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佛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佛缘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杨晓红指导教师:许琰

【内容摘要】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无疑是里边的头号人物。而他,也是历来红学家们研究最多、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究其性格,痴、傻、呆这些词都不为过。然而,他的这些怪癖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什么在左右着他的这些性格呢?通过堆全篇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便可以看出,这与他那扯不清割不断的佛理禅机是息息相关的。他生于青埂之峰,又受和尚道士的点化来到人世游历一番。在尘世短短十几年,却一直与佛有着牵连,甚至有几次机会与佛直接接触,并体现出他天生所具有的对佛机禅理的领悟能力。在他的成长的经历中,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有着对佛缘的无意流露,这些都体现着贾宝玉不寻常的人生之路,体现着佛缘在贾宝玉的生活中所起的主导性的作用。本片论文,我将简单阐述贾宝玉与佛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和尚道士;佛缘;还“玉”

贾宝玉的一生,与佛有着不解的渊源:他由和尚道士携带而来,又受和尚道士点化而去(出家为僧);观其一生几次重大经历,亦与佛有着诸多的联系:他被马道婆魔魇所附,由和尚治愈;几次失玉均由和尚道士送回也绝非巧合;就连与宝钗的姻缘,其“金玉良缘”中的“金”亦由和尚所赐;还有他所佩戴的“玉”,也是他在尘世间的欲望的代表,所以他后来给和尚还“玉”,即是还“欲”,以做回真正的心无牵挂之人。可见,和尚道士不但要为贾宝玉排忧解难,而且还要安排其终生大事,其在贾宝玉生命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或许还有一些读者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和尚和道士,一个崇释一个尚道,他们又怎么会扯到一起了呢?李太白曾这样说过:“天地者,光阴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i由此可见,只要精神所到之处,儒释道三教,原来有很多地方是一脉相通的。

佛门规定:出家者必须剃度须发,当年佛祖释珈牟尼出家,用利剑自除须发,并发誓“今落须发,愿以一切,断除烦恼及业障”。然而,贾宝玉却并未因出家做了和尚而断除了一切烦恼及业障。贾宝玉的出家,并非是真正的找到了解脱的道路,并非是真正的看破了红尘,并非是真正的悟得了佛道。他的出家,只是一种必然,用佛家的话来说,是“前生注定的”。所以,贾宝玉的出家,不如说成是他生来就带有佛性,他生来是用佛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并用佛的行为来对待这个世界。他与佛的渊源不是一时蹴就的,是在其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的,是在其与生俱来的悟性的指导下慢慢形成的。于是,其天生的具有佛性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所流露,无处不有所体现。

一、贾宝玉的“女孩儿似水”理论与佛家的“上善若水”。

贾宝玉平生最爱女孩儿,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只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贾宝玉与众姐妹谈笑,探春说:“老太太有了这些好孙女儿,就忘了你这个孙子了。”宝玉笑道:“这倒不妨,原该多疼些女孩儿才是正理。”ii他也常以水来作比女孩儿,并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捏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就连读书时,也“必得两个女孩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上也明白;不然我心里也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稀罕尊贵。你们这种浊臭舌,万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要紧……但凡要说的时节,必用净水香茶漱了口方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眼的。”iii

通过这段话,足以见女孩儿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而他又单单用水来作比女孩儿。可见,在他的心目中,水也是一种很高尚的物质。而正好佛家有句话叫做“上善若水”iv,其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流。贾宝玉潜意识里所具备的正是这种思想,所以,他尊敬女孩儿,爱女孩儿,因为女孩儿的品质恰似境界最高的水,不会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会去“争流”。贾宝玉天生便具有佛的特征,佛的本质正像水一样是与世无争的。但是那时候,佛只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存在,而他还未真正接触过佛理,更不用说悟得佛理了,他只是一味的爱这些具有最高善行的水的品质的女孩儿,他觉得她们“泽被万物而不争流。”断不似贾雨村之流,忘恩负义,追名逐利,利欲熏心,“真正是封建社会里被世俗严重污染了的儒士的灵魂,真正是被官场熏黑的政客的心灵。”所以,贾宝玉从一开始就喜欢似水的女孩儿,而讨厌“浊臭逼人”的男子,是否可以说是他天生就有着佛家“泽被万物而不争名逐利”的思想呢?

佛家把水作为万物之灵,在贾宝玉的心中,女孩儿是万物之灵,而且他拿水来与女孩儿作比,可见水和女孩儿在他的心目中所占的独特地位。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即是对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实际上也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思想,就是进一步的民主主义精神。这或许就是贾宝玉的“尘缘”与“佛缘”在其还未能真正领悟到佛理之前的一种很朴素的体现吧!

二、贾宝玉弃“金玉良缘”而求“木石前盟”。

宝玉的爱情观,不求众人公认的“金玉良缘”,但求心之所向的“木石前盟”。在众人的眼中,贾宝玉娶薛宝钗似乎更为合理,薛宝钗不但漂亮聪慧,而且宽厚大度。而林黛玉呢?虽然也同样的美丽聪颖,可她是不合时宜的,她显得有点刻薄,有点小性子,并且还体弱多病。最为关键的是,她和贾宝玉一样是具有叛逆思想的,这很是不为封建正统所接受的。所以,宝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然而,这两个“初生牛犊”并未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反而“愈演愈烈”了。从最初的相互试探,到共读西厢,再到更为直接的旧帕题诗定情。他

们一直在努力与封建礼教作斗争,努力打破前世佛缘已经注定的贾宝玉的“金玉良缘”之说。可是,这是否有成效呢?

黛玉的《桃花行》写的是“泪干春尽花憔悴”的情景,薄命桃花是她不幸夭亡命运的象征。这一点,我们从脂批本中得到了证实,原本此回回前有评诗说:“空将佛事图相报,已触飘风散艳花,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箴语任吁嗟。”这个箴语写的是宝玉后来不顾“宝钗之妻,麝月之妾”,皈依佛门。贾宝玉皈依佛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答自己遭厄时知己林黛玉对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据曹雪芹的原文,黛玉之死因是为担心外出避难的宝玉而日夜流泪,最终泪尽而亡,并非高鹗续书中所写的因为误会宝玉的薄情而愤愤至亡)。

宝玉在爱情中选择黛玉为伴侣,并为黛玉而出家,在文中亦有多处暗示,如第二十九回,林黛玉“情重愈斟情”,导致又一次与宝玉发生了争吵;到了第三十回,宝玉向黛玉道谦,黛玉问他“我死了你怎么办”时,宝玉答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这句话绝非是为了哄黛玉开心而随便说的,而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这件事发生于宝黛第一次谈禅以及宝钗向宝玉释禅机之后,贾宝玉对禅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的宝玉,还经历了秦可卿之死,与黛玉“妙词通戏语”、“艳曲警芳心”。更重要的是受了马道婆的魔魇,在生命垂危之际,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在贾宝玉投胎转世以后首次出现,并且让“被声色货利所迷”的通灵宝玉重新获得灵验,这就意味着“通灵宝玉”即贾宝玉已经有了走出迷途的迹象。且看那和尚的那一席话:“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人世光阴迅速,尘缘未断,奈何奈何!可羡你当日那段好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可惜今日这番经历呀: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由此可见,贾宝玉(也可以说是通灵宝玉)前世是一个“不拘不羁,无喜无悲”的人,这除了不与世为争的具有佛缘的佛门中人,还会是什么呢?而他在历经锻炼之后来到人间,被粉渍脂痕所污,被声色犬利所迷。但无论如何,他最终还是冤债偿清后散了场,依旧归了佛门,重返他的青埂峰下。既然如此,黛玉又何求与他的爱情能够地久天长呢?

当然,这只是从理想的角度去解释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其实宝黛爱情婚姻的悲剧,直接造成者是封建势力。既然封建势力要破坏宝黛的幸福,那必得有一个直接的执行者,他们选中了薛宝钗,她是以一个忠诚的封建卫道士的身份出现的。她忠诚的恪守着封建的道德礼法,有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脾性;她“轻言寡语,端庄凝重”、“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在生活上也淡薄节俭,不爱花儿粉儿啥的,她所住的蘅芜院,布置异常简朴,雪洞一般,贾母见了也不忍要叹“这孩子太老实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像薛宝钗这样的肯定颇受欢迎,她确实是封建礼教下的典型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