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文化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文化

一.名词解释。

1、印子金:即金版,是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有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

2.“夹锡钱”:“夹锡钱”创始于宋崇宁二年,在铁钱中加入锡,使钱币变脆,主要是防备北方辽、金两国大量收购南方的铁制钱币,然后熔炼制作兵器。

3、交子:发行于北宋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4、会子:会子,是南宋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仿照四川发行钱引的办法发行。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起源于临安,也称作“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

5、大明通行宝钞: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诏中书省造“大明通行宝钞”,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大明通行宝钞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最大的纸币。

6、白鹿皮币:白鹿皮币是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货币。汉武帝之时,汉苑多鹿,就收集鹿皮作币材,以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币,直四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

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因其作价太高,不久即废止。这种皮币在中国货币史上被视为纸币的滥觞,但不见实物。

7、布币: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是中国古代货币,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8、三官钱:叫“上林三官钱”,是汉代五铢钱中的一类。汉武帝时发行的通行全国的货币。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

9、四出五铢:亦称“角钱”,五铢钱的一种,铸行于东汉晚期。其钱形、钱文与东汉早·期“五铢”相同,但在钱背内郭四角铸有四道连接外郭的斜纹,如四路而出,故称“四出五铢”。

10、汉兴钱: 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中国帝王使用年号始于西汉武帝,但是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却是十六国时李寿所铸的汉兴钱。李寿是西晋末年起义军首领李特的侄子,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成都称帝,改国号为汉,以汉兴为年号,铸行汉兴钱。汉兴线按钱文排列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排列,俗称“竖汉兴”或“直汉兴”,另一种是左右排列,俗称“横汉兴”。

11、会昌开元钱: 唐武宗会昌毁佛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与唐代其他钱币在外形上有差异,即钱背上铸有地名。

12、罗汉钱: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康熙通宝”的异品。与普通康熙通宝的区别在于,罗汉钱的“通“字的走之旁是单点,而普通康熙通宝则大多是双点;罗汉钱的”熙“字左上没有一竖,而普通”康熙通宝“则写为”熈“,这一点是鉴别罗汉钱的关键。

13、牌坊银锭: 云南省在光绪初年至民国初年铸造的银锭。这种银锭采用方槽铸坯,两侧趁热压扁,再打上钢印,印上在当地有一定信誉的字号名称或银匠姓名,还要在银键左右柱面打上同业公会、公估或官公估的鉴定印,以保证成色。这种银锭因其外形像牌坊,故名牌坊银锭,也有人认为像马鞍,又称马鞍银锭。

14、铜元: 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俗称铜板。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铜元诞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15.母范: 母范又叫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一般称为钱模。早期钱范的钱模直接刻划在石、铜质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质刻划的。

16.沈郎钱: 沈郎钱”指的是东晋大将军王敦手下的一名参军沈充所铸的钱币。《晋书·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吴光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钱文“五朱”二字横读,有外形。面有外郭。钱径1.9厘米,重约1.15克。

17.女钱: “女钱”,又叫“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铸行,为无外廓而仅有内廓之“五铢”小钱,径2厘米、重1.5克左右。因属官铸,是谓“公式”;因其轻小薄弱,故称“女钱”。

18.短陌:短陌,是“足陌”的对称,以不足实数一百而当百钱使用的一种制度。

19.长生库:南朝时,寺院典当业开始出现。寺院所成立的这种典当借贷机构,又被称为“长生库”。

20.飞钱: 又称“便换”,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21.和田马钱:主要发现于新疆和田地区且背面大多打印有一马形图案而得名。公元1-3世纪的于阗(今和田)地区发行的一种钱币。这种钱币是东西文化的合壁,吸收了东西方两大钱币体系的特点,用汉文和佉(qu)卢文双体文字。和田马钱的外形呈圆形,无孔,正面的中心是一匹马或一峰骆驼的图像,马或骆驼的周边是一圈佉卢文字母,是一种颂词,背面

是汉文篆字“重廿四铢铜钱”、“六铢钱”等,表示钱币的重量和面值。

22.龟兹五铢: 龟兹五铢又称“汉龟二体钱”,约从东汉晚期至随唐之交(3-7世纪)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地在今新疆以库车为中心的一片绿洲地带。龟兹五铢铜质红赤,制作较粗,大多数面书汉文篆体“五铢”钱背为龟兹文

23.汉粟二体钱:所谓“汉粟二体钱”又称粟特青铜钱,是昭武九姓各国仿照开元通宝钱币,采用中原地区浇铸技术制造的圆形方孔钱。一种正面铸“开元通宝”汉字,背面为粟特文;另一种是两面均为粟特文;还有一种是一面是粟特文,一面是图徽或汉字。

24.高昌吉利钱: 唐朝贞观年间西部(今新疆地区)高昌国当时铸行的一种流通货币,有大样、中样、小样等多种版别,从钱质上看,可分红铜与青铜两种,钱体厚重,制作精美,钱文为隶书,方正见长,旋读,素背,附图实物为中样钱,足可看出高昌国高超的铸钱水平,也是汉文化在西域的充分展现,钱径为26毫米穿径,7毫米,厚2.5毫米,重7.5克,具有浓郁的魏晋钱币之气韵。此钱曾于1928年在吐鲁番出土一枚,现存世量不足三枚,可见其珍稀之程.

25.日月光金钱: 据考证为唐回鹘钱币,与信仰摩尼教有关,大约产生于回鹘保义可汗在位时期(808-821年),,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