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环评中最小生态流量的初步确定

合集下载

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

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文县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探析杨浩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水务局甘肃陇南746400)摘要:小水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保护环境、有效实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河流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文县小水电站主要利用天然水流落差发电,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忽略了相关生态流量,引起下游河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笔者根据当地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的必要性,探讨了相关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问题,以促进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环境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TK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1(c)-0089-03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low of SmallHydropower Stations in Wenxian CountyYANG Haodong(Wenxian Water Authority,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Longnan,Gansu Province,746400China)Abstract:As a clean energy,small hydropower st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energy development effectively.While produc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it also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iver and its downstream.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 in Wenxian County mainly use natural water flow difference for power generation.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due to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lack of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eglect of relevant ecological flow,resulting in deteri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downstream reach.Ac‐cording to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flow of local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low of relevant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goal of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Ecological flow rat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asures生态流量是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证河流的输水能力,防止河流干涸,保持一定水体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它是维持河流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态流量。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1.常用计算方法生态流量的计算应根据河湖生态环境功能、生态环境状况及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合理确定维持河流基本生态环境功能和维系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功能的不同保护要求,计算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

迄今为止,国际上有200多种生态环境流量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整体分析法。

(常用计算方法详见本刊第15期)按照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式,又可划分为查表法、数据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水力栖息模型法等4类,其中Tennant方法是查表法的代表,基于IHA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的变动范围法是数据分析法的代表,BBM (Building Block Methodology)法是功能分析法的代表方法。

实际计算生态流量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可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将水文学与水力学结合,将水文学与栖息地法相结合等。

2.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流量计算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的是为了维持河流、湖沼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生物基本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其对应的生态流量各具特征。

在计算生态流量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河流生态系统可根据地理位置及河流大小特征等细分为:大江大河与支流溪流、山区河流与平原河网、高含沙河流以及咸淡水交错的河口等。

不同河流类型的生态流量共性表现为,水文情势及水力学要素是河流生态流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根据资料的齐备情况,通常可采用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等计算生态流量。

然而,不同类型河流的生态流量又各具特点。

例如,山区河流多建有大型水利工程,水文情势的改变以及其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需要在推求生态流量时予以考虑;平原河网闸坝密布,流速较小,生物基本栖息地功能下降甚至丧失,需要实施严格的生态流量管控;部分溪流由于小水电项目的过度开发,出现减脱水河段,河流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甚至断流,计算生态流量时应予以重点考虑水流连通性。

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0.04.17•【文号】水资管〔2020〕67号•【施行日期】2020.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0〕67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河湖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事关江河湖泊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水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但也要看到,受自然禀赋条件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影响,部分流域区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然突出,河湖生态流量难以保障,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依然严峻。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依法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现就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科学确定生态流量,严格生态流量管理,强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加快建立目标合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监管有效的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加快解决水生态损害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人水和谐绿色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严格控制河湖开发强度,维系河湖生态系统功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合理统筹三生用水。

三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应性分析及选择

三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应性分析及选择

文章编号:1006-0081(2020)12-0059-04水工程在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产生了相应的生态效应。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较多关注优化水工程的最小下泄流量,主要考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随着对河流生态系统认识的逐步深入,水库下泄流量需要考虑下游生态保护目标的需求,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和实践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研究和实践表明: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河湖的气候水文特性、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河湖生态功能定位等,分析并明确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合理确定河流生态流量及过程,对重要河流生态流量的满足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1]。

欧洲开展生态流量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比较早,在《欧盟水框架指令》下开展生态流量计算评估[2]的经验和案例值得参考借鉴。

1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学术界常用的几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包括:①水文法;②水力-栖息地法;③整体法。

为了对比3种方法的利弊,在表1中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

表1三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比较方法类别水文法水力-栖息地法整体法用途审查历史流量数据,找出河流中天然流量阈值,并可将其视为流量的“安全”阈值审查选定目标物种或群落的栖息地数量和面积随流量变化的情况在专家意见研讨会上检查流量,推荐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流量,包括社会和娱乐用途规模整条河流,应用于区域评估根据研究河段代表性,扩大至整个流域整条河流,应用于区域或河流特定尺度相对成本较低一般较高相对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低1.1水文法水文法是基于历史径流数据分析的方法。

基本假设是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必须保证天然的水文情势。

水文法中并不考虑物种或群落特定水平,提供同期流量的变化幅度和范围,以维持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

水文法在当前的应用趋势是从仅设定一个最小流量的方法(如:1976年Tennant 法)转向更加全面的方法,考虑维持河流形态和生态过程所需的水文条件。

市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实施方案

市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实施方案

市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小水电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然而,小水电的建设和运营也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平衡水电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市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方案应该被制定。

二、目标1.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小水电的发电效率。

3.促进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1.制定生态流量标准:根据不同水电站所在河流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水电站的规模,制定相应的生态流量标准。

生态流量标准应包括最小保证流量和可调节流量。

2.实施流量监测系统:各小水电站应安装流量监测仪器,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给相关管理部门。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流量监测数据库,对流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档。

3.加强信息公开与共享: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公示生态流量标准、流量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与水电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

4.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对于已经建设的小水电站,应加强河道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采取适当的措施,恢复植被、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治理。

5.加强监管与执法: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小水电站的日常监管工作,定期检查水电站是否按照生态流量标准运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6.推动科技创新:鼓励水电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新的水电技术和设备,提高小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低。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市政府应积极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的责任和要求。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合法权益。

2.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按照生态流量标准运营的小水电站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党河最小生态流量探析

党河最小生态流量探析

党河最小生态流量探析摘要:河流最小生态流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时需要保障的河道内最小流量,也称生态基流。

常用的确定方法有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等,水文学方法主要有六种。

本文利用水文学方法对党河干流最小生态流量进行了探析,并对各方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选用,最终确定了党河干流最小生态流量。

关键词:最小生态流量;水文学方法;生态需水量;Qp法;频率曲线法;Tennant法1 最小生态流量分析方法河流最小生态流量的狭义概念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而需要消耗的流量,包括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和生态环境,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湿地及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1],也称为生态基流。

此概念是为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时河道内生态系统可免受显著不利影响而提出的[2]。

河流最小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常用的有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等,水文学法在有水文测站、并有长期径流观测系列的河流上更为常用,水文学方法主要有六种,包括Qp法、流量历时曲线法、7Q10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Tennant法、频率曲线法[3]。

①Qp法又称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对节点天然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Q)长系列(n≥30年)按最枯月排频,选择不同频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

频率P视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规模、来水情况等实际情况确定,宜取90%、95%。

②流量历时曲线法利用历史流量资料构建各月流量历时曲线,应以90%或95%保证率对应流量作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

该法至少需分析20年的日均流量资料。

③7Q10法又称最小流量法,通常选取90%~95%保证率下、年内连续7天最枯流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也可采用一年364天都能满足的流量。

该法适用于水量较小、且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较高的河流,使用时应有长系列水文资料。

④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缺乏长系列水文资料时,可用近10年最枯月(旬)平均流量、月(旬)平均水位或径流量,即10年中的最小值,作为生态基流。

浅析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坝址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

浅析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坝址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

浅析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坝址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摘要】通过对广西罗秀河运江引水式水电站坝址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论述引水式电站下游脱水河段最小流量确定方法,并就如何合理确定最小下泄流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脱水河段坝址下泄最小流量生态环境用水1、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兴建,山区天然河流连绵蜿蜓的原始状态已不复存在,自然水系被人为分割,特别是大量引水式水电站的修建,大部分水量被引走发电,坝址以下至有支流汇入前的河段,由于水量减少,将会对坝下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为使不利影响减少,必须在产生减水河段的电站拦河坝处保持一定的下泄流量。

如何合理确定下泄流量将是水资源论证工作中一大难题,下泄流量确定过大,势必影响水电站的发电效益,确定过小,又将会对下游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生水事纠纷。

为合理确定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发电坝址处下泄流量,本文将通过广西运江水电站脱水河段最小流量的确定加以分析和探讨。

2、项目概况1993年3月,原柳州地区水利电力局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出版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大瑶山罗秀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报告书》,同年12月,广西水利电力厅以桂水电技字(1993)第109号文《关于印发(罗秀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综合规划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规划罗秀河的开发以综合利用为原则,在象州县运江流域滴水河支流和干流就兴建5个引水式水电站。

运江水电站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境内,是径流引水式水电站工程。

拦河引水坝位于象州县甫里村附近的柳江支流罗秀河下游,距罗秀镇约7km,距运江镇约20km,坝址以上控制罗秀河流域集雨面积为1560km2。

项目的取水过程是通过拦河引水坝将罗秀河来水拦蓄,再通过引水渠道从拦河引水坝引水到麻子厂址,利用水位差进行发电。

建设项目位置及流域概况见图2-1。

2-1运江水电站建设项目位置及罗秀河流域概况图3、坝址处来水量分析3.1 基本水文资料罗秀河干流中上游布设有中平水文站,支流金秀河布设有金秀水文站。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管理的意见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管理的意见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管理的意见2011-12-6 8:17:46 来源:(广东省水利厅2011年10月25日以粤水农电〔2011〕29号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小水电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小水电建设与管理,有效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最小生态流量的定义小水电工程的最小生态流量是指为满足维持区域河道的生态用水需求,在建设及运行中必须保证的下泄最低流量。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审批权限,负责对职权范围内小水电工程最小生态流量进行审定,并监督执行,以维持河流健康生命。

二、最小生态流量的确定(一)小水电工程的最小生态流量应考虑生态、水生生物等用水需求,比较项目所在地天然来水量,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因素确定;要符合当地水资源论证、环保评估及河道规划等要求,并满足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二)小水电工程的最小生态流量由设计单位按以下方法计算确定:原则上按河道天然同期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确定。

水网区或水库(闸坝)蓄水回水区可按最小水深控制;季节性河流或干旱地区,要把保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作为最低要求,并在保持现状生态用水量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增加;水资源年内丰枯变化较大,且实测最小流量小于工程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10%的河流,经现场查勘和综合分析,可以工程控制断面实测最小流量作为生态流量。

三、最小生态流量的泄水设施(一)小水电工程必须配套相应的生态流量泄水设施,具体包括泄水涵(洞)、泄水闸、放水底孔等泄(放)水设施。

其设计参照有关规程规范进行。

(二)新建小水电工程,其附属水库必须在水工建筑物设计时布置生态流量泄(放)水设施,或通过利用其他设施以兼有生态流量泄(放)水功能,否则不予核准或审批。

(三)在建小水电工程,其附属水库未布置生态流量泄(放)水设施且无设施兼有生态流量泄水功能的,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下游需水要求等实际情况,对设计作适当修改,补充增加生态流量泄(放)水设施。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最小下泄流量的确定——以贵州夹岩水利枢纽为例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最小下泄流量的确定——以贵州夹岩水利枢纽为例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最小下泄流量的确定——以贵州夹岩水利枢纽为例邓伟铸;廉浩;刘斌【摘要】针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Tennant法、实测最小流量法、90%保证率法、生态水力学法和生境模拟法进行河道生态需水计算,同时结合下游九洞天风景名胜区景现需水与河道环境用水,提出了水库最小下泄流量与鱼类产卵期人造洪峰流量控制指标,并从下泄流量监控、生态调度及下游鱼类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最小下泄流量;水利枢纽;夹岩【作者】邓伟铸;廉浩;刘斌【作者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Q142.9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工程以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

工程建成后为毕节-大方新城区及遵义中心城区2个城区,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仁怀市等5个县(市)及2市的69个乡镇、365个农村聚居点供水。

工程由水源工程、灌区输水工程及毕大供水工程组成,工程等别为I等。

其中水源工程夹岩水库正常蓄水位1 323 m,死水位1 305 m,总库容13.25亿m3,调节库容4.519亿m3;坝后电站装机容量7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2.228亿kW·h。

工程总投资168.16亿元,总工期66个月[1]。

水库位于乌江上游北源六冲河中游河段,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 312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m3,多年平均流量59.7 m3/s。

水库下游2.7 km为总溪河水文站,下游3.3 km为九洞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上边界。

风景名胜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1′54″~105°23′12″,北纬26°55′30″~27°03′36″。

湘潭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初探

湘潭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初探

湘潭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初探匡燕鹉;马忠红【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生态流量的研究也逐步得到重视.文章以湘江下游湘潭河段为例,对湘潭水文站进行最小生态流量的分析计算,并运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Tennant法、7Q10法三种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由于湘潭位于湖南省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株潭地区,文章选取了三种方法计算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结果,并以此分析湘潭站近年来的缺水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3页(P49-50,67)【关键词】湘江;湘潭水文站;生态系统;最小生态流量;动态监测【作者】匡燕鹉;马忠红【作者单位】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沙市410007;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沙市410007【正文语种】中文1 湘江基本情况湘江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之北,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自南向北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兴安、全州至斗牛岭后进入湖南省境,流经湖南省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濠河口注入洞庭湖。

濠河口以上长856km,流域面积94660km2。

湘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丰沛,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之间,夏热冬冷,暑热期长,形成了流域内高温多湿的气候特征。

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300~1500)mm,多集中在 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0%~45%;7~9月干旱少雨,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8%;1~2月最少,仅占全年的8%。

湘江的降水量南北多、中部少,上游广西全州、兴安一带,是湘江的暴雨区之一,雨量较多;中游衡阳盆地降水较少;下游长沙又比中游略高。

降水量年际分配不均,一般变差为2~3倍,如湘潭站1953年降水量2081mm,是1963年降水量1029.4mm的2.02倍。

湘江流域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洪水时空变化与暴雨情况大概一致,年最大洪水多发生在4~7月,期间洪水主要由气旋锋面暴雨形成,8月及以后洪水多为台风雨产生。

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实例分析

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实例分析
Q多年平均=Y×F×1 0001(365d×86 400s)
水电站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过程中,需要对水 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即大坝下游最小生态需水 量进行确定计算。尤其是引水式水电站,由于其大 坝与厂房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减(脱)水段,减 (脱)水段的形成必然会给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 的影响。如果最小下泄流量确定大了,对业主取水 发电有一定的损失;确定小了,会对下游生态环境 造成影响。如何确定大坝最小下泄流量,才能满足 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呢?本文结合屯坪水电 站实例,用代表年法和枯水模数法,对大坝最小下 泄流量的确定进行分析。
1来水量计算
1.1来水量计算方法分析
水年平均流量为0.324 m3/s。选择下垫面条件基本 一致的玉屏水文站年径流特征相近的1986—1987 年(水文年)实测逐日平均流量,作为枯水典型年 的年内分配过程,并按同倍比缩放到设计值,即得 屯坪水电站坝址P=90%枯水年逐日平均流量。从 而求得坝址枯水年最小旬平均流量为0.099 m3/s; 最小日平均流量为0.068 m3/s。 4.2枯水模数法 查《贵州省水文实用手册》得设计流域枯水模 数M=0.003 m3/s・km2,从而计算得设计流域枯水 流量为M
甘棠江水电站上游有青狮潭水库,总库容为 6.1亿矗,集雨面积为474km2,占整个甘棠江电站 流域面积的61%,所以在计算甘棠江径流时必须 考虑到青狮潭水库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电站区 问内没有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于这种无资料地区 的水能计算选择合适的方法也十分必要。 无径流资料地区径流计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 种:一是通过查算径流图表的方法来获得径流资 料;二是使用相近地区的径流资料,采用流域面积 比拟的方法计算出径流资料;三是采用附近地区的 降雨资料,查算径流图表,得到相应的径流系数, 再用合适的方法求到所需要的径流系数。 考虑到甘棠江电站的具体情况,故采用分区结 合的方式计算来水量。由于甘棠江电站内的青狮潭 水库库容较大,水库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所以青狮 潭水库的放水量要单独计算;同时青狮潭水库灌溉 面积为37.34万亩…,所用水量占总来水量也比较

水利水电工程最小下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浅析

水利水电工程最小下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浅析

水利水电工程最小下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浅析马乐军;张行南;王欢;祁昌军【摘要】以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为对象,梳理并分析各类方法在我国使用现状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适用性,为不同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基流计算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最小下泄生态基流计算应考虑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分级分区确立水利水电工程最小下泄生态基流的方法,研究结果为不同区域生态基流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8(044)008【总页数】6页(P13-17,46)【关键词】最小下泄生态基流;生态基流计算方法;水利水电工程【作者】马乐军;张行南;王欢;祁昌军【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中心,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1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是河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改变了河流的天然属性,引发工程下游河道出现生态系统功能减弱、水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1- 4]。

为缓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下游河道生态保护的矛盾,自2003年始,国家出台多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技术导则,明确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应进行生态用水补偿措施,需对生态系统进行严格的保护。

应用较广的是2006年《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基流计算的方法,提出最小下泄生态基流的下限值不得低于多年平均流量10%的规定[5]。

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从根本上确立了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基流的合法性,技术上明确了生态基流计算准则,对实际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水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分析

水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分析

水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分析- 水文&水资源水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分析1前言在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过去考虑较多的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发电效益,而对保护生态水环境考虑的较少,如不考虑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而引起下游河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特别是引水式电站,由于其大坝与厂房之间往往会形成一定的脱水段,脱水段的形成必然会给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确定大坝下泄最小流量,才能满足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呢,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如湿周法、河道内流量增加法、”R2CROSS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等等,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标准。

本文结合《福建省将乐县邓坊一级电站》实例,用代表年法和长系列法,对大坝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

2工程概况邓坊一级电站位于福建省将乐县高塘镇邓坊村境内的邓坊溪河畔,为一引水式电站。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5k㎡,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724.4mm,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959.6万m3,多年平均流量0.304m3/s。

工程拟建拦河坝高4.6m,至压力前池间输水系统长2.6km,其中隧洞长1.7km,明渠长0.9km。

电站设计水头183.9m,设计发电流量0.46m3/s,装机2×320kw。

邓坊溪属金溪水系,发源于福建省将乐县万安镇的孔坪自然村,流经邓坊、陈坊、蛇尾、下芦,于尧坑注入金溪干流。

流域面积46k ㎡,河道天然落差1060m,其中可利用落差680m。

流域内林深坡陡,地表植被较好。

3径流分析邓坊溪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流域降雨量采用邻近周边气候、下垫面条件基本一致的高滩、万安两个雨量站实测资料分析计算。

高滩雨量站有1956--1995年实测降雨资料,万安站有1956--1958年、1961--2002年实测降雨资料。

建立高滩、万安两站降雨相关关系,分别插补两站缺测年份的降雨量,并以高滩、万安同期年降雨的算术平均值组成邓坊溪流域1956--2002年降雨资料系列。

三岩龙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及措施

三岩龙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及措施

三岩龙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及措施向芳;黄川友【摘要】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开发水电项目时需要考虑到下泄生态流量的问题。

本文以三岩龙水电站为例,简述了引水式水电工程坝(堰)下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并对其下泄生态流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水电站;生态流量;措施【作者】向芳;黄川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1.4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其中许多在山区河流上开发的小型水电项目属于引水式开发,而引水式电站运行时,将会在坝下形成减水河段,进而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为维持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用水和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水电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 [1]。

本文以三岩龙水电站为例简要介绍了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

1 项目概况1.1 三岩龙水电站基本情况三岩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三岩龙乡境内,采取引水式开发的方式,其开发任务主要是发电,并兼顾当地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

闸坝址位于石埂沟与三岩龙河汇合口上游约850m处,厂址位于三岩龙乡政府上游约400m处。

水库正常蓄水位3 125m,死水位3 120m,水库总库容45万m3,调节库容26万m3。

电站装机容量40MW,额定出力 20 555kW,多年平均发电量18165万kW· h,年利用小时数4541h。

三岩龙河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4.87m3/s,三条引水支沟多年平均流量分别为:石埂沟 0.585m3/s、崩崩冲沟0.570 m3/s、柏林沟0.925 m3/s。

1.2 水库运行方式三岩龙水电站水库运行方式如下:1)非汛期 (11月—翌年5月):由于入库泥沙和来水很少,水库的库容也很小,因此在正常蓄水位3125m与死水位3 120m之间进行日调节运行。

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的确定及探讨

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的确定及探讨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了河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 从我国河流情况来说,开展水能资源开发, 建设和运行小型水电站,要做好河流生态 流量的把控,进而推动水电站可持续发展, 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生态流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当前小型水电站规划设计来说,生 态流量的确定是否合理,成为研究重点,影 响着其持续发展。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都 给出确定方法。但实际操作中,资料收集难、 调查研究不充分。采用方法单一,确定的 生态流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只有项目实 施运行后才能显现,补救措施实施难度大, 生态流量矛盾突出。目前。国家加大对小 型水电站的整治力度,重点清理以及整顿 破坏生态环境的水电站,因此,如何确定 生态流量更加重要。 =、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 1.水利部门有关规定 在水电站工程规划设计中,一般根据 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 322—2013)有关规定和《水利水电建设 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 525—2011) 条文说明第6.2.3条中。对于河道生态需 水量的确定,原则上按多年平均流量的 10%一20%确定:……季节性河流或干旱 地区,需在保持现状生态用水量的基础上 适度增加,即把保持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现状作为最低要求。水资源年内丰枯变化 较大,且实测最小流量小于工程控制断面 多年平均流量的10%的河流。经现场查勘 和综合分析,可以工程控制断面实测最小 流量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控制。”基于多 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和实测最小流量,可 以通过水文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计算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无实测水文资料地区。 要结合其他专业加以分析和论证其合理性。 2.环保部门推荐方法 环保部门给出了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 定所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有水文学法、水 力学法、组合法、生境模拟法、综合法及 生态水力学法等。适用于小型水电站主要 有水文学法和水力学法。

《水电建设项目需关注的九个生态问题》

《水电建设项目需关注的九个生态问题》

《水电建设项目需关注的九个生态问题》1、简述水电项目生态用水量的确定理由及保障措施。

(1)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2)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3)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措施:为维护河流基本生态需求,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

2、维持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应如何确定。

(1)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时按5%取用;(2)在生态系统有更多更高需要时应加大流量;(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河流、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差异较大,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计算方法予以确定;(4)应根据生态系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对流量的要求,给出年内下泄流量过程线;(5)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和最小稀释净化水量计算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3、简述水文情势变化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

(1)淹没区及回水段水流变缓,急流性鱼类不能适应而迁移,喜欢静水的鱼类可在此段生活;(2)水位抬高,淹没大量的土地、植被和农田,原陆地生态系统被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所替代;(3)由于调峰及防洪需要,大量蓄水、放水,使库周出现消落带;(4)下游减脱水段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使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转变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发生改变;(5)处于淹没区或下游减脱水段的鱼类“三场”,均会由于水文情势的变化而受到破坏,影响鱼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6)由于库区蓄水和下游的减脱水,使沿河有关城镇、工矿企业、农业等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受到不利影响。

4、水库下泄低温水不利环境影响。

(1)水温变冷,水体的溶氧量和水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影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衍生,致使鱼类区系组成发生变化。

梯级水电开发中最小生态流量的研究--以宝兴河为例

梯级水电开发中最小生态流量的研究--以宝兴河为例

梯级水电开发中最小生态流量的研究--以宝兴河为例陈忱;卞华锋;黄勇;李鑫【摘要】河流梯级水电开发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保证河道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需要,须保证河道最小下泄流量。

在宝兴河流域河段上的硗碛电站、宝兴电站、小关子电站、铜头电站布置14个代表断面,利用MIKE软件进行断面形状绘制及相关水力生境参数计算,建立河道断面湿周与流量关系曲线,估算推荐最小生态流量。

并通过Tennant法、生态水力学法和湿周法三种方法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①宝兴河梯级电站引水式开发对生态流量的影响,表现为枯水期入库流量增加,丰水期入库流量减少,平水期则相差不大;②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电站分别下泄2�39m3/s、3�89m3/s、8�91m3/s和9�86m3/s生态流量,可保证下游生态系统的稳定。

%Hydroelectric Cascade Exploitations make some 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s� The minimum discharged flow should be guaranteed to satisfy the bas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resource requirements in the river� There were 14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in total having been arranged separately on the Qiaoqi, Baoxing, Xiaoguanzi and Tongtou hydroelectric station of Baoxing river basin� The geometry shape of the sections were mapped and the relative hydraul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using MIKE software� Then the relationship curves between wetted perimeter and flood discharge of river sec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recommended minimum ecological flow� Finally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mong Tennant method, ecological hydraulic method and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were mad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 1) the impacts of hydroelectric cascadeexploitation on minimum ecological flow of Baoxing River presented that the reservior inflow increased in the high-water period, decreased in low-flow period and varied slightly in normal-flow period; ( 2) when the ecological discharge of Qiaoqi, Baoxing, Xiaoguanzi and Tongtou hydroelectric station are respectively 2�39m3/s, 3�89m3/s, 8�91m3/s and 9�86m3/s,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 of the downstream can be guaranteed.【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宝兴河;梯级水电站开发;MIKE;最小生态流量;生态环境【作者】陈忱;卞华锋;黄勇;李鑫【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北京 100029;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长安大学,西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河流梯级电站的开发将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审批中最小生态流量的初步研究(涂强陈洁)[摘要] 水能资源是一种共享资源,保护天然河流和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对出于商业和经济的一些目的,人们开发水能资源,可能会导致天然河流及附近地区水环境恶化。

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注意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问题,改善水环境任重道远。

本文根据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针对广西河流的特点,利用实际项目设计资料,分析了项目下游河流最小生态流量,并提出广西水电站生态流量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水电站;设计审批; 最小生态流量1 河流最小生态流量的概念生态需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需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需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实质上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43位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参加完成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认为: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计算的区域应当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主要包括“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等方面。

在美国,环境用水系指服务于鱼类和野生动物、娱乐及其他美学价值类的水资源需求。

主要包括:1、联邦和州确定的自然和景观河流的基本流量。

2、河道内用水:指用于航运、娱乐、渔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以及景观等美学价值等的用水。

3、湿地需水:主要指湿地保护区的需水包括咸水湿地、微盐沼泽和淡水湿地的需水。

4、海湾和三角洲的流量:为保持和控制海湾和三角洲的环境包括咸度、入海流量而规定的需水量[1]。

目前,关于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尚不充分。

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临界值可用以水质目标为约束的方法求得,或按照简单的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估算。

前者需要知道上游来流中的污染物浓度、河段内污染物产生量、河段内污染物治理程度、河段内污废水资源化程度、河段内城市污废水产生总量和污染物削减等详细信息,在不易获得准确信息时可以近似采用后一种方法。

河流生态用水因河流本身就是其中生物体不能完全脱离的生活环境,所以许多情况下都避开生物体自身需水的问题而直接寻求满足一定数量和质量生物体生存的河流水量,有关的方法如湿周法、R2CROSS法和河道内流量增加法等。

在资料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对最小河流生态用水进行规定,如法国规定最小河流生态用水流量不应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10。

对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的河流,最低流量的下限也不得低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20。

2 河流水能利用与生态环境用水河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河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通常受到关注的主要有输水、输沙、泄洪、防污、景观、航运、生态等功能。

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阶段,为了维持河流系统功能的健康和满足河流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同目的,必然会提出水资源利用的具体模式。

然而,为了使河流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从而也就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服务目标的变量,它是能够在特定水平下满足河流系统诸项功能所需水量的总称。

一方面,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可以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具有协调各项河流基本功能的内涵,表现出在特定时空单元内最大限度地满足河流主要功能的优先选择性。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动态配置必须有利于单位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服务最大化。

1997年,联合国大会虽然通过了《国际水域非航海使用法条款》,但同样没有指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考量方法。

河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世界各国都通过不同的法律和管理手段来保证对河流系统中水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美国,拥有河流水资源管理权的46个州中就有11个州制定了明确的法规和条例,用以指导水能的利用和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法国,通过1992年颁布的水法来保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明确将河流最小生态需水放在了仅次于饮用水的优先地位。

在中国,利用工程措施调节和分配水资源是满足河流各种主要功能的重要途径。

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多年来一直就恒河水量的合理分配进行协调。

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关于合理利用多瑙河水资源的探索正在持续进行。

在泰国和越南,围绕湄公河的分水问题也在不断地谈判。

在非洲,由两个国家共有河流或湖泊的流域就有57个,因水资源利用协调不善而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

在中东,水危机造成的冲突尤为典型。

3 水能资源开发中的注意的水环境问题在很多时候,人类对河流的伤害都是由于人们的愚昧和贪婪造成的。

需要对天然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以下水环境问题。

3.1 要注意维护天然河流的自然综合功能每一条河流,都是经过了漫长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

人类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修建拦、蓄、引、调工程,必然要改变河流的天然水流状态及时空分布。

与此同时,必须要考虑工程对河流下游地区维持原有生态系统最低限度的流量要求,以利于继续发挥其河流的自然综合功能。

3.2 注意修复、维护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

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组织有序的功能复合体。

在整个系统整体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遭到破坏,都会引起系统的失衡。

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并防止由于人类的活动破坏这种平衡。

自然界中的水体及相关生物群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一条河流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对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兴修水利工程,必然的要改变天然水体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状况,使原有水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干扰。

这就要求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应该考虑怎样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使河流水域与岸上陆域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并通过综合的工程措施对已遭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维护,以利于实现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

3.3 注意营造、美化水利景观自然的水域及周边景观是天然水自然生成的景观。

水利工程建设以水为对象,由自然水域变成工程水域必然要改变水域及周边的自然景观。

改变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必须减少因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依靠水利工程来营造出新的景观,美化水域及周边地区的景观,使各具特色的水域、水陆过渡域及陆域有机的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水利景观,使之成为人们生活居住、休闲活动的自然水利景观。

3.4 注意开发和弘扬水利人文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优秀的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水文化使人水关系紧张。

新时代的水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中,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既要注意保护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水文化;又要注意引进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理念,创造现代的水文化,体现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引导人类社会与自然水环境和谐相处;提倡人们进行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的人类活动,创造并遗留下了大量特定水域周边的人文景观,在各个领域都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水文化,并真实的记录了历史上的水旱灾害和社会历史变迁。

各种形式的诗歌、碑刻、绘画、史记、著作、传说、民俗、信仰、祭祀等都蕴含着及其丰富的水文化。

4. 水电站最小生态流量的实例研究在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过去考虑较多的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发电效益,而对保护生态水环境考虑的较少,如不考虑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而引起下游河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特别是引水式电站,由于其大坝与厂房之间往往会形成一定的脱水段,脱水段的形成必然会给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确定大坝下泄最小流量,才能满足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呢,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如湿周法、河道内流量增加法、“R2CROSS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等等,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标准。

本文结合电站实例,用代表年法和长系列法,对大坝下泄最小流量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

工程概况:某水电站位,为一引水式电站。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85 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3200 mm,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36.98 m3/s。

工程拟建拦河坝高122m,输水系统长4.2 km。

电站设计水头94 m,设计发电流量17 m3/s,装机2×7000kw。

流域内主要河道弯曲曲折,水能资源丰富。

流域内林深坡陡,地表植被较好。

电站流域内无实测水文站,故利用降雨资料推求径流,即利用邻近周边气候、下垫面条件基本一致的雨量站为依据,及较近处有水文站,计算出电站坝址控制流域1964年—1992年共28年的径流系列,径流系列参数为Q= 36.98 m3/s, Cv=0.146 , Cs=2 Cv根据设计的水电站年径流系列,根据代表年(P=90%)枯水年法和长系列法,分别以年最小月平均流量、年最小日平均流量选样,经分析求得响水洞电站坝址处的枯水流量成果见上表。

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长系列法计算出最小枯水流量,更接近天然状态下的枯水流量,但用代表年法计算的最小月平均流量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设计中采用代表年法,P=90%枯水年的最小月平均流量可以满足下游生态需水量的要求。

由于本项目处于河流上游区,坝址以上淹没人员较少,故采用电站最小生态下泻流量为6.5 m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