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_黄翠红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与实践

高校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与实践

高校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与实践一、引言高校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个人的职业成长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与实践,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

二、加强学术背景知识建设1.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知识高校教师应该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深入研究和了解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在教育研究中有所建树。

2.查阅学术文献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是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学术文献,可以了解前沿研究动态和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为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三、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项目1.亲自参与研究课题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项目,亲身体验教育研究的过程。

可以申请参与科研项目、承担课题研究或参与校际合作研究等形式,融入实际研究中,锻炼研究能力。

2.与同行进行合作研究与同行教师进行合作研究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提升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可以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开展课题组研究等形式,与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四、建立教育研究平台与资源1.利用高校研究平台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研究平台和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库等,为教育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利用这些平台和资源,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

2.积极参与学术组织与机构加入学术组织和机构可以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拓展学术交流等。

这些机构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学术指导、行业动态以及与其他专家的沟通与合作的平台。

五、培养教育研究方法与技巧1.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教育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高校教师应该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学习使用统计软件和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2.学习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涉及到一系列的研究方法,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培育师范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探讨

培育师范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探讨

培育师范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探讨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代写论文的重点应放在把学生培育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合格指导者方面。

培育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应采取深化课改、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搜集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素材、参与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和交流体会等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培育策略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作为担负中小学教育师资培育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师范院校,应当适时调整培育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良教学方式,以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需要,不断培育出既能参与研究性学习,更能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新型教师。

一、高师研究性学习的四个进展时期1.萌芽时期:个别教师开始关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进展专门是研究性学习的进展状况,自发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向部份师范生介绍“研究性学习”大体知识,组织小范围的探讨性实践活动。

这一时期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大体处于放任状态,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规模小,参加人数少,涉及面有限。

2.低级时期:“研究性学习”慢慢成为许多师生关注的热点,他们开始学习和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进展现状、理论和实践方式,并开展一些探讨性实践活动。

但学校对研究性学习仍缺乏统一的治理和指导,相关实践活动多集中在对中小学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素材的搜集、整理或重复实验上,研究工作也仅限于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教育教学产生的阻碍和转变,和中小学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等方面。

3.中级时期:“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取得较大范围的普及,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或课题项目小组,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治理,工作重点由“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转向“高师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不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比较研究、必要性研究、实践方式研究,同时探讨研究性学习对高师学生的阻碍,研究渐趋系统、深切。

4.高级时期:重点开展师范生“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培育与研究工作。

课题参评:《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唐小华)

课题参评:《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唐小华)

《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作者:李家银(男,小学高级教师),黄良军(男,小学一级教师),唐小华,(男,小学一级教师);单位:马鞍山市恒兴小学;通讯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恒兴小学,电话:2887482,电子邮件:tangxiaohua2283@,邮编:243000一、问题提出背景及选题意义和价值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时期,各行各业正在加快从资本、体力密集型向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步伐。

教育系统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进入到21世纪,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大潮,正扑面而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教育正处在有别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中。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够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产生了巨大冲击,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大革命。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技术状况不容乐观,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

问题的表现主要是: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
定 量研 究从 20 0 8年 开 始 也 有 明 显 的 增 长 .批 判 性
表 3 刊 物 类 别 与论 文发 表 时 间交 互 分 析 统 计
育 技术 能 力 培 养 ” 为关 键 字 , 索 1 7 - 2 0 检 9 9 0 9年 的
期刊 , 确检索出 7 精 8篇 相 关 论 文 , 者 通 过 逐 篇 阅 笔
读, 筛选 出与 “ 范 生” “ 前教 师 ” “ 师生 ” 关 师 、职 和 高 相
的 论文 共 5 6篇 , 终 形 成 有 效 样 本 , 中 包 含 6篇 最 其 硕 士 论 文 。根 据 论 文 发 表 的 时 间 分 布 情 况 进 行 统 计 分析 , 表 1 示 。 如 所
问发 表 的有 关 “ 师范 生 教 育 技术 能力 培 养 ” 5 的 5篇论 文 , 照 按
研 究 目标 和 研 究 方 法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果 见 表 2 结 。
表 2 20-20 0 3 0 9年 研 究 目标 类 型 和研 究 方 法 类 型统 计
成 为时代 的要求 。 了了解 我 国师范 生教育 技术 能力 为
人 , 州市职 业技 术 学校教 师 , 究方 向为信 息技 术教 育。 梅 研
20第 期下 月 件 刊教 技 6 0年 7( ) 导 . 术 1 1 半软 育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 到一 定 的重视 。

此 项 分析 旨在探 索 不 同性 质单 位 对师 范 生教 育 技术 能 力
培 养 的研 究 情 况 , 便 于研 究 , “ 校 类 ” 为 “ 合 类大 学 ” 为 将 高 分 综 和“ 范 类 院校 ” , 者 单 位类 别与 论文 发 表时 间交 互统 计情 师 作 况 如 表 5所 示 。

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与实践研究方案

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与实践研究方案

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究与实践研究方案引言: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体,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一条明确的路径和相应的实践研究方案。

本文将探究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研究方案,以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1. 继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需要不断积累新知识和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参加培训班、学术会议、研讨活动等方式,以及阅读教育相关的书籍、期刊文章等,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共同研究的重要性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还包括与同行开展共同研究。

教师可以组建专业学习社群、开展教学团队活动,共同分享教学经验、研究课题,并通过互相合作和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升的目标。

3. 参与教育项目的重要性参与教育项目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教育改革项目等,通过实践参与,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深入研究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实践研究方案1. 建立专业学习社群教师可以组建专业学习社群,通过定期的聚会、讨论等形式,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此外,可以引入外部专家参与社群活动,为教师指导和提供反馈。

2. 设立师德师风培训项目培养优秀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学校可以设立师德师风培训项目,包括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3. 建立教学团队学校可以建立教学团队,让教师共同备课、互相观摩课堂,通过合作互助来提升教学水平。

团队成员可以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4. 提供教学创新平台学校可以提供教学创新平台,鼓励教师提交教学设计、开展课题研究等,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并通过评选、展示的方式,给予教师更多的反馈和鼓励。

5. 开展跨学科教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技术,因此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师范生教育中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是师范生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能力的教师的必要条件。

然而,现实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设置存在死板、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技术内容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以探讨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培养重点等问题;2.探究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教育教学模式、教育资源开发、交互式电子教案设计等方面;3.设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首先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然后设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实验研究,从而验证教学方案的有效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期刊,分析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2. 案例研究法:收集国内外优秀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案例,分析其特点和有效性,并从中提取经验和启示。

3. 理论分析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4. 实验研究法:设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采用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教学方案的有效性。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期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能力提升与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

教师能力提升与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

教师能力提升与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
研究
在当今信息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教学方
式和内容,对于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能力的提升与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是当下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一个优
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情感态度。

教师能力的提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改进、班级管理能力强化等。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多媒体课件、智能教室、在线教学平台等,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育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瓶颈。

此外,教师能力提升与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研究需要不断
探索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修会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能力的提升与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
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在教研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在教研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在教研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在教育界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得到了诸多进步和改进。

在未来的2023年,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未来。

加强师资培训。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快速反应和适应新时代的能力。

在未来,教师将更多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鼓励教师探究实践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推动团队协作。

教师集体智慧和协作已成为教育成功的必备因素。

未来的教育将更多地关注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建立学科组,开展资源共享和交流研讨。

这将有助于教师深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注重教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应该通过教研组或学校内部五年规划会议进行讨论,以实现共同研究和相互学习。

因此,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解决难题的关键,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教研活动将更加强调实践研究和跨学科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教育将更多地注重使用先进技术辅助教学。

因此,教育者应该积极开发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未来教育的核心。

在新的一年2023年,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注重教研活动和团队合作,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为推进教育事业做出积极努力。

通过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精品文档

通过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精品文档

通过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第三条这样表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进步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关注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社会其他各界似乎都有这样一种疑惑:“教师职业是否具有专业性,其专业性程度又如何?”要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下面两个概念:专业性和专业标准。

一、关于专业性和专业标准这里所说的专业性是从职业的角度上而言的,是指具有高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通常我们称之为Profession。

就目前来看,大众眼中认为的具有专业性的职业大多为医生、律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和工程师等。

而在这些众多的“师”中,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则相形见绌。

于是,我们思考:为什么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会受到质疑?不妨从“专业标准”这个概念来审视。

之所以说律师、会计师和工程师等职具有专业性,主要是由这些职业本身所具备的专业标准决定的。

一种职业所具备的专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工作具有高度技术性,必须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术。

例如,无论从理论知识还是从临床经验来看,脑外科医生具有专门的关于脑科学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而这些知识与技术是其他非专业人员所不具备的。

2.专业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排他性,即不可替代性。

通俗地说就是,一份合格的专业财务报表,也只有专业的财务会计师才做得出来。

3.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并且要具备这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4.专业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不断的进修与培训。

二、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性受质疑的原因首先,作为专业标准的高度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技术等相对欠缺。

例如,中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并且随着普通话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语言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上升。

可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在绝大部分人看来,并非高度专业,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其他科目的教师亦可从事语文教学。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教育
技术能力渐成为教育从业者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师范
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状
目前,大部分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还较为有限,对于教
育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弱。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在开展现代
化教育时,师范生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而影响教育教学
效果的提升。

培养
为了弥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
培训,如:
1.在师范生培养计划中加强对于教育技术的学习,将教育技
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将教
育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师范生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进行教育技术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增
强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发展趋势
未来,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将更加注重实践和能力的提升,符合未
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结论
教育技术在现代化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
的应用能力还不足。

我们需要在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加强教育技术的
学习,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增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付丽萍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来保证,要通过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来实施,也要通过反思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完善。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付丽萍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实习支教对新疆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以石河子大学师范生实习支教为例
2.教学技能竞赛折射下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与发展
3.六年制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策略探析
4.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5.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体领域知识 的良好组 织体 ,这 种知 识组织 体可 以有 强 的内外原 因 。如 董泽 芳 、陈秀玲 认 为我 国师范 生 效地解决复 杂的 问题 。”[1】叶澜等 人认 为 “教师 专业 专业能 力的研 究存 在 着 “价 值认 识 不足 、概 念界 定
能力应分 为两个 层次 ,包 括 一般能 力和教 9币专 业特 不统 一 、分 类缺 少依 据 、培 养 目标 模糊 和 等 问 题 ,
能 力 ;二是指有 利于深化 教 师对教 学实践 认 识的教 范 实习生专业能 力的评 价标准 与培 养途 径 ,致 力于 育科研能 力。”[2 (2)从 实践视 角研究实 习教 师专业 使众说 纷纭的见解 形成 相对 一致 的看法 。如 华 中师
发展 的影 响因素 ,探索 实习教 师专业能力发 展体验 。 范大学 “新政 策背景 下 师范 生专 业技 能研 究”课 题
简德 育课 程 、强化 工具 课程 、开设 文 理渗 透课 程 , 原 因也许是近几年来对 教师伦理 概念 的确立和教 师
在教育专业课程方 面要 丰富课程 门类 、加强教 育实 职业的专业化 运动 。我 国 自古就 有传统 师德 的优 良
践 ,在学科专业课程 方面要减难度 、增广度[7]。
从理论 的视 角 探讨 实 习教 师专 业 能 力发 展 的 内涵 、 裕 、形式 多样 、内容 丰富 、制度完 善等优点 。[4 (4)
构成要素与意 义 ,为实 习教师 专业 能力发 展寻 找理 从 问题视 角审 视师 范实 习生专 业能 力 的现 状 、不 足 论基础 。如 Chi等人认为 ,“专业 能力指 的是 有关具 之处与发展趋 势 ,问诊 我 国师范 实 习生专业 能力 不
作者简 介 :牛君 霞 :女 ,华 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主要研究 方向 :高等教育学 、中外教育交流史 ; ① “实 习教 师”这个 词最早是 由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赖 阿福等人在 2006年 全球华人 计算机 教育应用会 议上提 出 ,把

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面对社会就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提出的高要求、新挑战,高师院校应坚持“分层次、全程化”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从制订计划、改革课程、拓展平台、开发实践性知识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实力。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能力;实践性知识;反思能力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新举措,重新恢复了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

面对新时期新政策对师范生教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师范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师范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方案,强调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真正体现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新理念。

一、立足“分层次、全程化”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制订师范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分层次、全程化”教师教育培养理念,着眼于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以实践环节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和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全方位整合,构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训与科研、全程与阶段相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新体系,使每一个师范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每个学习阶段,都能按计划分层次全程参与各种系统化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多、更好、更系统的培育和提升。

教师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应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师范生的三笔字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通过课程学习、举办竞赛和开展拜师学教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教学认知和教学设计能力;第三阶段通过微格教学培养学生获得教学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获得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第四阶段通过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

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研究

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研究

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环节,师范教育在提升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优秀教师的使命。

本文将从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的关系、现有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息息相关。

学科教育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素养。

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师范生教育体系来实现。

师范生在接受师范教育阶段,应该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锤炼学科教育专业能力。

因此,师范生培养与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然而,当前师范生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师范生的学科基础薄弱,缺乏对学科教育的全面理解。

这使得他们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困惑和无从下手的情况。

其次,部分师范生对学科教育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不高,缺乏深入研究的精神。

这导致他们在学科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

此外,师范生培养中缺乏注重学科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科理论和实践脱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及提升师范生的学科教育专业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学科基础教育。

师范生在接受师范教育之前,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学科基础教育,以提高学科素养和学科教育的能力。

其次,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

师范教育机构应重视学科教育与教育学的结合,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理论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指导,提升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最后,建立学科教育专业能力评估的制度。

通过对师范生学科教育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师范生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培养学科教育专业能力的过程。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师范生应正确认识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刻理解作为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其次,加强学科教育的自主学习和研究。

师范生应主动参与学科教育领域的研究,关注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

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

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

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师范实习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

本文通过对师范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师范实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和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首先,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由教育学院的教授和导师共同制定,针对师范实习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

调查对象包括师范实习教师自身和学生,以多角度多维度全面了解师范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

其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定性数据主要通过对师范实习教师的访谈和观察获取,了解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挑战和改进方向。

定量数据则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师范实习教师的整体表现和与学生评价的差距。

在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发现师范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上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首先,师范实习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方面相对薄弱。

他们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教学过程的准备和实施上,而在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和总结上做得不够。

其次,师范实习教师在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学生行为问题和进行有效评价方面需要更多指导和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和改进空间,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师范实习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能力。

其次,开展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的专题研讨和分享会,提供平台让师范实习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最后,学校和教育学院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例如提供教学资料和教学工具,组织教学示范和观摩等活动,帮助师范实习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总结而言,师范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师范实习教师的表现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提升师范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师人才。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在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素养。

本文将从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策略和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教育能力培养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

同时,教师教育能力培养也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优秀的教育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教育能力培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养策略。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这包括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开展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课程和活动。

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和平台,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

另外,高校还可以建立教育能力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评估和反馈,以促进他们的教育能力提升。

在实践方面,教师教育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学科知识,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

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实验、实习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合作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策略和方法,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展教师教育研究,不断总结和提炼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

高校可以组织教育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教育研究可以探讨教育现象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为教师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_沈超

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_沈超

阶段性和终身性的特点, 职前的师范教育阶段是教 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 它是教师后续专业发 展的基础。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教 师专业化的重要准备和前提。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
是衡量师范生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的标志。关注师范
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教师职前教育发展阶段
的关键。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 8 反映出实习时间的安排大多集中在大三下 学期和大四上学期。31% 的师范生所在的学校安排 在大三下学期, 69% 的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而日本 大多安排在第三四学期( 基本在大二) 。我们大家都 知道很多学生大三忙于准备考研, 大四又忙于找工 作, 这样的时间安排势必会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表 9 有没有开设关于 班级管理的课程
表 6 所在的学校 的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
百分比
自由实习
0%
顶岗实习
10%
学校组织以实习小 组形式实习, 配实习教师指导 64%
部分同学自由实 习, 部分同学有组织的实习 21%
其他
5%
表 7 多长时间的教育实习能够最有效地 缩短你以后做教师的适应 期
时长 1- 3 周 4- 6 周 7- 9 周 9 周以上
由表 2 和表 3 得知, 在学校的领导和培养规范 层面, 学校的领导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 比较重视的, 54% 的师范生选择的是比较重视; 大多 学校现行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规范还算具
体, 具有指导性。由此可见学校领导与规范方面还
收稿日期 2011- 03- 08 *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 2010 年度高校重点课题 西部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10 GJ 0204) 。 作者简介 沈 超( 1983 ) , 女,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比较教育学。

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一、引言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

作为培养未来教育者的职业院校,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对他们日后的教学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范生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师范生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思想与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熟练的教学技能,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等;高尚的教育情操与道德修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过于理论化。

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理论时,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2. 缺乏教育实践机会。

由于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师范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教学的机会较少,无法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与挑战。

3. 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师范生倾向于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以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如下所述:1.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让师范生能够亲身参与教学实践,积累经验与技能。

同时,与实际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师范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2. 建立导师制度。

通过导师制度,为师范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辅导。

导师可以根据师范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技能、加深理论基础,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5期(总第215期)EDUCATI O N EXPLORATIO NNo 15,2009Serial No 1215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黄翠红,李 彬,方达伟(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浙江湖州313000)摘 要:面对社会就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提出的高要求、新挑战,高师院校应坚持/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从制订计划、改革课程、拓展平台、开发实践性知识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实力。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能力;实践性知识;反思能力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05-0084-02收稿日期:2009-01-15基金项目:浙江省200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369);2007年校级教改招标课题(JY12002)作者简介:黄翠红(1968-),女,浙江湖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李彬(196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精细化工研究;方达伟(1958-),男,杭州人,教授,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光电子信息研究。

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0新举措,重新恢复了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

面对新时期新政策对师范生教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师范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师范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方案,强调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真正体现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新理念。

一、立足/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制订师范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着眼于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以实践环节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和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全方位整合,构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训与科研、全程与阶段相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新体系,使每一个师范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每个学习阶段,都能按计划分层次全程参与各种系统化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多、更好、更系统的培育和提升。

教师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应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师范生的三笔字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通过课程学习、举办竞赛和开展拜师学教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教学认知和教学设计能力;第三阶段通过微格教学培养学生获得教学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获得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第四阶段通过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

二、三年级开展/拜师学教0活动。

以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二年级开始有步骤地组织师范生与指导教师结成对子。

每个指导教师带两三名学生,至少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指导。

从二至三年级分四步走:1)观摩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活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教师的教学助手,从事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2)着重建构现场实际教学经验,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演示,听课、评课等;3)模拟教学,试讲一堂课,课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反思;4)教学总结与科学研究。

通过/拜师学教0活动,进行教学基本技能培养,形成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四年级组织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使其学科知识与教育学、教学技能得到内化,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是本科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单元,课程应该包括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两方面的内容。

高师院校要从教学计划着手,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增设实践性课群,将师范生能力培养的内容、要求等纳入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师范院校要在坚持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为基本必修课程的同时,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突破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育课程向不同方向拓展和丰富,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5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6及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6的要求,高校要将师范专业技能训练纳入教学计划,贯穿教学全过程,分年级、分阶段落实专业技能训练各项任务,使学科教学与专业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见习时间应由原来的两周增加到四周,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增加到三个月甚至半年。

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增加实践课的学分。

第二,高校在教育课程内应增设诸如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践、教育论文写作等教育科研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第三,开设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课程。

如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改革教学指导等课程。

让学生尽早了解基础教育,熟悉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

三、明确就业导向,拓展教师能力演练平台,扩大就业空间高师院校要加大加快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建立教育实习新基地,创造一切条件为师范生获得预期的教师职业能力、适应就业与工作的能力提供演练平台,增强就业竞争实力。

11面向农村,实行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新模式高师院校结合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以新世纪师范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反思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为突破口,注重理论与实践、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高校与地方相结合,提出了顶岗实习支教新模式。

比如,西南师范大学的/小松鼠0计划[1]、绥化学院的/215+3个0150师范生培养模式、河北师范大学的/315+0150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都是针对顶岗实习提出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顶岗实习既给学生以挑战和压力,又使学生有了独立实践、大胆试验的机遇,能全方位、全过程、真刀真枪地锻炼教师的能力。

顶岗实习时间一般是两个月至半年,地点主要是缺乏师资的农村中小学。

通过几个月的锻炼,不仅能有效地增长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体协作观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从城市走向农村[2]。

因此,顶岗实习既能及时改变师范生的就业观念,摆正他们的就业位置,又能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率。

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提高其教师综合素质和顺利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1建设紧密合作型基地,拓宽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渠道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大学的教育理论学习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相联系,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紧密合作型基地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需要而诞生的。

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基地学校教师担任高校的外聘教学法教师,鼓励高校教学法教师和教授深入基地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和指导;通过/拜师学教0活动加强高校与基地学校在教学指导和教学交流上的紧密联系。

学生从大二开始有计划地参与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使学生的教师能力和素质在参与中得剑锻炼和提高。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密切高校与基地学校的科研联系与合作,从而为师范生的教学、科研、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广阔的空间,拓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渠道。

四、强化教学技能培养,促进师范生教师角色转化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知识可分成/理论性知识0和/实践性知识0。

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等特征,只有通过自我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反思才能获得。

它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等六方面的内容。

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3]。

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抓住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大学四年关键期,及时提出要求,引发师范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所以,要关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全过程,注重每个阶段的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全面实施技能训练计划。

首先,以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加强师范生基本功的训练与创新。

建立语言文字网站,将普通话培训与板书讲座的视频资料放在网上,为学生提供基于网络的自主训练。

依据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和训练大纲的要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分班级、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师范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其次,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强化说课、听课、评课能力培养。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其特点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0[4]。

80年代初由美国传入我国以来,微格教学已在我国师范院校培养准教师中广泛使用,是目前高校模拟实习最为普遍的形式[5],也是校内说课、听课、评课能力训练和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再次,适应新课标改革,加强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

新课标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出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要从根本上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0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0,改变教学僵化和沉闷的状况。

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教育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书籍报刊、影视网络、文化场馆、板报广告、人文自然、演讲报告、生活经验、校园文化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科综合实践课、学生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

最后,教育学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促进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因,是师范生专业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校必须注重学生反思习惯和反思方法的养成,使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自觉行为,促进师范生教师角色的转化。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将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注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强化和锻炼,提高其教师专业化水平。

这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1]吴饱云1重新审视师范教育为培养农村师资作贡献的职责[J]1理工高教研究,2005(6)1[2]刘茗,等1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J]1辽宁教育研究,2008(10)1[3]陈向明1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4]陈婷1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1电化教育研究,2007(6)1[5]刘晓红,等1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1比较教育研究,2000(4)11责任编辑:徐光宗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