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历史小故事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726bad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5.png)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中国常见历史故事【5则】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篇1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篇2大义灭亲: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
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
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
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篇3王侯将相:秦朝末年,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造成民不聊生。
为了修筑北方的长城,募集许多劳工。
陈涉、吴广等因为大雨延误行程,按律当斩,他们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揭竿而起,其他豪杰也蜂拥而起,起义军迅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篇4脸上打草稿北宋时有个叫陆东的,在苏州做官。
某次断案,他判一个犯人流放,当时流放是要在脸上刺字的。
陆东让人在犯人脸上刺上“特刺配某州牢城”几个字。
刺完了,手下一个幕僚说,大人不对啊,不能用“特”这个字。
但凡用这个字的都是朝廷一时旨意,这个犯人只是流放罪不能用这个字。
陆东一听,赶紧叫人把那犯人又拉回来,把“特刺”二字划掉,改成“准条”,重新刺字。
估计这犯人得是有一张高晓松式是大脸,不然恐怕刺不下这么多字。
陆东给犯人刺字刺两回这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没少被人笑话。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0ef518e0b1c59eef9c7b4b5.png)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1、尝胆卧薪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
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
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3、悬梁刺股“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十个历史小故事
![十个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36596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b.png)
十个历史小故事1. 秦朝的万里长城约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秦朝建立。
秦始皇下令将已经存在的城墙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了万里长城。
这座长城通过加强边界的防御,保护了中原地区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如今,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2. 罗马共和国的崛起与衰落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了君主制,建立起共和政体。
在共和国时期,罗马扩展了自己的领土,并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内部斗争与贪污腐败逐渐侵蚀了共和国的基础,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3. 英国的玫瑰战争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内战,被称为玫瑰战争。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的斗争,他们在他们的纹章上使用了红玫瑰和白玫瑰作为象征。
玫瑰战争最终以约克家族的胜利告终,亨利七世在1485年成为国王,标志着都铎王朝的开始。
4. 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统治1789年,法国的社会与经济危机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随着动荡局势的发展,1793年至1794年期间出现了著名的恐怖统治。
恐怖统治期间,革命政府实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和处决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被送上断头台。
这段暴力时期最终在罗伯斯庇尔的倒台后结束。
5.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年至1783年,美国的殖民地与英国爆发了独立战争。
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美国独立并摆脱英国的统治。
通过持久的奋斗和外援的支持,美国最终在1783年赢得了战争。
这场战争为美国奠定了独立的基础,也成为以后世界其他殖民国家争取独立的榜样。
6. 日本幕末时期的现代化19世纪中叶,日本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一时期被称为幕末时期。
在西方列强的威胁下,日本的幕府政权开始意识到现代化的必要性。
该时期见证了对外贸易的开放、军事现代化的推进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
最终,幕府政权被推翻,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进入了现代化的道路。
十个正能量简短革命历史小故事
![十个正能量简短革命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e2359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5.png)
十个正能量简短革命历史小故事
1.共产主义思想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他们的合作与思想引领
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
2.俄罗斯十月革命。
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权力,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3.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
他领导并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
国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4.红军长征。
1934年,中国红军面临内外敌人的围剿,他们跋涉万里,终于胜利完成了战略撤退,为中国革命争取了新的机会。
5.古巴革命。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推翻了巴蒂斯塔
独裁政权,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封建制度,为民主和
平等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7.印度独立运动。
由甘地领导的非暴力抵制运动和民族团结,最终使
得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
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抗议和民权运动,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结束了种族隔离。
9.波兰工人组织,团结工会。
该工会在1980年代推动了波兰的自由
化和民主化进程,为东欧剧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10.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
曼德拉等领导人的韧力和坚持,最终结束
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爱与和解的象征。
10个历史人物故事简短7篇
![10个历史人物故事简短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6b52b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3.png)
10个历史人物故事简短7篇10个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精选篇1)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
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
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
”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10个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精选篇2)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
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
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36ea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2.png)
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精选10篇)1.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一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2.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二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3.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三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4.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四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5.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五唐伯虎是明朝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6.中国历史人物简短故事篇六清朝初期的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10个历史故事
![10个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f55c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9.png)
10个历史故事故事一:孔子与弟子的思考在古代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他的故事被世人传颂至今。
孔子的思想主张对于塑造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弟子们经常向他请教问题,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他们的智慧不断增长,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者和政治家。
故事二:埃及金字塔的奥秘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为了纪念和安葬法老而建造的巨大建筑物,几千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金字塔仍然屹立在埃及的沙漠中。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以及内部的布局和设计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金字塔所蕴含的奥秘引发人们的好奇,也成为了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故事三: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罗马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庞大和强大的帝国之一。
它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扩张了庞大的领土,统一了众多的民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逐渐陷入内部冲突和外部压力,在庞大的帝国无法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最终导致了其衰落和解体。
故事四:美国独立战争的背后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独立于英国统治的历史事件,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建国的里程碑,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后涌现了许多英勇的领袖和军事战略家,他们为了自由和独立而奋斗,用鲜血和牺牲铸就了美国的自由之路。
故事五: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政治变革的标志性事件,它彻底颠覆了法国传统的君主制度,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
这场革命不仅为法国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运动和思想解放。
故事六: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各个武将争夺权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
这个时期的武士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追求着武士道精神。
他们的故事传颂至今,成为了日本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七:巴黎公社的蓝色火焰巴黎公社是19世纪末法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工人阶级反抗着资产阶级的压迫,追求着平等和正义的社会。
尽管巴黎公社最终失败了,但它对于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仍然深远,并成为了后来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范例之一。
历史小故事12个
![历史小故事12个](https://img.taocdn.com/s3/m/68dfa0ebcc22bcd126ff0c9c.png)
历史小故事12个1,秦始皇偶尔看到丞相李斯出行时,车骑侍从浩瀚,甚是招摇,登时心生不满。
没想到身旁有个寺人当时偷偷地把这件事通知了李斯。
李斯大为惊慌,因而当前每次出行都大大的增加了本人的车骑侍从,再也不敢嘚瑟了。
秦始皇分明是身旁人保密,因而将那天陪侍在本人身旁的寺人都杀了。
秦始皇2,刘邦称帝后,给他父亲上的尊号为“太上皇”。
底下有人向刘邦发起,既然都尊称“太上皇”了,不如你把皇位间接让给你父亲,等他身后,你再接过去就是了。
刘邦一听就不高兴了,愤怒说道:这全国是我打上去的,老头在家诚恳的受罪就行了。
3,有次隋军和突厥鏖战正酣,突厥人发起,两边各挑一员虎将单挑,以免兵士混战伤亡太大,隋将应允。
隋朝名将史万岁事先只是个新兵蛋子,请缨出战,隋将一想也行,输了也不丢人,赢了就赚大发了。
因而派史万岁出阵,没想只一回合,史万岁就斩了突厥的虎将。
4,隋末的窦建德年老时仗义豪迈、胆识过人,一天,一伙不匪徒来他家里掠夺。
窦建德一个人一口气干掉了四个,其他的人吓的纷繁逃窜。
但是火伴的尸首还在人家院里呢,因而在大门外恳求窦建德把尸身还给他们。
窦建德把绳索绑在了本人的腰间说:你们如果不敢出去,就扔根绳索,把尸首拽出去。
这些人在外面用力一拽,却把窦建德拽过去了,因而一顿乱刀后,把其他的贼人也都杀了。
窦建德5,徐茂公李積是唐初名将,后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他仍然把亲情看的十分主要。
他有个姐姐,年老体弱,每次在姐姐抱病时,他都亲身下厨为姐姐熬粥,有一次以至把髯毛都烧掉了。
6,张亮是“凌烟阁二十四罪人”之一,但他有点二,有次胳膊上生了不晓得是牛皮癣仍是狗皮癣,这厮却坚定的认为是龙鳞,本人就是真龙天子,因而有了谋反反叛的心机,可还没等他详细操纵呢,就被人告发了。
核实当前,唐太宗震怒,将张亮百口满门抄斩。
7,李世民有一次在春节行将到来之际,传旨将牢里的死囚都开释回家,让他们能在处斩之前和家人过个团聚年,过完年再返来。
到了第二年,所有的死囚都定时回到牢中报导,一个都没少!唐太宗慨叹于这些人的诚实守信、言而无信,立即下了一道诏书,全盘赦宥了这些人的极刑。
15个历史小故事
![15个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294be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f.png)
15个历史小故事一说历史大家就会觉得我们中国历史很厚重,其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的,小编整理了15个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历史小故事1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历史小故事2凌波微步: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
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
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
(典见曹植《洛神赋》)。
历史小故事3破镜重圆: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
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
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历史小故事4咏絮才高: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
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
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
10个历史故事简短
![10个历史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8a0776e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5.png)
10个历史故事简短1、凿壁偷光: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2、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3、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4、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7、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8、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
历史小故事 大全
![历史小故事 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0460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历史小故事大全一、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匆匆赶到,却发现平安无事;又听说君王为博妃子一笑,内情多有讥讽之意。
当诸侯们怨愤离去时,褒姒看到烽火台上烽烟滚滚,真的认为诸侯们刀枪相见,战鼓隆隆,不禁咯咯地笑了起来。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们却不再前来救援,西周遂亡。
二、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故意安排他看墓地和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的屈辱。
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三、孙敬悬梁孙敬悬梁挂席的典故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楚世家》:“孙敬悬梁挂席,双股挂颈。
”意思就是人若颓废懒惰,集中不了注意力或记忆力不好,孙敬就会把自己的头发(或席子)悬挂起来,这样是为了强迫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一句成语:悬梁刺股。
四、鸿门宴秦朝末年,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后派兵驻守函谷关,项羽听说后大怒随即带领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
刘邦见无法抗拒项羽的军队就采纳张良的建议,亲自到鸿门拜见项羽。
项羽设宴接待刘邦,刘邦一再谦卑地向项羽赔罪,更让项羽的谋士范增十分不悦。
宴会上范增多次向项羽暗示要杀掉刘邦这个日后最大的敌人,但项羽没有理会。
范增见状就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
刘邦的谋士张良见情况紧急立即告诉樊哙:“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闯入帐中面见项羽。
历史小故事
![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cfb682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f.png)
历史小故事关于历史小故事14篇关于历史小故事1孔明一纸救江东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
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
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
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
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
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
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
”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
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
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
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
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
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
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
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
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
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
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
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
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
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
韩遂还向马超表示:既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
韩遂杀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10部,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历史小故事50字左右
![历史小故事5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6bf220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3.png)
历史小故事1.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想称霸天下,取西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周天子的名义,派兵去往周朝国都进发,于是周王派出大臣安抚楚庄王,楚庄王问定国九鼎的大小轻重,大臣说:“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
”楚庄王无言以对,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称霸天下的行为叫做“问鼎”。
2.春秋战国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期间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国相互征战是常态。
仅《春秋》记载的战斗就有四百八十余次,没记载的应该更多。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
随着秦国的实力日渐强大,在220年,秦王嬴政一举灭六国,一统天下。
3.商鞅变法商鞅,原名公孙鞅,战国时期魏国人。
秦孝公招贤纳士,于是商鞅入秦,并向秦孝公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等一系列变法策略。
秦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后来打败其余六国奠定了基础。
可惜,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将商鞅处死。
4.合纵连横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日益扩张;连横就是秦和齐拉拢一些诸侯国,共同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主要人物:苏秦、张仪。
自秦孝公时期纵横家苏秦游说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而秦相国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
5.纸上谈兵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老将廉颇据守,秦过久攻不下,后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
赵王便任赵括统兵,但是赵括没有实战的能力,被秦将白起围困数月打败,断粮之后,强行突围,兵败身死。
40万赵兵,全部被坑杀于长平。
至此之后赵国在无力无秦国争锋。
6.鸿门宴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还包括张良、项伯、项庄等人。
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欲在宴会上杀刘邦,但经过张良的设计后,刘邦成功逃脱。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3b37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1.png)
中国历史传说小故事【十篇】1. 女娲补天据传,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女娲的神仙,她以炼丹术著名。
有一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天地间开始混乱。
为了拯救世界,女娲决定修补天空。
她取来五彩石,用它们修补裂缝,并用黄石弥合了天地之间的断层。
这些彩石就变成了五彩人的种子,人类从此诞生。
2. 神农尝百草神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是农业的始祖。
据说神农尝遍了百草的滋味,发现有些草可以治病救人。
他将这些有益的草药整理起来,创造了中草药医学。
神农的努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为后人带来了健康和长寿。
3. 赢粮在古代中国,农村生活艰辛,人们常常面临缺粮的困扰。
有一位叫胡僧的商人听说了这个问题,他决定帮助农民解决粮食问题。
胡僧每次到农村,就向农民们提出一道谜题,如果农民能解开谜题,胡僧就会赠送他们粮食。
通过解谜,农民们成功解决了粮食问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4. 粘稻草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舜的君王,他非常关心农民的生活。
有一年,他看到农民种植稻子时,总是被风吹倒,于是决定发明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舜创造了粘稻草的方法,农民们从此将稻草粘在一起,稻子再也不会被风吹倒了。
5. 仙人洞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神奇的洞穴,叫做仙人洞。
据说,只要一个人进入洞穴,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知识。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进入了仙人洞,变得非常聪明和博学。
他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人们,村庄因此变得繁荣富裕。
6. 月宫的嫦娥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叫嫦娥的女子。
她住在月亮上的月宫里,嫁给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
后羿偷了不死草,并飞上了天空。
为了保护不死草,他把它藏在了月亮上的月宫里。
嫦娥守护着不死草,每天晚上在月亮上度过。
7.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条白蛇和一个人类相爱并结婚的故事。
但是,由于白蛇是妖怪,人类无法接受这段爱情。
最终,白蛇为了拯救丈夫,用法力战胜了恶势力,最终被天帝封为蛇仙。
8.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118e0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5.png)
【导语】历史⼈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迹,对⼈类历史起到推动作⽤的⼈物,考古学佐证。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以医愚,可以清⼼,下⾯有⽆忧考整理分享的中国历史⼈物⼩故事,欢迎阅读!【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岁的时候死了⽗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的朱家。
(范仲淹)长⼤以后,知道了⾃⼰的⽣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头偏西才吃⼀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讲道:“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 原⽂: 范仲淹⼆岁⽽孤,母贫⽆靠,再适常⼭朱⽒。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沃⾯。
往往糜粥不充,⽇昃始⾷,遂⼤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诵⽈:当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在⼀处,庭院以及屋舍⼗分杂乱。
他⽗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伙⼦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陈藩说:“⼤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任。
不能在乎⼀间屋⼦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 藩年⼗五,尝闲处⼀室,⽽庭宇芜岁。
⽗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孺⼦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有远⼤的志向,不计较⼀些⼩事情。
然⽽在家中孝顺勤谨,过⽇⼦常常⾟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10个历史小故事
![10个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8be6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8.png)
10个历史小故事1、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这个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以柴草卧铺,并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该成语后来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这一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当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先前共三次拜访,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后来才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也是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由来。
三顾茅庐的经典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面对人才,你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的去交谈。
3、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经典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故事之一。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该三国故事告诉我们要打有把握的仗,必然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4、田忌赛马《田忌赛马》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而后演化成为一个成语。
战国时期,齐威王常常与齐国将军田忌赛马,各自选出三匹马,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赛跑。
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给齐威王。
田忌十分郁闷,他把赛马失败引起的不快告诉了孙膑。
好友孙膑就给他出了一个计谋,让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结果在第一场大败之后就连胜两场。
马还是同样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
之后田忌和齐威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而孙膑获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5、滥竽充数《滥竽充数》这个经典历史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讲述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喜欢听人独奏,南郭先生一听立马就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10篇
![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a626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1.png)
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10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才智,远大的理想,无比坚毅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开展作出了出色的奉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趣味历史小故事10篇,欢送阅读共享。
1汉人险被灭族距今16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大地,一场空前的灾难着陆在汉人头上。
在这次人口灭杀中,汉人几乎面临亡族灭种的边缘。
是一个帝王的出现,公布了一篇缺乏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的入侵者赶出了中原,他在位只有 2 年,却使汉人躲过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
堪称千古一帝。
他就是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唯一皇帝冉闵!2抗日斗争八百国军投黄河比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百倍!很少人知道。
日军进攻中条山国军31军以阵亡27000人代价,把十万日军阻隔在西北之外,变更整个战局。
八百衣衫褴褛十六七岁军人,被日军逼到悬崖边,弹尽粮绝。
八百名秦军,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进滚滚黄河。
3真正的大学中国大学最好的时期是二三十年头,甚至是抗战时期。
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是笔者认为最好的大学,是有精神的大学。
4李鸿章遇刺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去马关谈判,被日本浪人打了一枪,正中面荚血流如注,李鸿章没死他用这一枪把赔偿的三万万两百银换成两万万两,并让日本人放弃辽东半岛,他拿着血染的黄马褂回国呈给慈禧太后时,太后只是说了一声,难为你了,还留着呢。
5蒋中正在辛亥革命中心杭州起义中,一个二十四岁的浙江青年拍下绝命照留给母亲,然后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浙江巡抚曾韫。
这个青年,名叫蒋志清——他就是后来的蒋中正。
6,5000支票日军在张作霖的地盘杀死了一名中国士兵,张亲自同日本事事馆交涉,日本事事顺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支票交给他。
张作霖回来后,马上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
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
日本事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事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十篇)(精选)
![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十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8fcb3d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1.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王羲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
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
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2.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张骞汉朝的时候,汉武帝要派使者到西域去结交各国,加强往来。
年轻的侍从张骞主动报名要承担这项使命。
“西域”指的是当时的亚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
张骞明知到西域的路途十分艰险,可为国探险立功的壮志支配着他带着100多人上了路。
路上,他被敌视汉朝的匈奴人扣押了10年,后来逃走,又跋山涉水挨饿受冻,终于到达了西域。
张骞先后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zhī)、大夏等国(在现在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阿富汗境内),见到了国王,表示了汉朝愿与他们友好来往的愿望。
这些国家的人见到汉朝使者十分高兴。
几年以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他还派出许多副使到身毒(yān dú)、安息(在现在的印度、伊朗一带)等国,和那里的人民建立了关系。
这样,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7e2b5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d.png)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故事一:红船初航1919年,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中国浙江省湖州一带被点燃。
一群共产主义青年,在这片土地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中国共产主义小组。
他们聚集在红船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
红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航程。
故事二:长征逆袭1934年,红军面对国民党的围剿,被迫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
纵横8000多里的长征,是一次生死考验。
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川峡谷、险峻的雪山草地,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段壮丽的历史。
在长征中,红军战士面对困境从不言弃,坚持着无产阶级革命理想,最终取得了巨大胜利。
故事三:小岗村的火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
而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小岗村,一场小小的农村改革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村里的一些农民秘密召开了会议,决定取消集体化经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决策引爆了农民对于自主发展的渴望,也为中国农村改革开了一个大门。
故事四:东方红的背后1964年,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科技的道路。
然而,在这一背后,有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
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和挑战,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实验和设计,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事五:解放军的誓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的北平城墙上,解放军战士郑成功起誓: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誓死捍卫中国人民的利益。
这个誓言如同一块磐石,载满了解放军英勇争斗、献身国家的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忠诚而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故事六:伟大领导者的智慧中国共产党有着伟大的领导者,其中毛泽东主席是其中的代表。
毛泽东主席在思想理论和军事战略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智慧。
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南。
他也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先瞻性的措施和政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8129e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3.png)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2篇)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2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
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3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遂自刎 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名垂青史。机会和名声是把双刃剑,又一个机会到来了,燕国围困邯郸,不知是出于名人效应还是别的原因,赵王拜毛遂为将。毛遂说文武有别啊,赵王坚持,结果可想,赵军大败。文人自有文人的气节和固执,毛遂挥剑自刎结束其短暂的一生。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沈括上山看桃花》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范仲淹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田忌赛马 齐国君臣间常以赛马赌输赢为戏。田忌因自己的马总不及齐王的马,经常赛输。有一次孙膑目睹了齐王与男忌的三场赛马之后,对田忌说:“君明日再与齐王赛马,可下大赌注,我保您赢。” 田忌一听,当即与齐王约定赛马,并一注千金。第二天,观众达千人。齐王的骏马耀武杨威,十分骠悍。田忌有些不安,问孙膑:“先生有什么办法,使我一定取胜呢?” 孙膑道:“齐国最好的马,自然都集中在齐王身边。我昨天看过,赛马共分三个等级,而每一级的马,都是您的比齐王稍逊一筹。若按等级比赛,您自然三场皆输。可我们可以这样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马与齐王一等的马比赛,必然大输。但接下来,以您一等马与齐王二等马、以您二等马与齐王三等马去赛,就可保证胜利。因此从总结果看,二比一,您不就获胜了吗?!” 田忌一拍额头:“我怎么就不会动脑筋呢?!”于是按孙膑的话去做,果然赢了齐王千金。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万斯同闭门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