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5fa80d75022aaea998f0f50.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的梁式转换层进行施工,分析了技术方面的要求,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是给整个施工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和建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转换层1.转换层的概念在一般的高层建筑之中,建筑的下部机构需要承受更大的力,在上部之中受力情况相对较小。
合理正常的施工秩序是下部的柱网需要够密,墙较多,整个上部的柱网疏松,墙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的建筑功能的要求就和常规的结构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为了实现建筑建设多功能的需要,这就需要在建筑建设之中做好对转换结构构建的设置,做好对自上而下建筑结构的形式的把握,对于轴线的布置需要进行自然的过渡。
整体的结构构建所在的楼层也就是整个的转换层。
2.对于梁式转换层的研究现状在整个高层建筑建设之中,随着建设的层数不断上升,建筑物整体的功能会出现变化,这就要求建筑物的下层拥有很大空间距离的柱网来支撑比较小范围空间的柱网,这也就表示建筑物的转换梁需要承载更多的压力。
对于建筑物的转换层的传力梁和它的上面的小距离的梁柱的具体框架之间共同组成承载受力的结构。
对于整个梁式转换层上部的墙承载的形式,这样可以构建,共同的组合结构,这样的结构叫做桥梁结构。
通过对国外的一些实验以及理论方面的有效分析来看,整个转换梁的上部的墙体处在一个受压状态之中,整个的转换梁处在一个偏心受拉状态之中[1]。
比较理想的就是实现整个墙满载在转换梁,从而构架一个上部是墙下部是梁的暗梁式的整体结构体系。
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之中,因为建筑在功能方面不同的要求,就会出现一些墙不是满跨进行布置在转换梁上部,仅仅是整个跨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是因为一些门窗的洞口的实际位置不在整个跨度之中,导致不能构建墙梁组合的整体结构,这样就需要把墙体作为梁上的荷载。
运用钢骨混凝土的梁式转换层构建,在整体的受力方面和抗震性能方面明显比普通的那种钢筋混凝土的梁式结构好很多,在实用性和稳定性方面更加优秀。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c5df14b7360b4c2e3f643e.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建筑规模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
并且其功能正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便大大增加了期施工难度。
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着重阐述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介绍了其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1、前言现在的城市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用途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正在赋予高层建筑以更加多样化和更加强大的功能。
但是,这一趋势也给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便是为了更好的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运而生的。
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和长期的使用反馈,我们认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的优越性是较为突出的。
因为,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了高层建筑中上下部结构的竖向连续性。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优势和技术特点2.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优势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下部结构受力较大引起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受力较小,这就颠覆了常规的建筑物结构模式,给施工带来很多难度,也给工程安全带来很多威胁。
经过长期的施工实践发现,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1]。
2.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技术特点上、下层结构类型的适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创造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此结构类型的应用范围集中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优势较符合此类结构的实际情况。
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这一效果是通过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实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
基于当前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基于当前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1f347f2f705cc175527092a.png)
- 3 钢 管支 撑的施 工 要点 结构类型 的转换 。上部为剪 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 墙结构时可 以 2 为了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而产生集中荷载 , 在设置支撑 使用这种转换层 , 转 换 层 能 够 将 上 部 剪 力墙 转 化 为 下 部 的框 架 ,
必 须 保 证 木 楔 顶 紧且 能够 防滑 。可 以 以 中 + 4 8  ̄ 3 . 5碗 扣 从而保 证实现 内部 自由空 间的扩大化 ; ②上 、 下 层柱 网、 轴 线改 体 系 时 , 变 。转换层上 、 下结构的形式并没有发 生变 化, 但 是转 换层使得 式 脚 手 钢 管 搭 设 的排 架 作 为转 换 结 构模 板 支 架 ,将 可 调 支 托 安
关键词 : 高层 建 筑 ; 梁式 转 换 层 ; 施 工 技 术
中图分类号 T U 9 7 4
刖 昂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6 7 5 ( 2 0 1 3 ) 1 7 — 0 0 7 9 — 0 2 进行斜 撑杆设置 时, 应 保证其角度不 能大于 4 5 o , 其排距沿
m, 梁底斜撑杆与梁底模板的外钢楞实现协调统一 , 为 了 满足 社会 需求 , 功能多、 用 途 广 的 高层 建 筑 不 断 出现 , 梁 柱面竖 向为 l 0 0 m m, 斜撑杆上端需与模板底部相接触 , 同时还 式转换层 的出现 能够 实现 建筑物结构形式和 柱网布置等方面 的 其 间距 设置 为 4
进一步增加 , 将扫地杆设置在梁下排架下 , 并将两道大小横杆设 量 同时满足建筑多功能的需求, 必须在结构 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 置在梁下排架 的中问位置 , 在梁底排架两侧横 向设置斜撑 , 纵 向 这 样便 可 以形 成 自上 而 下 的结 构形 式 , 实 现轴 线 布置 的 自然过 渡 。 设置双肢剪刀撑, 使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可以将转换层所实现 的结构转 换分成三种类 型: ①上 、 下层
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40458be53a580216fcfe6d.png)
引 言
随着城 市建设 的发 展, 多高层建筑 向多功能、 很 多用途 方向 发展, 由于建筑物各 部分使用功 能和要求 不同, 对建筑 物结构形 式、 网布置也就提 出了不 同的要求 。 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 柱 为 型式的变化过渡 ,转换层应运而生 。而在工程设 计和 施工实践 中, 式转换层得到 了广泛 的采用 和认 可, 梁 它可 以较好 地解 决高
上端 伸至模板底并 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 扣件抗滑 移
保险, 斜撑杆的下支 点主柱面 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 , 最下
积 6 0 8 21 9 5 m , 7层框 架剪力 墙结 构 ,7层商 住楼 带一层 地下 车 1 库, 地上 一、 二层 为商场 , 商场上 部托 l 住宅 ,0 8年 l 5层 20 2月
3 模 板及支架的施工
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模板工程技术是施工技术 的重要组 成 部分,离不开施工技术的基本属性和特点,这就 是条件 的多变 性、 参数的难控性和理论与实 际情况的差异性 追求最大程度地 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是技 术研 究的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的设计包
括: 板装置 ( 模 或工程模板及支 架, 以下 同) 的结构和构造 设计 ; 模板 装置的设置和装拆设计及模板装置的使用和周 转设计。本 文主要研 究转换层 的施工技术 ,因此列模板装 置的使用 和周转
31 斜撑 的施 工要 点 .
所有 斜撑杆按小于或等 于 4 ̄ 设置,排 距沿柱面竖 向为 5角 l 梁底斜撑杆 同梁底模板 的外钢楞相协 调, m, 间距为 4 0 m, 0 r 其 a
1 工 程 概 况
山 东 昌乐 宝 石 城 交 易 中 心 , 2 0 于 0 7年 6月 开 工 , 建 筑 面 总
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a42e14ebe1e650e52ea994a.png)
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转换层的受力性能,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系统的研究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支撑体系的设计原则,钢筋的连接要点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1 梁式转换层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转换层梁与梁柱框架共同受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可分为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种情况:(1)施工阶段:结构的荷载以及结构的计算简图由于施工过程中楼层的增加,计算简图及荷载也随之变化,并且还与施工方案有密切关系。
自转换层梁本身组成的梁柱框架起,然后逐渐增层,就演变成转换层梁作为下弦刚性梁的特殊框架式析架。
(2)使用阶段:转换层梁承受的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的二期恒载和活载,结构的计算简图是施工阶段自重的逐步叠加,以及相应的使用荷载。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转换层梁与梁柱框架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经过结构力学的原理进行等效受力的转换之后,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是相同的。
2 模板和背愣的承载力与挠度验算模板和背愣(包括作为模板的构造部分、固定于面板背面的背肋和用于搁置、支承模板的格栅、背愣与梁件)一般都属于受弯构件,承受竖向或水平荷载的作用。
大多可按简支梁(板)或连续梁计算,当超过3跨时,按3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端部(一端或两端)固定条件达到固定支座的要求时,则可采用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梁或悬臂梁进行计算。
模板、背愣和支架都属于临时结构,且在一般情况下,多数难以完全达到相应正规(永久性)工程结构的构造、设置和工作条件要求,而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又有可能是“严重”和“很严重”的,因此,在计算时应采用适当的系数,以加强其安全保证。
为此,在使用正规工程结构的计算式时,应采取适合的系数取值,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调整系数。
3 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放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顺序,钢筋工程安装顺序如下:搭钢管支架*分层排布主梁上部纵筋、套箍筋→梁上部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拆支架横杆→洞口加固筋就位→穿梁下部主筋和腰筋、垫好梁下保护层短筋→下部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铺放板底双向双层钢筋一逐层向上铺设暗梁处的中间部位腰筋→上下水电气管线敷设。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f63fe84680203d8ce2f2494.png)
了期施工难度 。高层建 筑的钢 筋混凝 土梁式 相关结构的设置和参数选择 。 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便是在这种情 况下应运 而 l棒 浆 摧^ 盘 襞 一 生的。本 文着重 阐述 了高层 建筑钢 筋混凝 土 L … 一 一 .… — … .一 ~ 一 … 一 . 一
耕 。这将会直接 度 过高对钢 筋产 生危害,较好 的避免了钢筋 经 过 长 期 的 工 程 实 践 和 长 期 的使 用 反 馈 ,我 需要在钢管上方安装可调支托 们认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 的施 关系到钢管立柱的承受能力 ,尤其是轴 向力 承载能力。第二,转换 层柱钢 筋、剪力墙竖 工技术的优越性是较为突 出的。因为 ,这一 是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 ,模 向分布筋采用电渣 压力焊。第三,转换层主
一
梁式 转 换 层 施 工技 术 的 主要 工 艺 流程 ,介 绍
拽{ | ? 1 / l l } 桂
酬
了其施工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点。
i ÷ 『 1 Il 、 、 i
【 关键词 】高层 建筑;钢 筋混凝 土;梁
式 转换 层 ;施 工技 术
通 常 选 择 中  ̄4 8 x 3 . 5 碗 扣 式 脚 手 否 能够发挥 作用 的关键所在 。长 期的施 工实 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 础 性 阶 段 , 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便是为 了更好 的提高高 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 践证 明,在 此结构 中常常选择冷解压连接 的 2 】 。在此 过程 之后 方法进行 处理。这是因为冷连接 不会 由于温 层建筑 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运而生 的。 支托安放于钢 管支撑顶端【
・ 4 2 8・
学术论坛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
对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
![对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11b6213169a4517723a35c.png)
2 施 工方 案 的选 择
22 1钢 筋 加 工 如钢 筋 的连 接 采 用 搭 接 连 接 , 梁 柱 交 叉 的 核 心 区钢 筋 交 叉 很 密 , 混 凝 土 无 法 下 落 , 因此 对 于 中2 以下 钢 筋 连 接 采 用 对 焊 连 接 ,对 于 c2 及 2 l2
2 22 现场 安 装
大,楼层较 高,施工过程 中的支撑稳定最为 关键 ,经过对钢 管排 架支撑 与钢桁 架两种 支撑方案 的综合分析 、 比,钢排架支撑 无论从 工期还是从 对 费用上均明显优于钢桁架支撑 ,故最终选用钢排架支撑方 案。 经过对转换
梁 及 其 支 撑 系 统 的初 步 计 算 , 如 图 1 所 示 , 支 撑 体 系 采 用 4 X3 5 钢 8
对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 的探讨
孙 永超… 王征荣 【 2 ] 河 北建 设集 团有 限公 司
摘 要 : 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某工程 中梁 式混凝土转换层 结构施工的具 本
体 方 法 , 针 对 施 工 中脚 手 架 模 板体 系 的 刚 度 要 求 高 、 度 要 求 大 、 凝 土 下 料 难 、 并 强 混 振
20 m 、0 0 mX20 m , 最 大 跨 度 为 1m 连 续 跨 长 为 3 m ( 跨 ) 0 0 m 10 m 0 0 m O, 31 五 , 在 第三 层 顶 与 楼 盖 连 成 一 体 。混 凝 土 强 度设 计 等 级 为 0 0 4 。该 建 筑 梁 式转
图 1钢 管 支 撑 架 示 意 图
其以上 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
() 筋 端 加 工 螺 纹 前 , 不 得 有 弯 曲 现象 ,且 端 面 要 求 平 整 1钢 () 断钢 筋 应 用 砂 轮 锯 片 , 不 允 许 用气 割或 冲剪 。 2切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探讨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90da708cc175527072208fa.png)
3 . 6 验 收 与 监 护 要 十 分 严 格
在没 有进行班组检 查、 现场监 理验收等 的羡慕 , 其 负责人 不能签发 混 凝 土 浇 筑 命 令 。特 别 是 在 混 凝 土 浇 筑 阶 段 , 要 安 排 专 人 对 目标 支 撑 体 系 予 以监 护 , 一 旦 发 现 有 异 常 情 况 出现 , 便 要 立 即停 止 施 工 。并且 将 所有 施工人员都安全撤 离施工现场。在排除安全 隐患之后, 得 到 工 程 师 的 同
刚度较 小的框架 柱。与上所述相适应 的建筑 结构 即转换层 结构体系 。
效 的对策进行修 改。此外, 若在模 板支撑 系统中堆放材料 时, 首先 要固定 好位置 , 安排专人对设备 以及材料等加 以检查 , 不能 出现超重的现象。
系施工的各个控制要点都取得 良好效果。
5 结 束语
虽然当前本公 司在 高大模 板工程施工 中取得较好 效果, 从而使高大 模板体系旋工具有一定标准化 检查要点与详细 的操作规 范要求。但是 , 对高架桥梁 工程中的高大模板的施工所拥 有的旌工经验 还相对偏少 。在 此之后, 本公司要大力搜集和 高架桥梁高大模板工程施 工相关的检查要 点与操作 规范的资料 , 以专家与 教材的进行科 学的指导 , 从而为提 高高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0 6 — 0 3 3 1 — 0 2
钢 筋 混凝 土梁 式转 换层 施 要点探 讨
陈 应 科
( 重庆侨城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 重庆市 开县 4 0 5 4 0 0 ) 摘 要: 在现代 高层房屋的结 构中, 一些楼层 之间 由于结构形式 、 使用功 能等发 生 了变 化, 导致 房屋 的结构刚度 等发生 了改变 , 从 安全 的角度 出发 , 需要对 其设置转 换层 。 高层 房屋建筑 的结构转换层 是建筑物 中不同结构形 式之间相连接 的关节 点, 在 整个建筑物 结 构体系 中起 着极为重要 的纽带作用 。 在房屋建 设中, 转换层 的施工质 量的优劣对整 个建筑有着 极为重要影 响。 本文 结合 工程实践 经验 详 细地对钢 筋混凝土梁 式转 换层 的施 工要点进行 了分析 , 以期待为今后 的转换层施 工提供一定 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钢筋 混凝土梁 式转换层 : 施 工要 点; 探索 : 纽带作 用
探讨钢骨混凝土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探讨钢骨混凝土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8cac8ddc1c708a1284a44b3.png)
梁进行厂内预拼装,经检验确认尺寸无误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后 才 能 发运 到施 工 现 场 。
进行吊装作业 。现场 设置简易胎架 ,用于钢 骨梁 的拼装 ;利用
鬟 絮 薹莲
釜 毒 弗x 工 挈O。 1 4 _ O
QZ5 T 2 0和 Q Z 0塔式起重机一次 吊装到位或通过两 台转运 吊 T8
装 现场 拼 接 。 检 查 梁 柱 的安 装 轴 线 、 装 底 面 处 理 并 保 证 标 高 无 误 , 埋 安 预 件 埋 设平 面 位 置 及标 高是 否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所 有 构 件 都 应 弹 好 安 装准 线 并 编 号 , 以便 吊装 时 能快 速 准 确地 对 号 安 装 。
2 转换层施工特点
转 换层 施 工 涉 及 钢 结构 安装 、 手 架 与模 板 搭 设 、 筋 及 混 脚 钢 凝 土 浇 筑 等 步骤 , 常规 转 换 层 施 工 有 一 定 差 异 , 工 艺 流 程 的 与 其 确 定 涉 及 各 工种 的顺 利 衔 以及 后 续 工 种 的操 作 空 间 ,直 接 影 响 施 工 质 量 和进 度 。 钢粱 构件 高宽 比大 (4 010 .) 安 装 时较 易倾 覆 , 10 / —9 , 5 3 需采 用 安 全 可 靠 的 防倾 覆 措 施 ; 梁 埋 置 于 混凝 土梁 中 间 , 顶 面 、 钢 梁 底 面 的混 凝 土 包 裹 厚 度 均 为 2 0 m, 安 装 时 为 避 开 底 部 钢 筋 , 0m 需 设 置“ 板 凳 ’ 高 钢 梁 , 保 梁底 混 凝 土 振 捣密 实 。 钢 ’ 抬 确
房屋建筑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dbae15a76e58fafab0032b.png)
房屋建筑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重点对梁式转换层施工的三个主要的体系:模板和支撑体系、钢筋的连接和绑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1 模板与支架和施工要点某工程建筑面积31526m2,由主楼和群楼组成,建筑物总高度85.8m,地上2l层,地下1层。
第7层为结构转换层,转换构件为转换梁,转换梁规格多,主要有500×1o00mm,500×l400mm,800×1800mm,800×2400mm,800×2800mm,lo00×2400mm,1000×28oomm等7种,如本例涉及到具体的施工方案计算,均以lo00×28oomm规格的转换梁为例,其他的方法类似,故而从略。
立杆间距为800mm,横杆间距为800mm,格栅间距为400mm。
格栅采60×l00mm 杉木,格栅上面铺设20mm厚的胶合板,支撑采用中48×3.5mm钢管,楼板厚度为250mm。
1.1 斜撑的施工要点应该保证所有斜撑杆按小于或等于45°角设置,排距沿柱面竖向为l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间距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梁底斜撑支架尽量与梁下排架同时搭设,如跟不上,也必须保证在大梁钢筋骨架就位前搭设完毕,以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同步受力。
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
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的立杆、横杆相扣接(用转向扣件),同时与楼层满堂架连体,以增强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1.2 钢管支撑的施工要点支撑体系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
即使在排架三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仍须采取必要的附加保证措施。
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bc576f783e0912a2162aa4.png)
浅析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由于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应运而生。
本文结合转换层的特点,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1概述梁式转换层即将上部剪力墙在框支梁上,再由框支柱来支撑框支梁的结构受力体系。
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则采用双向梁布置。
其优点为传力直接、明确,传力途径清楚,受力性能好,构造简单,施工较方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转换层结构型式。
一般运用于底部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2转换层施工特点(1)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往往非常大,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的验算。
(2)对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3)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
3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3.1施工工艺的比较分析在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方案选择时,对转换梁实施一次浇筑或二次浇筑的施工工艺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及效果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对于不同的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当工程要求及其严格或者是工期很短的情况下,可采用一次浇筑,此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及安装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大多数工程,一般采用二次浇筑的方案,这种方案主要的技术难题在于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性。
3.2叠合浇筑技术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采用二次浇筑工艺的较多,这样一来,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了叠合梁。
有支撑施工的叠合结构,其受力情况与整浇结构基本相同,其受力性能亦基本相近;而无支撑施工的叠合结构,其受力情况与整浇结构受力情况完全不同,因此受力性能差别很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c7b326ed630b1c59eeb53d.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析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多功能、综合用途的发展,下部需要为较大柱网空间,上部则需要小开间剪力墙轴线布置房间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按照这样的建筑形式进行结构布置时,上部墙体多而密,下部柱网少而稀,即刚度上大下小。
这与常规的结构竖向布置的原则正好是相反的。
为了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故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于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结构转换层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转换层具有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造价节省等优点,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常用的结构形式,转换层结构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转换层技术发展现状的概述建筑的功能性会随建筑楼层高度发生变化,相互受力的框架是由梁柱框架和转换层间的传力梁组成。
在中国的众多实践和概念探析中得出,位于转换梁上方的墙身因受到压力的作用,使得转换梁承受偏心受拉的作用力。
最佳的效果是让墙身全受力承载在转换梁上,构成顶墙底梁的框架构造。
现实中因建筑功效需求,时常发生墙体无法全布满在转换梁中,只实现部分,又因为门窗开口不在跨中的方位,无法形成墙+梁构造。
所以提出梁上承载的方式。
有建筑工程院校作了关于转换层上作钢骨混凝土梁式的框架避震效果测试,融合实际项目,比例尺缩小20%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前提下避震测试,当中的一棍转换梁与相关框支柱都运用了钢骨混泥土框架。
结果证明,钢骨混泥土在梁式转换层的受力和避震性都胜过普通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
因为高楼层的底部结构负载力强,顶部楼层的负载较弱,这种模式和惯用的竖向布满框架完全倒转。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bda814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3.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身份证号码:******************[2]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转换层施工对确保建筑功能实现十分重要,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转换层结构和施工方法。
文章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梁式转换层的特点和施工设计要点,结合实例研究施工的具体方法,帮助技术人员合理使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转换层的内涵和特点高层建筑由于融入了很多不同功能,有着功能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分布在同一条垂线上,多数布局是顶部为酒店、中部为写字间、下层为大型商超和娱乐场所。
针对不同功能楼层,都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以及轴线布置方式,建筑下层的大开间可以通过大柱网、少设墙实现;对于上部小开间,就要设置多墙体。
建筑物的荷载会向下方集中,而建筑结构的上部受力较小,因此正常情况下建筑的结构应该是下方墙多,而上方柱网稀疏,并且墙少,但会和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产生矛盾。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能支撑多种功能,在结构出现变化的地方设置转换层。
转换层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建筑上部为酒店,底层为门厅、会议厅等,剪力墙结构为框架剪力墙,会将转换层设置在大空间的顶板位置。
高层建筑上部为剪力墙结构住宅;下层为一层或者多层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商业用房,在结构形式变化的地方设置转换层。
建筑结构如果上下部机构对齐但轴线并不重合,就要在轴线错开的位置专门设置转换层。
建筑的外围为密柱筒体结构,建筑的底层柱距增大,就需要在形成大入口时设置结构转换层。
二、梁式转换层受力性能分析(一)转换大梁受力特点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结构,必须严格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做好对转换层内部结构受力情况分析,做好对整个转换层结构的分析和计算工作。
转换层结构和普通梁结构相比,会承受更为集中的应力,或者悬挂下部会承受多层重力,导致大梁的内部应力比较大,因此需要加强竖向荷载设计。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13ef34f90f76c660371a88.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显著增加,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不仅需要满足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不同用途的高层建筑所追求的的功能有所区别,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施工共作,不同结构的差异主要通过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式来解决,所以,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要求有着积极地意义。
本文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述1.施工技术内容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结构,不仅合理的对下层建筑进行了封顶,而且为上层建筑发挥了基础的作用,可以说是高层建筑中的桥梁。
转换层的设置在建筑中的灵活性较强,转换层可以设置在任意高度的楼层位置。
转换层空间包括楼体的基础设置,比如:管道等。
实体版、箱式以及梁式结构是转换层中使用较多的一类结构,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梁式结构。
基于梁式转换层的设计以及施工并不复杂,相对最为简单和灵活,同时受力的均匀性好,所以被应用于底端范围较大的结构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梁式转换层中应用最多的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一类结构在材料的使用方面资金投入量小,同时,操作以及施工简单容易,技术成熟度更高。
但是这一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是基于结构的体积以及质量较大,所以施工中所承受的载荷量极高,导致了操作的难度加大。
2.施工特点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是:下部结构所承受的载荷量较大,上部结构所承受的载荷量较小,所以结构整体的受力均匀性差,可以通过确定的技术方式使结构的整体受力得到妥善的调整,以实现建筑形式多元化的合理解决。
主要应用的技术为梁式转换层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上层和下层的合理转换,比如,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建筑中,使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加大,同时,发挥了建筑良好的商业价值。
略议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略议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8902b1bf8c75fbfc67db287.png)
略议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施工项目都纷纷涌现出来,由于不同建筑的功能以及用途都不同,所以,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布置都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应运而生,在建筑工程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梁式转换层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梁式转换层对解决高层建筑中上下结构在竖向不连续的问题有着良好的效果。
虽然梁式转换层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我国的施工单位也对其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以及探讨,但是,对梁式转换层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以下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相关施工及时研究。
一、梁式转换层技术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不同结构相互连接的重点部分,它即是对下部建筑的封顶建筑汉作为建筑上部结构的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构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转换层可沿着建筑的高度方向在建筑任意楼层进行布置转换层的空间常常作为技术设备层,在其内安装管道、设备等附属设施,结构转换层的常见形式有实体板式、梁式、箱型等其中梁式转换层使用最为常见,其具有设计简单、施工方便、受力清晰等特点,通常用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在梁式转换层当中最常见就是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所用结构材料相对便宜施工和设计相对较为简单沮经验及技术较为成熟其缺点为自重和截面很大在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建设难度大二、梁式转换层的施工1.模板与支架的施工1.1斜撑的施工在设置斜撑杆时应采用小于或等于45度角的方式进行运用治柱面竖向排距应控制为lm,梁底斜撑杆协调梁底模板的外钢楞将其间距控制在400mm将其上端与模板底伸入,并扣接梁度模外钢楞采用双扣件抗滑保险进行保护梁底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尽可能实施同时搭设若跟不上也应对大量钢筋骨架就位之前实施搭设结束捉使斜撑支架及梁下排架的同步受力得到保证将所有斜撑杆尽可能扣接梁下排架的立杆及横杆,同时连接楼层满堂架捉使斜撑支架的稳定性及整体性得到加强1.2立杆及扫地杆的施工立杆的上端应和梁底的内楞、外楞实施分别扣接捉使产生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存在的钢垫块上进行支撑梁下排架下对扫地杆进行设置,中间运用两道大小横杆,运用斜撑在梁底排架两侧进行横向设置纵向对双肢剪力撑进行设置并在梁下排架和楼层满堂架构成一体从而将排架的空间刚度得到增加1.3钢管支撑施工在支撑体系中,一定应对木楔的顶紧状态、钉钉子及防止滑动现象进行检查.i}免钢管对楼板进行作用从而出现集中荷载现象详细检查及验收进场的构配件,确保扣件及底托都具备出厂合格证书对于碗扣脚手架应对碗扣及杆件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杆件不存在变形现象当与规定要求相符后即可投入使用要求各级对施工方案进行共同制定逐级实施技术交底结合碗扣脚手架施工方法及梁式转换架体支设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作业2.钢筋的连接及绑扎施工对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来说,存在大量钢筋用量,且型号多样转换梁存在较大截面梁上下的钢筋布置状况相对复杂确保放样及下料达到准确效果最为重要的则是对钢筋连接及绑扎进行合理安全2.1钢筋翻样及下料转化大梁施工中存在大量钢筋用量具有主筋长且布置密的特点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存在较多主筋,且包括腰筋及柱筋等应对主筋实施弯起锚固,因此出现钢筋密集现象任何主筋就位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大量返工出现,所以,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这是准确地翻样及下料:1.在钢筋翻样前应对设计意图进行掌握对设计文件及相关说明进行审核及熟悉确保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得到掌握在翻样过程中应与实际相结合对施工方便进行考虑。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1b4a62f1fab069dc5022012a.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高层建筑为了适应不同功能的空间需求,要求建筑结构形式有所改变,必须在此设置转换层,以完成上部结构力传递至下部结构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建成的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占70%以上。
它可以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中上下部结构在竖向不连续的问题。
目前,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国内应用虽然很多,也在施工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但总体来说,都不够深入和全面。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设计施工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一、工程概况某大厦是一个集娱乐、购物、居住商住综合大楼。
总建筑面积39000㎡,建筑总高97m,共 29层。
其中1-4 层为商业楼层,五层为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以上为住宅塔楼,本建筑位于六度抗震区,建筑场地为ⅱ类,地下室两层。
裙楼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以上为剪力墙框架体系在第四层设置梁式转换结构,层高为6.2m,转换层框支梁宽 500~1500mm,梁高均为 2.2m,转换层最大框支梁截面为 1800~2200mm(h),梁净跨为6.8m,与之相对应的柱截面为700~1800mm。
二、结构设计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大梁作为结构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结构变为下部三层以柱为主的大空间结构,满足建筑上使用功能的需要,在结构设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构件截面的确定转换大梁(即框支梁) 截面组合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应满足公式1 的要求,有地震组合时: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取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 c80 时,取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至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采用;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 为构件截面宽度;ho——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78bd69caaedd3382c4d30f.png)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转换层框支柱及框支梁的特点,并对框支柱钢筋的施工及框支梁钢筋施工进行阐述。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特点分析;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转换层的施工是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必须事先根据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梁式转换层施工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质量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返工的重大损失。
因此对于转换层的施工应该高度重视关键的施工技术问题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转换层施工的可靠性。
1工程概况本工程属多功能商住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总高92。
1m。
首层至四层为商业门店,五至三十层为住宅。
其中一至四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四层为梁式转换层;五至三十层为剪力墙结构。
2梁式转换层框支柱及框支梁的特点2.1构件截面尺寸大,主筋及箍筋种类多且直径较大转换层层高5.53m,框支柱截面尺寸为1200×1200、1200×1800;框支梁截面为1200×2000、800×1800两种。
框支柱主筋直径为36mm、32mm及28mm,框支梁的主筋直径为32mm及25mm,且均为三级钢筋。
大直径钢筋重量大不易倒运,在制作过程对钢筋机械设备磨损较大,所以要安排好人力及设备以保证钢筋下料的及时性。
箍筋的种类繁多且直径较大,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加工。
一次制作的数量不要过多以免箍筋尺寸产生误差,导致绑扎过程中箍筋无法绑扎到位。
制作好的箍筋要按次序分类堆放,吊装至作业面时减少了施工人员挑料的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绑扎过程中大直径钢筋不易绑扎到位,尤其是框支柱及梁主筋的间距不易控制。
箍筋绑扎前要严格按照间距在主筋上做好标识,绑扎时按照图纸要求将箍筋绑#ln位。
2.2直螺纹连接技术要求高由于钢筋直径较大且自重较大,所以钢筋连接采用对焊或电弧焊都不妥,不易操作且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697b7f1c8d376eeaeaa31ab.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摘要:当前,在有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中,转换层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高层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
本文就从高层建筑的实际出发,谈一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的技术以及要点,以期可以为增强梁式转换层施工质量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高层建筑开始趋于多功能以及多用途的方向发展,由于建筑物每一个部分的使用功能以及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布置也相应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为了能有效适应建筑物结构型式的转变与过渡,转换层就出现在了高层建筑工程当中。
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梁式转换层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它可以有效解决高层建筑竖向不连续的情况。
当前,在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的应用虽然非常多,但从整体上来讲,应用的都不够深入与全面。
本文就通过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做一些详细研究,望能够给以后的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提供一些经验,并有效促进此项技术在高层建筑中推广实施。
1转换层的定义及分类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物某楼层的上下部分因为平面使用的功能不相同,楼层上下部分利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那么此楼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
当前的高层建筑多数为低层商用,上层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以及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一般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
转换层按照其结构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是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可以有效的将上面的剪力墙转换为下面的框架,以用来创设一个内部比较大的自由空间;第二是上层与下层柱网以及轴线改变。
转换层上层与下层的结构形式没有变化,可是经过转换层让下层柱的间距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大柱网,并且多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入口;第三是对结构形式以及结构轴线的位置同时转换。
基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
![基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239c6b1ed9ad51f01df226.png)
2 基 于高层建筑钢 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 的特点
而技 术研究基 本的要求为 追求 同实 际情况 中最大 限度 的符合 。 因为高层建筑 的下部结构具有较 大的受力且上 部结构具有 模板装置 中周转 以及使用 设计 、 设置 以及 装拆设计 、 结构 以及构 较小 的受力 , 因此上部墙少且柱 网疏 、 下部墙多且柱 网密是较为 造 的设计是模板工程 中主要 的设计部分 。然而 由于本文是对转 适宜 的布置 。而这样 导致 建筑功能 的相关 要求 同常规 结构的布 换 层 施 工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所 以只 详 细 探 讨 模 板 装 置 的 设 置 以及
线有效错开上部楼层 的剪 力墙 的结构 ,使上 部结构 以及下部 结 于梁 度模外的钢楞 , 且 为了抗滑移的保 险要作双 扣件 。此外 , 斜 构之间具有不对齐布置形 成 [ 1 】 。② 转换上层 以及下层 的结构 类 撑杆下支 点的主柱面 应该对 内设定位 的短筋 凹槽 进行预 留 , 所 型,在上部是框架 的剪力墙 的结构 以及剪 力墙 的结构 中广泛 应 在楼 层柱根部为最下排 中斜撑杆下支 点。尽量 同时搭 设梁 下排 用 该种转换层 , 其 可把上部的剪力墙往 下部框架转化 , 便于对 内 架 以及 梁 底 的 斜撑 支 架 , 即 使梁 底 的 斜 撑 支 架 跟 不 上 梁 下 排 架 , 部较 大且 自由的一个空 间进行 创造。③改变上 下层的轴线 以及 亦应 该确 保于大梁钢筋的骨架就位之前将 其完整搭设 ,便 于保 柱 网, 此 类 型 虽 未 改变 转 换 层 的 下 部 以及 上 部 之 间 的结 构 形 式 , 证梁下排架 以及斜撑支架可以同步 的受力_ 引 。各个斜撑杆应该尽
高层建 筑 钢筋 混凝 土 粱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 中  ̄ 8 3 碗 扣式 脚 手钢 管搭 设排 1 ) 4x . 5 架 作为转 换结 构 模板 支架 ,可 调支 托 安放 于 钢 管 支撑 顶端 , 把 小 中 4 x . 再 83 5钢管 安 放 在 可 调支 托上 ,碗扣 式 钢管 立柱 承受 的 是轴 向 力 作 用在模 板 支架 上 的荷载 特 别大 ,用 钢 管 碗扣 脚手 架做 支撑 最关 键 的 问题 是 绝对 不 能 出现模 板 支撑 倒塌 事故 ,否 则损 失 和影 响 极大。 凶此 ,即使在 排架 维 间距均 满 足设计 要 求条 件下 , 仍须 采取 必要 的附加 保证 措施 。 ( 对 进 场 的构 配 件进 行 检 查 验 收 , 件 2 ) 扣 及 底托 等要 有 厂合 格证 ,碗 扣脚 手 架要 检 查 碗扣 与杆 件 的焊接 质量 , 件 的变形 情况 。 杆 达 到规 定后方 可使 用 。 扣什 符合 《 管脚 手 架扣 件》 的规 定 要 钢 求: () 3各级 共 同制 定施 工 方 案 , 逐 级 进 行 并 技 术交 底 ,参 照公 司的碗 扣式 脚手 架施 TT 法 及 已施工 的梁式 转 换架 体支 设 的经 验进 行 施T, 执行 《 合钢 模 板技 术规 范》 建筑施 组 和《 丁 扣件式 脚手 架安 全技 术规 范》 。 3钢 筋的连 接和 绑扎 高层 建筑 梁式 转 换层 钢筋 用量 大 、型 号 多 ;转换 梁 截面 大 ,梁上 下钢 筋布 置 错综 复 杂。 准确 放 样与 下料 、合 理 安排好 钢 筋连 接 和绑扎尤 为重 要 31 . 钢筋 翻样 与下 料 转 换 大梁 的含 钢量 大 , 主筋 长 , 置 密 , 布 在 两梁 相交 的柱节 点 区 上下共 有几 十层 上 百 根 主 筋 存此 “ 聚 ” 加 上 腰 筋 、 筋 等 , 筋 相 , 柱 主 还 须弯 起锚 『 , 筋 “ 位 ” 象十 分突 出 , 占众 】 抢 现 准 确 地 翻样和下 料是 钢筋 顺利 施工 的前 提 。 ( 钢筋 翻样前 必 须弄 清设 计意 图; 1 ) 审核 、 熟 悉设计 文件 及 有关 说 明 ;掌 握现 行 规范 的 有 关规 定 。 翻样 要结 合实 际并考 虑方 便施 j 。 二 ( 般设 计转 换 大梁 的 主筋存 柱 节点 区 2 卜一 均 弯起 锚 固 , 施1 难度 大 。 可与设 计单 位协 商 解决。 如 :大梁 的最 上一 排 而筋 向下 弯 并锚 至 底筋 以上 :底筋 的 最下 一排 主筋 尽 量靠 柱 边 上 弯 2d 其余 主筋 全部 取 销弯 锚 , 5, 负筋 亦 不 起 弯 , 伸 至 弯 起 筋 即可 ( 截 面大 , 固 均 柱 铺 K度满 足要求 ) 一 这样 一来 , 大 了节点 空 间 , 增 为混 凝土 的 灌 注和 振捣提 供 r条件 。 f 3 1梁上 部 的主 筋接 头要 求设 置 在跨 巾 l 跨 长 内 , 部 主筋 接头 要求 设 在 靠 近支 庠 / 3 下 1 跨 长 内。 1 3 3 . 部位 钢筋 连接 厅式 2各 转换 层 中钢 筋 的种类 繁 多 ,不 同位置 钢 筋受力 情况 也不 尽相 同 。 j . r 此 各部位 应综 合 大
类: () 、 1上 下层 结构 类型 的转换 这种 转换 层广 泛应 用 于上 部 为剪力 墙 结 构 和框 架剪 力墙 结构 ,它 将上 部剪 力墙 转 化
为下部 的框 架 ,以创 造一 个较 大 的 内部 自由
空间。
( ) 、 层柱 网 、 2上 下 轴线 改 变 转换 层上 、 结 构形 式没 有改 变 , 下 但是 通 过 转换 层使 下层 的柱距 扩 大 , 形成 大柱 网 。 常用 于外 框筒 的下层 , 形成 较 大 的入 f 。 1 同时转 换结 构形 式 和结构 轴线 位 置 :即上 部 楼 层剪 力墙 结构 通过 转换 层 轴线 错开 ,形 成 上、 下结 构不 对齐 的布 置 。 2模 板及 支架 的施T 混凝 土梁 式转 换层 的模板 工程 技术 是 施 工 技术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离不 开施 工技 术 的 基 本属 性和 特点 , 这就 是 条件 的多 变性 、 数 参 的难控 性和 理论 与实 际情 况的差 异性 。 模板 工程 的设计 包括 : 模板 装置 ( 工程模 板 及支 架 , 或 以下 同) 的 结 构 和构造 设计 ,模 板装 置 的设 置和 装拆 设 计 及模 板装 置的使 用和 周转设 计 。 21斜 撑 的施 工要 点 . 所有 斜撑 杆按小 于或 等 于 4。 5角设 置 , 排 距 沿柱 面竖 向为 l 梁底 斜撑 杆 同粱底 模 板 m, 的外钢 楞相 协调 , 间距 为 40 m, 0 r 其上端 伸 至 a 模 板底 并与 梁度 模外 钢 楞相 扣接 ,并作 双扣 件 抗滑 移保 险 ,斜撑 杆 的下支 点 主柱 而预 留 的 内设 定位 短筋 的 凹槽 ,最下 排斜 撑杆 的下 支点为 所在 楼层 的柱根 部 。 梁 底 斜 撑 支 架尽 量 与 梁 下 排 架 同 时 搭 设, 如跟 不上 , 必须 保证 在 大梁 钢筋 骨架 就 也 位 前搭 设完 毕 ,以确 保斜 撑 支架 与梁 下排 架 同步受 力 。 2 . 杆 和扫地杆 的施 工要 点 2立 立杆 的 上端 直接 与梁 底 的 内楞 、 楞 分 外 别 相扣 接( 楞 紧贴在 内楞 下 面) 而形 成 双 外 , 从 扣 件抗 滑移 保险 。 立杆 的下 端 支撑 在楼 面上 铺设 的通 长木 板 上设 置 的钢垫块 上 。 梁 下排 架下 设 扫地杆 ,中间设 两道 大 小 横 杆 , 底 排架 两侧 , 向设 置斜 撑 , 向设 梁 横 纵
受 力情 况 、 T难 度 、 施 经济 效益 等采 用不 同 的 连 接方 式 。 ( 转 换层 大 梁 的主筋 是转 换层 中最 重要 1 ) 的受力 单元 ,应 采用 最可 靠且 对钢 筋无 损害 的连接 方式 , 通常 采用 冷挤压 连接 法 。 f) 换 层 柱钢 筋 、 力 墙竖 向 分布 筋宜 2 转 剪
参 考 文 献
f1 玉太 , 同月 钢 筋混 凝土 梁 式转 换层 施 1张 季 5 要 点探 讨 . 建优化 ,0 5 第 0 期 . - 基 2t 年 ) 2 f 章 高 明. 2 1 高层 建 筑钢 筋混 凝 土 梁式 转 换 层 施 工技 术研 究 广 东建材 ,0 7年 第 1 期. 20 0
采 用 电渣压 力焊 。 f) 换层 主 梁腰 筋及 箍筋 、 系梁 主筋 、 3转 联 板 钢筋 一般采 用 闪光 焊接 。 () 他 受 力较 次 要 部位 , 4其 如联 系 梁 架力 筋 及箍 筋可 采用 绑扎 连接 。 4混 凝土 浇筑技 术
转换 梁混 凝 浇筑 量大 , 筑速 度块 , 的 浇 总 浇 筑 时 间长 ,又要 考 虑 温度 应 力 的影 响 , 因 此, 施工 过程 中要 注意 以下几 点 。 ( 混 凝 上施 ] 尽 量安 排 在 白 天进 行 , 1 ) I 并 确 保混凝 土 的输 送不 问 断 。混 凝 土浇筑 应分 层 进行 , 每层 高度 控 制在 3 0 m 5 0 m。每 0m ~ 0m 层 间 隔时 间 15 ~ h .h 2 。 () 凝 土 的振 捣 采 用机 械 振 捣 为主 , 2混 人 工扦 插 为辅 。 插入 振 动器 宜采 用快 插慢 拔 ,振动 时 间 以出现 泛浆 为 准 ,同时插 入点 距离 应在 振动 棒 有半 径 1 5倍范 围 内。 . 2 在 梁柱节 点 处 , 钢 筋太 密 , 若 振动 不能插 入 ,则 采用 钢扦 插 ,在梁 柱侧 模 用橡皮 锤 敲 打, 用人 T振 捣来 弥补 。 f) 板混 凝 土 浇 筑 , 在梁 处 采 用插 入 3楼 除 式 振动 器外 ,其 余均 采平 板振 动器 沿垂 直浇 筑 方 向来 回振 捣 。 平板 振 动器 依 口成排 进行 ,且 排 与排之 间应有 一定 的搭 接 , 保 混凝 土不 漏振 , 确 以达
置 双肢 剪刀 撑 ,同时将 梁 下排 架 与楼层 满 堂
架 连为 一体 , 以增 加排 架的 空间 刚度 。 23钢 管 支撑 的施丁 要点 _ 支撑 体 系 中 ,一 定要 注 意检查 木楔 是 否 顶 紧 、 钉 子 、 滑动 , 是避 免 钢 管直 接 作 钉 防 这 用 于楼 板形 成集 中荷 载品
用 。本 文 针 对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式 转 换 层 施 工 技 术 进 行 了 具 体 综 述 。 关 键 词 : 凝 土 ; 换 层 ; 工 技 术 混 转 施
1转 换层 概述 为 了满 足建 筑多 功能 的要 求 ,必须 在 结 构 中设 置转 换结 构构 件 ,以 实现 自上 而下 结 构 形式 , 轴线 布置 的 自然过 渡 。 换结 构构 件 转 所 在 的楼层 就是转 换层 。 按 转换 层 所 实 现 的 结 构 转 换 可 分 为
建 筑 技 术
基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
赵 永
( 南 省 第二 建 筑 工程 公 司 , 南 昆明 6 0 0 ) 云 云 5 2 3
摘 要: 随着社 会科 技 的发展 , 建筑技 术 不断 的提 高 , 转换 层施 工技 术 应运 而 生 , 建筑 施 工 中梁式 转 换层 施 工技 术得 到 了广泛 应 在
到 其密 实度 。
为保证 楼板 混凝 土 厚度 ,除 在柱墙 筋 外 注 有标 高标 志外 ,还 应加 设用 钢 筋制作 而成 的移动 式高度 控 制件 , 于控 制板 厚 , 用 以保证 板 厚 , 足设 计要 求 。 满 5结 语 梁式 转换 层 的高 层建 筑在 国内应 用虽然 很 多 , 在施 1方 面 作 了一些 探讨 和研 究 , 也 : 但 总 体来 说 , 不够 深入 和 全面 。 都 本课 题是 通 过对 钢筋 混凝 土 梁式转 换层 的施工技 术研究 ,力求 为 以后 的梁式转 换层 施 工技 术 的应用 积 累一 定 的经验 ,促 进该项 技 术 的推广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