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影响

试论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摘要: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以致导致核泄漏事故的发生。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短期内对产业链、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影响甚广,重创了日本经济。
长期看,地震产生的“破窗效应”,灾后重建将拉动一直低迷的日本国内有效需求,带动经济走向复苏。
由此得出结论,日本经济在震后将呈现出“v”增长轨迹。
尽管如此,核泄漏对日本农业、渔业、旅游业长期内产生负面作用,将是日本政府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破窗效应一、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以致导致核泄漏事故的发生,瞬间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息传来,世界为之震动,纷纷为不幸遭遇大灾难的无辜民众祈福,并在第一时间各国纷纷表示施以援手,派出救援队赶赴地震前线同日本民众一道抵御旷世天灾。
同时,就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纷纷进行分析和预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产生影响的文章和评论最多。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比较分析,本文则着重分析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国内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只有先理清此次地震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透过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对中国经济或是世界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讨论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日本140年来最严重的地震,也是为我们后续的分析做必要的准备。
东日本大地震①发生在日本东北部距离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
地震发生后,对地震震级测定的报道不断刷新,由日本气象厅最初定级为7.9级,一路调至到8.8级,最后定级为9.0级。
并引发浪高最高达到23米的海啸,重创东北部地区。
截至目前,地震海啸已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成为二战以来造成日本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大地震还导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7级爆炸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重大二次灾害,是日本迄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日本强震对各产业经济影响

日本强震对各产业经济影响日本强震各产业产成了怎样的影响呢?金融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据国外媒体报道,毫无疑问,灾害之后日本将专注于重建工作,这将涉及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私人和政府资金,虽然这样说有些冷血,但是这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刺激,并激励经济复苏。
重建涉及的行业可能包括了建筑和能源,而它们也是在地震中受害最严重的行业。
日本央行将在下周一举行决策例会,并很有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帮助重建。
悲观派:恐重创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发生大地震的日本东北地区和关东地区是日本工业集中地带,地震发生后,震区以及地震波及地带许多工厂出现重大损失,被迫停工,预计恢复作业需要一段时间。
受此影响,刚刚出现复苏势头的日本经济短期内可能遭受重创。
日本东海岸集中了大量钢铁业、石化业、制造业、核电工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
11日的大地震及海啸给沿岸产业造成大范围影响。
COSMO石油公司位于千叶县市原市的一处炼油厂因天然气储气罐发生火灾和爆炸而被迫停业。
截至12日午间,大火尚未完全扑灭。
日产汽车公司在东北和关东地区的5处工厂停业。
丰田公司两处工厂停业。
本田公司3处工厂停工。
索尼公司位于宫城县的一处工厂因海啸遭淹,上千名员工只能在建筑物上端避难。
三井化学、三菱化工、JFE制铁公司、住友金属工业、丸善石油公司等日本大企业的多处工厂因遭灾或停电等因素停工。
据当地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12日中午,在地震波及地区,至少有21家日本大型企业的数十家工厂进入停工状态。
其中一些工厂生产规模所占分量颇重。
如起火的COSMO石油公司千叶炼油厂是该公司最大的炼油厂,日处理原油能力达22万桶。
日产公司停工的5家工厂涵盖发动机生产、车辆组装、车用电池等多个部门。
由于许多工厂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实质损害,有些甚至出现人员伤亡,预计重新开工需要一段时间。
受地震灾害影响,东京电力公司位于福岛县的核电站受到重创,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功能也部分受损。
东京电力公司12日说,由于大地震导致发电厂受损严重,电力供应难以满足需求。
日本地震对自身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日本地震对自身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对日本短期经济影响较大。
同时,日本恢复基础较好,一旦进入重建阶段,对日本中长期经济增长将趋正面。
1.受影响面广。
受到地震、海啸和核危机影响的有三个县,即岩手、宫城和富岛,覆盖了日本4.5%的人口以及4%的GDP,邻近的大阪茨木市也受到影响,该地区占日本GDP的2.3%。
而核泄漏危机引发的电力短缺则影响到了整个关东地区,关东地区占整个日本GDP的40%。
2.经济损失大。
高盛发表的日本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地震造成的总损失将达到16万亿日元,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6倍;世界银行对日本经济的预测中显示,日本地震损失在1230亿美元至2350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4%;日本国土交通省21日透露,目前可以确定受损的道路、港湾等国家补贴对象的公共基础设施约6400处,损失额为7658亿日元;巴克莱资本预估直接损失超过15万亿日元,野村证券预直接损失为13万亿日元。
日本汽车、电子等产业受到重创。
一是汽车产业受到了重创。
在地震、海啸和核危机灾难中,作为日本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业受到了重创,部分厂房出现了破损,日产汽车公司在福岛的工厂依然处于核污染危机之中,工厂人员全部撤离。
在丰田宣布停产之后,日产、本田等汽车厂商也纷纷宣布停产。
二是电子产业遭遇的冲击更大。
在电子产业,从关键原料(如半导体硅晶圆)到制造设备,日本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接连不断的余震、基础设施受损、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断电和辐射恐慌,会使日本电子产业等全球先进制造业遭遇较大冲击,企业生产停顿、产品价格上涨。
日本经济随着灾后重建启动将实现反弹。
考虑日本政府和社会的灾害处臵能力以及日本经济的弹性,日本经济将会迅速进入灾害重建阶段,实现经济反弹。
历史经验表明,日本经济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两至三个季度内出现下滑,之后又会迎来一轮强劲反弹。
日本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3月11日日本发生史上最强地震,除了大量死伤,地震,海啸和辐射对苦苦挣扎试图摆脱阪神大地震后“失去的十年”经济衰退期的日本来说,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出大致数据,但不管是死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都将是令人难以直面的巨大数字。
日本从无数次地震中趴了起来,但此次伴随着核辐射的大地震,日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在观看短片中,对我印象最大的就是日本大地震对产业链的影响,所以我着重从这一方面来分析日本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
此次地震是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得工业基地,对日本的一批汽车,钢铁,还有消费电子品工厂大范围的停产,立即影响到了亚洲最大的出口商的工业链。
美国华人金融协会理事、芝加哥机构资本副总裁高海也说,由于地震会造成当地厂房的破坏,因此可能会使得日本某些制造行业--如汽车和汽车零配件、半导体及芯片等--短期压力加剧。
作为全球电子设备生产大国的日本在大地震后由于交通中断、厂房受损等原因导致很多关键电子零件减产,这势必推高全球电子产品的价格,同样,受到严重影响的产业还有汽车,汽车的减产也会给汽车价格带来上涨压力。
地震重灾区日本东北部是日本主要的农业主产区,在核辐射影响下,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恢复至震前的产量,这势必增加日本的粮食进口,而且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无疑是给高企的粮价火上浇油。
同时,短片中也表露出,此次并不会对全球经济有太大的影响,高海在受专访时也表述过,日本地震对日本及全球经济长期影响有限,而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复苏是来于外力,而国内的需求却一直萎靡不振,但地震后的重建会产生新的需求,这对日本的复苏会添加不少动力。
在我看来,日本还是会从废墟中走出来,但此次伴随着核辐射的大地震,还是会对世界带来很长远的影响,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站的使用。
日本地震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

日本地震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在短期内需要观察日本电力恢复进度对全球产品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从长期来看,需要关注灾后重建对日本财政造成的压力,以及核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核电建设进程放缓、从而对传统能源价格产生影响。
从直接损失的情况来看,预计本次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阪神地震的10万亿日元。
1995年阪神地震重创日本重要港口和工商业中心,本次地震波及的三县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以农、渔业为主,约占日本第一产业的8.2%,二、三产业占比仅分别为4.1%和3.9%。
地震对日本核心制造业的资本和产能冲击相对较小,对建筑破坏十分有限,约为1995年的12%。
从日本经济此前灾后重建的波动规律看,预计日本经济会在2011年第二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主要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下调了日本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但是上调了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因为预计日本经济会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出现比较强劲的反弹,2011年的增长速度预计也会上升。
本次地震的三件事情值得关注:一、短期需要观察日本电力恢复进度对全球产品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福岛核电站和传统火电站遭受的损失极大影响了该地区的发电能力,预计未来2~3个月内日本电力供应将存在10%~15%的缺口,特别是在即将来临的夏季用电高峰时期这一影响可能会被放大。
据测算,这样大的电力缺口每持续一个月,对日本经济增长就会拖累0.1个百分点。
近20年来,亚太国家已经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了日本的主要出口国,但是在日本向亚太国家商品出口总额中仅有约18%是最终消费品,其余82%为资本品和半成品。
这主要是由于在整个亚太经济逐渐一体化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大部分日本制造业企业将其中低端的组装制造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其他亚太国家,仅仅在本土保留高端的核心部分,特别是电子和汽车行业。
这使得亚太新兴国家参与进国际分工,成为全球生产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但这一组装生产环节的稳定十分依赖于日本在高端零件方面的供给。
因此,即便日本出口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在下降,从1985年占全球比重的9.5%下滑至当前的4.5%,日本在全球商品供给中依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日本大地震的经济、政治、环境影响

日本大地震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
由于这次地震还引发了海啸、核泄漏和核辐射等次生灾害,尤其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严重,因此该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经济影响:首先,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地区并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日本的汽车业遭受了巨大损失,日本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本田、日产等工厂一度迫不得已关闭。
其次,地震导致了供应链危机。
虽然日本的主要制造厂商并未受到灾难性损害,但由于地震导致交通中断,原材料供应受到影响,成品也无法运至机场或港口。
由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供应链危机在地震后的数月内给日本厂商乃至全球厂商都带来了不小损失。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日本地震过后,很快就启动了灾后重建的工作,所以日本的内需迅速扩大,相应中国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
尤其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对于中低端的钢材和建材等产品的需求都大幅度上升,而这些产业正是中国的强项;从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替代竞争关系上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重启,主要是集中在汽车和电子品方面。
因此,在日本的产能恢复之前,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中国企业,都会订单增加,以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另外,由于核辐射的影响,对于日本的旅游业也造成了不小影响。
政治影响:在地震之前,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已经不断下降,在其执政地位岌岌可危的时候,3 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
面对此次地震,民主党菅直人内阁总的来说行动迅速,对应稳妥,可圈可点,虽然也发生了福岛核电站隐瞒事故等,但总的来说,日本政府对这次空前灾难的应对还是不错的,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也不断回升,虽然比不上刚上任是的支持率。
日本老百姓支持菅内阁,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老百姓对菅直人内阁在震灾后的基本良好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日本老百姓以抗震救灾的大局为重,认为在大灾大难之前不宜轻易更换政权。
东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 度,东经142.6 度,震源深度约10 公里。
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日本东北地区此次的 9.0 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三高.1.日本东北大地震的财产损失日本本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东北地区是日本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规模占日本 GDP 的 8% 左右,分布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一些重要产业。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占日本 G D P 的 4 % 。
同时,东北地区还承担着向日本经济中心关东地区供电的任务,而关东地区占日本GDP 的 40%。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北电力公司在本次地震和海啸中损失严重,导致关东地区电力供应严重短缺。
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日本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如民众生命安全、环境质量、产品品质和国民消费信心等。
目前,日本核危机仍在继续,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东北重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尚未启动,现在还很难对此次大地震的损失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
但根据日本官方的初步估计,此次大地震的损失空间为 1 5 万亿~25 万亿日元,约占日本 2010 年GDP 的 3%~5%,而世界银行的预测相对较为乐观,损失规模约为1220亿~2350 亿美元,约占 GDP 的 2.5%~4%。
综合上述两者的预测,本次大地震的财产损失区间约为 1220 亿~3125 亿美元。
而阪神大地震造成了1000亿美元损失,明显小于此次大地震。
此外,日本灾后重建将导致日本政府债务问题继续恶化。
2010年,日本政府负债总额占GDP 比例已达 200%。
据 IMF 的预测,日本公共债务占 GDP比率在 2012 年、2016 年将分别升至232%、277%,从而日本将成为发达国家历史上财政状况最差的国家。
此前,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已经下调了日本的主权评级,此次大地震导致的巨额财政支出,无疑会给日本雪上加霜.2.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冲击2009 年,日本经济强劲反弹,全年 GDP 实际增长 3.9%,创 20 年来最快增速。
日本震后经济影响概述

地震之前的多个季度日本经济GDP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图 表所示。
2020/2/22
图表1 神户地震前后日本GDP变动情况
2020/2/22
➢ 根据具体统计,1995年1月,神户地震发生后,日本 工业产值下降了2.6%,但是下一个月就反弹了2.2%, 再下一个月则上升1%。总体而言,日本经济那一年 增长1.9%,1996年为2.6%,比其原本的发展速度快。 此外,1996年,个人消费比1995年至2004年的平 均值翻了一倍。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由于大地震导致该国炼油设 施破坏,进口需求减少,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纽约市场 原油期货价格11日跌破每桶100美元。“日本大地震将推动 油价下跌,但不会持久。”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国际范围 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油价最初反应是下跌,但短期内就 会反弹,因为重建过程将使原油需求增加,从而推动油价上 涨。
谢 谢!
2020/2/22
➢ 这些企业生产的是液晶组件、液晶面板、IC芯片等科技含量 比较高的产品,在世界同类型产品中,有些是处于科技垄断 或者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上游工厂的停产或者产能不足, 必然会影响下游厂家的生产。即导致了供应链的中断。
➢ 目前,北京和深圳等多个地方的电子市场和日本产业链相关 的存储器产品等电子产品已开始涨价,涨价幅度在5%到 20%不等。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2020/2/22
五、农产品行业
➢ 日本是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水稻除外) 1)日本水稻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约6.3%。2)日本 是世界第一大玉米进口国,美国农业部(USDA)预计2011 年进口1610万吨(不考虑地震影响),占世界进口的18%,对外 依存度高达94.3%。3)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大豆进口国,USDA 预计2011年进口345万吨(不考虑地震影响),占世界进口的 4%,对外依存度高达91.7%。4)日本牛肉、猪肉、鸡肉、奶 牛、蛋鸡均表现出一定的进口依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建差钱生产停滞地震危及日本复苏
2011年03月13日 07:41 第一财经日报
一场大地震,让日本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一方面,本已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将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地震也势必给各大产业带来重大打击。
目前看来,大地震恐对日本经济的复苏势头造成重创。
政府资金短缺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直接的经济损失达到13万亿日元。
据此估算,这次大地震的损失估计会超过20万亿日元。
或许灾后重建将使得日本经济获得重生的机会,但是,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这一重建过程也伴随着一份沉重:那就是资金的缺乏。
2011年度,日本国家预算为92万亿日元,其中财力短缺达到52万亿日元,日本政府计划发行37万亿日元的国债来解救国家的赤字。
但是,这一场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保守估计也需要30万亿日元的资金。
这一笔救灾资金只能靠发行国债来筹集。
但是,根据目前日本政府的财力,要让日本国民追加购买30万亿日元的国债,显然会有难度。
大地震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后,日本股市、汇市、债市大幅动荡,日经股指更是骤跌100多点。
日本国债期货价格一度飙升,稍晚有所回落。
日本的国债总额已经达到GDP的2.6倍,是发达国家中举债最多的。
迄今为止,日本国债的95%都是由国内的金融机构和国民购买。
但是这一次的灾后重建,显然需要通过别的渠道进行筹资。
日本政府是否因此能够接纳包括中国投资基金在内的资金,扩大国债的外资比例?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不仅仅是改变国策的问题,或许也是日本金融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的良机。
问题是,日本政府愿不愿意抓住这一机遇。
日本经济自去年秋天以来处于停滞状态,而大地震迫使很多企业停产,这将直接影响经营业绩,导致效益下降,影响职工收入,降低消费意愿。
这会加剧通缩,对日本当前疲弱的经济复苏极为不利。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就业和收入环境的恶化,将导致消费意愿降低,反过来也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
仍以1995年阪神大地震为例,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显示,震后消费低迷,以及日元升值等因素,使得当年经济景气陷入停滞状态。
制造业大面积停产
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是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而这三个县正是日本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机电、电子工业的中心,因此,这一场地震首先给日本的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工厂遭到严重破坏,日本两家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昨日作出决定,14日起实施停产,何时重新生产,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丰田的第三大生产基地位于此次震灾最严重的宫城县大衡村,同时关东地区最大的工厂位于岩手县金崎町。
这两家工厂的车间和生产线损失严重,已经无法使用。
丰田称,所有的公司职员都已避难。
而本田目前在枥木县的研究所和零部件工厂因为遭受损坏而实施了封闭。
由于零部件供应困难,埼玉县和静冈县等四家主要的整车工厂从14日开始也宣告停产,何时恢复尚无定论。
继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在宫城县和福岛县的工厂停产后,东芝公司昨日也宣布,位于岩手县北上市的半导体工厂无限期停产。
该公司昨日中午发布消息称,这家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厂,因为厂房损失严重,目前无法实施生产。
日本佳能公司在茨城县宇都宫市的工厂,因为机械设备倒塌,导致十余名员工受伤,因此宣布在下周不会按时开工。
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的新日本制铁公司位于岩手县釜石市的钢铁厂已经停止生产,目前正在对锅炉设备的损坏状况进行检查。
住友金属工业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受损,高炉已经在地震后熄火并停止生产。
高炉一旦停产,恢复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何时重新点火,目前还不明了。
多领域遭毁灭性打击
此次受到重创的还有日本的核电工业。
昨日发生核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和出现问题的第二核电站的电力主要供应日本首都圈。
但是,这两个核电站显然已经无法在短期内重新投入使用。
主管东北地区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在地震发生后停运了7个核电站,这也是日本自从有核电站以来,第一次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停运。
而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将让日本国民对于核恐惧心理进一步加剧,同时对于今后继续在自己的家门口运营核电站或建设核电站带来极大的抵抗情绪。
这一场大地震给日本东北地区的渔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次遭受大海啸袭击的重灾区——从岩手县到千叶县——是日本主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日本30%的水产品来自这一地区。
同时,日本35%以上的养殖业位于这一被海啸席卷的沿海地带。
海啸不仅卷走了渔民的家园,也冲毁了渔港码头和水产加工厂,冲毁了沿海数千艘渔船,彻底破坏了沿海的养殖场,因此让日本的渔业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宫崎县、福岛县以及枥木县,是日本首都圈最主要的蔬菜基地。
由于大批的农田被海啸冲毁,同时,福岛县的大批农作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因此,首都圈的这一蔬菜基地破坏严重,将使得首都圈的蔬菜供应出现紧张且价格飙升,而且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
这场大地震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灾区的旅游业。
以仙台为中心的东北观光带,以及沿太平洋(11.86,-0.13,-1.08%)海岸旅游带,也在此次大地震中遭受了极大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