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促进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信息技术服务其它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学科整合,即使信息技术与各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有机的联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形成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科整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服务于其它学科教学。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整合策略服务学科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普及到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朝着创新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实际的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全面、扎实的把握信息文化基础,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学习方式
大量的网络信息,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4、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学习者要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能独立自主的学习,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教学中重点是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而科学等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方式
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方式。
4、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并把这一观念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1、知识点切入
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如建立各学科信息技术媒体资源库,建立详细的资源目录,保证全体师生方便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2、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借助多媒体辅助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教学中增加了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内容,把数学中相关联的有用信息都可以加以利用,克服了以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络的开通,让师生有了图书馆大门的钥匙,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最新的知识。
3、思维训练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