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闺怨诗宫怨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547a081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6.png)
选项
突出特点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
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 技法
怨,青青杨柳、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
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 皇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闺中女子对丈夫、 家乡亲人的思念或独居闺中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等情感。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往往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 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兰舟、夜雨、寒月、寒
意象 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
鹊报枝、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
情感 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③思妇空闺、思念亲 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
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先扬后抑。往往先表现乐景乐情,而后转入写悲思,抒哀情愁情。
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事与想象之景事结合。
链接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李清照)、《菩萨蛮·小山重叠
教材 金明灭》(温庭筠)、《闺怨》(王昌龄)
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74a1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d.png)
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闺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闺怨作者: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1、闺怨:少妇的幽怨。
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
一般指少女或少妇。
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
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凝妆:盛妆,严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7、悔教:后悔让8、觅封侯:觅,寻求。
从军建功封爵。
【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直译】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鉴赏1】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闺怨古诗词10篇
![闺怨古诗词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4e582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f.png)
闺怨古诗词10篇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闺怨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仙子·灯花占信又无功朝代:元朝|作者:杨朝英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
绣衾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
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
杜鹃声啼过墙东。
菩萨蛮·秋闺词牌名:菩萨蛮|朝代:清朝|作者:徐灿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菩萨蛮·春闺词牌名:菩萨蛮|朝代:清朝|作者:徐灿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
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
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凤归云·闺怨词牌名:凤归云|朝代:唐朝征夫数载,萍寄他邦。
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
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
倚牅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
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谒金门·双喜鹊词牌名:谒金门|朝代:元朝|作者:王庭筠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
青子已妆残萼。
不道枝头无可落。
东风犹作恶。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唐朝|作者:尹鹗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
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闺怨朝代:宋朝|作者:姜特立别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处觅音书。
花间羞见双双蝶,水上愁寻六六鱼。
闺怨·人世悲欢不朝代:唐朝|作者:高骈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如今又献征南策,早晚催缝带号衣。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42ce6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0.png)
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 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 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
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 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 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盐城市 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 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人;为什么
• 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 心理
探讨: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主题:
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 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 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 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 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 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 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 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望断归 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41a73e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3.png)
唐诗三百中的闺怨诗导语:在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闺怨诗佳作,抒发了无数女子内心的幽怨和苦闷。
本文将带您盘点这些经典闺怨诗,领略古代女性的柔情与哀怨。
一、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白居易《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三、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不忍闻。
四、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六、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28bf904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6.png)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一、闰怨诗分类: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2、闻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优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1、表现国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2、表现对游子(文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官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5抒发王朝酩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況,感収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三、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官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高考古诗鉴赏:送别诗1、内容及主题倾向:(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2、常见意象的寓意:(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3)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矇胧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钱饯别送行。
(4)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7b691c0b1711cc7931b716f4.png)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31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2430b1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a.png)
时乃好语巧笑;如果没有卖一个好价钱,或 者卖不出去,不立于时,则怨恨忧伤。明于 此,则可以读懂中国文人的宫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 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撷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寄希望 在梦中与丈夫相会,却被不知趣的黄莺惊扰了她的美梦。表现 了女子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和对丈夫的思念、想往。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 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 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 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思念 担忧 怨战 盼团圆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2、描写美人迟暮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五:表现闺中人的伤春、惜春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
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闺怨诗:王昌龄《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闺怨诗:王昌龄《闺怨》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17806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0.png)
【导语】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时期,其中⼜有特别的⼀类称为宫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妇等)的忧伤,或者少⼥怀春、思念情⼈的感情。
下⾯是为⼤家带来的:闺怨诗:王昌龄《闺怨》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闺怨唐代:王昌龄闺中*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她精⼼妆饰,登上⾼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惆怅之情涌上⼼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注释闺怨:*的幽怨。
闺,⼥⼦卧室,借指⼥⼦。
⼀般指少⼥或*。
古⼈"闺怨"之作,⼀般是写少⼥的青春寂寞,或*的离别相思之情。
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作"不曾愁",则诗意⼤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从军。
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强盛,从军远征,⽴功边塞,成为当时⼈们“觅封侯”的⼀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的⽣活理想。
赏析 王昌龄的⼀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不知愁”,紧接着第⼆句⼜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如何在春光明媚的⽇⼦⾥“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于是,⼀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的*形象跃然纸上。
闺中*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
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位丈夫远征他乡,⾃⼰独守空房的*,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妇⼥的时代,她平⽇⾥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这位*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理变化。
杨柳在古代⼈的⼼⽬中,不仅仅是“春⾊”的代替物,同时,它⼜是友⼈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2013宫怨闺怨诗
![2013宫怨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8e0cf039eefdc8d376ee3230.png)
• 春宫怨 杜荀鹤 •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 • • • • • • • • • • • •
【注释】 ①婵娟:形容形态美好。 ②若为容:又叫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③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④碎,鸟鸣声细碎 【译文】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春风和暖,鸟儿啼声繁碎; 太阳升高,花影显得浓重。 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子,我真想念;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 • • • • • • • • • • • • • • •
《宫词》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 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 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注解】: 1、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幸。2、望仙楼: 意谓望君如望仙。3、水滴句: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4、袍袴宫人:指穿着短袍绣裤的宫女。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感到十分凄冷;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2013宫怨闺怨诗
• 一、东都望幸 章碣 •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绢恨不开。 •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 诗译: • 居住“东都”(洛阳)的宫女们懒得梳妆打扮, 佩带珠翠,登上高台,盼望皇帝临幸; • 她们那双象初月一样美的弯眉,也因为怨恨而紧 锁着。 • 她们为什么这样神情黯然、满怀怨恨呢?后两句 诗作了回答: • 原来她们知道,即使皇帝从长安东巡到洛阳来, 也是要领着他的“美人”来的。 • 也就是说:她们盼望临幸的愿望是要落空的。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4f83b62528ea81c758f578f2.png)
古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宫怨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宫词 _译文朱庆余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题解]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宫怨(唐)司马札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香儿倚在门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这个春分,又有一些调门的了。
可她总也撞不上,并不是她不够贴心,以前她主子还在的时候,她还是很得宠的。
只是现在人去楼空,不免又是冷清又是寂寞。
原来同她一道的姐妹夏莺也因为讨另外一个妃子喜欢,也喜气洋洋地归位新主子了。
于是这冷门儿便是越来越冷了。
她又怕沾上一个脾气暴的主子,又难以忍受现在的孤独。
夜半时分,她总会孤零零地倚在窗边,看星星看月亮。
可是最令她心酸的是,这天从来都想泼了墨一样,没星星,月亮也是残月。
这种时候她一般都会想起才被送进来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可是个冰清玉洁的小美人儿,还是选秀女时被招进宫的。
20首经典闺怨诗,每一首都悱恻动人,你最喜欢哪一首?
![20首经典闺怨诗,每一首都悱恻动人,你最喜欢哪一首?](https://img.taocdn.com/s3/m/0a918c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b.png)
20首经典闺怨诗,每一首都悱恻动人,你最喜欢哪一首?闺怨诗是以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悲秋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描写古代皇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的怨情。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被誉为“后世宫词之祖”。
唐代是宫怨诗的鼎盛时期,不少著名诗人,如李白、王维、王昌龄、刘禹锡等,都写过宫怨诗。
1.《怨歌行》【汉】班婕妤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怨歌行》一诗由西汉才女班婕妤所作。
此诗用扇子来比喻女子。
扇子在被人需要的时候就“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弃捐箧笥”。
诗歌以团扇自喻,借团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失宠妇女的痛苦心情。
全诗语言清新秀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南朝梁文学评论家钟嵘《诗品》:“《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
”2.《青青河畔草》【汉】佚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写出了少妇渴望爱情,渴望夫妻相依相偎,甚至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
此诗结构直中有婉,虚实相映;描写细腻,突出细节;运用叠词,富有情韵。
3.《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的诗词《闺怨》原文及赏析
![王昌龄的诗词《闺怨》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48b85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7.png)
【导语】《闺怨》是唐代诗⼈王昌龄描写上层贵妇赏春时⼼理变化的⼀⾸闺怨诗。
前两句写不知愁怨,后两句写⼼理忽然转变,全诗没有刻意写闺怨,但怨之深重在这⼀⼼理变化中暴露⽆遗。
先抑后扬,耐⼈寻味。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王昌龄的诗词《闺怨》,欢迎阅读!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和题⽬“闺怨”偏离,说少妇沉浸在天真⽆邪的⼩⼥⼉情怀中,从来不知离别之苦。
下句“春⽇凝妆上翠楼”是⽤具体⾏动展⽰她“不知愁”的⼼理。
她独⾃⼀⼈赏春,还不忘盛装打扮⼀番,似乎是纯粹的欣赏春⾊,⾃娱⾃乐,还稍带与春花争妍⽃艳的意味。
她之所以“不知愁”,除了少不更事,⽣活条件优渥外,也有时代风⽓的影响,“觅封侯”是当时很多⼈的选择,她当然也会对此充满幻想。
这两句为“抑”笔,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写怨与悔蓄势。
后两句“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情感猛然⼀转,刻画出少妇从“不知愁”到“悔”的⼼理变化过程,从⽽切合“闺怨”的主旨。
“忽见”⼆字,下得似乎有些突兀,因“陌头杨柳⾊”是登楼最常见到的景⾊,并⽆令⼈惊异之处。
但结合少妇的⼼理,可以看出,那陌头杨柳⾊忽然引发了她的联想与想象,或青春易逝、折柳赠⼈等,这⼀切,都促使她从内⼼深处冒出⼀个以前她未明确意识到过,⽽此刻却变得⾮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个“悔”字,正是此诗闺怨之题旨。
王昌龄的这⾸七绝,通篇叙别情⽽不着别字,⾔离愁⽽⽆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
《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
感时恨别,诗⼈之作多矣,此却以“不知愁”三字翻出后⼆句,语境⼀新,情思婉折。
闺情之怍,当推此⾸为第⼀。
此即《国风》妇⼈感时物⽽思君⼦之意,含情甚正,含味甚长。
唐⼈绝句实具风雅遗⾳。
扩展阅读:王昌龄的诗⽂成就 王昌龄存诗181⾸,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怨女诗
![怨女诗](https://img.taocdn.com/s3/m/389911d304a1b0717fd5dda6.png)
这首词选择了特定的 佳 节,而主人公的心情却是 , 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因 而 瘦似黄花、容颜憔悴的女子。
宫怨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1.失宠或宫中生活本身 引起的孤独寂寞、冷清 凄凉之感 •2.青春已逝、盛衰无常 的感伤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 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 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2007高考上海卷)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描绘的主人公形象如何?
•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 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 拨弄清泉。她热爱生活,热爱自 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 色之中。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 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 的情调。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 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 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 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 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 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 ,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 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怨女诗:
1.宫怨诗 2.闺怨诗
《宫怨》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怨》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806e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4f.png)
《宫怨》原文及翻译赏析《宫怨》原文及翻译赏析《宫怨》原文及翻译赏析1清平乐·宫怨宋朝黄升珠帘寂寂。
愁背银缸泣。
记得少年初选入。
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
而今冷落长门。
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清平乐·宫怨》译文珠帘静静地低垂,她愁苦地背对着油灯流泪。
记得少女时刚被选入宫内,三十六宫中数她最美。
当年她备受君王恩宠,如今却被冷落在长门宫中。
又传来君王车驾驶过的响声,而她却只能呆立不动,面对着黄昏中的落花,明月照着一个孤单的身影。
《清平乐·宫怨》注释珠帘:指用珍珠缀饰的帘子。
银缸:这里指银灯或油灯。
羊车:羊车指帝王所乘之车,这里指帝王御幸其他宫女,经过其居所。
《清平乐·宫怨》鉴赏这首词题为“宫怨”,反映的是宫廷女子失庞后寂寞无助的生活,词风哀婉,读来韵味无穷。
首句点出眼下的寂寞之苦。
“珠帘”指用珍珠缀饰的帘子,典用《西京杂记》中语。
“珠帘寂寂”,是说来“风至则鸣”的珠帘,如今却寂静地低垂着,没有一点声音。
这表明长时间没有人进来,室内的人也没有出去走动,甚至连一丝风也没有。
由此可见何等冷清、寂静、落寞。
第二句“愁背银缸泣”中银缸指的是银灯。
银灯点亮,表明难熬的一个白天终于又过去了,但是更难熬的夜晚又无情地降临了。
如此日复一日,深居于冷宫之中,满腹愁怨无法排遣,只好独自背着银灯哭泣。
“背”字颇耐人寻味。
人在高兴时通常对着灯儿言笑,而愁苦时则往往背对灯儿叹息落泪,仿佛怕内心难言的痛苦,被灯儿窥探而更加令人不堪,一面无声地流泪,一面回忆往昔的宠爱接着回忆起往昔幸福的情景:“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
初选入宫时年轻美丽,楚楚动人,艳压群芳,独得恩宠。
上片由今日写到昔日,下片则又从昔日回到今日,仍然是凄惨、痛苦。
“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
当年受帝王宠爱,如掌上明珠。
而这美好的一切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美貌与宠爱并衰,帝王另宠新欢,将自己冷落在长门。
“又是羊车过也”。
闺怨诗84首
![闺怨诗84首](https://img.taocdn.com/s3/m/5d49814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4.png)
闺怨诗84首闺怨诗11、《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十五参军征》汉乐府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眺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声声慢·寻寻找觅》宋·李清照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长门怨》唐·刘长卿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着被风吹。
7、《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9、《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半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闺怨诗、宫怨诗赏析
![闺怨诗、宫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5e3d29dd36a32d737581ef.png)
闺怨诗、宫怨诗《闺怨》作者: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春宫曲》作者: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
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春宫曲》作者: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解】: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韵译】: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殿明月高照一片光华。
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评析】: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
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
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
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
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春怨》作者: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0f21c5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6.png)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作用?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 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 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 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 由己。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 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江 Nhomakorabea子 秦观
•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闺怨诗、宫怨诗专项复习活动学习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活动方案:活动一:自主研习【专题解说】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主要类别】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
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常见意象】包括: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风格特色】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
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人归无期;“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身遭幽闭。
还有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之日“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如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四)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又构成了两类诗“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
“浅”是指它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例如沈德潜评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又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用典故,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卓文君、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夺胎换骨”,或者做“翻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高考试题】(20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②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③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活动二:实战演练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4分)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4分)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4分)情的角度: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
词的角度:示例1——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不归,中间以一“雨”字联结,“愁”字贯穿其中,结构严谨;示例2——“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重压在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胜。
(答出任一点,得2分。
也可选取其他字词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盐城市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⑵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运用了反衬手法。
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对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感情”分析2分)(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
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
(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思念之切。
(2分)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通州区2010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伤春暮、怀人。
(2分)“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分)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
(2分)主要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
“一寸”和“千万”对比,“一寸”和“千万”同时又是夸张。
(2分)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3分)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1分)(如答“不同意”也要扣住“内容”“情感”“手法”三个方面分析)⒍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十)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1)全诗四句的写法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
请具体分析诗的第二句。
(4分)“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的感觉,但诗句写完“西风吹妾”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感觉,而是直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
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心情,十分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