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管理^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用户所需要的输出的过程。

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才有的活动;二是生产是一种转换过程,通过转化,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入转化为有形的或无形的输出;三是输出对用户是有价值的,是用户所需要的;四是整个过程是一个增值过程。

2.生产运作系统——是一种人造系统,是使生产运作得以实现的措施及手段。

包括输入端(资源要素)、转换环节(价值增值过程)、输出端(产品或服务)。

3.订货型生产——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进行生产。

4.备货型生产——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在对市场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的演变?答: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经济学家将经济的发展分成前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

人们利用机器和动力,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这时候对产品形成过程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

在后工业社会,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称之为运作管理。

现在我们一般将制造和服务等各类企业相应方面的管理合称为生产运作管理。

2.为什么要学习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答:任何社会组织的运行都离不开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对任何类型的社会组织提高其运作效率都具有指导作用。

3.服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何区别?答: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服务性运作只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具体来讲,两者表现出如表1.1所示的差异性。

表1.1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产出本身有形无形产出的存储性高低产出的一致性高低顾客参与程度低高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规模经济的实现增加批量多店作业质量度量容易较难生产率测定容易较难4.连续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有何区别?答:连续型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能中断,因此自动化程度较高;工艺过程的加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设施按照工艺流程布置,劳动对象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设备和装置被加工处理成为成品,因此设备布置的柔性较低。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教材(PPT 199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教材(PPT 199页)
生产管理理论在非制造业的运用—运作管理
1990
信息技术给生产运作管理带来的变革 2000 (ERP,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
2019/11/22
20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M
1910s 科学管理运动和大量生产方式
代表人物:Frederick W. Taylor, Henry Ford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产品寿命周期)
早进晚出 早进早出
晚进晚出
产品寿命周期与生产进出策略
2019/11/22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 ·企业R&D ·技术管理 ·生产能力 ·工作设计 ·设施选址 ·设施布置
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决策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MRP与MRP ·作业排序 ·项目管理 ·供应链管理 ·质量管理
不同决策程序之间的连接
2019/11/22
33
产品组合策略
含义:
根据产品投产后其成本、盈利、市场占有 率、竞争能力等的变化,对生产品种、生 产量所做的组合和调整
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 定生产运作活动以及生产运作系统的总的指导 思想和决策原则
是在作业层制定的广泛的政策和计划,旨 在最佳地利用公司资源支持公司级的长期 竞争战略
2019/11/22
30
企业经营战略
事业部战略
事业部战略 事业部战略
营销战略 R&D战略 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 源战略
2019/11/22
12
(2)投入(资源)要素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保持 足够、完好和灵活的 生产运作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有效 、高效地配置和使用 人力资源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一、课程简介1.教学内容简..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 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2)运营战略与竞争力;(3)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4)生产系统的布局与布置;(5)劳动组织设计;(6)随机服务系统;(7)生产能力计划;(8)总体计划;(9)生产作业计划;(10)项目型生产计划;(11)生产控制的概念;(12)生产进度控制;(13)库存控制;(14)成本控制;(15)MRP/MRPII/ERP;(16)精益生产;(17)大规模定制与供应链管理;(18)运营管理中的绿色理念与方法。

2.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2)熟悉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3)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4)能够运用生产运作原理与方法解决企业中的生产计划、库存、成本等问题。

3.重点(1)生产运作过程组织;(2)生产运作计划;(3)物流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4)生产运作现场管理。

4.难点(1)生产运作系统设计;(2)生产计划与控制。

5.学习要求具备《管理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基础知识, 通过实地调研或者网络媒体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具备一定感性认识, 认真阅读课程教程, 主动查阅相关课外资料,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二、大纲1.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 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 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 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标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4.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30分钟)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60分钟)- 产出与产能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需求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影响- 资源优化的原则与方法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与工具(90分钟)- 运作策略的制定与选择- 生产计划与控制-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4.案例分析与讨论(60分钟)- 分析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5.总结与课程回顾(20分钟)- 重点知识回顾- 学生问题解答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全面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互动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意识;4.课堂练习与小组活动: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2.案例分析资料: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3.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案例分析报告(30%):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堂表现与小组活动(10%):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六、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作者:XXX)- XXX学术期刊- XXX企业实际案例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编写,我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60页).ppt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60页).ppt

确定 计划 方案
反馈
实施 与 评价
13
生产运作能力
• 在给定的生产运作组织方式下,现有的生产运作能力 能否满足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要求。
• 如何扩大生产运作能力。
• 生产运作经理必须考虑提供足够的能力,以满足目前 及将来的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遭受机会损失;
• 但生产运作能力过大,又会导致设施闲置,造成浪费。
16
生产运作能力:最大能力与最佳 能力
• 生产运作能力往往指企 业的最大能力
单位 平均 成本
• 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是 一个十分粗略的概念,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 以通过许多方法作短期 调整,但生产成本会有 所变化。
最佳运营能力
产量
• 下凹的极值点表示最小
17
生产运作能力:影响因素
• 产品或服务 • 投入的资源数量 • 技术组织条件 • 时间
21
综合计划:主要目标
综合计划的目标
成本最小/利润最大 顾客服务最大化(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
最小库存投资 生产速率的稳定性 人员水平变动最小 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
22
综合计划:制定的策略
• 调整能力,适应需求 • 稳定能力,促进需求 • 组合策略 • 平准安排策略
23
主生产计划(MPS)
• 主生产计划是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 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实质上就是产品出产 进度的合理安排。
价格政策 非价格服务政策
供给管理(挤出更多短期能力)
需求管理(间接需求管理)
41
二、需求管理
42
直接需求管理:划分需求
预约系统(时间灵活)
——优点:及时的顾客服务和服务人员的高效率
——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 ——“QC七种工具”
(一)、统计分析表
• 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
统计分析表
项目
统计
A
////
B
///// ///// //
C
//
D
///// //
合计
25
频数 排序
4
3
12
1
2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2
(二)、数据分层法
• 是把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 在质量上也一样,尽管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多样,但其中影响产品质 量最关键的往往只是少数几项,排列图就是寻找影响质量关键因素的一种重 要工具
排列图的内容:
• 1)条形图 • 2)排列曲线 • 由图可观察主要影响因素 • 画图的目的是使其易于理解,更加形象化。
( 频 数 ) 件
50
N=123
三、内部缺陷成本
• 1)生产损失 • 2)再加工成本
四、外部缺陷成本
• 1)负面影响 • 2)保证成本 • 3)诉讼成本
第三节
质量管理方法
一、质量管理的两大类方法
• (一)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 • 1)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 (二)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
10
12 10
20
0
A
0
B
C
D
E
其它
质量影响因素
类别
累计百分比
判断
A
0~80% 左 右
主要因素
B
80~90% 左 右
次主要因素
C
90~100% 左 右
次要因素
ABC分析确定重点意义:
• 所占比例较大的是A类,如果产生质量问题的A类因素得到改善,则80%的质量 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四)、因果图
• 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以分析原因。
求相吻合。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 1、Q检查或检验阶段 • 时间:本世纪20年代——40年代 • 特点:以事后检验为主,起到一个把关的作用,也就是将废品挑出来,不能
预防废品的产生。
2、统计阶段
• 时间:40——60年代 • 特点: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产品质量的波动中找出规律性,以预防为主,
消除产生质量波动的异常原因,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 是从产品质量问题的结果出发,分析原因,顺藤摸瓜,步步深入,直到挖出具 体根源为止。
• 寻找大原因——寻找大原因中的中原因——小原因——更小原因。

人 少
素 质 差
方 法
更 小 原 因 中 原 因
小 原 因
大 原 因
结 果
设 备
材 料
环 境
分析:
• 影响质量特性的原因可归纳为五大因素,即5M1E。 • 任何原因都能画上,能非常系统地分析。 • 大原因不一定是主要原因,可用排列图确定主要原因。
(c)双 峰 型 (f)孤 岛 型
典型的直方图形状:
• (a)直方图形左右对称,平均值在中间形成高峰,慢慢向左右分散。 • (b)直方图的高峰偏向一端分布,中心已偏。 • (c)直方图出现了两个高峰。 • (d)直方图呈锯齿形状。 • (e)直方图的峰不突出,形成了一个宽平的峰,象一个平顶。 • (f)在远离主分布中心处出现了一个孤立的小直方图。
(三)、排列图
•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排列图。 • 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 原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博士所提出。
基本观点
• 社会上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少量的财富在多数人手里,要想控 制一个国家的财富,只要控制这些少数人即可,体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 的多数”的观点。
• 一个有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往往可以凭经验,对直方图的直接观察,来判 断质量变化状况和生产过程是否发生异常。
• 在观察直方图时,应从整个直方图的大体形状着眼,通常需要注意到两个方 面:
• 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 • 2)与质量标准对比
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
(a)对 称 型 (d)锯 齿 型
(b)偏 峰 型 (e)高 峰 型
(五)、直方图
• 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其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 性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还可以对总体进行推断, 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40
频 数
30
20
1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质 量 特 性 值
1、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第十四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质量的含义
• 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征总和”。 • 实体可以是活动、过程、产品、组织、体系、人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 需要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隐含的,需加以识别的。 • 需要通常可转化为用指标表示的特性——质量特性。
有形产品质量特性
• 表现为以下方面: • 1)性能 • 2)寿命 • 3)可靠性 • 4)安全性 • 5)经济性
• 1)功能性 • 2)安全性 • 3)经济性 • 4)时间性 • 5)舒适性 • 6)文明性
无形产品质量特性
二、对质量的定义
• 1)生产者对质量的定义 • 质量同技术要求一致; • 2)用户对质量的定义 • 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 • 企业应能准确把握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在设计产品时,将用户期望与技术要
40
36
69%
79%
87%
( 频 率 ) % 100
80
30 20
29%
42% 26
23
60
16
40
10
12
10
20
0 A
0
B
C
D
E
其它
质 量 影 响 因 素
ABC分析确定重点

(频数)件 50 N=123
(频率)% 100
40 36
87%
79%
80
69%
30 20
2642%23 29%
60 16 40
3、TQ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时间:60年代——现在 • 特点:保留了前两者的长处,对整个系统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质量,可以说
是一种进攻型的或者是全攻全守型的质量管理。
第二节
质量成本
一、质量成本的定义与构成
•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确保达到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 量而导致的损失。
• 构成: • 运行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 •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二、质量成本的一般分析
• 预防成本 • 鉴定成本 • 内部缺陷成本 • 外部缺陷成本
费 用
总 成 本
预 防 成 本
鉴 定 成 本 内 部 缺 陷 成 本 外 部 缺 陷 成 本
产 品 质 量 或 服 务 质 量 及 其 可 靠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