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的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是指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静止天体运行的轨道,以地球为圆心半径100公里为圆。

按照轨道计算,月球和木星之间是相距3500千米的赤道、日冕物质抛物线和地外天体是相距3500千米的赤道和小行星带。

由于不同国家利用本国资源进行不同形式的科学研究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轨道。

我们熟知太空中出现的各种天体(火星、木星、海王星等),都是地球上已经存在着的各种天体。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发现较多使用较为典型并且十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轨道。

一、地球静止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是一个空间轨道,它是地球上静止卫星运行的轨道,每隔10年轨道就会改变一次,从从地球上方到地球中心在大约100千米高度的距离,绕着中心旋转。

现在还没有发生过轨道倾斜。

在太阳系中,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外还有另一个不那么复杂的天体系统,那就是地外天体系统(Asia Earth Planetary Average),简称地外天体系统。

由于他们的轨道与普通天体轨道不同,因此我们称它们为地月系统或地外天体系统。

它们的轨道也是不定的。

与地外行星相比较,地外天体更难观测。

地月轨道是在太阳系中非常特殊和普遍的一个。

这种轨道由于天体轨道的不确定所以被称为地外行星轨道系统。

从地球的椭圆计算出地球表面的半径大概是127269千米(地月)-1030千米(3光年);我们用“地球”来描述这个距离。

(大约340千米),所以我们称地球静止轨道。

二、环状轨道“环状轨道”是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环形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卫星轨道的形状,一般会分为圆形轨道、椭圆轨道、等边三角形轨道、螺旋轨道等。

而椭圆轨道相对来说更加简单明了。

环绕月球的环状轨道在国际空间站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轨道。

轨道中由于存在着若干小天体且各小天体之间相互远离,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与地球近地空间的通讯和开展各类科学研究。

所以在这类轨道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天文观测方面十分出色的国际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利用他们本国资源进行着各类太空计划以及载人航天。

卫星系统分类

卫星系统分类
(二)按轨道分类
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有两种。一种是低或中高轨道。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它能够用于通信的时间短,卫星天线覆盖的区域也小,并且地面天线还必须随时跟踪卫星。另一种轨道是高达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定点轨道,即在赤道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相同,在地面上看这种卫星好似静止不动,称为同步定点卫星。它的特点是覆盖照射面大,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几乎全部面积,可以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通信。
特点:
1、话费可随时充EricssonAceSR190卫星电话是08年以前世界上体积最小、最轻的电话;
2、通话费$0.25美金/分钟(打进),$0.35美元/分钟(打出);
3、无需入网费,月租费,占额费;
4、话费可随时充值。
应用领域:远离城市之乡村、森林、山区、沙漠、戈壁、矿场、油井、海洋、地质、旅游、勘探、铁路、水利、电力、气象、科学考察。
(2)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MEO):距地面2000—20000Km,传输时延要大于低轨道卫星,但覆盖范围也更大,典型系统是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以说是同步卫星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系统的折衷,中轨道卫星系统兼有这两种方案的优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中轨道卫星的链路损耗和传播时延都比较小,仍然可采用简单的小型卫星。如果中轨道和低轨道卫星系统均采用星际链路,当用户进行远距离通信时,中轨道系统信息通过卫星星际链路子网的时延将比低轨道系统低。而且由于其轨道比低轨道卫星系统高许多,每颗卫星所能覆盖的范围比低轨道系统大得多,当轨道高度为l0000Km时,每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23.5%,因而只要几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若有十几颗卫星就可以提供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双重覆盖,这样可以利用分集接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系统投资要低于低轨道系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中轨道系统可能是建立全球或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较为优越的方案。当然,如果需要为地面终端提供宽带业务,中轨道系统将存在一定困难,而利用低轨道卫星系统作为高速的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要优于中轨道卫星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

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第一点:卫星移动通信的概述卫星移动通信是一种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来实现移动通信的技术。

它主要由卫星、地球站、移动终端和传输链路等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覆盖,尤其适合海洋、沙漠、极地等偏远地区的通信需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卫星电话系统和卫星宽带系统。

卫星电话系统主要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而卫星宽带系统则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通信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的优点在于其覆盖范围广泛,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通信质量。

然而,卫星移动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传输延迟较大、信号传输衰减较大等。

第二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分类卫星移动通信可以根据卫星类型、频段、传输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卫星类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GEO)和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LEO)。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具有较高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但建设成本较高。

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但覆盖范围较小,通信质量相对较差。

按照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L频段、C频段、X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等。

不同频段的通信能力、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按照传输方式,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两种。

单向传输系统只能实现从一个地球站向多个移动终端的通信,而双向传输系统则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如民用、军事、航空航天等。

不同应用领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要求、通信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总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类型的系统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建设成本等方面有所差异。

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卫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卫星通信技术、多址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

卫星通信技术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卫星传输链路的设计与优化、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编码与解码等。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共26张PPT)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共26张PPT)
第五页,共26页。
第六页,共26页。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 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 星载式、弹载式。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 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 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 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十二页,共26页。
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 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 现有的“全球定位 系统”(GPS)及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外,第三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 。伽利略系统的基本服务有导航、定位、授时;特殊服务有搜索与救援;扩 展应用服务系统有在飞机导航和着陆系统中的应用、铁路安全运行调度、海 上运输系统、陆地车队运输调度、精准农业。 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称 ,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将从 年起投入运营。
第十页,共26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发展前景
Glonass-K卫星是完全基于非压力式平台的新型卫星, 使用 寿命达到十年,该型号卫星完成后,Glonass系统将与GPS不相 上下,用户可以使用两套系统。系统目前使用的卫星为两种型 号卫星——Glonass卫星与其升级型号Glonass-M。Glonass-M卫 星使用寿命更长,为七年,装有先进的天线馈电系统,并为民 用客户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导航频率。 Glonass系统为军民 两用而设计,可使用户实时标明位置。在2007联邦预算中共分 配给Glonass 3.8亿美元,2006年则为1.81亿美元。
飞第机二航 十路二引页导,和共进26场页将降。落3颗“格洛纳斯-M”全球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俄航

卫星轨道的分类

卫星轨道的分类

卫星轨道的分类卫星是人类在太空中发射并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的人工飞行器。

根据其运行轨道的不同特点,卫星的轨道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高地球轨道和极地轨道等几种不同类型。

一、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又称为静止轨道,是卫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使得卫星能够始终保持在相同的地理位置上的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主要用于通信和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可以覆盖固定的地理区域,实现长时间稳定的通信服务。

气象卫星通过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照片和采集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报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信息。

二、低地球轨道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简称LEO)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通常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

低地球轨道的特点是运行速度较快,绕地周期短,大约为90分钟左右。

低地球轨道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地球观测和导航定位等领域。

科学实验卫星在低地球轨道上进行各种实验和观测,为人类探索宇宙、研究地球提供重要数据。

地球观测卫星通过在低地球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照片和采集地球表面的数据,为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等提供支持。

导航卫星则通过在低地球轨道上发射一组卫星,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三、中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简称MEO)是介于低地球轨道和高地球轨道之间的一种轨道类型。

中地球轨道的高度一般在1000公里到36000公里之间。

中地球轨道主要用于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在中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通信卫星在中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提供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服务。

四、高地球轨道高地球轨道(High Earth Orbit,简称HEO)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远的轨道,通常高度在36000公里以上。

高地球轨道主要用于通信和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在高地球轨道上运行,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提供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服务。

中国境内可以使用的静止通信卫星

中国境内可以使用的静止通信卫星
7
鑫诺六号
SinoSat-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0年9月5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经126.4度
计寿命为15年,装载有24个C频段转发器、8个Ku频段转发器和1个S频段转发器
广播电视直播传输
8
鑫诺五号
SinoSat-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1年6月21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通信广播
6
鑫诺2号
SinoSat-2
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29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经92.2度
稳定方式:三轴稳定
设计功率1万瓦,设计寿命15年,运营寿命12年,配置22路Ku频段高功率转发器
为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直播电视、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等用户服务
东经100.5度
在轨寿命:15年;稳定方式:三轴稳定;卫星在轨精度: ±0.05度,携带有26台C波段和14台Ku波段转发器
为亚太地区提供电视广播、通信以及宽带多媒体等先进的卫星通讯服务
5
亚太6号
APStar-6
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2日
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
东经一百三十四度
卫星重四点六吨,装载有三十八个C频段和十二个Ku频段转发器,设计寿命十五年
温馨提示:交作业时请略作修改,不然可能会得0分的(可以修改一下格式,顺序等等)
卫星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所属公司
发射时间
卫星型号
制造商
在轨位置
主要技术参数
承担业务
1
亚洲3S
AsiaSat-3S

星上处理技术

星上处理技术

星上处理技术[英文名称] on board processing technology[定义]为了卫星通信能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转移模式(A TM)标准兼容,卫星与光缆无缝连接,卫星必须克服带宽、传输质量、时延、雨衰及保密等问题,还必须具备星上交换能力。

因此,只有通过星上处理技术来实现。

星上处理技术包括:比特再生、前向纠错、基带解调、路由切换、编路、功率可控矩阵、信道带宽可调(数字滤波)、波束成形、多波束天线和切换以及星间链路等技术。

[国外概况]1976年发射的林肯实验卫星(LES)-8、LES-9两颗军用实验卫星上,首次进行了简单的比特再生和几个波束的多波束天线技术等星上处理技术实验。

由于这一技术可以降低干扰、改善信道质量,在随后的军用通信卫星中普遍采用了此项技术。

在1975年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IV A,采用了两个波束的天线,从此,多波束天线技术开始发展。

80年代,由于商用通信卫星的飞速发展,静止轨道频率资源短缺,而多波束的频率复用特性使其具备了巨大优势,从而得到迅速发展。

从几个波束发展到了几十个、上百个波束,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目前,除了多波束频率复用特性外,提高卫星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从而降低对地面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不同波束之间的用户连接困难问题,则需要连接不同波束的微波切换矩阵。

1991年1月发射Inteolsat-F1及随后发射的F2首次采用了微波切换矩阵,实现了6个波束之间的互连。

1993年9月发射的先进通信技术卫星(ACT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保持美国在通信卫星领域的领先地位而研制的一颗具有多项星上处理技术的先进技术实验卫星。

它开创了星上处理技术的新局面。

有众多美国公司参与了ACTS计划的先期研制,从而使他们在星上处理技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并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中摩托罗拉公司开发了星上基带交换技术、TRW、Loral等公司研制了点波束天线技术和微波交换矩阵、电磁科学公司研制了波束成形网络、TRW、休斯等公司研制了Ka频段发射和接收设备、Comsat和BBW公司开发了网络控制技术。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文章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文章

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文章1.引言1.1 概述概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指位于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的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

它们具有特殊的轨道特征和运行规律,是现代通信、气象、广播、导航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工具和设备。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指其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且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保持同步。

这种轨道的选择是基于实际需要和科学考量的结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卫星对地面的运动,从而使卫星在特定位置上保持相对静止。

根据国际标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800公里。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通信方面,卫星提供了广域覆盖和可靠的通信服务,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电话、传真、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活动。

气象卫星利用地球静止轨道的特点,可以全天候地实时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为气象灾害的防范和预警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还被用于导航、科学研究、广播电视等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创造更多便利和可能。

总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它们具有特殊的轨道特征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定义和应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科技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定义以及其应用领域。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领域。

几种典型的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几种典型的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011-7-29
12
(2)Thuraya系统的地面段 系统的地面段
卫星的地面控制设备可以分为三类:命令和监视设备、通信设备, 卫星的地面控制设备可以分为三类:命令和监视设备、通信设备,以及 轨道分析和决策设备。 轨道分析和决策设备。 命令和监视设备负责监视卫星的工作状况, 命令和监视设备负责监视卫星的工作状况,使卫星达到规定的姿态并完 成姿态保持。命令和监视设备又可以分为卫星操作中心(SOC)和卫星有效载 成姿态保持。命令和监视设备又可以分为卫星操作中心 和卫星有效载 荷控制点(SPCP)。SOC负责控制和监视卫星的结构和健康,而SPCP负责控 负责控制和监视卫星的结构和健康, 荷控制点 。 负责控制和监视卫星的结构和健康 负责控 制和监视卫星的有效载荷。 制和监视卫星的有效载荷。 轨道分析和决策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计算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轨道分析和决策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计算卫星在空间的位置,并指示星上 驱动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卫星和地球的同步。 驱动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卫星和地球的同步。 通信设备用于通过一条专用链路传输指令及接收空间状态和流量报告。 通信设备用于通过一条专用链路传输指令及接收空间状态和流量报告。
2011-7-29
4
2.1国际海事卫星 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系统 国际海事卫星 系统
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系统是由国际海事组织经营的全球卫星移动 系统是由国际海事组织经营的全球卫星移动 国际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全球业务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最高的MSCS。 。 通信系统。全球业务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最高的 年运营以来, 自1982年运营以来,全球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已超过 年运营以来 全球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已超过160个,用户从初期 个 多个海上用户已发展到今天包括陆地和航空在内的29万多个用户 的900多个海上用户已发展到今天包括陆地和航空在内的 万多个用户。 多个海上用户已发展到今天包括陆地和航空在内的 万多个用户。 1999年变为商业公司,全面提供海事、航空、陆地移动卫星通信和信 年变为商业公司,全面提供海事、航空、 年变为商业公司 息服务, 船舶遇险安全通信的主要支持系统 并承担陆地应急通信和灾 的主要支持系统, 息服务,是船舶遇险安全通信的主要支持系统,并承担陆地应急通信和灾 害救助通信 通信。 害救助通信。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第四代

地球静止轨道有几条

地球静止轨道有几条

地球静止轨道有几条
地球静止轨道是指一个小天体围绕地球做自转,但它的轨道方向从地球的角度来看,始终
不变,因此也被称为“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一共有三条,它们是GEO轨道、GTO轨
道和KEO轨道。

GEO代表“地球同步轨道”,它指的是一种轨道,小天体的运行速度与地
球的自转速度相同,所以它的位置始终都位于地球的正上方,静止不动。

GTO代表“地球
转移轨道”,它位于GEO轨道的上层,小天体的运行速度略高于地球的自转速度,所以它
的位置始终都在不同的地点。

KEO代表“地球抛物线轨道”,它会根据另一个参数,即远离
地球的级别,将抛物线轨道分为内抛物线和外抛物线。

内抛物线是指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而外抛物线则是指距离地球更远的轨道。

因此,地球的静止轨道一共有三条,它们分别是GEO轨道、GTO轨道和KEO轨道。

它们
的轨道方向始终都是静止的,但它们运行时其轨道特性和距离地球的距离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于现代卫星导航技术,静止轨道是最重要的,所以它们在实现安全可靠的卫星导航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
第一代GOES卫星的前3颗由菲戈-福特公司研制,带有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计。后5颗由体斯空间通信卫 星公司研制,采用HS-371自旋稳定平台,携带了在“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计”基础上改进的“可见光红外自 旋扫描辐射计大气探测仪”,首次提供大气湿度和温度垂直探测数据。
第二代GOES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研制,采用LS—1300平台,稳定方式从上一代的自旋稳定转变为三轴稳 定,有效载荷由美国国际**电报(ITT)公司研制。卫星星体尺寸2m×2.1m×2.3m,展开后尺寸约26.9m×5.9m × 4.9m卫星发射质量2105kg。设计寿命7年.至少提供5年运行寿命,卫星采用单太阳翼.为平衡太阳比压在单太阳 翼上产生的扰动力矩的影响.任卫星一侧一根17m长的杆顶端装有一个圆锥形太阳帆,仵太阳翼翼端还带有一个 微调帆。卫星寿命末期功率为1057W。
GOES—l在轨期间,成像仪器失效。
二、故障原因
GOES—l成像仪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编码器的白炽灯烧毁造成的。白炽灯的作用是对所产生的气象图进 行编码,一般来说,编码器的灯丝采用的是钨金属材料,灯过早烧毁是因为钨本身有缺陷或者灯的密封有问题; 另外,失效原因还有传动部分的润滑剂问题;一般,扫描镜传动部分使用溅射法在轴承表面蒸镀上二硫化钼润滑 剂。由于润滑剂产生的沉积现象,结果造成润滑剂分布不均,润滑剂增厚的部分,电机电流增加,内部产生热。 由于热效应,固定部分膨长,安装在旋转部位的编码盘变窄,打乱了扫描镜信号,进而停止工作。
GOES卫星主要有效载荷包括:GOES成像仪、GOES探测仪、“空间环境监测仪”、“静止轨道搜索与救援载 荷”、“数据采集系统”等。“空间环境监测仪”由高能粒子探测器、商能质子和粒子探测器、磁强计和太阳X射 线成像仪组成。
数据传输

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导航卫星系统:GPS 北斗 GLONASS GALILEO系统构成: 1.空间部分2.用户接收处理部分3.地面监控部分 1.空间部分2.地面中心控制系统3.用户终端1.空间部分2.地面支持系统3.用户设备卫星星座: 美国的GPS系统,由24颗(3颗为备用卫星)在轨卫星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发射35颗卫星,系统将有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21颗卫星,3颗备用卫星欧盟主导的伽利略系统的目标是,耗资30亿欧元,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

轨道倾角: 55度 64.8度 56度 56度系统信号: L1,L2,P L1,L2,S,P E(1590MHz)、E(1561MHz)、E6(1269MHz)E5(1207MHz)E5a~E5b,E6,E2-L1-E1定位精度: 2.93m(民用)0.293m(军用)10m(民用) 10m 优于10m定位原理: 测边交会定位 测边交会定位 测边交会定位 测边交会定位一、 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1、简介: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

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PS系统由28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4颗为备用星),均匀地分布在距离地球20000公里高空的6个轨道面上。

这些卫星与地面支撑系统组成网络,每隔1—3秒向全球用户播报一次其位置(经纬度)、速度、高度和时间信息,能使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利用GPS接收机同时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位置信息,应用差分定位原理计算确定自己的位置,精度约为10米。

2、特点:⑴全球、全天候工作。

⑵定位精度高。

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⑶功能多,应用广。

⑷高效率、操作简便、应用广泛。

卫星轨道的分类

卫星轨道的分类

卫星轨道的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卫星轨道的分类是卫星运行和通信的基础,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卫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卫星运行的方式和特点,可以将卫星轨道分为地球同步轨道、近地轨道、高度椭圆轨道和静止轨道等几种类型。

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使卫星能够保持相对于地球某一点的固定位置。

地球同步轨道通常分为赤道静止轨道和倾斜静止轨道两种类型。

赤道静止轨道是指卫星在赤道上运行,高度约为 3.6万公里,这种轨道上的卫星能够固定在地球上某一点,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监测和地球资源调查等领域。

而倾斜静止轨道则是指卫星在地球上的某一点运行,高度和轨道倾角都有所不同,主要用于卫星导航和遥感等应用。

近地轨道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通常高度在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之间。

近地轨道主要分为低地球轨道(LEO)和中地球轨道(MEO)两种类型。

低地球轨道的高度通常在500公里到2000公里之间,卫星在这种轨道上运行速度快,通信延迟小,适用于卫星导航、地球观测和通信等领域。

中地球轨道的高度在2000公里到35000公里之间,这种轨道的卫星运行速度较低,适用于卫星通信和导航等长距离传输应用。

高度椭圆轨道是指卫星在轨道上以地球为焦点运行,轨道形状呈椭圆状。

高度椭圆轨道的特点是卫星在不同位置上的速度和高度都不相同,这种轨道通常用于卫星地球观测、科学实验和军事侦察等领域。

静止轨道是指卫星在轨道上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高度约为 3.6万公里。

静止轨道的卫星能够覆盖地球上大部分区域,适用于通信、广播、气象监测和地球资源调查等领域。

卫星轨道的分类根据卫星的运行方式和特点不同而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卫星轨道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轨道的分类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通信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其中,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移动中的通信。

想象一下,无论你身处广袤的沙漠、浩瀚的海洋,还是在没有地面基站覆盖的偏远山区,只要抬头能看到天空,就能通过卫星与世界保持联系。

这为那些在特殊环境中工作或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那么,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空间段就是卫星星座,由多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在太空中按照特定的轨道运行,负责接收和转发信号。

地面段包括地面控制中心、地面关口站等设施,用于对卫星进行监测、控制以及与地面通信网络的连接。

而用户段则是我们常见的各种卫星移动终端,比如卫星电话、车载卫星通信设备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首先,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泛。

不像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受到基站覆盖范围的限制,卫星信号几乎可以覆盖地球的任何角落,包括极地、海洋、沙漠等地区。

这使得在一些极端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如科考队员、航海船员、地质勘探人员等,能够随时保持通信联络,保障生命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在遇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地面通信设施损坏时,卫星通信往往能够不受影响地继续工作。

例如,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后,地面通信网络可能会瘫痪,但卫星电话可以成为紧急救援和指挥调度的重要通信工具,为抢险救灾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

用户可以在移动中随时随地进行通信,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

这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出差、旅行或者在移动中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实用的。

然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卫星通信的成本相对较高。

发射卫星、建设地面设施以及维护运营都需要巨大的投入,这导致卫星通信服务的费用往往比地面通信服务昂贵。

GPSGALILEOBDSGLONASS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的论述

GPSGALILEOBDSGLONASS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的论述

GPS、GAL I LEO、BDS、GLONA S S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得论述一、基本介绍>G P S数量:由24颗卫星组成。

轨道:髙度约20 2 0 0公里,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 0度得轨道而上。

精度:约为1 0米。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1 9 9 3年全部建成,正在实验第二代卫星系统,计划发射2 0颗。

>GLONASS数量:2 4颗卫星组成:精度:10米左右;用途:军民两用:进展:目前已有17颗卫星在轨运行,计划2 008年全部部署到位。

>GALILEO数量: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组成,2 7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轨道:高度为2 4 1 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得轨道平而内;精度:最高精度小于1米;用途:主要为民用;进展:2 0 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已成功发射,预计20 08年前可开通泄位服务.>BDS数量:3颗卫星组成,2颗为工作卫星,1颗为备用卫星:用途:军民两用;进展:前两颗分别于2 0 0 0年与2003年发射成功。

二、系统组成❖空间部分>GPS : GPS得空间部分就是由24颗卫星组成(2 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 0 200km得上空,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逍面4颗),轨道倾角为55°。

卫星得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得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息,GPS得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得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GLONASS:GLONASS系统采用中髙轨逍得24颗卫星星座,有2 1颗工作星与3颗备份星,均匀分布在3个圆形轨道平而上,每轨道面有8颗,轨道高度H = 1 900 0km, 运行周期T=llh 1 5min.倾角i=64、8 ° .>GALILEO:如下图所示,3 0颗中轨道卫星(MEO )组成Gal i leo得空间卫星星座。

卫星均匀地分布在高度约为2 3616km得3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上有10颗,苴中包括一颗备用卫星,轨道倾角为56° ,卫星绕地球一周约14h22min,这样得布设可以满足全球无缝隙导航立位.卫星得设汁寿命为20年,每颗卫星都将搭载导航载荷与一台搜救转发器.卫星发射采用一箭多星得发射方式,每次发射可以把5颗或6颗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经典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经典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卫星介绍
• 无源卫星不可取。主要缺点是要求地面大功率
发射和高灵敏接收,通信质量差。不宜宽带通 信,卫星反射体面积大且受流星撞击干扰,卫 星只能是低轨道等等。 通过对各种轨道高度的有源通行卫星的试验, 证明了高轨道特别是同步静止轨道对于远距离、 大容量、高质量的通信最为有利。所以,对有 源通信卫星的试验及试用逐步集中到同步轨道 卫星方面。
• 主站接口: •
射频包:70MHz或 射频包:70MHz或L波段(在同轴电缆上) 用户端:100Base 用户端:100Base T ATM OC-3等 OC冗余性:数据通道涉及的设备采用1 冗余性:数据通道涉及的设备采用1:1或1:N冗 余。系统自动控制切换。 中频特性: 输出范围: -30到 -5分贝(db) 30到 分贝(db) 输入范围: -72到 -36分贝(db) 72到 36分贝(db) 机柜特性: 尺寸:19英寸 ,数量2 尺寸:19英寸 ,数量2到3个,依照冗余度配置 功率:最大消耗功率 2,200瓦 200瓦 电源规格:115或230VAC电源 50或 电源规格:115或230VAC电源 50或60Hz 主站工作环境要求:5~30℃ ,不高于85%湿度 主站工作环境要求:5~30℃ ,不高于85%湿度
• 4 计费:月租费,加上按业务量计费
5 安全:授权终端 IPSEC安全协议(可选) IPSEC安全协议(可选) 6 网管系统:基于SNMP协议和JAVA/Linux 网管系统:基于SNMP协议和JAVA/Linux 语言的开放平台 客户/ 客户/服务体系的远端管理 可通过图形化人机界面管理设备/ 可通过图形化人机界面管理设备/网络 服务器自动分配信道容量 网络和流量分析



中国境内能够利用的静止通信卫星

中国境内能够利用的静止通信卫星
10
亚太7号
APStar-7
亚太卫星公司
2012年3月31日
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
东经七十六点五度
设计寿命十五年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载有C频段和Ku频段转发器各二十八个,总功率十一点四千瓦
C频段为亚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欧洲等地提供电视传输和卫星通信等服务,使用其Ku频段对中国、中东-中亚、非洲提供电视直播、卫星新闻采集、甚小孔径终端、特别是跨洲际Ku通信等业务
7
鑫诺六号
SinoSat-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0年9月5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东经126.4度
计寿命为15年,装载有24个C频段转发器、8个Ku频段转发器和1个S频段转发器
广播电视直播传输
8
鑫诺五号
SinoSat-5
中国航பைடு நூலகம்科技集团公司
2011年6月21日
东方红四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
亚太Ⅴ号
APStar-5
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
2004年6月29日
Fs-1300
美国劳拉公司
东经138度
三轴稳定,线极化,
为客户提供电视节目传输、 直播到户、互联网以及VSAT等业务
4
亚洲5号
AsiaSat-5
亚洲卫星公司
2009年8月月12日
Space Systems/
Loral1300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
转播电视节目
2
亚洲4号
AsiaSat-4
亚洲卫星公司
2003年4月11日
BSS 601-HP
美国波音卫星系统公司
东经122度
在轨寿命 15年;稳定方式 三轴稳定;卫星在轨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