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中国和世界

自由贸易-中国和世界
自由贸易-中国和世界

自由贸易的影响

自由贸易指政府不采用关税、配额或其他形式来干预国际贸易的政策。自由贸易(Free Trade)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即有关贸易条约与协定,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竞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

自由贸易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它既能增进贸易利益,又带来不可避免的代价。但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中的获利及付出的代价大小是不一的,有的国家经济地位提升了,有的却被边缘化了。—个重要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所描述的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有着或明或暗的一系列前提条件,而不同的国家这些贸易条件的具备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对自由贸易政策不能一概照搬。

各方的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由于发达国家的高额补贴和关税,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被人为扭曲,这令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面临严峻挑战。以非洲的棉花出口为例,由于非洲棉花质量好、成本低、竞争力强,因而非洲棉花出口占到世界棉花出口总量的近20%,出口棉花成为非洲33个棉花生产国中2000多万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然而,从1999年至2003年间,美国为其2.5万名棉农补贴近

148亿美元,导致棉花市价暴跌,造成非洲数百万棉农生活难以为继,并严重损害了非洲农业的发展。这并非个案,根据世贸组织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农业综合支持量(包括国家财政支

持和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的收入两部分,WTO以此概念表示某国

对本国农业的支持程度)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最高的瑞士甚至达到47%,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墨西哥外,各国均不超过4%,这显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无法接受的。

农产品贸易问题悬而难决背后凸显了发达国家想要控制贸易自由化主导权。发达国家在维护既得利益的同时又想追求新商机;而与此同时,却企图逃避开放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市场的义务。但正如《费加罗报》的评论所说,这种打着“贸易自由”幌子而行贸易保护之实的行为显然已经伤害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健康发展,而且最终将影响发达国家自己。不久前来自世界各大洲、囊括国际贸易总额65%的有关国家的21个雇主组织发表一项呼吁,要求本国政府在农产品贸易争端上向发展中国家作出实质性让步,以换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品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妥协。正如瑞士经济协会负责人孔迪格所说,发达国家不应为了“拯救自己的农业”而拖整个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后腿。自由贸易的不利影响

1.丧失一部分经济权利

2.支付高昂的产业转移及调整成本

3.某些行业或产业可能出现贫困化出口增长

自由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充分利用国内廉价而丰富的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补充稀缺资源,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3.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