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_黄翠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5期(总第215期

)

EDUCATI O N EXPLORATIO N

No 15,2009Serial No 1215

当代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黄翠红,李 彬,方达伟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面对社会就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提出的高要求、新挑战,高师院校应坚持/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从制订计划、改革课程、拓展平台、开发实践性知识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着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实力。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能力;实践性知识;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05-0084-02收稿日期:2009-01-15

基金项目:浙江省200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369);2007年校级教改招标课题(JY12002)

作者简介:黄翠红(1968-),女,浙江湖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李彬(196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教授,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精细化工研究;方达伟(1958-),男,杭州人,教授,从事高校教育管理与光电子信息研究。

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0新举措,重新恢复了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面对新时期新政策对师范生教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师范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师范生教师能力的培养方案,强调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真正体现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新理念。

一、立足/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制订师范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分层次、全程化0教师教育培养理念,着眼于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以实践环节和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设计和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全方位整合,构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训与科研、全程与阶段相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新体系,使每一个师范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每个学习阶段,都能按计划分层次全程参与各种系统化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多、更好、更系统的培育和提升。

教师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应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师范生的三笔字和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阶段通过课程学习、举办竞赛和开展拜师学教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教学认知和教学设计能力;第三阶段通过微格教学培养学生获得教学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获得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第四阶段通过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

练、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二、三年级开展/拜师学教0活动。以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二年级开始有步骤地组织师范生与指导教师结成对子。每个指导教师带两三名学生,至少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指导。从二至三年级分四步走:1)观摩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活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教师的教学助手,从事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2)着重建构现场实际教学经验,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演示,听课、评课等;3)模拟教学,试讲一堂课,课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反思;4)教学总结与科学研究。通过/拜师学教0活动,进行教学基本技能培养,形成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四年级组织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使其学科知识与教育学、教学技能得到内化,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是本科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单元,课程应该包括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两方面的内容。高师院校要从教学计划着手,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增设实践性课群,将师范生能力培养的内容、要求等纳入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师范院校要在坚持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为基本必修课程的同时,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突破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育课程向不同方向拓展和丰富,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改革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5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6及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6的要求,高校要将师范专业技能训练纳入教学计划,贯穿教学全过程,分年级、分阶段落实专业技能训练各项任务,使学科教学与专业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见习时间应由原来的两周增加到四周,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两个月增加到三个月甚至半年。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增加实践课的学分。

第二,高校在教育课程内应增设诸如教育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践、教育论文写作等教育科研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第三,开设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改革教学指导等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基础教育,熟悉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

三、明确就业导向,拓展教师能力演练平台,扩大就业空间

高师院校要加大加快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建立教育实习新基地,创造一切条件为师范生获得预期的教师职业能力、适应就业与工作的能力提供演练平台,增强就业竞争实力。

11面向农村,实行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新模式

高师院校结合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以新世纪师范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反思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为突破口,注重理论与实践、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高校与地方相结合,提出了顶岗实习支教新模式。比如,西南师范大学的/小松鼠0计划[1]、绥化学院的/215+3个0150师范生培养模式、河北师范大学的/315+0150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都是针对顶岗实习提出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顶岗实习既给学生以挑战和压力,又使学生有了独立实践、大胆试验的机遇,能全方位、全过程、真刀真枪地锻炼教师的能力。

顶岗实习时间一般是两个月至半年,地点主要是缺乏师资的农村中小学。通过几个月的锻炼,不仅能有效地增长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体协作观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从城市走向农村[2]。

因此,顶岗实习既能及时改变师范生的就业观念,摆正他们的就业位置,又能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率。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提高其教师综合素质和顺利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1建设紧密合作型基地,拓宽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渠道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大学的教育理论学习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相联系,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合作型基地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需要而诞生的。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基地学校教师担任高校的外聘教学法教师,鼓励高校教学法教师和教授深入基地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和指导;通过/拜师学教0活动加强高校与基地学校在教学指导和教学交流上的紧密联系。学生从大二开始有计划地参与基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使学生的教师能力和素质在参与中得剑锻炼和提高。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密切高校与基地学校的科研联系与合作,从而为师范生的教学、科研、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广阔的空间,拓展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渠道。

四、强化教学技能培养,促进师范生教师角色转化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知识可分成/理论性知识0和/实践性知识0。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等特征,只有通过自我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反思才能获得。它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等六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3]。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抓住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大学四年关键期,及时提出要求,引发师范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所以,要关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全过程,注重每个阶段的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全面实施技能训练计划。

首先,以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加强师范生基本功的训练与创新。建立语言文字网站,将普通话培训与板书讲座的视频资料放在网上,为学生提供基于网络的自主训练。依据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和训练大纲的要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分班级、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师范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其次,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强化说课、听课、评课能力培养。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其特点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0[4]。80年代初由美国传入我国以来,微格教学已在我国师范院校培养准教师中广泛使用,是目前高校模拟实习最为普遍的形式[5],也是校内说课、听课、评课能力训练和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再次,适应新课标改革,加强师范生综合能力培养。新课标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出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要从根本上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0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0,改变教学僵化和沉闷的状况。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教育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书籍报刊、影视网络、文化场馆、板报广告、人文自然、演讲报告、生活经验、校园文化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科综合实践课、学生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

最后,教育学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促进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因,是师范生专业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校必须注重学生反思习惯和反思方法的养成,使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自觉行为,促进师范生教师角色的转化。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将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注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强化和锻炼,提高其教师专业化水平。这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吴饱云1重新审视师范教育为培养农村师资作贡献的职责

[J]1理工高教研究,2005(6)1

[2]刘茗,等1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J]1辽宁

教育研究,2008(10)1

[3]陈向明1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1北京大学

教育评论,2003(1)1

[4]陈婷1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1电

化教育研究,2007(6)1

[5]刘晓红,等1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1比较教育

研究,2000(4)1

1责任编辑:徐光宗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