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提纲(保继刚、楚义芳)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学-教案(保继刚第二版)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学-教案(保继刚第二版)

旅游地理学教案 保继刚版第一章 绪 论●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二、研究内容简析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旅游规划。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略)第一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一、二战之前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麦克默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40103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总学分: 3开课学期: 4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先修课程:旅游学、管理学后续课程:旅游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大纲执笔人:李德明参加人: 王娟审核人: 朱国兴编写时间: 2011年2 月编写依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 )年版一、课程介绍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这三者之间的一门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来看,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因而被视为是部门人文地理学;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种新兴产业来看,旅游地理学又可视为部门经济地理学,是服务行业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科;与此同时,天然风光在旅游资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自然地理学,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家,也很重视风景组成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方面成分的研究,并把景观结构理论移植到旅游地理学,建立了风景结构和旅游业结构的理论。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近些年来,旅游地理学在我国获得相当迅速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地理学家广泛参加区域旅游开发、旅游资源普查、风景旅游区规划等多方面实践工作,多出了具体成绩,并且已获得旅游界和其它社会各界的承认。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并能运用于指导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资源的保护,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督促学生记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科的边缘学科。

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

都是旅游地理学的平行姐妹学科,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这个复杂多面的社会经济现象。

与这些平行学科比较,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是在空间上进行综合。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楚义芳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的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的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 Geography of Tourism )的研究内容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6个方面:1. 供给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supply) ;2 需求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demand) ;3. 旅游地地理( geography of resorts);4. 旅游流 ( tourist movements and flows )5. 旅游影响 ( impact of tourist )6. 旅游空间模型( models of tourist space ) 郭来喜认为:1. 旅游地起因2. 旅游者的地域分布3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论证4.旅游区划5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6 旅游与地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7. 适合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方案设计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体(交通、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二、研究内容简析1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影响旅游产生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般要素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旅游需求水平,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特征和政策制度。

另一类是专门要素,指旅游者个人的情况。

2、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对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空间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规律的实践意义等。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结构体系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结构体系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结构体系?
答:保继刚的《旅游地理学》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绪论:介绍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以及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旅游流的产生、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等基础理论。

三、旅游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影响与评价、旅游市场营销等应用研究。

四、区域旅游地理:主要研究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包括世界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城市旅游地理、乡村旅游地理等。

五、专题旅游地理:主要研究某一类旅游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如文化旅游地理、生态旅游地理、探险旅游地理等。

六、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旅游地理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模型模拟方法、GIS技术等。

以上是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旅游地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范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时数: 52 其中实践学时:21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旅游地理学》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面向高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开设。

其目标在于奠定学生对作为一种空间现象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的基本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旅游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学习旅游市场学、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旅游地理学》系统全面地反映当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旅游客源地理,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背景、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及旅游客流分布等;了解旅游资源产生的条件及各类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解旅游开发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和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走出课堂,深入旅游景区,灵活运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要求学生知识面较宽,如对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园林学、美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及其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引入相关案例讲授和分析,从分析的过程当中得出讲授时的相关结论。

同时,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客观实际,就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而一般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学习方法及其要求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对和本课相关的内容进行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价值意义的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学提纲(保继刚、楚义芳)

(完整word版)旅游地理学提纲(保继刚、楚义芳)

1.旅游地: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及其他相关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2.旅游区: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包含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3.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

5.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6.RBD(城市游憩商业区):建立在诚镇与城市里,由各种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特定的零售商业区。

7.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8.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9.旅游地的地域社会容量:指旅游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社会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接受的旅游者数量。

在一些落后地区开发之初地域社会容量问题比较明显,比如夏威夷开发之初当地居民具有排斥性。

10.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11.逗留型线路:同一游客重复利用同一线路的可能性大,游客一次在目的地国家停留和活动范围较小,所要求的社会总投入相应减少。

12.旅游宾馆微观选址:1.交通因素:交通条件是宾馆选址的重要因素,交通方便或发达的地方不仅利于宾馆的推销和经营,而且便于旅游者增加可达性。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任课教师简介苏明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教育背景2007.09-2010.06,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地理与环境管理系,博士学位2008.09-2010.0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学研究中心,获得大学教育资格证书2006.09-2007.09,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学院,旅游政策与规划,硕士学位1998.09-2002.07,中国清华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科技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旅游与社区关系,社区参与和社区可持续生计,扶贫旅游遗产旅游、生态旅游、保护地旅游发展旅游影响评估(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主要教授课程旅游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方法课,2学分)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专业课,3学分)旅游地理学(全校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英语(本科课程,2学分)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暑期学校全英文授课,2学分)社会职务2011.10-今,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thropology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Tourism Manage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Researc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评审专家获奖2016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论文优秀奖,“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评估研究—以中国兴凯湖国际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英文)”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二等奖, “北京市社区家庭可持续消费意识调查及政策倡导”2014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论文优秀奖,“国际地方关系和遗产治理研究-以中国长城世界遗产地为例(英文)”2013-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青年管理干部岗位技能竞赛,英语技能组一等奖三、课程简介课程梗概:本课程系统介绍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旅游影响分析等旅游地理学核心内容。

《世界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世界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世界旅游地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World Tourism Geography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旅游管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先修课程:中国旅游地理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本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世界各大洲、各旅游区、各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作为不同等级的旅游地域进行研究,侧重研究旅游区的区域旅游特色、各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形成条件、旅游资源特点等。

较为系统地讲述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课题和区划方法。

并对六大洲主要的旅游区域和旅游线路,作了详细、生动的介绍。

在介绍各大洲各地区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时,本课程注重突出特点,以点带面,着重叙述各大洲最富盛名的旅游内容,如亚洲的古代遗址、欧洲的宫殿教堂,非洲的野生动物、美洲的古印加文化、大洋洲的原始生态等等。

使学生能够在本课程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世界不同地区的旅游地理特点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二十一章。

概论篇 2课时第一章绪论 0.5课时第一节世界旅游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节世界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第二章世界旅游市场 0.5课时第一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第二节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第三章世界民俗风情 0.5课时第一节世界宗教文化第二节世界建筑文化第三节世界著名节日庆典第四章世界旅游地理区划 0.5课时第一节世界旅游区划原则第二节世界旅游分区第三节世界名胜古迹集锦亚洲篇 4课时第五章东亚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韩国旅游亚区第三节日本旅游亚区第四节蒙古旅游亚区第六章东南亚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泰国旅游亚区第三节马来西亚旅游亚区第四节新加坡旅游亚区第五节印度尼西亚旅游亚区第六节菲律宾旅游亚区第七章南亚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印度旅游亚区第三节尼泊尔旅游亚区第八章西亚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土耳其旅游亚区第三节沙特阿拉伯旅游亚区第四节以色列旅游亚区第五节伊朗旅游亚区欧洲篇 4课时第九章东欧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波兰旅游亚区第三节俄罗斯联邦旅游亚区第十章西欧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法国旅游亚区第三节英国旅游亚区第四节荷兰旅游亚区第五节比利时旅游亚区第十一章中欧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奥地利旅游亚区第三节德国旅游亚区第四节捷克共和国旅游亚区第五节匈牙利旅游亚区第六节瑞士旅游亚区第十二章南欧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西班牙旅游亚区第三节意大利旅游亚区附:梵蒂冈旅游亚区第四节葡萄牙旅游亚区第五节希腊旅游亚区第十三章北欧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瑞典旅游亚区第三节丹麦旅游亚区第四节挪威旅游亚区美洲篇 4课时第十四章北美旅游区 2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美国旅游亚区第三节加拿大旅游亚区第十五章中美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墨西哥旅游亚区第三节多米尼加旅游亚区第四节巴哈马旅游亚区第十六章南美旅游区 1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阿根廷旅游亚区第三节巴西旅游亚区第四节智利旅游亚区第四节哥伦比亚旅游亚区大洋洲篇 2课时第十七章大洋洲旅游区 2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澳大利亚旅游亚区第三节新西兰旅游亚区非洲篇 1.5课时第十八章北非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突尼斯旅游亚区第三节埃及旅游亚区第四节摩洛哥旅游亚区第十九章东非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肯尼亚旅游亚区第三节坦桑尼亚旅游亚区第二十章南非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南非旅游亚区第三节津巴布韦旅游亚区南极洲篇 0.5课时第二十一章南极旅游区 0.5课时第一节区域旅游特色概述第二节主要游览点三、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

旅游地理学2

旅游地理学2
自 我 实 现

需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生 理
安 全
归 属 与 相 爱
尊 重
心理的发展
2.、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2.、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朗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心情的动机、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朗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 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 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每一种动机反应 了不同的需求。 了不同的需求。 美国学者罗泊特麦金拖森也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美国学者罗泊特麦金拖森也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1).身体的动机 2).文化动机 3).交际的动机 4) .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问题:这些动机相互之间有没有等级关系?用马斯洛 问题:这些动机相互之间有没有等级关系? 需求理论进行对比分析。 需求理论进行对比分析。 3.旅游动机的激发 3.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有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 旅游动机有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 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形成旅游行为。 件。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形成旅游行为。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的作用的三个条件: 客源地的空间相互的作用的三个条件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的作用的三个条件: 互补性、替代性、 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第三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旅游活动层次
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1.旅游需要分析 1.旅游需要分析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产生 于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就产生了行为动机, 于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就产生了行为动机,旅游是人 旅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人类各种需要的一种, 旅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人类各种需要的一种, 关于需要的理论目前有影响的是亚伯、马斯洛(Maslow) 关于需要的理论目前有影响的是亚伯、马斯洛(Maslow)关于需 要层次论的解释: 要层次论的解释: 基本生理需要:衣食住等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最低层次. 基本生理需要:衣食住等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最低层次. 安全的需要: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 安全的需要: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免于受到伤害免于受到剥夺免于 失业等. 失业等. 社会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别人的尊重. 尊重感的需要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别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自我实现的需要: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高层 次.

2010春《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2010春《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适用专业:地理科学总学时(学分):32(2)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主要讲述了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评价方法,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测算方法,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现代城市旅游和旅游交通的特点,现代旅游规划的任务和区划的主要种类,旅游活动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研究旅游活动和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旅游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和评价方法、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城市旅游、旅游者行为规律和旅游需求的预测方法、旅游规划和区划的方法和理论、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容量的概念,提高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教学重点是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评价方法;城市旅游;旅游区划和规划;旅游地生命周期和旅游需求预测,教学难点是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域影响分析与规划的实际运用。

(三)考核办法考试方式:考试二、讲授内容第一章绪论 1学时目标要求:理解闲暇、游憩和旅游的含义。

了解旅游业和旅游的组成,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知晓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闲暇、游憩和旅游的含义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中外学者关于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观点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旅游地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与地理学科的关系二、与旅游学科的关系三、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章阅读书目[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年2月[2]郭来喜.旅游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思考题: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课程编号ScBA3201英文名称Tourism Geograph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54 其中: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3 预修课程旅游学概论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辅修课程简介《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介绍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与趋势、旅游者与旅游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旅游资源与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旅游环境与生态、区域旅游合作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原理与发展规律。

同时考虑非地理专业开设的旅游管理学生对旅游资源认识的局限,课程内容增加一定的旅游资源类型、成因与审美等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学会运用旅游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理解、认识并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学科属性33第一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33第二章旅游行为地理88第三章旅游资源地理2020第四章旅游环境地理55第五章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55第六章旅游区划与区域合作44第七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66合计5454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3学时)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难点: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闲暇、游憩和旅游,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理解: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3学时)第一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第二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第三节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地理学主要学术期刊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难点:国内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异同点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理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异同点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旅游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值得反思的问题。

旅游地理学 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  保继刚 楚义芳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的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的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Geography of Tourism)的研究内容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6个方面:1.供给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supply);2需求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demand);3.旅游地地理(geography of resorts);4.旅游流(tourist movements and flows)5.旅游影响(impact of tourist)6.旅游空间模型(models of tourist space)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论证4.旅游区划5旅游与环境的关系6旅游与地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7.适合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方案设计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体(交通、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二、研究内容简析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影响旅游产生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般要素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旅游需求水平,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特征和政策制度。

另一类是专门要素,指旅游者个人的情况。

2、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对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空间行为以及旅游者行为规律的实践意义等。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本章重点
一、旅游地理学概述
1、研究对象(旅游地域系统)
2、研究内容
3、学科性质(新兴、具有综合特点的边缘学科、应用学科)
二、学习目的
三、学习方法
四、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Summary of Tourism Geography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What is TourismGeography?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Aerosphere (大气圈);Biosphere (生物圈);Anthrosphere (人类活动圈);
Surface substance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five factors)自然地理环境
landform(地貌), climate(气候), hydrology(水文), soil(土壤), organisms (生物).
——latitudezonality(纬度地带性)
thermal zones(温度带):tropiclatitudes(热带)、subtropiclatitudes(亚热带)、temperatelatitudes(温带)、frigidlatitudes(寒带)
azonal differentiation rules(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旅游者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研究内容:①旅游吸引要素;②容纳能力;
③如何合理开发、规划;④旅游对此产生的影响;
Medium ——tourism passageway中介——旅游通道
the integrat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 provided for tourists’ travel from origins to destinations and tourists’ activities in destinations.

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

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

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读书报告旅游地理学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一)、保继刚简介保继刚,汉族,1964出生,云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现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兼任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

2001年成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会员。

(二)、楚义芳简介楚义芳,男,汉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2011年研究与教育经历,4年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国际中文期刊《金融》编委;多家大型企业与机构的资本运作、投融资管理咨询顾问;主要工作经历如下:1996-1997年天津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开发中心主任;1997-1998年香港天信财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9-2001年天津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业务总部总监;2000-2001年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1-2006年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备组常务副组长、董事、总经理;2007-至今南开大学教授。

二、内容梗概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介于这三者之间的一门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地理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该书在1992年出版了第一版,由陈传康先生作序。

陈传康先生充分肯定了其在理论上和实用性上的贡献,第一版也因此获得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1999年修订版一经面世,便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印数累计达16万册,前后23次印刷,王恩涌教授认为该书反映了保继刚教授在繁忙的旅游地理学的实践当中,仍保持对理论的不懈追求,花了很大力量与精力注意国内外的理论发展,经过消化、总结,写进修订版,使该书对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完整版)旅游地理学__保继刚_楚义芳

(完整版)旅游地理学__保继刚_楚义芳

(完整版)旅游地理学__保继刚_楚义芳第⼀章绪论第⼀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们扣除谋⽣活动的时间、睡眠时间、个⼈和家庭事务活动的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游憩:(recreation)⼀般是指⼈们在闲暇时间所进⾏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的体⼒和精⼒,它包含的范围极其⼴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部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类旅⾏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门学科。

第⼆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Geography of Tourism)的研究内容⽪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6个⽅⾯:1.供给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supply);2需求的空间模式(spatial patterns of demand);3.旅游地地理(geography of resorts);4.旅游流(tourist movements and flows)5.旅游影响(impact of tourist)6.旅游空间模型(models of tourist space)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论证4.旅游区划5旅游与环境的关系6旅游与地⽅经济的作⽤与影响7.适合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案设计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体(交通、宾馆、旅⾏社等组成。

⼆、研究内容简析1、旅游产⽣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影响旅游产⽣的条件可以分为两⼤类。

⼀般要素涉及到⼀个国家的旅游需求⽔平,包括⼀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政策制度。

另⼀类是专门要素,指旅游者个⼈的情况。

2、旅游者⾏为规律。

旅游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对旅游者⾏为规律的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决策⾏为、空间⾏为以及旅游者⾏为规律的实践意义等。

读书笔记——旅游地理学

读书笔记——旅游地理学
游客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
旅游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很大
13.
旅游解说媒体:解说员、解说牌、解说出版物、游客中心、自导式步道、
郭来喜.旅游地理学[G]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05
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简称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P.7
5.
旅游动力:
①内动力:旅游动机
②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闲暇时间和交通
6.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即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
2最大效益原则: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
4.
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范式:
①空间分析:实证主义、区位分析、地图、系统、网络、形态学
②行为地理学:行为主义、心理行为主义、环境感知、扩散、意象地图、空间偏好
③人本主义地理学:能动性、分析的主体性、解释学、现象学、民族志、生活世界
④应用地理学:规划、遥感、GIS、公共政策、地图学、区域开发
⑤“激进”范式:新马克思主义分析、国家的角色、性别、全球化、地方化、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认同
7.
近临效应:独特性和共性导致相邻的资源个体对远处居民吸引力之间相互影响
正近临效应:资源个体的吸引力因其他个体在其附近出现而加强
负近临效应:同一类型的观光型资源个体在同一地区出现时,它们个体之间产生空间竞争,分流旅游者,从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

旅游地理学-教案设计(保继刚第二版)

旅游地理学-教案设计(保继刚第二版)

旅游地理学教案保继刚版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容●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容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图1-2 旅游系统二、研究容简析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旅游规划。

第三节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图1-3 旅游地理学基础树状图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略)第一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一、二战之前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麦克默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旅游地: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及其他相关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2.旅游区: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包含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3.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

5.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6.RBD(城市游憩商业区):建立在诚镇与城市里,由各种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特定的零售商业区。

7.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8.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9.旅游地的地域社会容量:指旅游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社会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接受的旅游者数量。

在一些落后地区开发之初地域社会容量问题比较明显,比如夏威夷开发之初当地居民具有排斥性。

10.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11.逗留型线路:同一游客重复利用同一线路的可能性大,游客一次在目的地国家停留和活动范围较小,所要求的社会总投入相应减少。

12.旅游宾馆微观选址:
1.交通因素:交通条件是宾馆选址的重要因素,交通方便或发达的地方不仅利于宾馆的推销和经营,而且便于旅游者增加可达性。

比如广州的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白云宾馆的选址使得经济效益都比较好。

2、旅游资源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宾馆最好在风景区附近选址。

对于海滨宾馆,宾馆与海滩的距离是影响经营效绩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费用因素:繁华的商业区是宾馆选址的理想条件,但如果土地费用高到宾馆难以经营,就不宜在此选址。

4.扩建因素:旅游宾馆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所以为了求发展和延长宾馆的生命周期,扩建因素在选址时期就不得不考虑。

5.集聚因素:集中和分散是产业空间布置的两个方面。

宾馆在区位上集中可以利用原宾馆的市政设施减少总社会费用支出,也可利用已有的市场区位扩大市场服务范围。

而分散可以避免集中造成的恶果,如地价上升、价格竞争等。

6.城市规划因素:宾馆既可以美化城市,也可大煞风景,因而宾馆的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此外,环境保护因素、劳动力因素、社会因素等众多因素也与宾馆选址有重要关系。

13.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
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就是感知环境。

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受到感知环境的限制,尽管客观环境中存在某个很有价值的旅游地,但如果这个旅游地没能成为人们的感知环境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到该地旅游,比如赤水大瀑布的游览人数与黄果树瀑布相差甚远。

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距离上,其中感知距离对景点吸引力的影响较大。

影响游客感知形成的来源有互联网、电视、书籍、地图、亲有推荐、广播杂志等。

2.最大效益原则:(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类型相同、游玩时间相似的两个旅游地中,人们一般选择最近的旅游地旅游。

(2)最大信息收集量:主要体现在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和选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3.旅游偏好: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是由个性心理特征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年龄、职业、学历等。

14.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a.对鲜花、苗木、真菌的采集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

b.游客用火不慎引起森林火灾。

c.砍伐树木改变森林树龄结构。

d.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由于空气和光线堵塞使生态系统受到损害。

e.步行游客和车辆直接对植物产生影响。

2.旅游与水质量:a.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对使用水资源的游客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危害。

b.过多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剧富营养化过程。

c.氧的供给和分布变化(油物质增加)对水生植物产生影响。

d.汽油(铅化物)会增加湖泊河流的危害程度,导致对水生植物的危害。

3.旅游与大气质量:交通方式的尾气对大气产生污染,一些景点以煤炭为燃料。

15.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a.建筑污染(不合理建筑不能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为一体,就产生了建筑污染)b.带状发展和蔓延(缺乏规划的地方其基础设施往往沿着海岸或山谷风景线等蔓延以图方便利用旅游资源)c.基础设施超负荷(旺季景区超负荷接待游客造成混乱和污染,危害游客和员工的健康)d.与本地居民隔离(风景区与村庄空间分隔,本地居民不能享受接待设施)e.交通堵塞(不同交通方式互为障碍,步行者与汽车冲突严重;某些地段交通超负荷;停车场的供给与需求不符)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例如,城市宾馆对城市交通及用地的良好影响与不良影响。

16.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即景观旅游。

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陶
冶人的性情,增加人文和自然知识,给旅游者以美的享受。

2.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和购物旅游。

可以丰富和提高旅游活动的内容。

3.专门层次:a.休养,疗养旅游(气候条件好、有温泉,如昆明、三亚);
b.出席会议(消费水平较高,会议者闲暇时游览、娱乐,如新加坡、香港);
c.宗教朝拜(不仅对信徒,因历史、建筑、文化等对普通游客也有吸引力);
d.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包括商业、文化交流、
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等。

相互关系: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层次都是各有侧重的,这取决与旅游资源的性质,游客的爱好,消费能力等。

不同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并存,
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不一定要在较低旅游活动层次的优势出现后才出现。

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17.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1.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名山的地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性。

地位级别、功能影响游客的空间行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游客往往选择地位级别比较高的名山;可进入性影响名山的空间竞争力,在相同级别下可进入性好的名山抑制其它名山的发展。

2.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非替代性竞争是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例子:皖南三大名山,黄山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九华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齐云山的影响力主要在安徽省和华东地区)
18.旅游区划原则:整合性和整体性;相似性;主导因素;完整性;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区域社会经济原则。

19.城市RBD类型:a.大型的购物中心型(加拿大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广州天河城地段)b.特色购物步行街型(一致的主题、休闲的环境、稀有商品、餐饮林立,如广州北京路步行街)c.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丰富的文化底蕴,以旅游产业带动商业、休闲活动使历史文化地段得以复苏与有效保护,如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d.新城文化旅游区型(由旅游效应带动商业发展,如深圳华侨城、珠海九州城地段)
20.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1.遍在性旅游资源特点:名山是指具有美感、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环境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

我国名山资源分布广泛,在第一、二批公布的84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中,名山占有一半,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共性大、个性强:根据以岩性为基础,综合考虑其自然景观、美学和人文特征来划分名山类型,可将名山大致分为花岗岩名山、喀斯特山水、丹霞地貌名山以及其它类型名山。

就某一名山外部特征来看,名山的共性很大,如花岗岩高山具有高差大、形象雄伟、主峰明显、坡陡谷深等共同特点,但具体到每一个名山又有其独特的特性,如泰山、华山、横山、崂山、三清山等特点各不相同。

3.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不同名山功能不同,有的名山兼具多种功能。

一般以观光为主要特点的名山重游率较低,以休闲疗养避暑为主的名山重游率较高,宗教性质名山市场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