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形貌昳.丽()(2)窥.镜而自视()
(3)王之蔽.甚矣()(4)期.年之后()
2.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形貌
..昳丽()
(3)朝服.衣冠()(4)吾孰与
..徐公美()
(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6)忌不自信
..()(7)复.问其妾()(8)孰.视之()
(9)吾妻之美.我者()(10)皆以美.于徐公()
(11)臣之妻私.臣( ) (12)今齐地方.千里( )
(13)王之敝.甚矣()(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5)能谤.讥于市朝()(16)时时而间.进()
(17)虽.欲言,无可进者()
3.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
..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4.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B.臣之.妻畏臣
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5.下面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君美.甚
D、皆以美.于徐公
6.句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译: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
(5)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译: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7.文中邹忌“窥镜”“孰视之”“窥镜而自视”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8.课文使用了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例。

9.邹忌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来试探妻妾客?最后得出什么结论?邹忌借此结论意在说明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10.文中邹忌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11.邹忌明白自己受到了欺骗。

你是否认为欺骗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品质呢?请举例说明。

12.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1)臣之妻私臣—-
(2)臣之妾畏臣—-
(3)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4.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也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1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6.文章最后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有何作用?
17.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18.你从本文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你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二)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匈奴大.入边()(2)上自劳.军()
(3)军士吏被.甲()(4)锐.兵刃()
(5)天子先驱
..至()(6)天子且.至()
(7)军中闻.将军令()(8)居无何
...,上至()(9)将军约.()(10)按辔徐.行()
(11)持兵揖.()(12)天子为动.()
(13)改容
..式车()(14)使人称谢.()
(15)既.出军营()(16)曩者
..霸上()
(17)其将固可袭而虏.()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
..的一项()
A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军.细柳
3.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翻译下列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
(2)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
(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
(5)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译: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译:
(7)称善者久之。

译:
5.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7.文中划横波浪线的句子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8.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9.从描写角度看,第2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描写为主。

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

答:
10.课文标题是“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群臣皆惊”,群臣为什么“惊”?表现了群臣的什么心理?
12.最后一段中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4.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15.写出一句古诗文中描写塞上风光的句子。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卿.()(2)涉.猎()(3)孰.()(4)遂.()2.解释加点字。

(1)权谓.吕蒙()(2)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5)但.当涉猎
..()()(6)见.往事
..耳()()(7)孰若.孤()(8)大有所益.()
(9)蒙乃.使就学
..()(10)及.鲁肃过.寻阳()()
(11)卿今.者才略
..()()(12)非复
..吴下阿蒙()
(13)即更刮
..目.相待()()(14)遂.拜蒙母()3.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B.就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A.才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4.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
5.填空。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原文)
(2)哪句话证明吕蒙学有所成?(原文)
(3)哪句话表现了吕蒙的治学毅力和信心?(原文)
(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5)“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的态度。

6.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7.写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1);
(2)。

8.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D.本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提高素质的作用。

10.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
(2)吕蒙:
(3)鲁肃:
1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12.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
13.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祖逛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蹴.琨觉()(2)因.起舞()
(3)上无道而下怨叛
..()(4)自相鱼肉
..()
(5)人思自奋
..()(6)大王诚.能命将出师()(7)统之以复.中原()(8)睿素.无北伐之志()
(9)将.其部曲()
2.翻译句子。

(1)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译:
(2)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译:
(3)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译: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译:
3.这篇短文讲了两个故事:、。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5.结合历史知识,想一想,为什么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
6.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为什么还要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
7.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五)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公输盘( ) (2)至于郢( ) (3)敝舆( ) (4)鲋鱼( )
(5)守圉.之器( ) (6)禽滑.厘( ) (7)短褐.( ) (8)犀兕.( )
(9)麋.鹿( ) (10)楩.楠( )
2.词语解释。

(1)起.于齐() (2) 公输盘不说.()
(3)吾义.固不杀人() (4) 吾义固.不杀人()
(5) 子墨子起,再.拜()(6) 请说.之()
(7) 胡不已.乎()(8) 胡不见.我于王()
(9) 虽然.()(10) 以.牒为械()
(11) 子墨子九距.之()(1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4)虽.杀臣,不能绝也()
3.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B、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C、臣是以无请.也。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
C、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 夫子何命焉为?
译:
(2)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译:
(3)吾义固不杀人。

译:
(4) 宋何罪之有?
译:
(5) 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译:
(6) 然,胡不已乎?
译:
(7) 胡不见我于王?
译:
(8) 此为何若人?
译:
(9)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
(10)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
(11)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
(1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译:
(13)吾知所以距子矣。

译:
(14)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

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

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7.下列表述不准确
...的一项是()。

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B、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九设九距尽”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C、“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一个“诎”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

D、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

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只
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8.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C. 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

这表明,对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D.《公输》一文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9.墨子见公输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0.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11.(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2)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12.子墨子说服公输盘采用了什么方法?
1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14.记述墨子与公输盘假想的攻守战中,哪些语句表明战斗之激烈?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15.文中哪个词表明公输盘已技穷?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

”他的办法是什么?
16.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17.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

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8.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2)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参考答案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1.(1)yì(2)kuī(3)bì(4)jī
2.(1)身高(2)相貌(3)穿(4)与……比谁更……(5)比得上(6)相信自己(7)又、再(8)仔细(9)认为……美(10)美丽(11)偏爱(12)方圆(13)受蒙蔽(14)指责(15)指责(16)偶尔(17)即使
3.C
4.B
5.B
6.(1)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丽?
(2)对着镜子仔细察看,更加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丽)。

(3)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5)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7)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众大臣纷纷进谏,门庭好似闹市一般。

(8)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9)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7.冷静,不被好话所蒙蔽,有自知之明。

(或:善于思考、实事求是、深谋远虑、精明能干)8.例:三答、三赏、三时、三比等。

9.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之蔽甚矣。

10.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实真相。

11.略。

12.(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朝廷之臣莫不畏王(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D
14.门庭若市
15.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16.从侧面反映了邹忌才干。

17.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采用的是类比手法。

18.启示:A.人贵有自知之明;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c.批评
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意委婉。


(二)细柳营
1.(1)大举,在规模(2)慰问,犒劳(3)同“披”(4)使……锋利(5)先行的卫队(6)将要(7)听从(8)过了不久(9)规定(10)缓慢(11)双手抱拳行礼(12)感动(13)改变神情(14)告知(15)已经(16)刚才(17)俘虏2.B
3.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1)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铁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2)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3)于是,皇上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


(4)将军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5)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6)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7)(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点明文章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为后文写文帝在细柳军营的见闻做铺垫并做对比。

7.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 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8.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

9.侧面如: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②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0.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1.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12.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13.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细柳军军纪严明③“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

14.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1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孙权劝学
1.(1)qīng(2)shè(3)shú(4)suì
2.(1)告诉(2)执政,掌权(3)推辞事务(4)难道研究(5)不过广泛浏览群书(6)了解历史(7)像(8)益处(9)才从师学习(10)等到到(11)现在才干和谋略(12)不再是(13)重新擦擦眼(14)于是
3.(1)C(2)B(3)A(4)C
4.(1)你如今执掌大权,管理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吕蒙以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来推辞。

(3)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5)(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的吴下人吕蒙了!
(6)士别三日,就该重新刮目相待。

(7)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
5.(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惊讶、敬佩学有所获
(5)对吕蒙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的期望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
6.……乃始就学‖及鲁肃……孙权劝学吕蒙赞学
7.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略)
8.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9.B
10.(1)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善于学习;
(3)鲁肃:忠厚的长者,爱才,惜才。

11.对话(语言)描写。

12.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记录,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13.我的启示: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四)祖逖北伐
1.(1)踢(2)于是(3)怨恨反叛(4)残杀、残害(5)自己奋起反抗(6)假如(7)收复(8)平素,向来(9)统率
2.(1)半夜听到鸡叫,(就)踢醒刘琨。

(2)自相残杀,于是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4)祖逖统率他的百余家世族武装北渡长江。

3.闻鸡起舞和祖逖北伐祖逖少有大志是他北伐的基础
4.闻鸡起舞一个人只要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学习就会成功。

5.司马睿主观上贪图享乐,客观上有天险长江,有恃无恐,江南又很太平,所以无北伐之志。

6.因为祖逖的话很有道理,他无可辩驳,只能任命祖逖,但并不给他实际有效的经济支持,态度还是很明确的,只不过做了表面文章。

7.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连的年代,素怀大志。

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
胆进言,力主北伐。

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倾家资招募兵马。

课文正是通过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五)公输
1.(1)bān(2)yǐng (3)yú(4)fù(5)yù
(6)gǔ(7)hè(8)sì(9)mí(10)pián
2.(1)出发,动身(2)同“悦”,高兴(3)坚守道义(4)坚决(5)两次(6)解释(7)停止(8)引见(9)这样(10)用、拿(11)同“拒”,抵御(12)同“御”,抵挡(13)入侵(14)即使
3.C
4.D
5.(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北方有人欺侮我,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

(3)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4)宋国有什么罪呢?
(5)葬送不足的(百姓性命)而争夺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

(6)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7)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8)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9)这好像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10)我认为(大王派)兵将攻打宋国,与上面说的那个人的情况是同一类(性质)的。

(11)虽是这样,公输盘(已经)为我造了云梯,一定能攻取宋国。

(12)公输盘攻城的器械招数全施展尽了,而墨子的抵御之术还绰绰有余。

(13)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了。

(14)即使杀掉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卫者)。

6.C
7.D
8.D
9.劝说公输盘放弃攻打宋国。

10.闻、起、行、至、见。

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11.(1)智、仁、忠、强、义。

(2)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坚守正义、善于说理(能言善辩)、机智等。

12.先诱使对方说出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

13.指舍文轩窃敝舆、舍粱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

1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结果: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15.“诎”。

杀害墨子。

16.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

17.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
18.(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