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城市型社会面临的十大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进入城市型社会面临的十大挑战

摘要: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高达51.27%,首次越过了50%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生态约束日渐强化;城市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足;城市规划建设缺乏特色;城市管理矛盾丛生;城市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交通拥堵问题越演越烈;城市居民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社会分化逐渐显现;各种城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城市时代;城市型社会;城市发展;挑战

所谓城市型社会,是指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形态。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五个标准:一是城镇人口标准,即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乡村常住人口;二是空间形态标准,即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城镇地区集聚,并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等高级空间形态;三是生活方式标准,即城市现代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占主导地位;四是社会文化标准,即城镇特色和文化更加凸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进程农民实现市民化;五是城乡协调标准,即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弱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日益向城乡融合共享和一体化方向转变(魏后凯,2012)。其中城镇人口标准是判别城市型社会最主要的一条标准。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9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1.27%,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越过了50%的拐点,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显然,从城镇人口标准看,我国整体上已经跨进城市型社会。从空间形态标准看,2010年仅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就占全国的56.3%,因此也可判定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但是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以及城乡协调标准来看,目前中国与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具有较大的差距,现有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城市安全等方面尚难以适应城市型社会的新要求。归纳起来,中国进入城市社会以后,将面临以下十个方面的挑战。

一、高资源消耗模式难以持续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严重依赖于高地耗、高水耗、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然而各种资源供给远远跟不上经济迅速扩张的要求,传统的高资源消耗模式将难以持续。

1.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居住和工业用地需求强劲,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2000—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4万km2迅速扩张到4.01万km2,城市建设用地从

2.21万km2扩张到

3.98万km2,年平均增长5.97%和6.04%,远高于城镇人口3.85%的年均增长速度(见图1)。这说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同时也表明城市建设仍处于量的扩张重于质的提升阶段。随着土地资源的高度紧张,特别是耕地面积已经非常逼近18亿亩红线,这种重量不重

质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魏后凯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计算绘制。2.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近年来,中国城市用水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处于缺水状态。1979年中国有154座城市缺水,到2010年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缺水总量达105亿m3。华北、东北、西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城市,缺水尤为严重。2010年,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郑州、太原、石家庄等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200m3,沈阳、唐山、青岛、烟台、济南、连云港、西安等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500m3,均处于极度缺水状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今后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预计人口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生活用水就得净增加5.62亿m3。

3.城市能源消耗急剧上升。在终端能源消费中,2010年中国工交行业和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占8

4.6%,其中城镇人均生活能耗是农村人均水平的1.54倍;中国城镇单位建筑面积耗能约为13.2千克标煤/M2 ·年,是农村地区的4.52倍①;交通能耗也主要集中在城市。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仅占全国的41%,但其对一次能源消费却占全国的75%;据国际能源署(IEA,2008)预测,到2015年中国城市能耗将占全国的79%,到2030年该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83%。

4.原材料消耗增长过快。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主要由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强劲需求,中国对原材料及其初级产品消耗过快增长。1970—2005年,中国对铁矿石、不含铁矿石、工业矿物、建造石料的消耗量分别从0.44、0.13、0.14、1.35亿吨增加到7.01、3.06、0.65、111.13亿吨,分别增长16.0、23.2、4.7、82.2倍。对这些不可再生原材料的巨大消耗,使得中国不得不严重依赖于国际原材料市场。据统计,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18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57.8%。不仅如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对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的消费也达到了十分惊人的水平。2010年中国水泥消费量为18.51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6.2%(ICR,2011);而钢材消费量达

5.76亿吨,占全球的比重高达449%(WSA,2011)。

二、环境生态约束日渐强化

在过去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发展已经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将日渐强化。

1.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首先,空气质量较差。2010年,全国超过5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城市氮氧化物含量、PM

2.5浓度普遍较高。据范·丹克拉尔等(Van Donkelaar et al,2010)测算,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和工业区PM2.5浓度普遍高于全球大部分区域8—10倍,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下降。按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国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其次,水体污染严重。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大,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2010年在全国182个城市411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40.4%、16.8%,合计57.2%。再次,“垃圾围城”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70多亿吨,占地80多万亩,并且还以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