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2) 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即 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 情的演变。
(3)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亦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这 是中医诊病的思想方法之一。
.
15
(4) 中医治疗疾病亦从整体观念出发,即注意脏、 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 间的联系。
.
17
(1)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a.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 b. 昼夜晨昏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人体亦与
之相应。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
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 秋,夜半为冬。” c. 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 因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
18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 避暑”。《寿亲养老新书》说例:“栖息之室,必常洁雅, 夏则虚敞,冬则温密”。《养生类纂》说:“积水沉之 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等等, 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 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中医养生与保健
.
1
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渊源与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哲学方法; 三、脏腑的生理病理与养生保健; 四、中医养生与体质养生法; 五、针灸疗法及在养生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六、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保健;
.
2
绪论
一、中医的渊源与发展
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 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 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 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 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 焉。” (5) 中医养生,也十分注意整体观念。如反对过
分安逸,强调四肢要适当运动。
.
16
2.人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 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同时,人又是社会整体中的 一部分,所以,社会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当然,人 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故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 滨旁水,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 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 处……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 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民乐 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灼……;南方者,天 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故其民皆致理赤色,其病 挛痹,其治宜微针。”
.
21
(2) 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对人 也发生影响。其中,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治或乱,以及 人的社会地位变动,对人体的影响更大。
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势必带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 的变化,这对健康也造成影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 所说,应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
基本特点:整体观和辩证施治
.
百度文库
11
(一)强调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 机整体。人体是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 肠、胆、胃、膀胱、三焦),五体(皮、脉、肉、筋、 骨),以及诸窍(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共 同组成的。
.
12
肝、胆、筋、目——肝系统。 心、小肠、脉、舌——心系统。 脾、胃、肉、口——脾系统。 肺、大肠、皮、鼻——肺系统。 肾、膀胱、骨、耳和二阴——肾系统。
.
13
(1) 人体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 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有条不紊地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在生 理活动过程中,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起着主宰整个生命活 动的重要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 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 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
9
最早的关于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
收载中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有毒无 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 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食物也分四性五味。
.
10
二
二、中医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古代医学在总结我国人民长 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了当时哲学、天文 学、地理学、气象学等的成就,联系天地宇宙,广泛 研究了人体发育和疾病的传变规律而创立的,揭示了 人体与自然的整体联系。
.
3
中医理论:主要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象,病
因病机,辨证施治,方剂药物,针灸气功,养生预防思 想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形成一个有关人体生理、病理 、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
.
4
中医的发展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举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 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 以劳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 半百而衰也。
.
7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 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 神气,使秋气平,无外起志,使肺气清,此秋气 之应,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
.
8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 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 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19
d.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 以旦慧昼安,夕加夜重。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 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 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 独居于身,故甚也。”
.
20
e.地区的不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
.
5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 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 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 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
6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 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