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语境下的心理距离说应用
“心理距离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距离说”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苗红英来源:《中国教师》2006年第12期“心理距离说”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912年提出和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美学理论。
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
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在审美时“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它消失的境界”。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课教师,在把“心理距离说”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流等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注意师生情感上的距离情感上的距离应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但也应有一定的界限,以既亲切又有一定的陌生感为宜,既不能对学生热情过度,干扰学生的理性思维;又不能过于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学习数学。
情感上的交流应是学生对教师爱而有敬,“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对学生爱而生情,诲人不倦。
总之感情上的接近要以不干扰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原则。
教学中形成的期待与满足的矛盾,应是不断获得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在有些学生看来,数学就是符号、公式的堆砌,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有兴趣可言。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学生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防止历史教学疲劳现象,应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推动创新,以唤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保持学生旺盛的听课欲望,每节课不仅要有新内容,还要有新教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任何时候要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既可亲又可敬的心理态势,教师仿佛是魔方,变化无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吸引力经久不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意师生身体间的距离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也应遵循心理距离说原理。
教师讲台上下频繁穿梭会干扰学生的有意注意,而教师始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又不利于教学情景的创立与师生的沟通。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感能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心理研究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中的应用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心理研究表明,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息息相关,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逐步引导、强化训练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深层阅读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预习、速读、慢读和复述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布置阅读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心理研究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中的应用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心理研究表明,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它涉及到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个要素。
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策略,并且通过实际的写作实践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意写作、绘画、朗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布置作业和课外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创意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调控心理距离,构架阅读教学中美的空间
高举起来。 ”
调控心理距 离 的最 大 目的就 是激发
试 中能取得 理想 的成绩。 而导致 的结果 学 生 的 阅读 兴 趣 ,调 动 学 生 的 阅 读 情 绪 ,
是 ,整 堂课 就 是 老 师不 停 地 提 出 问题 , 学 让 学 生 在 阅读 时 能 保 持 “ 精 神 高 涨 的状 距 离 。
又要有切身的感受 , 处 在那种最 近距 离而 对 我 们 语 文教 学 有 着 积极 的 意 义 。
课堂教学与课外 阅读 》 一文 中指 出: “ 就学 老 师谈古论今 , 旁征博 引 , 纵横捭阖 , 侃侃
教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有 效 利 用 心 理距 生 而 言 , 对 所 读 的 东 西 的领 会 往 往 取 决 于
、
阅读 教 学 的现 状
1 . 满堂灌, 满堂问的现象。
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 研读书籍时 的喜
现 代 的学 生 , 对 语 文 学 习的 兴 趣 越 来 悦——这些 ( 用形 象的话 来说 ) 是 一个强 越淡 , 语 文 学 习的 思 维 越 来 越 懒 。 很 多教 大 的杠杆 , 用它能够让学生把大块 的知识
3 . 语文课堂近似班会课堂的现象。 古人提 出“ 文 以载道 ” , 选入语文课本 和读本的文章 , 多数 是有一定 的教化功能 的, 或赞扬 某种精神 , 或宣扬某种风气 , 教 育 人要 向善 ,要遵循一 定的道 德规范等
关键词 : 阅读教学
调控
心理距离
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这 样一种现 象 : 当 或者过近 , 都 会觉得别扭 , 只有找 到一个 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交谈。 这个距离在 学 中的一个重 要原则 ,英国美 学家爱德 华・ 布洛认为 ,心理距离是 创造 与欣 赏美 的一个基本原则 ,需要欣赏者既要超脱 , 又没有丧失距离的那种状态 , 才能真正感 受到美。 了解师博学广识 , 多 钻研、 多积累。 “ 学高 为师 , 身正为范 ” , 语 文老师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学 习上 的榜样。
指示语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解释_朱荔芳
指示语透视的心理距离之语用解释朱荔芳(山东济宁医学院外语部山东济宁272100)摘 要:对远指或近指指示词语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所指对象与指示中枢之间实际的物理距离,而且透视出说话人与听话人或所指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对心理距离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不仅明白指示词语选择的语用原因,更能理解该选择会有何种语用效果。
关键词:指示语;近指 远指词;心理距离;语用效果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703(2003)0120034203Abstract:T he selecti on of p roxi m al o r distal deictic ter m s no t only depends on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 een the reference and the deictic center,but also reflects the p sycho logical distance betw 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o r the reference.T he analysis of such p sycho logical distance can reveal the p ragm atic causes and effects of deictic ter m selecti on.Key words:deixis;p roxi m al distal ter m s;p sycho logical distance;p ragm atic effects 指示语(D eixis)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而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
D eixi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指点(po inting)或标示(indicating)。
话语的典型指示信息依靠一系列与语境有直接联系的词语,通过它们的语法特征和意义表达出来。
“心理距离”说与语文教学
“心理距离”说与语文教学
贾珠松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30
【摘要】作为美感经验重要内容的“心理距离”说,是一种反映了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运用“心理距离”进行教学,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总页数】1页(P178)
【作者】贾珠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汽车工程系政文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语文教学语境下的心理距离说应用 [J], 王建强
2.从布洛“心理距离说”看《世说新语》的审美特点及张力 [J], 姚子奇;胡传志
3.论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以“移情说”、“距离说”为立足点 [J], 官贵羊
4.浅论后现代语境下的"距离产生美"——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谈起 [J], 李斌
5.“距离的内在矛盾”之于创作和欣赏——文学活动视野下的“心理距离说” [J], 王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心理研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在教育领域。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之一,也可以通过运用心理研究成果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策略。
通过心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确定更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记忆方式,例如联想记忆、反复记忆和整体记忆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心理研究还发现了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多媒体学习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被用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心理研究可以通过测量学生的兴趣、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对于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课堂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实践性的学习任务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风格较为多样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心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心理研究发现,学生在理解语文文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理解障碍、理解顺序混乱和思维方式单一等。
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解释和思维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对语文文章的理解能力。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心理研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评估方法,例如考试、作业、测验和观察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审美心理距离说及其应用
审美心理距离说及其应用对童年生活,或许我们大多数人保留有如下温馨的记忆:当爷爷奶奶、父母亲或幼儿园阿姨讲故事之初,仅那一句“很久很久以前……”的开场白,就已经在心理上将我们引入那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了。
这是有关心理距离在审美作用中的最明显的例子。
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1880—1934)于1912年发表了枟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颇具影响,由此形成审美“距离”学说。
布洛为说明这一理论,举出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处在海雾所形成的危险之中,航行者到焦急,对难以预料的危险感到恐惧。
但是,“你也同样可以暂时摆脱海雾的上述情境,忘掉那危险性与实际的忧闷,把注意转向‘客观地’形成周围景色的种种风物———围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变了形,形成一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你可以观察大气的负荷力量,它给你形成一种印象,仿佛你只要把手伸出去,让它飞到那堵白墙的后面,你就可以摸到远处的什么能歌善舞的女怪……”,在这种心理中人们就会忘掉实际生活中的焦躁、恐惧,而尝到某种欢乐的滋味。
布洛提出:“距离是通过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们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也因此,“距离也就成了一种审美原则”。
此学说中特别让人注意的是被布洛称为艺术“谜团”的“距离内在矛盾”。
因为这儿的距以,这个“距离”到底如何掌握,实在并非易事,其基本要求是“既切身又有间距”布洛称为“有人情但又有距离”,由此就产生出三种距离状态。
一种是距离过远,由于对象与主体关系不“切身”,主体对对象太无了解,态度漠然,情感上无动于衷。
这种情况也表现在那些离人生经验太远,太背离人情的事物上,这样的结果,很难进入较充分的审美境地。
第二种是距离过近,将艺术欣赏和审美活动完全等同于现实利害,将主体完全束缚在眼前的功利关系上,完全沉浸在个人现实利害之中,此时主体虽然有情感波动,有时甚至异常激烈,但那也非理想的审美状态,是因利害感引起的好恶之情。
认知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认知心理学则着眼于人类认知过程的探究。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注意力训练1. 注意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投入注意力,专注于阅读、理解和表达等活动。
注意力是获取信息和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2. 认知心理学在注意力训练中的应用(1)使用多感官刺激:通过音频、图像、视频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动力。
(2)分散注意力: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多个小步骤,避免学生过于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疲劳。
(3)引导学生自我控制:通过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和调控注意力的能力。
三、记忆力训练1. 记忆力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涉及大量的词汇、句式和文章背景等信息,记忆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关键作用。
2. 认知心理学在记忆力训练中的应用(1)构建意义关联: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意义上的记忆。
(2)提供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将课文和练习题按照主题或知识结构有序排列,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记忆图景。
(3)反复复习:通过定期回顾和复习,巩固学生的记忆,避免知识遗忘。
四、思维能力培养1. 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2. 认知心理学在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启发性学习: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活动,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碰撞,从而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创新性任务:设计创意写作、口头表达等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情感态度培养1. 情感态度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含了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距离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心理距离【摘要】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本文主要从“心理距离说”的核心概念“心理距离”入手,阐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艺术鉴赏;语文阅读教学“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是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即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从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
”1在这一理论中,布洛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心理距离”的内涵和特征,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颇有启发。
因为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将对鉴赏有积极作用的“心理距离说”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定能在阅读教学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心理距离说”的主要观点“心理距离说”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流派之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洛。
“心理距离说”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2、心理距离就是人的非功利态度;3、对象的美源于这种审美心理距离。
在“心理距离说”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文主体的人的审美心理能力,或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心理状态。
”2简而言之,“心理距离”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所以它是指脱离现实、脱离功利、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
布洛为解释“心理距离”的概念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海上起了大雾,对于一个水手来说,这是极不愉快的事情,预示着危险,引起他的烦躁不安。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理论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认知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认知、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负荷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对于初学者,我们可以采用分步引导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对于熟练者,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语文知识。
根据认知图式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的图式。
图式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用来组织和理解信息的一种心理结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多样的语文素材,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语文图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根据认知深度理论,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思维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和记忆,还要教会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
只有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根据发展任务理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的各项发展任务。
发展任务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些重要任务,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提高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他们完成这些发展任务,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根据发展阶段理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和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
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调整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调整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江阴市祝塘中学王惠亚“距离”本为测量学上的概念,是指相关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间隔,这种间隔反映了事物间的远近关系。
本文的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远近关系。
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的远近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这种关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利用好课堂这一师生交流的平台,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关心并洞察学生的心理,调整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把课堂当作教师的舞台,把教师的课堂行为比作舞台表演艺术。
唐代大文豪韩愈在他的《师说》中为教师确立的一种职责与角色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改变,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把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 善为学生的成功搭建平台。
我在高二上学期接手了两个新班级,模块五第一单元的课题是“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上课第一天,我便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接着向学生问道:“What do you expect me to be as your English teacher? How can we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因为陌生而显得有点拘谨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一吐为快,道出了他们对英语老师的期盼,一部分学生还道出很想从老师那里获得帮助,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我当场一一记录,并做出承诺:“I’ll try my best to be not only your English teacher but also your friend. I believe we can get along quite well. Let’s help each other and improve ourselves.”无疑,学生们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和友善,说出了他们想要说的话。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语言交流、表达思想、感受情感、传递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学科。
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科学。
因此,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阅读理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阅读理解不好会影响到整个语文学习的成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不只是发音和识字,更是一种认知行为。
阅读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学习者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认知深度、情感影响等个人因素,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在阅读中,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分辨词汇的定义和词汇的含义。
2.判断句子的结构,把每个词汇联系起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阅读时识别文本的主题和信息,必须理解丰富的语言术语,掌握技巧,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正确性。
二、写作技巧1.表达写作的核心是表达。
除了语言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注意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以便更好地打动你的读者读者的情感。
此外,态度和语气应该表达的准确、清晰。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学生需要先深入理解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状态。
2.组织结构组织是写作中的重要元素,句子之间的连接和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整体结构。
正确的组织方法可以使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内容丰富。
学生们经常需要使用的组织技巧包括设问、段落分隔、摘要和结论等。
3.语言技巧语言技巧主要包括注重选词、形成规范表达习惯,应用合理语法等。
积极开展自我修炼,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名人和经典的位置,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素养。
只有建立在语言文化基础上的写作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
三、教师引导首先,教师要熟知自己的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他们的学业和社会状况,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或生活支持。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状态,讨论他们的成果和挑战。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技能,并在他们的情感上得到强大的支持。
心理距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距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夏守柱
【期刊名称】《安徽教育科研》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一位哲人说过:“距离产生美。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空间、时间距离,陌生人之间一般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否则便会构成对别人的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
人们办事有时喜欢迟到、早退、皮皮踏踏;有时过急,有时过慢,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时间侵犯。
了解这种现象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夏守柱
【作者单位】合肥六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用积极心理暗示为学生的自信保驾护航——浅谈积极心理暗示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方慧科
2.建设幸福课堂,培养学生语文识记能力——浅析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汤登榜
3.把握心理距离创设整体美感——小学语文课堂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J], 黄波
4.拉近时空的距离r——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吴平利
5.建设幸福课堂,培养学生语文识记能力——浅析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汤登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空间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空间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一个人一出生就接触汉字,从呱呱学语到走进校园最先接触的还是语言文字,人们交流永远都离不开文字,可见语文与一个人成长的密切关系。
而更会对语文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 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
教育教学中运用好这一点,会对语文教育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诠释。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则可以根据规律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理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语言研究学科。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自然语言的全面理解必须从内在的认知心理过程入手,以人的知识状态为参照,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
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心理空间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是几种主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其中心理空间理论是由福克聂首先提出的一种以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语言理论。
所谓虚拟的心理空间,它并不是语言形式结构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分派和处理指称关系的概念框架理论。
心理空间的构拟依赖空间构造语词。
福克聂认为空间构造语词分为介词词组、副词、连接词和主谓搭配。
空间构造语词可以构造新的心理空间或者回指话语中的既有空间,空间中的语词成为空间语联盟义项,空间语义项一般由名词性成分充当。
心理空间理论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解释指称晦暗现象。
所谓指称晦暗,是指一个词被另一个指称相同的词替换时,句子的真值可能不再存在。
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以为自己娶的是林黛玉,其实娶的是薛宝钗。
贾宝玉知道自己要娶媳妇了。
贾宝玉知道自己要娶薛宝钗了。
贾宝玉知道自己要娶林黛玉了。
和有相同的真值,和却没有相同的真值。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追求成功和成就感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
2. 创设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表演、阅读小说、唱歌等。
3. 推崇成功体验在学习中,一个成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取得成就感,增强学习动机。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中有关人类思维活动的一门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1. 强化记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语文知识,如词语、句子、篇章等。
通过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语文知识。
如:利用联想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来记忆知识,如将生字与图片联系起来。
重复记忆:要想记住知识,必须重复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知识的重复记忆,让学生记忆更牢固。
2. 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语文也是学习思维的过程。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分步学习:通过分步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对象分解为多个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归纳法: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推广一个规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归纳法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在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发展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中学生所感受到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心理研究对于语文教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具体意义。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发展还处于操作思维阶段,思维能力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图片、教具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法,以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持久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研究工具,如兴趣测试、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点和需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策略,如目标设定、奖惩机制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
语文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面临识字困难、理解困难、表达困难等各种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研究工具,如智力测验、学习障碍筛查等,识别和评估学生的学习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心理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自卑等,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心理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和反思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研究工具和方法,如测验、观察、访谈等,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研究的数据和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导言一、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学生的认知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比如在教学生字的阶段,对于处于感知运动期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感官途径让学生去感知字的形状和发音,而对于处于具体运算期的学生,老师则可以通过字母组合的规律性和词语拆分的方法来教学。
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对于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流行心理学家迪锐克(Dweck)的成就动机理论,学生的兴趣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和老师的引导来激发和培养的。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趣味性的故事、音频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研究发现,情绪稳定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解决心理困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个性化学习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重视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元认知能力自我认知和元认知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认知指学生对自己认知的理解,而元认知能力则是指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理解、理性思考、感受文本的情感和作品氛围等,而这些要素与人类的语言能力、文化经验、情感认知以及思维能力有关,因此需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学进行指导。
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阅读理解,而阅读理解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加工过程。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技能的培养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它包括词语识别技能、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不同层面。
针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状况,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呈现不同的教材,如分析阅读方法、注重文本内容分析、注重大量阅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情感体验的引导语文教育是一门文化传承的学科。
文本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人文情怀、道德观念等,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人文情怀、道德意识,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自觉。
3、认知过程的引导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认知过程的引导。
学生如何通过文本去理解世界?他们如何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分析。
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中外名篇,领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及其对人思想、文化的影响。
因此,语文写作要体现神韵、具备内涵,富有感染力。
1、心理因素的调控教师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控制情感等方法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心态平衡、积极进取。
2、足够的创造力开拓潜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性,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述自己的观点,挖掘自己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口语教学的核心在于声音和语言的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是学习中的基础。
教师可以采用实践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练习语言技能,达到锻炼口头表达的效果。
2、积极的交流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口语课堂的交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师 既要深入 教材之 中 ,对教材 要有冷 静 的思考 ,尤其 是对教 学参考 书应持 这种态 度 ,不宜亦 步亦趋 ,让 教材或 教学参 考书牵 着鼻 子走 。只有这 样才 能从教 学实 际出发 , 行 而 适 度 , 止 而 有 方 。 不 能 因 受 教 材 情 感 力 量 的感 染 或 受 教 材 逻 辑 力 量 的 支 配 , 讲 起 课 来 如 醉 如 痴 , 忘 乎 所 以 , 不 能 自 已。 朱 自清 的 《 荷塘 月色 》一文 ,为什 么作 者能 写 出如 此美妙 绝伦 的画境 来呢 ?除 了他 深邃 的思想境 界 、高超 的语言 表达技 巧外 , 就 是 他 此 时特 定 的 心 境 : “ 一 片 天 地 ( 这 荷 塘 )好 像 是 我 的 ;我 也像 超 出 了平 常 的 自 己 ,到 了另 一 个 世 界 里 。 ”这 一 句 “ 出 了 超 平常 的 自己” ,不 正说 明 了作 者观赏荷 塘月 色 时 的 心 境 与 观 赏 前 的 白 天 大 有 不 同 吗 ? 白 天 因 社 会 、家 庭 产 生 的 烦 闷 在 这 一 刻 都 被 驱 赶 得 无 影 无 踪 , 以 一 种 平 静 、 安 详 的 心 境 观 赏 静 谧 的 天 地 , 自然 会 达 到 物 我 两 忘 的 精 神
就 是 新 颖 而 富 感 召 力 的 。 可 以 说 ,教 师 仿 佛
如 执 教 《 祠 》 一 课 , 她 要 求 学 生 按 座 位 每 晋 人 说 一 处 我 国 的 名 胜 。 口述 开 始 了 , 学 生 个 个 兴 奋 不 已 ,一 个 个 名 胜 脱 口 而 出 。 学 生 讲 完 之 后 ,她 又 拿 出 《 国 名胜 词 典 》 说 : 中 “ 绍 我 国 名 胜 的 就 有 这 么 一 大 本 。 ”学 生 介 惊 叹 , 议 论 纷 纷 。 这 时 , 于 漪 老 师 要 求 学 生
其 二 , 教 师 控 制 心 理 距 离 必 须 要 控 制 好 学 生 的学 习情 绪 。 教 学 情 景 的 形 成 , 离 不 开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热情 ,但这种 情绪 也应遵 循心 理距离 说的 规 律 。 也 就 是 说 , 学 生 在 参 与 教 学 时 , 既 要 有 热 情 , 又 不 宜 过 了 头 。 全 国 语 文特 级 教 师
把 握 “ ” 的分 寸 。 情 其 一 , 教 师 控 制 心 理 距 离 必 须 处 理 好 “ ”与 教 材 或 教 学 参 考 书 的关 系 。 我 朱 光 潜 对 “ 离 说 ” 作 了 跨 文 化 的 阐 距
量发挥更大作用 。 参考文献:
于漪 十分 善于把 握这个 度 ,放与 收相结合 。
以导 入新课 为例 ,在课 堂教 学中 ,抓住 导语这 一环节 ,针对 不 同课 文 的特 色 ,采取 灵 活 多 样 的 手 段 , 一 开 课 就 把 学 生 牢 牢 地 吸 引 住 。某 老 师 在 大 一 新 生 的 第 一 堂 语 文 课 上 抄 了韦 庄 的 《 帝 乡 》 : “ 日游 , 杏 花 吹 思 春 满 头 。陌上谁 家年少 ?足风流 。妾拟将 身嫁 与 , 一 生 休 。 纵 被 无 情 弃 , 不 能 羞 ! 这 首 ” 描 写 少 女 对 爱 情 的 执 着 的 词 被 该 老 师 作 了 有 趣 而 合 理 的 演 绎— — “ 日游 ”指 同 学 们 开 春 学 , 进 入 了 大 学 校 园 , “ 花 吹 满 头 ”指 新 杏 的大学生 活像杏 花一样 吹落 到大家 头上 ;大 家 应 当 如 韦 庄 笔 下 的 少 女 一 样 , 确 定 自 己 的 志 趣 然 后 苦 苦 追 求 。 该 老 师 的 这 种 鼓 励 本 身
应 用
但是 ,在相互 了解 中逐渐 缩短 的师 生感 情 上 的 距 离 ,但 也 不 宜 没 有 一 定 的 界 限 , 感 情 上的接近 要 以不干扰 教学 中信息 传递 与反 馈 为 原 则 , 应 是 既 亲 热 又 有 一 定 的 陌 生 感 为 宜 。 学 生 对 教 师 是 爱 而 生 敬 , 教 师 对 学 生 是 爱 而生情 。一位 老师在 讲 《 福》 时提 问: 祝 “ 作者 为何多次描写祥林嫂 的眼睛? ”一学生 应 声 道 : “ 人 的 眼 睛 最 好 看 。 ” 当 时 引 起 女 了哄笑 。但 这位老 师平 静地接 过话题 “ 某 某 同学说得对 ,女人的眼 睛确 实是好看 的,但 愈 是 好 看 的 东 西 遭 到 了 毁 坏 , 愈 是 增 强 其 悲 剧性 …… ”这 样既 转移 了矛盾 ,又将 教学 深 入 了一 步 。 其 次 ,在 具 体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 师 要 善 于 激 发 学 生 的 心 理 期 待 在 教 学 中 ,常 常 会 遇 到 这 样 的 情 形 :老 师讲得 津津 有味 ,学生却 感到 疲乏 、寡味 , 可谓 “ 其 学而疾 其师 ,苦其难 而不 知其益 隐 也 ” (《 记》 )。有经 验的 教师为 了防止 学 产 生 教 学疲 软 现 象 ,都 要 不 断 变换 教学 方 法 ,推 陈 出 新 , 以 唤 起 学 生 的 听 课 兴 趣 。 每 节课不 仅要有 新 内容,而 且要有 新教 法,任 何 时 候 都 要 使 学 生 对 教 师 有 一 种 既 亲 切 又 陌
究 和 探 讨 , 使 心 理 距 离 说 为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质
面 的 审 美 能 力 , 引 导 其 在 观 察 自然 、 了 解 社 会 、品 味 生 活 时 应 用 这 种 规 律 。 首 先 ,教 师 应 正 确 认 识 和 把 握 与 学 生 之 间 的心 理 距 离 俗 话 说 : “ 则 亲 , 亲 则 有 情 。 ” 我 们 近
理 规 律 和 审 美 原 则 ,还 要 逐 步 培 养 他 们 这 方 教 学 情 景 时 , 教 师 虽 然 应 该 以 情 感 人 , 但 应
教 学 内容 的牢 牢 把 握 ,环 环 紧 扣 ,循序 渐 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正 如 朱 光 潜 先 生 所 说 : “ 个 普 通 物 体 一 之 所 以变得 美 ,是 由于插 入一段 距离 而使人 的 眼 光 发 生 了 变 化 , 使 某 一 现 象 或 事 件 得 以 超 出 个 人 需 求 和 目 的 的 范 围 ,使 我 们 能 够 客 观 而超然 地看 待它 。 ”心 理距离 既具有 审美 功 能 , 又 具 有 认 知 功 能 , 它 在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是 一 个 相 当 复 杂 的 问 题 ,还 有 待 继 续 深 入 研
一
种 现 象 时 , 摈 弃 原 先 功 利 的 、伦 理 的 、 实
用 的 想 法 , 采 取 一 种 空 明虚 静 的或 者 实 事 求 是 的态 度 。换言之 ,即采取 一种 与原先想 法 拉 开 一 定距 离 的心 理 态 度 。 作 为 一 种 审 美 原 则 , 心 理 距 离 对 于 语 文教 学来说 ,可谓 是 “ 近水 楼 台先 得月 ” 。 这不仅 仅是 因为布洛 也是一 位著名 的语言 学 家 ,在 对 语 言 的研 究 中 不 断完 善 心 理 距 离 说 ,更 在于语 言文字 的应用 与心理 距离 的审 美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语 文 教 材 中 有 许 多 作 品 蕴 含 着 心 理 距 离 这 个 规 律 ,教 师 应 在 教
生 的心 理态 势 。
利 锁 ’, 都 是说 把 事 物 的利 害 看 得 太 ‘ 切 身 ’ ,不 能 在 物 和 我 中 间 留 出 ‘ 离 ’ 距
来 。”
心 理 距 离 说 是 由 瑞 士 心 理 学 家 布 洛 首 先 提 出 的 。 “ 理 距 离 ”是 人 们 面 对 一 件 事 或 心
听及 介绍 晋祠 的有关条 目,然后与课 文上 的
介 绍 进 行 比 较 , 巧 妙 而 自然 地 把 学 生 的 兴 奋
转 到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的 轨 道 上 。 对 学 生 情 学生 的吸 引力经 久 不 衰 。 “ 日新 , 日 日 新 ,又 日新 ” ( 《 苟 礼 记 ・ 学 》 ) 才 能 “日知 其 所 亡 , 月 无 忘 其 所 大 能 ” (《 语・ 张》)。 论 子 再 次 ,在 教 学 中 创 设 教 学 情 景 时 , 教 师 生 活 画面 。 要 善 于 控 制 好 “ 理距 离 ” 心 语 文 教材 中这 样 类 似 的 例 子 很 多 ,语 教学 情景 ,就是 一种特 定氛 围笼 罩下 的 文 教师在 备课 时需要多 从心理 学角度 加 以分 师 生 之 间 感 情 与 知 识 信 息 双 向 交 流 的 教 学 活 析 探 讨 。授 课 过 程 中 不 仅 让 学 生 了 解 这 种 心 动 。它 是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最 优 状 态 在 创 设
蠢
一 一
量£ 叁 旦
文 ◎ 王 建 强 ( 南 经 贸 职 业 学 院 河 河南郑州 )
曼 匿 四 旦璺 匿宦 重銎 量
语 文教 学语 境 下 的 心 理距 离说 应 用
摘 要 : 适 当 的 心 理 距 离 可 以 把 人 与 物 之 间由 实用 关 系转 变为 审美关 系,使人们 虽 然置身于 实用世界 里 ,却 可以 用非 实用 的眼 光 ,把 现 实生活 当做 审 美对 象去欣 赏。利用 这一审美规 律,提 高语 文教 学效率 。 关键词 :心理距 离;语 文教 学;审 美;
境 界。
的 “ 庐 在 人 境 , 而 无 车 马 喧 。 问 君 何 能 结 尔,心远 地 自偏 ”就体 现 了这 一规律 。 因为 诗 人 能 超 脱 现 实 纷 扰 , 进 入 “ 远 ” 这 种 卓 心 然 物 外 的 心 理 状 态 ,所 以 在 观 赏 田 园 风 光 时 才 会有 “ 菊东 篱下 ,悠然见 南 山”飘逸 隽 采 永 的 感 受 , 才 会 有 “ 中 有 真 意 , 欲 辩 已忘 此 言 ” 的无 我 之 境 。 文 学 作 品 中 许 多 反 映 战 争 的 题 材 , 大 多 笼 罩 着 腥 风 血 雨 、 刀 光 剑 影 令 人 恐 怖 心 悸 的氛 围 ,很 难 让 人 感 受 到 美 。但 在 孙 犁 《 荷 花 淀 》 这 篇 小 说 中 , 虽 然 也 有 战 争 场 面 描 写 ,但始终 洋溢着 轻松愉 悦的氛 围 。这就是 因为 作 者 以 独 有 的 视 角 从 战 争 的硝 烟 中 捕 捉 到 了美 的元 素: 月夜蒲 苇中的编席 图画, 以 水生 嫂为代 表的一 群劳动 妇女寻 夫时 的幽默 对 话 , 战 士 们 打 捞 战 利 品 时 趣 味 盎 然 的 场 面 … … 都 给 人 以 美 的享 受 。 从 心 理 距 离 说 的 角 度 审 视 作 者 的 创 作 心 理 , 结 论 就 是 :作 者 在 处 理 小 说 素 材 时 , 不 是 原 样 照 写 , 而 是 拉 开 了一 定 距 离 力 求 摆 脱 战 争 带 给 人 们 的精 神 情 感 的 局 限 , 即 进 行 创 作 冷 处 理 , 以 一 种 空 灵 虚 静 的 心 态 重 新 关 照 现 实 素 材 , 重 新 营 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