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佛缘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红楼梦》不但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与消亡,还在书中记录了大量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知识以及民风民俗,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佛教思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欢迎大家分享。
一、因缘果报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一)因缘果报的内涵。
东晋高僧慧远吸收“业感缘起”的说法,并融合中国自古以来“善恶报应”等观念,著《三报论》、《明报应论》以提倡“因缘果报”思想。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
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
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
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
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
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
果报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
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
《涅盘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如此说来,好人今受苦报,不得善终,皆因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承受苦果,今生虽然做好,却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亦然。
可见,佛教处处讲究有果必有因,果由因生,因由果来,今生种何因,来世得何果。
(二)因缘果报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因缘果报的场合,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宝黛钗之间的爱情。
小说第一回就借甄士隐的梦境让我们了解了宝黛前世做业之因: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用仙水浇灌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吸收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儿身。
为什么说贾宝玉是观音?《红楼梦》是一部佛经?
为什么说贾宝玉是观音?《红楼梦》是一部佛经?很多人都以为《红楼梦》只是一本情感小说,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知道真相的你眼泪会掉下来。
因为《红楼梦》是一本佛经,而贾宝玉则是观音。
为什么这样说呢?1、《红楼梦》的主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红楼梦》第一回,就提到书中的“梦”、“幻”等字眼,体现的正是这本书的立意主旨。
而在读完后彻悟了就能成佛的佛学经典《金刚经》中,强调佛法的主旨也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我们看到的相,其实不过是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所以《金刚经》里面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看到的相,其实都是虚幻的、源自自己的妄想;见到的相并不是相,你就可以见到佛了。
在《红楼梦》中,“梦”和“太虚幻境”时常出现。
特别是在第五回,作者更是运用了超前写法,写到宝玉在梦中进入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到薄命司随喜看了金陵正册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和秦可卿)、副册十二钗之首的香菱和又副册十二钗排在前二的晴雯、袭人这15个人的判词,这也就是她们薄命一生的回顾和评定。
之后,宝玉又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听到了《红楼梦》十二曲,这十二曲唱的是金陵正册十二钗的悲惨命运。
警幻仙姑本来想上面的判词和曲子,来警戒宝玉不要痴顽、跳出迷圈,入于正路。
只不过当时的宝玉尚未能顿悟到当中的玄机,后来直到他经历了贾家的抄家、真爱的黛玉挂掉、被迫和假爱的宝钗结婚后,宝玉才彻悟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空如也的梦、期待的天长地久的爱情也不过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已经了悟的他最终选择出家,皈依佛门。
所以,《红楼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主要写的是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宝玉和其她一帮女孩的大事小事,但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论是宝玉还是其他人的爱情,以及贾家曾经的荣华富贵,都只不过是梦幻泡影一场。
2、宝玉就是观音菩萨:无四相,慈悲为体,甘露为用在《金刚经》中,无四相者即观音。
《红楼梦》的佛教思想略论
《红楼梦》的佛教赵毅田相.I卧J匹l略论内容提要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探讨其蕴含的轮回、因果报应、假、空等佛教思想,以及幻、缘、劫等佛教观念。
关键词《红楼梦》佛教思想佛教观念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较为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也不例外。
在诗文方面,对王维、柳宗元、自居易、苏轼等人的影响甚为明显;在小说领域,《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产生则同佛教有直接的关联。
明清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虽不属于神魔小说,但也与佛教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的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
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这部呕心沥血的旷世奇书——《红楼梦》里。
①由于曹雪芹独特的个人遭际,《红楼梦》透露出较为明显的佛教思想。
本文拟就它的佛教思想、观念层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在佛教中,菩萨在修行时期发愿,将来成佛道之时建成什么样的净土,这种誓愿叫做本愿。
“本”的含义是因。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148生果,因果历然,这叫因果律。
菩萨修行为因,得果即成佛。
对于佛果而言,菩萨之阶位称为因地,或称因位。
在菩萨地位所发的誓愿,实现之时便成了佛。
此愿是因地之愿,故叫“本愿”,如同释迦佛在因地时多次轮回转生称为“本生”一样。
②这就是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由于某一行为“因”,导致特定的“果”,体现在人生中,就是因果报应。
侧重自身的行为对后世产生影响,多次轮回转生。
对于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刘遗民在《发愿文》中表述得较为充分。
他认为,由于对于佛教道理无知等因缘,必定会引出下一世的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生死流转之理也就清楚了。
红楼梦的宗教思想分析
红楼梦的宗教思想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丰富多样的宗教思想也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宗教元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和表达,以及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先,红楼梦中最显著的宗教元素之一是佛教。
在小说中,佛教被广泛地描绘和讨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形象是贾宝玉的神秘守护神“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被视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在小说中,观音菩萨常常以梦境的形式出现,给贾宝玉以指引和警示。
通过观音菩萨的形象,作者传达了对人性的救赎和对命运的思考。
观音菩萨的出现也暗示了小说中众多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虚无感。
除了观音菩萨,红楼梦中还有其他佛教元素的体现。
例如,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常常在佛前念经、诵经,寄托自己的心愿和祈求。
佛教的思想也贯穿于小说的情节中。
例如,贾宝玉被贬入荣府后,他在荣府的生活被描述成一种禅修的状态,他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境界。
这种超脱尘世的追求与佛教的修行理念相契合。
另一个在红楼梦中重要的宗教元素是道教。
道教的思想在小说中以“道”为核心进行展示。
小说中的“道”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贾宝玉的祖父贾母就是一个信奉道教的人,她常常引导贾宝玉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小说中的“道”也体现在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贾府的园林景观,其中的山水、花草树木都被赋予了神秘而超凡的意义,这体现了道教中的自然观念。
此外,红楼梦中还涉及了一些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
例如,小说中的葬礼场景中,出现了“鬼魂”和“冥界”的描写,这些描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鬼神信仰。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些神话传说的元素,如金光寺中的“金光明寺”和贾母梦中的“蓬莱仙岛”,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借鉴和再创造。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宗教思想是多元而复杂的。
通过对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运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无常性。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红尘困扰与佛门之道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红尘困扰与佛门之道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红尘困扰与佛门之道》是红楼梦中的一回,通过展示贾宝玉在红尘世界中的困惑和迷茫,同时探讨了佛门之道对于他的启发与帮助。
这一回表达了贾宝玉对于尘世的深思与对佛道的向往,以及红尘和佛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本文将从贾宝玉的困扰、与黛玉的对话、贾宝玉的沉思、佛门之道的救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主角之一,身处一个充满荣华富贵的家族,他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欢笑和荣耀,但同时也受到了尘世的束缚和困扰。
他看到了亲人们的生老病死,看到了权力和利益的纷争,这使得他对于红尘世界感到困扰和迷茫。
他渴望寻求真正的自我,寻求心灵的解脱,而这一点正好与佛门之道的理念相契合。
在与黛玉的对话中,黛玉向贾宝玉传递了一些关于佛门之道的思想,使得贾宝玉对于佛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黛玉告诉贾宝玉“红尘桃花忍试看,若离微旨去应弥”。
这句话表达了佛门之道的宣示,佛门主张超凡脱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希望人们远离纷繁的尘世,通过修行和开悟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这些话语引起了贾宝玉的共鸣,并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佛门之道的向往。
贾宝玉在对佛门之道的沉思中,思索着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他看到了尘世的虚华和短暂,他意识到自己身处红尘中却无法融入其中。
他对自己的家族遭遇了解并体悟到了尘世中的无常和空虚。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佛门之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通过学习佛经和修行寻找内心的安宁与祥和。
佛门之道为贾宝玉提供了一种解脱的方式,通过修行和开悟,他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追求。
他开始向着佛门的方向迈进,通过修行和参禅来寻求对人生的真正理解和渴望。
通过佛门的启迪,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尘世的虚华和浮躁,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
他逐渐超越了红尘的束缚,实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的红尘困扰与佛门之道》通过展示贾宝玉在红尘世界中的困惑和迷茫,同时探讨了佛门之道对于他的引导和启迪。
试论《红楼梦》的宗教意识
试论《红楼梦》的宗教意识《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公认为一部经典之作。
除了其豪华的场景,精细的人物描写和复杂的情节线索外,这部小说还展现了深刻的宗教意识。
通过宗教元素的融入,作者曹雪芹成功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体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红楼梦》中最明显的宗教元素之一就是佛教。
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把佛教视为一种心灵安抚的方式。
例如,贾母、贾宝玉和贾探春等角色常常在寺庙中祈福、诵经或修行,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佛教的智慧和慈悲在小说中起到了指导和安慰的作用,帮助人物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痛苦。
通过佛教的智慧,人物学会了超越纷扰,从容面对命运的起伏。
与佛教相辅相成的还有道教的影响。
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然的真实和纯粹。
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通过景色的描绘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展现这一宗教观念。
比如,红楼中的几个园林就被赋予了道家的特点,如荣府的情景给人以烟雾缭绕的感觉,花园中的花草树木生气勃勃。
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贾府中人追求和谐自然的心理,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红楼梦》中还充满了民间信仰的影子。
作者以浓郁的民俗色彩塑造了大量的神灵形象,如蘅芜苑的水神、红楼的蛇,以及大观园中的螃蟹和仙鹤。
它们的存在不仅起到了调剂情节的作用,更展示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信和对超自然存在的追求。
这种民间信仰的描写使小说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凸显了人性的虚幻和心灵的无奈。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宗教意识深深渗透在整个作品中。
作者通过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小说既具有了宏大的宇宙观,又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这种宗教意识为作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体验故事的悲欢离合,更能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出路。
《红楼梦》中的宗教意识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修辞手法,而是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宗教在这部小说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并提供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希望。
浅析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
197作者简介:贺英(1991—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
主要研究方向: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
曹雪芹历经十余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并将现实与艺术相结合铸成了血泪之作,道尽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变幻无常。
作品中的每个人都有痛苦,然而肉体却没有办法逃脱这种痛苦,作者就赋予他们精神上的解脱,于是启示我们虽然我们掌握不了人生全部,但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寻找乐土。
一、因果报应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产生果,果产生因,因和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没有因就不会有果,没有果也就不会有因。
《红楼梦》中有许多因果报应,报应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恶报,最为典型的就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外貌美丽,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但心如毒蝎,她掌管着贾府的财务,深得贾母信任。
贾母便让她掌管贾府事务,然而她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示是一把刀”。
她先是逼死了已有婚约的一对男女,其次又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再次是当她听到丈夫和鲍二家的在一起私通并诅咒她时,她便和贾琏大闹,闹得人尽皆知,逼的鲍二家的无脸见人,自缢身亡。
这还不算狠,她最狠的是笑里藏刀,口腹蜜剑,借刀杀人式的绝活,那就是活活逼死他丈夫在外面偷偷娶的尤二姐。
这个尤二姐本是许给了一个叫张华的人,但在贾蓉的唆使下退掉了婚约,偷偷的嫁给了贾琏。
王熙凤知道此事后便买通张华让他去告发自己的丈夫贾琏,她的目的主要有两点,其一,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得知这件事,可以闹得满城风雨;其二,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完全以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来处理这件事情,可以有充足的理由大闹贾琏,讹诈尤二姐的姐姐尤氏。
王熙凤的计谋得逞后还没停手,她害怕张华将此事泄漏出去,又打算派人除掉张华,可见她的心狠手辣。
在对待尤二姐身上就更不用说了,她先是以宽宏大量的样子,把尤二姐骗回贾府,这样尤二姐在她眼皮子底下还怕收拾不了?她指使秋铜每天在精神及饮食上虐待她,最后尤二姐终于在孩子被打掉后忍受不了非人的折磨吞金自杀了。
红楼梦中的宗教信仰
红楼梦中的宗教信仰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众多宗教信仰的存在和影响。
尤其是在小说中经常涉及到佛教、道教和儒教等传统信仰系统,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和文化内涵的描绘,展现了宗教信仰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佛教信仰佛教在红楼梦中被广泛描绘和借用,几位主要人物都与佛教有着密切联系。
其中,晴雯是一个明显的佛教信仰者,她经常引用佛经、念佛诵经,与其他人物交流时也常以佛教的思想方式来表达。
晴雯的佛教信仰使得她在面对世俗压力和痛苦时能保持冷静和沉稳,同时也赋予了她对人生悲欢离合的独特理解。
另外,贾宝玉也有着深厚的佛教背景。
他的名字中就蕴涵了“无色”的寓意,表明他具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思想和境界。
贾宝玉常常在红楼梦中表现出超脱世俗的状态,并通过佛教的智慧与真谛来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道教信仰红楼梦中的宗教信仰并不局限于佛教,道教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中,袭人是一个代表性的道家信徒。
她通常以自然和淡泊的态度面对生活,是宗教信仰的追随者之一。
袭人的道教信仰使得她在红楼梦中具备了超然于尘世的眼光和洞察力,她对人事物的看待往往带有一种超越世俗的意味。
此外,红楼梦中还描绘了一些道教法术和仙丹的情节,如黛玉运用道教的仙术来解救贾母等。
这些情节在红楼梦中体现了道教信仰对于人物行为和命运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发展。
三、儒教思想儒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也在红楼梦中有所体现。
贾母作为贾府的家长,她的行为和价值观往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她注重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家庭的和谐,体现了儒家家庭观念的重要性。
贾母也是对贾宝玉的爱护和教育,使得贾宝玉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此外,红楼梦中的一些章回小说也融入了儒家的教育、道德理念等,如《灵雨斋》描绘了官场的腐败和贾府子弟的品行教育,完美诠释了儒家对道德和人伦关系的强调。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宗教信仰丰富多样,涵盖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等传统信仰体系。
汉本-从佛学角度看宝黛爱情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佛学的角度,解读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缘起的因果报应论,宝黛之恋过程的苦及其结果的空;从曹雪芹的身世分析其塑造宝黛爱情悲剧的原由——即其自身的幻灭之感,并阐释曹雪芹笔下的“色空”与佛教中“色空”观念的异同,总结出佛学思想在宝黛爱情及整部作品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佛学思想宝黛爱情影响目录一、佛学思想对《红楼梦》中的影响 (3)二、宝黛爱情缘起的“因果报应”论 (4)三、宝黛之恋过程的苦 (4)四、宝黛之恋结果的空 (7)五、佛学思想在《红楼梦》中的局限性 (9)六、参考文献 (10)从佛学角度看宝黛爱情佛教作为异域文化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领域,成为古代儒、道、佛三大文化系统之一,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文学领域,佛教以中国古代宇宙论、人生论、认识论充实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和内容。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佛教思想是其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的基座,是我们真正打开“红楼”超现实世界神秘大门的钥匙。
本文试从佛学角度解读《红楼梦》并着重论述宝黛爱情。
一、佛学思想对《红楼梦》中的影响正如当年俞平伯先生所认为:“《红楼梦》的主要观念是‘色空’”。
从文本的总体构架上来看,红楼,这个“色”的具体表现奠基于从开篇‘空’到结尾‘空’这个基座上。
《红楼梦》第一回交代此书缘起,说女娲补天所剩之石,因自己无材可用,便“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后被这一僧一道携入红尘,于是才有了这“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这一僧一道,反反复复在书中出现多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着,书中又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①随后,林黛玉进贾府,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贾府“街北蹲着两个大石头狮子,三间兽头大门。
”(第三回)狮子原产于印度,是佛教的护法神兽,随着佛教的传入,在中国替代了麒麟,负起了看门护院的责任。
红楼梦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红楼梦的宗教与哲学思想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创作于18世纪中叶的清朝。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为主角,描绘了一个富贵世家衰败的历史,融入了丰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红楼梦中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并深入分析它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1. 佛教与道教的影响红楼梦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与道教元素,它们展示了作者对宗教的独特理解。
其中,佛教代表了虚静的内敛之道,而道教代表了自然的随遇而安之道。
这两种宗教思想冲突于贾府的富贵生活中,也影响着主要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首先,佛教在红楼梦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例如,贾宝玉的性格深受佛教启迪,他坚守着世俗生活的超脱和人世纷争的淡泊。
他对待红尘中的爱情和欲望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表现出了佛教中的“无欲无求”理念。
同时,贾宝玉的自我修养也体现了佛教的“忍辱负重”精神,他无论是面对家族的压迫还是感情的痛苦,都能够坚持慈悲和宽容的态度。
与佛教的超脱相对应,道教在红楼梦中代表了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
例如,《红楼梦》中描述了许多清幽的景物,如西昆山和蘅芜苑等,这些景物凸显了道教推崇的自由和自然之美。
在小说中,道教的思想被赋予了主要角色贾敏的特征,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物,拥有与世无争的态度。
在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贾敏往往扮演着化解纷争和矛盾的角色,他通过崇尚自然和平衡的思想,引导着其他角色追求内心的宁静。
2. 玄学思想的影响除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外,红楼梦中还包含了一些玄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的观念。
在这部小说中,宇宙万物都受到阴阳五行的支配,人们的命运、性格以及吉凶祸福都与之相应。
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命运和各种巧合,呈现了一个众生无常的世界观。
例如,贾母作为贾府的主母,被描述为一个能够预言吉凶的人物。
她通过观察自然的征兆和算命术预示着贾府命运的起伏。
同样地,贾府内的各个人物也在玄学观念的指引下上演着各自的悲喜剧。
他们的命运、婚姻、荣辱都受到阴阳五行的制约,这些观念不仅增添了小说的神秘色彩,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揭示。
论贾宝玉的佛教观念
论贾宝玉的佛教观念作者:闫敬一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宝玉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成长就是对佛理逐渐明悟的过程,从因缘而起的今生到明心见性逐渐了悟,再到破除对现实的执念,去追求来世的圆满,纵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一生,处处体现着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红楼梦;佛教思想;因缘而起;明心见性;专在破执佛教从东汉传入我国,在隋唐达到巅峰,随后便开始衰落,直到宋朝开始复苏,但是再也恢复不到当年的兴盛。
但佛教在中国经过了1600多年的发展,早已融入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佛教思想凸显在小说的方方面面。
本文便以宝玉为视角去简析《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一、因缘而起——分离聚合皆前定缘起论是佛教认识世界的一个根本观点,这也是它与相信客观精神和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无神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区别。
佛教认为,缘起论是世界的终极原则,佛陀成为佛陀的原因在于他悟出了缘起法的基本真理。
起源的原因,也就是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共同的因果联系,并且都是由于某些条件而产生的。
《杂阿含经》中的四句偈:“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是佛教缘起论的经典性提法。
宝玉和黛玉今生爱情的缘分便来自于前世的因——木石前盟。
在《红楼梦》中,现世是宝玉的赤瑕宫神瑛侍者和今生是黛玉的绛珠仙草一见如故,并且用了极大的笔墨从开篇便去铺设她们二人之间的种种缘分。
而相比起宝黛的种种前缘以及今生相遇,薛姨妈一家进贾府后与众人相见的情形却是略略几段带过,丝毫不提及宝玉与宝钗相见的情景,更在第五回[终身误]中明确的写出:“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可见王夫人与薛姨妈极力撮合的“金玉良缘”非但没有前世姻缘,而且即使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之后,夫妻和睦,婚姻也有名无实,宝玉始终放不下黛玉,最后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履行了对黛玉的誓言。
浅析宝黛形象的禅宗意味
浅析宝黛形象的禅宗意味作者:曹茜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7期摘要:《红楼梦》以其自身巨大的张力、丰富的层次以及深刻的内蕴吸引了无数读者,由于受众个体的差异导致了对于《红楼梦》阐释与理解上的千差万别。
本文则选择从禅宗角度出发进行文本阐释,首先,从禅宗中本心、执着与放下三个阶段来探讨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阶段中所体现出的禅宗意味。
关键词:红楼梦;宝黛形象;禅宗一、回归本心,即心即佛《大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慧能大师《六祖壇经》亦云“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禅宗认为,众生平等,人心本善,回归本心,皆可成佛,这里的“佛性”是指成佛的可能性。
禅宗强调要保持初心,初心丰富且自足,自足却不封闭,它是空的,对世间万物抱持敞开的态度,因此可以无边无际。
《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神奇特殊的前身设定,寄寓着作者“质本洁”的“佛性”思想;其鲜明独特的现实个性,包含着作者“质本洁”的“佛性”崇拜。
(一)宝、黛的前身设定1.补天之石《红楼梦》中贾宝玉携玉而生,人玉一体。
第二十五回中,贾宝玉因马道婆作法险些丧命,全因宝玉通灵才逢凶化吉。
此回有这样一句描写:“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年矣!’”这一句照应大荒山手捧之语,点出贾宝玉就是“通灵宝玉”的尘世化身。
再以一首偈子:“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指出最初的通灵宝玉,也就是补天之石,天地不羁,无喜无悲,可以容纳一切,接受一切,内心宽大而纯洁,通灵之后才大动凡心。
通灵宝玉既本有佛性,则其化身贾宝玉本性亦有佛性。
曹雪芹之所以给贾宝玉一个“前身为石,通灵为玉,玉化作人,携玉而生”的身份设定,就是为了写玉本无暇以及利欲之害。
2.绛珠仙草林黛玉前身绛珠仙草,“长于三生石畔”,“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无等禅师曾说“山家不会论冬夏,石烂松枯又一年”,他是说自己的生活已经不分时空,时间流入空间,人融入自然。
蒋玉菡:贾宝玉的俗世之缘
蒋玉菡:贾宝玉的俗世之缘摘要:俗缘也就是说俗世之中的缘分。
?红楼梦?最后一回中贾雨村询问甄士隐贾宝玉的下落时,甄士隐告知他贾宝玉俗缘已毕,已经回归本处了。
所谓的俗缘已毕也就是说蒋玉菡与花袭人已经成婚了。
本文就贾宝玉的俗世之缘来论述蒋玉菡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俗缘?红楼梦?贾宝玉蒋玉菡蒋玉菡是?红楼梦?中着墨不多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红楼梦?中以玉为名的人物大多与贾宝玉有所关联。
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一种的仙缘,林黛玉是为了报恩而来,她与贾宝玉有木石前盟。
妙玉与贾宝玉是一种佛缘。
蒋玉菡与贾宝玉有一种灵魂上的契合,因为尘世这些爱恨情仇他们相遇相知相惜。
所以说蒋玉菡是贾宝玉的俗缘。
“菡〞是荷花的别称,即包含,未吐之意。
“菡〞字有时作“函〞,函者,藏也。
所以按照?红楼梦?中人物取名喜欢取其谐音的规律,蒋玉菡可以谐音变为“将玉函〞,也就是说将宝玉藏于其间。
这种说法无法确定是否符合作者创作时期的本意,但这种取名的方式也是?红楼梦?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
曹雪芹对蒋玉菡这一人物角色是极为喜爱的,以“菡〞为名,暗含着他有一种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行。
而且从?红楼梦?整部书里对人物命运的安排来看,蒋玉菡的结局算是难得一见的圆满。
?红楼梦?是一本悲剧小说,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有悲剧色彩,结局要么贫困潦倒,要么身死香消,而蒋玉菡实现了他所期望的安平祥和的生活和美满的婚姻。
一、人生假设只如初见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宝玉与蒋玉菡初次见面即惺惺相惜,“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叫他:‘闲了往我们那里去。
〞可以看出宝玉对蒋玉菡极有好感,初次相见就相邀再次见面。
当得知蒋玉菡就是慕名已久的琪官时,宝玉连用了两个“有幸〞,可以看出宝玉对于蒋玉菡是极其满意的,而且他评价蒋玉菡是名不虚传,可见蒋玉菡极对他的胃口。
作为一个身份卑微的戏子,蒋玉菡能够在这些权贵公子中传知名声,可见其与其他供人娱乐的优伶戏子是大不相同的。
阅读《红楼梦》“宝黛参禅”的感悟
阅读《红楼梦》“宝黛参禅”的感悟《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宝黛参禅”是其中的一段重要情节。
这一情节通过宝玉和黛玉的对话,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生死等哲理的思考。
在阅读《红楼梦》中,我对“宝黛参禅”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小说中,宝玉和黛玉在荣府中相遇,二人偶然谈及佛道之说,谈到对修真释迦牟尼的顶礼,终不离红尘地狱三界六道。
这段对话是在“扫黛玉写石”一节中出现的,宝玉提到他的心性孤僻无奈, 对佛教禅修心性的向往,黛玉被宝玉的真诚打动,随之二人寄情于此作出来的佛诗句,足见作者的情感融融。
这段情节在小说中显得异常深刻,不仅反映了宝玉个性中的内在冲突,也表现出了对人生、爱情以及信仰的追问,是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这一情节的阅读,让我思考了很多。
宝玉和黛玉的对话中,所表达的孤寂与向往,让我想起了人生中的无奈与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无论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还是自身的选择,都会让人感到孤独。
而内心对于追寻真理和思索生命的追求,也正是人类对于自我存在意义的探索。
宝玉和黛玉的对话中,也反映了对于信仰和宗教的思考。
宝玉对佛教禅修心性的向往,以及对于释迦牟尼的顶礼,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佛教的探索与研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宝玉和黛玉的对话中,也呈现出了对于生死的深刻思考。
宝玉提到“终不离红尘地狱三界六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对于生死的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态度。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追问的问题。
宝玉的这种思考,也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深刻思考。
《红楼梦》中的“宝黛参禅”情节,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宝玉和黛玉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爱情、信仰和生死的深刻思考。
这一情节给予我们许多启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对于信仰、追求和探索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贾宝玉的宗教信仰
贾宝玉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个角色展现了他独特的宗教信仰。
本文将探讨贾宝玉的宗教信仰对于他的人生和情感的影响。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贾府,受到疼爱和宠爱。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逐渐展现出对于宗教的兴趣和追求。
贾府内有一部佛经,贾宝玉常常阅读这些经书,并且对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他常常默念佛号,祈愿自己能够得到平静和智慧。
正是因为贾宝玉的宗教信仰,他在情感上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贾宝玉深爱着林黛玉,他们曾经是好朋友,也是彼此最亲密的人。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他们无法最终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贾宝玉的宗教信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通过佛法的启迪,学会了接受无常和变化,他明白一切皆空,世间的情感也是虚幻的。
因此,贾宝玉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变化和失去爱人的痛苦,他能够把握当下的每一刻,感激这段与林黛玉的缘分。
另外,贾宝玉的宗教信仰也对他的行为和品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崇尚慈悲和善良,经常施舍给有需要的人,他深知自己的幸福来自于他人的恩赐。
他承受着贾府内许多压力和不公平,但他从未对他人产生过怨恨或报复的念头。
相反地,他对待每个人都充满了宽容和仁爱,他用善良和真诚感化着身边的每个人。
贾宝玉的宗教信仰给予了他内心的力量和指引,让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得到平静和智慧。
他能够超越凡尘,超脱世俗之感。
这也是贾宝玉成为《红楼梦》中最深情,最具智慧的角色之一的原因所在。
总结而言,贾宝玉的宗教信仰对于他的生活和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使他能够以宽容和仁爱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从容地接受生活的变化,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贾宝玉的宗教信仰塑造了他的品格和思想,使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角色。
《红楼梦》通过贾宝玉的宗教信仰,也传递了关于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今生注定我爱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因果情缘。
今生注定我爱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因果情缘。
贾宝玉与林黛玉这对小情侣从相见到到相恋,再到缘尽,经历了很多甜情蜜意和苦不堪言,三言两语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只先说这二人的初见,那场面用怦然心动四个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下面就来扒一扒宝黛的前世今生和那只似故人来的初见。
先说宝黛的前世情缘,那是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话。
宝玉的前世是一块女娲补天时弃用的灵石,吸收天地之精华后开始发生质的飞跃,蜕变过程如下:第一阶段:赤石(红石头)这个阶段是没吸够灵气,功力浅薄的阶段。
第二阶段:赤瑕和赤瑕宫神瑛侍者,赤瑕是指玉上有红斑点,神瑛侍者就是伺候美玉之人,玉在人在,玉毁人亡矣!这个阶段已吸够灵气,能变幻成美玉和人,但人必须携玉而活!赤瑕和赤瑕宫神瑛侍者第三阶段:通灵宝玉和贾宝玉,这个阶段是神瑛侍者挟赤瑕美玉下凡的阶段,下凡后赤瑕化为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则托身于贾宝玉。
说完了宝玉的前世,再来说说黛玉的前世,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颗纤弱仙草,名叫绛珠草,之所以能一直存活了很长时间就是因为甘露吃多了,有了灵气了。
原来闲极无聊的神瑛侍者不在赤瑕宫好好待着,却常到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绛珠草娇娜可爱,就天天给她浇灌甘露即甜美的雨水,绛珠草雨水吃太多了,小宇宙大爆发,质变变成了一个天生水含量高得惊人的女子,这还不算,她还要整天游走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蜜青果味苦,海水味亦苦,苦水喝多了的结果就是此女下凡化身成林黛玉后就整日眉尖若蹙,眼似含露。
当此女听说神瑛侍者要下凡后,她便跟警幻仙子说她也要下凡,要去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她没有雨水可还,但只用一辈子的泪去还也够了。
这就是宝黛缘分木(绛珠草)石(通灵玉)前盟的来源。
下图为黛玉的前世今生理清了二人的前缘后就来看看今生那场惊心动魄的初见。
林黛玉在见到贾宝玉之前,心里已有了一个贾宝玉的形象,而且对贾宝玉的评价并不高,因为她从自己母亲和王夫人处得到的她们对贾宝玉的评价实在不咋的。
贾宝玉原来是弥勒菩萨!
贾宝玉原来是弥勒菩萨!《红楼梦》第三回:原文:《西江月》: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解读:“天下无能第一”就是无能胜的意思,而弥勒菩萨,姓慈,名字是阿逸多,阿逸多译曰无能胜。
第二十九回:原文: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做的诗,都好的了不得。
怎么老爷还抱怨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
”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第六十二回:原文:大年初一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都占先;又是大祖太爷的生日冥寿。
解读:“一个稿子”就是一模一样之意,国公爷即大祖太爷即贾源,他的生日是弥勒菩萨的诞辰日即正月初一,可见贾源即弥勒菩萨,而贾宝玉即贾源再来,也就是弥勒菩萨下凡。
贾宝玉作为弥勒菩萨,他的天王殿里有四大天王,就是他的四个小厮。
即茗烟、墨雨、锄药和扫红。
茗烟:茗为茶,为阴木,烟为丁火,有丁火的阴木就是百花仙子素女,即为白色身的东方持国天王,即妙音菩萨,即莲花仙子素女,即白素贞。
墨雨:墨为黑,水主黑,故称墨雨,即小青,即为青色身的南方增长天王,即水神九天玄女,也称昆仑雪神青女。
锄药:锄药者即神农炎帝,药者指丹药,丹药即宝珠,即金丹,所以代表手持宝珠的西方广目天王,即文殊菩萨。
会炼丹之意,锄药即出药,即出丹。
扫红:谐音为烧红,即红色身的北方多闻天王,即普贤菩萨,是冶炼铜铁之祖。
曾下凡为铜器之祖蚩尤(圣经称土八该隐)四个天王合一就是完整的弥勒菩萨,为夫妻合为一身的菩萨,如果夫妻分开,那就是神农炎帝和观世音菩萨,即东王公和西王母。
观世音菩萨就是妙音菩萨和增长天王合一的菩萨。
第四十六回:原文:鸳鸯说:“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解读:“宝金”和“宝银”说明贾宝玉为财神菩萨,佛教的财神菩萨就是弥勒菩萨或多闻天王(有吐宝鼠),多闻天王为弥勒之灵身。
《红楼梦》佛学解读--浅谈贾宝玉出家
《红楼梦》佛学解读--浅谈贾宝玉出家
贾素慧
【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6(025)008
【摘要】贾宝玉出家,从经历爱情婚姻悲剧、大观园毁灭悲剧、家庭衰败悲剧等
角度分析,是按故事情节发展归结的外因结局,从佛学角度说,贾宝玉出家,作者亦安排了一个由色悟空、了空色相的楔子,为其结局作了铺垫。
以下从贾宝玉出场、贾宝玉收场及曹雪芹与佛教三个方面分析贾宝玉出家的内在心性原因。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贾素慧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从"执"到"悟"——论《红楼梦》中贾宝玉人生历程所蕴涵的佛学思想 [J], 刘茜
2.贾宝玉出家的第一次预演——宝玉参禅诗的意象解读 [J], 沈勇
3.“男子气概”与“女性气质”的动荡融合--《红楼梦》中贾宝玉性别的二元性解读 [J], 余涛
4.“真我”与“伪我”的辨析——《红楼梦》中甄、贾宝玉形象解读 [J], 盛雪云
5.汪淏:以创作的形式解读《红楼梦》——读《我和她们——贾宝玉自白书》 [J], 李世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宝玉有玉,宝钗有金来配,破坏宝玉黛玉婚姻的是和尚,宝钗不背锅
宝玉有玉,宝钗有金来配,破坏宝玉黛玉婚姻的是和尚,宝钗不背锅导读:在红楼梦中,我们都知道描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他们两个相爱,最终却没有结合在一起,让人们有了很多的遗憾。
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他们姻缘的破坏者是谁?是薛宝钗吗?是那个所谓的金玉良缘吗?金玉良缘又是什么?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贾宝玉比较奇怪的地方,也是让家里人非常自豪的。
就是他出生时随身携带一块通灵宝玉,这可是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
关于这块玉的来历是这样的,这块玉本来是青峰埂下的一块石头,因为无才补天被废弃在一旁,这个石头风吹日晒,日积月累有了灵性,有点心里不平衡。
凭什么同伴们都能补天,自己在这个山旮旯里呆着。
有一天听到一僧一道的议论,人间是多么繁华热闹,才动了心思,央求一僧一道带他来人间走一遭。
想亲自经历一下人间的富贵荣华,僧道看他央求的可怜,正好有一桩孽缘尚未了解,就把他变成一块美玉,随宝玉降生人世间。
所以这个顽石变成美玉,并且跟随宝玉来人间一游的操作者是和尚。
而且僧和道为了突出这块美玉的特殊性,特地在玉上刻了八个字“莫失莫忘,天道恒昌”这样就成了宝玉身上那个命根子,稀罕物了。
既然僧道选择了让这个顽石跟随宝玉出世,那宝玉也不是一般人物了。
贾宝玉的前世贾宝玉前世是一个神仙,叫神瑛侍者。
因为一次无心之举,结下了一段孽缘,那就是他用露水浇灌了一个快要干渴而死的绛珠仙草。
没想到这个小仙草后来修成了女体,对于这个灌溉之恩铭记在心,追随他来到尘世报恩,这就是后来的林黛玉,所以两个人是前世有缘。
薛宝钗的今生我们再来看薛宝钗,据说薛宝钗小时候得过一种病,是胎里带来的热毒,求治了很多名医,也治不好。
直到一个和尚的出现,给出了一味冷香丸,这个冷香丸的配方是非常奇特的,尽管很奇特,却也是有效果。
与其他的大夫不一样,这个和尚还为宝钗未来的婚姻,指明了对象:宝钗提供了八个字,要她“必须錾在金器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并强调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也可以说这个金锁以及那八个字的操作者也是和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佛缘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杨晓红指导教师:许琰【内容摘要】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无疑是里边的头号人物。
而他,也是历来红学家们研究最多、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
究其性格,痴、傻、呆这些词都不为过。
然而,他的这些怪癖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什么在左右着他的这些性格呢?通过堆全篇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便可以看出,这与他那扯不清割不断的佛理禅机是息息相关的。
他生于青埂之峰,又受和尚道士的点化来到人世游历一番。
在尘世短短十几年,却一直与佛有着牵连,甚至有几次机会与佛直接接触,并体现出他天生所具有的对佛机禅理的领悟能力。
在他的成长的经历中,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有着对佛缘的无意流露,这些都体现着贾宝玉不寻常的人生之路,体现着佛缘在贾宝玉的生活中所起的主导性的作用。
本片论文,我将简单阐述贾宝玉与佛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和尚道士;佛缘;还“玉”贾宝玉的一生,与佛有着不解的渊源:他由和尚道士携带而来,又受和尚道士点化而去(出家为僧);观其一生几次重大经历,亦与佛有着诸多的联系:他被马道婆魔魇所附,由和尚治愈;几次失玉均由和尚道士送回也绝非巧合;就连与宝钗的姻缘,其“金玉良缘”中的“金”亦由和尚所赐;还有他所佩戴的“玉”,也是他在尘世间的欲望的代表,所以他后来给和尚还“玉”,即是还“欲”,以做回真正的心无牵挂之人。
可见,和尚道士不但要为贾宝玉排忧解难,而且还要安排其终生大事,其在贾宝玉生命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或许还有一些读者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和尚和道士,一个崇释一个尚道,他们又怎么会扯到一起了呢?李太白曾这样说过:“天地者,光阴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i由此可见,只要精神所到之处,儒释道三教,原来有很多地方是一脉相通的。
佛门规定:出家者必须剃度须发,当年佛祖释珈牟尼出家,用利剑自除须发,并发誓“今落须发,愿以一切,断除烦恼及业障”。
然而,贾宝玉却并未因出家做了和尚而断除了一切烦恼及业障。
贾宝玉的出家,并非是真正的找到了解脱的道路,并非是真正的看破了红尘,并非是真正的悟得了佛道。
他的出家,只是一种必然,用佛家的话来说,是“前生注定的”。
所以,贾宝玉的出家,不如说成是他生来就带有佛性,他生来是用佛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并用佛的行为来对待这个世界。
他与佛的渊源不是一时蹴就的,是在其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的,是在其与生俱来的悟性的指导下慢慢形成的。
于是,其天生的具有佛性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所流露,无处不有所体现。
一、贾宝玉的“女孩儿似水”理论与佛家的“上善若水”。
贾宝玉平生最爱女孩儿,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只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贾宝玉与众姐妹谈笑,探春说:“老太太有了这些好孙女儿,就忘了你这个孙子了。
”宝玉笑道:“这倒不妨,原该多疼些女孩儿才是正理。
”ii他也常以水来作比女孩儿,并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捏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就连读书时,也“必得两个女孩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上也明白;不然我心里也糊涂。
”又常对跟他的小厮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稀罕尊贵。
你们这种浊臭舌,万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要紧……但凡要说的时节,必用净水香茶漱了口方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眼的。
”iii通过这段话,足以见女孩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而他又单单用水来作比女孩儿。
可见,在他的心目中,水也是一种很高尚的物质。
而正好佛家有句话叫做“上善若水”iv,其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流。
贾宝玉潜意识里所具备的正是这种思想,所以,他尊敬女孩儿,爱女孩儿,因为女孩儿的品质恰似境界最高的水,不会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会去“争流”。
贾宝玉天生便具有佛的特征,佛的本质正像水一样是与世无争的。
但是那时候,佛只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存在,而他还未真正接触过佛理,更不用说悟得佛理了,他只是一味的爱这些具有最高善行的水的品质的女孩儿,他觉得她们“泽被万物而不争流。
”断不似贾雨村之流,忘恩负义,追名逐利,利欲熏心,“真正是封建社会里被世俗严重污染了的儒士的灵魂,真正是被官场熏黑的政客的心灵。
”所以,贾宝玉从一开始就喜欢似水的女孩儿,而讨厌“浊臭逼人”的男子,是否可以说是他天生就有着佛家“泽被万物而不争名逐利”的思想呢?佛家把水作为万物之灵,在贾宝玉的心中,女孩儿是万物之灵,而且他拿水来与女孩儿作比,可见水和女孩儿在他的心目中所占的独特地位。
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即是对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实际上也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思想,就是进一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这或许就是贾宝玉的“尘缘”与“佛缘”在其还未能真正领悟到佛理之前的一种很朴素的体现吧!二、贾宝玉弃“金玉良缘”而求“木石前盟”。
宝玉的爱情观,不求众人公认的“金玉良缘”,但求心之所向的“木石前盟”。
在众人的眼中,贾宝玉娶薛宝钗似乎更为合理,薛宝钗不但漂亮聪慧,而且宽厚大度。
而林黛玉呢?虽然也同样的美丽聪颖,可她是不合时宜的,她显得有点刻薄,有点小性子,并且还体弱多病。
最为关键的是,她和贾宝玉一样是具有叛逆思想的,这很是不为封建正统所接受的。
所以,宝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然而,这两个“初生牛犊”并未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反而“愈演愈烈”了。
从最初的相互试探,到共读西厢,再到更为直接的旧帕题诗定情。
他们一直在努力与封建礼教作斗争,努力打破前世佛缘已经注定的贾宝玉的“金玉良缘”之说。
可是,这是否有成效呢?黛玉的《桃花行》写的是“泪干春尽花憔悴”的情景,薄命桃花是她不幸夭亡命运的象征。
这一点,我们从脂批本中得到了证实,原本此回回前有评诗说:“空将佛事图相报,已触飘风散艳花,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箴语任吁嗟。
”这个箴语写的是宝玉后来不顾“宝钗之妻,麝月之妾”,皈依佛门。
贾宝玉皈依佛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答自己遭厄时知己林黛玉对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据曹雪芹的原文,黛玉之死因是为担心外出避难的宝玉而日夜流泪,最终泪尽而亡,并非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因为误会宝玉的薄情而愤愤至亡)。
宝玉在爱情中选择黛玉为伴侣,并为黛玉而出家,在文中亦有多处暗示,如第二十九回,林黛玉“情重愈斟情”,导致又一次与宝玉发生了争吵;到了第三十回,宝玉向黛玉道谦,黛玉问他“我死了你怎么办”时,宝玉答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这句话绝非是为了哄黛玉开心而随便说的,而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
因为这件事发生于宝黛第一次谈禅以及宝钗向宝玉释禅机之后,贾宝玉对禅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时的宝玉,还经历了秦可卿之死,与黛玉“妙词通戏语”、“艳曲警芳心”。
更重要的是受了马道婆的魔魇,在生命垂危之际,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在贾宝玉投胎转世以后首次出现,并且让“被声色货利所迷”的通灵宝玉重新获得灵验,这就意味着“通灵宝玉”即贾宝玉已经有了走出迷途的迹象。
且看那和尚的那一席话:“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人世光阴迅速,尘缘未断,奈何奈何!可羡你当日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可惜今日这番经历呀: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由此可见,贾宝玉(也可以说是通灵宝玉)前世是一个“不拘不羁,无喜无悲”的人,这除了不与世为争的具有佛缘的佛门中人,还会是什么呢?而他在历经锻炼之后来到人间,被粉渍脂痕所污,被声色犬利所迷。
但无论如何,他最终还是冤债偿清后散了场,依旧归了佛门,重返他的青埂峰下。
既然如此,黛玉又何求与他的爱情能够地久天长呢?当然,这只是从理想的角度去解释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其实宝黛爱情婚姻的悲剧,直接造成者是封建势力。
既然封建势力要破坏宝黛的幸福,那必得有一个直接的执行者,他们选中了薛宝钗,她是以一个忠诚的封建卫道士的身份出现的。
她忠诚的恪守着封建的道德礼法,有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脾性;她“轻言寡语,端庄凝重”、“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她在生活上也淡薄节俭,不爱花儿粉儿啥的,她所住的蘅芜院,布置异常简朴,雪洞一般,贾母见了也不忍要叹“这孩子太老实了”。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像薛宝钗这样的肯定颇受欢迎,她确实是封建礼教下的典型代表。
然而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热情,宝玉挨打之后她前去探望,曾有过一次真情的流露,文中是这样描写她当时的神态的:“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太急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也并非没有反应:“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又见她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从她的“欲言还休”、,宝玉对宝钗是有几分爱意的。
然而,且看她规劝宝玉时所说的一番话:“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又说:“你这样细心,何不在大事上做功夫?”理正而言真,却是宝玉不想听的正统之言。
再看林黛玉,她哭的“两个眼睛肿的像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半天,方抽抽噎噎的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情真而言不真。
宝钗和黛玉都为宝玉挨打难过,可是两人的表达方式确是大相径庭,一个是用正统的“理”去规劝,为宝玉所厌恶;一个是似劝实纵,符合宝玉的内心所想。
而贾宝玉的爱情观是随缘随心的,他只钟情于自己灵魂的伴侣,心之所向的爱人,那就是林黛玉。
他的灵魂伴侣的选择标准,以及对黛玉的承诺和忠诚,直接导致了他和宝钗的婚姻悲剧的发生。
他最终抛妻别子,遁入空门,只愿补偿她的爱情。
由此而观之,是封建社会造就了宝黛的爱情悲剧,而又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直接导致了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
三、“宝黛参禅”提升了贾宝玉的佛心。
宝黛参禅,无疑是文中的一大看点,亦为不少读者所钟爱的片段。
而它,也更进一步去阐释了贾宝玉的佛缘。
宝黛第一次有关参禅的论辩,是在薛宝钗生日看戏曲时,由于史湘云的心直口快,说出人人都心照而不宣的演戏的孩子“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怕黛玉恼,马上使眼色于湘云,结果被湘云误会而惹恼了湘云。
宝玉去向湘云解释,说“林妹妹素小性儿。
”不巧恰又被黛玉听见,于是也向宝玉发脾气。
宝玉两面被冤受气,并由自己的这种感情遭受误解的经历而联想到“多情反被无情恼”是人生的根本状态。
在贾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看来,“多情反被无情恼”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他因此而“越想越无趣”,再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他又感到感情其实是不值得凭借的,也就是感情并不能作为人生的价值根据和意义的寄托,人和人之间难以获得心灵上的真正的了解。
情感是靠不住的,很虚无的,自己的热情也只是累赘,人生活在世界上十分孤独,这是人的根本命运。
他因此而从人生的根本意义上体验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句戏文的真实和残酷,这对于贾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来说简直是太悲哀了,因此“不觉泪下”,再仔细品味体验就“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