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SVC)应用详解

合集下载

H.264 SVC在P2P视频系统中的应用

H.264 SVC在P2P视频系统中的应用

码 器 的各 种高效 算 法 工 具 , 保 持 高 效 率压 缩 的 在 同时 , 编码 产 生 的编 码 视 频 在 时 间 ( 率 ) 空 间 帧 、 ( 分辨 力 ) 视 频 质量 ( 噪 比 ) 可 分 级 , 、 信 上 即其 通
在科技 日 新月异 的今天 , 使用者 的播放环境
处 理 能力 上都有 很 大 的差异 。在这 种情 况下 过 去
统 一 的视 频文件 格 式 已经无 法 满足 播放 者 的不 同 需 求 。20 07年 , uTVdoC dn xe sGop I — ie oigEpr ru T t
正式 通 过 了 S C E t s n o 2 / V 简 称 V xe i fH. 6 A C( no 4
关键词 : 2 ; H.6 可分 级 视 频 编 码 ;2 4 P P视 频
中图分类号 : N 1 . 1 T 9 9 8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 识码 : AThe Ap ia in n 2P d o Sy t m s d o . 6 pl to i P c Vi e se Ba e n H 2 4 SVC
第3 O卷
第 2期

西


Vo _ 0 No 2 l3 . Ap . 01 r2 2
21 0 2年 4月
JANG S I NC I XI C E E
文章 编号 :0 1— 69 2 1 )2— 2 6— 3 10 3 7 (0 2 0 0 3 0
H. 6 V 2 4S C在 P P视 频 系统 中的应 用 2
S C)w sit d c di i p p rw ihi a f c v to a z cesc se e en V a r u e t s ae , hc s n e et eme dt rl e acs l ssb t e no nh i h oei a w

一种码率分配优化的H.264/SVC冗余图像编码方法

一种码率分配优化的H.264/SVC冗余图像编码方法
维普资讯

种码率分配优化的 H.e / v 24 s c
冗余 图像编码 方法
◎ 阎 金

全子一 门爱东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2 4 A C标 准 的 扩 展 中…。在 S C的 编 码 结 构 中 .不 仅 使 用 6/ V V 了 传 统 的 帧 间预 测 和 帧 内 预 测 技 术 , 使 用 了跨 空 间 层 的 层 还
道 传输 视 频 时 的误 差 漂移 问题 。该 方 法 使 用 简单 的
粗 糙 量 化 主 图 像 的 方 法 来 生 成 冗 余 图 像 , 大 大 减 小
了差 错 恢 复 工 具 对 编 解 码 复 杂 度 的 增 加 。 仿 真 结 果 表 明 , 使 用 优 化 后 的 冗 余 图 像 能 够 在 有 限 增 加 带 宽 的 情 况 下 有 效 抵 制 丢 包 信 道 下 视 频 传 输 产 生 的 误 差 漂 移 现 象,使 解 码 视 频质 量 有 明 显 改 善 。 【 键 词 】 可 分 级视 频 编 码 关
编 码 的 图像 在 显 示 顺 序 上 都 先 于 这 帧 图 像 . 么 这 帧 图 像 就 那 叫做 关 键 帧 。 个 关 键 帧 图 像 和 位 于 这 个 关 键 帧 和 前 面 的 关 一
键 帧 之 间 的 所 有 图 像 加 起 来 叫 作 一 个 图 像 组 ( O . ru f G P G op o P tr ) iue 。关 键 帧 可 以 编 码 为 l , 可 以使 用 前 一 个 图 像 组 c s 帧 也
1引言
许 多 视 频 通 信 系 统 都 对 传 输 差 错 非 常 敏 感 。 为 在 视 频 因 编码 中广泛 采用 了时间预测 技术来达 到好 的压缩性 能。 就 这 使 得 错 误 传 输 不 仅 仅 会 影 响 到 当前 图像 帧 . 会 影 响 到 后 面 还

H264分层编码SVC

H264分层编码SVC

H264分层编码SVC
参考链接⽂档:
分层的关键:
openh264 中 temporal layer 的输出顺序与帧率
在 openh264 的内部,存在⼀张表,⽤来记录每⼀层的输出顺序,可以在中找到内容如下:
解析如下:
iTemporalLayerNum 的值为 1 时,使⽤ uiGopSize = 1 的配置,即每⼀帧为⼀组,每⼀组的 uiTemporalId 值为 0 iTemporalLayerNum 的值为 2 时,使⽤ uiGopSize = 2 的配置,即每两帧为⼀组,每⼀组中对应的uiTemporalId 为 [0, 1] iTemporalLayerNum 的值为 3 时,使⽤ uiGopSize = 4 的配置,即每四帧为⼀组,每⼀组中对应的uiTemporalId 为 [0, 2, 1, 2] iTemporalLayerNum 的值为 4 时,使⽤ uiGopSize = 8 的配置,即每 8 帧为⼀组,每⼀组中对应的uiTemporalId 为 [0, 3, 2, 3, 1, 3, 2, 3]根据上述描述以及输⼊的帧率可计算每⼀层的帧率是多少,例如在 30fps 下分两层输出,则 T0 帧率为 15fps;
分 3 层时,每 4 帧组则有完整 7 组,则 T0 的帧率有 7 + 1 = 8fps,T1 的帧率有 8 + 7 = 15fps,T2 则有 30fps;
分 4 层的情况可按相同的⽅法计算每⼀层的帧率。

H264编解码协议详解

H264编解码协议详解

H264编解码协议详解H.264编解码协议,也被称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视频压缩的标准。

它是一种基于帧的压缩算法,可以将高质量的视频数据以较低的比特率传输和存储。

以下是H.264编解码协议的详细解释:1.压缩结构H.264使用了多种技术来实现高效率的视频压缩。

它使用了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多种技术。

预测编码通过利用帧间和帧内的冗余性,对视频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预测。

变换编码则通过对预测误差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在频域上进行编码。

最后,熵编码使用了熵编码表将变换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压缩。

2.帧结构H264将视频数据划分为一系列的帧,每个帧包含了许多宏块(macroblock)。

其中,关键帧(I帧)是完全独立的帧,它包含了视频的全局信息。

预测帧(P帧)和双向预测帧(B帧)则通过对前一帧和前后一帧进行预测来进行编码。

P帧只依赖前一帧,而B帧则依赖前后两帧。

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视频压缩的效率。

3.量化参数H.264使用量化参数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

量化参数决定了每个预测误差值的精度,较大的量化参数会导致更高的压缩率,但也会导致较大的失真。

编码器和解码器可以通过动态调整量化参数来平衡压缩率和失真。

4.帧间预测帧间预测是H.264压缩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对前后帧的像素进行比较,预测当前帧的像素值。

如果在帧间没有大的运动,那么预测误差就会较小,从而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

帧间预测有多种模式,包括帧间直接模式(inter-direct mode)、帧间双向模式(inter-bidirect mode)和帧间skip模式(inter-skip mode)等。

5.熵编码H.264使用了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和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两种熵编码技术。

CAVLC主要用于编码量化系数和运动矢量等数据,而CABAC主要用于编码预测模式和其他语法元素。

H.264SVC和AVC的区别

H.264SVC和AVC的区别

H.264SVC和AVC的区别AVC 实际上是 H.264 协议的别名。

但自从 H.264 协议中增加了SVC 的部分之后,人们习惯将不包含 SVC 的 H.264 协议那一部分称为 AVC,而将 SVC 这一部分单独称为 SVC。

所以提到 AVC 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到底是指 H.264 协议还是指协议中不包含 SVC 的那一部分;SVC是scalable video coding,有的翻译成分层,有的翻译成分级。

H.264/AVC是JVT制定视频编码新标准。

H. 264扩展标准支持多种可分级类型,其中空域可分级、时域可分级和质量可分级是可分级模式的典型代表。

JM86的编解码是基于AVC, JSVM的编解码是基于SVC.H.264 SVC(H.264可分级编码)作为H.264标准的一个扩展最初由JVT在2004年开始制定,并于2007年7月获得ITU批准。

H.264 SVC以H.264 AVC视频编解码器标准为基础,利用了AVC编解码器的各种高效算法工具,在编码产生的编码视频时间上(帧率)、空间上(分辨率)可扩展,并且是在视频质量方面可扩展的,可产生不同帧速率、分辨率或质量等级的解码视频。

H.264 SVC通过在GOP(编码图像组)中设置可丢弃的参考帧实现时间上的可分级。

0-16视频帧构成全帧率视频,除T3标志外的所有视频帧构成了半帧率视频,所有T0标志和T2标志的视频帧构成了1/3帧率视频,所有只是T0标志的视频帧构成了1/4帧率视频。

SVC 时间可分级SVC 空间可分级H.264 SVC通过在在编码码流嵌入具有相关性的多个不同分辨率的子流实现空间上的可分级。

上层所有的视频帧构成了高分辨率视频,下层所有的视频帧构成了低分辨率视频为此,具备H.264 SVC编码的视频会议系统,在保证高效的视频压缩性能的基础上,视频广播端可以通过一次编码产生具有不同帧率、分辨率的视频压缩码流,以适应不同网络带宽、不同的显示屏幕和终端解码能力的应用需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视频会议系统中MCU上复杂而昂贵的转码。

视频网络高清编码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视频网络高清编码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H.265/H.264 HDMI编码器产品使用说明书目录一、产品概述1.产品概述2.应用场景3.产品参数二、浏览器使用说明1.系统登录2.预览界面3.编码器设置3.1 系统设置3.2 网络设置3.3 音视频设置3.4 安全设置三、VLC播放器设置前言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网络高清编码器产品,该产品是针对安防视频监控、IPTV网络直播、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庆典典礼、远程视频会议、自媒体直播应用的HDMI网络高清编码器。

采用高性能、单片SOC 芯片实现集音视频采集、压缩、传输于一体的媒体处理器,标准的H.265和H.264 Baseline 以及 Mainprofile 编码算法确保了更清晰、更流畅的视频传输效果。

内嵌 Web Server 允许用户通过 IE 浏览器方便地实现对前端视频的实时监看和远程控制。

该产品实际测试乐视云、百度云、目睹、Youtube和Wowza等服务媒体服务器,兼容海康威视H.265的NVR产品,支持TS流、RTMP、HTTP、RTSP和ONVIF等视频协议;支持AAC、G.711U和G.711A等音频编码。

以及需要运用到远程网络视频传输及直播的各种场合,本产品易于安装,操作简便。

声明:我们保留随时更改产品和规格,恕不另行通知。

这些信息不会被任何暗示或其他任何专利或其它权利转让任何许可。

读者对象:本手册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系统规化人员现场技术支持与维护人员负责系统安装、配置和维护的管理员进行产品功能业务操作的用户型号:TS-H264-B一、产品概述1.产品概述,该产品采用华为最先进的H.265网络高清数字音视频芯片压缩技术,具有稳定可靠、高清晰、低码率、低延时等技术特点。

该产品输入为高清HDMI视频信号,经过主芯片视频压缩编码处理,通过网络输出标准的TS流和RTMP视频流。

该产品的推出填补了行业内空白,直接取代了传统的视频采集卡,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保证产品更加稳定。

采用工业级铝合金外壳设计,体积小,方便安装。

基于H.264 SVC的IP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

基于H.264 SVC的IP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

vd ota J ) h s as tn adz d a s aa l ie o ig etn in o h 2 4 s n ad f 2 4 ie e m f VT a lo sa d r i c lbe vd o c dn xe so fte H. 6 t d r e a H. 6
基 于 H.6 V 2 4 S C的 I P网络视 频 传输 系统 的 实现
・ 5・
基于 H 24S C的 I .6 V P网络视频传输 系统的实现
毛年胜 , 卓 力
10 2 ) 0 14 ( 北京工业大学 信号与信息 处理研究室 , 北京
摘要 : 可扩展 视 频编 码 已成 为 国际上视 频技 术研 究的热 点之 一 , 合 视 频 组 (V 也 已标 准化 了 H. 6 联 J T) 24
随着 I P网络视频 的不断 发展 , 视频 业 务 已涉及 到 视频 会议 、 频 电话 、 视 网络 电视 、 程 教 育 和远 程 医 疗 远
标 准 ( 2 4 S C) 编 解 码 性 能 上 有 了 很 大 的 提 H. 6 V 在 高 。 笔 者根 据联 合视 频 组 J T提 供 的最 新 草 案 JV V SM 9 1 述 了 H. 6 V 的基 本 编 码 框 架 。在 此 基 础 .8概 24S C
ta s si n s se i c e e Th y t m c i v s vd o sr a n e ib e ta miso n I t r a d r n miso y tm Sa hiv d. e s se a h e e i e te mi g r la l r ns si n i P newo k. n me t h n ii u lr q ie n so h ifr n s r o p ta e ou i n fa a e a d vd o qu lt . e st e i d vd a e u r me t ft e d fe e tu e sf r s a ilr s l to . r me r t n ie aiy Ke r : c l b e vde o i g H. 6 VC; ewo k vd o ta s s i n y wo ds s aa l i o c d n ; 2 4 S n t r i e r n miso

《H.264-SVC可伸缩编码及其传输系统若干问题研究》范文

《H.264-SVC可伸缩编码及其传输系统若干问题研究》范文

《H.264-SVC可伸缩编码及其传输系统若干问题研究》篇一H.264-SVC可伸缩编码及其传输系统若干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通信和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不同网络环境和设备对视频质量的不同需求,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H.264/SVC(Scalable Video Coding)作为一种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具有优秀的图像质量和灵活的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视频传输系统中。

本文将针对H.264/SVC的可伸缩编码及传输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相关解决方案。

二、H.264/SVC可伸缩编码技术研究H.264/SVC作为一种可伸缩的视频编码技术,具有时域、空域以及质量上的可伸缩性。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设备能力,动态调整视频编码的复杂度和质量,以实现最佳的传输效果。

(一)时域可伸缩性时域可伸缩性是指视频流在时间维度上的可伸缩性。

H.264/SVC通过分层编码的方式,将视频流分为基层和增强层。

基层提供基本的视频信息,而增强层则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带宽的动态变化,灵活地选择传输基层或增强层的数据,以实现时域上的可伸缩性。

(二)空域可伸缩性空域可伸缩性是指视频流在空间维度上的可伸缩性。

H.264/SVC采用多分辨率编码的方式,将视频划分为多个分辨率层次。

不同分辨率层次的数据可以根据设备显示能力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用户的视觉需求。

(三)质量可伸缩性质量可伸缩性是指视频流在质量上的可伸缩性。

H.264/SVC 通过调整量化参数和比特率控制等方式,实现对视频质量的灵活调整。

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带宽和设备性能,动态调整视频的编码复杂度和质量,以实现质量上的可伸缩性。

三、H.264/SVC传输系统问题研究尽管H.264/SVC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网络适应性问题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H.264/SVC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面临网络带宽波动、丢包等问题。

针对样品视频的H.264空域SVC快速模式决策算法

针对样品视频的H.264空域SVC快速模式决策算法

d cso a l .Ex rme tlr s lsfrs mp ev d o fd fe e ti sr me t h w h t o a e t h e e e c e iin e ry pe i n a e u t o a l i e so ifr n n t u n ss o t a ,c mp r d wi t e r fr n e h
ag rt m ,t r p s d ag rt m a e u e t e e c d n i y73 l oih he p o o e l o h c n r d c h n o i g tme b % ~ 8 % wih sm i rP NR n i ae i 3 t i l S a a d b tr t . Ke y wor s: s mp e v d o;H . 6 ;s ails aa l i e o i g;m o e d c so d a l i e 24 p ta c lb e v d o c d n d e ii n; e dy tr n to a e mi ai n
vd o i e .Fo h u p s fd c e sn i h c mp tto a o lxt fmo e de iin i VC,a fs de d cso rt e p r o e o e r a i g h g o u ain lc mp e i o d cso n S y a tmo e iin ag rt m s p o o e l o h i r p s d.Pr dc in mo e r i lfe n ii e n o d fee tmo e s t. F re c d e ,a i e ito d sa e smp i d a d dv d d i t ifr n d es o a h mo e s t n i

基于H.264SVC和OFDM的可分级视频传输方法

基于H.264SVC和OFDM的可分级视频传输方法

∑E , lc ∑C ≤
l : 『1
() 3
式 中 : 为 各 视 频 包 传 输 功 率 , 为 传 输 总 功 率 约 束 , C 为 分 配 给 各 视 频 包 的 子 载 波 个 数 , 总 的 子 载 波 个 数 C为
的双 选 择 性 或 者 等 效 地 认 为传 输 信 道 在 频 率 和 时 间 上 都具有 “ 分级 ” 可 的特 性 , 即不 同 时 间 、 同频 率 的 子 信 不

保护(E ) U P 的视频 传输 效果 。采 用 的标 准测 试视 频 为F o ot —
b l, I alC F格式 , 率为 3 ( 秒 ) 时 间层 为 5级 , 帧 0 帧/ , 质量 层 ( GS编 码 ) 4级 。采 用 的 OF F 为 DM 块 中 子 载 波 个 数 为
2 )子载 波 分 配 。 先 将 最 重 要 的码 流 分 配 到 信 噪 比 首
最 高 的子 载 波 . 比特 流 没 有 分 配 完 , 分 配 到 下 一 子 载 若 则 波 , 至 该 层 码 流分 配 完 毕 , 后 分 配 下 一 层 的 码 率 , 直 然 依 次类 推 , 至 子载 波 分 配 完 毕 。 直 3 )功率 分 配 。根据 文献 【] 4 中类 似 的拉 格 朗 日乘子 算 法 可 以得 到式 ( ) 仅 有 功 率 约束 下 的最 优解 。 2在
约束 , 化 步 骤 为 : 优
1 )初始 化 。将 各 个 子 载 波 按 反馈 得 到 的子 载 波增 益
道( 子载波) 具有不同的传输质量 ( 误符号率 ) O D 。 F M通
信 信 道 的 这 种 特性 可 以很 好 地 和 任 何 可 分 级 信 源 ( 括 包

H264 SVC

H264 SVC
motion-compensated prediction
GOP border
GOP border
CIF
inter-layer prediction
QCIF
key pictures key pictures
6
interinter-layer prediction
◆由于低层是由高层通过下采样得到的,因此在相 同的时域分辨率情况下,每一个高层帧都有与之 相对应的低层帧,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相 关性,我们称之为层间冗余。显然,为了获得更 高的压缩效率,有必要通过各种层间预测技术来 消除层间冗余,这也是空域可伸缩性技术的关键 所在。设计层间预测算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利用基 本层的信息提高增强层的编码效率。 ◆inter-layer intra prediction ◆inter-layer motion prediction ◆inter-layer residual prediction
10
参考代码
◆仅有JVSM( Joint Multiview Video Model) ◆开源软件-有个svc的解码器,但是不支持 windows平台 ◆参考代码复杂度高,可读性差,主要是进 行技术研制的。
11
12
2

SVC
◆ SVC为了能够实现从单一码流中解码得到不同 帧率(时间可分级)、分辨率(空间可分级)和 图像质量(SNR可分级)的视频数据的编码技术。 ◆ H.264 SVC以H.264 AVC 视频编解码器标准为 基础,利用了AVC编解码器的各种高效算法工具, 在编码产生的编码视频时间上(帧率)、空间上 (分辨率)可扩展,并且是在视频质量方面可扩 展的,可产生不同帧速率、分辨率或质量等级的 解码视频。
H264 SVC Scalable Video Coding

H.264-SVC可伸缩视频编码

H.264-SVC可伸缩视频编码

质量(SNR)可伸缩技术
以上是这周对于SVC的一个入门的 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空域可伸缩技术
将原始尺寸的输入视频序列进行下采样, 得到所需的较低的空间分辨率,每个空间 分辨率都是一个新的空间编码层,并且在 各空间分辨率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时域 和SNR的可伸缩性。每层相互独立地编码, 有各自独立的编码参数如运动信息、变换 参数、量化参数等。
空域可伸缩技术
空域可伸缩技术
SVC和传统不可伸缩编码对网络带宽 的适应性
可伸缩视频编码的应用系统
可伸缩视频编码的应用系统
SVC视频服务器提供单一码流,具有可伸缩特性, 能够自动适应用户网络的网络状态和终端设备。而 如果在不可伸缩编码的应用体系中,单一格式的码 流在通过不同网络的边界时,需要做一次转码服务, 以便使码流适应用户的网络状态。这个转码过程一 方面会造成时间延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视频质量。
SVC标准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的编码方 案,以便更好地向异构网络上的客户可靠地发布视 频,特别是在下行客户端能力,系统资源,网络状 态事先不可知的情形下。在满足码流具有灵活的可 伸缩特性同时,SVC也要保证高的编码效率
时域可伸缩技术
时域可伸缩技术是指允许单一码 流支持多帧率的技术,它由标准 所定义的时域预测结构决定。
空域可伸缩技术
3、层间残差预测:利用残差的层间相关性, 可以对于帧间预测的图像继续进行层间预 测,以进一步削减码流。
三种层间预测的概要图示如下
质量(SNR)可伸缩技术
质量分级往往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解 析度相同)的空间分级编码,因此传统的 coarse-grain quality scalable coding (CGS,粗 粒度质量分级编码)很容易被想到,而在实 际应用中,还发展了medium-grain quality scalability (MGS,中等粒度质量分级编码), 下面将分别描述他们:

SVC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

SVC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

SVC可伸缩视频编解码技术1.SVC技术的由来及现状随着H.264国际视频编码标准的逐渐成熟和推广,越来越多的视频应用采用H。

264标准。

由于存在不同的网络和不同的终端,客户对于视频编码的可伸缩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SVC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网络视频监控的热门话题,势必将引领下一代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方向。

SVC,即Scalable Video Coding,可伸缩视频编解码,是一种能将视频流分割为多个分辨率、质量和帧速率层的技术,SVC是对规定设备如何对多层视频流进行编码和解码的H。

264视频编解码标准的扩展,被称为H.264‐SVC。

2005年1月,ISO的MPEG和ITU‐T的VCEG联合将SVC的扩展集草案提交给联合视频组(JVT)讨论,联合视频组(JVT)将此标准定为H.264‐SVC标准。

此后,每次JVT的会议都围绕着SVC技术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H.264‐SVC 在2007年10月成为正式标准。

SVC技术将收发的数据分为一个小的基础层和多个可提高分辨率、帧速率和质量的其它可选层组成的多层视频流,这种分层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相互通信时的误码弹性和视频质量,而且对带宽没有很高的要求。

另外,一个多层SVC视频流可以支持多种设备和网络。

SVC技术使低码流下的传输和解码成为可能,对于部分码流采用低的时间或者空间分辨率、或者低的保真度(高压缩率),而对于部分码流保留高的重建质量,简而言之,SVC被设计为向传输和存储应用提供各种增强功能,SVC技术逐渐成为当前国际上对于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热点。

2.SVC分级编码的概念H。

264‐SVC以先进视频编解码器标准H。

264AVC为基础,并高度利用了原始编解码器的各种工具以及概念。

然而,它产生的编码视频是空间上临时可扩展的,并且是在视频质量方面可扩展的。

编码器产生的码流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单独解码的子码流,子码流可以具有不同的码率,帧率和空间分辨率。

基于H.264 SVC的视频分层加密算法研究

基于H.264 SVC的视频分层加密算法研究
v c o fi trly rp e i t n a d t ek yfa sw t NR s a a i t ec T e ag r h i d sg e c od n ot e tp s o e i o ai n e t ro e —a e r d ci n e me i S c b l y, t . h lo i m e in d a c r i gt h e ft n r t n o h r h l i t s y h f m o c o e n n c mb n t n w t h e u t e e h s r e u r d E p rme t lr s l h w h tt e n w c e a h d a tg s i h s n a d i o i ai i t e s c r y lv lt e u e s r q i . x e o h i e i n a e ut s o t a h e s h me h s t e a v na e n s b t re c y t n e e t mal rk y v lme a d h g e e lt ,a d c n f p l ain o c so s w t i e e ts c rt e u r me t. et n r p i f c ,s l e e ou n ih rra — me n a ta p i t c a i n i d f r n e u y r q i e o i i c o h f i e ns Ke wo d y rs H. 6 VC sa d r S aa l — n o i g I t rly rp e i t n S R c lbl y Vi e n rp i n 2 4 S tn ad c lb e e c d n n e — e — r d ci N s aa i t a o i d o e cy t o

三网融合下H.264/SVC应用简析

三网融合下H.264/SVC应用简析
保持 视 频画 面 的流畅 清晰 。
正 在 家 中通 过 电视 观看 体育 比赛 或精 彩大 片 ,突然
因为有 急事 要 去处理 ,可在 途 中通过 手机 继续 收看
剩 余 的部分 , 完事 后 , 办 又可 以在 有 电脑 的地方 通过 电脑上 把赛 事 或大 片看 完 ; 如 , 出旅游 用手 机拍 再 外 到 的 美景可 以传给 在线 的朋 友 ,通过 电视 或 电脑分 享 : 程 教育 中心 的老师 使 用 P 远 C讲课 , 生 可 通过 学 手 机 和 IT P v进 行远 距离 听课 等 。 在三屏 互 动业 务 中 ,终” 的收费模 式 。 以用 户期待 良好 的视 频质 量和 所 业务 体验 。但 是 由于用 户 的移动 性导 致 的网络 条件 变 化频 繁 以及 目前 移动 通 信 网 络带 宽 的 普遍 不 足 , 容易 引起 质量 严重 下 降 。 2 4/ VC可 以适应 环境 H. 6 S 的变换 , 时地选 择合 适 的分辨 率及 传输码 率 , 实 随时
要 。将 精选 的视 频 内容 统一 接入 后 ,根据 三屏 的特 点 . 别 向 T P 手 机 进 行 推送 , 现 三 屏 同看 、 分 V、 C、 实 视 频 分享 、 三屏 监 控 、 屏通 信 等 , 三 能提 供 传 统单 屏 无 法提 供 的新业 务 . 为用 户 打造 出全新 体验 。例如 ,
差 别 很 大 ,但 是 视 频 内容 是一 样 的 。通 过 H. 4/ 2 6 S C 的时 域 、 V 空域 、 量 上 的分 级 特性 , 生帧 率 可 质 产
31 视 频 转 码 技 术 .
视 频转码 是 指将 已经 压缩 编码 的视频 流转 换成
另一 个解 码器 所 能识别 的码 流 .以适 应不 同 的 网络

H.264 SVC扩展中FGS编码的低延时应用

H.264 SVC扩展中FGS编码的低延时应用
中编 码.
以 F S层的编码效率有所提高 ,并且开环 P G 帧把
漂移限制在一个 G P( 个锚定帧之间的帧组成一 O 2 个图像组) 然而 , 中. 这样的预测结构在传输锚定帧 时, 额外的缓冲延时很容易导致跳过后面的帧 , 所 以这样 的结构不适合低延时的应用. 在 J T 的几次会议中,围绕如何有效地控制 V
维普资讯
第1 期

莹 ,等 :H24S C扩 展 中 F S 码的 低延时 应用 . V 6 G 编
漂移和提高 F S层的编码效率这 2个问题进行了 G 大量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算法.
基本层的块 中有一些非零系数 , 而且这些系数已经 在基本层按照非零值进行了编码.
关键词 :低 延 时 ;F GS层 ;误 差 漂移 ; 时域预 测 中 图分 类 号 :T 1.l N9 98 文献标 识码 :A
相对于先前的标准 ,H24 . 标准无论在压缩效 6
率、 还是在网络适应性方面部有明显的提高, 因此 ,
业 界普遍预测其将在未来 的视频应用中替代现有 的视频压缩标准.05 20 年在 J T会议 中H 24 V . 的新 6 扩展 S C是为了满足视频流在 目前异构网络中传 V
在 每一 类 中 , 用不 同的权 重来 为 系数形 成预 测 在 F S层 中为 块编 码时 从 下面 2种 方案 中选 择一 G
1 G F S低延 时应用 中的改进算法
11 . AR F —GS算 法
种形成参考块. ( 1 )在基本层块 中如果所有 的量化 系数都是 零, 那么就用基于块的参考块信息方案. 实际的参 考块 R 为:
( J :a ( J +(一 ( ) f ) Xbf ) 1 ) f , ’ ’ ,

可伸缩视频编码_SVC—总结

可伸缩视频编码_SVC—总结

可伸缩视频编码_SVC—总结1.可伸缩视频编码定义时间可伸缩编码在H.264/AVC的SVC扩展中,时间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分级B帧编码结构实现。

predictionGOP border GOP borderkey picture key picture通常,一个视频序列的第一幅图像作为立即解码更新(IDR图像被帧内编码。

关键帧可以编码为I帧(例如,为随机读取),也可以编码为P帧,并采用前一个关键帧作为运动补偿预测的参考。

关键帧所组成的序列与视频序列中的其它任何图像无关,因此,在通常意义上,该序列代表了可以得到的最小时间分辨率。

图像组中的其它图像编码使用B帧,B帧是H.264中的标准语法,故其生成的码流能与H.264兼容。

很重要的一点是,B帧编码的顺序是按照金字塔分级的顺序进行的,下一个时域级别的帧只使用较低时域级别的帧作为参考来预测,依次类推。

通过这样的一个在时域上分等级的编码结构就内在地实现了时域可伸缩性。

所有的关键帧组成了最粗糙时间分辨率的视频序列,随着在编码顺序上的图像的递增,时间分辨率也跟着增加,最终达到完全时间分辨率的视频序列。

图a所示为4阶层次化B帧的典型结构,此结构可提供4个时域等级,从低到高为{T0}, {T0, T1}, {T0, T1, T2}, {T0, T1, T2, T3},分别具有1/8, 1/4,1/2帧率和原始帧率。

另外,通过限制运动补偿预测的参考图像是否必须按显示顺序之前编码的图像,便可以任意调整编解码器之间的结构性时延。

以图c为例,该等级预测结构屏蔽了后向运动补偿预测。

尽管该结构所提供的时域可伸缩的等级与图a结构所能提供的相同,但其结构性时延是0帧,而后者为8帧。

由于仅采用前向预测,所以图c所示结构也称为等级P帧预测结构。

等级P帧预测结构通常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等。

当预测结构满足低时延要求时,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编码效率的下降。

在用等级P帧预测结构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时域块效应。

H.264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SVC)应用详解

H.264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SVC)应用详解

H.264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SVC)应用详解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已经被开发了许多年。

广播行业严格地受到业已建立的各种标准的控制,因此在采用这一技术上一直反应迟缓。

处理器、传感器以及显示技术的进步正在点爆各种视频应用。

互联网以及IP技术正无缝地把视频伺服至更为不同和远程的由显示设备构成的社群。

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如H.264 SVC 满足了许多这些系统的需求,并且它们可能促使视频被广泛采纳为通信媒介的催化剂。

编解码器被用于压缩视频,以减小传输视频流所需要的带宽,或者,降低把视频文件存档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种压缩的代价就是增大计算要求:压缩比越高,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在带宽与计算要求之间做出折中,对于定义承载编码视频流所需要的最小信道带宽以及编码设备的最小指标均有影响。

在传统的像广播电视机这样的视频系统中,解码器的最小规范(在机顶盒的情形下)易于被定义。

然而,目前视频被越来越多地由各种各样的应用所采用,相应地,有各种各样的客户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从计算机观看互联网视频,到便携式数字助理(PDA)以及小巧的蜂窝电话。

针对这些设备的视频流必需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兼容特定的观看设备以及信道带宽,必须采用不同的设置对视频流多次编码。

每一个设置的组合必须向用户产生一个满足视频流传输所需带宽的视频流以及对观看设备进行解码的能力。

如果原始解压视频流不可用,那么,编码视频流必须首先被解码,然后采用新的设置进行解码。

这种做法是十分昂贵的。

在理想的情形下,视频仅仅以高效率的编解码器被编码一次。

如果经过解码的话,得到的视频流会产生全分辨率的视频。

此外,在理想的情形下,如果较低分辨率或带宽的视频流需要被进一步延伸至网络之中,以锁定较低性能的设备,那么,可以不必采取附加的处理,就能够发送一小部分的编码视频。

这种较小的视频流便于解码并产生较低分辨率的视频。

以这种方式,编码视频流自身就能够适应它需要经过的信道带宽以及目标设备的性能。

什么是SVC?SVC和视频通信

什么是SVC?SVC和视频通信

什么是SVC?SVC和视频通信可以说,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SVC)在视频会议行业和视频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2008年,当Vidyo首次推出SVC时,很少人意识到它背后所蕴含的变革力量。

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仅仅只是一个更好的编解码器,甚至还有可能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错误。

与任何新技术一样,刚开始时,我们都很难完全理解SVC的工作原理,相关系统及功能的实现机制,甚至是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有关SVC的事实和使用感受,介绍如何基于SVC实现各种功能,同时分析一下目前可伸缩视频编码在视频通信领域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前景所在。

什么是SVC?首先,什么是SVC?它是H.264/MPEG-4Part10高级视频编码标准的扩展,通常称为AVC。

AV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共同开发的,合称联合视频组(JVT)。

因此,AVC有两个正式名称:国际电信联盟(ITU)命名的H.264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命名的MPEG-4 Part10。

通常,通信领域的人倾向于将AVC称为H.264,而广播影音娱乐领域的人则倾向于将其称为AVC或MPEG-4。

毫无疑问AVC一直是非常成功,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现代数字视频应用标准:从视频会议和YouTube,到蓝光DVD和iTunes 商店。

SVC是AVC标准的附录G。

有人却用AVC这个词来表示H.264标准和附录G,这令人费解。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AVC来描述H.264的不可伸缩部分,而用SVC来描述可伸缩部分,当不加区分时则使用H.264进行描述。

当Vidyo公司加入JVT时(2005年夏季),它是唯一对可伸缩视频编码感兴趣的视频会议公司。

事实上,SVC的成果要得益于当时对广播和移动应用感兴趣的公司以及学者不留余力的推动。

Vidyo公司的工程师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联合组的开发中,提供了约18项技术贡献,创建并提供测试视频材料,构建了大部分合适的比特流,以及共同编辑了一致性规范,这些都确保了我们的设计符合视频会议行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64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SVC)应用详解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已经被开发了许多年。

广播行业严格地受到业已建立的各种标准的控制,因此在采用这一技术上一直反应迟缓。

处理器、传感器以及显示技术的进步正在点爆各种视频应用。

互联网以及IP技术正无缝地把视频伺服至更为不同和远程的由显示设备构成的社群。

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如H.264 SVC 满足了许多这些系统的需求,并且它们可能促使视频被广泛采纳为通信媒介的催化剂。

编解码器被用于压缩视频,以减小传输视频流所需要的带宽,或者,降低把视频文件存档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种压缩的代价就是增大计算要求:压缩比越高,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在带宽与计算要求之间做出折中,对于定义承载编码视频流所需要的最小信道带宽以及编码设备的最小指标均有影响。

在传统的像广播电视机这样的视频系统中,解码器的最小规范(在机顶盒的情形下)易于被定义。

然而,目前视频被越来越多地由各种各样的应用所采用,相应地,有各种各样的客户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从计算机观看互联网视频,到便携式数字助理(PDA)以及小巧的蜂窝电话。

针对这些设备的视频流必需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兼容特定的观看设备以及信道带宽,必须采用不同的设置对视频流多次编码。

每一个设置的组合必须向用户产生一个满足视频流传输所需带宽的视频流以及对观看设备进行解码的能力。

如果原始解压视频流不可用,那么,编码视频流必须首先被解码,然后采用新的设置进行解码。

这种做法是十分昂贵的。

在理想的情形下,视频仅仅以高效率的编解码器被编码一次。

如果经过解码的话,得到的视频流会产生全分辨率的视频。

此外,在理想的情形下,如果较低分辨率或带宽的视频流需要被进一步延伸至网络之中,以锁定较低性能的设备,那么,可以不必采取附加的处理,就能够发送一小部分的编码视频。

这种较小的视频流便于解码并产生较低分辨率的视频。

以这种方式,编码视频流自身就能够适应它需要经过的信道带宽以及目标设备的性能。

这些就是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的品质所在。

H.264 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扩展至H.264的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H.264 SVC),被设计来传递上述理想情形的各种好处。

它以H.264先进视频编解码器标准(H.264 AVC)为基础,并高度利用了原始编解码器的各种工具以及概念。

然而,它产生的编码视频是空间上临时可扩展的,并且是在视频质量方面可扩展的。

也就是说,它能够产生不同帧速率、分辨率或质量等级的解码视频。

SVC扩展引入了一种原始H.264 AVC编解码器—在编码视频内的各层—不存在的概念。

基础层对视频流的最低临时、空间和品质表现进行编码。

增强各层利用基础层作为起点,对附加信息进行编码,从而在解码过程中把编码结果用于重构高质量、高分辨率或;临时的视频版本。

通过对基本层以及仅仅是所需要的后来增强层进行解码,解码器能够以所希望的特征产生一种视频流。

图1所示为H.264 SVC流的分层结构。

在编码的过程中,要利用仅仅对较低级各层的参考,小心地解码一个特殊层。

以这种方式,编码流可以在任意点被删节,但是,仍然维持有效的、可解码的视频流。

图1:H.264 SVC分层结构。

这种分层方法让所生成的一个编码流能够被删节以限制所消耗的带宽或者降低解码计算的要求。

删节过程完全通过从编码视频流提取所需要的各层而构成。

这个过程甚至能够在网络中执行。

图2:调节等级以降低带宽和分辨率。

也就是说,随着视频流从高带宽转换为较低带宽的网络(例如,通过WiFi链路从以太网转换至手持),要针对可用的带宽调节视频流的大小。

在上述例子中,要针对无线链路的带宽调节视频流的大小以及手持解码器的解码能力。

图2显示了个人电脑把低带宽的视频流转为为移动设备视频流的例子。

H.264 SVC揭秘为了实现临时的可扩展性,H.264 SVC链接其参考帧以及预测帧,这与传统的H.264 AVC编码器稍微不同。

SVC采用分层预测结构,如图3所示,而不是传统的内帧(I帧)、双向帧(B帧)以及预测帧(P帧)的关系。

图3:传统的I、P和B帧的关系。

分层结构定义最终视频流的临时分层。

图4描述了可能的分层结构。

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各帧仅仅根据上次出现的各帧进行预测。

这就确保该结构不仅仅展示临时的可扩展性,而且显示了低的延迟。

图4:在SVC中的分层预测帧。

这个方案具有四个嵌套的临时层:T0 (基础层)、T1、T2和T3。

由T1和T2各层构成的帧仅仅由T0层中的各帧预测。

在T3层中的各帧仅仅由T1或T2各层中的各帧来预测。

为了以3.75帧每秒的速度播放编码帧,仅仅构成T0的各帧需要被解码。

所有的其它各帧可以被丢弃。

为了以7.5fps的速度播放,要对构成T0以及T1的各层进行解码。

在T2和T3中的各帧被丢弃。

类似地,如果构成T0、T1和T2的各帧被解码,所得到的视频流将以15fps的速度播放。

如果所有帧均被解码,那么,完全的30fps视频流被恢复。

相比之下,在H.264 SVC(对于Baseline Profile来说,仅仅双向预测帧被应用)中,不管需要的显示率是什么,所有帧均需被解码。

为了转换至一个低带宽网络,整个视频流均需要被解码,不需要的帧可以被丢弃,然后,重新编码。

在H.264 SVC中的空间可扩展性遵循类似的原则。

在这一情形下,较低分辨率的各帧被编码为基础帧。

经解码和上行采样的基础帧被用于对较高阶各层进行预测。

重构原始场景细节所需要的附加信息被编码为一个独立的增强层。

在某些情形下,重用运动信息能够进一步增加编码效率。

同时联播与SVC在H.264 SVC中存在于可扩展性相关的开销。

正如我们在图3中所看到的那样,参考帧与预测帧之间的距离在时间(例如从T0至T1)上比传统的帧结构要长。

在具有高运动图像的场景中,这能够导致效率稍低的压缩。

为了对视频流各层级结构进行管理,也存在相关的开销。

整体而言,跟不具备可扩展性的全分辨率以及全帧速率视频构成的H.264视频流相比,具有三层临时可扩展性以及三层空间可扩展性的SVC视频可能要大20%以上。

如果采用H.264 编解码器对可扩展性进行仿真,就需要多个编码视频流,从而导致更高的带宽要求或贯穿网络的昂贵解码和二次编码。

SVC的额外好处:误码恢复误码恢复的传统实现方法是把附加的信息添加至视频流之中,以便监测和校正误码。

SVC的分层方法意味着不需要增加大的开销,就可以在较小的基本层上执行高级别的误码监测和校正。

如果要把相同程度的误码监测和校正功能应用于AVC视频流中,那就需要把整个视频流保护起来,从而导致视频流更大。

如果在SVC视频流中监测出误码,那么,就可以逐渐让分辨率和帧速率退化,直至—如果需要的话—只有高度受保护的基础层才可以使用。

按照这一方式,在噪声条件下的退化要比在H.264 AVC环境下更让人可以接受。

存储管理因为SVC视频流或文件即使在被删节的情况下仍然可被解码,SVC既可以在传输过程之中、也可以在文件被存储之后采用。

把被分解的文件存储在光盘上并取消增强层,就可以在不对存储在文件中的视频流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压缩文件的大小。

这对于需要“要么全部管、要么不管”的方法进行光盘管理的AVC文件来说是不可能的。

内容管理SVC视频流或文件固有地包含较低分辨率以及帧速率的视频流。

这些视频流可以被用于加速视频分析的应用或分类各种算法。

临时可扩展性也使得视频流易于以快速进退的方式搜索。

应用案例H.264 SVC的典型应用是监控系统(Stretch公司在这个领域提供市场领先的解决方案,请访问其网站了解更多的细节)。

以IP摄像机把视频馈入视频内容被存储的控制间的情况为例,在视频流上要运行基本运动监测分析。

在控制间显示器上,以摄像机最大的分辨率(1280 x 720)观看馈入的视频,并以D1 (720 x 480)的分辨率存储在保存光盘空间上。

第一反应团队也在现场反应车内的移动终端上接入视频流。

那些显示器的分辨率是CIF (352 x 240),而视频流的伺服速率为7fps。

在利用H.264 AVC实现的过程中,首要约束可能就是该摄像机伺服多个视频流。

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分辨率为1280x720,而另一个分辨率为720 x 480。

在就给摄像机增加了额外的成本,但是,让视频流可以在控制间被直接记录,与此同时,另一个视频流被解码和显示。

如果没有这一功能,那就需要采用昂贵的解码、重定尺寸以及重新编码步骤。

D1流也可以被解码并重新调节大小,以转换为CIF分辨率,从而馈入在视频流上运行的视频分析(工具)上。

CIF分辨率在时间上骤减以实现每秒7帧以及重新编码,以便让第一反应车通过无线链路加以利用。

图5显示了利用H.264 AVC 可能实现的一个系统。

图5:H.264 AVC的视频监控应用。

利用H.264 SVC编解码器,就可以放宽对摄像机伺服多个视频流的要求,降低系统复杂性,压缩摄像机与控制间之间的网络带宽。

完整的1280 x 720视频流现在可以被存储在网络视频刻录机(NVR)上,这些文件可以被方便地分解,以创建D1(或CIF)视频流,从而在给定的时期之后把光盘空间腾空出来。

CIF视频流可以直接由NVR伺服,以实现分析工作,而降低了帧速率的第二视频流可以被提供给第一反应车使用。

图6显示了H.264 SVC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

图6:H.264 SVC视频监控应用。

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在视频流本身上进行操作,在业已存储的文件上进行操作就足够了。

其优势是明显的:压缩网络带宽;具有灵活的存储管理;取消了昂贵的解码以及二次编码的步骤;如果需要的话,在NVR上的高清晰度视频可以用来归档;本文小结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已经被开发了许多年。

广播行业严格地受到业已建立的各种标准的控制,因此在采用这一技术上一直反应迟缓。

处理器、传感器以及显示技术的进步正在点爆各种视频应用。

互联网以及IP技术正无缝地把视频伺服至更为不同和远程的由显示设备构成的社群。

可扩展视频编解码器----如H.264 SVC 满足了许多这些系统的需求,并且它们可能促使视频被广泛采纳为通信媒介的催化剂。

关于作者Mark Oliver是Stretch公司的产品市场营销总监。

作为英国本地人,Oliver在利兹大学获得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为。

在就职于惠普公司的十年期间,他在欧洲和美国曾经管理惠普公司的工程和制造功能部门,之后,在一些与视频相关的初创公司中领导产品市场营销以及应用活动。

在加盟Stretch公司之前,他曾任赛灵思公司DSP部门内部视频与成像产品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