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
七 八 九章: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
2,受众的分类 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一般 性受众和专门性受众。 日常接收某一媒介内容的习惯和程度: 基本受众和潜在受众。 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读者、观众、听 众和网民等。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荣
C,冷媒介与热媒介 --- 将媒介分成两类:冷媒介与热媒介 --- 将媒介本身的特性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 变迁结合起来。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20
3,技术决定论的发展与反思 •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观点都被称为 “ 技术决 定论”,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媒介工具自身物质 特性的强调,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 影响力。 •梅罗维茨《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 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媒介变化、社会情 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柯克霍夫的《文化肌肤》探讨了电子媒介和 其他新技术给人心智带来的变化。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11
3、电视
语言要素 语法体系 媒介风格 运动图像 静止画面 声音 字幕 特效 节目元素 媒介特性
电 视
1、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 场面调度 变幻的 介 、 纷繁芜杂 2、电视时效性强 3、电视保存性和选择性 蒙太奇、 的 节目元素 开放的 较弱 4、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 组合手法 感、现场感和过程感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15
三、技术与媒介
2011/4/16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 中国传媒大学 胡正荣 荣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一、定义解释:1、媒介经营管理:就是运用管理学中的一些思维和方法对媒介要素进行科学地运筹,以达到媒介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其最佳的社会效益。
2、媒介:所谓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制作、传播机构。
3、媒介产业:新闻媒介进入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后形成的经济集合体,它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电信以及其它传播媒介经营集群。
4、媒介经营战略: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的谋划、具体的实施和控制的动态经营过程。
5、媒介领导体制:也可以说是媒介的组织关系。
它指在媒介组织中,为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而制定的媒介领导权限,以及相应组织机构设置的制度体系。
它是媒介领导者经营管理活动的责权关系和依据。
6、媒介财务管理:就是媒介对其财务活动进行预测、核算、计划、分析、控制等,通过对其资产和资金的有效组织和合理运用并使之增值的过程。
或者说是通过价值形态对媒介资金运行进行全局性综合管理,力争使媒介企事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媒介资产管理:所谓媒介资产是指媒介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具有直接和间接带给媒介企事业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在能力的经济资源。
媒介资产是媒介企事业进行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因此,加强媒介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媒介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8、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它包括媒介经营管理所有的元素和与之相关的因素等。
它除了媒介还有传播的意思。
9、报业产业:报业产业是指由多家在形式上各自独立的报纸、杂志,包括新媒体等实体组成的利益结合体,每个实体都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组成报业集团,其中的核心报社就是该报业集团的母体,其他的报刊即是该报业集团的子报业。
媒介产业化名词解释
媒介产业化名词解释
媒介产业化是指媒体行业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行业通过利用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生产,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在媒介产业化过程中,媒体企业通过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掌握了更多的生产技术和知识,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此外,媒体企业还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大规模批量生产,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生产模式,例如数字化生产、网络化生产、个性化生产等,这些新的生产模式为媒体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也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媒介产业化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媒体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水平,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媒介产业
(二)作为产业的媒介
3、媒介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
2004年,国家统计局出台了《文化及 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把“文化产业”界 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 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 活动的集合”。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 “外围层”和“相关层”。
流通部门主要有: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饮食、 物资供销、仓储;
服务部门又包括三个部分:
(1)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部分(含公用事业、居 民服务、咨询、信息服务业与技术服务业);
(2)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含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等);
(3)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含国家机关、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
● 媒介产品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 有精神属性;
● 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共享 性与持久性;
● 媒介产品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的特点
根据排他性与竞争性划分的四种产品类型
排他性
是
否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产品(商业院线、 俱乐部产品(付费电影
DVD)
频道、付费网络电影资
源)
公共资源(免费露天或 公共产品(免费电影频
第二章 媒介产业
一、媒介产业的双重性 二、媒介产业的特点 三、媒介产业的本质:影响力经济 四、我国媒介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 五、传媒产业各类别内容产品的物理特性 及运作流程 六、传媒产业的赢利模式
一、媒介产业的双重性
(一)作为事业的媒介
事业的含义
传媒经营与管理
传媒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媒介产业:(media industry)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经营:最初之义是经始营造,即度量、谋划、运作、建造之意。
据此延伸的一般意义,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谋划和运作来获取利益的活动。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传媒经营与管理:就是根据媒介市场的总体情况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传媒的人、财、物以及其他社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传媒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贯穿于传媒运营的多个环节。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或机会而作出的解决方法的抉择计划职能:是确定组织的阶段性目标后安排其实现方式的一种管理行为,此处的阶段性目标是指组织目标在时间上的分解。
组织职能:组织这个职能就是围绕组织结构这个主题而设计、运作、变革。
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保证。
也可以说,组织负责“组织”的计划的实施。
指挥职能:社会组织建立后,使之发挥作用,这就是指挥的职能。
控制职能:控制是在组织运作中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情况修正运作方式和目标本身以使组织有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协调职能:协调是指企业内外的一切工作都要互相配合,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脱节的问题。
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激励职能:激励就是采取举措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使其为组织运作更加有效而努力奉献。
目标管理;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依据和标准。
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
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广告收入:媒介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是广告收入。
广告商通过购买媒体上的广告位来向目标受众传递信息并促进销售。
媒体通过向广告商收取广告费用来获取收入。
2. 订阅费和销售收入:许多媒介机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付费订阅或销售产品的机会,如付费电视频道、网络视频订阅服务、报纸和杂志的订阅等。
这些付费收入也是媒介产业的重要来源之一。
3. 版权和许可费用:媒体机构还可以通过许可他人使用其内容和知识产权来获取收入。
例如,电影制片商可以通过将电影片段授权给其他媒体使用来获得授权费。
同样,音乐、图书和电子游戏产业也可以通过授权他人使用他们的作品来获取收入。
4. 附加服务和赞助:一些媒体机构还提供其他附加服务,如活动策划、品牌赞助、影片制作、广告创意等。
这些附加服务以及赞助合作可以为媒体机构带来额外的收入。
5. 用户数据和个性化内容: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用户数据成为一种重要资源。
媒体机构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和销售用户数据来获取收入。
此外,许多媒体机构也通过个性化内容推荐和定制服务来吸引用户并增加收入。
6. 联合运营和合作伙伴关系:媒体产业中的公司和机构通常会在特定项目或领域上进行合作,共同运营和分享收益。
例如,电影制片公司可能与发行商、影院和电视台合作,共同推广和分销电影作品。
总而言之,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是多元化的,涉及广告收入、订阅费、销售收入、版权和许可费用、附加服务和赞助、用户数据和个性化内容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等多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构成了媒介产业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
《传播学》教学大纲
《传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0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授课对象: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新闻学、传播学、媒体创意等专业开课学期:2、6学分/学时:3/48先修课程:新闻理论(01200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作业。
考核方式:考试(写论文或闭卷)。
课程简介: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
80年代引入我国,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必修课程。
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及前瞻性。
随着信息传播活动的日益发展,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形态;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透过传播表象,掌握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第一讲传播学史(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学的诞生(2课时)知识点: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环境第2单元传播学的先驱者(1课时)知识点:李普曼、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的主要贡献第二讲人类传播的历史(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的历史演进(2课时)知识点: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主要历史阶段第2单元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1课时)知识点:主要演进规律;使用规律来分析当代媒介发展前景第三讲传播的材料(共3课时)第1单元信息(1课时)知识点:信息的定义;三论第2单元符号(2课时)知识点: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及相关理论;符号的特征与分类;讯息第四讲传播类型(共6课时)第1单元内向传播(1课时)知识点:内向传播与心理学第2单元人际传播(1课时)知识点:人际传播的特征;人际传播的动机;自我表露第3单元群体传播(1课时)知识点:群体压力与群体规范对传播的影响第4单元组织传播(1课时)知识点:组织传播的方向、功能与主要形式;组织传播与公关第5单元大众传播(2课时)知识点:大众传播的特征;大众传播的功能;负面功能:麻醉精神与社会顺从第五讲传播过程(共3课时)第1单元传播过程(1课时)知识点:传播过程的特征第2单元线性传播模式(1课时)知识点:五W模式;线性模式的缺陷第3单元控制论传播模式(0.5课时)知识点:反馈;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第4单元系统传播模式(0.5课时)知识点:系统;赖利夫妇模式第六讲传播者(共6课时)第1单元传播体制(2课时)知识点:传媒的四种理论;批评与发展第2单元传播者与把关(2课时)知识点:把关人;信息流动过程第3单元媒介专业主义(2课时)知识点:媒介专业主义的形成;媒介伦理的主要困境第七讲传播内容(共6课时)第1单元大众传播内容(2课时)知识点:大众传播内容特征;信息娱乐与市场新闻业第2单元大众传播内容研究(2课时)知识点: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第3单元大众文化(2课时)知识点:大众文化的正面与负面认识第八讲传播媒介(共6课时)第1单元理解传播媒介(2课时)知识点:认识媒介的主要原则第2单元大众媒介的本体特征(2课时)知识点: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介第3单元技术与媒介(1课时)知识点: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理论第4单元媒介机构与媒介产业(1课时)知识点:大型跨国媒介集团第九讲受众(共3课时)第1单元理解受众(1课时)知识点:受众的定义及其基本认识第2单元受众的行为(1课时)知识点:选择性过程;使用与满足第3单元研究受众(1课时)知识点:受众调查;受众商品第十讲传播效果(共9课时)第1单元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1课时)知识点:四个发展阶段第2单元宣传研究与枪弹论(1课时)知识点: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宣传的七种技巧;枪弹论第3单元两级传播论与有限效果(1课时)知识点:舆论领袖与两级传播;创新扩散;有限效果第4单元议程设置(1课时)知识点:议程设置;铺垫与框架第5单元知识沟(1课时)知识点:知识沟;媒介与社会第6单元教养理论(1课时)知识点:教养理论;媒介制度分析第7单元沉默的螺旋(1课时)知识点:沉默的螺旋;强大效果论第8单元第三者效果(1课时)知识点:第三者效果第9单元对传播效果的整合认识(1课时)知识点:传播效果的内涵;传播效果的普遍认识四、作业、实践环节共有2次作业,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布置每篇作业2500字左右。
第5讲 媒介的产业化经营
1
一、媒介产业化及其相关概念
媒介的商业化
传媒一般分为商业化传媒和非商业化传媒。商业
化传媒是一般由私人和私人集团所拥有,没有明显的
党派倾向,实行独立的编辑方针,经营上依靠市场,
自负盈亏。我国的传媒目前的经营管理是市场化过程, 而不是商在保持其原有的所有
的转化。必须明确媒介的产业化不是商业化。媒介的
产业化必须坚持媒介的公有制形式,坚持在经营方式 上走市场化的路子。
4
二
媒介产业化的动因
1、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确
立了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以及新闻事业作为一项重要
产业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2、信息交换市场的形成。受众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其对 信息需求大大增加,客观上促进了信息传播机构规模的 扩大和信息交换市场的形成。
3、推进内容和服务的革新 一是节目类型和品种的创新; 二是生产过程的创新; 三是服务的创新。
14
(二)媒介产业价值链的建构与扩张
媒介产业价值链: 以信息为纽带将媒介各个环节链接起来,并依据 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链条结构 报业产业价值链:
货币资本 获得受众
电视内容产业链:
内容生产 卖给广告商
电子商务
网络广告
2、新闻网站的营利模式
信息有偿服务 网络广告 电子商务 其他增值服务
3、网络电视的营利模式
基础模式——以版权为核心 衍生模式——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核心
18
补充二:基于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营利模式 手机报 手机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 移动数字电视
19
主 要 表 现
数字媒介平台的广泛运用
10
六 媒介产业化的方式
从媒介产业的形成渠道来分析,媒介产业化的基本
媒介产业化的基本途径
媒介产业化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物质经济的产业部门,还是信息经济的产业部门,其经营都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些经济的、法律的管理手段,少些不必要的行政手段,以保证产品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媒介要实施产业化经营,必须科学地认识媒介的性质,必须使媒介产品走向市场,必须为媒介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一、媒介产业的形成我国媒介产业形成方式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有它自己的特色。
这种特色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从媒介产业形成的渠道来分析,大致有两个渠道:1.从直接产业化的发展渠道形成的传媒产业这类产业主要是指由邮电通讯、电影以及为其服务而形成的传媒产业,同西方国家的传媒产业差不多,受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速度状况的影响。
但是也有所不同,这些不同集中表现在管理体制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邮电通讯等媒介产业部门的发展也必须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才开始同国际市场接轨。
2.间接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所形成的传媒产业这类产业主要是指由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出版机构和为其服务的各类基础、技术服务等部门所组成的传媒产业群。
从形式上看,这类产业群不执行产业功能,而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业,特别是电视是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的。
但是,它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而仅仅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无偿服务机构,作为一个单一的宣传机构建立的,并不重视经济效益。
LocaLHOST因此虽然作为一种机构或基础设施的广播电视发展是很快的,但在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上,它不仅落后于其他产业部门,就在媒介产业部门,广播电视产业也是最落后的一个产业。
根据广播电视产业的这种现状,应把它作为促进传媒产业形成和发展最佳的切人点。
二、媒介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经营并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主动借助市场机制配置自身资源,开发各种潜质获取合理利益。
媒介产业的概念
媒介产业的概念
媒介产业是指以传媒、广告、文化艺术等为主要经营领域的产业,也
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这些产业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向公众传递信息和文化产品。
媒介产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
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成为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重要支柱。
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媒介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其中,传媒是媒介产业中最核心的领域之一。
传媒包括电视台、广播
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形式的传媒,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新兴形式。
传统形式的传媒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有机会通过
数字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广告是另一个重要领域。
广告行业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推销产品或服务,并且在市场营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广告形式多样,包括
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
文化艺术产业也是媒介产业中的重要领域。
它包括音乐、电影、戏剧、美术、书籍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文化艺术产业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媒介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领域,它不仅涉及到传媒、广告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还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型媒介的不断出现,媒介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和变革。
媒介产业名词解释
媒介产业名词解释嘿,媒介产业这个词啊,其实没那么神秘,听我给你好好说说。
你看啊,咱们平常接触到的报纸、电视、网络啥的,这些都和媒介产业有关。
媒介产业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信息超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商品在卖呢。
就说我有一次找工作的经历吧。
我在网上浏览招聘信息,这网络就是媒介产业的一部分哦。
那些招聘网站就像是超市里的货架,摆满了各种各样公司的招聘信息,有大公司,有小公司,就像货架上有不同品牌的商品。
这些网站把招聘公司的要求、岗位内容等信息展示出来,这就是媒介在发挥作用啦。
而制作和运营这些招聘网站的公司呢,它们就是媒介产业里的一员。
它们要花钱请人来开发网站,设计那些方便我们找信息的功能,就像超市要装修得漂亮,货架要摆得合理一样。
再比如说电视,这也是媒介产业的重要部分。
电视台制作各种节目,像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啥的。
我特别喜欢看一个综艺节目,制作这个节目的团队得找赞助商来给钱,有了钱才能请明星、租场地、做道具,然后把节目制作出来。
电视台呢,就像是一个大商场,把这些节目在不同的时间“摆”出来给观众看。
观众越多,广告商就越愿意在这个节目里插播广告,电视台就能赚更多钱。
这一整套流程,从节目制作到播出,再到广告盈利,都是媒介产业的运作啦。
还有报纸,那些报社要派人去采访新闻,然后编辑排版,把新闻印在报纸上。
送报员再把报纸送到我们家门口或者报亭里。
这就像工厂生产商品,然后通过物流送到商店里一样。
报纸上的广告也是赚钱的方式,企业花钱在报纸上登广告,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产品,这也是媒介产业里信息传播和盈利的一种模式。
所以说,媒介产业就是围绕着信息的生产、传播和相关商业活动的这么一个产业,它和我们的生活可密切啦,每天都在给我们输送各种信息呢。
考研《传播学总论》第九章技术与媒介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九章技术与媒介三、技术与媒介1、英尼斯:传播的偏向(1)主要观点①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
②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
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
③近代印刷术诞生之后的各种媒介,如书籍、报纸、广播等都是空间性的,它们有助于领土的扩张,却有可能导致西方文明的崩溃。
(2)意义英尼斯最大的启发在于他把媒介的技术和物质特性作为整个文明构造的起点,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学者。
麦克卢汉曾说:“英尼斯是第一个从技术形态发展出一套历史变迁理论的人。
和他相比,我的书不过是给他的著作写下注脚。
”2、麦克卢汉:媒介诸论他的理论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认为,凡是延伸人体的东西,都属于媒介。
他认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因此,“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
”他进一步指出,“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整个心灵与社会。
”(2)媒介即讯息①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而内容也就是一种媒介。
②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与按摩,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内容。
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人类社会从口头传播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到电子媒介时代的发展变化,都是媒介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带来的。
因此,媒介本身就带来讯息,媒介本身就是讯息。
(3)冷媒介与热媒介①热媒介,是指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某个感官的媒介,而冷媒介恰好相反。
“高清晰度”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讯息非常充分、完善,不需要人们调动更多的想象,对受众参与度的要求较低。
第二讲媒介与媒介产业
媒介:本课程所言媒介,主要指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图书、网络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介。 2. 媒介的双重属性 媒介特别是新闻媒介作为传播工具,常常被拥有强大政治权力 和经济权利的政党、集团或个人,用来为特定的利益目标服务。这 种特定的利益目标,既有政治利益目标,也有经济利益目标。 当媒介不仅要为一定的社会政治利益目标服务,同时也要为一 定的经济利益目标服务的时候,媒介就具有了双重属性:
(2) 产品特点:文化商品 媒介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同时具有商品属性,是文化与 商品的有机统一。 与一般商品相比,媒介产品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① 媒介产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态具有共享性;
② 媒介产品的价值不取决于凝聚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而取决于文化、技术或知识的含量。 (3) 消费特点:精神消费
充裕的广告收入使报纸又可更新设备。《太阳报》于1837 年开始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滚筒印刷机,每小时能印刷4000份 报纸,使报纸的大量发行有了物资技术上的保障。 19世纪初开始的工业革命促使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印刷出 版技术大大改良,1810年即已出现了效率相当于人力印刷机10 倍的滚筒式印刷机。印刷技术的进步,促使廉价报纸迅速蔓延 到全国。南北战争以后,廉价报纸超过政党报纸成为大众阅读 的主体。1880年美国有七千多家报纸,大部分都是民营的商业 报纸。
二、 媒介的基本形态
媒介的双重属性是相互关联的。
产业属性产生利益驱动力,促使媒介在社会控制允许的范围 内追求利益最大化;政治属性产生社会控制力,使媒介追求利益 的行为因外在的控制作用而受到制约。 政治属性与产业属性形成大众媒介的内在矛盾:产业属性的 扩张,意味着社会控制的弱化;政治属性的张扬,意味着经济利 益的削弱。 媒介双重属性的互动,决定着不同政治和经济体制下媒介 的不同生存形态。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分:3总学时:54理论授课学时:48实验实训学时:6参考教材:[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版.[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
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考试。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1、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传播类型、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媒介素养,了解和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常见的文化传播现象以及运用一般传播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传播学时数:3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传播的基本界定及其历史.2。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分类标准。
理解: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及其规律。
掌握:传播的含义、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进程及规律.3.本章教学重点: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六大进程、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4.本章教学难点:什么是传播、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二)传播的类型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学时数:31。
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播的材料(即信息)及载体(即符号)。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符号的类型。
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实质;符号的定义、特征及实质;3.本章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与功能;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符号的特征;符号的类型。
媒介产业的基础知识
媒介产业的基础知识媒介产业是指包括出版物、广播、电视、影视、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形式的产业。
它是信息时代的核心产业之一,对社会的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媒介产业的基础知识:1. 媒介产业的定义:媒介产业是指以信息传播为核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如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等,将内容传递给受众,并以此获得经济效益的产业。
2. 媒介的分类:媒介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媒体。
传统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形式的媒体,而新媒体则是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兴媒体形式。
3. 媒介产业的组成:媒介产业主要包括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广告营销三个方面。
内容生产是产生各种信息和文化产品,如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等;传播渠道是将内容传递给受众的各种途径,如报纸发行、电视播放、互联网传输等;广告营销则是通过广告投放获得收益,包括各种广告形式,如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
4. 媒介产业的重要性:媒介产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文化交流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媒介产业,人们可以获取各种信息,了解世界的动态;同时,媒介产业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此外,媒介产业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媒介产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介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发行量下滑;广告市场的竞争激烈,广告费用下降;新媒体不断涌现,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也给媒介产业带来了压力。
综上所述,媒介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信息传播为核心,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两大类,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广告营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但同时,媒介产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媒介产业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递信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日渐壮大和重要。
媒介产业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影电视剧等传媒业务,对于信息传播、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
一、技术方向:1. 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媒介产业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在媒介产业中实现更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推送。
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快速找到想要的电视节目或新闻。
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机器自主创作,进一步拓展多媒体内容的表现形式。
2. 5G技术的应用将加速媒介产业的转型升级。
5G技术将带来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传媒业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通过5G技术,用户可以实时观看高清视频流,而无需等待缓冲。
此外,5G技术还将推动VR、AR等新媒体形式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媒介体验。
3. 区块链技术将提升媒介产业的可信度和版权保护。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有效避免信息被篡改和抄袭。
在媒介产业中,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确保作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并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为媒体广告提供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生态环境。
二、市场趋势:1. 内容消费模式的变革。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线性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失去用户的关注。
未来,用户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个性化,而不仅仅是广告和娱乐。
因此,媒介产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高品质、多样化的内容服务,例如定制化内容推荐和用户生成内容等。
2. 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产业正在向多媒体、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
例如,互联网电视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用户消费媒体内容的主要方式。
未来,媒介产业将进一步融合互联网、电信、IT等行业,创造更多的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链。
媒介管理学概论重点[整理版]
媒介管理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媒介管理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运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2.媒介产业适应传播活动的需要所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产业系统,它包括传统的知识传媒产业和电子媒介产业。
媒介产业规模日趋庞大,主要包括:信息制造机构——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产业应该是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
3.媒介产业化是指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和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
媒介经营的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向独立的企业法人过渡,并以市场平等、竞争的原则建构内外关系,从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集合体”。
(实现途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资本运作、集团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
)4.媒介战略管理是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使命与战略目标,为求得长久的生存和稳定的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并付诸实践的动态管理过程。
5.媒介市场通俗讲就是媒介产品买卖的地方。
从媒介产品卖方的角度看,媒介市场就是尚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而卖方的责任就是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如何最好地满足购买者的需求。
6.新媒介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向受众提供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
新媒介不仅在传播手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内容生产、发行到用户消费的方式都已经发生巨变。
7.广告经营管理是对广告运行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目的是使广告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调行动,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达成广告的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8.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经营管理名词解释1、媒介产业:媒介产业,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2、双效统一:在新闻事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和活动中,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之一。
(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牺牲经济利益来确保社会效益。
)3、制作人中心制: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制作人是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的主导人物和总负责人,具有对节目的策划、制作、包装、推介、优化、转产等流程的实际操作经营权和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指挥领导权。
4、STP营销:在现代社会中,广大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金和物质资源,生产最适合受众需要的物质产品,媒介组织理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然后再进行市场定位。
这样,才能选定最适合媒介组织的营销战略,以及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的那些市场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和占领这些市场。
上述情况,被经济学家视为现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即STP营销,它包括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
简答题1、媒介组织在公共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公共关系中,媒介组织所担任的角色一身兼三任。
一般情况下,媒介组织是社会组织或企业的主要工作对象之一,是它们面对的需要协调的媒介关系,即公共关系的客体。
同时,由于媒介组织本身又是大众传播的基本沟通渠道,所以他在社会组织或企业与公众之间处于中介地位,起到传递、交流信息的桥梁、纽带的作用。
着重探讨第三种情况,即作为媒介产业的各种媒介组织,它们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应当运用公共关系,在其面对的公众和社会环境中发挥公共关系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的作用。
2、媒介市场细分的要求。
①可衡量性。
各细分市场要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着容易识别的消费者群体(受众)。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有着类似的消费行为。
而且,媒介组织有可能以合理的代价,通过市场调研获取这些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第四单元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这个单元当中主要涉及三个重点内容:研究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的两个理论框架;商业媒体和公共媒体;跨国媒介集团。
一、研究媒介产业的两个理论框架(一)媒介经济学媒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研究媒介产业,那么它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产品的形式和属性、运营方式、管理体系、收益模式、媒介企业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其它经济领域不同点。
以产品形式和属性为例,来分析媒介产品和其他商业领域的产品有什么样的不同。
媒介产品的特点首先媒介产品是一种公共品,因为媒介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德说过,“如果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消费会降低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可能性我们称之为私有产品,反之如果消费者对某一个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这个产品的消费我们称之为公共品。
”媒介产品是有共享性的,是可以分享的。
那么媒介产品作为公共品就要求对这种产品的生产不能按照一般商品的要求来生产。
它不能仅仅为私人或某一个社会群体生产,要符合公共利益,符合社会的各个群体,生产出来的节目要起到教育公众、提高文化品味的目的。
现在我们打开电视机会看到最流行的节目就是娱乐节目,娱乐节目里面最流行的类型是真人秀节目,真人秀里面最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是选秀类的真人秀、相亲类的真人秀、求职类的真人秀。
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也就是俗称的限娱令。
规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各个上星频道要扩大新闻类节目的播出比例,对娱乐节目的数量进行控制。
意见规定每天晚上黄金时段,也就是7点半到10点这个时段播出娱乐节目每周不能超过2次。
限制娱乐节目的播出数量是为了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同时也让电视节目能够为更广泛的受众服务。
如果电视节目播出表的大量时间被娱乐节目所占领,就意味着无法分出相应的时间为那些不爱看娱乐节目的人服务。
因为并非所有的受众都喜欢看娱乐节目。
第二,媒介产品是一种承载意义的产品。
一位学者约翰费斯克曾经这样说过,“电视节目作为商品,是生产和发行于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种平行而且共时的经济系统当中的。
金融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交换价值,流通的是金钱。
而文化经济则注重的是使用价值,流通的是意义和快感。
”这说明媒介的生产是在双重逻辑之下进行的,一重逻辑是商业一重逻辑是文化。
生产者在希望电视节目获得良好市场回报的同时,社会总是会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它承载一定的文化意义。
比如在选秀节目中,会要求选秀节目的歌手不能老是唱外国流行歌曲。
也要唱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歌曲。
因为社会对它提出了一些其它的文化意义。
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可以进一步说明媒介产品是怎么样来承载意义的。
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你看或不看他都依然会存在的节目,如果按照市场的逻辑来分析,其实这样一个节目在当今的社会早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但是它之所以还存在,因为在它之上承载了某种意义。
它要生产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在春晚当中,主持人经常反复会强调一个词是“北京时间”,中国其实有两个时区,还有乌鲁木齐时间。
在春晚中只强调北京时间,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时间代表的是中国。
春晚不只是为北京受众而办的晚会,而是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群体看的一台晚会。
通过“北京时间”这样的一种民俗意义,强调的是天涯共此时的概念。
通过反复强调北京时间其实是在生产一种意识形态。
它既强调天涯共此时,同时也在生产国“中国”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
正是因为春晚承载了各种各样的意义,其中也包括国家的意识形态,才使得这样的一个节目成为大家年年都会吐嘈,但年年都会看的节目。
看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是打开电视看,现在不只是网络直播,还要开一个帖子一边吐槽一边看,从中可能获得了最大的乐趣。
第三,媒介产品是为两个市场生产的产品。
媒介产品首先卖给受众。
报纸广播电视都需要通过接触到受众才能够赚钱,但其实第一次售卖是无法盈利的。
比如购买一本时尚杂志,它的定价大概是二十块左右,但它的印刷成本却是很高的,二十块的定价可能无法抵消它的生产成本,也就无法盈利。
报纸也是一样,电视节目更是如此。
现在在北京地区如果通过歌华有线来看数字电视,一个月的收视费是十八块,比较便宜,所以一次售卖是不能盈利的。
广播电视通过广告来盈利,当它建构起了受众群体以后,就可以把受众群体卖给广告商这叫二次售卖。
二次售卖才能够使媒介产品以及媒介产业能够真正的实现盈利。
正是因为媒介产品是为两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所以它要同时满足两个市场的需求,既要满足受众市场的需求,也要满足广告商市场的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媒介产品不同于其它的产品,这是媒介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着眼于历史和社会的整体角度,强调使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框架来分析媒介机构和产业在社会当中的运行以及地位。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媒介制度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媒介制度对于一个媒介的日常运行机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媒介制度和媒介日常运行机制的形成过程中宏观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样的因素是关键性的因素?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进行分析。
接下来讲到媒介机构和媒介产业集团,都可以从以上的两种理论框架去认识和研究。
二、公共媒体和商业媒体这部分会以广播电视为例来介绍媒介机构。
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共有三种类型的媒介机构,即公共的、私有也就是商业的以及国有的。
这里主要比较公共媒体和商业媒体的区别,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比较:第一,谁来创办的。
公共媒体是政府主导下的一个公共机构所创办,而商业媒体则是私人创办的。
第二,谁来监督,公共媒体要服从宪法和法律、议会以及独立机构的监督。
英国有一个独立机构叫做英国通讯办公室Ofcom,它主要负责对英国的通讯和电视业务进行监管,是一个独立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是收视费,是依靠收视费来维持的一个机构。
再看商业媒体,商业媒体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
美国有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简称FCC。
它对美国的广播电视、电信和卫星等领域的业务进行监管,有时还会监管广播电视的内容。
当某一内容遭到投诉时,它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在2004年2月美国NBC全国广播公司在播出美国橄榄球超级碗决赛时,中场休息时两位歌手献唱,分别是贾斯汀和珍妮杰克逊,但二人唱歌时动作过大,导致珍妮杰克逊走光了,走光的画面就通过NBC直接播了出去。
而NBC是一个象我们的CCTV1一样的大众电视网,它的受众涉及到每一个社会群体,所以这样的画面播出去之后,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FCC接到了很多投诉,最终FCC对NBC进行了重罚。
而这一事件还导致了一个有关广播净化法案的出台。
第三,由谁来运营。
公共媒介是由公共机构来运营的,而商业媒介则是由私人来运营。
第四,资金来源上,公共媒体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执照费,也就是收视费。
在英国要买电视机的话就必须要交收视费,无论是否观看电视都必须缴纳执照费。
公共广播电视依靠执照费来运行,所以它可以做到不播广告。
而商业媒体的主要的收入来源则是广告收入,资金来源的不同就决定了它们提供的内容也不同。
第五,提供内容。
公共媒体提供的是为普遍公众服务的内容,而商业媒体则提供为目标受众群体服务的内容。
第六,代表性媒体。
公共媒体中有代表性的有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商业媒体的代表则是美国的广播电视机构,大部分都是商业媒体。
那么,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媒介运行机制呢?属于国家所有,以盈利为目标,但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的导向,也为公共服务,应该说是混合型的。
它是国家所有,以为公共服务为利益诉求,同时又以商业为驱动。
目标不同是否会影响节目内容。
BBC的目标是为普遍的公众群体服务,那么它的节目内容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信息,包括新闻和各种各样的资讯;第二部分是娱乐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教育的内容。
BBC的教育节目全球闻名,制作精良,它所有的节目都强调节目品位,像《墙来了》(Hole in the wall)这样一个节目,像BBC这样一个为公共服务,注重节目品位的电视机构应不应该引进这一节目模式。
这个节目模式很简单(此处有小短片),也被复制到了很多国家,BBC在2011年也看上了这个节目,于是他们就展开讨论,应不应该引进这样的节目。
有人认为不应该,因为觉得这个节目品味不够,不太符合BBC 一贯注重节目品位、很高雅的形象。
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引进,因为这也符合BBC 雅俗共赏的原则,它是为普遍公众服务的,这样的节目适合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
所以最后讨论的结果是BBC引进了这个节目。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了解BBC 是怎么样处理它的这种节目内容,怎么样根据它的目标来确定它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节目,应该播放什么样的节目。
再来看一下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它是一个商业广播电视网,目标是为特定的目标受众群体服务,主要是十八到四十五岁的成年观众,因为他们的购买力比较强。
所以它的节目构成比较强调娱乐性节目,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是娱乐节目,也有新闻节目,但数量非常少,还有一些公共服务类节目,但却非常强调商业性。
为什么CBS会播出公共服务类的节目呢?这是因为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限制,在美国开办广播电视事业首先要获得执照。
执照指的是一种license,有了这个才可以开办,但在拿到这个执照的同时必须承诺播出一定比例的公共服务类节目,因为执照是一种公共资源。
CBS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节目叫新闻六十分,它经常登上美国电视节目排行榜,而且是排行榜中唯一的新闻类节目。
因为这是一个杂志类新闻节目,每期是六十分钟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一个新闻故事,、关注的都是一些非常软性的新闻话题,即非政治事件、劳资纠纷、重大犯罪等严肃主题,更多的是关注一些社会话题,或文娱信息。
另外,在报道手法上,也不同与硬新闻的处理手法,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
且经常采用原景重现的纪录片式的表达方式。
这个节目模糊了新闻和娱乐的边界,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迎合目标受众群体。
再看公共服务类节目,指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服务的节目,比如针对儿童群体的动画片《辛普森一家》,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智慧树》或《大风车》等。
它们都是儿童节目,但《辛普森一家》的制作成本和难度都相对较高,因为它每一期要分几个版块,每一个版块要有不同的内容,有的时候需要真人的出镜,有人力成本,还有搭景成本,时间成本等等,而这种节目却是格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是从流水线下来的节目,一旦形成了一套模式后,它的生产效率反而会提高,从而导致成本的降低。
此外,《辛普森一家》的主题有时会比较成人化。
商业电视网之所以倾向于做这样的儿童节目,(此处有图片)一方面是成本相对比较低,另一方面,这样的儿童节目不仅仅给儿童看,同时也可以为目标受众群体服务。
商业电视网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回应电视机构应该提供公共服务类的节目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