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18年度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一、光电子信息1.1 适用于IDC的波分复用多模光纤、超高速光芯片和模块研发。

1.2 Ⅲ-Ⅴ族光电探测芯片及阵列关键技术研发。

1.3 5G高速通信关键芯片、器件与模块、整体样机研发。

1.4 光接入网络扩容技术、器件模块与系统研发。

1.5 400G超高速超大容量骨干网光传输设备开发。

1.6 3D存储器芯片下一代技术研究。

1.7 存储器芯片封装、可靠性测试技术与系统研发。

1.8 光通信、显示、传感等芯片的先进封装测试技术与系统研发。

1.9 新型工业激光器(高功率紫外、高亮度半导体、超快激光器等)研发。

1.10 精密电子行业用激光高精密加工系统研发。

1.11 高端柔性OLED屏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1.12 新型显示各制程自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1.13 人工智能在视听感知与交互、自主无人系统、互联网+等各领域的深度应用。

1.14 国产密码及其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1.15 移动互联网、工业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护、态势感知与威胁预警技术研究。

1.16 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光纤陀螺、原子钟光钟等高精密元器件研发。

二、新材料2.1 海洋、机械用耐腐蚀高强度钢技术研究。

2.2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2.3 非晶合金的超精密制备及成型技术研究。

2.4 柔性OLED基板材料研发与应用。

2.5 高质量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

2.6 超高纯度硅基特种电子气体研发。

2.7 高性能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备技术研究。

2.8 功能性硅烷衍生物制备技术研究。

2.9 轨道交通用环保涂层材料开发与应用。

2.10 高端加密防伪信息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2.11 高性能工程塑料强韧化改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12 耐高温过滤纤维材料制备与应用。

2.13 长寿命、高效能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2.14 光缆、电缆及辅助材料研究与应用。

2.15 低成本、高稳定催化剂制备技术研究。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71012-2_17233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171012-2_17233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10“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近年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照搬国外技术与理论无法切实解决我国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科学问题,难以有效地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日趋加剧的发展态势。

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保护耕地资源,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重点任务,聚焦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组织实施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高发区和重金属污染典型区为重点,以农田面源污染—1—物和重金属溯源、迁移和转化机制、污染负荷及其与区域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关系等理论创新为驱动力,突破氮磷、有毒有害化学生物、重金属、农业有机废弃物等农田污染物全方位防治与修复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装备和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

到2020年,示范区实现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降低20%以上、农药残留率降低30%以上,污染农田重金属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达到95%。

围绕专项总体目标,衔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全产业链三个层次,在2016年、2017已经启动实施26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度拟发布9个任务方向,其中共性关键技术研究1个任务方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8个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1.3亿元。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07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07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07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23•【文号】农办议〔2024〕453号•【施行日期】2024.08.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075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453号张莉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大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要求,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十四五”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规划》,整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工程和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项目,支持和引导种养主体建设完善粪污处理、粪肥还田设施设备,提高粪污处理利用能力,引导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建设第三方粪污处理机构,培育壮大粪肥还田社会服务组织,畅通粪肥还田利用渠道。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新格局。

二、关于推动畜禽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近些年,国家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间,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了“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及资源化成套技术与设备研发”、“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黄淮海集约化养殖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示范”等项目,建立了农业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沼渣制肥-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和智能装备工程;研发了集约化养殖粪污收储运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设备;在黄淮海地区开展了畜禽粪污好氧发酵与厌氧消化污染控制等技术与装备的集成推广。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袁雄辉 王 乐 万里平(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摘 要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降低耕地自净能力,减少农作物产量,同时重金属离子还会通过农作物根系的富集,导致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最终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因此,及时地治理修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保障粮食作物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

基于此,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现状及来源,并系统地介绍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措施,以期为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成因;修复措施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目前,耕地污染形势严峻,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2 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不同程度的受镉(Cd)、铬(Cr)、铅(Pb)、砷(As)、汞(Hg)、硒(Se)、锌(Zn)及铜(Cu)等重金属污染[1]。

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0%,镉、镍、砷是排在前三位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无机型重金属污染物为主。

其中,镉污染点位超标率最为严重,达7.00%,但其重度污染点位相对较少,大多仍处于中、轻度或轻微Cd污染状态[2]。

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2.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工矿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等是大气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业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在全国土壤状况调查的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 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0%[3]。

有些较细微的含重金属粉尘颗粒可随风扩散至周边地区成条带状分布,距污染源越远重金属污染强度越弱。

大气中的重金属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可进入周边耕地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在耕地土壤中叠加累积造成污染。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国家科技部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国家科技部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推荐程序和填写要求(1)由指南规定的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荐函。

(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基本相符。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

2.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应为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3)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1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4)特邀咨评委委员不能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5)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6)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是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法人单位,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2)注册时间在2015年12月31日前;(3)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申请书

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科技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申请书
3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高与产业化
(1)重要方向: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建材;(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4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
(1)重要方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19
深地资源勘查开采
(1)重要方向:增生造山成矿动力学系统、深部资源评价技术与建模、深部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紧缺矿产、战略性资源旳评价勘查示范、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与深层油气成藏评价等技术性与勘查示范为主旳研究与研制;(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20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8
云计算和大数据
(1)重要方向:关键关键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9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
(1)重要方向: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旳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关键工艺与装备、创新应用与示范;(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1)重要方向: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措施、规划设计措施与模式、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绿色建材、绿色高性能生态构造体系、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21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
(1)重要方向:公共安全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2)调研和联合国内有关领域优势高校和企业,并开展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 廖西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 廖西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廖西元
为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组织管理,近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农业面源专项管理工作
会议。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科技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骨干参加了会议。

各项目负责人就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和试验示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项目执行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和下一步工作思路等。

专家委员会对专项和项目进行了梳理把脉,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会上对项目进行了书面评判和互评,并就如何保证专项的顺利实施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将在汇总整理后分别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督促各项目认真落实。

专家一致认为,专项在管理上坚持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产业导向”的原则,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有利平台,项目内和项目间协同创新氛围浓厚,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设备研发与标准研制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设备研发与标准研制

丨2018年第5期·111·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设备研发与标准研制郑床木,毛雪飞,刘霁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农田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014年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达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数的85.8%。

农田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已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威胁农业生态安全,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部出台措施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提出在2020年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预报,必须具备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现场快速监测设备,建立科学可行的监测技术标准。

我国农田土壤基质类型复杂、污染地域跨度广、污染水平差异大,当前土壤中氮磷及重金属监测以实验室仪器方法为主,无法满足现场监测需求。

现有X 射线荧光光谱(XRF )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等重金属现场监测技术已有商品化产品,但关键部件国产化、模型谱库、精确定量消除基体干扰等仍待解决,微等离子体光谱及电热蒸发光谱(ETV )等重金属现场监测技术已形成了样机,但消除基体干扰及多元素集成仍待提升。

土壤氮磷速测设备已具备全量监测能力,生物有效性表征、原位提取装置和现场速测技术仍待优化。

此外,长期定位动态监测布点技术及同类指标专项采集设备仍待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2016年启动实施的“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设备研发与标准”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国内优势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联合承担,以突破土壤复杂背景下重金属监测快速进样及基体干扰消除与分析建模、氮磷生物有效性评价及快速监测、现场布点及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列重金属及氮磷现场监测及样品前处理设备、技术标准规范等,服务于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禁产区划分、污染防治等,以提高监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升监测标准化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申报指南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申报指南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4-5年。

2018年拟安排不超过35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集成示范类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产学研用研发团队。

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申报团队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开展。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源解析理论与方法1.1我国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及其与产业行业的关系,明确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及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大数据及遥感等技术,探明我国不同区域重点行业污染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研发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阐明污染场地形成机制,发展污染场地时空分布预测模型,建立数据库和可视化管理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污染场地名录及动态数据库1套;明确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与产业行业关系,提出污染场地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主控因子;建立我国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时空分布图集与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化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了解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污染来源以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污染元素包括镉、铅、汞、砷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垃圾等。

污染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等,通过排放和降雨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

2. 农业活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污水灌溉等农业活动,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

3.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通过降雨、地下水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1.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客土法、排土法等。

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去除或替换,达到修复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但成本较高。

2. 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淋洗法、钝化法等。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使重金属元素发生沉淀、吸附或转化等作用,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活性。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谨慎选择化学物质,避免引发二次污染。

3.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的吸收、转化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五、结论与展望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一、项目目标本项目主要通过实施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针对不同的农业污染源,采取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探索有效途径,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总体推动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

二、申报条件(—)申报主体镇街农业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

(二)申报条件:选择在区内重点流域及其支流、次级河流等主要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的区域,重点通过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区域性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项目主要内容(1)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坡耕地建设生物拦截带,并配套建设集水窖、导流渠(管)、灌溉管带等坡耕地径流集蓄与再利用设施;较平坦的水网区域,建设生态沟渠和多塘系统。

因地制宜配套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池、化学品包装物田间收集池等田间暂存利用设施。

(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单项技术,按照种养一体化、三改两分再利用等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对于分散畜禽养殖密集区,因地制宜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鼓励转变养殖方式,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

位于禁养区内、必须拆除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密集养殖区散养户,在环境许可区域内,对异地重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配套粪污处理设施予以适当补助。

(3)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

以减少水产养殖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因地制宜建设分隔式池塘清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减排等工程,推广应用生态净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水产养殖减排技术。

(4)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

采取源头控制、中端拦截、末端治理的方式进行防控和修复,综合组装配套推广各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投入品流失对水体的污染;结合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区地表径流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实现村域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

农业科技2018年度申报指南建议

农业科技2018年度申报指南建议

农业科技2018年度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区域发展项目一、重点支持方向以发展特色、生态和高效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开展区域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适应新业态新模式、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乡村双创支撑平台,鼓励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积极申报。

二、重点支持领域1. 我省特色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农业植物资源、畜禽遗传资源和地方特色优势水产品保护和利用技术,抗逆优质及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选育和规模化育苗技术。

2.高效栽培、健康养殖主要农林作物、水产和畜禽的高效、生态与健康种养殖技术,专用有机肥、可降解农用地膜、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研发。

3.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监测技术,监测预警、快速诊断、应急处理及抗药性检测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开发,新型疫苗和新兽药的研发。

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质量控制技术,高端生物保健食品和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等技术;智能化、节能农产品加工设备。

5.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与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农业和小型轻便作业装备、设施农业技术,新型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技术,农业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及决策系统与技术。

6.农业生态技术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有机废弃物消纳利用、高效节水、水土保持技术,耕地重金属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综合修复技术研发,退化耕地土壤修复技术、重要养殖海区污染源调查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技术。

引导性项目一、重点支持方向重点支持地方特色农林作物和养殖动物遗传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高效栽培、健康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共性应用技术研发,农业设施装备、海洋农业、农业生态保护等技术。

二、重点支持领域1.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我省特色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技术,抗逆、高产、优质新品种及适合设施栽培的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地方特色优势水产品和畜禽优良新品种选育的育种方法与规模化育苗技术。

(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河北省科技厅

(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河北省科技厅

2018年度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绿山富民科技工程(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思路按照科技支撑山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立足全省山区产业技术发展需求,以强化生态建设,支持产业发展,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外协京津,内联市县,重点围绕山区绿色果品、绿色蔬菜、生态养殖、食用菌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山区创新创业团队,构建创新载体和示范样板,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支持重点优先主题一:山区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及数字山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3000301)重点开展退化山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山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及提升技术研究;植物微环境土壤改良技术;山地土壤改良培肥技术研究;山地景观林生态功能评价技术;重点研发山区生态资源数字化管理应用技术,山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分析与评价,水土资源智能化调控技术.优先主题二:山区优势农产品贮藏及深加工技术开发(指南代码3000302)重点开展山区薯类、核桃、大枣、葡萄、板栗、山楂、柿子、仁用杏、蔬菜、食用菌及特色杂果等优势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共性关键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科技创新与中试平台、山区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分析测试平台和追溯体系。

优先主题三:山区优势果品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指南代码3000303)重点研究苹果、核桃、板栗、柿、枣、桃等近自然栽培技术;葡萄优质、高效、矮化、节本省力栽培技术的集成配套及技术示范;山区山楂优质、矮化近自然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特色杂果资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优先主题四:山区生态休闲与旅游观光农业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指南代码3000304)重点进行山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与示范,包括休闲观光生态环境评价,传统农家乐升级改造与多样化休闲农庄工程研究,农业景观、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相融合的创意与应用研究,休闲农庄、颐养家园、有机(绿色)农产品农庄、葡萄酒庄、乡村俱乐部等新型乡村主题公园的设计与示范;山地生态旅游产品研发,生态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旅游信息港服务平台与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11.29•【文号】国科发资〔2017〕370号•【施行日期】2017.11.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3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科院、军委科技委,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8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署诚信承诺书。

从指南发布日到项目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4-5年。

2018年拟安排不超过35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集成示范类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产学研用研发团队。

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申报团队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开展。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源解析理论与方法1.1我国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及其与产业行业的关系,明确有毒有害物质名录及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大数据及遥感等技术,探明我国不同区域重点行业污染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研发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阐明污染场地形成机制,发展污染场地时空分布预测模型,建立数据库和可视化管理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污染场地名录及动态数据库1套;明确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与产业行业关系,提出污染场地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主控因子;建立我国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时空分布图集与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化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以我 国农 业 面 源污 染高 发 区和 重 金 属污 染 典 型 区为 重 点 , 以农 田面 源 污 染物 和 重 金 属 溯 源 、迁 移 和
转化 机 制 、 污 染 负荷 及 其 与 区域环 境 质 量 及 农 产 品质 量 关 系 等 理 论 创新 为 驱 动 力 , 突 破 氮磷 、 有 毒有 害 化 学 生 物 、重 金 属 、农 业 有 机 废弃 物 等 农 田污 染 物全 方 位 防 治 与 修 复 关键 技 术 瓶 颈 , 提 升装 备 和 产 品 的 标准化 、产业化水 平 , 建 设 技 术 集 成 与 示 范 基 地 。到 2 02 0 年 ,示 范 区实 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 家 和 行业 部 门等 “ 四方 ” 及 时开 展 对接 , 研 讨 科研 与 产 业对 接 机 制 和措 施 , 促进 项 目真正 落 地 实施 和 解 决 产业 中 的实 际 问题 。 : 汇 聚相 关 领 域知 名 的 科 研及 管 理 类专 家 组成 专项 管 理专 家委 员 会 , 在 专 项 的概 算
t ,

t ,
全国小蠹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在 山东省兰陵县召开
t 一’ 广 l ‘ 生 耪 柚 棚— 晴. 帽R 曰睡哺 张 li 冀 哪 T
孵辩魍 嫩 I ● 嘲 翻哺 曩焉 静i 7 点 蝌 , I
_ 重童知 瞄 i 鹞. 珊
知怕崩曦删奎 旺埔 承 巨 . ■ 县 醚 I 盈
: 设置农 田氮 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农 田氮磷径流流失污 染与 防控机制、农田有毒有害
化学/ 生物污染与 防控机制等 7 个项 目 : 设置水 土流失 型氮磷 面源污染阻截技术与产品 、水稻主产 区氮磷 流失综 合防控技术与产 品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与智能控制设备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与监管平 台等 1 5 个项 目 :

2018年度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

2018年度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

③ 省教育厅
湖南省木本粮食树种提质增产及高值化利用技 2018NK2043 术研究与示范
④ 省科技厅
2018NK2044
工业油料植物新品种培育与高值化利用研究与 示范
项目(课题) 负责人
牵头承担单位
曾慧杰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欧阳辉 吉首大学
张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张良波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⑤ 省教育厅
2018NK2045 新型特色木本油料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李加兴 吉首大学
附件
2018年度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
序号
省直部门、市 州与县市
项目(课题) 编号
工业领域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课题) 负责人
牵头承担单位
1
2018GK2010 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

长沙市市本级
适用于集群飞行的小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2018GK2011 研发与产品化

长沙市市本级
陈荣元
6
2018GK2060 先进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省教育厅
2018GK2061
超高温陶瓷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研究
熊翔
牵头承担单位 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华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造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斯耐浦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商学院
2018NK2011 柑橘提质增效技术创新与简约化关键技术研究 李先信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② 省教育厅
2018NK2012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近年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照搬国外技术与理论无法切实解决我国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科学问题,难以有效地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日趋加剧的发展态势。

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保护耕地资源,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重点任务,聚焦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组织实施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高发区和重金属污染典型区为重点,以农田面源污染物和重金属溯源、迁移和转化机制、污染负荷及其与区—1—域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关系等理论创新为驱动力,突破氮磷、有毒有害化学生物、重金属、农业有机废弃物等农田污染物全方位防治与修复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装备和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

到2020年,示范区实现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降低20%以上、农药残留率降低30%以上,污染农田重金属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业有机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达到95%。

围绕专项总体目标,衔接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全产业链三个层次,在2016年、2017已经启动实施26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度拟发布9个任务方向,其中共性关键技术研究1个任务方向,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8个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1.3亿元。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1. 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内容:针对主要畜禽种类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粪污环境污染问题,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场规划布局、畜禽厂环保型设施设计、粪污污染控制规程;研发集约化养殖粪污收储运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设备;研发集约化养殖业粪污高效转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环境与粪污无害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展基于污染防治的集约化养殖场综合养分管理技术应用及其经济与环境效应评—2—价研究。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编制粪污污染控制技术规程2套,粪污收集、运输和贮存的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设备3套,研发粪污污染处理技术专用设备3套,研发粪污无害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规程3套;提出粪污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3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件,有效转化3件。

开展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试验示范,实现集约化养殖业粪污无害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预期性指标】编制主要畜种集约化养殖粪污污染防治技术标准草案4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10篇。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二、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2. 长三角镉砷和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所引起的农田重金属和面源污染加剧问题,以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高要求为目标,集成农田重金属污染物阻断技术与材料、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氮磷流失消减技术、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防控技术与产品、典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集约化农田生态种养技术和模式;优化配套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超富集/耐性植物间套作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农艺管理措施;应用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检测技—3—术、设备和标准,开展重金属污染和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价,建立区域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的预警系统;构建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开展工程化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4套,编制水稻等主要种植制度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规范4项,建设农业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工艺生产线1条,年处理能力1万吨。

建立长三角高度集约化农业重金属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0.1万亩,示范区面积0.5万亩。

实现土壤镉、砷等重金属去除率达12%以上,或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药残留率下降30%以上,氮磷和农药污染负荷消减25%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

【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5万亩,实现污染负荷消减目标,培训技术人员3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3. 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资料不合理投入导致面源污染和污灌、矿业冶炼等活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典型地表水源污染区域为目标,集成小麦玉米为主的作物生产—4—区主要环境污染物损失阻控技术与产品、农药等农田污染物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作物结构优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构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农田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建设海河、黄河、淮河流域粮田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集成技术示范区。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黄淮海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制度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和修复技术模式4套,编制本区域小麦、玉米等主要种植制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规范4项,改造作物秸秆无害资源化处理生产线1条。

建立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0.2万亩,示范区面积0.8万亩。

实现碱解氮含量>150mg/kg、速效磷含量>40mg/kg农田土壤氮磷积累量降低30%以上,氮磷污染负荷消减20%以上,土壤重金属有效性降低50%以上,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农业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提高到95%。

【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15万亩,实现污染负荷消减目标,培训技术人员4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 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黄淮海蔬菜主产区农业投入品与产出品导致—5—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集成菜田氮磷污染负荷消减技术与产品、农药等农田环境污染物防控技术与产品、蔬菜等典型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设备;优化配套低污染蔬菜种植模式、氮磷流失阻控技术、露地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残留地膜回收技术;构建黄淮海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编制主栽菜田面源防治技术规范,建设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集成技术示范区。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黄淮海蔬菜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4套,编制本区域主栽蔬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规范4项,建设蔬菜废弃物无害资源化利用生产线1条,年处理能力8000吨。

建立蔬菜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0.2万亩,示范区面积0.8万亩。

实现碱解氮含量>150mg/kg、速效磷含量>40mg/kg农田土壤氮磷积累量降低30%以上,氮磷、农药污染负荷消减20%-30%,农药等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物残留率降低30%以上,蔬菜废弃物无害化消纳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15万亩,实现污染负荷消减目标,培训技术人员4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5. 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6—研究内容:针对长江中游低丘-平原区水系发达、以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为农业主产业的区域特点,综合集成氮磷高效水稻品种、农田氮磷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等污染物阻控、稻秸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产品与设备;集成养殖污染物的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集成径流输移和汇流区生物净化等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实现技术的全时、全程性衔接,并使其功效、成本等技术指标达到实用化的要求;构建长江中游低丘-平原双季稻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形成长江中游低丘-平原双季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4套,编制双季稻区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规范4项,建设秸秆和养殖污染物高效利用生产线2条,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年;建立区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万亩,示范区面积2万亩。

实现氮磷和农药等污染物负荷消减30%以上,农田有毒有害等化学品残留量降低30%以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率达到95%。

【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25万亩,实现污染负荷消减目标,培训技术人员4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6. 西南粮食主产区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7—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西南矿业密集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砷镉汞超标以及集约化农田农业化学品高量投入、氮磷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西南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建立集约化农田砷镉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示范区,编制基于多源污染快速监测技术的污染农田安全种植区划和监管技术体系;开展农田重金属污染协同钝化、植物阻隔等耕地安全利用技术与产品、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的集成示范;开展粮油、粮菜轮作农业结构优化模式与区域养分资源多级循环利用耦合技术、污染物输移全程和周年全时控制技术、景观生态全程阻控技术的集成示范;优化配套低积累作物品种及农艺管理措施;构建西南粮食主产区砷镉与农业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西南粮食主产区砷镉汞和农业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方案1套,建立污染快速监测技术及其分区分级治理方案,形成西南粮食主产区砷镉和农业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3套,编制水稻等作物和果树等种植制度区污染防治技术规范3项,建设1条年产5000吨的重金属钝化剂/活化剂生产线。

建立西南粮食主产区砷镉汞和面源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集成技术示范区,核心区面积0.1万亩,示范区面积0.2万亩。

实现土壤砷镉去除率达到20%以上、—8—或有效性降低50%以上,氮磷、农药污染负荷消减30%-50%,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预期性指标】技术辐射推广5万亩,实现砷镉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修复目标,培训技术人员3000人次。

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7. 华南镉铅污染农田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示范研究内容:针对华南地区由于矿山开发、冶炼导致的流域性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集成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协同钝化阻隔技术、植物萃取技术产品与装备、植物间套作修复技术等;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金属矿体、冶炼加工、矿山废弃物、尾矿、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地表水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源阻断、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一体化示范工程;构建华南区域性镉铅等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模式,编制技术规范,开展示范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