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ed38b3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大班幼儿,以可爱的小青蛙为主题,通过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身体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的定义。
2.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持身体健康,学会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3.通过游戏和动作歌曲等活动,增强幼儿对健康行为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备一份《勇敢的小青蛙》绘本。
2.准备一些齐全的个人卫生用品和清洁用品,如肥皂、牙膏、牙刷、毛巾、室内拖鞋等。
3.准备一些小首动作歌曲,如《小青蛙》、《洗手歌》等。
4.在教室的显眼位置放置一份卫生位置应有的物品,如垃圾桶、水龙头、肥皂盆等。
教学内容Step 1:引入1.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健康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健康?2.利用PPT向孩子们展示健康的标准和评价指标。
3.以《勇敢的小青蛙》为例,让孩子们认识病菌的危害性。
Step 2:实践操作1.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洗手、刷牙等个人卫生常识。
2.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正确的方法清洗个人卫生及教室环境。
3.让孩子们整理教室、折叠毛巾等,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Step 3:娱乐互动1.以《小青蛙》为例,让孩子们动起来,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2.引导孩子们踏实地地学习每一个动作,让他们流畅地完成舞蹈。
3.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对卫生健康的印象和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孩子们在认识健康的同时,也学到了实际操作。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活动也增加了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欢乐中获得知识。
结束语孩子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持身体健康呢?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和细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吧!。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8d26ed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f.png)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小青蛙》教案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大班儿童的健康问题展开,通过讲述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儿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包括小青蛙的故事讲述、健康生活习惯的介绍,以及课堂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含义,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3. 通过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青蛙的故事图片或绘本。
2. 实物或图片展示关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食品、运动器材、牙刷等。
3. 课堂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做简单的活动,如扭动身体、摇头晃脑等,以活跃课堂气氛。
2. 导入教学话题(10分钟):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绘本,并问学生是否知道小青蛙。
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小青蛙的知识,如它们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等。
3. 故事讲述(15分钟):通过讲述《可爱的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青蛙如何保持健康。
故事中可以包括小青蛙每天吃健康食物、做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如小青蛙为什么要吃健康食物、为什么要做运动等。
4. 健康生活习惯介绍(10分钟):展示关于健康生活习惯的图片或实物,如蔬菜水果、运动器材等,介绍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做的健康的事情,如刷牙、洗手、吃蔬菜水果等。
5.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海报的主题中选择一个,如饮食、运动、个人卫生等,然后用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该主题的健康生活习惯,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6.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反馈。
同时,思考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b64cec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0.png)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通过模仿小青蛙的运动,锻炼幼儿的手腿脚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1.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小青蛙图片、青蛙跳绳、荷叶图等。
2.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2.3 音乐:青蛙叫声、轻快的背景音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b. 幼儿模仿小青蛙跳跃,往返场地中央。
3.2 教学环节(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展示图片和实物道具。
b. 教师示范小青蛙跳跃的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c. 幼儿模仿小青蛙跳跃,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3 游戏环节(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青蛙捉害虫”游戏,幼儿扮演小青蛙,用青蛙跳绳跳跃捉害虫。
b. 设置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c. 教师记录每个幼儿捉害虫的数量,进行排名。
3.4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腰部、腿部等。
b. 幼儿平躺,教师轻轻按摩腿部肌肉,帮助放松。
4.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4.3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小青蛙跳跃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5.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持续兴趣。
5.3 结合本次活动,对幼儿进行小青蛙知识测试,了解幼儿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活动延伸6.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进行小青蛙跳跃比赛,增进亲子关系。
6.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真实的小青蛙,了解其生活环境。
6.3 开展小青蛙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小青蛙。
第七章: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受伤。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7df7ef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3.png)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1.2 通过模仿小青蛙的运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1.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小青蛙图片、青蛙跳跳乐游戏道具、小池塘场景布置。
2.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设有小池塘、青蛙跳跳乐游戏道具。
2.3 音乐:欢快的青蛙池塘音乐。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引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3.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青蛙是如何跳跃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青蛙捉害虫”游戏,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模仿小青蛙跳跃捉害虫。
在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跳跃,注意安全。
3.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第四章:活动总结4.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4.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青蛙,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并拍照记录。
5.2 下一节课准备:教师收集幼儿拍摄的小青蛙照片,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
第六章:活动目标6.1 能通过观察和体验,进一步了解小青蛙的生态环境。
6.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专注力和耐心。
6.3 增进幼儿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第七章:活动准备7.1 教具:小青蛙图片、生态环境图册、小青蛙模型。
7.2 场地:室内活动室,设有观察区、讨论区。
7.3 材料:放大镜、记录本、彩色笔。
第八章:活动过程8.1 观察小青蛙(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模型,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大小、眼睛、四肢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可爱的小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可爱的小青蛙》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6d0c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9.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可爱的小青蛙》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青蛙的生活方式和生长变化;2.通过察看和试验了解小青蛙的生态和饮食;3.帮忙幼儿进展语言表达本领和团队合作意识;4.培育幼儿察看、探究和探究自然的喜好。
二、教学内容1.小青蛙的介绍2.小青蛙的生长变化3.小青蛙的食物4.小青蛙的生态环境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1 队长指派班级使者1.2 由使者分发气球要幼儿将气球踩爆后找到其中的小青蛙模型,进而打开讨论2.前置学问的了解–小青蛙的介绍2.1 赏识PPT:了解小青蛙的基本信息2.2 倾听老师的讲解,帮忙幼儿搭建认知网3.主体教学活动3.1 小组讨论合作,探讨小青蛙的生长变化3.2 在“小青蛙的生态环境”板块,介绍小青蛙生存的环境特征,引导幼儿思考“小青蛙需要什么条件生存”3.3 分小组,同义作业的形式,制作小青蛙的生态环境模型,呈现小组的创意4.小结环节4.1 整合课堂内容,用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幼儿描述一下小青蛙的生存方式和生长环境4.2 队长指派班级使者,由使者率领小组进行口头描述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借助小青蛙这个主题,让幼儿了解了小青蛙的生态、饮食和生长变化。
通过察看、讨论、合作和口头描述,幼儿对自然的认知本领得到激发。
同时,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易成为幼儿爱好并积极参加的课程。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打开了练习批判性思维的机会,启示幼儿们探究自然的喜好,也提升了幼儿本身的团队意识和交流本领。
稍加评判,个别幼儿的表现略显薄弱,在下一次教学中,需更加重视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的训练,保证每名幼儿的学习效果。
2023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9篇)
![2023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e487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7.png)
2023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9篇)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清晴”12个生字,认识病字旁1个偏旁。
会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初读儿歌,了解小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5、让学生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清晴”12个生字,认识病字旁1个偏旁。
会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教学难点:1、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打一小动物,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小朋友们真聪明,就是小青蛙。
板书课题《小青蛙》,齐读。
2、知识(1)青蛙:生活在水边,由蝌蚪变成,属于两栖动物,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2)青蛙是怎样捕捉害虫的青蛙的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后,舌尖前端分叉,上面有许多黏液。
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它就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把害虫卷进嘴里吃掉。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qīng qíng yǎn jīng bǎo hù清晴眼睛保护hài shì qíng qǐng ràng bìng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
(出示)qīng qīng qíng tiān yǎn jīng bǎohù hài chóng清清晴天眼睛保护害虫shì qíng qǐng ràng shēng bìng事情请让生病点拨:偏旁识字:目+艮=眼亻+呆=保扌+户=护疒+丙=病口诀识字:事:一个扁扁口,横山出了头,最后是竖钩。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87b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b.png)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导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和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教育中,以“可爱的小青蛙”为主题,将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篇教案将围绕小青蛙展开科学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了解小青蛙的外貌特征。
2.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对小青蛙的爱护意识。
3. 观察和描述小青蛙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准备:1.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
2. PPT或绘图纸和画笔。
3. 模型或图片展示小青蛙的生活环境。
4. 盖子、水、水生植物等用于打造小青蛙的简易栖息地。
5. 应急救护卡片或小抄。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手持一只小青蛙走进教室,大声宣布:“大家好,今天我带着我们的小青蛙来和大家见面!”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和注意。
2. 观察小青蛙:教师把小青蛙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小青蛙的外貌特征,例如:颜色、身体形状、皮肤等。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提问,引导他们描述小青蛙的特点。
3. 揭示小青蛙的生活习性:通过播放图片或PPT,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例如:它们属于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存,喜欢吃昆虫等小动物。
教师引导幼儿们主动提问和探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4. 制作小青蛙的栖息地: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制作小青蛙的栖息地。
首先,教师要求幼儿们找到一个透明的容器,加入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放入水生植物做为小青蛙的食物。
然后,教师将小青蛙放入容器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行为。
幼儿们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栖息地,并观察小青蛙的活动情况。
5. 保护小青蛙:教师通过图片或PPT向幼儿们介绍小青蛙面临的威胁,例如:污染、栖息地丧失等。
教师与幼儿们讨论如何保护小青蛙,提醒幼儿们在生活中不捕捉小青蛙,爱护和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2)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2)](https://img.taocdn.com/s3/m/846550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c.png)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青蛙的形态和特点。
2.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教学准备:1. 小青蛙形象图片或模型。
2. 青色棉布或绸布。
3.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让学生坐在地上,向他们展示小青蛙的形象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小青蛙的特点和习性。
2. 通过简单的问题和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小青蛙的生活环境和行动方式。
活动一:成为小青蛙1. 将青色棉布或绸布铺在地上,模拟小青蛙的生活环境。
2. 学生们按照指令,跳跃在棉布上,模仿小青蛙的动作。
3.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们可以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尽量跳得高、跳得远。
活动二:小青蛙接力赛1. 将学生们分成几组,每组站在起跳线上。
2. 一个学生作为队员,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跳到终点线上后,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3. 每个队员依次进行接力,最先完成终点线的队伍获胜。
活动三:小青蛙捕蝌蚪1. 使用带有蝌蚪图案的球,将其扔向空中。
2. 学生们模仿小青蛙的舌头伸缩动作,用手抓住扔出的球。
3. 学生们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抓到的球最多。
总结:1. 请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所学到的关于小青蛙的知识和经验。
2. 强调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提醒学生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
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小青蛙的形象,制作小青蛙的面具或造型等,进行表演或游戏。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508da2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e.png)
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小青蛙是益虫。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跳跃、钻爬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难点:幼儿在模仿小青蛙跳跃和钻爬时,能够协调动作,做到轻松自如。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青蛙跳跳乐游戏道具、小草垫子等。
2. 环境:宽敞的场地,适合幼儿跳跃和钻爬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展示小青蛙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青蛙是益虫。
b. 教师示范小青蛙跳跃和钻爬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组织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c. 幼儿分组进行“青蛙跳跳乐”游戏,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动作。
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师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师听取幼儿对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二(5分钟):1. 教师引入小青蛙的生态环境,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生活在水边,需要保护湿地环境。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青蛙找家”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生活环境。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青蛙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内容三(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青蛙的饮食习性,让幼儿知道小青蛙是捕食害虫的益虫。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青蛙捉害虫”游戏,让幼儿通过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1ff85d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0.png)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可爱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学习使用各种美工材料,如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使用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制作小青蛙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小青蛙的图片或视频2. 美工材料:水彩笔、剪刀、胶水、绿色卡纸、黑色纸、白色纸等3. 示范作品:可爱的小青蛙作品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小青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3. 示范:示范制作小青蛙的过程,讲解使用美工材料的方法和技巧。
4. 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使用美工材料制作小青蛙。
5. 展示和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
2.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关于青蛙的资料,增加对青蛙的了解。
3. 开展“青蛙运动会”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青蛙的特点,如跳跃、捉虫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小青蛙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会使用美工材料制作小青蛙。
难点:1. 培养幼儿对小青蛙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美工制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3. 示范:在绿色卡纸上用黑色笔描绘出小青蛙的外形,剪下青蛙轮廓,粘贴在白色纸上。
示范如何用水彩笔为青蛙上色,强调注意细节。
4. 幼儿操作:发给每个幼儿绿色卡纸、黑色纸、白色纸、水彩笔、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小青蛙。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bde2f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4.png)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活动目标:一、通过量种不同的练习方式,锻炼幼儿跳跃能力,提高其躯体素养。
二、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育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好品质,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
3、提高动作的和谐性与灵敏性。
4、初步培育幼儿体育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竹筐20个(边筐高25厘米)、4张圆形大小不一的荷叶、纸皮(荷叶)每人一张活动进程:一、预备活动一、音乐游戏“小青蛙醒来了”。
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各类动作,活动躯体。
二、幼儿每人选一张“荷叶”,摆在地上,进行跳进跳出动作练习,(教师提示幼儿注意起跳时先屈膝,落地要轻)二、大体活动练习一“勇敢的小青蛙”:训练幼儿跳太高25厘米的障碍物。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们一路到野外去玩玩,好吗?路上会有一些小土坑和小土堆,咱们能够跳进、跳出、跳上、跳下,可好玩了!”一、将竹筐平放,小青蛙跳进跳出小土坑。
二、将竹筐倒扣放,小青蛙跳上跳下小土堆。
练习二“相互帮忙的小青蛙”:训练幼儿平稳能力及为他人提供帮忙。
教师:“前面的路上,会显现各类各样的小桥,你们想不想玩惊险的“两人过桥”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的方式,提示“小桥的桥面比较窄,小青蛙们过小桥的时候,要相互照顾、相互帮忙,想一想如何才能又快又稳的过桥。
”将幼儿分成两组,各自站在两边的起跑线上,听口令同时过桥(竹筐倒扣,一个挨一个摆放成一座小桥)①过直线型小桥:②过型小桥:③过型小桥④过距离式小桥(在活动中,教师重点提示两人相遇时,要照顾到对方,保证不让自己,也不让他人掉下桥)练习三“团结友爱的小青蛙”:让幼儿学会分享,培育团队精神。
教师:“小青蛙们都累了,请你们听指令,以最快的速度跳到指定的一张荷叶上,全都能坐下来休息,行吗?”一、听口令,全部坐在最大的荷叶上二、听口令,全部坐在较大的荷叶上(幼儿紧贴着坐)3、听口令,全部坐在中等大的荷叶上(幼儿拥堵着坐,个别需坐在他人腿上)4、听口令,全部坐在最小的荷叶上,教师启发幼儿如何能让大伙儿都能坐下?如何提供帮忙?(半数幼儿需重叠抱坐)(教师鼓舞幼儿相互帮忙,团结合作,能在愈来愈小的荷叶上坐下来,从中体验到“分享”后的欢乐)三、放松活动“小青蛙回家”教师:“小青蛙们,天快黑了,咱们该回家了。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5e0191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d.png)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一、教学背景本场游戏课适用于大班幼儿园中段,主要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和多彩。
游戏内容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并且能够满足幼儿天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在其早期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别绿色青蛙,知道它们居住的生境、食物等基本信息;2.能够感受青蛙的行为、语言,理解它们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通过游戏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培养幼儿的思维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青蛙模拟器(至少2个,最好是可移动的);2.一块光滑的板子或纸板;3.大型青蛙卡片、以及包含其他动物的卡片;4.讲台、音响设备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老师把青蛙模拟器拿出来,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2.老师问孩子们它们知道青蛙吗?它们知道青蛙爱吃什么吗?3.展示其他比如蝴蝶、老虎等卡片,让孩子们分辨它们。
第二节:游戏环节1.给孩子们分小组,每组5个左右;2.给予清晰的指示:每组有一名孩子扮演青蛙,其他队员是观察员,观察员的任务是给青蛙模拟器写笔记;3.让学生在纸板上画一个虚拟的泥坑,让青蛙在里面跳跃、捕食虫子,小组间互相分享观察到的内容;4.直到所有小组都做完。
最后统计每组所获得的成绩。
第三节:展示1.大班教师把每组成员的观察结果进行汇总;2.以大班较为普遍的形式进行介绍、讲解。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课后的评估,可得出:•大部分幼儿能够准确地识别青蛙,并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信息;•幼儿们主动了解其他动物,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动物的特征;•意外的是,小组讨论时,孩子们的协作能力比预期的更高。
六、课后延伸将青蛙作为一种主题,在其基础上开展更多的活动,例如:•观察更多青蛙的图片、模型,学习它们的其他特征;•用制作泥土、蚯蚓、蛹、蛤蟆等方式制作青蛙模型,激发孩子们制作青蛙的创造力;•在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中寻找青蛙的内容,让幼儿们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收获此次教育活动让幼儿们感受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增强了他们对生物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幼儿的协作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4166f2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e.png)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小青蛙的形象和动作。
2. 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的体能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CD或音乐播放器
2. 小青蛙卡片或图片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游戏引入(5分钟)
教师拿出小青蛙卡片或图片,向幼儿展示并介绍小青蛙的形象,然后播放有关小青蛙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2. 跳跃游戏(10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大青蛙家族。
教师告诉幼儿,他们要扮演小青蛙,跳跃到指定的地点。
教师会用语音指令来控制跳跃的方式,如“小青蛙向前跳”、“小青蛙向后跳”、“小青蛙向左跳”、“小青蛙向右跳”等。
幼儿按照指令跳跃,看哪个小青蛙家族先完成任务。
3. 互动游戏(10分钟)
教师将所有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小青蛙,另一组扮演大青蛙。
教师放音乐,小青蛙们跳来跳去,而大青蛙们要伸出舌头抓住小青蛙。
当音乐停止时,被大青蛙抓住的小青蛙出局。
继续进行几轮,看最后哪个小青蛙幸存下来。
4. 活动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这次体育活动,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强调参与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1. 在教学内容和步骤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和变化,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的特征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和情感认知。
3. 可以鼓励幼儿在音乐停止时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055924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f.png)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认知小青蛙的生长变化。
2.知晓小青蛙有哪些生存技能。
3.了解小青蛙的重要作用。
4.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1.先向学生展示小青蛙生活中的图片,看看他们对小青蛙有哪些认知。
2.教师手中拿着一只小青蛙,让学生看看,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3.让学生合作,探究小青蛙的生态环境并回答问题。
2. 教学内容1.学生分小组,自行讨论和理解不懂的概念。
2.教师讲解小青蛙生长变化,并带领学生一起看小青蛙的生长变化视频。
3.询问学生如何保护小青蛙,鼓励他们思考小青蛙的生存技能。
三、教学过程1.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小青蛙1.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小青蛙?”,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引导。
2.让学生回答:“小青蛙生长的环境是什么样?”,然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教师用实物展示小青蛙,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例如:水面生长的植物等等。
2. 教学环节1.学生分小组自行理解和讨论不懂的概念。
2.教师讲解小青蛙的生长变化,并带领学生一起看小青蛙生长变化的视频,如:从蝌蚪变成小青蛙。
3.教师向学生提出关于小青蛙生存技能的问题,例如:小青蛙如何躲避捕食者等等。
3. 总结教学内容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小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并提出问题和答案。
2.让学生总结小青蛙的生存技能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本次教学大约需要60分钟左右:•15分钟用于引导学生认识小青蛙,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
•20分钟用于讲解小青蛙的生长变化和生存技能。
•20分钟用于让学生自行讨论和总结小青蛙的生存技能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分钟用于总结教学内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自主地搜索和理解小青蛙生态环境的概念。
2.学生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认识到的小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大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907e2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5.png)
大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本次游戏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识,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的运动能力,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和习性,增强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探究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小青蛙的习性,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游戏中需要每个学生发挥主动性,与队友合作完成任务。
1.3 教学时长本次游戏教学时长为45分钟。
二、教学流程2.1 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小青蛙的图片,让幼儿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2.提问:小青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哪里可以找到小青蛙?2.2 游戏环节1.教师在教室内围画三个池塘,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进行区分。
2.将所有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种颜色的手环,同时每个小组一只棕色绸布小青蛙。
3.每个小组的绸布小青蛙必须从巢穴出发,经过不同的“危险区”,到达三大池塘的其中之一并将小青蛙扔入池塘。
4.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玩具和物品,让幼儿们在危险区中克服不同的障碍,如穿过圆管、“河流”里跳跃,“桥梁”上行走等。
5.三个小组的小青蛙到达池塘后,必须一起合作找到教师放置的彩虹道具,通过搭建彩虹,到达“终点”——橡皮饼干边上的水草丛。
2.3 游戏反思1.游戏的合作中,教师注重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完成组织任务。
2.游戏中设置了多种元素,比如跳跃、翻滚、爬行和搭桥等,使得活动更加有趣,多样且生动,增加了幼儿们的探索性。
3.游戏的环节中,设计安排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育反思游戏的形式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调研表明,通过游戏,幼儿不仅能充分发展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社交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
在游戏过程中,重在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带领幼儿一起互动,并结合具体情境提供多样性的资源。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a776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两栖动物》,详细内容围绕“可爱的小青蛙”展开,介绍青蛙的生态特点、生命周期、生活习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命周期。
2. 培养幼儿对两栖动物的观察、描述和分类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的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蛙图片、模型、生命周期图、生态环境图、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可爱的青蛙图片,引发幼儿兴趣,讨论青蛙的特点。
2. 新课内容:(1)观察青蛙图片,引导幼儿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
(2)讲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分类,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态环境。
(3)展示青蛙生命周期图,介绍青蛙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小青蛙2. 板书内容:(1)青蛙的外形特征(2)青蛙的生活习性(3)青蛙的分类(4)青蛙的生命周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青蛙的画,标注外形特征。
(2)写出青蛙的生命周期,描述各阶段特点。
(3)举例说明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分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真实的青蛙,加深对青蛙的了解。
(2)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蛙的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保护。
2.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答案的详细性与针对性。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1352d96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1.png)
大班游戏课教案《可爱的小青蛙》游戏名称:可爱的小青蛙(A Lovely Little Frog)适用年龄:3-6岁游戏目标:1. 帮助幼儿加深对于小青蛙外貌特征的认识。
2. 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准备材料:1. 织物青蛙玩偶(或是印有青蛙图片的卡片)。
2. 青蛙模板(可以在纸上或卡片上制作青蛙形状)。
3. 画笔和颜料。
4. 音乐播放器。
5. 青蛙面具(可以自制或购买)。
6. 一些小奖品。
活动流程:引入游戏(10分钟):1. 准备一个织物青蛙玩偶或是印有青蛙图片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它。
2. 提问幼儿,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征?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鼓励幼儿发言。
游戏一:找出真青蛙(15分钟):1. 准备几个青蛙模板,其中一个是真青蛙图案,其他为假青蛙图案。
2. 将青蛙模板粘在墙上或放在地上。
3. 让每个幼儿轮流指出哪一个是真青蛙,其他幼儿则观察并拍手鼓励。
4. 每个幼儿回答正确会得到一枚小奖品鼓励。
游戏二:青蛙画比拼(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青蛙模板和一套画笔和颜料。
2. 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用颜料给青蛙模板进行绘制。
3. 画完后,每位幼儿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画的青蛙,并口述一下自己的创作过程。
游戏三:青蛙传情(20分钟):1. 将青蛙面具发放给幼儿们,每个幼儿均配备一只青蛙面具。
2. 幼儿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队,每队挑选一位“青蛙王子”或“青蛙公主”。
3. 在音乐开始的时候,青蛙王子或青蛙公主需要跳舞传情给其他队员。
4. 其他队员需要观察并模仿青蛙王子或青蛙公主的动作。
5. 每一轮传情结束后,换另一位幼儿担任青蛙王子或青蛙公主,继续游戏。
结束游戏(5分钟):1. 为每位幼儿颁发参与奖,表示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
2. 总结游戏内容,让幼儿回忆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历。
备注:1.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的调整和辅助。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可爱的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1d2e48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4.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保护青蛙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手工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青蛙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难点:青蛙表情的描绘和四肢的折叠。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青蛙的图片和视频2. 手工材料:绿色的卡纸、黑色和白色的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3. 辅助材料:青蛙的玩具或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蛙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青蛙的制作步骤和技巧,重点讲解青蛙表情的描绘和四肢的折叠。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跟随操作。
4. 动手制作: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青蛙。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评价幼儿对青蛙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力、耐心和合作精神,鼓励幼儿积极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3. 搜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青蛙知识竞答,加深幼儿对青蛙的了解。
2.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近距离观察青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作品展示,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53a7f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3.png)
可爱的小青蛙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可爱的小动物》,主要围绕“小青蛙”这个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小青蛙》,详细讲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第二章《小青蛙的生长变化》,介绍小青蛙从蝌蚪到成蛙的生长过程;第三章《小青蛙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关注小青蛙与其他动物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重点: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其他动物的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生长变化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青蛙的特点。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
3. 实践: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观察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4. 讨论:组织幼儿讨论小青蛙与其他动物的友谊,引导幼儿关注生态环境。
5. 互动:分组进行“小青蛙找朋友”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青蛙的外形特征2. 小青蛙的生活习性3. 小青蛙的生长变化4. 小青蛙的好朋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青蛙与其他动物玩耍的画。
答案要求:画面中小青蛙特点明显,其他动物生动有趣,色彩鲜艳。
2. 作业题目:讲述小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答案要求:语言表达清晰,逻辑顺序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青蛙的认知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小青蛙,加深他们对小青蛙的印象,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可爱的小青蛙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不同的练习方法,锻炼幼儿跳跃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
难的好品质,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竹筐20个(边筐高25厘米)、4张圆形大小不一的荷叶、纸皮(荷叶)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音乐游戏“小青蛙醒来了”。
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各种动作,活动身体。
2、幼儿每人选一张“荷叶”,摆在地上,进行跳进跳出动作练
习,(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起跳时先屈膝,落地要轻)
二、基本活动
练习一“勇敢的小青蛙”:训练幼儿跳过高25厘米的障碍物。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们一起到野外去玩玩,好吗?路上会
有一些小土坑和小土堆,我们可以跳进、跳出、跳上、跳下,可好玩
了!”
1、将竹筐平放,小青蛙跳进跳出小土坑。
2、将竹筐倒扣放,小青蛙跳上跳下小土堆。
练习二“互相帮助的小青蛙”:训练幼儿平衡能力及为他人提供帮助。
老师:“前面的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桥,你们想不想玩惊险的“两人过桥”的游戏?”
老师讲解游戏的方法,提示“小桥的桥面比较窄,小青蛙们过小桥
的时候,要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稳的过桥。
”
将幼儿分成两组,各自站在两边的起跑线上,听口令同时过桥(竹筐倒扣,一个挨一个摆放成一座小桥)
①过直线型小桥:
②过型小桥:
③过型小桥
④过间隔式小桥
(在活动中,教师重点提示两人相遇时,要照顾到对方,保证不让自己,也不让别人掉下桥)
练习三“团结友爱的小青蛙”:让幼儿学会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老师:“小青蛙们都累了,请你们听指令,以最快的速度跳到指定的一张荷叶上,全都能坐下来休息,行吗?”
1、听口令,全体坐在最大的荷叶上
2、听口令,全体坐在较大的荷叶上(幼儿紧贴着坐)
3、听口令,全体坐在中等大的荷叶上(幼儿拥挤着坐,个别需坐在
别人腿上)
4、听口令,全体坐在最小的荷叶上,教师启发幼儿如何能让大家都能坐下?如何提供帮助?(半数幼儿需重叠抱坐)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能在越来越小的荷叶上坐下来,从中体验到“分享”后的快乐)
三、放松活动“小青蛙回家”
老师:“小青蛙们,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
”
1、两人一组手拉手绕过障碍物(竹筐)
2、四人一组手拉手以转圈的方式绕过障碍物
四、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