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学系统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最初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教材、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作产品来进行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比较复杂的教学系统,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

3.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当代学习理论分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当学习者出现正确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

行为主义学派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外显行为与强化的思想,以及尊重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

4.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1)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递策略。

(2)细化理论:早提出者是瑞格卢斯,它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该理论的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如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学说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等。

《总复习》教案设计

《总复习》教案设计

【前言】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而言,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老师们在备课时应该思考如何设计好的复习教案,以便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复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总复习》的教案。

【教案设计】一、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我们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分为重点和难点,以及易错点。

针对这些知识点,需要逐一列举解释、举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并理解。

同时,需要简洁明了地总结出每个知识点,以方便学生记忆。

二、专项练习基础知识掌握之后,需要进行专项练习。

这里可以考虑做一些同步练习或是模拟题。

或者加入一些一些加深理解的思维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点。

这些练习需要灵活,一方面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难度的递进。

三、自我评测在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自我评测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出一些简答题或选择题,帮助学生检查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是否掌握牢固。

一旦发现薄弱的知识点,可以重点进行强化练习。

评测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加深记忆。

四、错题集针对自我评测或考试中发现的错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将错题整理成错题集。

并在下一次复习时,让学生重点进行错题集的复习。

这样能让学生重点关注薄弱环节,加强记忆和理解。

五、考前复习考前复习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老师需要提前设计好一个备课平台或课件,将所有的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和错题集集成到一起,帮助学生进行最后的复习。

通过考前集中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强信心,提高考试成绩。

【总结】总复习是考前复习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设计总复习教案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总复习的教学设计,需要包括知识点的梳理、专项练习、自我评测、错题集和考前复习等五个步骤。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有考试。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共28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2、系统方法:3、认知结构:4、学习需要:5、认知发展: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7、认知策略:8、教学媒体作用:9、媒体内容:10、生成型教学策略:11、替代型教学策略:12、先行组织者: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14、学习策略:15、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16、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17、支架式教学策略:18、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19、认知工具: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21、信息化学习环境及特征:22、有意义学习:23、“整合协调”策略:24、发现学习的特点:25、引导性材料:26、绩效技术:27、学习绩效:28、教学绩效:二、填空题(共51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和( )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90)一、名词解释1、系统方法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3、认知发展4、学习风格5、学习需要分析6、教学策略7、支架式教学策略8、最邻近发展区9、抛锚式教学策略10、研究性学习11、“先行组织者”1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2、简述梅格卢斯的细化理论。

3、简述克内克的学习风格研究中对学习者的情况分析,举例说明。

4、简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

5、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6、简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7、简述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原则。

8、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9、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简要叙述网络教学评价的过程。

11、应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义,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2、简述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13、简述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4、简述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15、简要说明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

17、简述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18、简述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19、请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并说明其基本教学过程。

20、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为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模式。

2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为什么以学习理论的发展作为依据,是怎么划分的?22、简述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并用它解释自主学习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23、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简述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含义及其区别。

三、论述题1、试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设计内容。

2、试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网络课程/课件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流程。

4、列举某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说明其特点及其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

5、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试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总结复习第一篇: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总结复习教学系统设计总结关于人物:加涅(美国心理学家)核心思想:“为学习设计教学”;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提出信息加工分析法;九段教学策略;学习的层次的分类;任务分析技术。

奥苏贝尔:提出包容(Subsump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理论以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提出掌握学习。

梅瑞尔:“目标—内容”二维模型瑞格鲁斯:细化理论;巴班斯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科学博士、院士。

最优化教学理论。

基本标准:效果与质量;时间。

维果茨基:肯普:ID1——“肯普模型”皮亚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认识结构论---认识是主体在转变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

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衡。

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推动认识的发展。

杜威:实用主义大师,美国现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在教育理论方面,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方法应根据“从做中学”的原理,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1900 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

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

桑代克:心理学大师,1912 年就已经设想过相当于现代的程序学习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方法.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率/重复率/效果率。

猫笼实验米勒:任务分析法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

教学技术第一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术。

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

布鲁纳: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认知发现说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期末复习教案

期末复习教案

期末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
教学目标:
1. 温习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2. 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解答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疑惑;
4. 帮助学生总结和梳理学习重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时间:10分钟)
1. 让学生自愿回顾和总结本学期所学的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可以互相讨论,并共同补充漏掉的内容。

二、知识强化(时间:30分钟)
1. 针对各个学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强化讲解,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互相学习。

2. 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和回答,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疑惑解答(时间:20分钟)
1. 让学生提出他们对学习内容中的疑惑或不理解的问题,并逐一进行解答和讲解。

2. 可以邀请学生互相解答问题,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总结归纳(时间: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和梳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制作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醒学生注意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和解题技巧。

初中期末复习学习计划(教师版)

初中期末复习学习计划(教师版)

初中期末复习学习计划(教师版)
第一步:确定复习内容
-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确定本学期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 整理出各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为学生指导复习提供依据。

第二步:制定复习计划
- 设定整体的复习计划,包括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安排和内容分布。

-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避免一次性复习过多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步:辅助材料准备
- 提供学生相关的复习资料和练习题,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 鼓励学生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监督指导复习
-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复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定期与学生进行复习情况的交流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复习效果。

第五步:鼓励激励学生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复习,提高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 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初中科学复习课教案

初中科学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关内容。

2.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化学: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化学反应、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3. 生物学:细胞结构、生态系统、人体生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讲解:针对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重点讲解学生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地方。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解答疑问。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明确的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策略,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我总结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总复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整体回顾: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依次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

2. 重点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答。

3. 经典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自我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总复习的兴趣和期待。

2. 教师讲解: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整体回顾、重点难点解析和经典例题讲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自我检测:发放自我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5.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复述、重点题目的解答等,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期末初一语文学生复习计划

期末初一语文学生复习计划

期末初一语文学生复习计划期末初一语文学生复习计划精选篇1本学期学习已进入复习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总结提高的关键阶段。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牢固更系统,特制定语文复习计划。

初一语文复习共六个单元,安排三周时间。

分两个阶段:单元复习,专项复习。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第一步:早读安排,复习基础知识:生字、词语、常识、背诵。

第二步:课堂安排,先检测早读背诵内容,方法是:听写、小组检查。

复习现代文内容:1、概括*内容、主题。

2、总结段、句、标题的作用。

3、赏析:词语、修辞、写法。

格式:描写——特征,表现------感情。

4、借鉴的写作手法。

复习方法:1、学生整理概括内容、主题。

小组之间交流补充。

2、老师挑选典型课文分析讲解。

3、挑选课外阅读*。

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解题能力。

4、学生总结解题的思路、要点、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包括: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古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复习,作文复习。

复习方法:1、基础知识的复习,印发填空默写试卷,巩固背诵的内容。

2、古文复习,学生总结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

老师提问题检测复习效果。

3、解决《互动》、《配套》中的古文练习,重点讲解课外练习,进行拓展延伸。

4、现代文复习,挑选《配套练习》中的优美*进行阅读训练,每单元调选三篇共18篇。

方法:学生阅读做题,老师讲解分析,总结题型归纳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解题能力。

5、作文复习,阅读范文学生学习*中写作方法,注意作文开头、结尾的语言进行模仿。

语文复习以基础为主,采用背、写、读、练各种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期末初一语文学生复习计划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通过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及时补缺补漏。

注重讲练结合,综合训练,让学生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面向全体,注重层次。

通过复习,温故知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重点(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1、复习每单元的字词积累,注重字音、形、词义整体把握。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得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_与评价得具体计划得―系统化过程。

2.传统ID模式得发展经历过两代,就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得主要标志就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得主要标志则就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4、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得教学系统设计。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得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

5.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得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得核心思想就是她提出得为学习设计教学得主张,她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得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 梅瑞尔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得阐释:“教学就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得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得目得就是创设与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得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

8.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与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得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与对方案进行修改得过程10. 1900年—杜威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得桥梁。

12.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得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得结合就是教学设计发展得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乩产品—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工统一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课堂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与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得有机整体。

怎样进行有效复习

怎样进行有效复习

怎样进行有效复习转眼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我们将要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期末总复。

那么,如何做好期末总复,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有效复,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呢?一、要系统归类,注意够建知识网络复课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突出复重点,抓住关键性问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类贯通。

对各个知识点,必须在原来的分散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弄清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再造”,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和蜻蜓点水似地泛泛而谈,学生头脑中还是重复的零星片断的知识,互不关联,难以记忆。

二、要生动活泼,注意激发研究兴趣。

由于复课的内容,对大多学生来说是熟悉的,有些甚至已完全掌握,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复课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注意趣味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情绪,让他们成为复的主人。

要注意经常变换复方式,有机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把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重在温故知新,忌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练。

三、以学生为主,注意面向全体。

复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

复中应强化自立研究,让学天生为课堂中的主角,应该把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开导学生自力考虑,主动提出问题,抓住关键,纲举目张。

要面向全体,复的目的务必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必必要分层教学,分类指点。

留意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更要留意让落后生“消化”,切忌不顾理论,强求一概。

四、要加强“双基”,注意开发智能。

复要把主要精神放在“双基”训练上。

复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

对知识的重、难点,易错处要作精要的讲解和提示。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共28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2、系统方法:3、认知结构:4、学习需要:5、认知发展: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7、认知策略:8、教学媒体作用:9、媒体内容:10、生成型教学策略:11、替代型教学策略:12、先行组织者: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14、学习策略:15、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16、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17、支架式教学策略:18、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19、认知工具: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21、信息化学习环境及特征:22、有意义学习:23、“整合协调”策略:24、发现学习的特点:25、引导性材料:26、绩效技术:27、学习绩效:28、教学绩效:二、填空题(共51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和( )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性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新性(1)设计活动是一种理论的应用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2)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有丰富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距离,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不可能预见所有的问题,实现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会需要创新性地运用理论,甚至对理论进行改造、扩充、重构,以适应原有理论未能预见的新情况和新问题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3.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学科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行业培训、远程教育、教学软件和教学材料开发等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传播理论简述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1.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说明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2.传播理论揭示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并告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总复习命题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课程、内容)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的策划设计过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最主要工作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实施方案,通称“教案”。

命题点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

其中,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内核”,系统理论构成教学设计的“形式”。

不管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教学设计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设计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手段、评价等各种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协调各种因素,发挥它们的整体效应。

(二)目标性原则这是指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

布鲁姆等人认为,教育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类。

可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目标的单一性,建立包括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思维目标、情意目标在内的立体化的教学目标群。

当然,有些目标是无法通过某一堂课的教学就达到的。

(三)程序性原则这是指教学设计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流程,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组织成一系列的逻辑环节或层次序列。

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应与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基本一致,做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四)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为基础,又要根据教学目标分类细目,设计课堂提问、板书、演示及形成性目标测试练习,以通过测试进行教学效果反馈。

(五)具体性原则教学设计过程也许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一定的流程进行,但教学设计的实际工作并不一定会按既定的流程进行。

因为,教学总是根据特定的对象,由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环境、过程中实施的,因此,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是特定的,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体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1时光匆匆,期末将至。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只有四周时间,既要劳逸结合,保证学生的体质,又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复习的效果,因此这四周是关键的关键。

经过本组数学教师的共同研究,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复习原则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具体安排第一阶段:整体复习讲求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

第二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综合性练习,针对问题,及时反馈、分析指导。

四、本册教材复习重难点:《圆》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五年级语文下册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知识、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与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选择下册重点课文进行复习,重点把握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技巧。

2.语法复习:复习下册所学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句型等。

3.写作复习:针对不同写作形式进行训练,如叙事、议论、说明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理解和关键词语的把握,语法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写作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2.难点:巩固语法知识并灵活运用,提升写作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语法知识点和写作技巧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文的朗读、背诵、默写等训练,巩固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写作案例,让学生了解更多写作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复习课文内容,重点解析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2.复习语法知识,通过例句训练来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3.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动手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议论文、叙事文等。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升写作质量。

六、教学评价1.完成课堂提问:随堂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课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评价:对学生写作作业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3.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较为薄弱的地方,可以针对性加强训练与讲解。

2.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尝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3.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

以上便是关于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训练,相信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知识。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网络结构。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语文1. 重点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 加强古文、诗词的翻译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不同类型的作文训练。

数学1. 复习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等基础知识。

2. 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应用题的各类题型。

3. 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1. 复习单词、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熟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3. 加强听说能力,进行口语交流和听力训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计划请参考下表:以上是2024年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教案,希望能帮助您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整本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第二版)1. 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作用美国学者伊利(Donald P. Ely)在谈及教育技术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时,曾经言及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三条历史线索,其中之一即为教学系统方法。

正是由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系统方法的引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才开始了历史转折,一批心理学家才为教育技术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系统化设计教学,并逐渐把教学系统设计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核心。

2.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第一节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假设教学设计专家罗伯特·加涅(Robert M. Gagné)在其著作《教学设计原理》一书的开始讨论了教学设计的若干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立论的前提,并且已经为人们广泛认可。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意义:(1)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2)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而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指向。

二、系统设计的教学能够极大地影响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两方面。

学习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学习的目的。

教学系统设计通过帮助学习者的学习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

三、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而阶段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对应于教学系统设计的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四、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系统观要求以系统论的观点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系统观指出,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

它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力求所设计的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

期末复习计划三年级数学(合集10篇)

期末复习计划三年级数学(合集10篇)

期末复习计划三年级数学(合集10篇)期末复习计划三年级数学第1篇数学复习计划1、全面系统地对所学知识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

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能正确辨析乘、除法应用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5、强化能力培养。

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

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

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并成立互帮小组。

结对子,一帮一。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达到合格。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10、重视测试。

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

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口头表扬和发奖状(优秀奖和进步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复习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___信息资源__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___系统化过程___。

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__梅瑞尔__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__学习经验__和__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 _系统方法__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__教学目标__,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__评价__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__修改__的过程10.1900年__杜威_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20世纪90年代,__建构主义学习理论__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__产品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__系统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__课堂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__特定功能__的有机整体。

17.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18.肯普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__教学目标__、__教学资源__、__学习者特征__和__教学评价__。

19.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系统。

20.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系统科学研究方法21.就学科性质而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

2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

23.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渐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向发展,教学设计的技术手段也日益系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24.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有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以课程为中心的设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

25.从教学系统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学习理论、系统方法和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学科对其发展影响较大。

26.布鲁姆认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

27.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主要的认知工具有问题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以及协同工作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和管理与评价工具。

28.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29.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它的作用表现为查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工具、外化学习者知识结构工具、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以及培养学习者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

30.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自我评价、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以及进行中的评价等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是( D )A.研究对象相同,性质一样B.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学科C.教学论涵盖教学系统设计D.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既相关但又有区别2.成分显示理论(CDT)的提出者是( A )A.梅瑞尔B.加涅 C.史密斯D.雷根2.ID2的代表性模式是( D )A.瑞格卢斯模式B.梅瑞尔模式C.加涅模式D.史密斯—雷根模式3.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可被认为是( C )A.理论学科B.基础研究C.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D.尚未形成学科4.“细化理论”的提出者是(C)。

A.加涅B.史密斯C.瑞格卢斯D.梅瑞尔5.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是:(C)A.桑代克 B.斯金纳 C.杜威 D.奥苏伯尔6.加涅和肯普等人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是:(B)A.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过程B.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C.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D.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7.下面是梅里尔(Merrill,M.D.)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阐释的是:(A)A.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B.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C.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法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D.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8.教学设计分为(A )三种层次。

A. 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B. 宏观、中观、微观C. 高级、中级、低级D.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9.( A )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

A. 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B. 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C. 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10.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B.规划、研究、决策、评价C.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策略制订D.调查、观察、测验、决策11.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过程。

B.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相对而言),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C.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D.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12.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 D )。

A.学生B.教材C.教学活动D.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13.“发现学习”的提出者是( C )。

A.加涅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梅瑞尔14. 学习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D )A、情境性B、建构性C、操作性D、动态性15.“史密斯——雷根模式”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不包括在这三种策略的是:( C )A. 组织策略B. 传递策略C. 评价策略D. 管理设计16. 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B指的是( D )A.教学对象 B.教学标准C.教学条件D.教学行为17. 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A. 抛锚式教学策略B.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C. 支架式教学策略D. 启发式教学策略18. 儿童能推演:如果A>B,B>C,则A>C,这个认知发展阶段属于( A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19.“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中,属于( D )。

A.识记 B.领会 C.运用 D.综合20.“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加涅B.奥苏贝尔C.布卢姆D.皮亚杰21.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A.抛锚式教学策略B.随机进入教学策略C.支架式教学策略D.启发式教学策略22.能理解和使用初级概念的阶段是( 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3.( B )是确定学习者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

A. 教学内容B. 初始能力C. 年龄D. 学习环境24.( A )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映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A.学习风格 B. 认知结构 C. 学习准备 D. 学习方法25.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的( B ),是指当前所学内容类属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某个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观念。

A. 总括关系B. 类属关系C. 并列组合关系D. 因果关系26.( C )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就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A.学习准备 B.学习风格 C.认知结构 D.学习方法27.下列那种形式不能用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 D )A. 转换B. 解释C. 推断D. 记忆28.下列哪个动词表明了布卢姆分析层次的学习目标( A )A. 比较B. 总结C. 说出D. 选择29.在马杰的ABCD模式中,哪个是基本部分( B )A. 对象的描述B. 行为的描述C. 条件的描述D. 标准的描述30.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31.在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中,确定教学起点的是( C )A.学习需要分析 B.学习内容分析C.学生初始能力分析 D.学生一般特征分析32. ( A )是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

A. 辨别B. 形成概念C. 规则D. 高级规则33.对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确定,首先要( A )A.对先决知识与技能的测试B.对目标技能的测试C.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D.一般性了解34.若教学目标为形成概念,则学习结果的类型为( B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认知策略 D.认知方式35.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和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是( C )。

A.形成概念 B.利用规则 C.鉴别技能 D.言语信息36.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体力及情感状况等进行评价称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