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发展经济学教程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大纲版)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文档资料
发展经济学教程
彭刚 黄卫平 主编
发展经济学
1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 第一节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第二节知识与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发展 知识小结 关键词 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
2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本章重点
发展经济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第二节 知识与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对策措施 所谓的知识差距,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在知识方面 的分配不平等。 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措施
(一)从国外获取知识 • 国际贸易 • 外国直接投资 • 技术许可制
发展经济学 15
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 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发展经济学
8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连续性、动态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受益者与投资者不完全一致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发展经济学
9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浪费与人才流失
相关概念
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在学 术上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
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人员的专业特长得不到充分的 发挥和利用,或者大材小用,或者英雄无用武之地。
人才流失是指当人才形成后不能为本国或本民族所运 用,通常是流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学
5
第一节 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
贝克尔的理论
• 贝克尔于1962年和1964年发表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种理论分析》和《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 理论与经验分析》,后者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 最终确立标志。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人力 资本的微观分析上。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发展经济学第6章就业与经济发展
1、公开失业: 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 。
2、不充分就业: 是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有职业但没有充分利用 (1)伪装的不充分就业; (2)隐蔽性失业; (3)提前退休 4、被损害的劳动者 5、不生产的劳动者
10/8/2020
1
9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1
16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三、对刘易斯模式的评价
1. 暗含假定:工业部门的劳动转移率和就业率与这个部 门的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率的关系,忽视了生产技术的 变化。
2. 暗含假定:农村有剩余劳动,城市不存在失业。不一 定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3. 暗含假定: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时,工资水平不变, 与实际有出入。
4、农业部门不一定存在劳动剩余,城市失业有可能恶化。
5、农业部门不只是工业部门发展的工具,而应提高农业 劳动生产力,缩小工农之间的差别。
10/8/2020
1
21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含义
1.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 平等。
2.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综合 建设问题。
(二)主要内容
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经济力量,是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 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也包括心理因 素。
2.迁移决策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其 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 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的。
3.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就业率成正比,而与城市失 业率成反比。
3.1 3.3 3.1 3.1 3.6
实际失业人数
发展经济学第六讲 人力因素与经济发展
(三)就业与经济发展
就业是指劳动者有工作的状态。经济学所分 析的就业是指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 没有非自愿失业或只有少量的非自愿失业的 就业水平。西方的就业概念是指适龄劳动人 口在调查周内正在从事有报酬工作的人,以 及有职业但由于生病、休假、罢工等原因而 没有工作的人。
我国把就业人口定义为:16岁及以上具有 劳动能力的人,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 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国家统计局 人口调查中的就业人口定义是指16岁及以 上常住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周从事了 一小时及以上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的人(包 括在职休假、培训、季节性歇业未工作)。
4、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
02 教育内容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的要
求 04 智力外流
06 “数字鸿沟‘使 发展中国家的教 育面临更大压力
01 教育反映并加剧 了社会的不平等
03 教育结构不合理
05 教育的性别差异
(五)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
实施营养方案 和增进人体健 康
提高教育投资 的效率
减少知识失业 和智力外流
01
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 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 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却显示, 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 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 是一个难解之谜。
02
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 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 论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们纷 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 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 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 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 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 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 寡。以此来解释上述经济领域的 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
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认为人 口增长会约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最新课件
的研究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最新课件
9
舒尔茨的研究领域
1902年,舒尔茨出生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一个德国移民聚居的农场。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目睹了农民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生活的艰辛,
他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农产品价格跌幅超过一半,银行破产, 农户难以为继”。使他对经济活动产生兴趣。 舒尔茨最初研究的是农业经济学,《纽约时报》在评论他获得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称他是农业经济学界的老前辈。他对 农业经济学所做的第一个贡献是,使农业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 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摈弃了把农业问题局限在农业的范围 内的传统。 从研究农业经济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舒尔茨就提出并倡 导了人力资本论,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为“人力资本概念 之父”。他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流动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 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他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强调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传统的农业对 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但是现代农业则可以。从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凡是推 行“重工轻农”的国家无不遭到极大困难,而给予农业足够重视 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舒尔茨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人 力资本投资能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就像投资于厂房 和机器设备一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发展
• 验证或证明:
舒尔茨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在1957年,美 国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了4.5倍,同期物质资本的收益增加 了3.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额增加了3.5倍,但其带来的收益 却增加了17.5倍。
他对1900-1957年物质资本的收益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进 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结论。
附:当前中国教育问题
一、教育的三种形式
•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 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 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1月 第2版,P572)。
• 广义上的教育:学习(主体不同) • 学校正规教育:学校* • 非学校正规教育:有组织的项目* • 不正规教育:家中、工作中、社会上* • 狭义的教育只包括学校正规教育
投资者可以是社会、企业、个人中任何单独一方,但往往 是三方受益:首先是员工受益,然后是企业有受益,最终是社 会受益。
五、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 • 数量方面,增长过快大量闲置 • 质量方面,素质较低,有待提高
如何改进?须研究教育问题
第二部分 教育
• 教育的形式 •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一部分 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 人力资本含义 • 从数量看,人力资本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地区)
在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数; • 从质量看,它以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技术
水准和熟练程度来衡量。
• 又称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 是知识、技能、体力等因素之和
发展经济学课件: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共63页文档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END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互动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包括各个方面的人才和劳动力。
经济发展则是指国家、地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活动,以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个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能够依靠其劳动力规模和技能水平的优势快速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教育体系,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促进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更多的需求将集中在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上。
这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善和完善,鼓励个人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
同时,经济发展也会激励个人主动参与就业创业,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和劳动力的竞争力。
同时,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也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可以避免劳动力过剩或不足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也有助于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此外,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国家或地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
这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与互动关系。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2)教育的社会收益
指受教育者本人不能占有、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得到的收益。
①教育的直接社会收益: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 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育可以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管理或企业管理)。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也能够加强对自
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力的应用。
②教育的间接社会收益
政治收益:能够增加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 力,使其更加自觉地运用社会政治民主所赋予的个人权利。
社会道德收益: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德风范,即通过 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 树立人们的道德信念,坚定人们的道德意志,并不断校正
在资产价值方面,工业经济时 代的企业总裁多为富可敌国的钢铁 大王、石油大王。现在,世界上最 大跨国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其设施 最大、库存最多,资产价值400亿 美元,但世界首富却不是它的老板。 而依靠知识致富、以开发软件取得 成功的比尔.盖茨则连续多年位居世
界首富。
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
2.教育与计划生育
二、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教育的成本
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 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
①教育的个人成本: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 付的各种费用(直接成本)和发生的机会成本(间接成本)。
②教育的社会成本:由社会支付的教育费用 (用于教育的 公共支出)和间接成本(社会放弃的收入、免税成本、潜在 的租金和折旧费)。
缺乏人力资本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限制其经济 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人力资本及其形成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现状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教育的形式 (二)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与问题 (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四)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 (五)智力外流 (六)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发展经济学人力资源 与经济发展
相关批评:
1、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人口增 长确实能够增加生产能力,但是,这一 观点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2、把农业生产发展不能令人满意和农业生 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简单地归结于 人口的观点是片面的;
3、混淆了“需求”和“有效需求”的概念 。
(二)适度人口
1、什么是“适度人口”? 即:与人均国民收入最大化相适应的人口 规模。 1)如果人口低于适度规模,则人均国民 收入低于应该达到的规模; 2)如果人口高于适度规模,则人均国民 收入也低于应该达到的规模。
(2)该模型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 的分析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
第一,该模式假定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而城市不存在失业。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 存在着大量的冗员现象,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失业状况在加剧; 第二,该模式认为,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 的比例始终不变,换言之,资本积累的扩大和就 业机会的增加是按同一比例进行的,资本积累越 大,就业机会就越多,但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 却不可能提供很多机会; 第三,有些国家(如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 经济体制的隔离,也不可能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力顺利转向工业部门。
三、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思路
主要的途径可有:国外分流和国内分流 但是,国际劳务输出中面临着外交的障碍及我 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限制 国内分流包括农村的就地分流和异地分流,其 中,就地分流有以下形式,即:社区内乡镇企 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深度 和广度开发、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对农业剩 余劳动力的吸纳。 异地分流即向原有大中城市和新兴城镇迁移。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14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吕家麟审定时间:2011年3月9 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它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概括经济发展的经验,找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本课程力图将国外已经建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熟知主要发展经济学说,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并能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为报效国家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
发展经济学以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相关的政治、文化、法律和数学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前提。
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是相关的专业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授课讨论习题小计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2 2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 3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4 4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4 √ 4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3 3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3 √ 3 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3 3 第十章农村发展 4 4第十一章工业化与城市化 4 √ 4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3 3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4 4 第十四章增长与分配战略 3 3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3 3 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 3 √ 3 合计56 56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4.于同申.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5.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7.〔美〕M·托达罗.第3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美〕威廉·刘易斯.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本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9.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0.〔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 发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11.〔瑞〕马茨·伦达尔等著. 发展经济学新方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2.〔智〕亚历克斯.E.费尔南德斯希尔贝尔托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13.〔巴〕阿赫塔尔霍赛恩等著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4.〔荷〕尼尔斯·赫米斯等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5.〔美〕W.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6.考核方式:必修课,考试方式为闭卷;选修课,考试方式为开卷。
发展经济学第六章
人口结构失衡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从 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 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 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我国 男女人口差在2015年已经达到3366万,这意 味着约有3000余万的男性人口在面临“打光 棍”的局面。
人口危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将 有什么影响?
潜在增长率下降
人口危局意味着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会急速下滑。 第一是直接影响。如果每年劳动力减少 1000万,即 每年减少 1.3% ,将直接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至少 0.65个百分点。 第二是间接影响,主要是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 响:首先是储蓄率下降,老年人是净消费者,不是 储蓄者。储蓄率下降了,则意味着资本增长率会下 降,同样会降低潜在增长率;其次是老龄化社会的 技术进步率会下降,因为每个社会中创新能力最强 的是年轻人。
这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亿人生活在发 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7%; 有24.6亿人生活在低收入国家,其人口增长 率超过2%。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年将 增加到80亿,到2040年,继续增加到100亿。 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 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亚洲 60.3%
欧洲 13.7%
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增减预测(%)
大洋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亚洲
1990年人口 2025年预测 净增减 0.5 0.5 0.0 11.9 17.6 5.7 13.6 12.9 -0.7 13.7 9.2 -4.5 60.3 59.8 -0.5
二.人口转变理论(三阶段)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及对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2年,中国15到59岁的劳动 力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数量的减少,当年绝对减少劳 动力人口345万,目前已经是连续三年绝对减少,2014 年减少了371万。按照这个趋势,即使最乐观的估计也认 为,在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累计将减少近 3000万人。 此外,中国在2010、2011、2012、2013年的总和生育率 仅有1.18、1.04、1.26、1.25,远低于中国2.2或发达国 家2.1的世代更替水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预测,中国工作年 龄人口在2015年到达峰值,即9.24亿,2080年可能降到 3.39亿。65年时间,工作年龄人口数要减少将近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