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导游词,语音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三篇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三篇一、汉中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武侯祠,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建造的。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
他智勇双全,被誉为“千古奇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侯祠建于唐代,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纪念建筑之一。
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后殿组成,规模宏大。
首先,我们来到山门。
这座古老的山门高大宏伟,中间有三个门洞,两侧是石狮子和铜质门环,门楣上刻有“武侯祠”三个大字,气势非凡,展现出古人的威严。
进入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两侧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其中东边是东配殿,西边是西配殿。
接下来,我们来到正殿。
正殿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周围是高大的石柱,柱顶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殿内还有很多文物和古代书画作品,展示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最后,我们来到后殿。
后殿是武侯祠的最后一个建筑,也是诸葛亮的陵墓所在地。
后殿建筑简洁大方,殿内有一座巨大的石棺,据说里面就是诸葛亮的遗体。
后殿周围是一片青山绿树,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汉中武侯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诸葛亮精神的象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和伟大,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的发展历程。
希望大家在参观过程中能够留心观察,多多学习,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二、汉中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武侯祠,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迹。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蜀国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出色的智谋和深厚的学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才”。
武侯祠建于唐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纪念建筑之一。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成都武侯祠导游词1诸位游人: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员欢欢,热烈欢迎大伙儿到成都武侯祠旅游观光游玩!成都武侯祠坐落于洛阳市南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知名诸葛亮草庐,是三国时期知名的思想家、战略家三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有的故址,当初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各代大家拜谒和拜祭三国诸葛亮的地区。
好啦,诸位游人,如今大家赶到了成都武侯祠的通道,各位看这座千载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满身铺满雕镂,千载人龙的意思就是指三国诸葛亮是人中之龙,暗喻卧龙岗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诸位游人,如今大家赶到了大拜殿,它是成都武侯祠的行为主体工程建筑。
正殿塑的是诸葛孔明正坐正脸像,它纶巾羽扇,风范庄重。
左侧是他的大儿子诸葛瞻,右侧是它的`长孙诸葛尚。
圣殿的屋檐下、柱上摆满了各代知名人士骚客的春联和碑额,这种碑额莫不充斥着大家对三国诸葛亮的尊敬敬仰之情。
好啦,下边是游人们随意参观考察時间,请大伙儿留意,不必乱刻乱涂乱画,乱丢垃圾,妥当存放好自身带上的物件,结合的时间十一时,结合的地址是成都武侯祠门口。
祝大家参观考察开心。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2各位游客们这里是诸葛亮殿。
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
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
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
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精选6篇)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1各位游客:刚才我们游览了武侯祠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武侯祠。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
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
武侯祠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武侯祠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武侯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
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董必武、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武侯祠对联中的精品。
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
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
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
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
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他头戴纶(guan)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襄阳武侯祠,我是今天的导游,非常荣幸能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
襄阳武侯祠位于襄阳市城西的隆中风景区内,它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
说起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智慧超群、忠诚勤勉,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襄阳,正是他曾经生活和躬耕的地方。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武侯祠,始建于晋朝,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它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环境清幽,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走进武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山门。
山门上刻有“襄阳武侯祠”几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
穿过山门,我们来到了第一个院落。
这里有一尊诸葛亮的铜像,只见他手持羽扇,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天下大事。
铜像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对这位历史伟人肃然起敬。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大殿。
大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他身着长袍,头戴纶巾,神态安详而庄重。
塑像前的香案上,香烟袅袅,寄托着后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在大殿的两侧,还陈列着一些与诸葛亮相关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卓越智慧。
从大殿出来,我们来到了后院。
后院有一座八角亭,亭内有一口古井,据说这是当年诸葛亮生活时所用的水井。
井水清澈见底,清凉甘甜。
在古井的旁边,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据说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银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武侯祠内的碑廊。
碑廊里陈列着许多历代名人题写的碑刻,这些碑刻字体各异,风格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岳飞的书法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与诸葛亮的忠心耿耿相得益彰,让人感慨万千。
除了这些建筑和文物,武侯祠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当年隐居时的那份宁静和淡泊。
在历史的长河中,襄阳武侯祠不仅是一座纪念诸葛亮的庙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武侯祠导游词三篇

武侯祠导游词三篇篇一:武侯祠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朋友: 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人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比较短暂,但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段。
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一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年一一265年。
三国的得名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方政权。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大诗人杜甫《蜀相》这首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
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然杜甫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非他疯了;二,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像柏树这样的树种生长是比较缓慢的,要长成森森的翠柏,起码要一百多年的时间。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759年,我们用759减去150,得到609。
而唐朝的幵 国时间是公元618年,所以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 武侯祠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
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朝初年的时候, 祠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又因为战上重建的。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侯祠,请随我一同去游览。
首先,请大家抬头看看大门悬挂的匾额“汉昭烈庙”,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
昭烈, 是刘备死后的谥号。
这 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里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它为武侯祠呢?有哪位朋友知道原因吗?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 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缘由: 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 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 他在老百姓心目 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 来的名称了。
2023年四川武侯祠的导游词

2023年四川武侯祠的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的是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的南郊,是一座集文化、建筑、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祭祀名将的博物馆。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早在唐代就有关于诸葛亮和魏延的故事和传说,在隋唐时期被视为都城南郊的行宫,成为官员们消夏胜地和开会议事的场所。
现如今的武侯祠是在明代末年重建的,清代、民国和新中国都对其进行过维修、加建等工程。
一进入博物馆,您会被眼前所呈现的神像所吸引。
那就是我们迎面而立的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名将——张飞和关羽。
两尊巍峨挺拔的塑像,立在哥廷树下,极富气势。
这种震撼人心的气场贯穿整座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主要分为木结构、宫殿木结构和石结构,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建筑艺术。
您可以欣赏到斗拱、后檐、莲座、虎头等许多精致的细节。
除了建筑,还有众多的文物藏品。
这些文物包含四川地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四川历史上的名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展示。
其中著名的展品有“青铜带勾爵”、“双龙耳牙山炉”等。
同时,馆内还展示了蜀绣、竹编、剪纸、
木雕等手工艺品。
参观武侯祠可以让您感受到川滇文化的凝聚力和时代变迁的脉络。
从武侯祠的建筑到文化和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高峰之一,是一堂历史和文化课。
最后,欢迎大家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参观。
我们将给您带来一个美好的游览体验,让您领略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髓,感受川滇文化的博大胸怀。
谢谢大家!。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汉昭烈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的⼀座君⾂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下⾯我们⼀起来看看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朋友: 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较短暂,但却⼀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段。
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年——265年。
三国的得名⼤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政权。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诗⼈杜甫《蜀相》这⾸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
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不然杜甫也不会⾟⾟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他疯了;其⼆,根据植物的⽣长规律,像柏树这样的树种⽣长是⽐较缓慢的,要长成森森的翠柏,起码要⼀百多年的时间。
杜甫写这⾸诗的时候是公元759年,我们⽤759减去150,得到609。
⽽唐朝的开国时间是公元618年,所以从这两⽅⾯我们可以⼤致得出结论,武侯祠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
在唐、宋时期,这⾥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朝初年的时候,祠庙合⼆为⼀,明朝末年⼜因为战争被毁,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侯祠,请随我⼀同去游览。
⾸先,请⼤家抬头看看⼤门悬挂的匾额“汉昭烈庙”,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
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
导游词 武侯祠景区

武侯祠景区导游词我们看下景区的分布图。
我们现在所参观的武侯祠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园林区、文物区、锦里古街三部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文物区。
从大门而入,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及刘备的陵墓——惠陵。
好,现在大家抬头看,在刘备殿的上方,这个牌匾写着“业绍高光”四个字,由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完颜崇石所写。
这里的“业”是指绩业;“绍”中有继承、发扬的意思;而高光是指的两汉的开国皇帝,分别为东汉高祖刘邦和西汉光武帝刘秀。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刘备他继承了高祖刘邦和光武刘秀的绩业。
这句话反应了后人把刘备视为正统的思想。
好,大家跟我进入刘备殿。
我们面前的就是刘备了。
在公元184年,也就是刘备24岁得时候,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农民起义。
当年刘备召集关羽、张飞以及相众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
刘备一生南北征战了有三十多年,但做皇帝的时间却非常短暂,他在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但是称帝后不久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兴师伐吴,结果被东吴小将陆逊火烧连营四十里,公元223年4月羞愤而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
5月诸葛亮亲自扶灵柩运回成都,8月份下葬。
大家可以算下,刘备做皇帝的时间还不足两年。
而整个蜀汉政权存在的时间却又四十二年,也就是说他的儿子刘禅却做了四十年的皇帝。
但在整个大殿里却看不到刘禅的彩塑,那边我们看到的是刘禅的儿子刘谌。
虽然刘阿斗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但他不但不能守住父业,做了安乐公后,还乐不思蜀;所以这个百姓认为这个皇帝是极其不称职的,所以不愿塑他的像。
相反,他的儿子刘谌,虽然没做过一天皇帝,但是在魏国大军病压城下时,极力规劝刘禅与魏国大军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
2022武侯祠导游词_10

景点:
游客挚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出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武侯祠导游词2
各位游客们那里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出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之后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赞扬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示之后治理四川的人从中吸取教益。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深思,其忧国忧民,深思熟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建立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旺盛。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拓,仓廪充溢,到处是升平景象。由于过度辛苦,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安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三篇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三篇汉中武侯祠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武侯祠!我是今天的导游。
汉中武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为纪念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祠庙。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祠庙吧!武侯祠建于公元234年,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
祠庙占地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古朴典雅。
正殿是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显得非常庄重。
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庄严肃穆。
武侯祠分为三进院落,每个院落都有不同的功能。
第一进是武侯文化陈列馆,展示着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文化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历史图片,让游客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
第二进是武侯祠,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游人可在此烧香祈福。
第三进是后院,是一个宽敞的广场,常常用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庆典。
除了主要建筑,汉中武侯祠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值得我们游览。
例如,祠庙正南侧有一座石雕的“武侯骑象像”,象征着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
此外,还有一座石碑,上刻有诸葛亮的《出使东吴表》一文,诸葛亮在表中对自己的忠诚和为国家着想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汉中武侯祠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遗址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每年的三月三日,也就是诸葛亮的忌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届时,成千上万的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烧香祈福,表达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好了,关于汉中武侯祠的介绍就到这里了。
希望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的智慧和贡献,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谢谢大家!汉中武侯祠导游词二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汉中武侯祠!我是今天的导游。
汉中武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为了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祠庙。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祠庙吧!武侯祠建于公元234年,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
祠庙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古朴典雅。
正殿是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显得非常庄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成都武侯祠导游词(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导游词(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篇1大家好,相信大家对于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都不会陌生吧,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个纪念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号武侯,所以后人便称他为武侯。
可能会有人问,武侯祠建于何时?恩,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但从杜甫《蜀相》中描写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来判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武侯祠。
而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
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体。
明末,祠庙毁于战乱,现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话,看到的是清代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叫它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过这样一首“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蜀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过刘备,人们就不顾君臣尊卑的礼仪和这座庙本来的名称。
好,我们就一起进去领会诸葛亮的魅力吧。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佳,欢迎大家到武侯祠观光游览!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
武侯祠最全优秀导游词优秀10篇

武侯祠最全优秀导游词优秀10篇成都武侯祠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是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享有三国文化圣地的美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下面呢,就让我们细细参观,一一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武侯祠景区。
大家看到大门两侧,立有6通高大的石碑。
请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往右看,这一通就是明碑,明碑着重介绍了武侯祠的历史沿革。
明碑的下面呢,是龙王的儿子——赑屃。
民间啊,有这样一个传说——摸摸赑屃头,一生吃穿不用愁。
一会儿啊,各位可以去摸摸看,图个喜头。
接下来,请各位随着我往左边走,这是武侯祠最大的一块石碑——“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碑”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绝碑”,为唐代作品。
“三绝碑”位于大门的右侧,碑身及碑冒通告367cm,宽95cm,厚25cm。
元和809年,剑南四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同僚来此拜谒诸葛亮,斐度作为幕僚随行。
斐度很早以前就想写文章赞颂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怀着景仰之情写了这通碑文。
碑文主要描写了诸葛亮的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称颂他是千古罕有的政治家。
公元809年,修建了这块碑,名为“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碑”。
所以啊,这块碑又被称为“唐碑”。
说到这儿啊,我想给位游客朋友要产生疑问了,这块碑又为什么叫“三绝碑”呢?这三绝到底是指的什么呢?其实啊,这三绝即指裴文、柳书、鲁刻。
三绝碑的。
碑文,由裴度所撰,裴度一生历事四朝,后数度为宰相,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书丹者柳公绰,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兄弟,他的书法端庄浑厚,结构严谨。
镌刻人为当时著名的工匠鲁建。
无论是从文章、书法、镌刻上它都是精美绝伦的。
所以啊,后人称之为“三绝碑“。
大家可以近距离的欣赏欣赏古人的智慧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吧。
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
系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到武候祠拜谒诸葛亮,事毕,令人刻建了这通石碑,故此碑又有“唐碑”之称。
卧龙岗武侯祠导游词

卧龙岗武侯祠导游词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卧龙岗,看了武侯祠。
嗯,我还记得老师说,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地方。
老师一开始就说:“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去的是非常有名的地方哦!你们可得好好听讲哦!”
我们一进门,就看到大大的石碑上写着“武侯祠”三个字,哇,好大好气派!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
老师说,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诸葛亮的,他在这里辅佐刘备,打了好多胜仗呢。
咦,墙上还有好多关于他故事的画,画上有诸葛亮在指挥打仗、写书信、还有他带着一群士兵走的样子呢,真帅呀!
走到一个地方,老师让我们静静地听,哎呀,有风吹过,声音好像“呼呼”地在耳边响,好像能听见诸葛亮在说话一样!我还听见远处传来“咚咚”的鼓声,好像在打战鼓呢。
哇,我们还看了好多竹子,竹子摇一摇,咔咔作响,好像在说:“聪明的诸葛亮真厉害!”我好喜欢这个地方,真希望再来一次呀!
—— 1 —1 —。
2024年武侯祠导游词(3篇)

2024年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武侯祠观光游览!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____米,面阔13。
____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
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
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
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武侯祠门前。
祝大家参观愉快。
2024年武侯祠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佳佳,欢迎大家到武侯祠观光游览!武侯祠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有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拜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____米,面阔13。
____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
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纶巾羽扇,风度庄严。
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它的长孙诸葛尚。
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碑额,这些碑额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游客们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注意,不要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携带的物品,集合的时间是十一时,集合的地点是武侯祠门前。
2024年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

惠陵,武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
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成立年博物馆。
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2024年武侯祠导游词_2

武侯祠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1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
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
(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
)(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
)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述。
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
这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向把那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但人们仍习惯的称那里为武侯祠。
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
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
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就应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武侯祠导游词2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
武侯祠大景区的介绍导游词

武侯祠大景区的介绍导游词武侯祠大景区的介绍导游词各位朋友:早上好!如今,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
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
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
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
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分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
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根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
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
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风光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
“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
“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分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此功高盖世,万古流芳。
2024四川武侯祠导游词_2

2024四川武侯祠导游词2024四川武侯祠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从山门跨进武侯祠,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o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o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o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o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o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o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o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o,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o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o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o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o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武侯祠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武侯祠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o,领略过武侯祠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2024四川武侯祠导游词2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
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侯祠导游词,语音
篇一:四川武侯祠导游词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发展.刘备胸怀大志,注重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最后占据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字云长.他与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的猛将,
号称熊虎之将.他俩与刘备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因此衍生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曾被曹操俘获,在曹操封官加爵的拉拢下,仍然效忠刘备.刘备得荆州后委任关羽镇守.在荆州,他曾发动攻
势,水淹襄樊,活捉曹军大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最后,因骄傲轻敌,被东吴将领吕蒙偷袭,与关平,赵累等人同时遇害,丢失了荆州.陈寿《三国志》评论他傲大夫而亲士卒,傲慢轻敌是导致他失败和被杀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对关羽十分推崇,使他成了忠义的化身.在宋代,他被迫封为王,到了明清时代,加封为关圣大帝,诏令全国各地修庙祭祀.因此,这里的关羽像也成了帝王打扮.西偏殿是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像貌威猛而有生气.张飞,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拜为军师.他先铺佐刘备,创建蜀国;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至滇池,北伐出
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
处是升平景象.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诸葛亮一生做了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
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国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兄弟民族古代的炊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表示富有.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