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_曹顺庆_变异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 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 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固守自 己的文化方式,而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比如,赛义德在 《东方学》一书中所揭示的,正是西方人囿于自我所从属的价值 体系与偏见为理由来解释和评价东方人的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 的。正如赛义德所正确指出的,建构“东方主义”的理论基点或 观察视角并非“东方”,而是基于“西方”自身的视野。正是从 西方这个“他者”的眼中,东方才被当作一个“他者”的“他者” 建构了出来,并成为西方的对立物而出现。
(二)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过滤 1、文化过滤的定义 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 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 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 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 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2、文化过滤的特征: 首先是接受者的文化构成性。任何 接受者都生长于特定的地域时空里,他 与生俱来地烙上其地域时空的文化印痕、 社会历史语境以及民族心理等因素,这 些因素在文化交流中必将发挥着作用。
接受理论出现后,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学者意识 到了接受理论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比 较文学的研究之中,形成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 新的范式——接受研究。其诞生的标志是 1979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召开的国际比较 文学第九次学术讨论会,以“文学的传播和接 受”为题展开讨论。正式将接受研究作为比较 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纳入到比较文学研究体 系之中。
其次,接受学与影响研究的理论重心 不同。在作品、作者、读者三个因素 中,接受学更看重读者的因素,它重 在研究读者在阅读域外作品的过程中的种种反应, 研究域外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的阐释以及产生 此类阐释的不同原因,探索不同文化圈的读者在 阐释和理解文本时的各种规律,以读者作为其理 论研究的核心;而影响研究以文本为核心,研究 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重视形成文本的外来 影响的因素。
2、接受学与影响研究 首先,接受学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 接受学奠基于接受理论和现代阐释学,关注的 是域外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阐释;而影响研究 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要求通过具体的文献 资料来证明不同民族作家、作品之间所存在的 事实上的联系。与接受学相比,影响研究更注 重文本研究的外部因素,借助于考据、统计等 科学的方法,探求与论证的是非美学问题。这 方面的一个典型范例是范存忠的《〈赵氏孤儿〉 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这篇文章具体考证 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十八世纪传入欧 洲后对法、英、德、意诸国剧作产生的影响。
【难点】文学过滤与误读的关系、译介学、 形象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的方法及其对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意义
一、接受学与文化过滤 (一)文学传播中的读者接受 文学交流模式: 作品 传播者 接受者 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接受学理论基 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研究模式,主要研究 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被外民族读者、社会接受 的状况。
• C、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的“文化过滤” • 在跨文化文学的交流中,作为“文字流传物”的作品必须首先与 特定的读者或译者遭遇,也就是说,首先起作用的是读者或译者 个体的主观需要,个体和人格世界的差异也往往表现在不同的接 受者对于同一种外来文化所采取的不同立场上。 • 比如在西方浪漫主义触发中所形成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作家群体, 在整体上他们都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视为其其基本的思想基调。 但是这种“别求新声于异邦”在不同作家身上却因个性特质的差 异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如鲁迅使用恶魔式的叛逆,尼采“超人” 式的激情,雪莱式的“与旧习对立,更张破坏”,以及拜伦式的 “重独立而自由”等方式来打破中国社会沉闷和人民精神的愚昧, 在无声的中国开出一条生路。郭沫若同样从这种思想基调里取来 了“浪漫”之火,烧毁了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般禁锢人们头脑的 旧文学观念,创造了《女神》中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浪漫主义诗歌 形象,他们在“涅槃”中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 但是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作家们则更多地吸取了西方浪漫主义的一 个本源性传统――感伤主义。如《银灰色的死》、《沉沦》、 《南迁》、《怀乡病者》、《风铃》等,均写留日学生的生活片 断,着重表现其内心的悒郁、苦闷和彷徨。
第四讲
变异学研究
【知识点】文学过滤、译介学、比较文学接 受学、形象学、文学他国化研究的定义、 特征、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等。在本讲中, 应当紧紧围绕着“变异”展开,尤其是文 学的他国化研究应该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新的增长点。 【重点】文学过滤、译介学、接受学、形象 学、文学他国化研究的定义、研究对象及 其方法
传统的文学理论一向不重视读者在构建作品中的 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开始 逐渐重视读者在文本的构建中的作用。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尧 斯和伊瑟尔开始在文艺理论界倡导“接受批评”, 由于他们的理论都重视研究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 中的作用以及读者接受的规律,因而被称为“接 受理论”。
第二,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 选择性。文化交流过程中,影响对接 受者个体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这取决于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或强或 弱的关系。 第三,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如在清末, 由于中国长期受到外国的侵略、凌辱,中国有些 人在排斥洋人的时候也排斥洋人的先进的技术, 如对照相机的排斥,认为照相机是洋鬼子用来摄 取人的灵魂的。
接受理论还认为,任何理解和阐释都是以读者头 脑中存在的“先在结构”和“成见”为基础的, 也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了其对一部作品 的理解。例如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在 其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最后让作品的主人 公福尔摩斯在追捕罪犯时坠入悬崖摔死了。广大 读者强烈反对这一结局,甚至有读者在报纸上提 出一字千金,要求作者修改小说中大侦探福尔摩 斯的结局,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柯南道尔又让 坠崖的福尔摩斯大难不死,重新复活,继续续写 这一故事。
接受理论的产生,极大冲击了文学 研究的各个领域,革新和创造了一 批新的研究范式。作为文学研究一
支的比较文学,从这一理论中看到了发展自己 的机遇。接受理论对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 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 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 中对接受者的关注,比较文学和接受理论在 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比较文学中的 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
接受理论承认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是 多种多样的,接受理论认为,一切 阅读活动都是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 的,都受其地域时代的限制,接受 具有历史性,正是不同的历史距离造成了理解的 多样性,例如司汤达。司汤达生前文名寂寞,他 的作品在国外极少被人阅读,甚至在法国也鲜有 读者,据说他的《爱情论》在其生前才卖出了13 本。雨果曾经讽刺司汤达不懂得小说的艺术。但 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以法国文学评论家泰纳为 首的一批学者,开展了“发现司汤达”运动,司 汤达的文学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他以自己为 数不多的几部小说在文坛上赢得了与创作《人间 喜剧》的巴尔扎克同样的地位。
第二,接受美学是从文学文本内在的 “不确定性”出发肯定了读者在文本“具 体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文化过滤” 中的读者主体性介入打开缺口。 如不同的读者对金庸的《雪山飞狐》的结尾的理解不同: 胡斐对苗人凤的那一刀是砍还是不砍呢?
第三,“文化过滤”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 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它强调多种 生活方式的价值,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 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接受学与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尧斯、伊瑟尔借鉴了阐 释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批评的焦点从传统的 作者、作品转移到读者,发现了作者、作品、读 者三者之间的新的联系,理论的核心是指出作品 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接受理论是尧斯、 伊瑟尔等学者共同创立的理论体系,又经过其他 国家学者的发展和补充,日臻完善。虽然他们在 具体的观点上有所不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三)文学传播中“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 在文学交流中,文化过滤是必然的 A、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 的文化过滤语境是决定着个体人的思想、行为 和价值选择,在认识外来文学时,接受者受 现实语境之制约,也同时制约着或反制约着 现实语境。 比如,在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文学中,中国 现代作家偏爱象征主义文学而相对冷淡未来 主义文学,这一“迎”一“拒”,就在于中 国现代作家个体或作家群体的“选择性疏忽” 或“文化过滤”起了作用,即象征主义文学 “应合”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比兴”与 “象征”。
• B、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 “文化过滤”另一个制约机制来自语言。一种文化之所以得以独 立,就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和本质规定,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 是语言。 • 首先,语言既是“器”(工具)又是文化。语言不仅是人们说话、 交际的工具,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中国的汉字, 都有中国独特的文化因素。一本被译成汉语的外国小说,一首被 译成外语的中国诗歌,最终是通过接受语境中的过滤而成为接受 语境的一部分的。比如,中国道家和道教的核心术语“道”是个 内涵丰富的词,老子尚且言:“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继 而又异词反复言:“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第二十五章》)一词多举,可见老子既担心词之不达己 意,又担心词义之离散,故己先行道说出并予以消解之。老子本 人尚且如此,此“道”要在西语文化中予以再现,可想其难度之 大。尽管它与西方的“逻格斯”在意思上有相同之处,但却不能 完全对等。即使用西语“逻格斯”来表现“道”,其结果也只能 是在西方学术生态中的一种选择与“过滤”而已。 • 其次,文学翻译过程即是文化过滤的过程。如林纾翻译的外国小 说,很多翻译如写景的部分,很多都是中国式的景色。
• 又如,浪漫主义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主要 思潮和流派,作为一种理论观念,其本身是一个舶来 品,但一旦它进入一种异质的文化环境之中,就不能 不与异质的本土文化及其话语系统相碰撞,相交流, 并在异质中发展和丰富。西方浪漫主义作为古典主义 文学观念的掘墓人,作为既定文学秩序的破坏者和叛 逆者,无疑应合了中国五四新文学反抗封建礼教对人 性的压抑和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基调。 但是中国五四时期的作家在吸取西方浪漫主义精神的 同时,却把“立人”与“立国”联系在一起,视“立 人”为“立国”之根本。这与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强 调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思想显然有着差异。中 国五四作家们内心深处潜埋着对祖国与人民的忧患意 识,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民族置于个人的对立面,更不 可能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他们要负起历史的重任。
• (六)、文化过滤研究的启示 • 重视文化过滤的研究就是承认一个现实:任何文化影响都必须 是在主体的能动介入之中完成的,任何接受者都不能以“零度” 主体去拥抱或是全盘接受影响者。因此,我们在倡导跨异质文 化的文学交流过程中,既要注重西方文化向中国的扩展,又不 能忽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与过滤,避免单向性的思维 以及这种思维所导致的只有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而中国文化却 退隐幕后。 • 把文化过滤概念引入比较文学之中,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中西 文化交流中的“我方”立场,同时也促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 响研究向重视接受研究或影响与接受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转 型。我们既反对以西方文化替代中国文化,也反对用东方文化 主宰未来世界。因为文化就其核心内容而言,是不能加以简单 替换的。但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对话以及在对话中主客双方 彼此施加于对方的限制与制约,从而拓展彼此的文化视野,乃 至最终形成共同的视野,而这种共同视野形成于文化交流这样 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之中――其中,主客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 自身。
• 夏雨主演《西洋镜》海报
3、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
首先,传统实证主义文学研究认为文学研究 主要是复制和还原作品以及作者。针对这种传统 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接 受美学、哲学阐释学以及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等理 论向我们提出了“修正”与“反驳”的策略,将 读者的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