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结构化方法
02333软件工程简答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简述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概念以及提出软件工程概念的目的。
201804 201810(1)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远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把这一现象称为软件危机;(2)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工程,或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是倡导以工程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以期解决出现的软件危机。
简述软件工程的概念与发展201404发展:6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围绕系统实现技术、软件质量和软件工程管理;80年代以来,主要表现为软件复用技术、软件生产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简述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以及提出软件工程概念的目的。
201704 2016101.计算机软件一般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2.其中,程序是计算机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3.文档是为了理解程序所需的阐述性资料。
4.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是倡导以工程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以期解决出现的软件危机。
简述软件开发的本质及其涉及到的问题。
201904 201504本质: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
问题:(1)如何实现这样的映射,这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2)如何管理这样的映射,以保障映射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这是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简述软件开发的本质及其基本途径。
201710 201510本质:实现问题空间的概念;处理逻辑到解空间的概念;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
途径:系统建模。
简述何谓系统模型以及软件开发中所涉及的系统模型分类。
模型是待建系统的任意抽象。
该抽象是在特定意图下所确定的角度和抽象层次对物理系统的一个描述,描述其中的成分和成分之间所具有的特定语义的关系,还包括对该系统边界的描述;系统模型分为两类: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
软件模型又可进步分为设计模型、实现模型和部署模型等。
名词解释 结构化方法
名词解释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基于系统思维、逻辑分析和组织化原则的问题解决方法。
它通常用于处理复杂问题,包括业务问题、工程问题以及其他需要系统性思考的难题。
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是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这些小问题,并将解决方案组合起来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结构化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分解问题: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简单、更易解决的小问题。
这有助于理清问题的本质,并从整体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
2. 逐步解决: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和优先级,有条不紊地解决一个个小问题。
这可以确保问题解决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3. 分工合作:结构化方法可用于协调不同团队成员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合作解决问题。
4. 改进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构化方法促使人们不断改进解决方案,并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调整方法。
总之,结构化方法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它通过分解和组合的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协助企业进行人事管理的软件。
它可以包括员工档案管理、招聘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福利管理等多个模块。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方法主要有原型法、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1.原型法原型法是指通过对一种模型的迭代设计,最终得到最终产品的一种方法。
采用原型法可以快速地建立一个可行的原型,利用这个原型,对软件进行不断的测试、调整、修改,以确保软件的完成符合用户的要求。
2.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是一种按模块划分任务的开发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开发效率的同时,确保软件的结构清晰、可维护、可扩展和可靠性高。
3.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把程序中的各个实体看做是相互作用的个体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模块的软件开发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软件的高效、灵活、易维护和扩展性强。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从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自动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1.人力资源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员工档案、招聘信息、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同时,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出员工的素质、能力、技能等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流程的规范化与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可以实现企业的流程规范化和自动化。
例如,员工调动申请流程、绩效考核流程、加班申请流程等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
此外,软件还可以实现工作流自动化,将繁琐的操作自动化处理,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还可以实现员工培训管理、晋升管理、福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发和管理人才。
软件工程-课程目录-大纲视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
第一章绪论1.1 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2 软件开发的本质1.3 本章小结第二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约2.1 需求与需求获取2.1.1需求定义2.1.2 需求分类2.1.3 需求发现技术2.2 需求规约2.2.1 需求规约定义2.2.2 需求规约(草案)格式2.2.3 需求规约(规格说明书)的表达2.2.4 需求规约的作用2.3 本章小结第三章结构化方法3.1 结构化需求分析3.1.1 基本术语1.数据流2.数据存储3.数据源和数据谭3.1.2 系统功能模型表示数据流图(Dataflow Diagram)3.1.3 建模过程1.建立系统环境图, 确定系统语境2.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建立系统的层次数据流图3.定义数据字典数据流条目给出所有数据流的结构定义数据存储条目给出所有数据存储的结构定义数据项条目给出所有数据项的类型定义4.描述加工(1)结构化自然语言(2)判定表(3)判定树3.1.4 应用中注意的问题(1)模型平衡问题(2)信息复杂性控制问题3.1.5 需求验证3.2 结构化设计3.2.1 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目标及其表示(1)Yourdon提出的模块结构图(2)层次图(3)HIPO图2.总体设计步骤(1)变换型数据流图——变换设计(2)事物型数据流图——事物设计3.模块化及启发式规则(1)模块化1)耦合①内容耦合②公共耦合③控制耦合④标记耦合⑤数据耦合2)内聚①偶然内聚②逻辑内聚③时间内聚④过程内聚⑤通信内聚⑥顺序内聚⑦功能内聚(2)启发式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 提高模块独立性2)力求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适中4)尽力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测3.2.2 详细设计1.结构化程序设计2.详细设计工具(1)程序流程图(2)盒图(N-S图)(3)PAD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4)类程序设计语言IPO图、判定树和判定表等也可以作为详细设计工具3.3 本章小结第四章面向对象方法——UML 4.1 UML术语表4.1.1 表达客观事物的术语1.类与对象1)类的属性(Attribute)2)类的操作3)关于类语义的进一步表达①详细叙述类的职责(Responsibility)②通过类的注解和/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的形式和/编程语言, 详述注释整个类的语义和/或各个方法③通过类的注解或操作的注解, 以结构化文本形式, 详述注释各个操作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甚至注释整个类的不变式④详述类的状态机⑤详述类的内部结构⑥类与其他类的协作4)类在建模中的主要用途①模型化问题域中的概念(词汇)②建立系统的职责分布模型③模型化建模中使用的基本类型2.接口(Interface)(1)采用具有分栏和关键字《interface》的矩形符号来表示(2)采用小圆圈和半圆圈来表示3.协作(Collaboration)4.用况(Use Case)5.主动类(Action Class)6.构件(Component)7.制品(Artifact)8.节点(Node)4.1.2 表达关系的术语1.关联(Association)(1)关联名(Name)(2)导航(3)角色(Role)(4)可见性(5)多重性(Multiplicity)(6)限定符(Qualifier)(7)聚合(Aggregation)(8)组合(Composition)(9)关联类(10)约束①有序(ordered)②无重复对象(set)③有重复对象(bag)④列表(list)或序列(sequence)⑤只读(readonly)2.泛化(Generalization)①完整(Complete)②不完整(Incomplete)③互斥(Disjoint)④重叠(Overlapping)3.细化(Realization)4.依赖①绑定(Bind)②导出(Derive)③允许(Permit)④实例(InstanceOf)⑤实例化(Instantiate)⑥幂类型(Powertype)⑦精化(Refine)⑧使用(Use)可模型化以下各种关系(1)结构关系1)以数据驱动2)以行为驱动(2)继承关系(3)精化关系(4)依赖关系4.1.3 表达组合信息的术语——包1)访问(Access)2)引入(Import)4.2 UML模型表达格式1.类图(Class Diagram)(1)模型化待建系统的概念(词汇), 形成类图的基本元素(2)模型化待建系统的各种关系, 形成该系统的初始类图(3)模型化系统中的协作, 给出该系统的最终类图(4)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2.用况图(Use Case Diagram)所包含的内容(1)主题(Subject)(2)用况(Use Case)(3)参与者(Actor)(4)关联、泛化与依赖模型化工作1)关于系统/业务语境的模型化①系统边界的确定②参与者与用况的交互③参与者的语义表达④参与者的结构化处理2)关于系统/业务需求的模型化①确定系统/业务的基本用况②用况的结构化处理③用况的语义表达3.状态图(1)状态1)名字2)进入/退出效应(Effect)①entry②exit③状态内部转移3)do动作或活动4)被延迟的事件(2)事件1)信号(Signal)事件2)调用(Call)事件3)时间事件4)变化事件(3)状态转移①源状态②转移触发器③监护(guard)条件④效应(effect)⑤目标状态实际应用中, 使用状态图的作用①创建一个系统的动态模型②创建一个场景的模型4.顺序图(1)术语解析1)消息2)对象生命线3)聚焦控制(the Focus of Control)(2)控制操作子1)选择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Optional Execution)2)条件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Conditional Execution)3)并发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Parallel Execution)4)迭代执行操作子(Operator for Iterative Execution)4.3 本章小结第五章面向对象方法——RUP5.1 RUP特点1.以用况为驱动2.以体系结构为中心3.迭代增量式开发5.2 核心工作流5.2.1 需求获取1.列出候选需求2.理解系统语境(1)业务用况模型(2)业务对象模型3.捕获系统功能需求(1)活动1: 发现并描述参与者(2)活动2: 发现并描述用况(3)活动3: 确定用况的优先级(Priority)(4)活动4: 精化用况(5)活动5: 构造用户界面原型1)用户界面的逻辑设计2)物理用户界面的设计3)开发用户界面原型并演示为了执行该用况, 用户怎样使用该系统(6)活动6: 用况模型的结构化5.2.2 需求分析1.基本术语(1)分析类(Analysis Class)1)边界类(Boundary Classes)2)实体类(Entity Classes)3)控制类(Control Classes)(2)用况细化(Use Case Realization)(3)分析包(Analysis Package)2.分析模型的表达3.分析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分析(Architectural Analysis)1)任务1: 标识分析包2)任务2: 处理分析包之间的共性3)任务3: 标识服务包4)任务4: 定义分析包的依赖5)任务5: 标识重要的实体类6)任务6: 标识分析包和重要实体类的公共特性需求(2)活动2: 用况分析1)任务1: 标识分析类①标识实体类②标识边界类③标识控制类2)任务2: 描述分析(类)对象之间的交互(3)活动3: 类的分析1)任务1: 标识责任2)任务2: 标识属性①关于实体类属性的标识②关于边界类属性的标识③关于控制类属性的标识3)任务3: 标识关联和聚合①关于关联的标识②关于聚合的标识③关于泛化的标识(4)活动4: 包的分析4.小结(1)关于分析模型1)分析包2)分析类3)用况细化(2)关于分析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用况模型和分析模型比较(4)分析模型对以后工作的影响1)对设计中子系统的影响2)对设计类的影响3)对用况细化[设计]的影响5.2.3 设计1.设计层的术语(1)设计类(Design Class)(2)用况细化[设计](3)设计子系统(4)接口(Interface)2.设计模型、部署模型以及相关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设计模型及其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1)子系统结构2)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设计类3)对体系结构有意义的用况细化[设计](2)部署模型及该模型视角下的体系结构描述3设计的主要活动(1)活动1: 体系结构的设计1)任务1: 标识节点和它们的网络配置2)任务2: 标识子系统和它们的接口①标识应用子系统②标识中间件和系统软件子系统③定义子系统依赖④标识子系统接口3)任务3: 标识在体系结构方面有意义的设计类和它们的接口4)任务4: 标识一般性的设计机制①标识处理透明对象分布的设计机制②标识事务管理的设计机制(2)活动2: 用况的设计1)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设计类2)标识参与用况细化的子系统和接口(3)活动3: 类的设计1)任务1: 概括描述设计类2)任务2: 标识操作3)任务3: 标识属性4)任务4: 标识关联和聚合5)任务5: 标识泛化6)任务6: 描述方法7)任务7: 描述状态(4)活动4: 子系统的设计1)任务1: 维护子系统依赖2)任务2: 维护子系统所提供的接口3)任务3: 维护子系统内容4.RUP设计小结1)RUP设计的突出特点2)关于RUP的设计方法①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4个术语, 包括子系统, 设计类, 接口, 用况细化[设计]②规约了设计模型的语法, 指导模型的表达③给出了创建设计模型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指导3)RUP的设计模型①设计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②设计类(其中包括一些主动类), 以及他们具有的操作、属性、关系及其实现需求。
2009第三章 C语言语句与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3.2.1 表达式语句
赋值表达式语句的一般格式: <变量名> = <表达式>; 其中 “=”是赋值号, 其意义是将赋值号右边表 达式的值赋到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中去。 如: x = 5; 表示将5赋给变量x x = x+20;表示将x的内容+20再赋给x
3.2.2 数据的输出
C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调用I/O函数来完成 的,常用的有三对:
2. %s格式符和附加的格式说明符“m .n ”一起
使用, 其中“.n”这个附加的格式说明符是使对
输出的字符串截取n位字符。
3.2.2 数据的输出
例如: main() { printf(”%3s,%7.2s,%.4s,%- 5.3s\n”,
“china”,”china”,”china”,”china”),
3.2.3 数据的输入
scanf()函数
用于接受键盘输入的各种类型的多个数据。 scanf (格式控制字符串, 变量地址表列) ; 在scanf()函数中格式控制字符串的含义与printf() 函数中略有不同(参见P64表3.3) 输入的格式说明字符有: 格式控制问题 %d %o %x %c %s %f %e
3.2.3 数据的输入
例如:关于格式说明符的使用的例子.
?
P66 4、scanf()函数在使用时应该 注意的问题+例3.7
输入:12345678901234 输出:1 , 234 , 789012 ,34.000000 输入:12345678901234 输出: , 12 , 345.000000
3.2.3 数据的输入
getchar( )函数
函数功能:从键盘读取用户输入的一个字符, 并 将该字符的ASCII码值作为函数返回值。 注: 用户在输入字符后, 再按回车键, 输入的内 容才能被getchar()函数处理。
《结构化工作方法》每一章节的概括
《结构化工作方法》每一章节的概括结构化工作方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嘿嘿,其实没那么复杂啦!让我来给你唠唠每一章节都是咋回事儿。
咱先说第一章,这就好比是盖房子打地基呀!它得把整个工作的大框架给你搭起来。
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知道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吧。
这一章会告诉你工作的整体目标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板块和环节,让你心里有个谱儿。
第二章呢,就像是给房子砌墙啦!它会把那些大框架给填充得更具体。
会详细地讲讲每个板块都有啥具体任务,怎么去执行,有啥注意事项。
就好像你知道了要去的地方大概在哪,现在得清楚具体走哪条路,路上会不会有坑洼啥的。
第三章呀,那就是给房子装修啦!让整个工作变得好看又实用。
这里会教你怎么把各个任务之间衔接得顺顺溜溜的,怎么让工作流程更顺畅,就像装修让房子变得更舒适一样。
第四章呢,就像给房子布置家具。
它会关注一些细节,比如怎么让工作更高效,怎么节省时间和精力。
这就好比家具摆得好,房子会更有格调。
第五章,那可是很关键的一章哦!就如同给房子做最后的检查和维护。
它会告诉你怎么去检查工作的成果,有没有达到预期,要是有问题怎么去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呢,就像是给房子加个漂亮的屋顶。
这一章会总结前面的所有内容,让你对整个结构化工作方法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就好像房子有了屋顶,才算是完整啦!你看,结构化工作方法其实就像盖房子一样,一步一步来,每一步都很重要。
你要是地基没打好,房子会不稳;要是墙没砌好,房子会漏风;要是装修不好,房子就不漂亮;要是家具没摆好,住着就不舒服;要是检查和维护没做好,房子可能会出问题;要是没有个好屋顶,那可就不完美啦!所以啊,每一章都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样去理解结构化工作方法,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呀?是不是觉得也没那么难啦?咱可别小瞧了这结构化工作方法,它能让咱的工作变得有条理,有效率,还能出好成果呢!。
金牌面试官
奖。
面试官:………….
C
01
目录
O N T E N TS
面试官的痛点
02 03 04
认识岗位胜任力
如何运用结构化面试
面试官的修炼之路
第四章:面试官的修炼之路
《金牌面试官》
一起做个计算题
假如公司招聘了1名销售主管,月薪
5000元,试用期三个月,工作进展情况不理 想,公司给予延迟1个月试用期继续观察,延
《金牌面试官》
如何提取关键事件-鱼骨图分析
回款
第二章:认识岗位胜任力
《金牌面试官》
小组练习:
选择一个岗位,运用岗 位胜任力分析工具,进行
岗位胜任力分析,并相互
点评。
第三章:如何运用结构化面试
C
01
《金牌面试官》
目录
O N T E N TS
面试官的痛点
02 03 04
认识岗位胜任力
如何运用结构化面试
序号 1 2 工作项目 拜访客户 部门内部培 训 工作频率 每周2-3次 每月1次 每次所需 时间 2-3h 1-2h 重难点&挑战 提前预约客户时 间 培训内容规划的 合理性 工作输出物 客户拜访记 录 培训PPT 监督人 lucy bruce 个人评估该项工作 重要性 重要紧急 重要不紧急
第二章:认识岗位胜任力
10%
10% 10% 10%
第三章:如何运用结构化面试
《金牌面试官》
结构化面试实施流程
第二步:确定各面试要素的评估标准
有效表达能力 一般定义:
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能否准确聆听对方含义,并清楚、准确的 给予反馈
胜任力标准:
1.根据客户的不同场景和情况,有针对性的去表述,并且要有应变 能力,随机应变地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策略; 2.善于将复杂的内容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在服务或介绍产品时,能够根据客户的反应,准确把握住客户的 需求,对表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吸引住客户;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很多同学经常在问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今天周老师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是指程序的设计、编写和测试都采用一种规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这样,可使编制的程序结构清晰,易于读懂,易于调试和修改,充分显示出模块化程序设计的优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
其概念最早由e.w.dijikstra在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及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程序的易读性。
结构化程序设计在年代已经开始发展,科拉多·伯姆及朱塞佩·贾可皮尼伯姆于年5月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期刊刊登论文,表明任何一个存有goto指令的程序,可以改成全然不采用goto指令的程序,后来艾兹赫尔·戴克斯特拉在年也明确提出知名的论文《goto陈述有毒论》(go to statement considered harmful),因此结构化程序设计已经开始流行,此概念理论上可以由结构化程序理论所证明,而在实务上,当时也存有像是algol一样,存有多样控制结构的编程语言去同时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
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boehm和jacobi明确提出并证明的结构定理:即为任何程序都可以由3种基本结构程序形成结构化程序,这3种结构就是:顺序结构、分支(条件挑选)结构和循环结构。
每一个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3种结构的任一女团和嵌套就形成了结构化的程序。
程序的基本结构存有四种:顺序结构,分支程序结构,循环程序结构,子程序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程序中的各操作是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第三章软件工程结构化分析
get f1 A
f4 f6
f3 f2
主模块 (C、D、E)
f7
将f3变换成f7和f8
f7
f8
C
D
E
put f7
put f8
f9 f8 f10
F put f9 G put f10
f10
f11
H put f11
主模块 (C、D、E)
get f3
将f3变换成f7和f8
put f7
put f8
get f2 B
随着设计的逐步深入,对软件结构进一步细化,称为详 细设计(或过程设计)。
因此,软件设计分为: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 概要设计 通过仔细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适当地对软件
进行功能分解,从而将系统分解为一系列功能模块,并 设计出完成预定功能的模块结构。(层次结构) █ 详细设计
具体针对每个模块,确定完成每个模块功能所需要的 算法和数据结构等。 (实现过程)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模块按某种方法组 装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说明:模块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开发大而复杂的系统,进行适当的分解,不但可降低系 统复杂性,还可减少开发工作量,总体上降低开发成本, 提高软件生产率。
是否将系统无限分解,最后开发工作量就趋于零?
第4章 结构化设计
学习内容: 1、结构化设计的定义与目标 2、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的关系 3、结构化设计的分类与任务 4、结构化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了解: 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的关系
掌握: 结构化设计的概念与原理
一、结构化设计的定义与目标
在需求分析基础上,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软件系统的设
什么是结构化方法?比较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的优缺点?
1、什么是结构化方法?比较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的优缺点?解答: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均属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一般认为,系统开发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没有固定的系统开发方法,每个程序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代码,而且也没有什么说明性的文档,这时开发出的系统的程序很难被其他人读懂,后期的维护也很困难,这也是后来产生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
它把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并且规定在每一阶段完成固定的工作,利用完整的开发文档记录整个开发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开发过程中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友好的语言和自动化编程工具的出现,促成了原型化方法的产生的发展,这种方法对确定有效的用户需求十分有利。
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另一种重要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它把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通过众多对象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出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图形、多媒体和复杂系统的开发。
结构化方法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将系统开发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比如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等),并严格按照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进行系统分析,只有当上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并将工作成果撰写成文档报告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很难说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法到底哪各更好,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一般说来,结构化方法属于一种严格的、需求预定义方法,只有在分析清楚用户需求后,才能着手系统实施工作(简单地讲,就是编程工作),而原型化方法则属于一种需求动态定义的方法,在初步了解了用户需求的基础,就着手编程工作,制作系统的原型。
两者相比,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优点按部就班,不容易出现大的错误,但缺点是过于死板,开发周期较长。
原型化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快速分析出用户的真实需求,但缺点是必须以自动化编程工具为基础,同时规范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大系统的开发。
当然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方法不是两种对比的方法,一般认为原型化方法只是结构化方法的一种变形或补充,它常常与结构化方法结合使用,主要用于分析用户的需求。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属于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
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
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性、信息隐蔽等。
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包括了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 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ing, SP)等方法。
本章后续介绍的分析、设计、测试等内容,都是以结构化方法为基础的。
1.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为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结构化方法强调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面向用户的观点。
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联系,从调查研究入手,充分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业务活动,不断地让用户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校准工作方向。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
(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
(4)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
在系统设计中,把系统的可变更性放在首位。
(5)工作成果文献化、文档化。
2.结构化分析SA方法使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直至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止。
SA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
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及判定树等。
SA方法的步骤如下:(1)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
(2)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DFD。
(3)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
(4)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DFD。
(5)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本章内容3.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3.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3.3各种开发方法的具体内容3.4不同方法的集成应用第一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1. 1 由本企业自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如下。
(1) 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2) 系统维护容易。
(3)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2) 难于摆脱本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管理方式的影响。
(3) 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1.2 委托开发•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委托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开发周期短。
(2) 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了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系统开发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
•委托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由于要由软件公司对企业的系统进行专门的开发,需要的费用很高。
(2)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1.3 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企业抽出部分出色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包括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同时外部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也派出相应的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等各类专业人员。
双方共同组建一个临时的团队,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合作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适用性又强的系统。
(2) 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变得比较容易。
•合作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结构化方法PPT课件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是表示系 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以图形 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 和处理过程。由于只反映系统必 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是一种 功能模型。
8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无 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 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符号在图中出现在n个地方,则在这个符 号的一个角上画n-1条短斜线做标记
22
数据流图
命名
– 为数据流(或数据存储)命名
名字应代表整个数据流(或数据存储)的内容, 而不是仅仅反映它的某些成分
不要使用空洞的、缺乏具体含义的名字(如 “数据”、“信息”、“输入”之类)
如果在为某个数据流(或数据存储)起名字时 遇到了困难,则可能是因为数据流图分解不恰 当造成的,应该试试重新分解,看是否能克服 这个困难
19
源点1 a 源点2 b
a
P1
b
P2
a P1 .1
P
e
c
P3
d
P1 .2 c
终点 顶图
e 父图(0层图)
子图P1
b P2 .1
P1 .3
P2 .2
P2 .3
c P3 .1 d P3 .3
P3 .2 e
d 子图P2
子图P3
20
绘制数据流图的几个问题
合理地命名:数据流程图中对每一个元 素都要命名,恰当地命名有助于数据流 程图的理解与阅读。命名原则:
3
结构化方法特点
☻成功率较高,发展较为成熟; ☻简单、易掌握,适应于瀑布模型; ☻特别适合于数据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对规模大的项目,特别复杂的应用不太 适应。 ☻难于解决软件重用问题,难于适应需 求的变化。
结构化方法是什么
结构化方法是什么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通过有条理、有组织的方式解决问题、分析和设计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将问题或系统拆解为多个子问题或子系统,并进行逐步细化和组合,以实现整体的目标。
结构化方法最早起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特别是软件工程。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结构化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构化方法强调模块化、层次化、顺序化和可靠性等原则,以减少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错误和风险。
在结构化方法中,问题或系统被分解为多个层次的模块或子系统。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定义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结果。
模块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关系、调用关系和控制流程等进行交互。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帮助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分工合作,同时也便于系统的测试、维护和扩展。
结构化方法通常采用不同的图形工具和符号来表示系统的不同层次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例如,结构图、流程图、数据流图和层次图等都是常用的结构化图形表示方法。
这些图形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描述和理解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并且便于沟通和交流。
此外,结构化方法还可以借助数学工具和技术,如形式化方法和抽象语言等,进行系统的规范化描述和验证。
除了在软件开发领域,结构化方法也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工程管理、组织管理、决策分析等。
在工程管理中,结构化方法可以帮助规划和管理项目的进度、资源和成本等,以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在组织管理中,结构化方法可以帮助建立组织的层级和职责体系,确保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有效沟通。
在决策分析中,结构化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清晰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决策问题,并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总结来说,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通过分解和组合的方式,以有条理、有组织的方式解决问题、分析和设计系统的方法。
它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组织管理和决策分析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目标是简化问题和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开发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和目标。
自考_软件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1软件生产率、软件质和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们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软件危机2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工程,或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3软件开发的本质概括为: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 两大类技术:过程方向、过程途径。
基本途径:系统建模4所谓模型,是待建系统的任意抽象,其中包括所有的基本能力、特性或其他一些方面,而没有任何冗余的细节。
进一步说,模型是在特定意图下所确定的角度和抽象层次上对物理系统的描述,通常包含对该系统边界的描述、对系统内各模型元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语义描述5系统模型分为软件模型、概念模型软件模型分为设计模型、部署模型、实现模型第二章软件需求与软件需求规约6一个需求是有关一个“要与构造”的陈述,描述了待开发产品、系统功能上的能力、性能或者其他性质7需求性质:必要的、无歧义的、可测的、可跟踪的、可测量的8需求分类: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性能、外部接口、设计约束、质量属性需求)9功能需求规约了系统或系统构建必须执行的功能功能需求是整个需求的主体10接口需求分为:用户接口、硬件接口、软件接口、通信接口、内存约束、运行、地点需求11质量属性:可靠性存活性可维护性用户友好性12需求发现技术:自悟交谈观察小组会提炼13需求规约定义,是一个软件项/产品/系统所有需求陈述的正式文档,它表达了一个软件产品/系统概念模型性质: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的完整的一致的14需求规约的作用:需求规约是软件开发组和用户之间一份事实上的技术合同书,是产品功能及其环境的体现对于项目的其余大多数工作,需求规约是一个管理控制点对于产品/系统的设计,需求规约是一个正式的、受控的起始点需求规约是创建产品验收测试计划和用户指南的基础,是基于需求规约一般还会产生另外两个文档(初始测试计划和用户系统操作描述)第三章结构化方法15需求工作挑战: 问题空间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的变化性16好的需求技术具备特征:提供方便的通信机制鼓励需求分析人员使用问题空间的术语思考问题,编写文档提供定义系统边界的方法提供支持抽象的基本机制为需求分析人员提供多重可供选择的方案提供天特定的技术化、适应需求变化17结构化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案机构化程序设计方法18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和数据潭19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功能模型工具:数据流图DFD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变化的图形工具20建模过程:建立系统环境图,确定系统语境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建立系统层次数据流图定义数据字典描述加工(结构化自然语言判定表判定树)21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整地定义问题,确定系统的功能和能力22需求验证验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每一单一需求是否满足5个性质(必要性无歧义性可测性可跟踪型可测量性),需求沿着我难过规格说明属否满足4个性质(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型完整性一致性) 23结构化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定义满足需求所需要的结构,即针对给定的问题,给出该问题的软件解决方案,确定“怎么做”的问题24结构化设计分为总体设计(目标,建立系统的模块结构)和详细设计25模块指软件中具有特定标识的独立成分模块调用指模块之间的一种使用关系26总体设计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把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到一个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中工具(Yourdon模块结构图层次图HIPO图) 步骤:将系统的DFD图转化为初始的模块结构图,再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通过模块化,将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转化为最终的、可供详细设计使用的模块结构图MSD27模块化模块是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一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由两部分组成:接口、模块体28耦合: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强到弱内容耦合(直接操作修改另一模块数据)、公共耦合(共用一个全局数据项)、控制耦合(控制信号)、标记耦合(A向BC传递一个公共参数)、数据耦合(通过参数传递数据))29内聚:一个模块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偶然内聚、逻辑内聚(逻辑相关的功能放一块)、时间内聚(同一时间内执行)、过程内聚(特定次序执行)、通信内聚(操作同一数据集)、顺序内聚(一个成分的输出为另一个成分的输入)、功能内聚)30启发式规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2力求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入扇出适中4尽力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测31详细设计的目标是将总体设计阶段所产生的系统高层结构映射为以这些术语所表达的低层结构,也是系统的最终结构32详细设计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伪码33所谓模块化,是指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形成一个相互独立又有较少联系的模块结构的过程,使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过程34逐步求精是指把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或阶段,每一步是对上一步结果的精化,以接近问题的揭发.是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35变换性数据流图:具有较明显的输入部分和变换部分之间的界面、变换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的数据流图36事物型数据流图:数据到达一个加工T,该加工根据输入数据的值在气候的若干动作序列中选一个来执行第四章面向对象方法UML37 UML是一种可视化语言,可用于规约系统的制品、构造系统的制品、建立系统制品文档38 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饿相互作用,构成了显存的各式各样的系统39 UML 8个术语类与对象、接口、协作、用况、主动类、构件、制品和节点4个关系术语关联、泛化、实现和依赖40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语义的对象的描述41引入可见性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信息隐蔽这一软件设计原则.所谓信息隐蔽是指在每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信息不允许其他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访问42类在建模中的主要用途:模型化问题域中的概念建立系统的职责分布模型模型化建模中使用的基本类型43接口只可以被其他的类目使用,而其本身不能访问其他类目。
自考《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普通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的工程,或者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软件生产率、软件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们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软件危机”。
软件开辟的本质:不同抽象层术语之间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层处理逻辑之间的“映射”。
软件开辟的基本途径是问题建模。
常用的建模手段有: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以及诸多面向数据结构方法等。
所谓模型,简单的说,是待建系统的任意抽象,是特定意图下所确定的角度和抽象层次上对物理系统的描述。
在软件开辟中,软件系统模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
一是过程方向,即求解软件的开辟逻辑;二是过程途径,即求解软件的开辟手段。
是产品/系统设计、实现以及验证的基本信息源之一,是任何软件工程项目的基础。
规约了系统或者系统构件必须执行的功能,是整个需求的主体。
分为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设计约束和质量属性需求。
性能需求规约了一个系统或者系统构件在性能方面必须具有的一些特征;外部接口需求规约了系统或者系统构件必须与之交互的用户、硬件、软件或者数据库元素;设计约束限制了软件系统或者软件系统构件的设计方案的范围;质量属性规约了软件产品所具有的一个性质必须达到其质量方面一个所期望的水平。
是一个软件项/产品/系统所有需求陈述的正式文档,它表达了一个软件产品/系统的概念模型。
需求具有如下 5 个基本性质:①必要的,该需求是用户所要求的;②无歧义的,该需求只能用一种方式解释;③可测的,该需求是可进行测试的;④可跟踪的,该需求可从一个开辟阶段跟踪到另一个阶段;⑤可测量的该需求是可测量的。
需求规约满足以下 4 个基本性质:①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按需求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对需求进行分级;②可修改的:在无非多地影响其他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容易地修改一个单一需求;③完整的:没有被遗漏的需求;④一致的:不存在互斥的需求。
论述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结构化方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利用逻辑和规则将这些部分组合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管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分解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每个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和途径。
2.建立模型:在问题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一定逻辑和规则的模型,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模型可以是数学模型、逻辑模型、图形模型等,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立。
3.组合部分:在建立好模型的基础上,将分解后的部分根据一定的逻辑和规则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确保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主要包括:1.分而治之: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个解决,最终得到整体解决方案。
这个原则体现了问题处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清晰明确的功能和接口,便于管理和维护。
3.层次化构建:在结构化方法中,往往会涉及到多层次的构建和组合。
这就要求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各个层次之间的关联和约束关系,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强调逻辑和规则:结构化方法强调逻辑和规则的运用,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问题解决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概念分离:在结构化方法中,要将问题的描述和问题的解决分离开来,通过清晰明确的问题描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构化方法作为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具有明确的思路和规范的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充分理解其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并结合具体问题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软件工程 结构化方法
软件工程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软件工程中最早出现的方法之一,它的目的是通过分解和组合来设计复杂系统。
结构化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而设计的,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解系统为若干个子系统和模块,然后通过建立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来实现系统的集成和控制。
结构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层次化设计:将一个大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和模块,每个子系统和模块都是一个逐步细化和精化的层次结构,直到每个模块都可以被独立设计和实现。
2. 完整性:每个模块必须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可重用性。
3.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是指将系统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项特定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数据和控制信息交换进行互联。
4. 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良好的程序结构体系,它以序列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为主体,避免使用无限制的分支语句,从而提高程序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将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模块的设计方法,它可以提高软件设计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但是,随着软件开发技术
的进步和发展,其他种类的设计方法也逐渐出现,使得软件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结构化方法复习建议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本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其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软件工程理论体系中最经典的内容,考核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所有题目类型,占分值25%左右。
建议考生在牢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综合应用题多下工夫,多做练习。
第一节结构化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面临的挑战(1)问题空间理解(2)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有效沟通"(3)需求的变化性2. 结构化分析中的基本术语及表示方法(1)数据流(2)加工(3)数据存储(4)数据源和数据潭3. 数据流图DFD图★用于建立系统功能模型。
是一种描述数据变换的图形化工具,其中包含的元素可以是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数据源和数据潭等。
4. 建模过程(绘制流程图的过程)自顶向下、功能分解(1)建立系统环境图(2)0层图:从0层图开始对流程图中的要素编号(3)1层图(4)……【例题】绘制数据流程图(2008年10月真题)某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如下:(1)基本信息管理:教务管理人员输入或修改学期教学执行计划、学生名单和教师名单;(2)学生选课:学生根据教学执行计划进行选课;(3)分配任课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为符合开课条件的课程分配教师,并打印任课通知单给教师;(4)成绩管理:每门课程的教师在考试评分结束后将考试成绩交给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输入、维护成绩,系统可生成成绩单(发给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发给教务管理人员)。
请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分层数据流图(要求画出顶层和0层数据流图)。
隐藏答案【解析】顶层图:只包含数据源/数据潭以及相关的数据流和一个处理。
要注意的问题:①黑洞(black hole),即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
②只有输出而没有输入。
③灰洞(gray hole),即输入不足以产生输出。
灰洞是经常也是不易被察觉的错误。
④加工处理只用来表示数据的处理和变化,避免将计算机命令作为处理。
⑤数据流必须起于且/或止于处理,即每一个数据流必须有一个处理与之有关,数据流不能起于数据存贮且止于一个数据源/数据潭或另一个数据存贮;也不能起于某个实体且止于另一个数据源/数据潭或数据存贮。
5. 数据字典定义数据流程图中所有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复结构:{ }子界:m..n6. 加工的描述★(1)判定表判断表(Decision Table)也称为决策表,是一个二维表,它说明了每一种条件组合所产生的结果。
该表分为四个象限(quadrants)。
a) 左上限代表所有的条件b) 左下限代表可能的结果c) 右上限代表每一种条件的取值(用Y和N来表示)d) 右下限用X表示所对应的条件组合所产生的结果【例题】画出顾客购货的折扣政策的决策表。
销售商在给顾客的折扣时,要考虑付款日期和交易额这两个因素。
若付款日期在10天以内(含10天),则当交易额超过¥10,000时,给予5%的折扣;当交易额在¥5,000到¥10,000之间(含¥5,000)时,给予3%的折扣;当交易额低于¥5,000时,没有折扣。
若付款日期超过10天,则无论交易额多少,均不给任何折扣。
隐藏答案【解析】(2)判定树判断树(Decision Tree)也称为决策树,是用来描述在一组不同的条件下,决策的行动是根据不同条件及其取值来选择的处理过程。
业务规则的描述通常可以使用判断树这一过程描述工具。
【例题】画出顾客购货的折扣政策的决策树。
销售商在给顾客的折扣时,要考虑付款日期和交易额这两个因素。
若付款日期在10天以内(含10天),则当交易额超过¥10,000时,给予5%的折扣;当交易额在¥5,000到¥10,000之间(含¥5,000)时,给予3%的折扣;当交易额低于¥5,000时,没有折扣。
若付款日期超过10天,则无论交易额多少,均不给任何折扣。
隐藏答案【解析】(3)结构化语言【例题】用结构化语言表达:顾客购货的折扣政策。
销售商在给顾客的折扣时,要考虑付款日期和交易额这两个因素。
若付款日期在10天以内(含10天),则当交易额超过¥10,000时,给予3%的折扣;当交易额在¥5,000到¥10,000之间(含¥5,000)时,给予2%的折扣;当交易额低于¥5,000时,没有折扣。
若付款日期超过10天,则无论交易额多少,均不给任何折扣。
IF 付款日期在10日以上折扣=0ELSEIF 交易额>=10000折扣=3%ELSEIF交易额>=5000折扣=2%ELSE折扣=07. 需求验证(1)验证每一个需求满足5个性质(2)验证需求规格说明书满足4个性质第二节结构化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1. 总体设计的任务把系统的功能需求分配到一个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中。
2. 表达软件体系结构的工具(1)模块结构图(2)层次图(3)HIPO图3. 模块结构图★结构图(Structure Chart)是对软件总体结构的一种图形描述,它显示了软件的层次结构、组织和通讯。
也就是说,在结构图中,显示了软件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按照什么样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以及模块之间通过什么接口联系在一起。
结构图也称之为控制结构图、模块结构图或系统结构图。
(1)模块符号(2)模块调用关系(3)模块间的数据传递(4)模块间的控制信息传递(5)循环调用结构(6)选择调用结构(7)数据存储4. 层次图层次图中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框间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位于上方的矩形框所代表的模块调用位于下方的矩形框所代表的模块)。
5. HIPO图HIPO图是美国IBM公司发明的"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的英文缩写。
为了使HIPO图具有可追踪性,在H图(即层次图)里除了顶层的方框之外,每个方框都加了编号。
H图+IPO图6. 总体设计步骤将DFD图映射为设计层面的模块及模块调用。
(1)变换流(Transform Flow)。
基于变换流的数据流程图是一个线性的顺序结构,由输入臂、输出臂和变换中心三部分组成。
其中变换中心使系统数据发生本质的变化,输入臂将物理输入变换成逻辑输入,而输出臂则将逻辑输出变换成物理输出。
(2)事务流(Transaction Flow)。
事务流的数据流程图中有一个事务处理中心,它将输入分为许多相互平行的加工路径,然后根据输入的属性,选择某一加工路径。
如下图所示。
业务中心完成以下任务:⑴接收事务(即输入数据);⑵分析每个事务并确定它的类型;⑶根据事务的类型选取一条活动通路。
【例题】控制结构图的绘制根据数据计算的数据流图:画出以转换为中心的控制结构图。
隐藏答案【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分解,可以转化为:总结:任何处理都可以划分为两种转换类型之一:以转换为中心的分解和以业务为中心结构的分解。
【例题】产生固定资产资料数据流程图如下,做出以业务为中心的模块控制结构图。
隐藏答案【解析】这是以业务为中心的处理,根据模板,可以转化为:7. 模块执行一个特殊任务的一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
模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模块接口和模块体。
8. 模块化"分而治之"和"抽象"。
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这一过程称为模块化。
模块化是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原则之一。
9. 内聚(Cohesion)是指一个模块内部个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程度的度量。
也就是说,凝聚是对模块内各处理动作组合强度的一种度量。
很显然,一个模块的内聚越大越好。
(1)偶然凝聚可维护性最差(2)逻辑凝聚(3)时间凝聚(4)过程内聚(5)通信内聚(6)顺序凝聚(7)功能凝聚可维护性最好10. 模块耦合耦合(coupling)是对两个模块之间联接程度的一种度量。
模块间的依赖程度越大,则其耦合程度也就越大;反之,模块间的依赖程度越小,则其耦合程度也就越小。
很显然,为了使软件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修改性,模块间的关联程度即耦合程度应越小越好。
因为耦合程度越小,表明模块间的独立程度越大,这样在修改一个模块时,对其它模块的影响程度就越小,从而使模块的修改工作局限于一个最小范围之内。
(1)内容耦合(2)公共耦合(3)数据耦合(4)控制耦合(5)标记耦合原则是:尽量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避免使用内容耦合。
11. 启发式规则高内聚、低耦合。
(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软件独立性。
模块分解(2)模块规模适中(3)力求深度、宽度、扇出、扇入适中。
深度:表示其控制的层数。
宽度:同一层次上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扇出: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下级模块的数目。
扇入:有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
原则:顶层模块扇出比较大,中间层模块扇出较小,底层模块具有较大的扇入。
(4)尽量使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内。
模块的控制域: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它的模块的集合。
模块的作用域:受该模块内一个判断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5)尽力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度(6)力求模块功能可以预测12. 详细设计具体描述模块结构图中的每一模块,即给出实现模块功能的实施机制,包括一组例程和数据结构。
1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一种基于结构的编程方法,即采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重复结构进行编程,其中每一结构只允许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a) 顺序结构,先执行A再执行B;(b) IF-THEN-ELSE型选择(分支)结构;(c)DO-WHILE型循环结构14. 详细设计工具(1)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又称为程序框图,它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过程设计的方法,然而它也是用得最混乱的一种方法。
(2)盒图(N-S图)出于要有一种不允许违背结构程序设计精神的图形工具的考虑,Nassi和Shneiderman提出了盒图,又称为N-S图。
(a) 顺序;(b) IF-THEN-ELSE型分支;(c) CASE型多分支;(d) 循环;(e) 调用子程序A(3)PAD图PAD是问题分析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的英文缩写,自1973年由日本日立公司发明以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它用二维树形结构的图来表示程序的控制流,将这种图翻译成程序代码比较容易。
下图给出PAD图的基本符号。
(4)类程序设计语言PDLPDL也称为伪码,它是用正文形式表示数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工具。
PDL具有严格的关键字外部语法,用于定义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另一方面,PDL表示实际操作和条件的内部语法通常又是灵活自由的,以便可以适应各种工程项目的需要。
因此,一般说来PDL是一种"混杂"语言,它使用一种语言(通常是某种自然语言)的词汇,同时却使用另一种语言(某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