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三年

合集下载

明朝皇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明朝皇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公元1593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二年
公元1594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三年
公元1595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1596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1597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六年
公元1598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七年
公元1599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16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二十八年
公元1600年
万历四年
公元1576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五年
公元1577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六年
公元1578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七年
公元1579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八年
公元1580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九年
公元1581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十一年
公元1583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十二年
公元1584年
明神宗朱翊钧
公元1508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四年
公元1509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五年
公元1510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六年
公元1511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七年
公元1512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八年
公元1513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九年
公元1514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年
公元1515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一年
公元1516年
明武宗朱厚照
明孝宗朱佑樘
弘治四年

大明万历三年

大明万历三年

维 大明萬曆三年歲次乙亥十一月乙未朔□□□□□□□□□□□□□□□□□武 英殿大學士殷士儋陝西按察司副使劉宗岱□□□□□□□□□□□□□□□□ 寺寺丞周六學浙江參將鄭維清敢昭告於□□□□□□□□□□□□□□□□□ 元西臺御史中丞贈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海岱之都會兮奠震維而稱雄粵名賢士繼作兮鹹靈粹之載□□□□□□□兮□□ 跡乎靡從率遐邈以湮祀兮徒想像其餘風惟雲莊於近古兮□□□□攸宗□□□□ 遺範兮史冊紀其豐功問學邃於真積兮儒紳於焉折衷文章蔚□□雅兮士□□□□ 镕稽立朝之建白兮曷謇諤而匪躬誦歸田之倡詠兮又襟度之□□□□□□□□兮 啟萬古之群蒙七徵綽然高尚兮偉百世之人龍既湣時以複出兮□□□□□□□□ 懷夫至仁兮寧扆鑒其深忠亶生榮而死哀兮備邱典之德隆□□□□□□兮□ 昭代而彌崇玄堂直此形勝兮藹隹氣乎鬱蔥鵲華環以□□兮□□□□□□□□□
□ 故池兮問雪香之舊叢憶訓鶴之閒適兮揖石友之□□□□□□□□兮□□□□□ 東私淑艾於如存兮儼親灸乎儀容顧吾生之□後兮愧先□□□□□□□□□
□兮 瞻

梓而
敬恭
爰陳
詞以
紓悃

冀冥
契而
潛通
勒貞
□□

□兮□□□□□□ 饗。

明万历年表

明万历年表
1572年明穆宗隆庆六年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钧即位,是为
明神宗朱翊钧
张居正任首辅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张居正请行「考成法」,以整顿吏治
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诏清丈天下田亩,限三年完成
俺答汗尊乌斯藏喇嘛领袖索南嘉措为,是为三世
张居正举潘季驯总理河漕
,西路军被歼
后金灭叶赫,至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均亡
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
后金天命五年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为光宗
。光宗病,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九月朔,光宗死。时人疑下毒致
死,是为红丸案。廷臣恐光宗选侍李氏操纵朝政,迫令迁宫,是为移
宫案。皇长子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1638年明思宗崇祯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明廷推行招抚政策,张献忠据谷城受抚,但拒绝解
甲。李自成屡为明军所败,兵力微弱,起义军入商雒山中
清多尔衮大举攻明。高阳失守,孙承宗殉难。卢象升奉命督天
下兵。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阵亡
清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
1639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
1616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
后金天命元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金
1618年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明,毁抚顺,
拨清河堡
1619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
后金天命四年明经略杨镐率四路军攻后金,大败。萨尔浒之战
1625年明熹宗天启五年
后金天命十年魏忠贤兴大狱,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
杨、左、魏受刑死。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罢孙承宗。命放弃关外
各城
三月,后金迁都渖阳,是为盛京

明朝万历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明朝万历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万历十四年
公元1586年
万历十五年
公元1587年
万历十六年
公元1588年
万历十七年
公元1589年
万历十八年
公元1590年
万历十九年
公元1591年
万历二十年
公元1592年
万历二十一年
公元1593年
万历二十二年
公元1594年
万历二十三年
公元1595年
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1596年
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1597年
万历二十六年
年号
公元
万历元年
公元1573年
万历二年
公元1574年
万历三年
公元1575年
万历四年
公元1576年
万历五年
公元1577年
万历六年
公元1578年
万历七年
公元1579年
万历八年
公元1580年
万历九年
公元1581年
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万历十一年
十三年
公元1585年
公元1610年
万历三十九年
公元1611年
万历四十年
公元1612年
万历四十一年
公元1613年
万历四十二年
公元1614年
万历四十三年
公元1615年
万历四十四年
公元1616年
万历四十五年
公元1617年
万历四十六年
公元1618年
万历四十七年
公元1619年
万历四十八年
公元1620年
公元1598年
万历二十七年
公元1599年
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16
万历二十八年
公元1600年
万历二十九年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原创)汇总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完整版太祖系秦亲王世系太祖嫡二子朱樉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

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

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秦愍王朱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封。

十一年就藩西安府。

二十八年薨。

1370~1395 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洪武二十八年袭封。

曾镇压过沔人高福兴暴动。

成祖称帝,曾谴使西安,尚炳初时傲慢无礼,后为成祖威胁,才谢罪归服。

永乐十年薨。

1395~1412 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永乐十年袭封。

二十二年未娶薨。

1412~1424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进封。

宣德元年未娶薨。

1424~1426 秦康王朱志[土挈],隐庶三子,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进封。

景泰六年薨。

1428~1455 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天顺二年袭封。

成化二十二年薨。

1458~1486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成化四年封镇安王,弘治元年袭封秦王。

十一年薨。

无子。

1488~1498秦安王朱公铭,康庶三子,封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庄王朱诚澯,安嫡一子,袭临潼王,追封秦王。

秦昭王朱秉欆,简从弟临潼王朱诚澯庶一子,初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祖朱公铭为安王,父朱诚澯为庄王。

十四年薨。

1500~1501秦定王朱惟焯,昭庶一子,正德四年袭封。

嘉靖二十三年薨。

无子。

1509~1544秦恭王朱诚润,追封。

秦顺王朱秉柎,追封。

秦端王朱惟燫,追封。

秦宣王朱怀埢,定再从弟奉国将军朱惟燫之子,初封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曾祖镇国将军朱诚润为恭王,祖辅国将军朱秉柎为顺王,父朱惟燫为端王。

朱诚润,安庶二子也。

四十五年,宣王薨。

1548~1566秦靖王朱敬镕,宣庶一子,初封隆德王,隆庆三年袭封。

明朝宗室列传(二)

明朝宗室列传(二)

明朝宗室列传(二)秦王系朱尚炳(1380-1412)明朝宗室,安徽凤阳人,明太祖之孙,秦愍王朱樉长子,生母邓妃。

1395年六月袭封秦王,1412年三月薨,寿三十三,长子朱志堩袭秦王爵,妻妾正妃刘氏,唐夫人,子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壇,宜川王朱志堢。

永兴王朱尚烈(1384-1418)秦王朱樉嫡次子,生母王氏。

1403年二月封永兴郡王,1418年正月薨,谥号懿简。

保安王朱尚煜(1385-1410)明太祖孙,秦愍王樉嫡三子,永乐元年封受封保安郡王,1409年正月薨,谥号悼僖。

兴平王朱尚烐(1389-1449)秦王朱樉庶四子,母张氏,1402年九月封兴平郡王,正统十四年四月薨,谥号恭靖。

在政期间,对百姓照顾有加,减少百姓的劳役,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在位48年,由其子朱志承袭位。

永寿王朱尚灴(1390-1420)秦王朱樉第五子,1402年九月封永寿郡王,1420年八月去世,谥号怀简。

诸子:永寿王朱志埴,镇国将军朱志铚,镇国将军朱志锤。

安定王朱尚炌(1394-1437)明太祖孙,秦王朱樉庶六子,永乐元年受封。

十六年削为庶人,发守愍王坟园,国除。

永兴国永兴王朱志墣(1407-1454)朱尚烈庶长子,母马氏,1424年袭封永兴王,1454年四月薨,年四十八,谥号恭宪,子永兴王朱公鉐,镇国将军朱公䤡。

永兴王朱公鉐(1428-1488)永兴王朱志墣庶长子,母张氏,景泰六年袭封,1488年十一月薨,谥号昭僖,子朱诚澜嗣位。

永兴王朱诚澜(1445-1507)昭僖王朱公鉐嫡子,母妃尹氏。

正统十年七月初九日生,天顺元年十月封长子,1491年九月袭封。

正德二年正月薨,从子朱秉榉嗣位。

永兴王朱秉榉(1475-1533)永兴王朱诚澜从子,朱志㙸曾孙,镇国将军朱公䤡孙,辅国将军朱诚瀷长子。

正德六年以奉国将军嗣封,嘉靖十二年薨。

在位二十三年,由子朱惟熣袭封。

永兴王朱惟熣(1497-1574)朱秉榉长子,嘉靖十七年袭封,在位37年,万历二年薨,1576年诏命朱怀填管理王府事务。

明朝历代诚意伯

明朝历代诚意伯

明朝历代诚意伯兵科给事中王亮言:“国初勋臣运筹帷幄如诚意伯刘基,仗节死义如花云,其后嗣或无爵禄或有爵禄而夺之。

今刘基之裔刘世延,有定变功,被权相倾陷,拟罪夺爵,大为可惜……”上命刘世延着复爵,照旧于南京都督府带俸,原住过禄米准与补支一年,遇缺推用。

5 王亮所言“权相”指的是张居正,时值“倒张清算”之时,所以刘世延得以复爵、复职。

此后,刘世延又因“不法”被多次弹劾。

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月,“刑科都给事中戴光启参诚意伯刘世延假谢恩肆辩及诸横恣状。

”6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他因侵夺刘塘民田和截留芦课而被礼科给事中侯先春、南京御史王藩臣等参劾,左都御史吴时来覆参谓,“宜就夺田、截课二事,行令抚按,讯究如法,不应以世功而姑贷也。

”7万历帝却并未下旨严办。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他因纵使家奴侵夺陆锐等83家所开垦塔山官塘田,被“罚住禄米一年,着痛加省改。

”8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六月,“南京河南道御史林培纠参诚意伯刘世延先后诸不法状,部覆当回原籍听勘,仍行南法司提问党恶诸人。

”9万历帝准依部议。

但是刘世延并没有回籍听勘,而仍滞留南京。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九月,他又因妄言灾祥而被通政司使田蕙参劾,“南北台省亦交章弹劾”,然终“皆不报”。

10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他因“擅用关防牌票、私造兵器、聚众杀人”而被究问。

11审理期间,他试图逃跑,未遂。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上以开国勋裔,姑免死释放,革去冠带,发回原籍,照沐朝弼例,令其子承袭祖爵。

后世延仍住南京,命法司差官押回,令本处抚按官羁管。

”12回籍后,刘世延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上疏参劾万历帝派在瓜州、仪征的税监暨禄及督理芦课太监党存仁,指斥其贪渎。

不报。

13六月,“御马监左少监暨禄劾奏诚意伯刘世延犯罪回籍,不思杜门省改,致书嘱托,包揽客船,干求免税,纵子刘尚仁等纠党成群,阻挠税务。

上命禄会同该抚按官严拏问拟具奏,不许连累无辜。

论明代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论明代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论明代张居正的政治思想摘要: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以推行一条鞭法而名垂青史。

明代万历年间,他前后当国十年,政绩卓著,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以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救时宰相”。

探究他的政治思想是正确理解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拟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论述了他的社会变革、选才用人、守成等政治思想。

关键词:明代;张居正;政治;思想;积极性;局限性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

他出身寒微,少年中举,有经邦济世之志,官至内阁大学士。

他性格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却又专断独行,大权独揽。

张居正的独裁专擅超越了一般的含义。

他在上挟持皇帝,在下控制同僚。

①在万历初年(1573-1582年)做了十年首辅,面对极其严重的财政危机,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新政,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把衰败、混乱的明帝国治理得国富政安。

其之所以成功无疑与其具有一套系统全面的行政思想是分不开的。

②然而对其改革史家们历来众说纷纭,扬抑迥异。

钱穆斥之为“是权臣,是奸臣”③。

张居正作为明朝当时的实际最高决策人,他个人的思想见解与品行才能,与改革的深度和得失成败有直接的关系,我主要从积极方面和局限方面来论述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一、张居正政治思想的积极方面(一)近民便俗、通识时变的社会变革思想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

君主赖以依靠的行政系统,由于官员们的因循、推诿、例行公事、结党营私而使本就很差的行政效率降到难以容忍的地步,明王朝处于极度的危机之中。

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日趋没落,宋明以来,理学被尊为儒学的正宗、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到明后期愈来愈走向空疏。

它宣扬心外无物,不假外求,把做学问的功夫引向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感悟人的良知,推知万事万物,否认客观真理。

这种脱离实际的学风,养育出一批文人学士谈玄说虚,以说空话,说大话为时髦,鄙薄民生国事。

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内蒙古各地名的汉语解释

各地名的汉语解释来源:王☆∩_∩鹤的日志蒙古:永恒的火焰盟:蒙古语艾么格的意译词,艾么格意为部落、宗族、部、类、现又指自治区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市级。

旗:蒙古语浩树的意译词,浩树意为嘴、铧、角、尖角、清代又为地区比木高一级的行政单位,现又指自治区蒙古族地区行政区划名,相当于县一级。

木:木蒙古语原指箭,清代又为地区旗里的行政单位,汉语称其为佐,现又为自治区旗以下行政区划名,相当于乡一级。

音译词。

嘎查:蒙古语原指有危险、有险阻、有障碍的地方,后指村庄,现又指自治区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村。

是音译词。

艾里:蒙古语指村子、村落、村庄,也有户、家的意思。

是音译词。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

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呼市最古老的村子——姑子板.nmg.xinhuanet. 2013-04-01 08:50字体[ 大中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在呼和浩特市中路西段,路北有条小巷叫做姑子板巷。

人们走过这里,总是会看一看这个路牌,姑子板巷?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它又有什么来历呢?就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姑子板巷附近,曾经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姑子板村”。

我们都知道,呼和浩特旧城是在明朝万历三年(1575)被赐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周边有着许多村庄,姑子板村就位于归化城的东北侧,随着清朝归化城人口的不断增加,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又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绥远城,于是姑子板村就被新旧两城夹在了中间。

虽然新旧两城相距仅5里,但是因为新城为军事要塞,四门壮观,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并设有兵丁把守。

所以新、旧两城在当年并不像今日这般往来平凡,而且当时道路十分难行,也正是由于居民之间互不往来,姑子板村才得以继续存在。

明朝纪年表

明朝纪年表

明朝纪年表(公元1368-公元1661)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戊申年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己酉年洪武三年公元 1370年庚戌年洪武四年公元 1371年辛亥年洪武五年公元 1372年壬子年洪武六年公元 1373年癸丑年洪武七年公元 1374年甲寅年洪武八年公元 1375年乙卯年洪武九年公元 1376年丙辰年洪武十年公元 1377年丁巳年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戊午年洪武十二年公元 1379年己未年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年庚申年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年辛酉年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年壬戌年洪武十六年公元 1383年癸亥年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年甲子年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年乙丑年洪武十九年公元 1386年丙寅年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年丁卯年洪武二十一年公元 1388年戊辰年洪武二十二年公元 1389年己巳年洪武二十三年公元 1390年庚午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 1391年辛未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 1392年壬申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年癸酉年洪武二十七年公元 1394年甲戌年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年乙亥年洪武二十九年公元 1396年丙子年洪武三十年公元 1397年丁丑年洪武三十一年公元 1398年戊寅年建文元年公元 1399年己卯年建文二年公元 1400年庚辰年建文三年公元 1401年辛巳年建文四年公元 1402年壬午年永乐元年公元 1403年癸未年永乐二年公元 1404年甲申年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乙酉年永乐四年公元 1406年丙戌年1永乐五年公元 1407年丁亥年永乐六年公元 1408年戊子年永乐七年公元 1409年己丑年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庚寅年永乐九年公元 1411年辛卯年永乐十年公元 1412年壬辰年永乐十一年公元 1413年癸巳年永乐十二年公元 1414年甲午年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年乙未年永乐十四年公元 1416年丙申年永乐十五年公元 1417年丁酉年永乐十六年公元 1418年戊戌年永乐十七年公元 1419年己亥年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年庚子年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年辛丑年永乐二十年公元 1422年壬寅年永乐二十一年公元 1423年癸卯年永乐二十二年公元 1424年甲辰年洪熙元年公元 1425年乙巳年宣德元年公元 1426年丙午年宣德二年公元 1427年丁未年宣德三年公元 1428年戊申年宣德四年公元 1429年己酉年宣德五年公元 1430年庚戌年宣德六年公元 1431年辛亥年宣德七年公元 1432年壬子年宣德八年公元 1433年癸丑年宣德九年公元 1434年甲寅年宣德十年公元 1435年乙卯年正统元年公元 1436年丙辰年正统二年公元 1437年丁巳年正统三年公元 1438年戊午年正统四年公元 1439年己未年正统五年公元 1440年庚申年正统六年公元 1441年辛酉年正统七年公元 1442年壬戌年正统八年公元 1443年癸亥年正统九年公元 1444年甲子年正统十年公元 1445年乙丑年正统十一年公元 1446年丙寅年正统十二年公元 1447年丁卯年正统十三年公元 1448年戊辰年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年己巳年景泰元年公元 1450年庚午年景泰二年公元 1451年辛未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壬申年景泰四年公元 1453年癸酉年景泰五年公元 1454年甲戌年景泰六年公元 1455年乙亥年景泰七年公元 1456年丙子年天顺元年公元 1457年丁丑年天顺二年公元 1458年戊寅年天顺三年公元 1459年己卯年天顺四年公元 1460年庚辰年天顺五年公元 1461年辛巳年天顺六年公元 1462年壬午年天顺七年公元 1463年癸未年天顺八年公元 1464年甲申年成化元年公元 1465年乙酉年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丙戌年成化三年公元 1467年丁亥年成化四年公元 1468年戊子年成化五年公元 1469年己丑年成化六年公元 1470年庚寅年成化七年公元 1471年辛卯年成化八年公元 1472年壬辰年成化九年公元 1473年癸巳年成化十年公元 1474年甲午年成化十一年公元 1475年乙未年成化十二年公元 1476年丙申年成化十三年公元 1477年丁酉年成化十四年公元 1478年戊戌年成化十五年公元 1479年己亥年成化十六年公元 1480年庚子年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年辛丑年成化十八年公元 1482年壬寅年成化十九年公元 1483年癸卯年成化二十年公元 1484年甲辰年成化二十一年公元 1485年乙巳年成化二十二年公元 1486年丙午年成化二十三年公元 1487年丁未年弘治元年公元 1488年戊申年弘治二年公元 1489年己酉年弘治三年公元 1490年庚戌年弘治四年公元 1491年辛亥年弘治五年公元 1492年壬子年弘治六年公元 1493年癸丑年弘治七年公元 1494年甲寅年弘治八年公元 1495年乙卯年弘治九年公元 1496年丙辰年弘治十年公元 1497年丁巳年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年戊午年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年己未年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年庚申年弘治十四年公元 1501年辛酉年弘治十五年公元 1502年壬戌年弘治十六年公元 1503年癸亥年弘治十七年公元 1504年甲子年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年乙丑年正德元年公元 1506年丙寅年正德二年公元 1507年丁卯年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戊辰年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己巳年正德五年公元 1510年庚午年正德六年公元 1511年辛未年正德七年公元 1512年壬申年正德八年公元 1513年癸酉年正德九年公元 1514年甲戌年正德十年公元 1515年乙亥年正德十一年公元 1516年丙子年正德十二年公元 1517年丁丑年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年戊寅年正德十四年公元 1519年己卯年正德十五年公元 1520年庚辰年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辛巳年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壬午年嘉靖二年公元 1523年癸未年嘉靖三年公元 1524年甲申年嘉靖四年公元 1525年乙酉年嘉靖五年公元 1526年丙戌年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丁亥年嘉靖七年公元 1528年戊子年嘉靖八年公元 1529年己丑年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庚寅年嘉靖十年公元 1531年辛卯年嘉靖十一年公元 1532年壬辰年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年癸巳年嘉靖十三年公元 1534年甲午年嘉靖十四年公元 1535年乙未年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年丙申年嘉靖十六年公元 1537年丁酉年嘉靖十七年公元 1538年戊戌年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己亥年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年庚子年嘉靖二十年公元 1541年辛丑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壬寅年嘉靖二十二年公元 1543年癸卯年嘉靖二十三年公元 1544年甲辰年嘉靖二十四年公元 1545年乙巳年嘉靖二十五年公元 1546年丙午年嘉靖二十六年公元 1547年丁未年嘉靖二十七年公元 1548年戊申年嘉靖二十八年公元 1549年己酉年嘉靖二十九年公元 1550年庚戌年嘉靖三十年公元 1551年辛亥年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552年壬子年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癸丑年嘉靖三十三年公元 1554年甲寅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 1555年乙卯年嘉靖三十五年公元 1556年丙辰年嘉靖三十六年公元 1557年丁巳年嘉靖三十七年公元 1558年戊午年嘉靖三十八年公元 1559年己未年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年庚申年嘉靖四十年公元 1561年辛酉年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年壬戌年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年癸亥年嘉靖四十三年公元 1564年甲子年嘉靖四十四年公元 1565年乙丑年嘉靖四十五年公元 1566年丙寅年隆庆元年公元 1567年丁卯年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戊辰年隆庆三年公元 1569年己巳年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庚午年隆庆五年公元 1571年辛未年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壬申年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癸酉年万历二年公元 1574年甲戌年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乙亥年万历四年公元 1576年丙子年万历五年公元 1577年丁丑年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戊寅年万历七年公元 1579年己卯年万历八年公元 1580年庚辰年万历九年公元 1581年辛巳年万历十年公元 1582年壬午年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年癸未年万历十二年公元 1584年甲申年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年乙酉年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年丙戌年万历十五年公元 1587年丁亥年万历十六年公元 1588年戊子年万历十七年公元 1589年己丑年万历十八年公元 1590年庚寅年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年辛卯年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2年壬辰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 1593年癸巳年万历二十二年公元 1594年甲午年万历二十三年公元 1595年乙未年万历二十四年公元 1596年丙申年万历二十五年公元 1597年丁酉年万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戊戌年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年己亥年万历二十八年公元 1600年庚子年万历二十九年公元 1601年辛丑年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年壬寅年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癸卯年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甲辰年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年乙巳年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年丙午年万历三十五年公元 1607年丁未年万历三十六年公元 1608年戊申年万历三十七年公元 1609年己酉年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年庚戌年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年辛亥年万历四十年公元 1612年壬子年万历四十一年公元 1613年癸丑年万历四十二年公元 1614年甲寅年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年乙卯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万历四十五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万历四十七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泰昌元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天启元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天启二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天启三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天启四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天启五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崇祯二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崇祯六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崇祯七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崇祯八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崇祯十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崇祯十一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崇祯十四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弘光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隆武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隆武二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绍武元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永历元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永历二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永历三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永历四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永历五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永历六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永历七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永历八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永历九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永历十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永历十一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永历十二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永历十三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永历十四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年辛丑年。

中国古代的明朝万历年间

中国古代的明朝万历年间
葡萄牙:明朝万历年间,葡萄牙与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西班牙:明朝万历年间,西班牙与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西班牙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荷兰:明朝万历年间,荷兰与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荷兰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英国:明朝万历年间,英国与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英国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造船业:船舶 制造技术进步, 大型船舶制造
能力增强
航海事业的成就
郑和下西洋:明朝万历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 来。
航海技术:明朝万历年间,航海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指南针、罗盘、航海图等。
造船业:明朝万历年间,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宝船、福船等大型船只的建造。
明朝万历年间 的文化繁荣
文学艺术的成就
明朝万历年间,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作品。
明代戏曲:明代戏曲繁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如《牡丹亭》、《西厢记》等。
明代书画:明代书画艺术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画家,如唐寅、文徵明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海洋贸易:明朝万历年间,海洋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 的贸易往来。
科学研究的成果
数学:《九章算术》、 《几何原本》等数学著作 的翻译和研究
医学:《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 的整理和研究
地理学:《徐霞客游记》 等地理学著作的撰写和研 究
农业:《农政全书》等农 业学著作的撰写和研究
农业工具的改进:如曲辕犁、水车等 农业技术的推广:如轮作、间作、套作等 农业知识的普及:如《农政全书》等农业书籍的出版 农业科技的应用:如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等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

明朝东林党三君之一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简介本文导读: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

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当场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

万历十一年(1582年),回朝廷吏部给事中,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触犯了皇帝,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

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

天启元年(1621年)任吏部左侍郎,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

崇祯元年(1628年),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有子邹燧。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邹元标从小聪颖好学,9岁即学习儒家经书。

20岁时跟随嘉靖进士胡直出游,遍历名山大川,拜访了诸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深受影响。

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

万历五年(1577年),邹元标考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

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

反对夺情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病死,首辅张居正居丧不丁忧,邹元标三次上疏反对“夺情”,奏章说:“陛下以为张居正对国家有利吗?张居正论才干虽然有所作为,学术根基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

他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比如州县入学的人数,限定为十五六人。

有关官署迎合他的旨意,更加减少数量。

这是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

各地判决囚犯,也有一定的数量,有关部门害怕受处分,数量上一定追求有所富余。

这是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

大臣拿了俸禄苟且偷生,小臣害怕获罪保持沉默,有的人今天陈述意见,明天却遭到了谴责。

这是上下言路没有通畅。

黄河泛滥成灾,老百姓有的以荒草地为家,以喝水充饥,而有关部门却充耳不闻。

这是老百姓的疾苦没有得到救济。

其他诸如任用残酷的官员,埋没杰出的人才,真是举不胜举。

臣恭恭敬敬地读皇帝的诏示,上面说道:‘朕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志向还没有确定,先生就离开了我,将使前功尽弃了。

明朝文学史年表

明朝文学史年表

明清文学史年表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正月,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

八月,元朝亡。

约于元末明初,传为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施耐庵编撰的《水浒传》基本定型。

传罗贯中为施耐庵的门人。

施氏生卒年不详。

罗氏约生于1315—1385年之间,另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传世。

洪武二年已酉(1369)二月,诏修《元史》,以宋濂、王祎为总裁。

高启以荐修《元史》赴南京,次年授翰林院编修,《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池上雁》等诗作于此际。

洪武三年庚戌(1370)诏定八股文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

高启自定《缶鸣集》十二卷。

杨维桢卒(1296—),年七十五。

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高明约卒于是年(约1301—),年约七十。

有南戏《琵琶记》等。

洪武七年甲寅(1374)高启因作《郡治上梁文》犯忌被杀,年三十九(1336—)。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洪武八年乙卯(1375)刘基卒(1311—),年六十五。

有《诚意伯文集》。

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瞿佑著成《剪灯新话》四卷。

朱权生(—1448)。

杨基卒于本年或后(1326—),年约五十三。

有《眉庵集》。

洪武十二年已未(1379)朱有燉生(—1439)。

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坐谋逆罪被杀,株连者众。

徐贲卒(生年不详)。

有《北郭集》。

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宋濂卒(1310—),年七十二。

有《宋学士文集》。

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三月,颁科举取士式,乡、会试首试《五经》、《四书》,遂为定制。

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张羽远谪广东,半途召还,自沉龙江,年五十三(1333—)。

有《静居集》。

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五月,颁《御制大明律》,其中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如、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
孟古哲哲介绍
中文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
别名:大妃、孝慈高皇后
国籍:中国(明朝末年)
民族:满族
主要成就: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陵墓:清福陵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

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天聪十
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明朝皇帝家谱

明朝皇帝家谱

明朝皇帝家谱明朝皇帝个人小档案:1,姓名:朱元璋属相:龙享年:71岁,年号:洪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父亲:朱世珍(俗名朱五四)。

母亲:陈氏。

初婚:25岁。

配偶:马皇后。

子女:26子,16女。

出生日期: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

卒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陵寝:孝陵:南京东郊紫金山独龙峰玩珠阜南。

接班人:朱允炆,最得意:开创大明基业。

最失意:朱标早逝。

最不幸:幼年经历悲惨。

最痛心:马皇后病逝。

最擅长:反腐倡廉,刚猛治国。

2,姓名:朱允炆属相:蛇,享年:不详。

年号:建文,庙号:惠帝。

谥号:无。

父亲:朱标,母亲:吕妃初婚:16岁。

配偶:马皇后。

子女:2子。

出生日期: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五日。

卒年:不详陵寝:无。

接班人:朱棣,最得意:行宽政,得士心。

最失意:失去帝位,死因不明。

最不幸:平燕失利。

最痛心:削藩未果。

最擅长:诗文。

3,姓名:朱棣属相:鼠,享年:65岁。

庙号:太宗,成祖(嘉靖)父亲,朱元璋。

母亲:马皇后,一说碽(贡)妃,初婚:17岁,配偶:徐皇后,子女:3子5女,出生日期: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卒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陵寝:长陵:北京昌平天寿山主峰南。

接班人:朱高炽,最得意:得皇位,最失意:夺位不正,人心难服。

最不幸:病死行军途中。

最痛心:诸子争储位。

最擅长:弘扬传统,尊文善武。

4,姓名:朱高炽属相:马享年:48岁,年号:洪熙。

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

父亲:朱棣,母亲:徐皇后。

初婚:18岁,配偶:张皇后,子女:10子7女。

出生日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二十三日。

卒年:洪熙元年(1425年)。

陵寝:献陵:北京昌平天寿山一岭南。

接班人:朱瞻基。

最得意:保住帝位。

最失意:身体虚弱,不重视保健。

最不幸:在位一年。

最痛心:弟弟们图谋夺嫡。

最擅长:等待。

5,姓名:朱瞻基属相:虎享年:38岁,年号:宣德。

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

父亲:朱高炽,母亲:张皇后。

明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明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明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明(公元1368-公元166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己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庚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癸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甲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乙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丙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丁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戊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己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庚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辛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癸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甲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乙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丙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丁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戊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己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庚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壬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癸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甲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乙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丙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戊寅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庚辰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辛巳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壬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甲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乙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丙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丁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戊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己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庚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辛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壬辰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癸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甲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乙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丙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丁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戊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己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庚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辛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壬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癸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甲辰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丁未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戊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己酉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庚戌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辛亥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壬子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癸丑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甲寅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乙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丁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戊午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己未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庚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辛酉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壬戌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癸亥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乙丑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丙寅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丁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戊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己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辛未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壬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癸酉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甲戌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乙亥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明)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戊寅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己卯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庚辰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辛巳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壬午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癸未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甲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乙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丁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戊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己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庚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辛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壬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癸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甲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乙未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丙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丁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戊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己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庚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辛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壬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癸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甲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乙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丙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丁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己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庚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辛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壬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癸丑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甲寅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乙卯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丙辰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丁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戊午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己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庚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辛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壬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癸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甲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乙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丁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戊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己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庚午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辛未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壬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癸酉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乙亥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丙子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丁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戊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己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庚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辛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癸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甲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乙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丁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戊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己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庚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辛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癸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甲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乙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丙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丁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己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庚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辛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壬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癸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乙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丙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丁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戊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己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辛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壬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癸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甲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乙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丙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丁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戊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己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庚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辛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壬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癸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甲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乙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丙寅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戊辰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己巳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庚午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辛未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壬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甲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乙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丙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丁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戊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己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庚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辛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壬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癸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甲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乙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丁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戊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己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庚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辛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癸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甲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乙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丙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丁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己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 06年丙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庚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壬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癸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甲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乙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丁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戊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己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庚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辛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壬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癸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甲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丁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戊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己未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壬戌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癸亥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甲子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丙寅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丁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己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庚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壬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癸酉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甲戌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乙亥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丙子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丁丑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戊寅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己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壬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癸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丁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戊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己丑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庚寅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辛卯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壬辰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癸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1654年甲午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乙未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丙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丁酉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戊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己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1660年庚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辛丑年。

明朝靖江王世系表

明朝靖江王世系表

靖江王朱守谦,(1361年-1392年),祖父南昌王朱兴隆是朱元璋的哥哥、父朱文正。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靖江王(1370年—1380年、1387年)。

洪武九年到封地靖江(今桂林)。

奉禄视郡王,官属亲王的一半,靖江有元顺帝潜邸,改为王宫,上表谢恩。

太祖对跟去的从臣说:“朱文正年幼而镇守西南,要善导他。

”,守谦知书,蛮横奸狡,使得当地人有怨言。

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朱守谦返还京师,戒谕他。

守谦作诗,诗中颇有怨言。

朱元璋怒,废为庶人。

居住在凤阳7年后,恢复其爵位。

改镇守云南,和妻子的弟弟徐溥一起去,又赐书戒谕,语极挚切。

但朱守谦还是和以前一样暴横。

下召回京,让他再次居住在凤阳。

又强取牧马,被禁锢于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卒。

葬于钟山。

靖江悼僖王朱赞仪,(1382年-1408年),朱守谦嫡长子,王妃张氏、夫人耿氏、李氏,建文二年(1400年)袭封,因靖难之役于永乐元年(1403年)才复藩,六年薨。

靖江庄简王朱佐敬,朱赞仪庶长子、母耿氏,王妃沈氏,永乐九年(1411年)袭封,成化五年(1469年)薨。

靖江怀顺王朱相承,朱佐敬嫡长子,王妃谷氏,天顺元年(1457年)卒。

成化七年追封(1471年)。

靖江昭和王朱规裕,朱相承嫡长子,王妃林氏,成化七年(1471年)袭封,弘治二年(1489年)薨。

靖江端懿王朱约麒,朱规裕嫡长子,王妃杨氏,弘治三年(1490年)袭封,正德十一年(1516年)薨。

靖江安肃王朱经扶,朱约麒嫡长子,王妃徐氏,正德十三年(1518年)袭封,嘉靖五年(1526年)薨。

靖江恭惠王朱邦苧,朱经扶庶长子,王妃滕氏,嘉靖六年(1527年)袭封,隆庆六年(1572年)薨。

靖江康僖王朱任昌,朱邦宁庶长子,王妃支氏,万历三年(1575年)袭封,十一年(1583年)薨。

靖江温裕王朱履焘,朱任昌庶长子,王妃石氏,万历十三年(1585年)袭封,二十年(1592年)薨。

无子。

叔叔朱任晟立。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鲁国明朝鲁国诸王编辑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十子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

十八年就藩兖州府。

二十二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一子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

成化二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一子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

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一子1476年—1523年成化十二年袭封。

嘉靖二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一子追封成化十九年封世子。

弘治十八年薨。

諡怀简。

以孙观 袭封。

追封王,改諡曰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一子追封弘治十六年封世孙。

正德十五年薨。

以子观 袭封。

追封王,諡曰悼。

鲁端王朱观 朱健杙、嫡一子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 、庶一子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

嘉靖三十年袭封。

万历二十二年薨。

鲁温肃世子朱寿 朱颐坦、嫡一子不知何年封世子。

隆庆三年卒。

无子。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子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

万历二十四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无子。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子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

万历二十九年进封。

崇祯九年薨。

无子。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子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

崇祯九年进封。

十二年薨。

鲁安王(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一子1640年—1642年崇祯十三年袭封。

十五年,大清兵破兖州,自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子1644年—1662年崇祯十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

清顺治三年六月,王师渡浙,以海航海,依郑成功。

十一年病故於金门。

鲁世子朱弘?朱以海、一子隆武元年八月封世子。

二年六月薨。

鲁世子朱弘枬朱以海、二子永历三年八月封世子。

五年,舟山陷,申人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八子1662年后—1683年永历十七年二月生。

不知何年袭封。

三十七年,降清,内徙於山西。

钜野国明朝钜野国诸王编辑宣德二年(1427年)封。

清朝皇后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

清朝皇后列表_中国历史朝代

清朝皇后列表努尔哈赤皇后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

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

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

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

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迁葬东京陵,1629年3月7日(天聪三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后的谥号是“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孝烈武皇后(1589年—1626年9月1日):阿巴亥乌拉那拉·阿巴亥继室大福晋,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两年之后被册为大福晋。

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生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1612年生十四子睿忠亲王多尔衮,1614年生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

1620年(天命五年)小福晋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

次年又复为大福晋。

1/ 171626年9月1日(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

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福晋从殉。

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死时距努尔哈赤去世不到一天,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于福陵。

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

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

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

阿巴亥的“孝烈皇后”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太庙。

皇太极皇后1.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13日—1649年5月27日):博尔济吉特·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万历三年(1575),烟草由吕宋传人台湾、福建。

1579年,利玛窦把鼻烟带入广东,中国吸烟人口大增。

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1900年在台湾试种烤烟,自1910年后相继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试烤烟城功,1937—1940年开始在四川、贵州和云南试种,发展成为我国主产优质烟区。

20世纪50年代引进香料烟,60年代引进白肋烟,分别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试种成功。

黄花烟约在200年前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北部地区种植。

请查看网站
5、国外的烟草是如何传播的?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船队探险航行在美州圣萨尔瓦多岛,看见那里的印度第安人手执火把,嘴里叼着草叶在吸烟雾,感到很奇怪。

当他们继续舫行到今天的古巴和海地时,又见到许多男女也是手里拿着点燃的草叶在吸,后来才知道他们点燃的是用烟草叶包裹的玉米叶丝。

哥伦布本人虽然对印第安人抽烟的习俗并不感兴趣,但是船上的那些来自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水手们却对此着迷不已,步后尘者还有西班牙殖民者和殖民地居民们。

殖民者们返回自己的国家后,便将抽烟的习俗带回西班牙和葡萄牙。

后来这种象征财富的习俗又传入法国,再通过派驻葡萄牙的法国大使让·尼科(Jean Nicot,尼古丁和烟草的拉丁文学名Nicotianatabacum就是取自他的名字)传入意大利。

在英国,沃尔特雷利(Walter Raleigh)爵士可能是引入烟草并使抽烟成为一种新时尚的第一人。

1612年,美国的弗吉尼亚(Virginia)州就率先开辟了烟草种植园。

1631年,马里兰(Maryland)州也开始种植烟草. 请查看网站
戒烟产品请点击
戒烟知识请点击
6、我国的烟草是如何传播的?
明末名医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中记载:“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

”现代历史学家吴晗经过考证认为:“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的福建水手,他们从吕宋带回烟草的种子,再从福建南传到江浙。

”有四条:(1)第一条路线:从吕宋直接传到我国福建的漳、泉两州。

(2)第二条路线:从南洋即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国或越南传入澳
门、广东。

(3)第三条路线:从日本经过朝鲜传入辽东。

(4)第四条路线:从俄罗斯由新疆传入我国。

明代东南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明政府允许与外人通商,烟草得以在量传入我国,并形成了中国烟草种植业和吸烟兴盛的风气。

请查看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