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1. 特殊病例评估:在应用麻醉药品之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类型、程度和相关风险因素。

2. 麻醉药品选择: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进行应用。

常用的麻醉药品包括局部麻醉药、镇痛药、全身麻醉药等,医务人员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最适合的药品。

3.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这包括药物剂量的调整、给药途径的选择、应用时机的确定等,以确保疼痛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到控制。

4. 常规监测:在应用麻醉药品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5. 不良反应预防:在应用麻醉药品时,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告知,包括麻醉药品的可能不良反应和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6. 病情动态评估:在应用麻醉药品期间,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7. 多学科合作: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与麻醉科、疼痛科、护理人员等多个学科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以确保疼痛控制的协调性和综合性。

8. 患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的教育,包括麻醉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自我监测与管理技巧等,增强患者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9. 定期随访:对于接受麻醉药品治疗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0. 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麻醉药品的正确应用和患者的安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份基于临床实践经验的通用原则,具体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需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在应用麻醉药品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阅读相关药品说明书、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确保符合临床实践的规范和要求。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是为了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 麻醉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疾病史等因素确定剂量。

2. 麻醉药物的应用途径。

根据手术部位和麻醉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应用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吸入麻醉、神经阻滞等。

3. 麻醉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应注意麻醉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麻醉药物的管理。

应采取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

5. 麻醉药物的监测。

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生命体征、麻醉深度、镇痛效果等方面。

6. 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7. 麻醉药物的储存和处置。

应对麻醉药品进行专门的储存和处置,避免出现误用或滥用的情况。

以上是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这些指导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 1 -。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旨在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保障患者安全。

下面从麻醉药品的种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麻醉药品种类
1.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异氟醚等,常用于手术麻醉,需配合氧气使用。

2.静脉注射麻醉药:如芬太尼、吗啡等,可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治疗中使用。

3.神经传导阻滞剂: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可在神经阻滞麻醉时使用。

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麻醉药品的使用需由专业医师在特定环境下进行。

2.在使用麻醉药品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使用麻醉药品的剂量需科学合理,尽量避免过量使用。

4.术中需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体温等,确保患者安全。

三、并发症的预防
1.术中需防止患者吸入呕吐物,避免误吸导致呼吸道阻塞,可在手术前使用抗呕药进行预防。

2.麻醉药品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

3.手术后需给予足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促进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麻醉药品的使用须注意到药品种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服务。

医务工作者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
自身的业务水平。

同时,在应对不同病情和药品的使用时,需保持敏锐的反应和决策能力。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分类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根据药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程度,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学习和理解原则:深入学习最新版指导原则,掌握其核心内容和要求。
遵循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最新版指导原则,确保患者安全。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自身实践,根据反馈和经验不断改进,提高应用效果。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支持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最新版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运输规定:需持有相关证明文件,按照规定路线和方式运输,确保药品安全。
特殊情况处理:如遇紧急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药品质量。
监管措施:国家药监局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储存和运输实行严格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和调配
处方审核:药剂师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与医生的处方一致。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使用和管理。
学习最新版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方法和途径
参加培训课程:参加由医疗机构或专业机构举办的培训课程,深入了解最新版指导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阅读权威教材:选择由权威机构出版的最新版指导原则教材,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
参加学术会议:参加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的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参考相关资料:查阅最新的临床研究资料、指南和专家共识,了解最新版指导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和手术需求,合理应用麻醉药品的原则。

以下是一般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 个体化治疗:麻醉药品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用量。

2. 安全性优先:麻醉药品的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

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麻醉药品,并遵循安全使用的原则,如适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3. 确定麻醉深度: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需要,确定麻醉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指标,调整麻醉药品的用量。

4. 多模式麻醉:不同的手术可能需要多个麻醉药品的组合使用,以达到多模式麻醉的效果。

例如,局部麻醉结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品的用量,降低麻醉的风险。

5. 麻醉后恢复:麻醉药品使用后,需要注意患者的恢复情况。

监测
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以及管理有效的镇痛措施,帮助
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个体化选择麻醉药品,确保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并监测患者的
恢复情况。

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是指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处于抑制状态或产生身体上的疼痛感减轻的药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最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运而生。

麻醉药品的分类根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和产生的效果,麻醉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全身麻醉药: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等,主要用于手术期间的全身麻醉。

2、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期间的局部麻醉。

3、止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等,主要用于缓解疼痛。

4、镇静药:包括咪达唑仑、地西泮等,主要用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麻醉药品的使用原则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只有在具备医疗资质和条件的医院或者诊所,才可以使用麻醉药品。

2、严格控制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4、严格监测患者情况: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是一些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

2、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药品准备、人员配备和应急预案等。

3、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4、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5、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注意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保持患者的身体健康。

6、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环节。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麻醉药品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手术时
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包括静
脉麻醉药、插管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等。

2. 剂量的确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需要,确定
合适的麻醉药品剂量。

剂量过大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呼吸
抑制等副作用,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3. 给药途径的选择: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的考虑:麻醉药品的应用需考虑
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患者的禁忌症。

例如,麻醉药品与
局部麻醉药、镇痛药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5. 监测和管理:麻醉过程中需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管理。


括心电图监测、呼吸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麻醉深度的
监测和调节。

总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
要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管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
舒适。

此外,麻醉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护
人员的安全。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规定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误区绝大多数麻醉药品具有镇痛作用。

目前,将麻醉药品尤其是阿片类药用于癌症患者镇痛是麻醉药品的主要用途之一。

但是,某些地区、单位在使用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药宜在疼痛剧烈时使用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选择镇痛强度低的镇痛药,使用最小剂量。

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

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癌症患者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因此,不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

2.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临床上,对癌症患者疼痛进行镇痛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睡眠,是对癌症患者镇痛治疗的最底标准。

理想的镇痛治疗目的是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休息、活动、工作。

绝不能满足于癌症患者疼痛部分缓解,必须追求疼痛完全消除。

3. 用哌替啶镇痛最有效安全现在不提倡将哌替啶用于癌症镇痛治疗,WHO也未将哌替啶列为对癌症疼痛镇痛治疗的药物。

理由是:①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1/8。

②哌替啶镇痛持续时间仅为吗啡的1/2~2/3。

③哌替啶的代谢物为去甲哌替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有毒性作用,其半衰期长达3~18h。

④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要达到镇痛效果口服必须增加剂量,此时,去甲哌替啶的量成倍上升。

⑤由于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而肌内注射本身会导致疼痛。

总之,哌替啶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

临床医药人员必须改变将哌替啶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局面。

4.阿片类药只宜对晚期癌症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三阶梯推广工作中的误区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
• 癌痛治疗不宜使用度冷丁
➢ 止痛作用欠佳,是吗啡的1/10-1/20 ➢ 用于慢性癌痛会产生较严重不良反应 ➢ 度冷丁不符合癌症三阶梯治疗的口服原则
• 2.心肌梗死:用于血压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 有镇静和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缓解恐惧 情绪。
• 3.心源性哮喘:暂时缓解肺水肿症状。 • 4.麻醉和手术前给药:使病人安静并进入嗜
睡状态。
关于麻醉药品使用的剂量
药物手册用量
哌替啶
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
常用量 极量
1次25-100mg 1日100-400mg 1次150mg 1日600mg
极量240mg/ 4~6次/日
含可待因的止咳药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禁用 于1岁以下的婴儿和急性腹泻的幼儿
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 麻醉药品
芬太尼注射液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 芬太尼透皮贴剂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硫酸吗啡缓释片
磷酸可待因片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处方管理
➢ 第五十条 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 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 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 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 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的五专管理
专人负责
பைடு நூலகம்
采购管理
专柜加锁
出入库管理
专用账册
储存与发放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附件: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言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根据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对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协调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控制;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类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为加强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这类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运输和进出口管理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8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并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受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取了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品,从适应症、应用原则、使用方法、慎用及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几方面作出规定,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的处方规定: 四、麻醉药品的处方规定:
一次处方药量: 麻醉药品: 注射剂-- ≤ 3日用量 控(缓)释剂-- ≤ 15日用量 (实际≤ 5日用量) 其它(如贴剂)-- ≤ 7日用量 (实际小于等于5日用量)
麻醉药品的处方规定: 四、麻醉药品的处方规定:
一次处方药量: 精神药品: 第一类注射剂-- ≤ 7日用量 第一类其它剂-- ≤ 15日用量
一、癌痛的药物治疗: 癌痛的药物治疗:
4、癌痛分级: A、主诉分级法:VRS
将疼痛分为4级: 将疼痛分为 级
0级:无疼痛。 1级:(轻度疼痛)虽有痛感但可以忍受,并能正 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 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 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 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表现或被动体位。
三、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便秘: 多饮水,进纤维,增加活动量,预防性使用轻 泻剂及(或)肠动力药物。 发生便秘可: 1、药物导泻:可用果导、番泻叶、杜秘克、便 塞停等。 2、必要时临时灌肠。 恶心呕吐: 可用胃复安,重度呕吐可用5-HT受体拮抗剂, 如格拉司琼等。
三、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癌痛的药物治疗: 癌痛的药物治疗:
5、癌痛药物治疗5原则: E、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应密切监护,观察用药反应, 使病人的在获得最佳疗效的同时副反应最小。
二、癌痛的急性疼痛(突发性疼 癌痛的急性疼痛( 处理: 痛)处理:
可使用达宁、吗啡或奥施康定,奥施康定 含有二类成分,速效部分1小时起效,控释部 分维持12小时。
一、癌痛的药物治疗: 癌痛的药物治疗: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麻醉药品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手术类型及药物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麻醉药品时,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麻醉药品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心肾功能及药物代谢速度进行精确计算。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剂量不足则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患者疼痛,影响手术进展。

第三,麻醉药品的给药方式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状况进行选择。

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给药、吸入给药、局部麻醉等。

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以实现最佳的麻醉效果。

第四,麻醉药品的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五,为了减少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应在术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

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第六,麻醉药品的应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这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八,麻醉药品的应用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

同时,医生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确保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涉及多个方面,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医疗服务。

麻醉药品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手术类型及药物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麻醉药品时,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麻醉药品过敏,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麻醉药品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心肾功能及药物代谢速度进行精确计算。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剂量不足则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患者疼痛,影响手术进展。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版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最新版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包括其使用范围、适应症、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首先,我们来讨论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和镇痛,以及其他疼痛管理的情况。

最新版的指导原则要求医生在使用麻醉药品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麻醉需求和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

在选择麻醉药品时,医生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类型等。

有些麻醉药品对特定年龄段的患者可能更安全,而对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更适用。

所以根据最新版的指导原则,医生应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药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成功。

此外,麻醉药品的副作用也需要被密切关注。

最新版的指导原则要求,医生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该充分了解和告知患者麻醉药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如果发现患者有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医生应该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减少麻醉药品的剂量或停止使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精神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最新版的指导原则要求医生在使用精神药品之前,同样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心理评估、病史询问和实验室检查等,以帮助医生确定精神药品的使用需求和方案。

在选择精神药品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最新版的指导原则强调,医生应该充分了解精神药品的药理作用和疗效,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体重和其他疾病等。

只有通过全面评估,医生才能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疗方案。

与麻醉药品一样,精神药品也存在着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最新版的指导原则要求医生要充分了解精神药品的常见副作用,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引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引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引原则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指引原则,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1.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品- 在选择麻醉药品时,医务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确保选用适合的药品。

- 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麻醉药品的药理特点、副作用和禁忌症,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2. 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正确计算和调整麻醉药品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 在给药前必须确认患者是否已充分禁食禁水,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前期准备工作。

- 给药时应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和药液稀释比例,避免给药过快或过缓导致药效偏差。

3. 观察和监测患者情况- 麻醉药品使用后,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以及出现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麻醉深度等指标,确保患者处于良好的麻醉状态。

4. 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医务人员应了解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和过量反应的处理方法,并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5. 安全使用麻醉药品-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受到保护。

- 使用麻醉药品时,医务人员应端正态度,尊重患者的权益,提供必要的知情同意和信息告知。

本文档提供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指引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规范临床实践,提高麻醉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整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整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规定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临床使用误区绝大多数麻醉药品具有镇痛作用。

目前,将麻醉药品尤其是阿片类药用于癌症患者镇痛是麻醉药品的主要用途之一。

但是,某些地区、单位在使用麻醉药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药宜在疼痛剧烈时使用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选择镇痛强度低的镇痛药,使用最小剂量。

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患者就要遭受疼痛的折磨。

如果长期得不到镇痛治疗,癌症患者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因此,不宜等到疼痛剧烈时使用镇痛药。

2.镇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临床上,对癌症患者疼痛进行镇痛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睡眠,是对癌症患者镇痛治疗的最底标准。

理想的镇痛治疗目的是让癌症患者在不痛的状况下休息、活动、工作。

绝不能满足于癌症患者疼痛部分缓解,必须追求疼痛完全消除。

3. 用哌替啶镇痛最有效安全现在不提倡将哌替啶用于癌症镇痛治疗,WHO也未将哌替啶列为对癌症疼痛镇痛治疗的药物。

理由是:①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1/8。

②哌替啶镇痛持续时间仅为吗啡的1/2~2/3。

③哌替啶的代谢物为去甲哌替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有毒性作用,其半衰期长达3~18h。

④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要达到镇痛效果口服必须增加剂量,此时,去甲哌替啶的量成倍上升。

⑤由于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多采用肌内注射给药,而肌内注射本身会导致疼痛。

总之,哌替啶不宜用于长期疼痛的患者。

临床医药人员必须改变将哌替啶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局面。

4.阿片类药只宜对晚期癌症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少数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要高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言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根据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对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协调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控制;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类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为加强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这类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运输和进出口管理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8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并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受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取了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品,从适应症、应用原则、使用方法、慎用及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几方面作出规定,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概述《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收录的药品系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国内已生产和使用的麻醉药品。

氯胺酮和布桂嗪虽然属于精神药品,但是临床主要用于镇痛,故也纳入本指导原则编写。

本指导原则包括治疗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癌性疼痛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临床麻醉的用药原则。

一、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规范的疼痛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 ,GPM)是目前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只有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明确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的维护和改善。

(二)疼痛的诊断与评估:1.掌握正确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

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评价以及记录,应当客观、准确、直观、便捷。

初始对患者的评价内容包括:(1)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生理、心理功能和对社会、职业的影响。

(2)既往接受的诊断、检查和评估的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结论以及手术和药品治疗史。

(3)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合并疾患或其他情况。

(4)有目的进行体格检查。

(5)疼痛性质和程度的评估。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2. 定期再评价:关于再评价的时间,根据诊断、疼痛程度、治疗计划,有不同要求;对慢性疼痛患者应每月至少评价1次,内容包括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变化)及患者的依从性。

凡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者,还应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行为,如多处方、囤积药物等,以防药物不良应用和非法流失。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规范化疼痛治疗原则为:有效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把疼痛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

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小于3或达到0;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小于3次。

治疗计划的制定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型、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要采取预防为主,决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理,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

此外,要重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四)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胺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

对于轻度疼痛可应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对中度疼痛主要应用弱阿片镇痛药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对重度疼痛,采用常用弱阿片镇痛药无效时可采用吗啡等强效阿片类药。

在行镇痛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辅助药,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药物、作用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以及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的药物。

对癌性疼痛患者,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

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任何一时间点予以使用。

可供选用的方法有外科疗法、神经阻滞疗法、神经毁损疗法和神经刺激疗法等。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宜结合使用。

(五)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1. 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应按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使用镇痛药。

2. 选择给药途径。

应以无创给药为首选途径。

有吞咽困难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禁忌证的,可选择经舌下含化或经直肠给药。

对经口服或皮肤用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者,可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给药。

全身镇痛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反应时,可选用椎管内给药或复合局部阻滞疗法。

3. 制定适当的给药时间。

对慢性持续疼痛,应依药物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间期,治疗持续性疼痛。

定时给药不仅可提高镇痛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

如各种盐酸或硫酸控释片,口服后的镇痛作用可在用药后1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持续作用12小时;而静脉用吗啡,在5分钟内起效,持续1~2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作用在6~12小时起效,持续72小时,每3天给药1次。

故定时给药是非常重要的。

4. 调整药物剂量。

疼痛治疗初期有一个药物剂量调整过程。

如患者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不断调整追加药物剂量,增加药物幅度一般为原用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的发生。

对于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长期应用阿片类患者,可逐渐下调药物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药物剂量调整的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

当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用有反应的药物。

5.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因肠蠕动受抑制而出现便秘,可用麻仁丸等中药软化和促进排便;常见的恶心、呕吐可选用镇吐药或氟哌啶类镇静、镇吐药;对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发现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同时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络酮进行治疗。

如发生过量使用阿片类导致的严重呼吸抑制,应立即注射0.4 mg纳络酮,如果20分钟内呼吸仍无改善,可能是由于0.4 mg的纳络酮不足以逆转摄入体内的阿片类,此时应继续注射纳络酮,直至呼吸改善。

6. 辅助用药。

辅助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应依不同疾病、不同类型的疼痛决定。

辅助治疗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对骨转移、软组织浸润、关节筋膜炎及术后痛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神经压迫、内脏膨胀痛、颅内压增高等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神经痛、改善抑郁和失眠的较理想的药物;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除放射治疗和前述治疗外,降钙素是近年来使用较有效的药物。

总之,疼痛治疗时,选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多种给药途径交替使用、按时用药、个体化用药,可提高镇痛效果。

二、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南,癌症疼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一)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

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

(二)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

(三)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

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

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

(四)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

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

(五)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

三、镇痛治疗中医师的权力和责任(一)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执业医师应慎重选择对疼痛患者有效的用药处方,并进行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医师必须充分了解病情,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疗关系。

使用强阿片类药物之前,患者与医师必须对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达成共识,强调功能改善并达到充分缓解疼痛的目的。

(三)开始阿片类药物治疗后,患者应至少每周就诊1次,以便调整处方。

当治疗情况稳定后,可减少就诊次数。

经治医师要定期随访患者,每次随访都要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镇痛改善情况,用药及伴随用药和副反应。

(四)强阿片类药物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如疼痛已缓解,应尽早转入二阶梯用药,强阿片类药物连续使用时间暂定不超过8周。

(五)对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在用药剂量和次数上应放宽。

但使用管理应严格。

由于吗啡的耐受性特点,因此,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

注射剂处方1次不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1次不超过15日剂量,其他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1次不超过7日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