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依拉拉》PPT优秀课件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eef7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e.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依拉拉》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介绍了一种名叫“依拉拉”的美丽小鸟。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节奏和简单的歌唱技巧。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和耐心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歌曲《依拉拉》的内容,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依拉拉》的演唱,包括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跳进音程和节奏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歌曲《依拉拉》,引导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氛围。
2.教学新课:a.教师讲解歌曲《依拉拉》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民间音乐。
b.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c.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分组练习,互相纠正不足。
3.实践环节:a.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b.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4.总结与拓展: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b.教师推荐类似的民间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课件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93539eb9d528ea81c779f6.png)
认识双响筒、铃鼓两种 打击乐器
双响筒
• 双响筒是竹制或木制的圆筒形打击乐 器。圆筒中间细,两头粗。中间细的 部分为实心,开一圆孔,可以插入一 根小棍,演奏时手持小棍,也可直接 拿住中间实心部位,另一手持小木棍 敲击空心筒身部位发声。双响筒声音 清脆、结实,筒身两侧分别开两条细 口,由于两侧开口的长短不同,演奏
铃鼓
•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 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 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 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 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 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 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 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歌表演)依拉拉》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8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歌表演)依拉拉》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8](https://img.taocdn.com/s3/m/3e9b7719a45177232e60a225.png)
谁家 辫子 美丽 小小
2/4
X X ︳ X X X ︳X X
ti ti ti ti ta ti ti
园里 一 朵 花 衣 长长 眼 睛 大 衣 眼睛 最 动 人 哎 嘴巴 会 说 话 衣
X X ︳X - ︳
ti ti
拉 拉
ta - a
拉 拉
呀
哎呀
拉
拉
2/4
2/4 X X X ︳ X X X ︳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一年级下册 《(歌表演)依拉拉》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省级获奖课件
美 景
回族
乌孜别克族
舞蹈
新 疆 民 族 乐 器
大 家 好 啊
歌曲的速度是
快速
想
中速
一
稍快
想 歌曲的情绪是
幽默 、风趣的
伤感深沉地
回答:
中速 幽默风趣的 同学们太棒了!
2/4 X X
美丽的 吐鲁 番
这里是 少先 来 来来 敲 起了 弹 起了
我的 家
队
员
来 来来
大 手鼓
冬 不拉
说一说: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共同度 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请谈谈
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
《依拉拉》一年级音乐下册课件PPT(3篇)
![《依拉拉》一年级音乐下册课件PPT(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ba0369d1f34693dbef3e12.png)
《依拉拉》
8
随着音乐走一走,动一动。
9
听一听这首歌曲唱了什么?
10
依 拉 拉 维吾尔族民歌
谁家园里 一朵花(依拉拉), 辫子长长 眼睛大(依拉拉), 美丽眼睛 最动人(哎呀哎呀), 小小嘴巴 会说话(依拉拉)。
11
维吾尔族民歌
12
维吾尔族民歌
13
谢谢指导!
依拉拉
• 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歌词 内容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 听教师按节奏诵读歌词
• 学生一边有节奏地诵读歌
词,一边配上声势动作。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拿住中间实心部位,另一手持小木棍敲击空心筒
身部位发声。双响筒声音清脆、结实,筒身两侧
分别开两条细口,由于两侧开口的长短不同,演
奏出的音高也不同。
• 双响筒两侧音高不同,演奏时一手持筒身或插入 筒身的木棍,一手持木棒敲击两侧筒身。
铃鼓
一年级下册《依拉拉》
![一年级下册《依拉拉》](https://img.taocdn.com/s3/m/3ba22b4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5.png)
班级
备课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课题
依拉拉
总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集体舞?依拉拉?,并使用铃鼓伴奏为其伴奏。
2、能安静地聆听歌曲?娃哈哈?,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并能随乐跟唱歌曲。
3、在活动中感受维吾尔族人民欢歌热舞的热闹情境,体验与他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乐趣。
1、唱一唱
课件:呈现新疆风俗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新疆幅员辽阔,风景迷人,新疆的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你们听,这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小女孩用歌声欢送我们啦……
课件:完整播放歌曲?依拉拉?。
师:听到音乐你们想做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唱歌跳舞等。〕
课件:出示?依拉拉?歌单。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随着她的歌声唱一唱吧。
师:对,是新疆。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局部,我们要热爱他们,和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就来了一位维吾尔族的小姑娘。
课件:呈现新疆小姑娘人物图,笑盈盈地说:“小朋友们,我们新疆可美啦,我先带大家参观参观吧。〞
二、集体舞?依拉拉?
〔学生座位摆放成弧形,学生像维吾尔族围坐在大家庭中。〕
教学重点: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集体舞?依拉拉?。
教学难点:在参与集体舞的活动中,与他人协调配合,愉快地进行表演。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1、激趣导入师:老师今天想带 Nhomakorabea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到了之后看看谁能告诉大家是哪里。
课件:呈现新疆风俗风景图片供学生欣赏。
〔学生答复。〕
2、揭示课题
〔学生随乐边唱边跳集体舞。〕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伴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ee96b5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c.png)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依拉拉-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依拉拉-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色。
歌曲共两句,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点,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此外,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依拉拉-伴奏》,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表演形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学会用正确的发音和情感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依拉拉-伴奏》的演唱,包括歌词、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特点,如发音、情感表达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歌曲《依拉拉-伴奏》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节奏和音准的正确把握。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展示环节:各小组依次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5.拓展学习:介绍相似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6.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依拉拉-伴奏》的歌词、节奏、音准等信息,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_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歌表演)依拉拉(2) 》湘艺版
![_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歌表演)依拉拉(2) 》湘艺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16a5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5.png)
_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歌表演)依拉拉(2) 》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依拉拉(2)》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歌词,介绍了动物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节奏的乐趣。
歌曲由四句歌词组成,每句歌词都描述了一种动物的特点,如“依拉拉,依拉拉,小猫咪在画画”,“依拉拉,依拉拉,小狗儿在睡觉”等。
这首歌曲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简谱知识,能够识谱和唱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感方面还不够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们对动物有很强的好奇心,通过歌曲让他们了解动物的特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依拉拉(2)》,并理解歌曲中描述的动物特点。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素养。
3.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歌曲《依拉拉(2)》的歌词和节奏。
2.理解歌曲中描述的动物特点。
3.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增强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一起唱歌曲,增强节奏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节奏。
4.动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作表现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依拉拉(2)》的简谱、歌词和图片。
2.教学道具:动物头饰、画笔、小狗睡觉的垫子等。
3.教学音频:歌曲《依拉拉(2)》的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依拉拉(2)》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它们在做什么?”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依拉拉(2)》的简谱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歌曲。
在唱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