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和施肥方法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和施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a8e5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5.png)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和施肥方法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是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科学施肥,并根据茶树害虫传播状况和茶叶收获季节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茶叶的温室管理,顺利完成茶叶产量及品质的保证。
具体管理主要包括:
一、定植和栽培:应选择感茶品种选择合适的定植和栽培技术,以适宜茶树形态,提高茶叶质量及产量。
二、土壤修整和改良:根据茶树种植的生长土壤的原料和分布状况,采取有效的土壤修整和改良技术,以保证土壤湿润、肥力良好、表面坚实、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方面的条件。
三、施肥:施肥应根据茶树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以及当时茶树的生长特点和茶树所需求氮磷钾等要求,采取合理的施肥方式,及时增补营养元素,提高茶树的生长及养分吸收能力,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
四、喷洒等病虫防治:茶树害虫传播的时间和病虫的活动,以及茶树自身抵抗能力,病虫的传播情况,应定期检查病虫活动,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根据病虫活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喷洒剂,做好安全环保。
五、水分管理:茶树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浇灌,特别是在空气湿度降低的季节,应保持优良的土壤含水量,以免损害茶叶品质。
六、收获管理:收获时,应仔细查除木虱和营养虫,清网收取茶叶,做好锯齿收获管理,并避免过多的耗费人力物力。
茶叶种植的方法
![茶叶种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2ce16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e.png)
茶叶种植的方法1.地块选择茶叶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选择地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海拔适宜的地块,通常在500-1500米之间;-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 地形要求平坦或者略有倾斜,有利于水分排除。
2.品种选择茶叶不同品种在生长环境和品质上会有所差异,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茶叶品种。
一般常见的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选择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栽培难度等因素。
3.播种与育苗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适量的种子并控制好播种深度,通常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
要进行育苗,可以使用育苗箱或苗床。
育苗时要注意苗床的消毒和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茶叶种植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
施肥时要根据茶叶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通常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用有机肥或复合肥,追肥可以使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病虫害防治是茶叶种植的重要任务,要定期巡查茶园,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来保护茶叶的健康生长。
除草是保证茶叶生长的重要措施,要定期进行除草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
可以使用人工除草或喷洒除草剂来进行除草。
5.采摘与加工茶叶的采摘与加工是茶叶品质决定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采摘时选择嫩叶为主,并注意采摘的时间和方法。
茶叶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包括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
杀青是将新鲜的茶叶进行加热处理,以阻止酶的活性,避免茶叶的发酵。
揉捻是为了破坏茶叶细胞壁,促使茶叶中的汁液溢出,有利于茶叶的发酵和香气的挥发。
烘干是为了除去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变质。
6.商品化茶叶经过采摘、加工后,还需要进行包装、贮存和销售。
包装要符合卫生标准和市场需求,一般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茶叶的新鲜。
贮存时要注意通风、干燥,并避免异味污染。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a850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4.png)
茶叶种植技术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叶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茶叶种植技术1、严格选地。
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
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统一规划。
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荫树配置(一般亩植8—10棵柿、梨为宜)。
3、表土回沟开垦。
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 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
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4、施足基肥。
要求亩施有机肥500kg以上,磷肥50kg左右。
茶叶栽培技术一、建设高标准茶园茶园是茶树生长基地,在进行铁观音茶树栽培中应搞好茶园基础建设,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在开垦前,预先进行规划设计,依照山势采用等高梯层方式,用水平仪逐片测量,每层力求环山等高水平,砌石筑岸。
岸底宽45厘米,岸面宽25厘米,梯层宽度根据坡度大小和梯层高度而定。
每个梯层面修整成外高内低,以利保水、保土、保肥。
同时,茶园之间合理布局机耕路和人行道,道路两旁栽种银合欢、杨梅等,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选择高纯度铁观音品种为了确保铁观音纯度,我们从育苗扦插和选择苗穗母本树着手,先后跑遍5个重点的铁观音产区和40多个育苗专业户,调查摸清了铁观音茶园和茶圃的纯度。
然后从选穗育苗着手,在品种较纯的铁观音茶园中认真剪穗,进行春季和冬季育苗,采取自选、自育、自种和以苗育苗方法,培育出大批量的纯正的铁观音。
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
![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b6eb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e.png)
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一、种植茶园茶叶的种植是一个需要长期耕耘的过程,要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制度。
以下是关于茶叶种植及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1.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茶叶,避免高温、高湿、多雨和多雾环境条件。
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如落羽茶、绿茶等。
3.整地施肥:在种植茶叶前,需要进行地块的整地和施肥工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4.种植栽培:按照适当的行距和株距进行茶树的栽培,保证树冠的通风和阳光充足。
5.灌溉管理: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logging,防止根部腐烂。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茶园,及时发现并治理茶树的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7.修剪管理: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管理,保持树冠通风和光照充足,促进茶树的生长。
8.施肥管理: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及时补充树体所需的养分,保证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9.采摘管理:定期对茶叶进行采摘,根据不同品种和时间进行采摘,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二、茶园管理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长期的耕耘,茶园管理制度是确保茶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茶园管理的具体内容:1.定期检查茶园:定期对茶园的茶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茶树的病虫害,保证茶叶的品质。
2.灌溉管理: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logging。
3.施肥管理:适时施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根据茶树的生长状态和需求,及时补充养分。
4.修剪管理:定期对茶树进行修剪管理,保持树冠通风和光照充足,促进茶树的生长。
5.采摘管理:根据茶叶的不同品质和时间要求,定期对茶叶进行采摘,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6.包装与储存:对采摘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和储存,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7.销售管理:在销售茶叶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推广茶叶品牌和文化。
三、茶叶管理制度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关于茶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建立档案管理:建立茶叶种植和管理档案,记录种植过程、管理情况和产量等相关信息。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9785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3.png)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是种植茶叶的重要技术。
它包括茶叶种苗的选择、播种、苗床管理、育苗、田间管理、施肥、收获等环节。
1、茶叶种苗的选择。
要想种出高产、优质的茶叶,就要挑选优良的
种苗,要仔细分析和评估种苗的产量、品质、适应性等等,挑选出最有市
场前景的优良种苗。
2、播种。
在挑选了优良的种苗之后,就要把种子播种到田里,通常
采用均匀地将种子洒在田地上,再用耙子轻轻地深埋种子、种植幼苗等方式。
3、苗床管理。
要想提高种植茶叶的效率,就要管理良好的苗床,保
持空气流通、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维持苗床的温湿度,减少土壤的耗散,有利于苗苗的顺利发育。
4、育苗。
茶叶苗苗发育期短,要求苗床管理良好,在育苗期间要对
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结构进行及时调理,以保护苗苗的发育和生长。
5、田间管理。
茶叶种植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灌水、扶正、
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管理中保证茶叶的良好生长和发育,保证茶叶收获
量和品质。
6、施肥。
培肥对于茶叶的生长至关重要,作物的施肥要遵守施肥的
定时、定量、定性原则,保证土壤肥沃,使茶叶有充足的养分支持茶叶的
生长。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策略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16ffd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e.png)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策略一、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分析1.土壤选择与改良山区的土壤类型多样,有的肥沃,有的贫瘠,因此种植茶叶需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选择和改良。
在选择土壤时,要尽量选择肥沃土壤,避免选择酸性土壤和石灰质土壤。
对于土壤质地较重的山区,需要采取排水和改良土壤的方法,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和石灰来改良土壤,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2.茶树品种选择在山区种植茶叶时,需要选择适合山区环境的茶树品种。
一般来说,山区环境湿润,气温适中,适合种植乌龙茶和绿茶。
乌龙茶对气温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山区的环境,而绿茶对土壤要求较低,适合生长在山区的石灰质土壤中。
3.栽培管理山区茶叶的栽培管理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山区气候湿润,病虫害多,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引入天敌等。
要加强对茶园的杂草管理,及时除草,保持茶园的清洁。
4.施肥管理山区土壤一般营养较为丰富,但也需要定期施肥来保证茶树的生长。
施肥要科学合理,根据土壤的情况和茶树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一般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基肥,夏季再追施一次生长肥。
5.采摘加工山区茶叶的采摘加工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山区茶叶以嫩叶为主要采摘对象,要尽量选择嫩叶鲜嫩、色泽鲜绿的茶叶进行采摘,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二、山区茶叶种植管理策略1.科学规划茶园布局在山区茶叶种植中,要科学规划茶园的布局,合理安排茶园内的茶树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茶树的生长和通风透光,同时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2.加强病虫害防治山区茶叶病虫害较多,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证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4.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山区茶叶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要加强对茶园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茶叶的生长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5.科学采摘和加工山区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要科学合理,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摘,及时进行加工,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ef54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2.png)
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茶葉作为重要的饮品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在目前茶叶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且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导致茶叶品质及产量下降。
本文分析了中国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以期提高中国山区茶叶质量及产量,促进茶农增收。
1山区茶叶种植技术1.1选择优质品种首先应根据实际环境选择优质的品种,例如双峰山云雾茶及龙剑茶,这是确保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还应优化种植环境,通过对当地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
还应尽量远离污染地带,从而避免环境对于茶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2改良土壤与种植其他植物在茶树种植过程中,应及时改良土壤结构及地形地貌,确保茶树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除此之外,种植者也可选择种植一些保护茶树的植物,通过适量种植其他植物既能够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确保茶叶的香味,例如种植桂花树,桂花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吸收养分较少,不会对茶叶生长产生威胁。
种植人员也可以种植百喜草,不仅能确保茶树的稳定生长,同时也可改变茶园的环境,提高茶园的抗逆性。
1.3监督生长过程在茶树生产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做好各个时期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在茶树生长过程中,地质、土壤、湿度、温度等都会影响到茶叶生长。
一般来说,应以酸性土壤为主,并且需要保持良好的排水、防涝、固肥条件。
此外,为了方便后期养护及运输工作,需加强对园地的道路设计。
为了能够确保茶树健康生长,应当定期对土壤翻新、清理杂草,确保茶树获得充足的光照。
在施肥过后需要进行灌溉,以此来保证土壤含水量。
在茶树生长初期也应当确保土壤疏松,可以利用秸秆覆盖的方式来控制杂草,施用磷肥、钾肥等复合肥。
在成长期需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来提高茶树产量和质量,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及防治。
工作人员应对病虫害的传播方式及主要来源进行检测。
创新检测方式和手段,加强构建病虫害防治网络体系,探究茶树生长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病虫害,掌握病虫害最新发展动态,并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检测体系。
茶叶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茶叶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94c3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a.png)
茶叶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文化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茶叶种植者一直在寻求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茶叶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一、土壤管理1. 壤土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对茶叶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酸性土壤比较适宜茶叶生长,茶叶偏爱pH值为4.5-5.5的土壤。
除了pH值要适宜外,土壤的排水性和保水性也是考虑的因素。
茶树喜欢疏松的土壤,以便根系生长和呼吸。
2.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区,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提升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矿物质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养分,以满足茶树的需求。
二、选种技术1. 品种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茶树品种。
不同的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产量有所差异,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2. 繁殖技术:茶叶的繁殖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和嫁接等多种方法进行。
对于大规模种植,扦插和嫁接是较常用的方法,可以保证茶树的品质和一致性。
三、施肥技术1. 营养供给:茶树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镁、铁等。
在不同生长阶段,茶树对养分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
合理配比和供给养分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2. 施肥方法:施肥的方法包括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在种植前施加的肥料,用于提供茶树种子或幼苗所需的养分。
追肥是在生长季节定期追加的肥料,可以补充茶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营养元素。
四、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茶叶种植者要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如定期清除杂草,保持病虫害的传播途径畅通,并加强茶园卫生管理。
2. 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可以适度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五、采摘和加工1. 采摘时间:茶叶的采摘时间对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茶叶 种植 技术
![茶叶 种植 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36d5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6.png)
茶叶种植技术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深受人们喜爱。
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也使得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要想种植出高品质的茶叶,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
下面就茶叶种植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地与整地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茶叶种植的关键。
一般来说,茶叶适宜种植在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区。
在选地时,要注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及排水情况。
整地工作包括深耕、施基肥等,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茶叶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选种与育苗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育苗时,可以采用扦插、播种等方法,根据品种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育苗方式。
在育苗期间,要注意保持苗床的湿润和施肥管理,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三、移栽与密度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需要进行移栽。
移栽时要选择适宜的天气,避免高温或阴雨天气。
移栽密度要根据品种、土壤条件和种植方式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密度能够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茶叶的行距在1.5-2米之间,株距在0.3-0.5米之间。
四、施肥管理茶叶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条件和茶叶生长情况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一般来说,茶叶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化肥可以补充茶叶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施肥时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烧苗现象。
五、灌溉管理茶叶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茶叶的生长和质量。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
同时,灌溉时要注意水质,避免使用污染水。
六、修剪与采摘修剪是茶叶种植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修剪可以调整茶树形态,促进茶树通风透气、防治病虫害;还可以控制茶叶产量和品质。
采摘时要按照茶叶生长情况和采摘标准进行,避免过度采摘或不足采摘。
茶叶栽培技术
![茶叶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58dd1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a.png)
茶叶栽培技术茶叶栽培技术是指种植、收割、加工、保管和销售茶叶的全过程中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世界许多国家的特色饮料。
茶叶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植技术1.选址:茶叶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因素。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种植茶树的一项重要工作。
2.选种:种植茶树需要选择品种良好、适应力强的茶树。
在中国,常见的茶树品种包括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普洱茶等。
3.育苗:育苗是茶叶种植的重要环节。
种植者需要选择优质的茶叶种子,利用育苗技术进行嫁接和扦插等操作。
4.栽植:将育苗好的茶树移植到地里进行栽植。
茶树的株行距和株距的设置需要根据品种和地形条件来进行设计。
二、管理技术1.施肥:茶树需要经常施肥,以保证其生长和产量的正常发育。
在肥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方法。
2.病虫害防治:茶树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茶红螟、茶青虫等。
在茶叶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3.修剪:茶树的修剪是为了控制茶树的枝条生长和树冠形态,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修剪的方法包括剪枝、疏枝、定向剪枝等。
4.采摘: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采摘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摘时间、采摘人员的素质和采摘方法等问题。
三、加工技术1.萎凋:将采摘好的茶叶放置在室内进行萎凋处理。
萎凋的时间需要根据茶叶品种和气温湿度等条件来进行确定。
2.揉捻:揉捻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叶破裂、酶促进发酵、振臂舞动、提高茶香等。
3.发酵:发酵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茶叶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发酵的时间需要根据茶叶品种和气温等因素进行确定。
4.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叶放置在室内或者炉灶上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时间需要根据茶叶湿度和气温等条件来进行确定。
四、保管技术1.打捆:将加工好的茶叶按照规定的重量和规格进行分装打捆。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9148b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a.png)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树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方法和管理对于茶叶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
1. 确定种植地点:茶树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考虑土壤、气候等因素,尽可能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2. 种植时间和方法:茶树多在春季进行栽植,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生长期来定。
种植方法包括直接栽植、穴盘移植等,其中直接栽植是最常用的方法。
3. 施肥管理:茶树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应,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品种等条件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定期进行追肥也是必要的。
4. 病虫害防治:茶树易受到一些病虫害侵袭,及时防治是管理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病虫害有红蜘蛛、茶毒蛾等。
5. 剪枝和修剪:茶树的剪枝和修剪有助于促进茶树生长和产量提高,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进行。
6. 定期采摘:茶树的采摘时机对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在嫩芽生长到3-4片叶子时进行采摘,采摘后及
时加工制成茶叶。
以上是茶树的种植方法和管理的相关参考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栽培技术及管理
![茶叶栽培技术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e07b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3.png)
茶叶栽培技术及管理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茶叶栽培技术及管理对于茶园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茶叶栽培的关键步骤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土壤准备茶叶植株对土壤pH值、肥力和水分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保证良好的茶叶生长,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检测,以确定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和有机质水平。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可以通过施肥和改良土壤酸碱度来满足茶叶植株的需求。
二、品种选择茶叶栽培的品种选择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不同的品种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产量、品质特点各有差异。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三、播种与育苗茶叶可以通过种子或者扦插繁殖。
播种时需要注意种子的选择和处理,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期的健康生长。
育苗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四、田间管理茶叶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
包括浇水、松土、施肥和除草等操作。
浇水要控制好水分量和频次,避免茶园出现水浸和水渍。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施肥需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茶叶植株的需求确定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定期除草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与茶叶植株的竞争。
五、病虫害防治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需要定期巡视茶园,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可以采用物理控制、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等不同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式。
六、收获与加工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茶叶的采摘应在茶树新梢初展、芽叶嫩绿的时候进行。
采摘时应注意保护叶片完整,避免叶片变形或受损。
采摘后的茶叶需要尽快进行加工,包括烘青、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
加工的目的是使茶叶中的酶失去活性,同时保持茶叶的外观和香气。
茶叶栽培技术的管理是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茶园的产量和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栽培技术
![茶叶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d465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d.png)
茶叶的栽培技术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是我国传统的特产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茶叶产量,农民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地茶叶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一般需要选择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山区进行种植。
同时,应确保土壤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
在选地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条件,尽量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以保证茶叶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二、种植1. 茶叶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
常见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每种茶叶的生长要求和品质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繁殖和育苗茶叶繁殖方式有播种和扦插两种,一般情况下,采用扦插法繁殖茶树,这样可以保证品种的纯度和性状的稳定。
育苗时需要准备好育苗床,选用肥沃的土壤,进行适时的浇水和保温。
3. 栽植和整地选好幼苗后,需要进行栽植和整地工作。
栽植时要注意保证苗木的根系完整,栽植深度要适中。
整地时要除去杂草和破碎土块,使土壤松软。
三、施肥茶叶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适量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的湿度,无机肥可以补充茶叶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质地和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茶叶品质下降或土壤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在茶叶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防治病虫害是茶叶种植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手段,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通风措施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采摘和加工茶叶的采摘时间会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一般选择茶芽长出后未开放时采摘。
采摘后的茶叶要进行初步加工,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以保持茶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六、茶园管理茶叶的栽培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茶园管理工作,包括修剪、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8824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0.png)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而茶树是生产茶叶的基础。
以下是茶树种植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1. 土壤选择:茶树喜欢排水良好、肥沃而偏酸的土壤。
最好的土壤是深厚、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
2. 种植时间:茶树最好在春季或秋季种植,这可以确保它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水和营养。
3. 植株间距离:茶树应种植在间距为1-1.5米的行间,行距也应相同以确保茶树生长的空间。
4. 水灌溉:茶树需要充足的水来生长和发芽,但是过度的灌溉会导致根部腐烂和病害。
最好的时间是在早晨或傍晚浇水,每周一次。
5. 施肥:茶树需要充足的肥料来生长和繁殖。
最好的肥料是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混合物,每个月施一次。
6. 病虫害管理:茶树容易被各种病害和害虫侵袭,如红蚜、茶毒蛾和白粉病等。
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7. 采摘:茶树的采摘时间应该在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这可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一般来说,新茶叶的采摘时间是在春季和夏季。
总之,茶树的种植和管理需要注意土壤选择、植株间距、水灌溉、施肥、病虫害管理和采摘等方面。
只有正确管理,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叶。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2f82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8.png)
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非常重要。
下面是茶树种植方法和管理的简要介绍:
1. 土壤选择:
茶喜欢酸性土壤,所以在选择土壤时应选择PH值在4.5-6.5之间的土壤。
同时,土壤最好是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在种植茶树时要注意,不要在旱涝频繁、盐碱严重的土地上种植。
2. 种植方法:
茶树的种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育苗,另一种是直接栽种。
育苗一般是在室内进行,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增加成活率。
直接栽种则需要选用成年树,根系要健康,树干要粗壮。
栽种时要保持一定的株距,避免茶树之间相互干扰,影响生长。
3. 水肥管理:
茶树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浇水频率,以保证水分充足。
同时应控制浇水量,避免过量浇水导致茶树根系缺氧。
在茶树生长期,应及时施肥,保证茶树有充足的营养供应。
4. 剪枝管理:
茶树剪枝可以控制茶树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剪枝在春季和夏季进行,主要是为了控制茶树的生长状态和茶叶品质。
同时,剪枝也可以清除茶树上的老叶和病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管理:
茶树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如茶蚜、茶树寄生蛾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总之,茶树的种植方法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科学的种植管理,才能得到高品质的茶叶。
茶叶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茶叶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5ccf9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e.png)
茶叶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茶叶的种植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合理的方法和重视细节。
本文将介绍茶叶养殖的基本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茶叶种植者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正文:一、茶叶养殖的方法1.土壤和地理条件选择茶叶喜欢湿润的环境,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丘陵地区是种植茶叶的理想选择。
土壤的pH值宜保持在5.5-6.5之间,同时还要注意地理位置的选择,避免寒冷地区、高海拔地区和常年湿润的地带。
2.茶树的选取和繁殖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茶树品种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茶树有大叶种、小叶种、青峰种等。
要注意挑选健康、抗病虫、产量丰富的优质茶树。
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三种。
其中,种子繁殖适用于大面积茶叶种植,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适用于个体养殖和改良品种。
3.茶园的管理茶园管理是确保茶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不同的季节,茶园都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
春季,要及时除去树枝上的病虫害并施肥;夏季,要做好遮荫工作以防日晒,同时要注意灌溉和草坪修剪;秋季,要严格选择原料茶叶,及时采摘;冬季,应进行修剪和疏通。
茶园管理应精心维护,确保茶叶的生长环境良好。
4.茶叶采摘和加工茶叶的采摘时间至关重要,在揭阳地区,一般春季第一个月进行,夏季则可进行二次采摘。
采摘时要掌握好叶片的成熟度和茶芽的数量。
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发酵和干燥。
这些过程对于茶叶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茶叶养殖的注意事项1.合理施肥茶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进行科学、有目的的施肥。
一般来说,春季适宜施硫酸钾,夏季适宜施磷酸二铵,秋季适宜施磷酸盐和硫酸钾。
2.科学防治病虫害茶叶的病虫害较多,要采取科学防治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农药喷洒,但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喷洒时间,避免伤害到茶树和二次污染。
3.合理利用水资源茶叶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要合理利用水源,进行节约用水。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f952e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a.png)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茶叶种植是一门古老而精细的农业技术。
正确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使茶农获得丰收和高品质的茶叶。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种植的管理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
1. 地块选择茶叶适宜种植于海拔800米至1500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适宜的光照和空气流通的地块。
避免选取旱湿交替明显、高温多雨或多风的地方。
同时,根据茶叶的品种特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2. 施肥技术茶叶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基础施肥,主要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
在生长季节进行追肥,使用含有适量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料,使茶树得到均衡的营养供应。
3. 病虫害防治茶园中常见的病害有茶褐斑病、红细菌病、茶青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巡视茶园,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置。
- 合理轮作和间作,减少病虫害传播和发生的机会。
- 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种植抗病虫害的茶树品种,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 采摘技术采摘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
合适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
- 春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夏茶在立夏后采摘,秋茶在寒露后采摘。
- 采用手工采摘,注重采摘的细致和轻柔,避免对茶树造成伤害。
- 采摘时要选择鲜嫩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摘下后尽快加工,保持新鲜度。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对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才能让茶叶茁壮生长、丰产高质。
茶农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茶树品种的特点,结合经验和创新,灵活运用管理技术,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茶树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茶树的种植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2a47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5.png)
茶树的种植及管理技术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食品等领域。
茶叶的种植及管理技术对于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茶树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一、地块选择茶树是一种喜阴的植物,适宜生长的土壤酸性偏好,pH值在4.5-5.5之间。
平均海拔在800-200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能够保持茶叶的滋味和香气。
地块选择是茶树种植的第一步。
选址时应尽量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层深厚,地势平缓,坡度在25度以下,有利于茶树的茁壮生长。
还要考虑光照和气温等因素,选择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地块。
二、适宜品种选择茶树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品种的茶叶香气、口感、色泽等特点各有不同。
常见的茶树品种有大叶种茶、小叶种茶、乌龙茶等。
在不同的地区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适合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山区,小叶种茶适合生长在800-1500米左右的山区,乌龙茶适合生长在1500米以上的山区。
在选择品种时,还要考虑到该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以保证茶叶的稳定产量和质量。
三、育苗技术育苗是茶树种植的重要环节。
采用优质种苗是保证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育苗期为3-4个月。
在育苗时,首先选择健壮的播种子作为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育苗箱中撒播种子,覆土厚度一般为1-2厘米。
育苗箱保持5至7天的高温(25-30摄氏度)育苗环境,定时浇水,保持水分充足,也可在播种后覆盖湿棉或湿纱布,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
当种子开始发芽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利于幼苗的抗旱能力的培养。
四、茶树种植技术在茶树种植时,一般先进行田地整地,春季做好返青肥的基础上,开沟埂,施足基肥,翻翻土,将土壤杂质清除干净,然后进行畦整。
根据地理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施用适宜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培土松软,保持土壤湿润。
茶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茶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eacc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a.png)
茶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茶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选址、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址茶树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是种植茶叶的首要问题。
合适的选址应具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条件。
阳光充足可以促进茶叶的光合作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矿物质吸收;排水良好可以防止因积水而引起的病虫害。
二、品种选择茶叶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茶叶品种是关键。
常见的茶叶品种有乌龙茶、绿茶、红茶等,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茶树品种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三、育苗茶叶种植的第一步是进行育苗工作。
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选择健康的茶叶种子,进行浸泡和发芽处理,培养出均匀的苗床。
同时,合理施用肥料和灌溉水,增加幼苗的养分供应,提高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栽培茶叶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是选用合适的栽植密度,根据茶树的品种和生长情况,合理安排茶树的株行距和株密度,以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和通风透光。
其次是及时修剪和摘心,通过修剪和摘心来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根据茶树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和浇水,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五、病虫害防治茶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定期巡查茶树,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常见的病虫害有茶锈病、红蜘蛛、蚜虫等,可以采用有机农药和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增加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采摘与加工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是决定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选择成熟度适宜的新梢进行采摘,采摘后及时进行加工,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春茶前生产管理技术春茶提早开采、提早上市,从而提高春茶产量产值,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关键,结合富阳市茶叶生产实际,春茶开采前主要抓好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冻害预防、茶厂茶机维修等工作。
1、浅耕施肥。
通过浅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浅耕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
浅耕时结合施春茶催芽肥,上年秋冬未施基肥的茶园,春茶催芽肥和基肥同时施入,施肥量视茶叶产量而定,一般全年亩产100公斤名优茶的茶园施用300公斤菜饼作基肥,加50公斤尿素作追肥。
施肥时间:早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前施入,中、晚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至3月初施入。
施肥方法:以茶园浅耕后开沟(沟深3-5厘米)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
过于密集茶园,如采用抛施,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天前进行,否则易灼伤茶树叶片及肥分流失。
2、茶树修剪。
为早采、多采名优茶,一般成龄茶园将春茶前修剪改为春茶后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前进行,宜早不宜迟,否则影响茶树生长。
对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春茶期间要抓好茶树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础上辅以打顶,以快速培养树冠,形成平整采摘面。
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离地30-35厘米处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进行,离地45-50厘米剪去,春茶辅以打顶采,一般春茶以留二叶采为好。
3、谨防春季冻害。
去年3月的春雪使我市早生茶园生产受损,特别是乌牛早品种茶园损失惨重,所以防雪冻或“倒春寒”在春茶期间成为重要工作。
防治办法:⑴覆盖防霜,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作用;铺草量每亩1500公斤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在气温0℃以上或有太阳的天气要及时揭去覆盖物。
⑵熏烟防冻,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无雨晴朗的傍晚,点燃设置在内向、地势得当的茶园边际的草皮堆,使烟雾弥漫,减少夜间辐射散热,可有效预防晚霜对茶园危害。
⑶土壤保温,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
4、茶机配置与维修。
春茶前要做好茶厂机械配置、茶机维修,厂房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茶叶加工有一个清洁环境,以防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受到污染。
茶籽春播新技术一、播种根据不同地区,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良种,如单枞、乌龙茶等。
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
如3月下旬以后播种,出苗迟,降低发芽率,并影响成活。
二、催芽覆盖春播前,将茶籽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换1次,取出沉底茶籽催芽。
浮于水面的劣质茶籽淘汰掉。
催芽床设在避风向阳处,床底垫湿草,上铺7~10厘米厚茶籽,再撒5厘米厚的细砂,共铺3层,每层浇水湿透,并覆盖农用薄膜。
每日早晚分别掀开薄膜淋水1次。
气温高至35℃时要散热换气。
10~15天后,茶籽种壳开裂或有40%~50%胚根外露时,即可取出播种。
这样催芽的茶籽出苗早而齐,长势好。
三、播种量每穴播3~5粒。
规格为150×30厘米的单行条播茶园,每667平方米约需7公斤茶籽,播种深度3~5厘米。
播种时,黏土宜浅,砂土宜深,壤土居中。
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严重影响幼苗出土率。
四、铺草播种后行间铺草,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保温保湿,而且可防止杂草,能满足茶籽2、第二年春季萌芽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并及时用假植的备用补缺苗进行补缺。
3、苗木成活后,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15—20厘米处开剪。
如茶苗高度末达到25—30厘米时,可推迟一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
剪掉逐株主茎,不剪侧枝(如种植时,已进行了第一次定型修剪的茶树,待第二年春茶结束时,茶苗高度又达到35厘米以上,可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后的第二年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修剪提高15厘米左右。
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修剪提高15厘米左右。
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已达45—50厘米,形成4—5层分枝,结合打顶轻采、树冠基本培养成型。
4、苗期特别要注意进行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
5、在种植后的2—3年内,可在园内行间间作豆科植物和绿肥。
可在开花时翻埋土中,也可在收获后将稿杆埋于土中。
6、苗期茶园铺草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措施,铺草可保湿,减少杂草危害和土壤板结,并可增加肥力。
铺草材料可用作物稿杆及割下的茅草。
茶技篇制茶技术中国制茶历史悠久,从唐至今,经历了从饼茶到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的巨大变迁。
中国茶类之多,制造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之最。
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的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之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现按茶叶大类,将绿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绿茶制造工艺中国是世界绿茶的主产国。
目前,世界绿茶的总产量约为60万吨,中国就占了65%左右;世界绿茶总产量9万吨,中国占了74%,足见中国绿茶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绿茶生产量多面广,在全国18个产茶省区中,几乎都有绿茶生产,但主要产于浙、皖、赣3省,其次是湘、川、台等省。
绿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这四大类绿茶,中国都有生产,尤以炒青绿茶为多。
中国炒青绿茶,按产品形态分有长炒青(如眉茶)、圆炒青(如珠茶)、扁炒青(如龙井、旗枪)等。
数量以长炒青为多,经精制整形后称为眉茶。
它是中国重要的外销绿茶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誉。
中国的出口绿茶,除眉茶外还有珠茶、花茶和各种名优绿茶,年出口绿茶总量近7万吨。
各地所产的名优绿茶,几乎都是手工艺品,其特点是造型优美,色泽绿润,香味鲜醇柔和,是绿茶中的佼佼者。
1、长条形绿茶初制有人认为“红茶长于红茶树,绿茶长于绿茶树”,这是一大误解。
红茶、绿茶之分,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制茶工艺。
绿茶制造有别于红茶和其他茶类,其关键在于初制中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
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着热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操作上应严格要求。
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锅温、投叶量、机种、时间、杀青方式等。
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互相制约,不能机械地加以分割。
锅温:杀青要达到破坏酶的活性、蒸发水分、产生香气等目的,就必须有一定的锅温才能实现。
生产实践证明,杀青锅温过低,鲜叶下锅时听不到锅内有茶叶爆声,必然会出现红梗红叶,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杀青叶产生红变的原因,就是杀青时叶子受热不足,叶温上升缓慢,不能在短时内使酶蛋白变性凝固,相反还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无色的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迅速变成红色的氧化物,这就是杀青叶产生红梗红叶的基本原因。
茶叶中酶的活性开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达到40-45℃时,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就开始钝化,当叶温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坏。
因此,在杀青前期若能使叶温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红梗、红叶产生。
杀青温度高,固然能迅速钝化酶的活性,但温度过高对茶叶品质也不利,会使茶叶产生焦斑、爆点,尤其是嫩芽尖和叶缘易被烧焦,这是产生烟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温度表测定茶锅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统一,且误差很大,还难于确切地表达杀青锅的实际温度。
例如用水银温度表测定锅温,由于温度表与锅壁的接触面积小,当锅底呈暗红色时也只有300℃左右,但生铁达到暗红色时,其实际温度是500-700℃。
呈橙黄色时,为1000℃左右。
故采用温度表所测得的锅温远远低于锅壁的实际温度。
据试验,采用热电隅测定机械的锅式杀青,要不产生红梗红叶,锅温应不低于400℃;要不产生烟焦气,锅温应不高于470℃。
为取得既无红梗红叶,又无烟焦的杀青叶,应先加盖闷杀2分钟,使叶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盖扬抖杀至完成,其最佳的锅温应是430-460℃。
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看不出锅子发红,在自然光照下也仅是锅面微徽有点“灰白”。
但在生产中,杀青时往往把锅子烧得通红,其实际温度远远超过500℃,这是造成烟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
与此相反则为老杀。
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
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
老叶含水少,酶活性较低,适当嫩杀有利于形成条索,减少碎末茶。
杀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鉴定一当杀青叶达到手捏成团,稍有弹性,嫩梗不易折断;色泽墨绿,叶面失去光泽,叶减重率约40%时为杀青适度。
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香气带生青,滋味显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亦易产生烟焦。
100公斤鲜叶,经杀青后重量在63公斤左右为适度,杀青叶的含水率大致是60%。
不同老嫩程度的鲜叶,杀青叶较适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推荐杀青叶含水率鲜叶嫩度杀青叶含水指标(%)嫩58-6061-62中老63-64杀青叶的含水率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杀青叶含水率(%)=1—鲜叶重/杀青叶重•(1—鲜叶含水率)示例:鲜叶的含水率假定为75%,每锅投10公斤鲜叶,经杀青完成后为6.25公斤,求杀青叶的含水率是多少?设杀青叶的含水率为X则X=1—20/12.5•(1—75/100)=60%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
闷杀与透杀:所谓闷杀,即茶锅上加盖杀青。
所谓透杀,即揭盖扬抖杀青。
正确的杀青方法,应先闷杀2分钟左右,待水汽向锅口四溢时,立即去盖进行透杀,直至杀青完成。
先闷后抖可提高叶温,有利于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但闷得太长,杀青叶会产生黄熟现象。
若全程进行透杀,不但杀青不匀,且往往产生红梗红叶。
总之,杀青时采用先闷后抖,杀青叶质量较好,工效高,燃料省。
先抖后闷,则杀青不匀,易产生红梗红叶.全程透杀,杀青不匀,红梗红,叶增多。
采用全闷,易产生黄熟,质量也不好。
闷杀时应做到嫩叶闷的时间稍短,老叶闷时稍长。
雨水叶的杀青:一般露水鲜叶,其表面含水率约为20%,雨水叶的表面含水率约30%。
这么多的叶表附加水,在杀青时要吸收大量热量后才能使水分蒸发掉。
因此,雨水叶杀青时必须减少投叶量,同时要适当提高锅温,才能保证杀青叶的品质。
根据生产实践,用好锅式杀青机,归纳起来有三条基本经验。
首先,鲜叶倒入杀青锅后,应立即加盖闷杀2分钟左右,待水汽向锅口大量溢出时,即揭盖扬抖杀青至完成。
这样可提高叶温,不易产生红梗红叶。
其次,炒手要灵活,出叶板要上下活动,避免出叶不清,产生烟焦茶.杀青锅每天要清洗,且每隔1小时左右,在杀青锅内投入柏油3-5克,以增加锅面的润滑度,减少茶胶的粘结。
锅子结胶后,成茶必然烟焦,茶汤混浊,沉淀物多.烟焦茶不但破坏了茶叶的正常色、香、味,而且往往具有致癌的3、4一苯并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