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养殖业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中国农村养殖业的安全隐患
姓名:宋广超
学号:2013408012
专业:养殖
中国农村养殖业的安全隐患
姓名:宋广超学号:2013408012 专业:养殖
中国是养殖业大国,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占世界养殖45%,但出口水平仅占0.6%。与此同时,国内养殖业频频爆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同时由于一些错误的传统饮食观念,给消费者照成了误导。一方面对于商业化养殖的不了解与不信任,另一方面是对于农村传统养殖的禽畜产品的趋之若鹜,消费者对于所谓农村生态养殖以及“野味”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消费者抱怨:“养殖的猪肉口感与营养都不如农村自家养的猪”“养殖鸡蛋营养价值不如笨鸡蛋”“野味(野生动物制成的食品)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更高: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风味有差,营养不差
首先要明确一点,通常公众所说的“香”指的是“风味”。以猪肉为例,猪肉的风味主要是由小分子有机物如硫胺素、氨基酸等物质体现的[1]。这些风味物质种类繁多、含量微小,与数量庞大的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相比,其营养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风味”和“营养”是两个概念。
风味物质主要是靠时间来累积的,规模化养殖出的猪肉与传统养殖的猪肉相比,风味上确实是有所不足的。在保证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前提下,规模化养殖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的生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多的肉,因此无论是品种选育还是饲料配比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肉生长时间短,风味物质在肌肉间积累不充分,自然不如慢慢生长了一年的肉“香”。但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消费需要,高效生产是被迫、也是必然的选择,风味这一细节就被更为大众化的选择舍弃了,只能在价格更为昂贵的猪肉产品中体现。
规模化养殖出产的猪肉,风味差了些,但营养并不差。首先猪的品种就很有讲究,从产子性能、增重性能、瘦肉率等方面选择培育出的品种,其产品性能就远非一般土猪能比。其次,商品猪的养殖[2]也十分严格,初生仔猪要在两小时内
吃上初乳、三日龄要补硒补铁防止腹泻、猪舍要电加热保证恒温、定期饲喂益生菌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不同生长时期使用不同饲料满足生长需求等。与吃住条件都比较差的土猪相比,规模化养殖出道的猪肉在营养上可能更有保证。
防病抗病,需专业人员指导
一说到养殖业,就有人提养殖场中太多动物集中在一起容易生病,养殖场就给动物长期大量用药的问题。确实,从事养殖业的有俗话叫“家有万贯,喘气的不算”,意思是养殖就怕碰上疫病,一旦发生,多半只能亏损了。防病,在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养殖企业中是重中之重,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不只是随便喂药这么简单。还是以养猪为例,首先介绍一下养殖业中防病抗病的措施。
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消毒。与其病了喂药还不一定能控制疫情,不如把疫病传播的机会降到最低。在规范化养殖的饲养场中,每周猪舍都要进行喷雾消毒1-2次;每个月场区还会有1-2次彻底大消毒,铲杂草、挖鼠洞、填沟渠、路面喷淋消毒药;出完猪的空猪舍更是要经历清洗、喷药、熏蒸及空置一周的处理;工人进猪舍还要洗澡更衣、用消毒药洗手、泡胶鞋;白大褂每天紫外线照射每周清洗高压[3]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不给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比起如此严苛的措施,农村自家养猪则极少消毒,闲杂人等或其他动物还可以自由进出,都增加了疫病传播的可能。
其次,就像人会打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猪也一样。猪的免疫程序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依据疫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单说免疫程序的制定[3],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专业与经验,就不可能完成。免疫的准备和实施的具体工作[3]也相当专业,不要说猪在接受疫苗接种后出现什么异常反应,要如何应对,就单说口服疫苗的瓶盖应在空气中打开还是水中打开,都是有讲究的。所以说,养殖动物的免疫是既需全局眼光又要关注细节的专业技术活,有漏洞就容易诱发疫病。通常来说,农村自家养猪户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应对如此苛刻的要求。
最后,药是肯定要用的。动物在养殖中不生病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发病再用药,那疗程、药量都会加倍,药物残留会更加严重,所以需要在没发病时进行预防性投药。而且,兽药的种类很多[4],不只是抗生素,就算是抗生素,为了避
免耐药性等对公众卫生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国家不仅规定仅只使用动物用抗生素[5](如泰妙菌素等),而且还在农业部第278号公告中规定了停药期,把各类药物残留对人的危害降到最小。
的确存在少数养殖场为了追求利润,无视国家规定的情况,但这并非是选择自养猪的理由。猪在各个生长时期需要的温度、营养物质、饲养环境等均不相同,只有非常专业的养殖人员才能及时调整、满足其所需,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农村自家养殖中,养殖条件简陋不说,养殖户又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指导,消毒免疫措施跟不上,这种情况下养的猪,比规模化猪场养的猪只会疫病更多、用药更多。
但即便是规模化养殖这么严格防守,也不能达到100%的存活率,在没有大规模疫病发生的情况下,从乳猪到成猪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在5%-10%(死因并非全是疾病,也可能是因为受伤、意外、天气骤变等)。这些猪的尸体,如果当地有条件,则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则要焚烧处理。
检疫:为食品安全层层把关
规模化猪场还有国家法定的检疫做保障。除了饲养时场内定期不定期的自行检疫防止疫病传播以外,国家还规定了猪检疫的项目、对象、程序和处理办法[6]。我国的动物检疫有许多环节:卖猪时进行“产地检疫”防止得病的猪出场,运输时进行“运输防疫监督”防止疫病传播,在屠宰场屠宰前进行“宰前检疫”防止违章宰杀,屠宰时进行“宰后检验”防止病肉流入市场,在市场买卖猪肉时进行“市场检疫监督”防止违禁肉进入人们菜篮子等。这一系列措施层层把关,保证人们买到、吃到合格肉。
以比较常见的检疫项目猪患链球菌病为例,此病的症状十分明显,非常容易在宰前检疫中发现,一旦发现,是绝对不会屠宰分割的,死猪更是不可能进入屠宰车间。就算有漏网之鱼,市场检疫监督时也可检出,因为这种濒死或死亡的猪血液流动慢或不流动,屠宰后血液放不干净,滞留在肌肉血管内使肉呈暗红色,很容易辨别。但自家养的猪,通常都是自行屠宰并买卖,并没有通过检验检疫,没有辨别能力的普通消费者很有可能因接触生的病猪肉而感染。
2005年四川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事件,导致204人染病,38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