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4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https://img.taocdn.com/s3/m/05bc167d9b89680203d825ba.png)
一、选择题1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 ( )。
A.相同的B.不同的,自然连接是两表普通连接C. 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无等值要求D.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有等值要求D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B.选择、投影、连接C.关联、更新、排序D.显示、打印、制表B3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能最长的运算是()。
A.不可再分B.选择C.笛卡尔积D. 除C4 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 ) 。
A.R×RB.R-RC. δf (R)D.∏f (R)C5 欲从已知关系中按某条件取出两列,则应采取关系代数的()运算A.选择B.投影C.连接B6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 ) 。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D.并、差、交、选择、乘积C7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的有效方法。
一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D8 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A.“选取”运算B. “投影”运算C.“连接“运算D.“交”运算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 排序、索引、统计B. 选择、投影、连接C. 关联、更新、排序D. 显示、打印、制表B10 逻辑表达式运算的结果是()。
A.数值型B. 字符型C.逻辑型 C. 日期型C11 设域 D1={a1,a2,a3},D2={1,2},D3={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
则D1、D2 和D3 的笛卡儿积的基数为()。
A.2B. 3C. 8D. 18D12 下列哪种运算不属于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A. 连接B. 笛卡儿积C. 相减D. 投影A13 有两个关系 R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 S,R - S,R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7540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d.png)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具体要求是: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创建,维护和应用技术;
4.掌握基于SQL查询语言(SQL)的SQL语句的使用;
5.学习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6.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的实用技术;
7.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
8.熟悉数据的事务处理;
9.掌握数据的并发控制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环境为Oracle Database,版本为11g。
三、实验内容
1.概念部分: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概念主要是指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数据库结构与模式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综合的数据管理软件,它有助于保护组织内的数据,并帮助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
(3)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是一种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组织、存储、操作和检索数据,以满足组织内的信息需要;
(4)SQL查询语言:SQL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库查询语言。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4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4](https://img.taocdn.com/s3/m/1bd7d726aaea998fcc220e0a.png)
函数依赖一、选择题1 下面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Y,Y→Z,则X→YZB.若XY→Z,则X→Z,Y→ZC.若X→Y,Y→Z,则X→ZD.若X→?Y,Y’包含Y,则X→Y’B2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依赖集合F={A→B,E→A,CE→D}则该关系模式的候选键是()。
A. AEB.BEC. CED. DEC3 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
A.A?B B.B?A C.A??B D.以上都不是C4 对于关系模式中的属性x、y若x→y且x存在真子集x'→y,则()A.x完全决定yB.y完全函数依赖于xC.x部分函数依赖于yD.y部分函数依赖于xD5 对于关系模式中的属性X.Y.Z若X→Y,但Y!→X,有Y→Z,则()A.Z传递依赖于XB.Z传递依赖于YC.Z完全函数依赖于YD.X传递依赖于ZA6 如果实体X的存在依赖于Y的存在,且X主键的部分或全部从Y中获得,则X是()A.递归实体B.复合实体C.弱实体D.超类实体C7 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F=GB.F+=GC.F=G+D.F+=G+D8 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则属性集BD的闭包(BD)+为( )A.BD B.BCDC.BC D.CDB二、填空题1 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种类型的数据依赖,其中最重要的是()和()。
函数依赖,多值依赖2 如果属性X和Y 是1:1的联系,则称X和Y之间的依赖关系为(),记作()。
相互函数依赖, X→→Y3 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依赖于X。
部分4 部分函数依赖的定义是()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Y函数依赖于X,且Y存在真子集也函数依赖于X5 传递函数依赖的定义()如果Y函数依赖于X,Z函数依赖于Y,X不函数依赖于Y,则说Z传递函数依赖于x6 关系模式R有一个函数依赖X→Y,其中Y→X="假",若存在X的真子集X1使X1→Y成立,则称Y(),否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完全函数依赖于X7 若F是最小函数依赖集,则其中每一个函数依赖的右部都是(单一属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45974851e79b8969022601.png)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本章学习重点: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数据模型中概念层模型(E-R)模型域逻辑层模型(关系模型)第一节数据库基本概念一、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包括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语言等多媒体数据。
例如,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客户档案记录、商品销售记录等都是数据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1.定义: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2.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故障恢复1.定义:是位于应用程序(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2.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例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例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只能使用视图定义中的数据,而不能使用视图定义外的其它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以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创建数据库及对数据库空间的维护、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恢复采用的方法:建立检查点、建立副本、建立日志文件(5)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例如:索引查找、顺序查找(6)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四、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1.通常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2.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第二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注意:记录内无结构,整体无结构二、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特点:1.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可长期保存2.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3.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5.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6.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特点:1.数据集成2.数据共享性高3.数据冗余度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Subschema DDL)来严格地定义子模式3.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形式4.三级模式结构的两层映像与数据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像(逻辑独立性)(2)模式/内模式映像(物理独立性)数据独立性: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库存储(物理)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二、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结构1.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需要下载)例如:QQ、桌面客户端游戏2.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例如:网站、在线web游戏第四节数据模型一、数据特征与数据模型组成要素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及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2.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3.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包括相互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二、数据模型的分类1.概念层数据模型(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A.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B.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一个实体可以由多个属性来描述C.码或键(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D.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E.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F.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G.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一对多1:N★一对一1:1★多对多N:M(2)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概念模型: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最典型的概念模型是实体联系(E-R)2.逻辑层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4)面向对象模型在面向对象技术中,相同元素的有序集合,并且允许有重复的元素的复合数据类型是列表类型3.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本章学习重点:1.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概念2.关系规范化理论,各个范式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一节关系数据库概述系统而严格地提出关系模型的是美国IBM公司的E.F.Codd1.1970年提出关系数据模型2. E.F.Codd在1970年发表了论文《Communication of the ACM》3.之后,提出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概念4.1972年提出了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范式5.1974年提出了关系的BC范式关系数据库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80年代后,关系数据库系统成为最重要、最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典型实验系统:System R、University INGRES典型商用系统:ORACLE(占有率最高)、SYBASE、INFORMIX、IBM DB2课程中使用的是MySQL第二节关系数据模型一、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基本术语:1.表(Table):表,也称为关系,是一个二维的数据结构,它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如学号、姓名等)及若干行数据(各个学生的具体信息)组成。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49943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2.png)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数据管理2.DB3.DBMS4.DBS5.RDBMS6.DBA7.ORDBMS8.SQL9.关系10.关系模型11.关系系统12.完整性控制13.属性14.2NF15.候选码⼆、单项选择题:1.任何由⼆个属性组成的关系可能是 [ ]A.1NFB.2NFC.3NFD.不能判定2.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主要是花费 [ ]A.时间B.空间C.时间与空间D.时间或空间3.在数据库中,存储冗余数据是 [ ]A.不应该的B.应该且合理的C.合理的但不能过度冗余D.视情况⽽定4.在关系运算中,进⾏⾃然联接运算的两个关系 [ ]A.必有相同的列名B.必有相同的关键字C.没有要求D.必有类型相同的列5.在数据库系统中,DBMS与DB 的关系是 [ ]A.DBMS包括DBB.DB 包括DBMSC.不⼀定的D.同级关系6.在SQL的查询语句的WHERE⼦句中,下列哪个不能出现? [ ]A.sumB. !=C.<>D.<=7.关系模式 R,S具有共同的属性X,且X是R的主码,则X称为S的 [ ]A.主码B.外码C.关键字D.相对主码8.关系系统不会具有如下哪个特征? [ ]A.⽀持关系数据结构B.⽀持关系数据操作C.⽀持关系模型所有特征D.⽀持表结构9.⼀个外部关键字的属性可以 [ ]A.1 个B.不超过2个C.多个D.最多1个10.设属性组 X,Y,Z分别是m, n, k⽬的,则R(X,Y)÷S(Y,Z)是( )⽬的。
[ ]A. mB.nC. kD. m+n-k11.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关系是 [ ]C.不⼀样的概念D.不确定的1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个 [ ]A.软件系统B.硬件系统C.软硬件结合的系统D.数据集合13.数据模型是( )数据特征的抽象。
[ ]A.计算机世界B.现实世界C.模型空间D.概念世界14.在SQL的查询中,⼦查询中( )返回多个记录。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ddb3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9.png)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被用来管理、存储和检索信息。
它通常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安全性、可用性和功能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据库技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这使得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历史、结构和概念,以及它的优点和应用。
一、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当时,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特定的数据库系统,这使得数据库技术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所有的结构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由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组成,它们使用关系模型来存储数据,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它们使用键值对或文档来存储数据。
三、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种存储空间,用来储存用户创建的信息。
它通常由表、视图、索引和存储过程等构成,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数据。
DBMS可以提供查询、更新、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功能,从而帮助用户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四、数据库的优点1、安全性:数据库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从而防止恶意的破坏或操纵。
2、可扩展性:数据库支持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存储空间,以适应变化的数据需求。
3、可靠性:通过数据库,可以实现高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效率: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快速查找、检索和存取数据。
五、数据库的应用1、客户关系管理(CRM):C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管理客户资料,以及客户向企业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HRM):H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员工信息,以及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业务信息,以及业务上的各种活动。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使用数据库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拥有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并且可以用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2022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2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66bd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4a.png)
2022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一、名词解释:1.DB2.DBS3.DBA4.DBMS5.DBMS6.SQL7.NF8.BCNF9.完整性控制10.PL/SQL11.3NF12.安全性控制13.关系模型14.关系数据库二、判断题:1.任何由二个属性组成的关系不可能是3NF。
()2.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主要是花费空间。
()3.R(某,Y,Z)是个三元关系,某,Y,Z是单属性且某是码,则R一定是2NF。
()4.DB设计中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减少DB设计时间。
()5.在数据库中,不应该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6.关系中的行、列均可交换。
()7.在关系统运算中,进行自然联接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关键字。
()8.在数据库设计中,由分E-R图生成总E-R图,主要是消除结构冲突与命名冲突。
()9.在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某S中,R、S均为属性名。
()10.关系代数运算中,运算对象为两个关系的运算有并、交、选择、投影等。
()11.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逻辑演算。
()12.在数据库系统中,DBMS包括DBS和DB。
()13.SQL的标准库函数COUNT,SUM等是不允许直接出现在查询语句中的。
14.在SQL的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中,我们可以使用“字段!=null”。
()15.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较小冗余、易于扩充等特点。
()16.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
()17.关系模式R,S具有共同的属性某,且某是R的主码,则某称为S的外部码。
()18.关系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所有特征的系统。
()19.一个外部关键字的属性至多一个。
()20.设属性组某,Y,Z分别是m,n,k目的,则R(某,Y)÷S(Y,Z)是m目的。
2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2.数据库也就是数据仓库。
()2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
()24.数据库系统指软件为主,不包括数据库与用户。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cb3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6.png)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后答案1.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和优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创建、维护、访问和使用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作用如下:- 数据组织:DBMS通过定义数据结构和类型,实现数据的有序组织和存储,提高数据的组织性和结构性。
- 数据共享:DBMS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并发访问数据库的能力,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 数据安全:DBMS提供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 数据一致性:DBMS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维护数据库中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完整性。
- 数据查询和处理:DBMS提供了灵活的查询语言和数据处理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分析和操作。
DBMS的优点包括:- 数据共享和协作: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数据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DBMS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了数据冗余和错误。
- 数据安全和可靠性:DBMS提供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保护数据库的安全和可靠性。
- 数据的易管理性和可维护性:DBMS提供了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工具和功能,简化了数据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 数据的高效访问和处理:DBMS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和处理效率。
2. 简述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关系型数据库特点:- 数据存储: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行表示一个记录,每列表示一个字段。
- 结构化数据:关系型数据库要求数据先定义表结构,再进行数据录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支持SQL查询: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具有较高的查询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 ACID特性:关系型数据库支持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特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场景:- 需要严格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应用,如金融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f46ff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6.png)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复习资料关于自考的考前复习资料,已经排版好了,可以直接打印1.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data):叙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与其语义就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面向整个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领域共享资源采用。
共享资源引致数据冗余度高,同时可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难减少代莱应用领域,这就使数据库系统弹性小,不易扩展。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坐落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定义语言(datadefinitionlanguage,ddl)2.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操纵语言(datamanipulationlanguage,dml)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统一管理、统―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重组织、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所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导入数据库后的系统,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领域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形成。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administrator,dba)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要而产生的。
数据的处置就是所指对各种数据展开搜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管理则就是所指对数据展开分类、非政府、编码、存储、检索和保护,它就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ba9c32f60ddccdb38a00e.png)
习题11.数据与信息有何区别?有何联系?数据的概念:数字、文字、图画、声音和活动图象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1)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数据包含信息数据处理之后产生结果为信息信息具有相对性,时效性(2)数据与信息的联系: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
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成为信息。
而信息必须通过数据才能传播,才能对人类有影响。
2.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1)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目前,专门研制 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 DBMS 产品很多。
著名的有美国 IBM 公司的 DB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 Oracle 公司的 oracl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5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试题与参考答案选编5](https://img.taocdn.com/s3/m/3a97d0d6b8f67c1cfad6b8be.png)
一、选择题1 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C2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指( ) 。
A.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B.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D3 在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 )。
A.关键字B.数据项C.主属性D.主属性值A4 关系模式分解的结果()。
A.惟一B.不惟一,效果相同C.不惟一,效果不同,有正确与否之分D.不惟一,效果不同,有应用的不同D5 3NF同时又是()。
A.2NFB.1NFC. BCNFD.1NF,2NFD6 当B属性函数依赖于A属性时,属性A与B的联系是()。
A. 1对多B. 多对1C. 多对多D. 以上都不是A7 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 )是正确的。
A.它消除了删除异常B.仍存在插入和删除异常C.属于BCNF D.它消除了插入异常B8 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
下面"部门"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 )A.部门总经理B.部门成员C.部门名D.部门号B9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第一范式,即满足()。
A.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
B.主码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数据项。
D10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范式()A.不可能是1NFB.可能是3NFC.必定是1NF且必定是3NFB11 关系模式中不存在任何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完全函数依赖,则其范式()A.是1NFB.是2NFC.是3NFB12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问题。
A.插入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B.提高查询速度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8aa1b0c22590102029de5.png)
第1章数据库概述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场所。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数据及其功能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共同构成的系统。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文件管理方式在管理数据方面有哪些缺陷?答:(1)编写应用程序不方便。
(2)数据冗余不可避免。
(3)应用程序依赖性。
(4)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
(5)数据间联系弱。
(6)难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需求。
4.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答:(1)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2)较少的数据冗余;(3)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4)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5)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6)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5.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文件系统不能提供数据的独立性,也不能提供数据共享、安全性等功能,这些需要客户端编程实现。
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提供这些功能。
6.在数据库管理方式中,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结构?为什么?答:不需要。
因为这些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维护。
7.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其作用是存储数据。
8.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可以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访问数据文件吗?答:不可以。
9.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答: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两部分。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这两个独立性使用户只需关心逻辑层即可,同时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10.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一般包括3个主要部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4c1e1125f0e7cd1842536d0.png)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试题库选择题1.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D)。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和谓词演算公D式上的基础之上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B)。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就可能不同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关键字段值的顺序排列3.在下列对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B.关系中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C.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D.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4.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之间联系是通过(C)A.关系B.指针C.表D.公共字段5.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的(C)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6.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B.每个M∶N联系类型转换一个关系模式C.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D.在处理1∶1和1∶N联系类型时,不生成新的关系模式。
7.在关系理论中称为“元组”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A)A.记录B.表C.属性D.字段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有先后顺序B.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没有先后顺序C.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没有先后顺序D.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有先后顺序9.在基本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行列顺序有关B.属性名允许重名C.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重复D.列是非同质的2.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C)A.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并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B.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数据项,不能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C.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只能取自同一域中的数据D.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的是(D)。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abe0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f.png)
数据库内核技术与实现原理数据库内核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的核心组件,负责底层数据管理和操作。
它对于数据库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内核技术和实现原理是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将从数据库内核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入手,深入探讨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
一、数据库内核技术概述数据库内核技术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的核心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数据库内核技术不断进化和发展。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是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后来逐渐发展为关系数据库系统。
现代数据库内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
数据库内核技术包括数据存储、索引、查询优化、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多个方面。
其中,数据存储是数据库内核的基础,它指的是将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的过程。
索引是数据库内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查询优化是指对用户查询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效率和性能。
事务管理是保证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是解决多个用户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的冲突问题。
二、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关键取决于其所采用的数据库模型和架构。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现代数据库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因此本文将以关系模型为例,介绍数据库内核的实现原理。
1. 数据存储数据库内核通过将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来实现数据持久化。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有文件存储和页式存储。
文件存储是将数据按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每个文件对应一个数据表。
页式存储是将数据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每个页存储一部分数据,页面之间通过指针进行链接。
2. 索引索引在数据库内核中起到了加速数据检索的作用。
数据库内核通过建立索引结构来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常见的索引结构有B树、B+树、哈希索引等。
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搜索树,适用于范围查询和等值查询。
B+树是B树的变体,在B树的基础上增加了叶子节点的链接,适用于范围查询。
数据库系统原理和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苗雪兰刘瑞新公开课获奖课件
![数据库系统原理和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苗雪兰刘瑞新公开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a48d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e.png)
第18页
3.24答案:C 3.25答案:C 3.26答案: C 3.27答案:C 3.28答案:B 3.29答案:B 3.30答案:B 3.31答案:D 3.32答案:B
3.33答案:B
3.34答案:B 3.35答案:C 3.36答案:B 3.37答案:A
19
第19页
20
第20页
3.10答:① E-R图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模型图形, E-R图也称为实体-联络图,提供了表达实体集、 属性和联络措施。 ② 构成E-R图基本要素是实体集、属性和联络。
9
第9页
3.11答:① 视图集成就是把设计好各子系统分E-R图综合成 一种系统总E-R图,同步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构造冲 突,为关系数据库逻辑构造设计做准备。 ② 视图集成可以有两种措施:一种措施是多种分E-R图一 次集成;另一种措施是逐渐集成,用累加措施一次集成两 个分E-R图。
3.12答:① 逻辑构造设计是把概念模型构造转换成某个详 细DBMS所支持数据模型。 ② 逻辑构造设计环节为:把概念模型转换成一般数据模型; 将一般数据模型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数据模型;通过 优化措施,将其转化为优化数据模型。
10
第10页
3.13答:① E-R图转换为网状模型措施为: 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种记录。 每个1:n二元联络转换成一种系,系方向由“1”方实体记录指向n方实体记录。 每个m:n二元联络,在转换时要引入一种连结记录,并形成两个系,系方向由实体记录
17
第17页
3.22答:概念模型如图12所示。
图中: 职工:职工号,姓名,住址 商品部:商品部号,名称 商品:商品代号,价格,型号,出厂价格 生产厂家:厂名,地址 关系模型为: 职工(职工号,姓名,住址,工作商品部); 商品部(商品部号,名称,经理职工号,经理名); 商品(商品代号,价格,型号,出厂价格); 生产厂家(厂名,地址); 销售(商品代号,商品部号); 生产(厂名,商品代号).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资料(全)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5cf2a38502768e9950e738f3.png)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资料(全)1.第一章1.1.数据库基本概念1.1.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字、字母、文字、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像、图形、动画等。
1.1.2.数据库(DataBase, DB)俗称存储数据的仓库,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存储。
1.1.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是一类系统软件1.1.4.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没有磁盘,没有操作系统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面向应用1.2.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特点:(1)具有数据可长期保存和管理的特点(2)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使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具体物理存储结构分离,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3)不能实现数据的普通共享,只能实现文件级的共享,而不能在记录或数据项级实现数据的共享(4)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根据它的应用而设计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依赖;(5)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1.2.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点:(1)数据集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2)数据共享性高(含并发控共享)(3)数据冗余小(4)数据一致性(5)数据独立性高(6)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7)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1.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1.3.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1)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它是全体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相对稳定。
由DBMS提供DDL来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并、差、交、选择、乘积
C
7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的有效方法。一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
A.元组 B.行
8 关系代数中,从两个关系中找出相同元组的运算称为 ( ) 运算。
交
9 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两类运算是 ( ) 和 ( ) 。
关系代数
关系演算
10 关系代数是用( )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法。
a 1 x 1 m i a 1 x m i
c 2 y 2 n j d 1 y m i
d 1 y 5 m k c 2 y n j
d | f | e d | e | f
g | h | i g | h | i
并
B
15 如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 )运算后得到R3.
R1 R2 R3
A B C D E M A B C E M
A B C
a b c
d f e
g h i
d e f
交
A B C
C.记录 D.属性
D
8 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
A.“选取”运算 B. “投影”运算
a b c
g h i
差(R1-R2)
A B C
d f e
4 关系操作的表示方式有哪些?
答 关系操作的表示方式有代数方式、逻辑方式以及结合两者特点的方式。
谓词演算
14 设关系 R和关系 S具有相同的元素,且对应的属性取自相同的域。集合 {t|t∈R∧t∈S} 表示的是( )。
A.R∪S B.R-S C.R × S D.R ∩ S
D
一、选择题
1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 ( )。
A.相同的
B.不同的,自然连接是两表普通连接
C. 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无等值要求
D.不同的,自然连接连接条件有等值要求
D
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2 B. 3
C. 8 D. 18
D
12 下列哪种运算不属于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
A. 连接 B. 笛卡儿积
谓词
元组
域
5 关系代数运算中,传统的集合运算有 ( ) 、 ( ) 、 ( )和 ( )。
并
交
差
笛卡尔积
6 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 ( ) 、 ( ) 、 ( ) 、 ( )和 ( )。
4 | 5 | 6 8 | 9
7 | 8 | 9
δA>1(∏B,C (E1))
3 设有如下关系R1和R2,试求出它们的并、交、差运算结果。
R1 R2
C. 相减 D. 投影
A
13 有两个关系 R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 S,R - S,R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
A.15,5,10 B.18,7,7
2 从指定的关系中选择指定的若干属性组成一个新关系的运算称为( )运算
投影
3 关系操作的特点是( )操作。
结果仍为关系
4 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的,而关系演算是用( ) 查询的,它又分为( ) 演算和( ) 演算两种。
C.“连接“运算 D.“交”运算
B
9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B
3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能最长的运算是( ) 。
A.不可再分
B.选择
C.笛卡尔积
D. 除
C
4 设有关系R,按
B.R-R
C. δf (R)
D. ∏f (R)
C
5 欲从已知关系中按某条件取出两列,则应采取关系代数的( )运算
5 关系代数运算与关系演算运算有什么区别?
答 关系代数运算是以关系为对象,由并、差、笛卡儿积、投影、选择5个基本操作进行有限次的复合运算。
C.21,11,4 D.25,15,0
B
14 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通过( )实现的。
A. 候选键 B. 主键
C. 外键 D. 超健
2 设有两个关系E1和E2,其中E2是从E1中经过关系运算所形成的结果,试给出该运算表达式。
E1 E2
A | B | C E | F
1 | 2 | 3 5 | 6
B
10 逻辑表达式运算的结果是( )。
A.数值型 B. 字符型
C.逻辑型 C. 日期型
C
11 设域 D1={a1,a2,a3},D2={1,2},D3={计算机 打印机 扫描仪}。则D1、D2 和D3 的笛卡儿积的基数为( )。
C.差
D.交
B
C
D
16 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的操作称为( );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 );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 )。
A.交
B.交
C.笛卡尔积
D.连接
D
二、填空题
1 传统的集合"并、交、差"运算施加于两个关系时,这两个( ) 必须相等
,( ) 必须取自同一个域。
关系结构
相应字段
并
差
选择
投影
笛卡尔积
7 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运算有 ( ) 、 ( )、 ( )和 ( ) 。
选择
投影
连接
除法
关系运算
11 关系运算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 )运算,另一类是专门的( )运算。
集合、关系
12 在选择运算所得到的结果关系中,所含的元组数不会( )原关系中的元组数。
多于
13 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演算语言是以( )为基础的DML语言。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B
6 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 ) 。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
15 在关系代数的传统集合运算中,假定有关系R和S,运算结果为W。如果W中的元组属于R,或者属于S,则W为( )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组属于R而不属于S,则W为( )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组既属于R又属于S,则W为( )运算的结果。
A.笛卡尔积
B.并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扫描
B
A
C
三、简答题
1 写出自然联接用基本关系代数运算的表示形式,并举例验证之。
设关系R与S有共同元素A
R|×|s=δR.A=S.A (R×s)
A | B | C A | B | C
─┴─┴─ ─┴─┴─
a | b | c a | b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