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诊断

合集下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牛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山羊、猪等偶蹄动物。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流行,不仅对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一、诊断1.临床症状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包括:高热、抽搐、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口腔和牙龈出血、乳房肿大和消瘦等。

病情严重时,会导致牛蹄冠糜烂、脚底出血和水泡形成等症状。

2.实验室检测(1)血清学检测:可以通过血清中检测到口蹄疫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凝集试验等。

(2)病原学检测: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牛口蹄疫病毒,包括合成荧光抗体检测、免疫电镜等。

二、防治措施1.加强动物养殖管理为了预防牛口蹄疫的发生,需要加强动物养殖的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动物身体状况,对病死动物及时处理,避免与疫区接触、检疫和隔离发现的病畜、病死动物予以处理和消毒等。

2.加强疫苗接种在疫情发生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易感动物实施强制性的疫苗接种,以提高动物免疫力,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疫区隔离和封锁在发生牛口蹄疫疫情时,需要加强疫区隔离和封锁,以避免病毒的传播,同时还需要大力宣传疫情防治措施,引导养殖户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工作。

4.加强经济补偿为了有效控制牛口蹄疫疫情,还需要加强经济补偿和损失赔偿机制,对因疫情造成的牲畜死亡、销售困难等损失给予适当补偿,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总之,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工作需要加强科学针对性指导,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安全。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牛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牛科动物,包括牛、羊、山羊和猪等。

该疾病的传播速度很快,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及早诊断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1.症状观察:牛口蹄疫的首要临床症状是口蹄部位的病变。

患病动物的口蹄部位会出现红肿、水泡、糜烂和溃疡等症状。

患病牛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发热、乳房痛等表现。

在病变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牛的乳量也会明显减少。

2.病原学检查:对疑似患牛进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牛口蹄疫的有效手段之一。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取样口蹄部位的皮肤组织、血液和病液等,进行病原学分离和鉴定。

病原分离和鉴定是通过体外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技术进行的。

3.抗体检测:在患病后,动物体内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抗体。

检测患病动物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是诊断牛口蹄疫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抗体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试验、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1.隔离和消毒:隔离是防治牛口蹄疫的基本措施之一。

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牛,应立即将其隔离,确保不会传播给其他健康牛。

对于确诊患病的牛,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将其分离出养殖场,以防止疫情扩散。

2.集中扑杀:对于确诊牛口蹄疫的患病动物,应及时采取集中扑杀措施,以避免病毒传播。

扑杀后的动物应进行适当处理,避免病毒污染环境。

3.强化养殖环境管理:牛口蹄疫的传播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强化养殖环境管理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牛舍干净整洁。

加强防疫宣传和教育,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4.疫苗接种:对于患病动物的防治,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疫苗可预防动物感染牛口蹄疫病毒,降低疫情的发生率。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力。

牛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包括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抗体检测、隔离和消毒、集中扑杀、强化养殖环境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等。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牛口蹄疫是一种由牛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牛口蹄疫主要通过空气、水、饲料、工具和人员、野生动物传播,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在牲畜中,牛是最易感染且发病率最高的动物。

牛口蹄疫病毒经耐酸性强,在温度为4℃时,随机处存活期可达数周。

为了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牛口蹄疫疫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该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厌食、乏力、呼吸急促、流涎、蹄部溃疡、角膜乳头状充血等。

部分患牛口蹄疫的牛会出现蹄部肿胀、脱屑、严重者更会将病情恶化至死亡。

2. 病毒学检测对于疑似感染牛只的病理样本进行牛口蹄疫病毒的检测,可以使用RT-PCR技术,通过检测病毒基因来确定是否感染牛口蹄疫病毒。

3. 血清学检测利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清试样中的病毒抗体滴定,判断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效果。

二、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1. 加强动物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牛舍和饮水设施,对牛进行适当的消毒,避免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

强化饲养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2. 防止人员和物品传播病毒严禁未经消毒的人员、车辆、工具及饲料等进入养殖场,如果有发现患有牛口蹄疫的牛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3. 提高养殖场外来牛进场的检疫力度对于进场的牛只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进场牛只没有患有牛口蹄疫等疾病。

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确保进场后不会引起感染传播。

4. 接种疫苗在充分了解病毒毒株情况后,对牲畜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

提高免疫力,减少牛口蹄疫的发生。

对于疫情爆发地区,可启动全面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形成免疫屏障。

5. 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对于出现疑似疫情的情况及时报告,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消毒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三、牛口蹄疫的应急处置一旦出现牛口蹄疫感染病例,将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隔离疑似病例对于出现症状明显的牛只,要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牛口蹄疫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死率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科学的诊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诊断方法和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牛口蹄疫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口腔、乳房、蹄部等处出现红斑、水泡、坏死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发热、食欲下降、乳汁减少等。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牛只,应该及时隔离,并通知当地兽医进行进一步检测确认是否为牛口蹄疫。

2. 实验室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分离、PCR检测等。

免疫学检测包括ELISA检测、补体结合试验等。

免疫学检测通常用于检测免疫情况,而病原学检测则可以直接检测病原体,因此比较可靠。

3. 病毒学检测:主要是采用病毒分离、PCR技术等对病原体进行检测,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检测病原体,检测灵敏度较高,不过检测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4-48小时左右。

4. 免疫学检测:主要是ELISA检测、补体结合试验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检测免疫情况,适用于大面积筛查。

不过这类方法有一定的误差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二、防治对策1. 疫苗接种:接种牛口蹄疫疫苗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疫情的发生。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多种牛口蹄疫疫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毒株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

2. 疫情监测和隔离:疫情监测是防治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出现牛口蹄疫病症的牛只应及时进行隔离,避免病情扩散。

在疫情发生地区或高危区域,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

3. 清洁消毒:牛口蹄疫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病毒易于存活在环境中。

因此,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定期进行对养殖场、器具等的清洁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情的发生。

4. 营养与保健:营养和健康是预防牛口蹄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疾病,主要感染牛、羊、猪和其他偶蹄类动物。

本文将介绍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羊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接触感染的饲料或水源、接触感染的物体等途径。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昆虫传播等方式迅速传播。

羊口蹄疫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步态异常、蹄部红肿、溃疡和水泡等症状。

患病动物可能出现跛行,甚至无法站立。

疫情发生后,病畜死亡率较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临床症状诊断:根据病畜的临床症状,如高烧、食欲不振、步态异常、蹄部红肿、溃疡和水泡等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羊口蹄疫。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认羊口蹄疫的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染色、PCR检测等。

1. 预防措施:定期给动物接种羊口蹄疫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合理饲养管理,保持清洁环境,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2. 早期防治措施: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对患病动物进行合理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3. 紧急扑杀措施:在严重疫情暴发时,可采取紧急扑杀措施,将患病动物进行安全处理,避免病毒继续传播。

4. 温度控制:病毒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存活能力较差,在疫情暴发时,可以适当提高病区温度,加速病毒的灭活。

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需要综合采取多项措施。

及早发现疫情,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动物的免疫力,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护动物的健康。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

猪口蹄疫怎么诊断猪口蹄疫是由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l生传染病。

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猪口蹄疫流行特点:病原是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兽,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及寒冷,但对酸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和碱性消毒药杀死。

本病的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

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

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源。

猪口蹄疫的诊断: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

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

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

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方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1、搞好猪舍内外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

对进出人员、买卖猪只、运料及拖粪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口蹄疫流行季节2~3天全面消毒一次,尤其空气消毒对防控口蹄疫非常重要。

2、用香港奥邦的5号血抗200斤/瓶配合头孢使用。

如果温度40度以上,用纯中药(柴胡)分点注射退烧。

为避免应激需添加地米一同注射,添加量:4-5mg/200斤。

猪口蹄疫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猪口蹄疫的诊断预防与治疗

猪口蹄疫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猪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造成严重的病害。

猪口蹄疫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在中国也是常见的一种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口蹄疫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等相关知识。

一、猪口蹄疫的症状与诊断1. 症状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脚部疼痛、口腔和足部溃疡等,具体表现如下:(1)体温升高:患病动物体温升高,通常可达40°C以上。

(2)食欲下降:患病动物食欲明显下降,严重者拒食。

(3)精神不振:患病动物活动力明显下降,精神状态呆滞。

(4)脚部疼痛:表现为跛行、踩踏、步态紊乱等。

(5)口腔和足部溃疡:口腔和足部易发生流质状病变,形成水疱和破裂后形成的浅表性溃疡。

2. 诊断猪口蹄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种方法:(1)临床表现:通过观察病畜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如发现有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脚部疼痛、口腔和足部溃疡等特点表现,提示可能患有猪口蹄疫。

(2)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分离培养以及核酸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是否存在,同时判断病原体的类型和分离培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猪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1.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避免和减少猪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控制措施:(1)完善猪场卫生:定期对猪圈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及时清除猪圈内污秽物和残料。

(2)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猪口蹄疫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察觉致病菌的存在,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3)加强隔离:及时发现疑似感染的动物,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病情恶化和传播给其他动物。

(4)防止人为传播:人员进出围栏区域必须进行消毒和更换衣服、鞋子等防护措施,避免人为的病原体传播。

(5)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发生疫情区域对偶蹄类动物进行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猪口蹄疫的发生。

猪口蹄疫的诊断

猪口蹄疫的诊断

观察症状
01
02
03
口腔和蹄部病变
观察猪的口腔和蹄部是否 有水疱、溃疡、糜烂等病 变,这些是口蹄疫的典型 症状。
体温和食欲变化
记录猪的体温和食欲变化 ,口蹄疫会导致猪的体温 升高、食欲减退。
其他器官病变
检查猪的呼吸系统、消化 系统等其他器官是否有病 变,口蹄疫可能引起这些 器官的继发感染。
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
和水疱,随后形成溃疡,结痂并脱落。
05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和免疫程序
疫苗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规定且经过试验证明有效的口蹄疫 疫苗。
免疫程序
根据猪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 免疫程序,包括免疫时间、剂量和次数等。
接种方法
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说明书进行接种,确保接种方 法和操作正确。
封锁、隔离和消毒措施
防控措施
为了控制疫情,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动 物检疫和消毒,禁止野猪和病猪的流通。同时对病猪进 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健康猪进行疫苗接种。通过这 些措施,该地区成功地控制了疫情。
案例三:某实验室诊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难点
在某实验室诊断中,存在一些难点,包括口蹄疫病毒 的变异和不同毒株的交叉感染。这可能导致病毒检测 的假阳性或漏检。此外,实验室诊断还需要高水平的 实验技术和设备。
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实验室需要提高技术水平,采用 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确诊。同时加强病毒的监测和流行 病学调查,及时发现新毒株和变异情况。政府也需要 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 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猪水疱病
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蹄部和口腔黏膜发生 水疱。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 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牛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类动物,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易在繁忙的畜牧区域传播,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进行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兽医、畜牧业者以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牛口蹄疫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口腔和蹄部粘膜出现疱疹、糜烂、溃烂、角质层脱落等症状。

牛也会出现不愿进食、步态异常、口水增多等症状。

一旦发现牛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口蹄疫的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口蹄疫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鉴定是通过采集患牛的疱疹液、血液和组织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牛的血清中的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进行口蹄疫的诊断。

核酸检测则是通过提取患牛的病毒R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确定口蹄疫病毒的存在。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为口蹄疫的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1. 加强兽群管理为了减少口蹄疫的传播和感染,兽群的管理非常关键。

包括严格的动物交通控制、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对患病动物的隔离和治疗等措施。

定期进行兽群的口蹄疫疫苗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

2. 有效的消毒措施口蹄疫病毒对常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需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氢氧化钠、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对于患病场所的消毒,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消毒措施,确保患病场所彻底消毒。

3. 合理的处置措施一旦发现口蹄疫疫情,应立即处置。

包括对患病动物的隔离和治疗,对疫区的封控和监测等。

对疫区的杀灭工作也至关重要,对患病动物的安全处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也需及时进行。

4.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口蹄疫是一种全球性的动物疫情,因此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对口蹄疫的控制与防治至关重要。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牛口蹄疫(FMD)是一种由牛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的家畜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畜体液、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传播。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疫情调查。

临床症状观察是诊断牛口蹄疫的一种常用方法。

患病动物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高烧、强烈的疼痛、食欲减退、口腔和蹄部溃疡等。

这些症状常常迅速扩散并具有高度传染性。

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牛口蹄疫的最可靠方法。

这些检测包括病毒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通常通过将病原体分离出来,并在细胞培养物中进行培养和鉴定。

抗体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如免疫荧光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

核酸检测则是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的RNA或DNA,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的存在。

除了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疫情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发生牛口蹄疫疫情时,疾病防控部门会进行相关的疫情调查,包括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病情传播范围和传播途径,从而制定防控对策。

为了防止牛口蹄疫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对策:1.加强疫苗接种:牛口蹄疫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牲畜的免疫力,减少病例的发生。

2.隔离患病动物:一旦发现牲畜患有牛口蹄疫,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直接接触其他健康动物,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3.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养殖场和牲畜运输车辆的消毒工作,提高动物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4.针对病毒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限制动物交易活动,尤其是来自疫区的动物;加强牛肉和牛乳产品的检验和监管,防止病毒通过食物传播。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疫情调查。

为了防治牛口蹄疫的传播,应加强疫苗接种、隔离患病动物、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和针对病毒传播途径采取措施。

这些对策有助于控制牛口蹄疫的传播,保护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

分析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对策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牛羊等偶蹄类动物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为了及时诊断和防治牛口蹄疫,需要采用一系列的诊断方法和防治对策。

一、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诊断: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减退、虚弱无力、跛行、口腔溃疡、蹄壳脱落等。

特别是在牛群中出现多例牛出现相似症状时,可初步怀疑为牛口蹄疫。

2. 病原学检测:从患牛体内采集样本,如血液、口腔溃疡渗出液、喉咙渗出物等,通过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有牛口蹄疫病毒感染。

3. 形态学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牛口蹄疫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病毒颗粒的存在。

这要求对病毒的形态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和技术。

4. 器械检测:通过对牛群内患病牛的蹄壳、牛棚及周围环境等进行直接检测,可以找到病毒释放的地点和来源。

二、牛口蹄疫的防治对策:1. 预防措施:对于牛口蹄疫的预防非常重要。

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严格应用无菌操作,提高牛舍的卫生条件,加强对牛只的消毒和隔离措施等,以防止牛口蹄疫的扩散。

2. 隔离治疗:将患病的牛只迅速隔离出来,避免与其他牛只接触。

对患病牛只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减轻病情。

3. 消毒措施:定期对牛舍、病房、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病毒和减少传播途径。

4. 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牛口蹄疫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减轻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5. 防止扩散:一旦发现牛口蹄疫疫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封控和隔离,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防治对策都是为了及时诊断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通过采取科学的诊断手段和综合性的防治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牛口蹄疫的发病率和疫情的传播。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牛羊口蹄疫是一种主要感染牛羊的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溃疡和牙龈炎,严重时会导致牲畜行动困难,食欲下降,生产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在牛羊饲养业中,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农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早发现、诊断和有效防治牛羊口蹄疫具有重要意义。

一、牛羊口蹄疫的发生牛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等偶蹄类动物。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食物、草料和水源等途径传播。

在扩散期间,病毒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在短时间内感染大量动物。

口蹄疫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此一旦感染,很容易引起爆发。

牛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和蹄部溃疡、肢体溃疡、牙龈炎、疲劳、发热、各种程度的抑郁等。

牛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但口蹄疫一旦发生,就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症状诊断:根据牛羊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经验丰富的兽医可以根据病征和症状初步判断出口蹄疫。

2. 实验室检查:在确诊牛羊口蹄疫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分析,包括偶蹄类动物的唾液、血清和软组织样本的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病毒测定和血清抗体检测等。

1. 疫区划分:对于疫区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在发生牛羊口蹄疫疫情时,要及时对疫区进行划分,划分感染区、疫区和隔离区,及时采取封锁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2. 疫病监测:对牛羊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疫病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对牛羊的生活环境、饮食等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感染牲畜。

3. 疫苗接种:牛羊口蹄疫的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4. 强化卫生防护:在牛羊饲养业中,要通过加强卫生防护,定期对圈舍内的卫生情况、饮水卫生等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牛羊群的环境卫生。

5. 隔离和治疗:一旦发现牛羊感染口蹄疫,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减少疫情扩散的风险。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羊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有蹄类动物,如牛、羊、猪等。

疾病的早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热、流口水、蹄子和口腔内出现溃疡等。

针对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如下所述。

一、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1. 病史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动物的饲养环境、接触史、疫苗注射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羊口蹄疫。

2. 临床症状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仔细观察,包括体温测量、检查食欲情况、观察蹄子和口腔内有无溃疡等。

羊口蹄疫的主要症状为发热、蹄子和口腔内溃疡等。

3. 实验室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是否为羊口蹄疫。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免疫组化检测、抗体检测等。

二、羊口蹄疫的防治方法1. 隔离感染动物:对于已发生羊口蹄疫的动物,需要将其隔离,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对接触过疫情动物的健康动物也需要进行观察和隔离。

2. 加强消毒措施:对于疫区的饲养场、集市等环境,需要加强消毒工作,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场所、工具、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病毒,减少传播风险。

3. 疫苗接种:羊口蹄疫疫苗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发病风险。

根据病情和疫情的不同,可以采取全程免疫和保护性免疫两种接种措施。

4. 健康饲养管理:加强对羊的健康饲养管理,提高其免疫力,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饲养环境、饲料和饮水的管理,以及注意动物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等方面的管理都是重要的。

5. 迅速处理疑似病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需要立即通知兽医,并迅速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免疫情扩大传播。

对于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需要进行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工作来确定疾病的存在与类型。

针对疫情,要采取隔离感染动物、加强消毒措施、疫苗接种、健康饲养管理和迅速处理疑似病例等防治措施来控制和阻断疾病的传播。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猪牛羊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家畜的口蹄部位,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重点讨论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口蹄疫的发生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粪污传播,对口蹄膜和足部皮肤有特异性侵袭破坏,导致口蹄部溃疡和疼痛。

口蹄疫在猪、牛、羊等多种野生和家畜动物中都有发生,对畜牧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在野生动物和农场的交叉感染中,更容易造成疾病的蔓延,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和重视。

二、口蹄疫的诊断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口渴、呕吐、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痛苦跛行,病畜角落内,口腔和口蹄膜明显发生溃疡。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验来进行确诊。

可以采集疑似感染动物的口蹄部分分泌物或者血样进行病毒RNA的检测。

也可以进行抗体检测,诊断出口蹄疫的感染情况。

三、口蹄疫的治疗措施1. 预防控制预防是口蹄疫最重要的工作。

在疫情暴发前,要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处置。

在疫情暴发后,要采取快速隔离、消杀等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还要加强动物的检疫和隔离,防止疫情的传播。

2. 疫苗防治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主要手段,在疫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期给动物接种口蹄疫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

在疫情暴发后,也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控制疫情的蔓延。

3. 饲养管理在口蹄疫疫情防控中,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

要做好动物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侵入。

还要加强动物的饲养密度管理,避免动物群体间接触传染。

4. 经济控制口蹄疫对畜牧业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加强经济控制,减少疫情对经济的损害。

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保险赔偿等方式,降低疫情对农户的经济损失。

也可以通过深加工、远销等方式,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疫情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动物生产 542023.7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刘红星,孙 营(吉林省榆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榆树 130400)1 牛羊口蹄疫的病因牛羊口蹄疫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是一种接触类的传染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各种渠道在牛羊间传播,引起牛羊的口蹄疫。

且该病的传染性强,发病率、死亡率高。

因此,在发现患病牛羊时,要对患病牛羊进行及时的隔离,否则会使其它牛羊在短时间内患上同样的病症。

但口蹄疫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挽救的机会,它分为良性口蹄疫和恶性口蹄疫两种类型。

一般情况下,良性的病情较轻,一周左右便可以治愈;而恶性的口蹄疫则不同,恶性口蹄疫会使病牛出现全身无力、反刍停止等症状,最终使之死亡。

且口蹄疫在初期并不好控制,因此为减少牛羊在这一传染病上的损失,养殖人员就应当保证圈舍内的卫生工作,及时消毒,认真学习口蹄疫的鉴别与诊断。

预防牛羊感染、对发病牛羊进行及时的诊治,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 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口蹄疫病牛或病羊的患病部位主要在口腔和底部。

而鉴于牛羊口蹄疫的发病极为迅速。

因此,牛羊口蹄疫疾病的诊断是早期治疗方案的依据。

应得到广大养殖户的充分重视。

因此,一旦发现牛羊的口蹄部出现水疱,就应当引起养殖户的高度关注。

而由于口蹄疫病毒的种类较多,在发现牛羊有这样的征兆时,就应当及时采集样本进行试验,尽快确定病毒的类型,进而对症下药,避免疫情的再扩大。

除了通过样本采集试验确诊外,养殖户还可以根据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判别牛羊是否患病。

一般来说,幼年的牛羊患病后,在前期表征并不明显,通常会有体温升高、厌食、乏力的症状。

而在成年的牛羊中,口蹄疫的潜伏期一般有一周在潜伏期内,期间会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流口水的征兆。

发病两天后,患病牛羊口腔内会出现水疱,口腔中的唾液也会不断增多,从而影响牛羊的进食。

在不同时期的病症,有不同的治愈难度。

因此,对病牛羊进行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才能够提高其存活率,降低养殖户的损失。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研究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研究

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研究牛口蹄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能够导致牛的蹄部溃烂与坏死,影响牛的生活品质和生产能力。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与防治牛口蹄疫,需要进行相关研究。

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原体检测与实验室检验。

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包括蹄部溃烂、坏死、蹄盖红肿、疼痛、跛行、进食减少等。

兽医师可以通过观察牛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牛口蹄疫。

接下来,可以通过采集患牛的口蹄疫疱液或蹄底角屑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PCR、ELISA等,通过检测病原体的遗传物质或抗原来确定是否患有牛口蹄疫。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验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实验室检验可以通过培养病原体、观察病原体形态、进行免疫组化等方式来确认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与环境消毒。

在防治牛口蹄疫方面,疫苗接种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牛口蹄疫疫苗可以通过注射或喂食的方式进行接种,能够提高牛对口蹄疫的免疫力,减轻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隔离治疗也是防治牛口蹄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旦发现牛患有口蹄疫,需要将其与其他牛隔离开来,避免疾病的扩散。

需要对患牛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洗患牛蹄部、涂抹药物、增强饲养管理等。

环境消毒也是防治牛口蹄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牛舍、设备、饮水器等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有效杀死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研究对于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诊断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保障牛的健康与生产。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

猪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猪牛羊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染给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其病原体对各种年龄和种类的偶蹄动物均有感染能力,且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口蹄疫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食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等多种方式。

一旦发生口蹄疫疫情,会给畜牧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要做好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口蹄疫的发生1. 病原学特征:口蹄疫病毒属于牛痘病毒科,具有单股RNA病毒的特征,其粒子呈圆形或多角形,直径为20-28nm。

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强的抗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在55℃下存活数月,可以在弱酸-弱碱条件下存活,并且可以在冷冻肉中存活。

2. 传染途径:口蹄疫的传染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

感染的动物,尤其是老幼动物会排出含有口蹄疫病毒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会通过呼吸道、食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

3. 发病季节:口蹄疫的病毒对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能在5-30℃温度范围内存活。

口蹄疫的疫情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气温升高、饲料短缺等因素也会增加口蹄疫的发病率。

二、口蹄疫的临床症状1. 猪的临床症状:猪感染口蹄疫后,主要表现为高烧、不吃饲料、饮水和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口腔和蹄部的溃疡、糜烂和渗出等症状。

三、口蹄疫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根据动物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口蹄疫。

对于出现口腔和蹄部溃疡、糜烂和渗出的动物,应高度怀疑口蹄疫的可能。

2. 实验室检测:口蹄疫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血清学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确认口蹄疫的病原体,并且可以用于疫情的监测和溯源。

四、口蹄疫的治疗措施1. 预防措施:口蹄疫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动物的管理和饲养,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同时加强场内外消毒措施等。

口蹄疫疫苗接种也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手段。

口蹄疫诊断标准

口蹄疫诊断标准

口蹄疫诊断标准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发。

其诊断标准如下:
1. 流行病学情况:该病多发生于冬季,多见于大风、阴雨、严寒等气候条件下。

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2. 临床特征:病畜的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或糜烂。

病畜出现流涎、跛行等症状,幼畜可能因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3. 病理学检查:可见口腔、蹄部和乳房皮肤有水疱、糜烂和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

4. 实验室诊断:采用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初步诊断为口蹄疫。

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对人类和动物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控制传染源等措施,并尽快报告给相关部门。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家畜健康和畜牧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中,牛、羊是口蹄疫的主要宿主,它们的饲养繁殖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牛、羊口蹄疫的症状特征口蹄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对牛、羊的生长和繁殖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症状主要包括:1.体温升高:口蹄疫的患病动物体温会突然升高,迅速达到40℃以上。

2.唾液分泌增多:患病动物口腔周围会有明显的唾液增多,表现为口水淌落。

3.食欲减退:由于口腔疼痛和高热,患病动物食欲会减退,甚至拒绝进食。

4.步态不稳:患病动物行走时会呈现不稳定的状态,甚至无法站立。

5.病变脱皮:患病动物的蹄子会出现水泡、病变和脱皮等现象。

二、鉴别诊断口蹄疫的症状多种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1. 与口蹄疫相似的疾病口蹄疫的病症与其他一些疾病有相似之处,比如:(1)鸟瞰病:鸟瞰病是一种由布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高热、喉管症状、呼吸困难和水肿等。

(2)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重度荨麻疹、眼结膜炎和体内组织坏死。

2. 鉴别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的首要方法是通过临床表现,包括病态和病程等。

(2)病原学检查:对牛、羊的病原学检测,从体液或组织样本中分离出口蹄疫病毒。

(3)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法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口蹄疫抗体或病毒RNA。

三、防治口蹄疫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因此,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非常必要。

目前,预防口蹄疫可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动物健康管理:平时要加强对牛、羊的健康管理,注意对其进行防疫和环境卫生等工作。

2.增强疫苗接种量:使用口蹄疫疫苗进行预防,对还没有患病的动物进行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接种,可以提高整个群体的免疫水平。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牛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牛和羊,但其他反刍动物也可能感染。

牛羊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并且经常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的鉴别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一、鉴别诊断1. 病史观察:了解动物近期的疫苗接种情况、是否与患口蹄疫的动物接触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2. 临床表现观察:牛羊口蹄疫主要表现为下述症状:畜禽丧失食欲、乳量下降;步态不稳,踩踏或提足、短抽筋样;口臭,食物不入口,唾液增多,畜禽的突变(饮水、下奶及排粪等量突变);进食困难,害怕咀嚼视,病畜食物卡在口中不咽下;部分患畜出现水泡疱疹样的疱疹在舌、唇、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多见于病畜眼眶、舌面;患畜被迅速远离群众静悄悄呆立。

3. 实验室检测:需要从病畜体内获取样本进行病毒鉴定和检测。

可采用多种方法,如PCR、ELISA等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4. 病理学观察:可通过病理学检查去了解口蹄疫病灶的分布、特征,进而确认口蹄疫的诊断。

二、防治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控制口蹄疫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疫苗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阻止病毒的传播。

由于口蹄疫病毒的变异性较大,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毒株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

2. 强化动物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动物场地、设备,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和传播风险。

定期清理粪便和感染性物质,避免混合污染。

3.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发病或疑似发病动物要及时隔离,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动物。

4. 减少感染源: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尤其是病变部位严重的动物。

5. 加强动物场所的监测和检测:定期监测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诊断。

6. 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疫制度:对于进出口的动物要进行检疫,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牛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观察、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观察。

对于防治措施,可通过疫苗接种、强化卫生管理、隔离患病动物、减少感染源、加强监测和检测、执行动物运输检疫等方式来控制疫情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蹄疫实验室诊断
口蹄疫实验室诊断
1、国家和行业标准: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18935-2003 2、目前无行业标准。




一、病原学检测 (一)微量补体结合试验 (二)查毒试验 (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 (四)病毒中和试验(VN) (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二、血清学检测 (一)病毒感染相关(VIA)抗原琼脂凝胶免 疫扩散试验(VIA-AGID) (二) FMD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三)3ABC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 (四)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
(二)操作程序


1、总RNA萃取
(1) 用1.5ml带盖塑料离心管。取300μ l待检样品, 再加300μ l变性液混匀,冰水浴5min。 (2)加60μ l 2mol/L乙酸钠(pH4.0),混匀。 ( 3 )加 800 μ l 酚三氯甲烷 - 异戊醇混和液,混匀,冰 水浴5min。 (4)8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洁净管。 (5)加800μ l异丙醇。混匀后置-80℃1h,或-30℃4h 以上(或过夜)。 ( 6 ) 12000r/min。离心 10min。尽量倒干液体,留下 RNA沉淀。
3、专用仪器设备 台式高速(12000r/min)离心机;DNA 扩增仪;稳压移流电泳仪和水平电泳槽; 电泳凝胶成相分析系统(或紫外透射 仪);可调移液器一套,包括1μl~20μl 2 支,20μl~200μl 1支,200μl~1000μl 1支; 与移液器匹配的滴头;1.5ml带盖塑料离 心管(Eppendorf管);0.5ml或0.2ml(与 扩增仪配套)带盖塑料管。
3、PCR扩增 反应液总量50μ l。试验开始,首先将反 转录产物转入PCR专用小塑料管中。然后 如下操作: a)模板:反转录产物20μ l。 b) 引 物 : VP1A(12.5pol/μ l)2μ l, VP1B(12.5pmol/μ l)2μ l. c)DEPC-ddH2O:18.5μ l。 高速离心10s。沸水浴5min,转入冰水中 骤冷。然后再加:


1、用 pH7.2 0.1mol/L PBS(生理盐水)洗 2-3次,并用消毒滤纸吸取水份。 2、称重,加少许玻璃砂研磨,制成1:3悬 液,室温浸毒1小时或4℃冰箱中过夜。 3、3000-4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收集上清 液。 4、58℃水浴箱中灭能40分钟(或不灭能)。 5、3000-4000转/分钟20分钟,收集上清即为 待检抗原,置4℃冰箱备用。
A.1.2 牛、羊食道-咽部分泌物 (O-P液)样品
A.1.2.1 样品的采集 被检动物在采样前禁食(可饮水) 12h,以免 反刍胃内容物严重污染 O-P 液。采样用的特制 探杯( probang cup)在使用前经 0.2% 柠檬酸 或2%氢氧化钠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每采完 一头动物,控杯都要重复进行消毒和清洗。采 样时动物站立保定,操作者左手打开牛口腔, 右手握探杯,随吞咽动作将反刍胃内容物严重 污染,要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口腔后重新 采样。
一、病原学检测
(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 (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
(一)材料 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试验 ;3、 专用仪器设备 ;4、电泳缓冲液 (二)操作程序 1、总RNA萃取 ;2、反转录 ;3、PCR 扩增 (三)结果分析和判定 1、1%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2、加样 ; 3、电泳 ;4、结果观察和判定

(一)材料
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方法见附录A。 (2)处理:在无菌室内将采集的动物组织, 如淋巴结、脊髓、肌肉等除去被膜及其他结缔 组织,尽量选取中心洁净的部分。依据检测试 验的要求,将各种组织分别剪碎,用研体加灭 菌石英砂磨碎;或将组织样品分组合成大样, 用组织捣碎机磨碎。多面手加 0.04mol/L PBS (pH7.4)制成1:5悬液。置室温(20℃左右) 2 h 以 上 , 或 4 ℃ 冰 箱 过 夜 。 3 0 0 0 r/min 离 心 10min,取上清液作为检测材料。 (3)阳性对照:以已知病毒材料,如FMDV 感染乳鼠或细胞为阳性对照。与待检病料同时 萃取总RNA,再反转录-PCR扩增。其扩增产物











4、电泳缓冲液 (1)5×TBE缓冲液 三羟甲氨基甲烷(Tris) 54.0g 硼酸 27.5g 0.5mol/L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 EDTA)(pH8.0) 20.0ml 加双蒸水(ddH2O)至 1000.0ml (2)1×TBE(电泳缓冲液) 临用时将5×TBE缓冲液1份加蒸馏水4份,混匀 即可。 (3) 电泳加样缓冲液 溴酚蓝 0.25g 甘油 30.0ml 双蒸水 70.0ml

A.1.2.2 样品的保存 在采样现场将采集到的8ml~10ml O-P液 倒入容易25ml以上,事先加有8ml~10ml 细胞培养维持液,或0.04mol/L PB,( pH7.4)的灭菌窗口如广口瓶,细胞培养 瓶或大试管中。加盖翻口胶塞后充分摇 匀。贴上防水标签,并写明样品编号、 采集地点、动物种类、时间等,尽快放 入装有冰块的冷藏箱内。然后转往-60℃ 冰箱保存。

(三)结果分析和判定
1、1%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称取1g琼脂糖,加入100ml 1×TBE缓冲 液中。加热融化后加5μ l(10mg/ml)溴 乙锭,混匀后倒入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的 凝胶盘中,胶板厚5mm左右。依据样品数 选用适宜的梳子。待凝胶冷却凝固后拔 出梳子(胶中形成加样孔),放入电泳 槽中,加1×TBE缓冲液淹没胶面。

附录A 水泡性疾病诊断样品的采集、 保存和运送
A.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A.1.1组织样品 A.1.2 牛、羊食道 - 咽部分泌物( O-P 液) 样品 A.1.3 血清 A2 样品的运送

A.1.1组织样品
A.1.1.1 样品的选择 用于病毒分离、鉴定的样品以发病动物 (牛、羊或猪)未破裂的舌面或蹄部、 鼻镜、乳头等部位的水泡皮和水泡液最 好。对临床健康但怀疑带毒的动物可在 屠宰后采集组织样品如淋巴结、脊髓、 肌肉等作为检测材料。

d)10×PCR缓冲液:3μ l。 e)底物dNTP(2.5mmol/μ l):4μ l。 f)TaqDNA 聚合酶( 5U/μ l):0.5μ l( 高速离心10s,或不离心)。 g)矿物油:40μ l。 高速离心10s。 将反应管插入扩增仪中,指令设定程序 开始工作。30个循环。 每个循环包括:变性94℃ 1min,退火 55℃ 1min,聚合72℃ 1.5min。最后一个 循环的聚合延长为10min。




j)dNTP: 包 括 1 0 0 mmol/L 脱 氧 腺 苷 三 磷 酸 (dATP)、胞苷三磷酸(dTTP)、脱氧胞苷三 磷酸( dCTP)、脱氧三磷酸乌苷 dGTP 各 1 支。 用DEPC-ddH2O配制成2.5mmol/L dNTP,方法是 4 种脱氧核苷酸各取 10 μ l,加入 360 μ l DEPC 双蒸水中,混匀即可。 k)无水乙醇: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ddH2O 配制成75%乙醇。 l)DEPC:一种RNA酶的强烈抑制剂。按0.1%含 量加入蒸馏水( DEPC-ddH2O),作为 RT-PCR 反 应用试剂。也用于浸泡移液器尖头,塑料管等 接触 RNA 的试验器材,以减少试验过程中萃取 RNA的失活和断裂。 m)矿物油。 n)引物:架上摆一排试管 8 支,自第 1 管开始由左至右用稀释液进行对倍 稀释(即 1 : 6 ; 1 : 12 , 1 : 24…….1 : 768 ), 每管体积0.5毫升即可。 2、在有机玻璃板(1350,96孔)上进行如下操 作:

( 1 )滴加待检抗原:在 1-5 排每排的第 8 孔滴 加试管架第8管稀释抗原50ul, 每排的第7孔滴 加试管架第 7 管稀释抗原 50ul, 以此类推至第 1 孔;每排的第 9 孔滴加稀释液 50ul,作为阴性 对照;每排的第 10 孔按顺序分别滴加 A、O、C 、AsiaⅠ口蹄疫和水疱病 5 种标准抗原各 50ul ,作为阳性对照(注意换滴头)。 ( 2 )滴加红细胞诊断液:用前将红细胞诊断 液摇匀,于反应板1-5排孔分别滴加A、O、C、 AsiaⅠ口蹄疫和水疱病诊断液25ul,在振荡器 上振荡后,室温放置1.5-2小时后判定结果。

2、加样 取6μ l~8μ l PCR扩增产物和2μ l~3μ l 加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入一个加样孔。每 次电泳至少加1孔阳性对照的扩增产物为 对照。

3、电泳 电压80V~100V,或电流40mA~50mA, 电泳30min~40min。

4、结果观察和判定 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置于紫外透射 仪上打开紫外灯观察,如某一待检样品 扩增产物的DNA带与阳性对照的带在一条 直线上,即它们与加样孔的距离相同, 则该样品判定为阳性。

(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一)诊断试剂 (二)病料的采集与运输(见附录A) (三)病料的处理 (四)试验步骤 (五)结果判定 (六)诊断液的保存及活力检查

(一)诊断试剂
1 、 A、O、C、AsiaⅠ口蹄疫和水疱病标 准抗原和诊断液。 2、稀释液。

(三)病料的处理


A.1.3 血清

无菌操作采集动物血,每头不少于10ml 。自然凝固后无菌分离血清装入灭菌小 瓶中,可加适量抗菌素,加盖密封后冷 藏保存。每瓶贴标签并写明样品编号、 采集地点、动物种类、时间等。
A2 样品的运送
将封装和贴上标签,已预冷或预冰冻的样品装 入冰瓶或保温泡沫塑料盒内,同时加放 -30℃ 预冰冻的保冷剂和适当的填充材料,再加盖密 封。包装盒上注明“小心!!易碎易变质生物材 料,途中不许打开;无商业价值。”以最快方 式,派专人送到或航寄到农业部指定的单位。 样品需写明送样单位名称和联系人姓名、联系 地址、邮编、电话及电话号码等。 送检材料应附有详细说明,包括采样时间、地 点、动物种类、样品名称、数量、保存方式及 有关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