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要
3、传统健身术的萌芽 针灸按摩和导引吐纳等养疗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文化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
1、周易的养生思想 顺应自然 防患于未然源于《周易》 《周易》探讨宇宙和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 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 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 自然,防患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 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大纲: 一、养生与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三、中医养生的意义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五、中医养生的寿夭观 六、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七、四时养生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全面发展(明清时期) 中医药进入了大整理、大总结时期 明代,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产生了赵贤可、张景岳为代 表的温补派。 《医贯》认为:命门真火是人身之宝,人的一切生理机能 都靠命门真火的推动,命门火旺则生命力旺盛,命门火息则生 命终结。因此养生治病均已保养真火为要
四、中医养生的形成、发展
中医的生命观 1、生命的本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 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 来的。
五、中医养生的寿夭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的生命观 2、生命的时空特征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 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 长。这就是《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
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动静相济,因人而异
六、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中医养生学概要
(四)隋唐时期 养生方法在隋唐有很大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 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唐代,孙思邈《千 金要方· 养性》吸取了《黄帝内经》、老子、列子、扁鹊、 华伦、葛洪等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是此时期的代表性养生 专著。此外,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其内容丰富,功法 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思 邈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 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在《千金要方· 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 病之病,是其义也”,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他说;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也”。孙氏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千金要方》 是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很有价值的医学文献。
自古以来,东方人、西方人对养生保健,都进行了长期、 大量的实践和探讨。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养生 的观点也有差异。中医养生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 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于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 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故此有它自身特点,现略述其概 要。
1.理论体系的独特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 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 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 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形 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 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 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 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 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一)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养生之养,含有保养、培养、调养、补养、养护等意;所 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概言之,养生就是根 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 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这种行为活动 与人终生相伴,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预防)、 病中(防变)、病后(防复)的全过程。
第一讲中医养生学-概述.ppt
▪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 力;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 9.头发光洁,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15% 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占人群总数的
左右。
疾病: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
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损伤发生
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
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人们对环境适应
能力降低和劳动能力减弱乃至消失。
▪ 说得快: •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 走得快: •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三良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 良好的个性人格: •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 豁达乐观。 ▪ 良好的处世能力: •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 的社会环境。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第一节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健康与亚健康
▪ 健康 • 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 • 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 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 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中医养生学概论第一讲绪论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
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l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l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l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l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
——环境养生l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
——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6)强调养生生活化l “道不远人”l 养生勿求速成3、学习养生的目的:l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l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l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l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l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l 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一、先秦时期1、《周易》与养生1)〈周易〉书名的含义3、儒家养生思想1)中庸之道关于中庸,朱熹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指最恰当的那个位置。
那么,如何做到中庸,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通过视、观、察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从现象到本质彻底搞清。
也就是认真地观察事物、体会事物,认真地观察人、体会人。
换位思考——“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和为贵”,与自然界和谐(顺应天道,养气中和),与人和谐相处2)修身养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医养生学概论
2、康复的领域: 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 (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 复 ”(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 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 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 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 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实现以上四个 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养生: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养生原则和方法 康复:功能障碍机制、康复预防、康复评估及 康复治疗
适用范围:
养生:健康及亚健康者 康复:功能障碍者
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
上古时期(萌芽) 1、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和衣着条件的改善 2、火种的发现(饮食卫生) “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灸、熨” 3、运动养生的萌芽
3、康复的措施:一切有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降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 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 康复的措施,不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 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 技术和方法。
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生活素质,恢复 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 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重返社会。
形成期(1910~1940年) 确立期(1940~1970年) 发展期(1970年以后)
历代养生学家养生观念
中医养生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五脏一体观
养生中的整体观
人体结构上的整体性 中医养生的优点:以整体观 念、辨证施养为基本特点,发动 人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天然的原动力,集取天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形神合一观 然动植物之精华来调养机体,增 人与社会的整体性
中医养生学基础精品
•
生命观
•
生命的运动变化观
•
生命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过程——生、长、壮、
老、已
•
精、气、神运动的和谐性和有序性
•
——依赖于脏腑的功能的和谐有序。〔〈素
问-经脉别论〉〕
•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
基本形式。
• ?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那么神机化灭;升降息, 那么气立孤危。故非出入,那么无以生、长、壮、老、 已;非升降,那么无以生、长、化、收、藏〞。
残率。 新的传染病的出现
时代意义
• 社会竞争的激烈 精神性疾病的增加 睡眠障碍 亚健康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征 ……
中医养生
• 影响健康生命的因素 10%为遗传因素 30%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条件 和社会条件。 10%为卫生医疗条件。 50%为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的庄严提醒
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是瘟疫?是核扩散?是爱滋病?都不是! 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 生活方式病将成为全世界的头号杀手! WHO提出: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都是 生活方式病。
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 热咳嗽、痞积胀满、小儿积滞、大便燥 结者,食之最宜。
科学养生
谨和五味:酸、苦、甘、辛、咸。各种食物合理 搭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素问 脏气法时 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 五菜为充。〞表达了全面均衡的营养和食物的 多样化。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各种肉类、蔬 菜为副食,再辅以瓜果之类,杂食以养,这是 “谨和五味〞的基本要求。
那么血行,…… • 阳气 • 风气?
生命三宝
• 神——生命的主宰 • 神有三义: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
第三章 中医养生学概述(补充)
五、正气为本的预防观 “正气”是指人体功能活动和抗病及康复 的能力。“邪气”是泛指损害人体正气的一 切致病因素。 1、正虚发病观 中医发病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转归与正气的强弱直接相关。一般情况下, 人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犯,机体就不 会发病,即使患病症状也较轻,并且容易治 疗和恢复,反之,依然。 2、陪补先天与后天
2、顺从地理环境 人的体质与所处地域的地理条件、气候条 件关系密切。一般的舒适的气候环境造就人 的较弱体质和温顺的性格,恶劣的气候环境 常造就人的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性格。 中医养生学认为,我国地理环境具有东 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 中央生湿的特点。加上饮食习惯的不同,形 成不同体质。一般东南方人,体质多瘦弱, 易感风、热、湿、暑之邪,阴虚内热体质多 见;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易感风、寒燥 邪,其阳虚内寒体质多见。因此,必须在日 常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理。
摄养就能实现的。人类生命活动非常复杂, 必须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的状态,采取多种 调养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必须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综合辩证施养。 4、适应广泛 、 养生实践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青年人 也应当进行养生,养生应当贯穿一生。 人在未病、患病、病愈之际,都存在养 生的问题。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 别、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应当进行养生。
中医养生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养生基本特点
一、什么是中医养生学(概念) 什么是中医养生学(概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 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是历代劳 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涉及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 它涉及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 保健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 保健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 等诸多领域。 等诸多领域。
中医养生学概论
③综合实用
中医养生学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生命活动是复杂的,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在不断变化,人体的机能状态也在 不断变化。因此,健康长寿不是一功一法、一个模式所 能实现的,而应该从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出发, 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多种调养方法 综合辨证调摄。 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综合 辨证施养。例如:根据年龄的不同分阶段养生,药物养 生与非药物养生结合,内调与外养相结合等,都体现了 综合的特征。
药无贵贱,中病者良; 法无优劣,契机者妙。
谢谢!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 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 养护生命、却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 的中医分支学科。
中医“四大经典”
人体的生命变化规律
举例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 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 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 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 平盛不摇,故好坐。
中医养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首先,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哲学人文思想, 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医养生学,与数千年的 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其次,中医养生学隶属于中医学,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和理 论对其学术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再者,中医养生学是从千百年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实用 性科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轨迹是总 结整理实践经验、升华理论、归纳方法后又在实践中验证, 如此循环往复而不断发展。
④适应广泛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而是与每个人一生相伴。生 命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每个年龄阶段都存 在着养生的内容。养生也不只适合于无病之时,人在 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 人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步动作及每一句话都涉及养生 的问题。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 各自适宜的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学概论及基本观念
五行生克理论在养生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制 定饮食调理方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等。通过调节五行物质的平衡,可以 保持身体健康。
脏腑调养
总结词
脏腑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点之一,认为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详细描述
在养生过程中,应注重调理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保持脏腑的协调平衡。如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锻 炼、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方式来调理脏腑,以保持身体健康。
传承文化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传承和发展中医养生学对于弘扬 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社会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养 生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满 足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需求。
中医养生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未来展望
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 到春秋战国时期,历代医家不断总结 和完善,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 用方法。
中医养生学概论及 基本观念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医养生学概述 •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 中医养生的应用与实践 •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展望
01
中医养生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学问 ,它基于中医理论,融合了自然、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 识。
03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 法
顺应自然
总结词
遵循自然规律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 调整作息和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生长收藏规律。例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早睡早
中医养生概要
中医养生概要
第一讲
中医养生学概要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 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形神共养--2饮食调养--3修练身心--4顺应自然--5谨慎起居--6协调阴阳---
火
土
土的特性 ——“ 土曰稼穑”,“稼”,即种 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泛指种与收 谷物的农事,引申凡具有生化、承载、受 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土
金
• 金的特性 ——“ 金曰从革”,“从”,顺也; “革”,变革。是指金有相济刚柔之性, 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引申说明凡具有沉 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均归属于“金”
方位五行 归类
北
西
中 南
东
时季五行归类 木——春 • 火——夏 • 土——长夏 • 金——秋 • 水——冬
季节
五气配五行
• 木——风 • 火——暑 • 土——湿 • 金——燥 • 水——寒
自然气候
五色配五行
• 木——青 • 火——赤 • 土——黄 • 金——白 • 水——黑
颜 色
五味配五行
• 所以阴阳是说明自然 界(包括人体)相互 关联着的、相互对立 着的事物和现象的相 反属性。内容主要有: 1)阴阳对立(指相互 对立制约,消弱对方 之意); • 2)阴阳互根(指任何 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方而存在);
• 3)阴阳消长(指一 方太过导致另一方不 及、另一方不及而导 致对方太过); • 4)阴阳转化(阴阳 消长变化到极点时便 各自向对方转化,即 阳转为阴或阴转为 阳)。
1中医养生学概论
华佗的养生思想
动则不衰; 五禽戏;
虎、鹿、熊、猿、鹤 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 水火土五行,又对应 于心肝脾肺肾五藏。
《神农本草经》的养生思想
重药补
共载中药365种,
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药物为补养之品,计120种,
多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
提倡以药物增强身体健康。
《神农本草经》简介
先秦时期的 养生实践
导引健身 环境卫生
优生优育 与胎教
药物养生
导引养生法
导引是一种以保养精气神为主,身心并炼,内外兼养的整体性健身养生
方法。它包括: 引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运动身体;
导气:配合肢体运动进行呼吸吐呐,调节体内气血运行;
自我按摩:即“自摩扑克捏”; 叩齿:以上下牙齿轻轻相叩;
第二、雍容大度,心胸开阔;
第三、中医养身、崇尚自然。 第四、武则天生性爱花悦景。 催花诗: “花须连夜发,莫 待晓风吹”。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内外和谐,五行平衡,才能延年益寿;
汉武帝
蓬莱阁
汉武帝”不”字长寿法
穿衣二不过:凉不挨冻,温不燥热。 烹调不当;不到就餐时间;肉类切割不得法;酱醋调
九不吃:腐败粮食;腐烂鱼肉;颜色难看;气味难闻;
五、近代和现代
“中国医药学是 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基本吃素,饭后百步, 遇事不怒,劳逸适度。
中医养生保健学
中医养生保健学概述
第一节
绪
论
一、中医养生保健学的概念
生:生命、 养:保养、 生存、生长。 调养、培养、 补养、护养。 保健:保护健康。 养生: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 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 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概论.70页PPT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概述资料讲解
为什么要养生? 中医养生有何优势? 如何养生?
一、概 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
《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 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就是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 进行的保健活动。
一、概 念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一)萌芽(上古时期):火的应用 (二)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1.《周易》养生说 2.道家养生说 3.儒家养生说 4.杂家养生说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三)形成(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
的确立 2.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中医养生
学的支撑 3.道、儒家养生思想的深化 4.《神农本草经》重药补之养生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四)完善(晋隋唐时期) 1.道家学说与道教养生术 2.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儒、佛、医思想的汇通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五)突破(宋金元时期) 1.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2.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3.食养方法的丰富 4.“金元四民”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1)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 (2)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 (3)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 (4)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
养生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和研究生命 的规律,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 病的理论和方法为宗旨,进行综合性 养生 保健活动,从而达到强身防病防变防复, 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学科。
二、养生学特点
(一)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和谐适度的宗旨 (三)以预防为核心 (四)综合、辨证的调摄 (五)适应范围广泛
三、中医养生学简史
(六)发展(明清时期) 1.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2.综合调养法的全面发展 3.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4.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 5.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中医养生学-概要
中医养生
概述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C.科学、个体、持之以恒的理念
中医养生在科学实践基础上,主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全面配合(按不同年龄阶段、四时变化、环境差异、体质不同、 运动、食药等不同)灵活辨证应用,不可千篇一律,养生伴随人终 生,持之以恒.
与我同行
中医养生
概述
敬请关注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与我同行
中医养生
概述
中国历代各学术养生流派
中国历代各学术养生流派
道家、儒家、释家 (佛家)、医家、 武术家都有不同 理论与方法,它 们丰富了中医养 生的内容。
禅 定
禅定是佛门养生术,佛教养生要诀--(去五盖---指五种烦脑)应当摒去--1贪欲盖(贪恋食、色、名、利、权位); 2嗔恚盖(愤恨、脑怒、报复); 3睡眠盖; 4掉悔盖(坐立不安,心口不专一); 5疑盖(怀疑自身素质与
B.和谐适度的宗旨
整体协调---贯穿在衣、食药、住、行、坐、卧 之间,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 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
阴阳平衡
与我同行
中医养生
概述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B.和谐适度的宗旨
中庸之道
例如: 1情志上---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避免极端. 2生活起居---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 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 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 注意调节。
中医养生
概述
养生之道---理论与方法 养生五则 1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往来寒 暑的阴阳变化调养身心; 2和于术数---恰当地应用不同的 养生方法(导引、吐纳、咽津); 3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制); 4起居有常; 5不妄作劳(劳力、劳心、房劳).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
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修养和实践,提高自我认知和情 绪管理能力。
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 享快乐和烦恼。
休闲娱乐
适当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旅游、阅读、音 乐等,以放松身心并缓解压力。
05
中医养生的现代发展
中医养生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进展
中医养生科学研究涵盖了从微观的基因组学到宏观的系 统生物学等多个层面,探讨了中医养生的作用机制和实 际应用效果。
要点一
形体健康
中医认为形体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养生方法应注 重维护形体健康。例如,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 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等。
要点二
精神调养
除了形体健康外,精神调养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中医认 为精神活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应注重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愉悦和稳定。
综合调理
• 综合调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养生方法应该综 合调理身体的各个方面。例如,饮食起居、药物调理、针灸按 摩等都可以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中药进行调理 。
3. 针灸按摩
选用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按摩,以促进气血生成。
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养策略,王五身体逐渐康复,气血不足 症状也有所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 的网络。中医养生学注重调理脏腑功能,保持经络畅通,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的重要性
01
预防疾病
中医养生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措施
,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对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主讲王卫中医养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加希望用科学指导和安排生活使儿童活泼健壮青少年充满活力成年人青春永驻老年人健康长寿家庭美满幸福养生保健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热门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中医传统养生法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运用本课以中医养生理论及传统经验方法为基础从四时调摄起居保健精神调养.运动养生饮食营养及抗老防衰六个方面予以介绍这些方法都是结合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的简便易行的方法第一节四时调摄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人类不仅从自然界摄取营养水分空气和阳光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而且也在自然界的影响下生活学习和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而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用以说明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 1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五脏盛哀与四时相应因此春天的养生原则是要注意肝脏的保养一些精神病及肝病患者也容易在春季发病夏季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因而心脏的负担较重故夏季必须保持心脏机能旺盛方能适应夏季气候变化秋季由暑转凉万物结实气候干燥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机能开始由旺盛而转为低潮一些素有哮喘病的患者往往在秋季病情开始加重冬季寒冷万物潜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A五脏盛衰与四时相应 B 适应寒温的自我调节 2昼夜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清晨起来经过一夜的休息精神体力都十分充沛中午则是人体在一日之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及至傍晚则由于一日的活动人体略觉疲乏而夜半则机体处于相对静止休息的状态这种变化随着太阳的出没而呈有规律的发展也即现代科学所说的生物节律如果顺应这种节律人们生活规律则身体会健康无病常见一些上夜班的人精神不振食欲不好甚至于患胃肠疾患据自己在一日之内精力体力的盛衰规律安排学习工作这是保证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要过分熬夜更不能使生活不规律以致生物节律紊乱二是针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宜根据其一日之内病情的变化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3月亮盈亏对人体的影响月亮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月亮盈亏的变化人体的生物节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月初天空出现一弯新月时人的气血运行使开始趋于活跃而月中天空出现一轮明月时人的气血冲盛新陈代谢机能较强当月末之时则人的气血运行趋缓据现代研究表明人体的体力包括精力抗病能力力量速度及全身协调的能力等平均以23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周期的前1/2时间为高潮期人体可呈现良好的状态而后1/2时间则为低潮期人体各方面机能处于低下状态而情绪的高潮和低潮则是以28天为一个周期智力的好坏则是以33天为一个周期而妇女的月经周期则是以28天为一个循环 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谓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之时由于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之时由于万物敛藏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春夏养阳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如葱枣花生等皆宜但不宜食大热大辛之物如参茸附子等因为少吃苦寒之食可避免伤阳气多食辛味食物可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的宣发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热食以温为宜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故有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在夏季宜晚些入睡以适应自然界阳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由于夏天中午气温特别高而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恢复底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夏月暑热湿盛宜防暴晒也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时亦不可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亦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在树荫下水亭中过道里凉台上乘凉的时间不宜太长夏夜室外乘凉归寝不可太晚秋冬养阴秋季的饮食调理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绳多吃些柔润的食品例如芝麻乳品糯米蜂蜜等等少吃葱蒜之类的辛燥食物冬季饮食基本原则是保阴潜阳如鳖龟藕木耳胡麻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气候基本特点之一是干燥常使人皮肤干裂口干咽燥还可见毛发脱落增多大使易秘结等这时须注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适当补充水分并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造成大汗淋漓致使津气耗散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 5春捂秋冻中医养生学认为早春阴寒未尽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冷空气较强烈所以早春宜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以助人体阳气升发春季的气候特点为天气多变温差幅度较大故衣服要随着增减同时注意棉衣毛衣不可脱得过早而秋季则不同不是要捂而是稍许冻一冻这样天气虽冻未寒故一般认为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以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御寒能力有利于冬季预防感冒但是捂要捂得适宜凉要冻得有度否则对身体是有害的 6四季防病六淫所致的疾病往往与<a name=baidusnap0></a>季节</B>气候等因素有关每个季节</B>都有不同的特殊疾病发生一春防风温①其一是在饮水中浸泡贯众取未经加工的贯众一大块约500克重洗净放置于水缸或水桶之中每周换药1次②二是在住宅内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③其三是每天坚持做保健按摩可选足三里在外膝眼直下四横指风池俯头后在枕骨下项肌之外侧凹陷中迎香鼻唇沟中距鼻翼两旁5分处等穴位为主实践证明前两种方法有一定灭菌作用而穴位按摩法则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二夏防暑热如果中暑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作短暂休息给病人喝些淡淡的盐开水或绿豆汤若用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则解渴防暑效果更好菌痢肠炎亦是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因此多喝些粥食尤其是荷叶粥绿豆粥最为理想三秋季防燥要随时防止凉气的侵袭所以民间有白露下不露之说但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因气候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反而容易受凉感冒加之气候干燥更容易得燥咳病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燥胜则干若为温燥咳嗽可用大甜梨1只川贝粉3克冰糖9克先将梨去核把川贝粉和冰糖纳入梨中再将梨扎好隔水蒸熟凉燥咳嗽可用生梨1只去核加冰糖9克在梨中心插入净麻黄611根将梨扎好隔水蒸熟每日服半只梨连服23天秋气燥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四严冬防寒一类是冷损伤如冻疮另一类是冷敏感如寒冷性多形性红斑综合征等在鞋底的毡垫上均匀地撤一层生附子末然后用棉布缝好放在鞋里这样可预防冻疮为了有效地预防流感居室内部要经常温风也可用醋熏房间民间验方姜枣汤 10个大枣5片生姜每晚煎茶喝可以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减少发病五.四时气候与老年保健寒冷气候对老人健康的影响比炎热更大寒潮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诱发中风促成心肌梗塞呼吸系统发病率剧增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也是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病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等消化性溃疡病也具有明显的季节</B>性变化特点上述常见病的发病情况不但有明显的季节</B>性与气候变化有关而且多在气候转折的关键时刻节气前后发流例如春分秋分前后冬至前后等等具体保健预防方法大致可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扶正培本增强抗病能力常用药物为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每周可服用3天隔日服用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六味地黄丸 2.注意节气前后的调养肝病应在惊蛰春分等节气前后l周左右时间内服用对症药物具体药物可遵医嘱3.冬病夏治与春病冬治哮喘病患者内服药以温肾壮阳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外敷药可用白芥子细辛生姜等捣汁调糊贴于穴位之上古人早就提出与日月共阴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制定作息制度的指导思想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应晚唾早起多动少路以应养长之气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天应该早睡早起神态安静以应收敛之气冬季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应该早睡晚起即日出起避寒就温以应潜藏之气第二节起居保健 1起居有常乐天年起居主要是指作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常是指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人体的生理常度起居有常就是要求人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这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 2生活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是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生理指标如脑电图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以及血糖量血色素氨基酸尿量副肾皮质激素的分泌量等直至作为代谢结果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是按照季节</B>白天与黑夜的规律而有节奏地变化着这就是人体内的生物钟这种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使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按一定的周期性的时间规律变化它决定着人类寿命的长短要想少生病强体质多增寿就必须做到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最好的措施是根据自已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每日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定时洗漱定时工作学习定时进餐定时锻炼身体定时大便等养成习惯进而形成规律使生活安排得生动活泼井井有条3.起居保健话宜忌居处的宜忌居处环境和卫生状况经常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从养生角度讲居处应该是一个水源清洁土壤肥沃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景色秀丽整洁安宁的自然环境应注意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晨起的易忌最简单的方法是清晨睡醒欲起先拍胸部数掌然后坐起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将两手搓热擦面令温用拇指背上下摩鼻两旁35次轻摩上眼睑35次两手抱头手心掩耳用食指中指弹击脑后各24次两腿前伸各35次坐好叩齿49遍漱津满口分3口咽下意守丹田闭目调息l015分钟后起身劳逸的宜忌要使生活作息规律化定时工作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同时要学会多种形式的休息休息可分为唾眠式休息和娱乐式休息两大类除保证适当睡眠休息外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业余时间里选择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听相声看电影看戏剧赏花观景下棋吟诗作画散步打大极拳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等以陶冶情操养性助乐这样动静结合休息寓于娱乐之中使生活充满乐趣沐浴的宜忌沐浴是人类文明习惯之一称为健身之宝中医认为沐浴可洁肌肤畅气血调精神恢复疲劳防治疾病冬季10天1次春季每周l次夏天每天1次为宜饱食和饥饿时不宜沐浴空腹入浴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昏倒饭后洗澡影响胃肠消化造成消化不良洗澡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防止晕澡浴室要保暖浴后忌风以防感冒看电视的宜忌有时电视机因某些故障放出臭氧若较长时间处在有臭氧的环境中会感到头痛喉干呼吸道不畅每次看电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11.5小时后应稍作休息不宜在吃饭时看以免影响消化看电视时适当饮点茶可防辐射之危害看完后要适当活动身体使气血调畅然后洗洗脸或洗个澡以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灰尘和变态粒子睡眠的宜忌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形式俗话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所用床铺和枕头要高低适宜软硬适中配合左侧卧和适当的仰卧不宜俯卧睡前不可忧虑恼怒最简便有效的消除方法是到室外散步亦可在睡前做气功按摩以安神定志帮助入眠故有先睡心后睡目之说睡前用温水洗脚亦有利于睡眠起居健身十六宜面宜多擦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宣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宜常裹语言宜常简默皮肤宜常干沐 4.谈谈衣着与养生从健康长寿的角度来讲衣着舒适是第一需要因此春季的衣着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纯棉织物吸湿性能好保温性亦好夏季服装夏季气候炎热制做服装的基本原则是降温通风透气选用的衣料要吸湿散湿性好颜色浅谈质地轻而柔软轻薄随风飘动既凉爽又美观大方秋季服装第一大汗之时忌脱衣第二汗后应及时换衣第三不宜久穿紧身衣特别是18岁以下尚未发育成熟的育少年 5.漫谈药枕的保健作用枕头床上四宝铺枕帐被之一它是睡眠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每天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你躺下休息的时候一个合适的枕头会伴随休安静舒适地进入甜蜜的梦乡使你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工作和学习之后的疲劳因此历代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枕头的制作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用装了药物的枕头来防病治病并称此为药枕 5.漫谈药枕的保健作用一般家庭的枕心是用荞麦皮稻谷壳高梁壳或谷壳等做成的在民间早就流行着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B>不同年龄而采用不同枕芯的传统做法例如阳亢火旺的体质多用荞麦皮枕或蚕砂枕清脑降火明目阳虚阴盛体质之人多用高梁壳稻谷壳谷壳作枕心因其性温偏燥可以温阳驱寒夏季常用绿豆衣枕竹枕石膏枕等以祛暑清热小孩宜用小米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大脑和头部的正常发育由此可见选用合适的药枕不仅有益于睡眠而且有益于健康特别是有益于大脑的健康一高血压保健药枕如野菊花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半夏桑叶薄荷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晚蚕沙等这些药物具有辛凉走窜芳香清透的性能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脑明目的功效此种药枕的保健作用是通过两个途径取得的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闻香病除的功效二是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头颈部的皮肤进入体内起到疏畅气血调整明阳的功效临床观察证实经过36个月的使用降压有效率可达80%以上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胸闷健忘等症有明显改善对中风后退症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的效果二颈椎病保健药枕选用的药物有白芷川芎威灵仙红花片姜黄菊花川草乌透骨草等把这些药加工粉碎做成枕芯即可一般1个枕芯可使用1个月左右临床观察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颈椎病的总有效率可达90%左右同时对肩周炎腰腿痛头目眩晕等定亦有疗效三神经衰弱保健枕现代研究证实磁石枕对神经衰弱失眠等症效果良好磁石枕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取一长方形板状磁块垫于枕即可其量可取l一1.5斤磁石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明目益睛之效所以对神衰患者的失眠头痛头晕耳鸣烦躁不安多梦等症状均有良好效果磁石枕是通过磁场的作用而发挥保健作用的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滋生物效应磁生物分子效应细胞效应组织效应器官效应和生物整体效应等 6.床铺是身体健康的益友床铺是安寝的主要工具从健康保健角度出发床铺的设计和制做不能单纯追求其华丽别致而应重点考虑其实用价值考虑它是否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有益于睡眠一床铺以稍微偏低一般来说床铺的高度大约4050厘米即略高过就寝者膝盖为好床铺不可太高太高的床位不仅上下床不方便而且睡眠时有一种紧张感担心翻身或朦胧初醒时摔在地下会使睡觉不踏实影响睡眠质量床铺也不宜太低太低的床位通风不良易于受潮湿二床铺宜稍宽达床位宽大可使睡眠者自由伸缩活动筋骨舒展有利于气血畅通容易恢复疲劳千万不要把床铺弄得太窄小在睡眠时身体不能放松不易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三床铺软硬适中理想的床铺应该是有一定的吸湿性富有适度弹性以在木板床上铺垫上10厘米左右的棉垫的软硬度为洼这样厚的棉垫能适应人体身体表面曲线的需要保持脊椎的正直和正常的生理弧度对睡眠和健康都有益处四因人选择适宜床铺睡眠状态较好的成年入睡较软的床尚可但小孩青少年经常失眠的人老年人不宣睡太软的床小孩和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时期长期睡过软的床脊椎周围的韧带和椎间各关节的负荷将增加生理曲度将加大久而久之会影响脊柱及四肢关节骨骼的发育甚至还可以引起人体畸形变得弯腰驼背等患有腰腿病或脊椎病的人如腰椎间盘脱出脊柱损伤脊柱结核等更不宜睡软床否则会加重病情四因人选择适宜床铺临床观察发现理想软硬度的床铺是预防相治疗腰背肌劳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夏天气候炎热不宜睡太钦的床因为软床通风性能差不利于睡眠寒冷的冬天床铺可垫得较软些对于老年人有一定必要但不是越软越好但太硬的床对睡眠和健康也是不利的床铺过硬缺乏舒适感坚硬的床面不能适应人体生理曲线的需要对肌肉和脊椎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各种各样的损害睡眠时频繁地辗转反侧会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年迈体弱久卧硬床还易引起褥疮 7.睡眠姿势的选择一最佳睡姿对一般人来讲右侧睡卧是最佳睡姿因为在这个位置人身体脊椎向前弯曲好象一张弓四肢可以放在较舒服的位置上全身肌肉能较好地放松使睡相自然和谐众所周知心脏位于胸膛偏左的位置肝脏位于右季肋部而胃通向十二指肠的开口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部是从左向右开的这种睡姿使心脏压力减小有利于血液搏出又可增加肝的血流量故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有利于肝的新陈代谢对于饭后睡觉的人右侧卧可使食物在消化道内吸收运行自如通畅无阻对于血浓循环的顺利运行和解毒抗病等方面都有利一最佳睡姿较短时间的左侧卧位是可以的但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左侧卧易使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血液循环对脾胃虚弱者来说饭后左侧卧会感觉不舒服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做为睡姿的调节适当仰卧是可以的但长时间仰卧时上下肢体处于伸直的紧张状态肌肉得不到理想的放松不易恢复疲劳仰睡时手易放置胸部常引起做恶梦惊醒不少人尤其是肥胖者仰卧熟睡时舌根部的肌肉松弛而坠入咽喉腔易引起呼吸不畅而发出阵阵令人厌烦的鼾声改变睡姿后鼾声大作的情况则可大为改观俯卧位是最不好的睡相因为俯卧压住了胸腹部心肺承受的压力大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腹部亦有压迫感对消化吸收也不利有碍健康 9.药浴保健漫谈下面介绍几种简便常用的方药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1.《外台》载疗头风发落或头痒肿白屑方蔓荆子防风寄生秦椒即川椒大麻仁白芷上六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去滓以洗头三四度差加芒硝一升亦妙本方只有散风祛湿疏通经络杀虫止痒之功 9.药浴保健漫谈2.防治风湿痹痛药浴方桑枝生草乌桂枝鸡血藤伸筋草苏木威灵仙透骨草各30g红花川芍路路通当归五加皮丹参乳香没药各20克本方具有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散风定痛等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腰腿病早期小儿麻痹后遗症脉管炎外伤劳损肢体活动障碍等偏于风寒涅瘀者 9.药浴保健漫谈 3痔疮坐浴方苦参蛇床子黄柏朴硝白藓皮各30一50克苍术防风菊花槐花各15克煎汤10001500毫升坐浴熏洗对于外痔内外混合痔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9.药浴保健漫谈 4.治脚气灰趾甲霉菌感染方露蜂房30克大枫子皂角荆芥防风百部贯众白藓皮苦参各20克红花地骨皮各15克用醋1500克浸泡上药每日1次浸泡30分钟 10.头发健美保养法头发和皮肤一样是人体健康的镜子头秀丽的头发使人显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头发过早发白变疏脱发或没有头发常常使人为之惆怅发的荣枯与人体的健康休戚相关中医学认为头发与肾肝心肺和脑等脏腑组织的关系密切头发乌黑润泽柔韧生长标志着精气充盛气血充足脑健神旺头发疏稀或变白则是疾病和衰老的征象之一一勤梳理常按摩梳头不仅仅是修饰头发美化容颜的日常生活小事而且是关系到祛病延年的大事梳头发的具体做法是每日清晨午休晚睡前由前到后梳头再由后到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至百余次头发勤梳理常按摩有五大好处能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能使头发得到滋养发根牢固防止脱发或早生花发头发光亮润泽能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发生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二发不宜多洗多烫若年老体弱者洗发。
《中医养生学概论》
,.1 、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ABC 〕A 、寂静养神、奋发养德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C、心理平衡 D 、综合调理2 、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A 、喜那么气缓B、喜那么气消C、忧那么气上 D 、悲那么气结E、怒那么气乱3 、哪处是人体脂肪主要的积聚处〔C〕A 、脸部B、胸部C、腰腹部 D 、肩部E、腿部4 、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ABCD〕A 、体质差异B、性格差异C、年龄差异 D 、性别差异5 、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A 、阴阳转变B、阴阳对峙C、阴阳消长 D 、阴平阳秘6 、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整体概括有〔ABCD〕A 、控制法B、疏泄法C、转移法 D 、情志限制法7 、五行递相控制的序次是〔A〕A 、木、土、水、火、金B、金、木、水、火、土C、木、火、土、金、水 D 、金、木、水、火、土E、土、木、金、水、火8 、确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A 、?左传?B、?山海经?C、?内经? D 、?吕氏春秋?9 、中医养生学的根本源那么〔ABC 〕A 、协调脏腑、畅达经络B、寂静养神、节欲葆精C、调息养气、综合调理 D 、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10 、影响情志变化的要素有〔D〕A 、社会要素B、环境要素C、病理要素 D 以上均是11 、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C 〕A 、督脉B、带脉C、冲脉 D 、任脉E、奇经八脉12 、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亲近的是〔A〕A 、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固摄作用C、气的温暖作用 D 、气的防守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1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那么理论源于〔A〕14 、“安家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A 、老子B、达摩 C、庄子D、孙思邈A 、?黄帝内经?B、?神龙本草?C、?礼记内那么?D、?道德经?15 、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B〕A 、大椎B、气海C、神阙 D 、命门E、太冲16 、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 〕A 、怒伤,以忧胜之B、喜伤,以恐胜之C、喜伤,以思胜之D、怒伤,以喜胜之17 、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C〕A 、足少阴肾经B、阳维脉C、任脉 D 、带脉E、手少阴经18 、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A〕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C、心理平衡D、综合调养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喜则气缓B、喜则气消C、忧则气上D、悲则气结E、怒则气乱3、何处是人体脂肪主要的堆积处( C )A、脸部B、胸部C、腰腹部D、肩部E、腿部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A、体质差异B、性格差异C、年龄差异D、性别差异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A、阴阳转化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平阳秘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A、节制法B、疏泄法C、转移法D、情志制约法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 A )A、木、土、水、火、金B、金、木、水、火、土C、木、火、土、金、水D、金、木、水、火、土E、土、木、金、水、火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A、《左传》B、《山海经》C、《内经》D、《吕氏春秋》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A、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C )A、督脉B、带脉C、冲脉D、任脉E、奇经八脉12、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 )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固摄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的防御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1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A、老子B、达摩C、庄子D、孙思邈A、《黄帝内经》B、《神龙本草》C、《礼记内则》D、《道德经》15、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 B )A、大椎B、气海C、神阙D、命门E、太冲1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 )A、怒伤,以忧胜之B、喜伤,以恐胜之C、喜伤,以思胜之D、怒伤,以喜胜之17、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C )A、足少阴肾经B、阳维脉C、任脉D、带脉E、手少阴经18、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百会 B印堂 C承浆 D 风府1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C )A、足少阴肾经B、阳维脉C、督脉D、带脉E、手少阴经20、影响人类的环境因素有( ABCD )A、生物因素B、化学因素C、物理因素D、社会心理因素E、行为因素21、被誉为润肤公主的水果是( A )A、芒果B、橘子C、西瓜D、甜瓜22、水谷之海是指( B )A、胆囊B、胃C、肝肾D、心肺E、大肠23、下列是情志对气机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喜则气缓B、恐则气下C、怒则气上D、思则气结24、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E )A、曲直B、生长C、润下D、从革E、炎上2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 D )A、督脉B、带脉C、任脉D、冲脉E、带脉26、在中医养生学中,先天之本是指( D )A、心B、脾C、肺D、肾E、命门27、被誉为大众情人的水果是( C )A、葡萄B、樱桃C、苹果D、李子28、中医养生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生命规律B、衰老机制C、养生原则和方法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29、肝藏血的作用体现在( ABCDE )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濡养筋目D、为经血之源E、防止出血30、心的生理联属是( ABC )A、在志为喜B、在液为汗C、开窍为舌D、其华在唇31、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B )A、心B、肾C、脾D、肝E、心包32、中医养生学中的整体观念包括( D )A、人体结构上功能上的整体性B、人与自然的整体C、人与社会的整体性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33、五色配五行,黑色在五行中属( B )A、火B、水C、金D、以上均不是34、三宝养生论中的“三宝”是指( A )A、精气神B、气血津C、心肝肾D、神魂魄E、以上均不是35、被称为“水谷之海”的腑是( D )A、三焦B、膀胱C、大肠D、胃E、小肠36.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是( A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37、易于阻遏气机而见胸闷脘痞的邪是( C )A、寒邪B、瘀血C、湿邪D、暑邪E、燥邪38、容易感冒的人,是由于气的何种功能不足导致的( C )A、固摄功能B、气化功能C、防御功能D、温煦功能E、推动功能39.下列医家中被称为“脾胃学派”代表的是( B )A.刘完素B.李杲C.朱震亨D.李中梓40、与情志调节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 )A、肝B、心C、肾D、脑E、肺41.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称为( C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气化D.营养作用42、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 E )A、恐B、惊C、悲D、喜E、思43.五行之“水”的特性是( C )A.曲直B.炎上C.润下D.从革44、肺的生理特性是( B )A、喜润恶燥B、不耐寒热C、体阴用阳D、喜燥恶湿E、主升清45:下列五脏在志中错误的是( C )A.心在志为喜B.脾在志为思C.肺在志为惊D.肾在志为恐4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心在志为乐B、脾在志为怒C、肾在志为恐D、肺在志惊E、心在志为思47.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阴的是( B )A.外向的B.静止的C.温热的D.运动的48、关节炎较难根治,常常反复发作,与湿邪的何种性质有关( C )A、湿性重浊B、湿为阴邪C、湿性粘滞D、湿性类水E、湿性趋下49、肝的疏泄功能表现在( CD )A、在志为喜B、在志为怒C、调畅情志D、帮助消化50、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C )A、肝B、心C、脾D、肾E、胆51、哪些时期是人生中体质变化最重要的转折期( BD )A、婴儿期B、青春期C、壮年期D、更年期E、老年期5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D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E、表与里53、进食辛辣食品后出现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是由于何种病邪导致的( D )A、风邪B、燥邪C、湿热D、火热E、寒邪54.下列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 B )A.主气B.纳气C.生气D.调气55、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悲胜怒B、怒胜思C、思胜恐D、喜胜怒E、以上均错56、五脏的主要功能是( E )A、行血气B、主疏泄C、传化物D、主生殖E、藏精气和生化精气57、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 A )。
A 杨露禅B 吴全佑C 武禹襄D 张三丰58、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 A )A、喜伤心B、怒伤肝C、思伤脾D、悲伤肺E、恐伤肾59.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 A )A. 禁欲或纵欲B.注意房事卫生C.遵守房事禁忌D.杜绝性生活混乱60、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的含义是( D )A、心胸开阔B、性格随和C、心地善良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61、绿化环境与健康关系有( ABCD )A、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C、除尘灭菌D、调节气候62. 以下哪一组现象不属于阴阳的范畴( E )A、弥散与凝聚B、兴奋与抑制C、物质与功能D、白天与黑夜E、推动与沉降63、影响健康的自身因素不包括( D )A、情志因素B、劳逸因素C、饮食因素D、自然环境因素E、以上均是64、下列蔬菜中,具有养生保健作用,能够防治动脉硬化的有( ABD )A、黄瓜B、辣椒C、冬瓜D、洋葱65、易生风动血的病邪是( B )A、风邪B、火邪C、湿邪D、燥邪E、厉气66、养生学的哲学思维方法认为,“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说明了下列何种关系( B )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的矛盾67、下列是有关劳逸失度的害处,描述正确的有( ABCD )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卧伤气D、久行伤筋68、在体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起决定作用( A )A、先天因素B、后天因素C、环境因素D、心理因素E、性别因素69、心理健康的内涵包括( D )A、心态平和,荣辱不惊B、情绪安稳,不躁不怒C、心胸开朗,乐观无忧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70、菜中君子是指( A )。
A、苦瓜B、茄子 C 、番茄 D 、菊花叶71、生活中较高的睡眠质量为( D )A、入睡快,睡眠深B、无起夜,起床快C、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D、夜间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E、以上均是72、睡眠的作用有( ABCD )A、消除疲劳B、保护大脑C、增强免疫D、促进发育73、承泣在( C )正下方。
A鼻孔 B 耳垂 C 瞳孔 D 口74、不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BD )A、木和水B、水与土C、火与土D、木与金E、金与水75、在中医养生学中关于调畅情志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喜胜悲B、思胜悲C、恐胜喜D、怒胜思E、悲胜怒76、养生学认为,较高的睡眠质量表现为( ABCD )A、入睡快B、睡眠深C、无起夜D、白天工作效率高,不困倦77、手三里在曲池穴下( A )。
A 3寸B 寸C 2寸 D1寸78、睡眠的作用不包括( A )A、增强食欲B、增强免疫C、促进发育D、消除疲劳E、以上均不包括79、眉头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 攒竹B 鱼腰C 印堂D 血海80、正常成人心率是( B)A、80~100次/minB、60~100次/minC、50~80次/minD、70~100次/minE、40~80次/min81、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在( B )穴下三寸。
A归来 B 犊鼻 C梁丘 D 天宗82、人体正常体温一般是( A )A、36~37℃B、35~37℃C、~℃D、36~38℃E、35~36℃6、踝关节的内踝高点上3寸是( B )穴。
A 梁丘 B三阴交 C中俯 D 人中83、在饮食养生中,饮食三宜是指( E )A、食宜少,食宜凉,食宜细嚼细咽B、、食宜少,食宜淡C、食宜少,食宜甜D、食宜咸,食宜润E、食宜软,食宜温,食宜细嚼细咽84、运动养生的原则为( ABC )A、掌握运动养生的要领B、强调适度,不宜过量C、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D、动静结合、因人而因85、体质差异形成的常见原因有( ABCD )A、先天因素B、性别因素C、年龄因素D、精神因素及地理环境因素86、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养方面,尤其应该( C )A、忌食脂肪B、忌食咸食C、戒酒D、忌食甜食E、戒烟87、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手臂的( A )。
A 内侧 B外侧 C前侧 D 后侧88、现代研究认为,因水环境污染而影响人类的健康情况有( D )A、水质的生物性污染B、水质的化学污染C、水质的微量元素比例与人生理矛盾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89、以下哪些方法有益于头发的健康( ABCD)A、补肾固精B、健脾生血C、疏肝解郁D、祛风活血E、行气活血90、在环境养生中,优质环境标准是( D )A、空气清新、阳光充沛B、植被繁茂、气候宜人C、风景秀丽,远离污染D、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91、目内眦旁开寸是( A )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