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部“七防”措施[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部“七防”措施
一、防雷击措施:
(1)飞行前,要认真向气象部门详细了解飞行区域天气情况,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雷暴天气的区域,要认真研究雷暴的性质、位置、范围、强度、高度、移向移速、变化趋势等,同时考虑到备降场选择和注意事项。
(2)正确使用雷达,根据不同高度合理调节雷达天线角度,针对不同季节特点,在雷达屏幕显示颜色尽可能避开雷暴活动区,特别是冬春季节在零度等温线高度遭雷击的可能性高,如果雷达回波显示黄色应按红色标准操作。其方法是推迟起飞时间、改变航线及飞行高度、空中等待、绕飞、改降、返航等。
(3)绕飞雷暴时,基本原则以目视不进入雷暴云,力争在云上或云外飞行。绕飞时应根据雷暴强度在雷达回波边缘25公里以外通过。穿越两块积雨云空隙中一定要慎重,防止从两块强回波之间通过。
(4)尽量不在雷暴云的下方飞行,因为云与地之间闪电击(雷击)的次数最为频繁,飞机也最容易遭到闪电击(雷击)。
(5)尽量不在中等强度以上降水区中飞行,原因一是容易遭降水静电闪电击(雷击);二是降水对雷达回波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因此一定要慎重。
(6)对雷雨天气要早观察、早防范、早谋划。
(7)组织全体飞行人员学习《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雷击事件管理规定(暂行)》;
(8)雷达使用:两万英尺以下雷达增益设置在8,天线的使用遵循《FCOM》要求,PNF距离圈应比PF大一级;
(9)签派放行时机组应及时了解航路天气报的讲解,尤其是零度等温线、雷雨、航路预报;
二、防无线电通信中断措施
(1)登机后,应保留VHF2在公司频率,特别是等待或备降后的地面阶段。允许推出开车后,转到121.5守听;
(2)如果正常使用VHF1申请放行,VHF2与签派等进行了沟通,可以不单独进行该检查,机长或经机长授权的其他飞行机组在位时,方可抄收放行,并确认。使用PDC不受限制,如有ATC指令需要回答,除非出于安全原因,否则机长必须暂时中止正在实施的检查单或操纵检查等常规程序,驾驶舱机组都应认真听指令并对负责通讯驾驶员的复诵进行确认后,可继续其他程序。负责通讯的机组成员,必须向机长重复指令,并确认指令得到执行:例如FCU,应答机设置以及跑道、离场方式等变化
(3)在变更频率以及发射机后,必须按要求进行机组喊话。此时如得到ATC指令,必须严格复诵,严格按照FCU操纵程序,并完成机组喊话(尽管仅一人操纵,仍然要求喊话,PM(PNF)守听ATIS或塔台频率时,PF负责监听主用频率。合理使用D-ATIS
(4)在空中飞行守听管制频率期间,进近1∽2分钟,巡航4∽5分钟波道没有通话应主动和管制证实频率。
(5)通讯要有交接尤其在交接点附近,交接内容应包括高度、速度、位置、时间等等。
(6)严格按FCOM上通讯面板的使用规定。
(7)组织全体飞行人员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航空无线电通信管理的通知》和《关于飞行运行中规范无线电通讯程序的通告》;
(8)驾驶舱准备期间,机组应把喇叭音量旋钮设置在大于一点钟方位,并对三部通讯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
(9)ACARS一旦处于STAY时,飞行机组应及时复位ACARS,如长时间无法成功,必须通过主频进行双向语音测试;
三、飞行部防重着陆的措施
一、建立稳定进近。稳定进近是避免重着陆的前提条件和运行基础,包括:
1.稳定的航向道跟踪或着陆航向:1个点航道偏离或5°的航向偏离。
2.稳定的下滑道跟踪或下降率:1个点下滑道偏离或下降率1000英尺/分。
3.稳定的目标速度:目标速度+10kts ≥ IAS ≥目标速度-5kts。
4.稳定的着陆形态:完全建立着陆形态。
5.稳定的安定面配平:相对稳定的俯仰配平位置。
6.稳定的发动机功率:大于慢车推力。
除法规要求的1000英尺(IMC,即仪表进近天气条件)和500英尺(VMC,即目视进近条件)的稳定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低高度的相对稳定。
二、注意力分配。在决断高度或最低下降高度以上,操纵的飞行员(PF)应将70%的精力用于观察仪表;而在决断高度或最低下降高度以下,PF应将70%的精力用于观察飞机与跑道的相对位置以及运动趋势,适当注意主要仪表的扫视,特别是速度的变化趋势。
三、正确的进近速度(能量管理)。进近速度(Vapp)随着飞机重量、着陆形态、顶风、自动推力接通与否、是否结冰以及下沉气流等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大部分空客机型来说,Vapp= Vls+△Vapp。其中,Vls即最小可选速度,取决于飞机实际的重量和着陆形态;△Vapp即进近修正速度,取决于:1/3的顶风分量;自动推力接通时增加5kts;严重积冰时增加5kts;预计有强下沉气流时,最多增加15kts;强或阵侧风大于20kts,最多增加15kts。(注:经过后3项修正后的速度需要人工输入。)
在进近过程中,不但要使用正确的Vapp,同时还应加强对速度的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指示空速小于进近速度。尤其在低高度,当发现指示
空速小于进近速度时,某些机型可以将推力手柄短时前推过CLB挡位并收回,以快速增加推力,稳定速度,为安全着陆创造条件。
四、拉平技术。拉开始高度随着陆重量、下降率以及风等参数的变化而不同,同时也与机型有关。例如,空客A320拉开始高度约为30英尺,但推荐的做法是50英尺后应适当减小下降率。在拉平过程中禁止推杆,可以适当停杆。根据下降率和飞机相对于跑道高度,及时将推力手柄收到慢车位,过晚带进近推力着陆会造成着陆时飞机能量过大、扰流板未及时伸展,使飞机跳跃,从而增加处置的难度,容易造成重着陆。
五、着陆过程中的偏差修正。统计数据表明,大约60%的重着陆均存在着陆跳跃的情况。在发生着陆跳跃时,机组应如何处置呢?对于轻度的跳跃(跳跃高度<6英尺),机组应该:“冻结”俯仰姿态,保持慢车推力,继续完成着陆;对于重度的跳跃(跳跃高度≥6英尺,机组应该:复飞,加TOGA马力;保持飞机姿态(制止由于推力增加导致的姿态增大,不要增加飞机姿态、不要试图避免飞机在复飞过程中再次接地);保持襟/缝翼形态和起落架放下;只有安全地建立上升轨迹后,收襟翼和起落架。
六、避免视觉误判。在夜间、能见度较差或雨中着陆时,不操纵的飞行员(PNF)应在着陆阶段适当增加对飞机仪表的扫视,确认飞机的状态,并及时提醒PF。必要时,可借助无线电高度的自动高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