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火灾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技术
储油罐火灾的控制与扑救范文

储油罐火灾的控制与扑救范文储油罐火灾的控制与扑救是保障石油储存安全的重要一环。
在储油罐火灾的控制与扑救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以尽快将火灾控制住并扑灭。
本文将详细介绍储油罐火灾的控制与扑救的过程和方法。
一、火灾控制措施1.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储油罐发生火灾,首要任务是及时报警。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火灾报警设备,例如火灾报警按钮或感应器,向消防部门发送火灾信息。
同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和其他员工,并确保他们安全撤离。
2. 封闭阀门和门窗在火灾控制的过程中,封闭阀门和门窗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封闭储油罐附近的阀门,以阻止燃料源的继续供应。
然后,关闭储油罐附近的门窗,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3. 切断电源和气源火灾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烟雾和火焰,存在电气短路和气源泄漏的风险。
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立即切断储油罐附近的电源和气源。
可以通过切断电源开关和关闭气阀来实现。
4. 喷水冷却周围环境在火灾控制的过程中,喷水冷却周围环境可以起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和减少火灾的热量的作用。
可以利用消防水带或喷水枪喷射大量的水,将火灾范围内的物体和周围的建筑进行冷却。
5. 确保人身安全在火灾控制过程中,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应该确保所有人员及时撤离火灾现场,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人员清点,确保没有人员被困。
二、火灾扑救方法1. 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可用于扑灭储油罐火灾。
在灭火的过程中,应将干粉灭火器对准火源,按下开关,将干粉喷洒到火源位置。
干粉灭火剂具有灭火速度快、操作简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火灾。
2. 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可用于扑灭石油火灾。
泡沫灭火剂可以形成一层阻隔层,阻止火焰的氧气供应,从而扑灭火源。
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需要将泡沫喷射到火源位置,并确保火源被充分覆盖。
3. 水雾灭火水雾灭火是一种有效的灭火方法,适用于扑灭储油罐火灾。
在使用水雾灭火时,需要用喷水枪或水雾枪将水雾喷洒到火源位置,利用水雾的冷却作用和密闭空间的灭火效果来控制和扑灭火灾。
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概述近年来,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此类事故,本文将针对几起典型的油库火灾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
一、引言要理解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定义、原因及危害程度。
1. 定义: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储存和运输石油及其制品的仓储设施或运输管线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火灾或爆炸事件。
2. 原因:常见的引发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包括设备老化、人为操作不当、雷击和外部能源等因素。
3. 危害程度: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具有迅速蔓延、形成大规模次生灾害和巨大物质损失的特点,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安全。
二、案例分析以下是两起典型的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1. 案例一:XX市某储油库火灾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发生在XX年X月,共造成X人死亡、X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X万元。
经过调查,初步确定事故原因为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善引发的泄漏,并由此导致可燃气体积聚并遭到点火。
同时,事故现场存在消防设施缺失和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
2. 案例二:XX省某集装箱式油罐车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发生在XX年X月,在发生地周边造成几十米范围内的房屋倒塌,并给道路交通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与运输车辆载货量超标、管理不力导致自然气体外溢及明火触发有关。
此外,附近居民违规存放易燃物质也加剧了事态扩大。
三、案例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总结:1. 增强设备维护保养意识:定期检查和维修储油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的管道、阀门等零部件,以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2. 完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人员紧急疏散和灭火救援的能力。
3. 严格运输管理措施:加强对车辆载货量的监管,禁止超标负载运输,确保安全行驶。
同时,要求车辆配备专业消防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进行自救和扑灭明火。
油库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库火灾爆炸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异常迅速,由此而引起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相继发生。
其中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大危险因素。
引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因此,应用现代安全工程分析方法对油库火灾爆炸风险进行了预分析,找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引发的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以预防和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油库的安全储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油库火灾爆炸危害分析以某油库为例,火灾爆炸风险定性分析。
1 油库概况某油库罐区内主要布置有8座汽油、柴油储罐及配套的工艺管线设施,其中包括2座汽油储罐和6座柴油储罐,汽油储罐区和柴油储罐区分别设置防火堤。
此外,有汽车加油站配套。
整个罐区周边设置了6m宽的环形消防车道。
2 危害分析由于企业营运的汽油、轻质柴油分别属于甲B和丙A类可燃液体,储量分别为8000m3和30000m3。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对于闪点小于28℃的易燃液体,存储量超过20t为重大危险源。
本油库储存的汽油闪点为-58~10℃,储量为8000m3。
显然,该油库是一个主要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源。
火灾事故是在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3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才发生的。
也就是说,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物质的可燃性、氧化剂和点火源同时存在构成一个燃烧系统。
爆炸与燃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爆炸是瞬间的燃烧,火灾和爆炸可随条件而转化。
因此,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分析主要基于可燃物的材料特性、氧化剂和点火源3个方面进行分析。
1)材料特性a)挥发性:汽油、柴油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组成。
汽油中碳原子数为5~12个,柴油的碳原子数为15~25个。
碳原子数16个以下为轻质馏分,极易挥发,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上升,油料挥发的也越快,挥发油蒸汽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一旦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b)易燃性:汽油的闪点较低,介于-58~100℃之间,属于甲B类火灾危险品。
油罐火灾应急预案

油罐⽕灾应急预案 在平平淡淡的、⼯作、中,有时会⾯对⾃然灾害、重特⼤事故、环境公害及⼈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油罐⽕灾应急预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油罐⽕灾应急预案1⼀、储油罐着⽕爆炸原因:(1)对汽油罐计量作业时操作不规范,产⽣静电⽕花放电引起罐⼝爆炸混合物发⽣着⽕或爆炸;(2)维修动⽤明⽕或外来⽕源引起罐⼝爆炸混合物发⽣着⽕或爆炸。
⼆、应急救援措施:(1)⽴即停⽌⼀切营业,切断总电源地上储油罐应关闭油罐阀门。
(同时启动加油站灭⽕预案中油罐灭⽕程序)。
(2)⽤⽯棉被覆盖油罐⼝或操作井,或直接⽤灭⽕推车对着⽕罐进⾏喷射灭⽕。
同时对其它未着⽕油罐操作井⽤⽯棉被覆盖,防⽌着⽕扩⼤。
(3)拨打“119”报警电话并电话向上级领导报告请求灭⽕⽀援,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灭。
(4)如⽕灾较⼤或发⽣爆炸,加油站⾃⾝⽆⼒处理时,应果断撤离灭⽕⼈员,如有⼈员伤亡,应⽴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5)对⽕灾爆炸现场进⾏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围居民。
油罐⽕灾应急预案2 1 ⽬的 为及时、有效的防⽌油罐的⽕灾、雷击事故的扩⼤和废油、废⽓的排放减少经济损失。
2 范围 根据《⽣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该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覆盖公司内部。
3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部门主管及职⼯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当然成员在发⽣事故时负有当场进⾏抢救及报告、配合的责任和义务。
4 应急设施配置和管理 抢救伤员常备药品消毒⽤品、急救物品绷带、⽆菌敷料及各种常⽤⼩夹板、担架、⽌⾎袋。
救援物资铁锹、沙⼦、⽔带、⽔枪、⽔泵等。
5 应急处置程序 5.1 油品⽕灾含雷击 5.1.1现场班组⼈员在报警后即进⾏初期事故的抢险。
主要是初期⼩规模⽕灾的扑救、停⽌作业、堵漏、设备复位等抢险⼯作。
5.1.2如⽕从量油⼝冒出计量员⽴即关闭计量⼝盖⽤油罐上的灭⽕毡盖住量油⼝。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油库火灾原因及特点一、油库火灾原因分析火的形成还需要三个基本的燃烧条件,即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但是促使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以致造成火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操作人员的思想不重视,麻痹大意,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违纪操作规程外,还有其它客观原因,一般来说,油库火灾的发生有下列几种原因。
1、未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2、思想麻痹。
维修设备时,防备措施不当,导致油箱爆炸和火灾。
3、在有油蒸气的地方使用非防爆电器、通讯设备、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线缆及设备;安装、维护不合乎规定、设备绝缘不良、超负荷、短路、随意拉临时线路;静电接地装置、避雷设施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静电放火、遭雷电击等都会引起火灾。
4、缺乏知识、鲁莽行为导致油火。
5、未及时处理跑油、漏油及易燃、爆炸物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6、坏人放火毁灭。
7、意外火灾蔓延。
比如周围山火的蔓延等等。
除上述原因引起的火灾外,浸过油的棉布、棉纱等没有按规定存放,随意放在作业区或罐区,长时间不清理,也会引起自燃,造成油库火灾。
二、石油火灾的特点液体燃料火灾,火势猛烈,火焰温度高,辐射量强。
浓烟气浪大,火焰速度快,蔓延迅速,危害涉及面广,由于不同的储油和油类型,其火灾的特点也不同。
1、爆炸后燃烧油罐火灾,因故先发生爆炸,然后储油罐内油品猛烈燃烧,这是因为油箱中的液位空间充满了大量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就会瞬时爆炸,产生高温并加热油品,使油蒸所迅速增加,在充足的空气空间中进行猛烈的燃烧。
油罐火灾先发生爆炸,将灭火装置固定在储罐上,产生极大的破坏力,造成罐盖炸开,罐顶脱离,罐体变形或破烈,使大量可燃液体流散,从而扩大燃烧范围。
2、燃烧爆炸油罐发生火灾,在燃烧中发生爆炸,这种燃烧爆炸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下:(1)油罐液面上空间,油蒸气温度很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空气被注入储罐,使油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在引爆条件下,就会燃烧状态瞬间发生爆炸。
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

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储油罐火灾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火灾事故,其后果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
储油罐一般用于存储液体石油和石油制品,属于一种重大危险设施。
储油罐火灾事故通常发生在石油储运环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装卸作业不当、设备设施故障、管理不善等因素。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装卸作业不当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之一是装卸作业不当。
储油罐通常用于存储液体石油和石油制品,装卸作业是储油罐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果在装卸作业中操作不当,就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比如,在装卸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未能正确操作设备、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就容易导致泄漏,从而引发火灾。
另外,在装卸作业时,如果使用的设备设施老化损坏、未进行及时维护检修,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实际案例一:2015年6月10日,江苏省近海一处石油码头发生火灾事故,起火现场是一座直径30米的储油罐。
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是在过程罐底部开展油品换车作业时,操作人员未按程序操作、设备未得到及时维护。
实际案例二:2017年4月12日,山东省一石化企业的油库发生火灾事故,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浓烟滚滚。
经过调查,确定火灾原因是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造成装卸设施老化导致泄漏,从而引发火灾。
上述实际案例显示,装卸作业不当是储油罐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装卸作业不当引发的火灾,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同时要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设备设施故障储油罐火灾事故的原因之二是设备设施故障。
储油罐通常是一个封闭的金属容器,内部存储着液体石油和石油制品,如果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设备设施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设施的老化损坏、未及时维护检修或设计制造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的。
此外,恶劣的气候条件、外部力量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设备设施故障。
储罐防火措施(3篇)

第1篇化工储罐火灾扑救安全风险分析和安全风险预防措施一、化工储罐火灾扑救安全风险分析化工储罐火灾扑救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 燃烧爆炸:储罐内介质燃烧,可能导致爆炸。
2. 高温辐射:火灾产生的高温辐射可能造成人员烧伤。
3. 中毒窒息: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4. 沸溢喷溅:燃烧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液体沸腾喷溅,造成人员伤害。
5. 腐蚀冻伤:长时间高温可能导致金属罐体腐蚀,低温可能导致人员冻伤。
6. 流淌火围困:火灾蔓延可能导致人员被困。
二、化工储罐火灾扑救安全风险预防措施1. 加强现场侦察辨识:通过现场辨识、中控室DCS系统、查阅设计施工图纸等方式,核查确认储罐类型、储存介质、储运工艺、运行工况、事故部位、燃烧形式、灾情等级等处置要素,综合研判超压超温等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2. 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根据现场情况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火、防爆、防毒、防冻、防灼伤等措施。
登罐灭外浮顶原油储罐火灾时,要做好针对硫化氢的呼吸防护,特别是火灾扑灭后硫化氢浓度增加,要加强气体浓度监测和呼吸防护。
3. 合理设置进攻阵地:参战车辆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车头朝向撤离方向,严禁停靠在地势低洼处和窨井盖、下水道附近,并与现场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贸然进入储罐区。
4. 防止复燃复爆发生:处置液化烃全压力、半冷冻、全冷冻储罐时,液化烃火灾扑灭后,要防止复燃复爆;泄漏事故要及时关闭雨排、沟渠等设施,防止液化烃沿地下隐蔽设施外泄,遇明火回燃至储罐区。
5. 明确紧急撤离信号:应设置现场观察哨,及时发出险情预警,指挥员要视灾情发展程度和危害后果,及时下达紧急撤离命令。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储油罐区防火防爆:按GB50183、GB50074规定进行防火防爆管理,设置低倍数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2. 电气设备安全:储罐区内不应装设非防爆电气设备和高压架空线路。
3. 储油罐装油量控制:储油罐装油量应在安全罐位内运行。
油罐火灾事故分析总结报告

油罐火灾事故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火灾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事件,其中油罐火灾尤为严重。
本文旨在对发生的油罐火灾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二、事故概述该起油罐火灾发生于某石化企业储油场,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一个储油罐发生泄漏,并随着风向蔓延至其他附近储油罐。
造成数十万吨原油损失,严重威胁员工人身安全并污染周边环境。
事故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三、事故原因分析1.管道泄漏:初始泄漏源主要归因于管道老化或设备失效,建议加强检修力度和定期更换关键部件。
2.操作不当:对泄漏情况未及时发现和处理,需要加强紧急处理流程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能够快速反应。
3.消防措施不力:初期扑救措施效果不佳,未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应加强消防演练与培训,并提高现场灭火设备的配备。
四、事故影响1.人员伤亡:因事故造成多名员工死亡和重伤,严重影响员工及家庭稳定。
建议企业加大保障力度和安全意识宣传。
2.环境污染:大量原油泄漏入土壤和水源,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持久性污染。
需要进行彻底的环境治理工作,并探索可持续发展手段。
3.经济损失:多十万吨原油损失,企业生产受到重创。
需及时修复设施并寻找替代供应渠道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五、事故处理措施1.紧急处置:迅速调派专业队伍进行清障、泵车降温等;排查周边储油罐情况,优先扑灭风向上的火焰。
2.现场管理:确保人员撤离安全,在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的部位进行警戒线设置;准确评估火势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3.环境保护:建立防污染体系,尽量避免火灾扩散造成更大影响;实施紧急清洁工作,恢复生态平衡。
六、事故启示与改进1.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相应的紧急预案能够熟练掌握和切实执行。
2.设备管理:定期检修关键设备,预防老化损坏引发泄漏风险。
这包括管道、阀门等关键部件的更换、加固或升级。
3.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现场消防人员的应急迅速反应能力,定期进行演练以增加操作熟练度和应变能力。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成因及扑救对策

大型原油储罐火灾成因及扑救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借助港口发展起来的港口中转油库、保税油库、国储油库,相继在港口周边形成。
这些油库罐体容积大,油罐内储存的多是原油。
此种油品具有易挥发、易流失、易燃烧、易爆炸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必将造成重大的损失。
研究原油储罐的火灾成因及火灾扑救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消防对策,对提高火场指挥员的火场指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原油的燃烧特点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液体,其主要特点是:1.比重轻。
水的比重是1,原油的比重在0.67~0.93之间。
2.闪点低,挥发性强,易燃烧和爆炸。
根据油品的不同,原油的闪点-6.7℃~32.2℃,也就是说有的油品在-6.7℃的时候原油就有挥发性,会产生可燃蒸汽,原油的自燃点是380℃~520℃,爆炸极限是1.1%~6.4%。
3.热值大。
原油具有很高的热值,1公斤原油完全燃烧会产生7000~10500千卡的热量,火焰燃烧温度达700℃~1100℃,火焰沿液体表面的热波传播速度很快,每小时约40~90cm,着火油面层温度在350℃,有资料显示距火点5m处温度为360℃,7m处为300℃,10m处为116℃,如果发生火灾不及时进行冷却的话,5~8分钟内可使罐壁的温度达到500℃,使钢板的强度下降50%。
起火10分钟后,钢材结构温度可达700℃,钢材的强度降低约90%以上,因而基本上失去承载能力,然而低液面和高液面的情况有所不同,低液面的储罐发生火灾,火焰的高温直接烧烤在罐壁上,使罐壁的温度升得比较快,定的时间内就会引起油罐的垮塌,而对高液位的罐壁来讲,还要取决于液面下降的情况。
另外在油罐发生火灾时,当罐壁的温度超过600℃时,泡沫不能扑灭油罐火。
只有当油品表面的温度下降到147℃以下时,才有可能用泡沫覆盖灭火。
一般情况下,泡沫进入燃烧液面时,泡沫蒸发破灭很迅速,由于泡沫蒸发,油品得到冷却,当油品液面温度降到147℃以下后,泡沫层才能在燃烧液面推进,使燃烧液面不断小,最后覆盖整个燃烧液面。
油罐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油罐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引言:在工业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油罐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安全隐患。
油罐火灾不仅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本文将就几个典型的油罐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预防和应对此类事故的关键措施。
一、深圳某化工厂油罐火灾近年来,在深圳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工厂油罐火灾事故。
该化工厂日常生产经营之中使用了多个储罐用于存放石油产品。
据调查,该次火灾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1. 状态检查不完善导致意外点火初步调查显示,该化工厂负责人未能进行充分的状态检查,在对一个已停用的储罐进行清洗时没有彻底排除内部积液。
当另一批次产品进入该储罐后,积液与新产品发生反应,最终引发了突如其来的爆燃事故。
2. 缺乏紧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态扩大另一个导致该火灾事故严重的原因在于该化工厂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由于此前无类似事故经验,当储罐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不知所措,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和疏散。
二、加拿大蒙特利尔油罐火灾1. 建设设计不合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一次油罐火灾事故中,建设设计的不合理被指认为主要原因之一。
油罐与其他结构物的安全距离过小,危险程度放大了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同时,消防通道设置不畅通也限制了有效干预时间。
2. 缺乏监管和应急能力案例分析发现,在这起事故中,监管机构缺乏对油罐安全方面的充分监督与管理。
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隐患,也没有提供适当培训与演练来提升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能力。
三、墨西哥汉森罐区火灾1. 储存配置不合理该次事故中,发生爆燃的油罐以及周边储存油品的密度过大。
在着火时,火势迅速蔓延,并波及到邻近储罐,导致整个罐区受损。
2. 缺乏应急预案与演练事后调查显示,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演练。
这使得工作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无法快速采取适当措施来控制火势蔓延,进一步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结论:以上几起典型的油罐火灾事故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容易产生麻痹心理ꎬ加之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ꎬ临时
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ꎬ在安全教育培训缺失、安全双
1) 氮封系统确保有效工作ꎬ并严格落实« 石油
行) » ꎬ做好运行期间储罐的罐内氧含量和油气质量
浓度监测ꎬ并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氮封系统运行的有
效性ꎮ
2) 定期对储罐的呼吸阀口、静密封等泄漏点开
储罐闪爆之后ꎬ浮盘失稳或失效引发全面积火灾ꎮ
根据表 1 可以看出:9 起事故中 4 起与安全附
关ꎬ占比达 44% ꎬ其中因内浮盘失效造成事故 2 起ꎻ
3 起因硫化亚铁自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与储罐未设
置氮封设施密切相关ꎬ占比达 33% ꎮ 储罐安全设施
盘应具备一定强度的“ 稳定性” 和“ 耐火性” ꎬ可避免
2. 2 加强储罐运行过程中安全附件的维护管理
场确认罐内有无介质ꎬ用火区域气体化验是否合格ꎬ
化工企业储运罐区罐顶油气连通安全技术要求( 试
石化储罐检维修爆燃事故” ꎬ各级签票人员未到现
施工作业所用电气设备是否达到防爆要求的情况下
签发了作业票酿成事故ꎮ
1. 2. 2 施工过程管控不到位
由于储罐检修作业往往施工周期比较长ꎬ储罐
罐ꎬ由于氮封储罐具有密闭性ꎬ因此不论采用何种内
央通气孔未设阻火器或阻火器失效ꎬ在雷击情况下
浮盘技术ꎬ受浮盘泄漏以及罐壁挂油的影响ꎬ罐内气
会引燃罐内的可燃气ꎬ造成闪爆事故ꎮ 如“2014 年
相空间油气质量浓度值超标情况成为客观存在ꎮ 因
69扬子石化酸性水罐硫化亚铁自燃事故” ꎬ事故
储罐的连通管线上未设阻火器ꎬ导致罐区发生群罐
时间
发生单位
2010. 4. 22
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定量分析

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定量分析加油站作为燃油储存和加注的重要地点,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储油罐火灾爆炸是加油站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
因此,对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燃油的危险性:燃油易燃,且挥发性大,遇到明火或静电等能源可以轻易着火,引起爆炸。
2.储油罐设计不当:如果储油罐设计不当,如壁厚不均匀、焊接不规范、疏忽装配,将会导致储油罐的裂缝、漏油等问题。
3.局部设施故障:如储油罐压力控制系统、警报系统、灭火系统等设备若发生故障,则将引发储油罐内部压力骤升、油气溢出等危险。
1.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确定事故场景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方法。
在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事件树法、故障树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风险矩阵法依据频率与严重性的关系,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
事件树法则以事件链推断事故概率;故障树法则根据系统或设备故障推断事故概率。
2.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是确定事故发生可能性、严重性和后果的方法。
应用方法包括HAZOP分析、FMEA等。
在加油站的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中,可以采用HAZOP分析法,按照管道元件或系统设备的各项参数逐一进行分析,为每种可能的故障或操作失误确定概率和严重程度。
FMEA法则是对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估和控制制定出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即从系统中每个子设备和人为因素出发,定量计算各节点的失效率、失效概率和失效程度,以确定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和控制办法。
三、防范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优化储油罐结构设计,确保均衡耐久;2.加强设施维护,确保储油罐设备运行正常;3.加强对储油罐压力温度、搅拌等参数的监控;4.控制储油罐内油品的挥发性和压力,随时改变储油罐压力参数,保证储油罐内部的压力稳定;5、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并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消防意识;总之,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定量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储油罐火灾案例分析

储油罐火灾案例分析储油罐火灾案例分析2022年3月21日20时39分,某某某县某某某镇某某某工业园区内的某某某化工有限公司罐区7#罐煤焦油罐发生爆炸燃烧。
公安部消防局、陕西消防总队接报后,迅速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先后调集榆林、延安、铜川、西安和内蒙古鄂尔多斯5个支队的21个执勤中队、8个企业消防队、65辆消防车、418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实施扑救。
经过全体官兵44小时的连续奋战,英勇无畏,大火于3月23日17时22分被扑灭。
此次火灾过火面积12180平方米,烧毁油罐5个、油罐车6辆,保住了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煤焦油深加工生产装置,无人员伤亡。
此次火灾财产损失之严重、社会影响面之广、参战力量之多实属陕西首例,全国少见。
一、基本情况(一)起火单位情况某某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某某某县某某某镇某某某村,占地约17400平方米,属私营企业,主要从事煤焦油深加工。
2022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量为15万吨,厂区内共有13个立式固定顶煤焦油储罐(设计总容量为9120立方米);某某某化工有限公司总平面布置见图1。
图1某某某化工有限公司总平面图(二)储罐情况其中1号防火堤内1#至4#罐设计容量均为1500立方米(直径15米,高8.5米),2号防火堤内5#至8#罐设计容量均为570立方米(直径9.5米,高8米),9#、10#罐设计容量均为300立方米,11#、12#、13#罐为设计容量均为80立方米(直径4米,高6米)。
爆炸起火的7#罐位于2号防火堤内,东临煤粉堆垛,西侧停有6辆储油罐车。
起火时,3#、4#罐各储存170吨和200吨煤焦油,5#、6#、7#罐各储存80吨、100吨、150吨煤焦油,其余8个罐内有煤焦油残液,见图2。
图2储罐情况(三)燃烧物理化性质煤焦油又称煤膏和煤馏油,是煤焦化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黑色粘稠可燃液体,具有特殊臭味,相对密度为1.02-1.23,常温下比重大于水,开口闪点200℃左右,沸点380℃,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为致癌物。
油罐火灾危险性

油罐火灾危险性1. 简介油罐火灾是指发生在石油储存和加工设施中的火灾,其危险性极高。
由于油罐内存储的是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难控制,严重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油罐火灾的危险性,包括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火灾的扩散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油罐火灾。
2. 引发火灾的原因油罐火灾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1 人为因素:人为操作不当、设备故障、违反安全规定等均可能引发火灾。
• 1.2 自然因素:如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油罐火灾。
3. 火灾扩散方式发生油罐火灾后,火势往往会迅速扩散,给人员安全和现场控制带来极大困难。
火灾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扩散:• 3.1 火苗:火焰在油罐内蔓延,引发油罐爆炸,导致火灾进一步扩大。
• 3.2 燃烧产物: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烟雾和高温,加剧了火灾的危险性。
• 3.3 爆炸:油罐内积聚的油气,在火灾的高温作用下,可能产生爆炸,导致火势更加剧烈。
4.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油罐火灾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4.1 烟气中的有毒化合物: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 4.2 烟雾中的颗粒物:火灾时释放的颗粒物,如烟尘、石棉等,会对肺部产生刺激作用,引发呼吸道疾病。
• 4.3 高温和热辐射:火灾产生的高温和热辐射可以导致烧伤和中暑等热应激疾病。
5. 预防和应对油罐火灾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油罐火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1 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培养,确保人员操作行为合规。
• 5.2 增强安全设施: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可靠性。
• 5.3 加强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油罐及其配套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6. 结论油罐火灾的危险性极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外浮顶式原油储罐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外浮顶式原油储罐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储油罐是一种大型容器,是炼油厂、油田、油库以及石油管道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专门用于接收、储存和发放易燃、易爆的油品介质。
正是由于它储存的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石油储运行业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对象。
在油罐日常的使用和管理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事故。
储油罐的安全管理是油库管理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也是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因此,加强储油罐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储油罐的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对石油储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秦皇岛输油站七座十万方外浮顶原油储罐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储油罐的各类事故出现的原因,针对各类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正文:储油罐是输油管道行业的重要设施,其储存的油品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和易产生静电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对象,一旦管理失控,极易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浮顶油罐在油库中应用十分广泛,浮顶是一覆盖在油面上,并随油面升降的盘状结构物,又称浮顶或浮顶。
由于浮顶与油面间几乎不存在气体空间,因而可以极大地减少油品蒸发损耗,同时在增加油品储存安全性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更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浮顶油罐分为外浮顶和内浮顶两种,外浮顶罐是一种全敞口容器,盘状浮顶随油面升降;内浮顶则是装有内浮顶的拱顶罐。
秦皇岛输油站共有七座大型外浮顶储油罐,单罐容积为100000m?,1#至2#为单盘式外浮顶油罐,3#至7#为双盘式外浮顶油罐。
这七座大型原油储罐从1987年至1996年陆续建成投产,现今已使用近25年之久,每座油罐都经历了2次以上的大修,现今依然承担着秦皇岛至北京段输油管线原油储备的重要任务。
秦皇岛输油站从1972年至今共发生了4起较大的油罐事故,其中1975年的冒顶跑油事故、1976年和1989年的两次雷击着火事故都发生在十万方油罐建成投产之前,两次雷击着火事故更是导致一座三万方地下水泥油罐和一座两万方钢筋混凝土油罐直接报废。
油库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报告

油库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报告概况介绍:油库是存储大量石油和石化产品的设施,其规模较大,若发生火灾会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旨在分析造成油库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缺乏安全管理:1. 人员素质:由于对员工培训不足或未按相关标准进行技术岗位资质认证,导致操作人员能力不足,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2. 安全制度:缺乏有效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得未能达到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运营状态。
3.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监督不够严格,未能及时检查失职现象和隐患排查,并给予整改措施。
二、危险物料泄漏:1. 储存器具老化:储罐等容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由于腐蚀而出现漏洞或开裂,导致储存物料泄露。
2. 不当操作:人为过错或操作疏忽引起了物料泄漏事件;例如,在输送石油时未经过安全管控进行分流操作,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三、火源暴露:1. 电气设施缺陷:电气线路老化或不合格设备使用可能引起短路和火花,成为潜在着火点。
2. 静电积聚:油库周围环境较尘土多,静电常见。
在油品进出流程中未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造成静电放电引起火灾。
3. 舞台效应:石油及高挥发性物质蒸气冲击到明火或高温表面时可发生爆燃。
而没有规范地设置圆顶罩或无适当的抑制技术会加重舞台效应,增加了发生大范围火灾的概率。
四、自然因素:1. 天气条件:极端天气如干旱或雷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易引起静电放电和闪火现象,并增加火灾发生几率。
2. 风向风速:风的方向和强度对油库周边环境安全影响很大。
若风吹拂到附近建筑物上存在隐患的油罐或有燃料泄漏,即使源头未点燃亦可导致火势变大。
应对措施: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和安全作业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监管部门对油库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出台法律法规以规范油库的安全生产。
2. 预防泄露: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测储存器具,并更换老化损坏的容器;完善运输工艺与设备,采取科学配送方案减少物料泄漏可能性。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油库火灾是指发生在油库或储油罐区域的大规模火灾。
由于油库内的大量燃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引发剧烈的爆炸,并且可以迅速蔓延开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从原因和特点两方面对油库火灾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油库火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故障:由于油库中的储存设备大多是长期使用的,存在老化、磨损和故障的可能。
如设备失效导致燃油泄漏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2.人为失误:油库的运营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而意外的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引发火灾。
如未按规定操作、操作不当或缺乏安全意识等。
3.外界因素:包括雷击、地震、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高温、干燥和强风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油库的设备和储存容器造成损坏和破裂,从而引发火灾。
其次,油库火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爆炸性:由于油库中储存大量易燃液体燃料,一旦火源产生,很容易引发爆炸。
油库中的燃油一般有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这些燃料都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挥发性,燃烧时会迅速释放大量热能和气体,形成强大爆炸力。
2.蔓延迅速:油库火灾由于燃料源充足,火势会迅速扩大并蔓延。
在火灾初起时,燃油周围的温度会迅速升高,一旦超过其点燃温度,燃油就会自燃,引发更大规模的火灾。
3.难以控制:油库火灾的确立和扑灭需要消防部门的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因为火势猛烈,塑料设备容易熔化并造成二次泄漏,这会使灭火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油库一般位于城市周边或郊区,交通不便、水源匮乏,给灭火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4.毒性大:油库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烟雾和有毒气体。
燃烧时,燃料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同时对环境产生污染。
5.后果严重:由于油库火灾规模大、火势猛烈,其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火灾可能会引发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造成更大范围的灾害。
综上所述,油库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人为失误和外界因素等。
大兴机场油罐火灾事故原因

大兴机场油罐火灾事故原因2019年10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刚刚投入使用不久,一起油罐火灾事故却发生了。
这起事故导致机场附近大面积地区受到了影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为了彻底了解事故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事故发生之前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一、事件回放1、10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附近产生火灾,据报道,该次火灾发生在中国石化大兴国际机场储油库,引发一次规模较大的火灾。
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蔓延,烟雾冲天而起。
2、火灾发生后,大兴区政府及相关单位立即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排查受影响区域人员疏散、火场冷静以及周边环境监测等。
3、截至13日晚,火场所在的企石镇政府通报,经初步核查,事故并无人员伤亡,火灾已得到控制,现场环境监测数据正常,无异常情况。
二、事故原因探讨大兴国际机场油罐火灾事故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
1、设备老化作为一个储存石油产品的设施,油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储存的产品的安全性。
某种程度上,油罐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安全。
若是油罐的设施,相应的设备老化了,可能会加大油罐的泄露概率,进而引发火灾。
2、设备维护保养不当设备的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不当,设备的运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会加大发生问题的概率。
3、人为因素油罐火灾如果源自人为因素,其结果很有可能与设备的操作者或管理者有关。
这其中,有可能是操作者的不当行为或是管理者未能充分重视设备操作的风险。
石油产品属于危险品,若是因为操作者粗心大意或是管理者过于儿戏,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4、环境因素大规模油罐火灾的发生,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一条可能原因。
在实际情况中,有可能温度过高、气候的突变等原因,也会增加油罐火灾的发生率。
三、设备老化问题在所有可能造成油罐火灾的原因中,设备老化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大型油罐起火爆炸的案例都是因为设备老化引发的。
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定量分析

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危险性定量分析随着加油站数量的增加和汽车数量的增长,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为了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储油罐危险性的定量分析,认识储油罐的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1.危险性源加油站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是由于储油罐内油品与外界某种能量形式发生相互作用所致。
其主要危险源如下:1.1 火源:包括静电火花、热源、明火、电器设备等。
1.2 热源: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热功率设备等。
1.3 爆炸气体:主要是燃油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气体。
1.4 物理因素:主要是地震、气压变化等。
2. 定量分析方法为了分析储油罐的危险性,可以采用概率安全分析(PRA)、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法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2.1 概率安全分析(PRA)PRA是根据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确定系统事件发生概率,进而确定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PRA分析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包括事件树、失效树等。
2.2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对系统失效的分析方法。
在进行故障树分析时,需要将系统的各个节点、事件和缺陷用逻辑图表示出来,建立故障树。
然后,通过对故障树节点进行逆推分析,找出导致系统失效的根本原因,确定严重后果及其发生概率。
2.3 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分别用概率和后果等级表示,并将这两个指标综合起来,形成类似于矩阵的图表。
通过比较不同风险的等级,避免或降低潜在的风险。
3. 安全措施在进行储油罐的危险性定量分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加油站的良好运行和公共安全。
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加油站选址:在选址时需考虑气氛污染状况、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
3.2 设施设备:新建的加油站应按照国家标准,选择合格的储油罐、泵、流量计等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
3.3 安全教育:针对加油站工作人员和车主进行系列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建立紧急处置机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储油罐火灾的原因分析及
控制技术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328-18 储油罐火灾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技术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储油罐是油库的重要设备,储存着大量易燃烧、易爆炸、易挥发、易流失的油品,一旦发生爆炸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近20年来,油罐发展呈大型化的明显趋势。
随着油气储备量的增加,储油罐的规模和数量也大幅度地增加。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储油罐、提高储油罐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爆炸原因分析
1.1 明火
由明火引起的油罐火灾居第1位,其主要原因是在使用电气、焊修储油设备时,动火管理不善或措施
不力而引起。
例如,检修管线不加盲板;罐内有油时,补焊保温钉不加措施;焊接管线时,事先没清扫管线,管线没加盲板隔断;油罐周围的杂草、可燃物未清除干净等。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油库禁区及油蒸气易积聚的场所携带和使用火柴、打火机、灯火等违禁品或在上述场合吸烟等。
1.2 静电
所谓静电火灾是指静电放电火花引燃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等易燃易爆物而造成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的实质是存在剩余电荷。
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物体之间就发生电子得失,在一定条件下,物体所带电荷不能流失而发生积聚,这就会产生很高的静电压,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分离或接触时,物体之间就会出现火花,产生静电放电(ESD)。
静电放电的能量和带电体的性质及放电形式有关。
静电放电的形式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等。
其中火花放电能量较大,危险性最大。
静电引起火灾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1)有产生静电的条件。
一般可燃液体都有较大的电阻,在灌装、输送、运输或生产过程中,由于相互碰撞、喷溅与管壁摩擦或受到冲击时,都能产生静电。
特别是当液体内没有导电颗粒、输送管道内表面粗糙、液体流速过快时,都会产生很强的摩擦,从而产生静电。
(2)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油料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内产生的静电电荷难以流失而大量积聚,其电压可达上万伏,遇到放电条件,极易产生放电引起火灾。
(3)静电火花周围有足够的爆炸性混合物。
油品蒸发、喷溅时产生的油雾和储油罐良好的蓄积条件致使油面上部空间形成油气一空气爆炸性混合物。
(4)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舍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当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干油品蒸气引燃的最小能量(0.2-0.25mJ)时,就会点燃可燃混合气体,造成燃烧爆炸。
因静电放电(ESD)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而且静电火灾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易爆炸、扑救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故如何更好地做好防静电危害工作一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自燃
自燃是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过程,通常是由缓慢
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即物质在没有火源的条件下,在常温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自行发热,因散热受到阻碍,热量积蓄,逐渐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燃烧。
所以自燃的条件有3个,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热、热量积蓄,主要过程有氧化、聚热、升温、着火。
一般来说,引发储油罐自燃主要原因有3种:静电自燃、磷化氢自燃、硫自燃。
静电自燃如上面介绍的,油罐在频繁装卸过程中,油品或运动部件与内壁相互摩擦,拍打油面,液位波动,运动部件晃荡,又由于油品含水和杂质量大等多种原因,极易产生静电,在运动部件和油罐形成巨大的飘浮带电体,静电通过接触点及突出部位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磷化氢自燃源于油品中的磷化氢,据有关资料表明,油品中的磷化氢以PH₃或P₂H₄的形式存在。
PH
₃通常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于油罐的气相空间,且含量极低,其自燃点100℃,一般无自燃可能;而P₂H₄通常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油罐的液相空间,其与空气反应的活化能很低,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自燃,但由于汽油的极性较强,少量P₂H₄溶解其中,且与空气隔绝,也不会发生燃烧。
硫自燃起因于硫化铁自燃,硫化铁是石油贮罐硫腐蚀的主要产物,硫化铁在与空气接触时强烈反应放热,如出现热积蓄,温度提高,就发生自燃。
原油中的硫分为活性硫和非括性硫,元素硫、硫化氢和低分子硫酵等统称为活性硫。
活性硫对金属具有较高的腐蚀性,硫对设备的腐蚀可以分为低温湿H ₂S腐蚀、高温硫腐蚀等,其对储油罐的腐蚀属于低温湿H₂S腐蚀。
低温湿H₂S腐蚀又有2种腐蚀方式:一种是硫化氢气体溶解在罐壁上的水中生成氢硫酸,氢硫酸与罐壁金属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另一种是储罐
内湿的硫化氢气体,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与储罐内壁铁的腐蚀产物一铁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发生电化学腐蚀。
两类腐蚀的主要产物均是硫化亚铁。
长期处于气相空间的储罐内壁腐蚀特别严重,其内防腐涂层被硫化成一层胶质膜,而处在液相部位的内防腐层无明显腐蚀痕迹,由于胶质膜对FeS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FeS氧化时,氧化热量不容易及时释放,加快了其自燃速度。
在罐顶通风口附近,FeS与空气接触,迅速氧化,热量不易积聚,而在油罐下部,越靠近浮盘的气相空间,氧含量越低,部分FeS被不完全氧化,生成单晶硫。
该单晶硫呈黄色颗粒状,燃点较低,掺杂在块状、松散结构的焦硫化铁中,为焦硫化铁中的FeS的自燃提供了充足的燃烧条件。
当油罐处于付油状态时,大量的空气充满油罐的气相空间,原先浸没在浮盘下和隐藏于防腐膜内的FeS渐被暴露出来,并在胶质膜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