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

合集下载

中世纪建筑

中世纪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空间
教堂的第三个特点是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 大厅采用白、绿、蓝、黑、红等色彩斑斓的大理石贴面。帆拱及穹顶上贴蓝色和金色详见的玻璃马赛克, 镶拼成圣徒、天使像等,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多变,又和谐相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神圣、高贵 与富丽,充分显示了拜占庭建筑利用色彩语言构造艺术意境的魅力。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尖峭、高耸、空灵、纤瘦。 尖峭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 术、扶壁技术的功绩。 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准确 的表述。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 堂的后面,始建于1173 年,设计为垂直建造, 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 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 层松软而倾斜。 比萨斜塔是建筑史上一 座重要建筑。它大胆的 圆形建筑设计向世人展 现了它的独创性。
比萨大教堂
教堂前方约60米处是一座洗礼 堂,始建于公元12世纪,它的 布道坛可追溯到1260年。洗礼 堂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但后 来的一些工程也采用了哥特式 风格。圆形洗礼堂的直径为39 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 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
这种彩色玻璃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组成, 它们由铅丝联结起来,而这些铅丝就构 成玻璃上的人物的轮廓线。 哥特式建筑 和彩色玻璃画构成了中世纪基督宗教文 化的标志性成就,成为中世纪艺术发展 的顶点。
特点四:石雕
特点五:束柱
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兰斯主教堂
意 大 利 米 兰 主 教 堂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PPT精品文档68页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建筑-PPT精品文档68页

第二节:西欧哥特式(Gothic)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 建筑风格。
结构特点: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
使拱顶减轻; 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
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 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
它内部空阔敞朗,西半的大厅长近80m,只分为4间,柱墩的间距在 20m左右,中厅的跨度也是20m。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面很 特殊。这是一个形制上的重要的创新,将在15世纪之后得到发展。
主教堂西立面之南有一个13.7m见方的钟塔(1384~1387年),高达 84m,是画家乔托(Giotto)设计的。教堂对面还有一个直径27.5m的 8边形洗礼堂(1290年),内部由穹顶覆盖,高约31m多,顶子外表则 是平缓的8边形锥体。
比萨主教堂平面图
比萨主教堂外立面
大教堂正立面高 约32米,底层入口 处有三扇大铜门, 大门上方是几层连 列券柱廊,以带细 长圆பைடு நூலகம்的精美拱圈 为标准逐层堆叠为 长方形、梯形和三 角形,布满整个正 面。 教堂外墙是用红 白相间的大理石砌 成,色彩鲜明,具 有独特的效果。
比萨大教堂广场全貌。从这个角度看,最前面的圆形建筑就是洗礼堂 (Battistero - Baptistery);教堂的一部分被洗礼堂挡住了,后面就是著名的比 萨斜塔。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一个由砖墙围成的大院子里,在院子的西南角有 一个供游客进出的大门。到这里参观游览是免费的。全部建筑群完成耗时 288年,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性建筑。
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 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 装饰特点: 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 饰重点。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极 富装饰效果。 代表性建筑:巴黎圣母院(法国),亚眠主 教堂,兰斯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德国)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


玻璃马赛克查士丁尼皇帝的像

拜占庭建筑 艺术镶贴画 , 最著名的代表 作是意大利圣 维他尔教堂的 《查士丁尼皇 帝与随从》

拜占庭镶嵌画《西奥多拉皇后与侍女》

镶嵌在墙上的圣经故事

意大利拉文纳拜占庭镶嵌画

《天使报喜》, 君士坦丁堡双面 画板圣像画的反 面,绘于14世纪 早期;现藏马其 顿斯科普里博物 馆。
4·从建筑空间看 拜占庭建筑将古罗马静态无导向空间,变为动 态有导向空间。拜占庭建筑空间有一种有节奏的扩 张感.
拜占庭建筑空间有节奏的扩张感
5·从建筑装饰看 拜占庭建筑一般外部少有装饰,敦厚朴实, 以适应基督教的禁欲精神。内部,则装饰华丽。 装饰主要有玻璃镶嵌画、粉画和雕刻。

把马赛克大量 地用在教堂内部的 装饰上是拜占庭时 期的特色。耶稣、 天使、圣徒等等的 像都是拼组出来的。


圣马可教堂 是与圣索菲亚 大教堂齐名的 拜占庭风格的 建筑。 圣马可 是威尼斯的守 护神,标志是 狮子。 教堂內饰 有许多以金黄 色主调的镶嵌 画,有世界上 最美的教堂之 称。
威尼斯的市中心广场——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教堂內部大厅,公元 1775 ~ 1777 年画。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 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 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 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 破损无存。建筑活动基本中止。
1·从其文化背景看:
· 拜占廷是从古罗马分裂而来,它传承了古希腊、 古罗马文化
· 它大部分版图位于亚洲、非洲,不可避免地要从 东方文明中汲取营养. 2· 从政治制度看:
拜占廷政教合一的政体,使得纪念性建筑既要表 现王权的威严,又要传达宗教的神秘、程式化.

拜占庭建筑艺术

拜占庭建筑艺术

圣索非亚大教堂穹顶内部
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为了报攻城之难,土耳其皇帝下令枪杀三日,城 中百姓死亡无数,金银财宝恣意抢夺,而惟一没有动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把 这座名城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把这座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把内部的基督教 装饰改画成伊斯兰教的图案装饰,还在教堂外面的四个角上建起了高高的尖塔。现在看 来,这四根尖尖的高塔,像柱子一般簇立在大教堂的四方,像是旗杆,又像是神圣的卫 士,增添了整个建筑的秀丽之气。
(3)马赛克装饰的 ) 画面特点 题材大 多与宗教有关,既 具体又抽象,就具 有乡土气息又十分 高雅。画面从不表 现空间,没有深度 和层次,人物的动 态不大,构图相对 呆板,这是由于装 饰材料的制约而形 成的。无论是人物 还是植物,形象基 本都要变形,提炼 简化,绘制方法基 本是勾线平涂,因 此人物不是很生动。

罗马帝国经历了3世纪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 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 滞,商业凋敝。而帝国东部却相对稳定,它的多种经 济成分受到的冲击较小。且由于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发 展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形成了国际商业贸易区。 而原拜占庭的所在地由于控制了东南西北交通的汇聚 点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作为罗马帝国的杰出政治家皇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君士坦丁大帝)充分意识到了帝国东部的重要 性,并力排众议,在诸多城市中选中了拜占庭的原城 址作为修建新都城的城址。公元324年皇帝修建新罗马。 公元330年,新都初具规模。为了颂扬皇帝的功绩,新 首都被命名为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 • 公元4—6世纪帝国极盛时期,城市建设发展很快, 国都建设最为繁荣,大批建筑师被培养出来,建立了 一批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拜占庭的建筑 ppt课件

拜占庭的建筑 ppt课件
俄罗斯的教堂风格接近拜占庭,但穹顶浑圆 饱满,形成葱头顶,后来又发展了来自民 族传统的帐篷顶。
早期基督教建筑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中东地区,时值罗马 帝国盛期,基督教尚无合法地位。公元四世纪初,罗 马皇帝君士坦丁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宣布它为 “国教”,此后,各地开始兴建教堂。罗马帝国在4世 纪时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西方其它 文化现象一样,处于停顿时期。因为当时的基督徒认 为基督随时可能重新降临,天国的门就要打开了。这 样,尘世间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太在乎。不过有一种建 筑,虽然最早出现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一直没有什么 影响,这时却崭露头角。这就是“巴西利卡式” (Basilica)。
东欧中世纪拜占庭建筑
一、时代背景: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 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步分。东罗马帝 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二、独特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吸取了波斯、两河 流域、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并结合本地区 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
鼓座 帆拱(抹角拱)
帆拱(抹角拱)
帆拱(抹角拱)
• 穹顶与帆拱——它的做法是,沿
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 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这个穹 顶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
进步:1.穹顶和方形平面承接过渡 2.去掉连续的承重墙
• 穹顶与帆拱
后来,为了进一步 完善集中式型制的外部 形象,又在四个券的顶 点之上作水平切口,在 这切口之上再砌半圆的 穹顶。
更晚一步,则先在 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 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 座上端。
这样,穹顶在构图 上的统率作用大大突出, 明确而肯定,主要的结 构因素获得了相应的艺 术表现。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东罗马帝国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一、拜占庭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用各色云石、玻璃、彩色面砖进行装饰,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最一座典型且成熟的拜占庭巨型建筑为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

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

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

从内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

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印记。

要理解拜占庭建筑风格,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去探究,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装饰艺术等等。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其领土涵盖了从巴尔干半岛到小亚细亚,再到中东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文化多元的帝国中,拜占庭建筑风格逐渐发展并成熟。

拜占庭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巨大的穹顶。

穹顶是拜占庭建筑的核心元素,它象征着天堂和神圣。

这些穹顶往往建在方形或多边形的基座上,通过复杂的拱券和支撑结构来实现。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穹顶建筑的杰出代表。

其巨大的中央穹顶直径达 30 多米,高高耸立在建筑的中央,给人以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

在支撑穹顶的结构方面,拜占庭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帆拱技术。

帆拱是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建造一个三角形的拱券,从而将方形转化为圆形,为穹顶的建造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这种技术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开阔和连贯。

拜占庭建筑的墙体通常非常厚实,这不仅为了结构的稳定,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的攻击和气候变化。

同时,墙壁上常常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

马赛克艺术是拜占庭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小块的彩色玻璃、石头或陶瓷片拼接而成,描绘了宗教故事、人物和象征图案。

这些马赛克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在光线的照射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拜占庭建筑多采用集中式或巴西利卡式。

集中式布局以穹顶为中心,周围环绕着辅助空间;而巴西利卡式则是一种长方形的大厅,中厅较高较宽,两侧有较低的侧廊。

拜占庭建筑的门窗设计也独具特色。

窗户往往采用狭长的形状,有时会使用彩色玻璃来增加室内的光线效果。

门则常常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金属配件。

此外,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许多建筑建在山坡上或海边,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来增强建筑的气势和美感。

总之,拜占庭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穹顶、复杂的结构、精美的装饰和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中世纪欧洲建筑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第七章、拜占庭

第七章、拜占庭



第七章、拜占庭建筑(公元4——15世纪)


一、建筑成就
(1)、柱与穹的结构方法; (2)、纪念性建筑的集中式型制。

1、穹顶与集中式型制

拜占庭建筑结构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支撑在柱子上的结 构方法。
最初东罗马也和西罗马一样,流行巴西利卡式的基督教堂。 5——6世纪时,由于东正教不象天主教那样重视圣坛上的 神秘仪式,而宣扬信徒之间的亲密一致,集中式型制的教堂 逐渐增多。
2、装饰艺术

1)、玻璃摩赛克和粉画 教堂内部墙面上贴彩色大理石板,拱券和穹顶表面不便 于贴石板,就用玻璃面砖或粉画。这与两河流域和波斯 的传统有关。
粉划分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灰浆干后画; 湿画法:灰浆将干未干时画(耐久)。

2)柱头装饰



早期的拜占庭建筑教堂用古典柱式,后 来渐渐变形, 6 世纪后形成拜占庭特有 的柱头样式。 ( 1 )、柱头上加一块倒方锥台形的垫 石; (2)、柱头为倒方锥台形; ( 3 )、柱头为一立方体,由上而下渐 渐抹去棱角,从方的变为园的,从券底 脚过渡到圆柱。

1)穹顶与帆拱

在方形平面上盖穹顶,要解决两种几何形状之间的承接 过度问题。 成就:创造了穹顶统帅之下的灵活多变的集中式型制。 对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穹顶的平衡 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发券砌筑筒形拱,或砌筑扶壁, 来低档穹顶的侧推力。

3)希腊十字式教堂 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呈等长的 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
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的。 古罗马末期,经济与社会境况频频崩溃。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 坦丁迁都到帝国东部的拜占庭(Byzantium), 命名为君士坦丁堡。 想利用东方的财富与奴隶制度的相对稳定来缓解危机。 公 元 395 年 罗 马 帝 国 分 裂 为 东 西 两 个 帝 国 。 西 罗 马 定 都 拉 文 纳 (Ravenna),后于476年为日耳曼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ple)为国都,几经盛衰,到1453年为土耳其人所灭。 直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之前,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 世纪。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的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主要内容
拜占庭的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东欧的小教堂
西欧中世纪建筑
罗马风建筑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兰斯主教堂 亚眠主教堂 科隆主教堂 夏尔特尔主教堂 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 威尼斯的总督府 西班牙的伊斯兰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
拜占庭的建筑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 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 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 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威尼斯的总督府 威尼斯当时是海上强国,地中海贸易之王。总督
府是威尼斯打败尽敌热那亚和土耳其的重大胜利的纪 念之物。建于1309年-1424年,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 的建筑物之一。
欧洲中世纪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总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 立面最高约25米,分为二层。第一层券廊,圆柱粗 壮有力。最上层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二分之一, 除了相距很远的几个窗子之外,全是实墙,墙面用 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 图集,没有砌筑感,从而消除了重量感。这一处理 方式,虽然受到伊斯兰建筑的影响。这个立面构图 极富独创性,奇光异影,世界建筑史中几乎没有可 以类比的例子。它们好像是盛妆浓饰的,却又天真 纯朴,它们好象是端庄凝重的,却又快活轻俏,似 乎时时在变化着它的性格。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天 主教教堂几百年来, 她一直是法国宗教、 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 大事件和典礼仪式的 表演场所。同时由于 巴黎圣母院与其它景 点不同,是免费参观 的,因此国内外游客 蜂拥而至。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风格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在欧洲中世纪扮演了重要角色。

拜占庭建筑以其雄伟壮丽、富丽堂皇的特点,成为了许多大教堂、宫殿和其他重要建筑的设计灵感。

本文将探索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其影响力。

首先,拜占庭建筑以巨大的穹顶和拱门为主要特点。

穹顶通常呈圆顶或圆顶拱形,通过使用坚固的支撑结构实现了建筑的稳固性。

这种形式为建筑带来了宏伟的气势,使人们感受到神圣和庄重。

而长长的拱门在建筑的外墙上创造了优雅的形态,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视觉效果。

其次,拜占庭建筑强调细节的丰富性和装饰的精湛性。

建筑物的外观通常由复杂而精美的马赛克装饰着。

这些马赛克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细的图案为特点,用以表现宗教、历史和文化的主题。

此外,建筑物上还常常出现雕刻花纹和浮雕,使整个建筑更加生动和富有艺术感。

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许多拜占庭建筑都配有宽敞的庭院、花园和水池,使整个建筑群更具生命力和和谐感。

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场所,以便进行祈祷、思考和交流。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兴起和发展与拜占庭文化与艺术的繁荣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繁荣的帝国,东罗马帝国推崇基督教,并将其作为国家信仰。

因此,宗教对拜占庭建筑的影响极其巨大。

教堂和宫殿是当时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它们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国家的象征。

拜占庭建筑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材料选择,表达了信仰、权力和文化的价值。

同时,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

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了拜占庭建筑的影响,并吸收了其特点,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建筑风格中。

特别是在意大利,拜占庭建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威尼亚等城市中,拜占庭建筑的痕迹和风格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

总结起来,拜占庭建筑风格通过其巨大的穹顶、精湛的细节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现出它的豪华、庄重和和谐之美。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是东罗马帝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整个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
1.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型制。
2.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穹顶: 在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上砌鼓座, 鼓 座上砌穹顶。
帆拱: 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与多券之间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巴西利卡: 古罗马时期创建的建筑型制,长方形带侧厅的会议大厅, 中厅比侧厅高,高侧窗通风、采光。 拉丁十字式教堂平面:
2、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 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 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 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 式”。
3、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 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 用雕塑装饰。封建割据时期,还在教堂的西面 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比萨大教堂,在比萨广 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比萨斜塔。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年)
东正教中心教堂,用来举行重要议典的场所,拜占庭 帝国极盛时期的纪念碑,世界第二大教堂。
• 内部空间:
– 集中式的复合延展空间、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 – 内殿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连廊总长100米 – 穹顶直径32.6米、高15米、40个肋窗、中心距地55米高
威尼斯的守护 神,标志是狮 子。
教堂內饰有许
多以金黄色主 调的镶嵌画, 有世界上最美 的教堂之称。
• 圣马可教堂內部大厅,公元 1775 ~ 1777 年画。
• 威尼斯的市中心广场——圣马可广场
二、罗马式建筑
(10-12世纪)
罗马式建筑由来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法国巴黎圣母院
小结:中世纪时期的建筑探索直接推动了
后来欧洲建筑设计的文艺复兴运动。
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以后,在发过发展 为辉煌式哥特建筑。
在英国发展为垂直式哥特建筑,中世纪哥
特建筑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设计影响,内 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导向祭坛的动势和 垂直向上的升腾感。
俄罗斯圣母大教堂
特点:
a.平面仍为罗马式的拉丁十字形平面设


b.西端门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尖塔高耸, 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 的花窗玻璃。 尖肋拱顶从罗马建筑的圆拱顶演变而来。
乌克兰基辅大教堂
俄罗斯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俄罗斯莫斯科基 督救世主大教堂
2)西欧中世纪的建筑设计
“中世纪”一词由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
者开始使用,亦称中古时代,泛指欧洲。
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
1。早期基督教的建筑 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
巴西利卡—宗教圣殿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中外建筑史之
欧洲中世纪建筑
1)拜占庭建筑
背景: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
马原为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 称拜占庭帝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 制国家。 建筑设计发展阶段:保留和继承了古希腊、 古罗马及波斯、两河流域的建筑艺术成就, 并且有强烈的文化世俗性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2。罗马式建筑 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造型特征承袭早起基督教建筑的拉丁十字 巴西利卡形式
使用承重的墩子或扶壁与间隔轻薄的墙体,

中世纪城市建筑特点总结归纳

中世纪城市建筑特点总结归纳

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特征总结归纳这学期学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文明,于是想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建筑风格的特点归纳一下。

中世纪欧洲城市建筑风格有三种,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

首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时代是指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东迁到到君士坦丁堡开始,一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灭亡为止。

而拜占庭的建筑在6世纪以后与拉丁西方的建筑形式拉开了差距。

一般来说,从建筑形制来说,拜占庭人更喜爱集中式的建筑布局。

这种集中式形制在帝国境内和东欧、西欧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变体,这些教堂规模虽不及巴西利卡那样大,但比例适度,造型完美。

从材料与构造技术来看,拜占庭建筑是一种砖砌或砖石混砌的结构,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所决定的。

从建筑装饰来说,由于建筑物的墙体是以砖层与石板层相重叠的方法来砌造,表面较为粗糙,必须加以装饰,这就促使拜占庭的大理石与马赛克贴面技术发达起来。

就比如说在查士丁尼时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325年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520-532年的平民暴动。

查士丁尼大帝在平定这次暴动之后重建,于公元537年竣工,成为了基督教的宫廷教堂。

前后历时5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而是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的重量。

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

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一部分。

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

特别是中央大圆顶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柱子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这一圈窗子使穹顶宛如不借依托,飘浮于空中。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见得匠师们灾结构所受的力已经有相当准
确的分析能力。但是,由于施工过于匆忙,
质量不好,穹顶一度倒塌,修复后,增加了 扶壁。
空间自由
雕饰
马赛克装饰
华丽装饰的拜占庭柱头
拜占庭建筑的四个主要特点:
1. 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高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 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 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 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 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 4. 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 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拜占庭式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 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 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 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 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 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 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 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 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 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 面貌。
聂耳利河, 波客洛夫教堂
弗拉基米尔 圣德米特里乌斯教堂
其它拜占庭建筑实例赏析
主要的新特点: (1)穹顶的外廓越来越饱满,以致被称为战盔式或葱头
式,穹顶成了教堂体形最重要的构图因素。 (2)穹顶下造了圆 柱形鼓座,把穹顶 高高托起,五个成 簇,而以中央的最 高最大,统率全局。
克里姆林宫的乌斯平斯基教堂
直到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它合法。 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召 集,在尼西亚城召开的基督教大公会议,是基督教 历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会议,会议确立了一些 为现今大部分基督教会采纳的基督教教义,影响极 其深远。 380年,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拜占廷帝国存在于330—1453年,5—6世纪时处于 极盛时期,其版图一度包括巴尔干半岛、叙利亚、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北非、以及意大利半岛和西 西里,7世纪以后,由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发展,拜 占廷帝国瓦解,日渐末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 亚、后来又几次遭受西欧十字军的蹂躏、气息奄奄, 终于在1453年被土尔其人灭亡。
君士坦丁堡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米,南 北长71米。中央穹窿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 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 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
中央大穹窿,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 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墩上。其横推力由 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窿之下,与柱之间, 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窿底部密排 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 使大穹窿显得轻巧凌空。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中世纪的主要建筑类型
·早期基督教 Early Christian ·拜占廷 Byzantine ·罗马风 Romanesque ·哥特式 Gothic
拜占庭建筑
古罗马分裂后分为东、西罗马。东罗马建都 君士坦丁堡,后得名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本称东罗马帝国(拉丁文: 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本为罗 马帝国的东半部,以拉丁语和拉丁文化为基 础,但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逐渐发展为以 希腊文化、希腊语言和东正教为立国基础, 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新国家。 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 家。
多边形平面做法
穹顶的平衡
在阿尔美尼亚 和叙利亚常用架 在八棵或十六棵 柱子上的穹顶, 它的侧推力通过 一圈筒形拱传到 外面的承重墙上 ,于是形成了带 环廊的集中式教 堂。
圣维达尔教堂
希腊十字式教堂
希腊十字式教堂
希腊十字教堂。
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 得名希腊十字。特点是:内部空间的中心在 穹顶之下,但东面有3间华丽的圣堂,要求成 为建筑艺术的焦点。因此,教堂的纪念形制 同宗教仪式的神秘性不很合适。
这个结构方案不仅使穹顶和方形平面的承接 过渡在形式上自然简洁,同时,把荷载集中 到四角的支柱上,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 这就使穹顶之下的空间自由了。相仿也可以 用这方法把穹顶架在8个或者10个支柱上, 因此,就可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 顶。
早期“内角拱” (Squinch)
突角拱
各类穹隅
莫斯科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结构体系。教堂正中是直径32.6m.高 15m的穹顶.通过帆拱架在4个墩子上。中 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侧由在大券上的半
穹抵挡,它们的侧推力又各由斜角上两个更
小的半穹顶和东、西两端的各两个墩子抵挡。
这两个半穹的力又传到两侧更矮的拱顶上去。 中央穹顶的南北侧推力则以18.3m深的四 面墙抵住,这套结构的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罗马圣加里斯忒墓室 250
基督教合法化后,开始建设真正的公共建 筑。
最早的教堂取材于巴西利卡(Basilica)。 平面规整,但缺少规划,加建较随意。
罗马圣克里索戈诺教堂,约4世纪
特里尔会堂,4世纪
伯利恒圣诞堂的八角形大厅是庇护耶稣诞生地 的祠堂。
伯利恒圣诞堂,始建于4世纪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 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 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帆拱(Pendentive )
这种形制主要在教堂建筑中发展成熟。
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 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 顶,这个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 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下面 的柱墩承担。
在5-6世纪时,由于东正教不象天主教那 样重视圣坛的神秘仪式,而宣扬信徒之间 的亲密一致,集中式形制的教堂增多。集 中式建筑物具有宏伟的纪念性,适合帝国 需要,于是集中式的教堂流行起来。
【集中式教堂】—另外,按照当地传统,为一些宗教圣徒建
造集中式的纪念物,大多用拱顶,规模不大。
因为拜占廷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殖民城市,所以
拜占廷是东罗马帝国的习称,其建筑称为拜占廷建 筑,拜占廷建筑是继承东方建筑传统,改造和发展 了古罗马建筑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对东 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国家的建筑有很大影 响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省(今以色列、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基督徒对基督效 忠,拒绝对罗马皇帝膜拜,结果招来了严酷的逼迫。 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 ,甚至被迫在洞窟 中传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
1.创建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 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 2.为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 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 人信奉东正教。
基辅,圣索菲亚教堂,10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