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红外感应器的设计
人体感应 方案

人体感应方案1. 引言人体感应技术是一种通过感知人体活动或行为的方式来触发或控制其他设备、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体感应技术在安全领域、智能家居领域、医疗保健领域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方案,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2. 方案原理传感器是实现人体感应的关键。
一种常用的传感器是红外传感器,它能够通过感受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来判断人体的存在与活动状态。
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
当人体靠近红外传感器时,人体会发出红外辐射,红外接收器会感知到这些辐射,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在人体感应方案中,红外传感器的工作流程如下:•发射红外信号:红外发射器会周期性地发射红外信号,这些信号会在环境中进行传播。
•接收红外信号:红外接收器会不断地接收环境中的红外信号。
•检测信号变化:当有人体进入红外信号的感知范围内时,红外接收器会检测到信号强度的变化。
•输出电信号:红外接收器会将检测到的信号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给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处理。
3. 方案应用3.1 安防系统人体感应技术在安防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需要监控的区域,可以实时感知到区域内是否有人体活动,并及时触发报警或进行视频监控。
这可以大大提高安防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2 智能家居人体感应技术在智能家居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家居设备附近,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光、自动调节温度等智能化操作。
例如,在晚上,当人体靠近红外传感器时,灯光会自动打开,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3.3 医疗保健人体感应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床边或患者常去的地方,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活动状态。
当患者有异常活动时,可以及时发送警报给医护人员,帮助他们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4. 方案优势相比于其他人体感应技术,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方案具有以下优势:•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能够高度敏感地感知到人体的存在和活动状态,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
人体红外传感器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传感器实验报告背景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人体热辐射的设备,常用于安防系统、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该传感器利用热辐射的特性,通过对红外辐射的检测来判断是否有人体存在。
本实验旨在研究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使用方法;3.分析并验证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传感器性能。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和设备•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Arduino开发板•杜邦线•电脑2. 搭建电路连接将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3. 编写代码使用Arduino IDE编写相应代码,以读取并处理从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接收到的信号。
int pirPin = 2; // 将信号引脚连接到Arduino数字引脚2void setup() {Serial.begin(9600); // 初始化串口通信pinMode(pirPin, INPUT); // 设置信号引脚为输入模式}void loop() {int pirValue = digitalRead(pirPin); // 读取信号引脚的电平值if (pirValue == HIGH) {Serial.println("有人靠近");} else {Serial.println("无人靠近");}delay(1000); // 延时1秒}4. 实验观察将完成的电路连接到电脑上,上传代码并运行。
通过串口监视器观察输出结果。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判断是否有人存在。
2.在实验中,当有人靠近传感器时,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没有人靠近时,输出低电平信号。
3.实际应用中,人体红外传感器常用于安防系统中,可以检测到有无陌生人进入监控区域。
基于人体红外感应的室内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人体红外感应的室内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人体红外感应技术是一种利用人体释放的红外线来实现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在室内照明控制方面,基于人体红外感应技术的系统设计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一、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原理人体红外感应技术是利用人体释放的红外线作为信号源,通过传感器接收并识别这些红外线信号,从而实现对人体活动的探测和跟踪。
人体红外传感器主要包括红外感应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单元三部分。
1. 红外感应元件:红外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接收来自人体的红外辐射信号,通常采用红外探头或红外阵列进行感应。
2. 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入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3. 控制单元:根据信号处理电路传来的信号,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和色温等参数,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
二、基于人体红外感应的室内照明控制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人体红外感应的室内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照明设备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人体活动,信号处理模块对传感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模块根据处理后的信号控制照明设备,实现智能化控制。
2. 系统功能设计(1) 人体活动感应:通过感应模块实时监测环境中的人体活动情况,当检测到有人活动时,传感器模块将发出信号给信号处理模块。
(2)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处理,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照明控制: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处理模块传来的信号,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和色温等参数,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3. 系统性能设计基于人体红外感应的室内照明控制系统在性能方面有以下设计要求:快速响应、高准确性、稳定可靠、低功耗、可靠性强和智能化。
(1) 快速响应:系统对人体活动的监测需要能够快速响应,确保用户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人体热释放感应电路

人体热释放感应开关电路一、设计思想人体能量热释放有一特定波长红外线,由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这种红外线的变化并予以放大选频处理后,可以推动适当的负载,就可以构成一个人体红外自动开关。
PIR RE200B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能检测到人体移动引起的红外热能之变化并将它转换为电压量。
设计的思想是怎么将此电压量处理,用什么形式去推动负载,构成自动开关。
二、设计目的通过PIR RE200B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及相应的处理信号的集成块构成一自动控制电灯的开关电路。
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白天,不管有人无人灯都不会亮;⏹晚上,只要检测到人体信号,灯就会亮(有人灯亮,无人灯灭);⏹该开关电路应可接到220V的生活用电压,方便安装使用。
三、设计内容(一)、信号处理集成块BISS0001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
(1)特点如下:1、 CMOS工艺; 2、数模混合; 3、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4、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5、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6、采用16脚DIP封装。
BISSOOO1管脚图(2)管脚说明1 A --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
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2 VO-- 控制信号输出端。
由VS的上跳变沿触发,使Vo输出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
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上跳变时,Vo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4 RC1--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5 RC2--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6 RR2--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7 VSS--工作电源负端8 VRF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
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9VCI触发禁止端。
当Vc<VR时禁止触发;当Vc>VR 时允许触发(VR≈0.2VDD)10 IB--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11 VDD--工作电源正端12 2OUTO--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13 2IN-I--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4 1IN+I--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15 1IN-I--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16 1OUTO--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3)集成块内部结构图(4)工作原理BISS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人体感应方案

4.法律法规与隐私保护
(1)合法合规:确保方案设计与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权益。
(2)数据安全:采取加密措施,保护用户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3)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定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
5.用户体验优化
(3)应用层:根据监测结果,实现相应的应用功能,如安防报警、智能照明等。
3.功能模块
(1)实时监测:通过前端感知设备,对指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发现人体活动时,立即向数据处理中心发送信号。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对前端感知设备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报警通知: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通知,确保及时处理。
第2篇
人体感应方案
一、引言
人体感应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在现代智能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的人体感应方案,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安全防护、节能减排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目标设定
1.实现对人员活动的精确感知,提升安全监控能力。
2.减少不必要能源消耗,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3.提升系统智能化程度,优化用户交互体验。
(4)应用层:根据数据处理层的决策结果,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如启动报警、调节照明等。
3.功能规划
(1)实时监控:通过感知层设备,对监控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响应。
(2)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中心对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区分正常与异常行为模式。
(3)预警机制:当检测到异常行为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过预设渠道通知管理人员。
3.提高智能化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三、方案内容
程序设计实践人体红外感应灯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

程序设计实践人体红外感应灯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对于我们程序设计人员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比较简单,但是你真正去实过之后就会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容易掌握了。
因为很多时候由于经验和技术方面的欠缺都无法达到想象中完美的效果,也没有办法准确地描述出实际情况。
通常对于程序设计人员而言,对电子产品非常精通,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一些简单的电路控制板就已经算得上专家级的水平了。
当然,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每年大学里新增的课程也越来越丰富。
特别是计算机编程、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更是日益受到青睐。
其中红外线遥控器就属于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技术,具体什么时间诞生的已经难以考证。
因此,对于这样一门技术我们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只有了解它的原理,才能使用它顺利地进行一次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红外感应的原理:在室内黑暗环境下,如果有移动或者光照变化,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红外辐射,会立即向控制电路反馈信号,控制系统据此做出判断和处理。
举例说明,将钥匙挂在脖子上,然后用手拍打,钥匙发出振动信号,这个振动信号就被内置的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通过内部芯片,最终使电路发送指令给电机启动,从而实现开锁。
所以说红外遥控具备的条件是周围必须有红外辐射源,比如夜晚在户外草坪上散步时如果突然听到“嘀”的声音,就是周边环境有了红外辐射源,并且有人拿东西靠近了,这个时候把随身携带的小型红外接收设备(遥控器)放在头顶1-2米的距离,同时距离接收设备5-10厘米左右的范围,基本上就能控制灯光开关了。
接着我们再设计实验,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已经知道红外遥控的原理前提下,采取一切安全措施来防止红外辐射干扰。
选择的材料以纸张为好,因为红外线波长大约是760纳米,而一般纸张吸收了一定量的热量就会变色,而薄的纸张表面温度低,红外线透过率高,颜色显示不清楚,不会影响我们观察。
另外实验人员还需要戴上棉质口罩,遮住双眼,用胶布封闭耳朵,保护敏感的听觉神经,避免噪声的干扰。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2

3.1制作过程
(略)
3.2硬件调试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为目测,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全部手工焊接在洞洞板上,因此对每一个焊点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它是否有虚焊、是否有毛剌等。
第二步为万用表测试,先用万用表复核目测中认为可疑的连线或接点,查看它们的通断状态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再检查各种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现象。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一般接0V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CC,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2.3.3按键控制电路
本电路的设计就是为了控制电路中布防和紧急状态下不同的工作形式,当按下布防按键后, 5秒后进入监控状态,当有人靠近时,热释红外感应到信号,传回给单片机,单片机马上进行报警。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可按下紧急报警键,蜂鸣器进行报警。如图3-8所示。
图3-8按键部分
2.3.4指示灯和报警电路
二、技术方案的详细设计(实施
2.1本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简介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和用户操作。
为了探测移动人体,通常使用双元件型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在这种传感器内部,两个灵敏元件反相连接,当人体静止时两元件极化程度相同,互相抵消。但人体移动时,两元件极化程度不同,净输出电压不为0,从而达到了探测移动人体的目的。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实训(1)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实训(1)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实训1. 引言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红外传感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安防、灯光控制等领域。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进行了一项关于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实训。
2. 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点和应用,并让学生在实验中全面掌握传感器的使用。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介绍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介绍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例如在安防、灯光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3)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电路设计根据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实验。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设计和布局方法,并学会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
(4)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介绍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例如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
让学生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实训内容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电路的装配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电路连接起来,并进行调试。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路元件和工具,了解电路的装配方法。
(2)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信号的测试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连接到示波器上,并进行测试。
让学生了解信号的测试方法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信号处理的实现学生将从传感器中获取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例如进行滤波和放大,让学生了解信号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4)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应用的实现学生将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例如在安防系统中进行实时监测。
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
《无线传感网络》之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的教学设计

《无线传感网络》之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的教学设计韦冬雪(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摘要】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技术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整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文章通过设计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的教学方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适合于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人体红外感应;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1)02-0083-03 Teaching Design of Infrared Human Sensor Modul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Combining the technology of the new er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concepts, 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rough the design of infrared human body sensing module teaching scheme, adopting task-driven,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applying knowledge.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uman infrared sensing; teaching design引言《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是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课程。
人体感应方案

人体感应方案引言人体感应技术是一种通过感应人体存在的技术。
它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对人体存在的检测和识别。
人体感应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安防系统、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人体感应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设计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方案。
人体感应技术原理人体感应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发出的热量或者运动的变化来实现对人体存在的检测。
其中最常用的原理是基于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通过分析红外线的强度和变化,可以确定人体的位置和动作。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人体感应技术,例如基于超声波、微波、可见光等。
人体感应技术的应用场景人体感应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安防系统人体感应技术可以应用于安防系统中。
通过安装红外传感器或其他人体感应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空间内是否有人体存在,从而及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智能家居人体感应技术也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例如,在客厅安装人体感应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到家庭成员的活动情况,从而自动调整照明、空调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医疗设备人体感应技术在医疗设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人体感应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从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方案设计在本节中,将设计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人体感应方案。
材料准备设计方案所需的材料有: - 红外传感器模块 - 微控制器(例如Arduino) - 电源电路 - 连接线硬件连接首先,将红外传感器模块和微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
确保电源电路正确连接以提供供电。
软件编程接下来,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人体感应的功能。
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或其他相应的软件进行编程。
在编程中,首先要对红外传感器进行初始化设置,然后通过读取红外传感器的输出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人体的存在。
```cpp #include <IRremote.h>int pirPin = 2; // 红外传感器的引脚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00); pinMode(pirPin, INPUT); }void loop() { int pirState = digitalRead(pirPin);if (pirState == HIGH) { Serial.println(。
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

人体红外感应报警器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电路原理: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
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
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
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um。
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益、低功耗。
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
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
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源代码

#include <reg52.h> //调用单片机头文件#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无符号字符型宏定义变量范围0~255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无符号整型宏定义变量范围0~65535#define key_io P1uchar key_can;// 红外热释电平时为0 有输出为1sbit beep = P2^3; //蜂鸣器定义sbit red = P2^2; //红色发光二极管定义sbit green = P2^1; //绿色发光二极管定义sbit yellow = P2^0; //黄色发光二极管定义sbit hw = P1^3; //红外热释传感器定义bit flag_300ms = 0;/****************独立按键处理函数************************/ void key(){static uchar key_new = 0,key_old = 0,key_value = 0;if(key_new == 0) //按键松开{if((key_io & 0x07) == 0x07)key_value ++;elsekey_value = 0;if(key_value >= 5) //按键松开松手检测{key_value = 0;key_new = 1; //按键松开后进入等待按键状态}}else{if((key_io & 0x07) != 0x07) //按键按下key_value ++;elsekey_value =0;if(key_value >= 5) //按键按下消抖{key_value = 0;key_new = 0; //按键松开后进入等待松开按键状态}}key_can = 20;if((key_new == 0) && (key_old == 1)){switch(key_io & 0x07){case 0x06: key_can = 1; break; //得到按键值case 0x05: key_can = 2; break; //得到按键值case 0x03: key_can = 3; break; //得到按键值}}key_old = key_new;}/*************定时器0初始化程序***************/void time_init(){EA = 1; //开总中断TMOD = 0X01; //定时器0工作方式1ET0 = 1; //开定时器0中断TR0 = 1; //允许定时器0定时}uchar flag_alarm ; //报警标志位uchar flag_bufang ; //布防标志位uchar flag_bufang_en ; //布防标志位使能uint flag_value; //用做定时器的变量/******************红外报警处理**********************/ void hongwai_dis(){if(flag_alarm == 1) //报警{red = ~red; //红灯报警beep = ~beep; //蜂鸣器报警}if(flag_bufang_en == 1) //准备开始布防{green = ~green; //绿灯闪}if(flag_bufang == 1) //确认布防{green = 0; //如果延时布防成功绿灯长亮if(hw == 1) //红外有输出{flag_alarm = 1;}}}/******************对应不同按键处理**********************/ void key_with(){if(key_can == 1) //按键紧急报警{flag_alarm = 1; //报警标志位;}if(key_can == 2) //布防按键{flag_bufang_en = 1;}if(key_can == 3) //取消报警把变量清零{flag_alarm = 0;flag_bufang = 0;flag_bufang_en = 0;flag_value = 0;P2 = 0xff;}}/******************主程序**********************/void main(){time_init();while(1){key();yellow = ~hw; //红外热释电指示灯有输出就亮黄灯if(key_can < 10){key_with(); //按键设置函数}if(flag_300ms == 1){flag_300ms = 0;hongwai_dis(); //红外报警函数}}}/*************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 void time0_int() interrupt 1{static uint value;TH0 = 0x3c;TL0 = 0xb0; // 50msvalue ++;if(value % 6 == 0){flag_300ms = 1;}if(flag_bufang_en == 1){flag_value ++;if(flag_value >= 600) //30秒{flag_bufang = 1;flag_bufang_en = 0;flag_value = 0;}}}。
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设计性试验报告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方案课题名称: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学号: ********** 指导教师: X X X专业班级:13级物本<2>班提交日期:2014年11月10日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方案13级物本(2)班杨万庆学号:2013450095(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556011)摘要利用热释电红外探头并对探头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驱动继电器,可以制成热释电人体感应开关。
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经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采用热释电元件制成的红外感应源上,感应头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集成电路IC检验处理后即可产生报警信号。
并且加了感光元件来控制电路工作的环境,在光照强度很弱的的环境下,在距离感应开关4-5m的地方,有人体经过时感应源接收到人体发射的红外线信号,电路接通并点亮照明用具,人体再次有动作后发射红外线,则再次点亮。
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满足时,这种开关可以便捷的停启,美中不足的是,感应头一经遮挡就无法正常工作。
人体感应开关的应用,对便捷环保的生活有着诸多意义,可以应用到很多公共或者家居生活中,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热释电、感应头、菲涅尔透镜、红外线。
Human infrared induction switchThe 13 grade (2) class Yang Wan qing number: 2013450095(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aili University 556011) AbstractUsing pyroelectric infrared probe and weak signal on the received probe to be amplified, and then drive the relay, can be made into human pyroelectric induction switch. Human emission of infrared after Finel filter enhanced gathered using pyroelectric component made of the infrared inductive source, loss of charge balance in the human body induction head receives th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changes, outward release charge, following circuit IC IC test after treatment can generate alarm signal. And with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o control the circuit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very weak environment, in the distance inductive switch 4-5m place, there is the human body after the induction the source receives the infrared signal transmitting circuit is switched on the human body, and light lighting appliances, human again after the action of an infrared transmitting, then up again. Results show that satisfy the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in the light, the switch can be convenient to start and stop, the fly in the ointment is that inductive head after occlusion can't work properly. Application of a human body induction switch, has a lot of significance for conveni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life, can be applied to many public or home life, it is a meaningful research.Keywords: pyroelectric, sensing head, Finel lens, infrared.一、实验目的1、学习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的设计方法;2、掌握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人体红外感应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3、软件设计
3、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和报警等功能。系统软件采 用C语言编写,利用STM32单片机内部的中断和定时器等资源,实现软件的实时性 和稳定性。
1、传感器数据采集
1、传感器数据采集
本系统采用非制冷红外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红外信号,通过STM32单片机的 ADC接口对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红外感应监测系统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工业自动化、安全监 控、智能家居等。本次演示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红外感应监 测系统,旨在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现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目前,常见的红外感应监测系统多以光学传感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 术为核心。然而,这些系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对环境光照条件要求较高、 抗干扰能力较弱等。因此,针对现有系统的不足之处,本次演示提出了一种基于 STM32单片机的红外感应监测系统,以提高监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软件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人体红外感应系统的各种功能。这 包括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以及通过STM32单片机控制输出等。为此,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程序框架,明确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接口。
2、算法实现
2、算法实现
为了提高人体红外感应系统的灵敏度,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算法对采集到的数 据进行处理。其中,最重要的算法是背景抑制算法,它的作用是排除背景干扰, 提高人体红外感应的准确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算法,如滤波算法 和动态阈值调整算法等,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系统设计
1、控制核心选择
1、控制核心选择
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人体红外线感应报警器...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专科毕业论文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毕业论文人体红外线感应报警电路分析学生姓名:王丹丹学号:080610123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年级:0801班指导老师:张江红内容摘要: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防盗等装置中应用较广。
科技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可以说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如火如荼,而人体动作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对人体动作的检测识别也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方向之一,如果能够准确的识别人体的动作,这将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安防,人机交互,智能家居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领域人体动作的检测识别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
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防盗、警戒等装置中较广。
关键词:红外线;热释电效应;菲涅尔透镜目录内容摘要: (II)引言: (IV)第一章绪论 (6)1.1设计概述 (6)1.2设计背景 (6)1.3设计要求 (6)1.4设计意义 (7)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 (8)2.1设计过程 (8)2.2方案选定 (8)第三章红外线传感器概述 (9)3.1红外线传感器 (9)3.2红外线传感器的特点 (9)3.3主要特性 (9)第四章LM358芯片 (10)4.1LM358概述 (10)4.2芯片特点 (10)4.3电气特性 (10)4.5典型电路 (11)第五章LM393芯片 (12)5.1LM393概述 (12)5.2芯片特点 (12)5.3电气特性 (12)5.4典型电路 (13)第六章电路设计 (13)6.1红外线传感器 (13)6.2信号放大电路 (14)6.3电压比较器 (15)6.4音响报警电路 (16)6.5延时电路 (16)6.512V电源电路 (17)6.6红外线感应报警电路 (18)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3)附录1元件清单 (23)附录2电路原理图 (25)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体感应传感器原理

人体感应传感器原理
人体感应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到人体活动的传感器,它常用于安防系统、智能家居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射线的检测和感应。
人体感应传感器通常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
红外发射器会不断地向周围环境发射红外射线,而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射线并进行解读。
当有人靠近传感器时,人体会发射出红外辐射,这种辐射会与传感器发射出来的红外射线相互作用。
当人体的红外辐射与传感器的红外射线相交时,传感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
然后,传感器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信号可以用来判断人体的位置、距离和动作。
人体感应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基于人体与环境温度的差异以及人体的移动特征。
人体的体温一般比环境温度高,当有人靠近传感器时,它会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环境,导致环境温度发生微弱的变化。
人体感应传感器正是利用了这种原理,通过检测到环境温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存在。
此外,人体感应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感知到人体的运动特征来判断人体的活动状态。
当人体静止时,传感器会继续发射红外射线,但不会接收到反射信号。
但当人体移动时,传感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
综上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射线的感知
和红外辐射的检测。
通过检测人体与环境温度的差异以及感知人体的运动特征,人体感应传感器能够判断人体的存在、位置和活动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人体红外传感器实验报告

人体红外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搭建电路和程序编写,实现对人体红外信号的检测和响应。
二、实验原理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释电效应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周围环境中的人体热量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有人经过。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有人经过时,人体会向周围散发出热量,这些热量会被周围物体所吸收和反射。
当这些反射热量进入到红外传感器所在的区域时,红外传感器就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
该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就可以被单片机识别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检测到有人经过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或者控制其他设备进行响应。
三、实验材料1. 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2. 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3. LED灯4. 蜂鸣器5. 杜邦线等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连接:将STC89C52单片机开发板、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LED灯和蜂鸣器等连接线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2. 编写程序:在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实现对人体红外信号的检测和响应。
具体程序如下:#include <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ed = P1^0; //LED灯sbit beep = P1^1; //蜂鸣器sbit pir = P3^2; //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void main()while(1){if(pir == 1) //检测到有人经过{led = 1; //点亮LED灯beep = 1; //发出蜂鸣声delay(1000); //延时1秒led = 0; //关闭LED灯beep = 0; //停止蜂鸣声}}}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STC89C52单片机中。
4. 测试实验:将电源接入,观察LED灯和蜂鸣器是否能够在检测到有人经过时进行相应的响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试,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对人体红外信号的检测和响应。
单片机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

单片机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一、设计目的:设计一个单片机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能够实时检测到人体的存在,当监测到人体时,发出警报提示。
二、设计思路:1.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的存在:通过红外传感器的接收来判断周围是否有人体存在。
2.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对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报警操作。
3.加入警报器模块:当监测到人体时,单片机控制警报器模块发出声光报警。
三、硬件设计:1.红外传感器:使用带有调节电位器的红外传感器模块,可以通过调整电位器来灵敏度。
2.单片机: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如AVR家族或STC家族的单片机,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3.警报器:选择合适的声光报警模块,如蜂鸣器和LED灯。
四、软件设计:1.初始化设置: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设置,设置输入输出口。
2.红外传感器检测:使用单片机的IO口接收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并判断是否有人体存在。
如果有人体存在,则执行以下操作:(1)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控制警报器模块,包括蜂鸣器和LED灯,发出声音和闪烁。
(2)延时操作:进行延时操作,保持报警效果。
如果没有人体存在,则执行以下操作:(1)结束报警信号:控制警报器模块停止报警。
(2)延时操作:进行延时操作,避免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导致误报警。
五、总结:通过设计和实现单片机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到人体的存在,并通过声光报警来提醒,可以应用于家庭、商业场所等需要安全保护的地方。
该报警器的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还需根据具体使用环境进行一些优化,如调整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设置合理的延时等。
红外报警器设计方案

红外报警器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报警器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针对红外报警器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探讨,包括红外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报警器电路设计、灵敏度调节以及应用场景等。
一、红外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红外传感器是红外报警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感知人体所产生的红外热量。
在选择红外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其感应距离、检测角度、工作温度范围等因素。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较长感应距离和广角度范围的红外传感器,以确保监测面积的充分覆盖。
红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高处安装,倾斜角度一般为30度左右,以便获得更广阔的监测范围。
同时,应避免将红外传感器直接安装在门窗等易受干扰的位置,以免发生误报。
二、报警器电路设计红外报警器的电路主要由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触发器组成。
红外传感器通过感知人体产生的红外热量,将信号传递给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经过触发器进行处理。
当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内时,红外传感器将产生信号,触发器将输出触发信号,从而启动报警器。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适当的滤波电路来减少干扰信号,同时加入稳压电路来保证电压的稳定输出。
三、灵敏度调节红外报警器的灵敏度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旋钮或开关等方式进行调节。
在进行灵敏度调节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确定合适的灵敏度。
如果灵敏度设置过高,容易引发误报;而灵敏度设置过低,可能会导致报警延迟或无法及时报警。
四、应用场景红外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中,包括家庭、商业建筑、仓库等。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将红外报警器安装在入户门或窗户附近,一旦有人闯入便会触发报警。
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选择安装在贵重物品附近,当有人企图盗窃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
在仓库中,红外报警器可以设置在通道或重要货物的周围,增强库房的安全性。
总结:红外报警器是一种有效的安防设备,通过设计合理的红外报警器方案,可以提高警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1、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人体的敏感程度还和人的运动方向关系很大。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 而对于横切方向(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 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极为重要的一环。
无线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0元一个
性能指标
1、发射频率:315MHZ正负0.075MHZ
2、发射电流:35毫安/工作电压9V或者50毫安/工作电压12V
3、发射功率:200毫瓦
4、无线报警距离:300米(空旷地)
5、探测距离:8~18米(探测器正前方,室温25度)
6、探测角度:水平120°,垂直60°
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跳线设置
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发射机地址码必需和接收机的地址码完全一致,打开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的外壳
8位地址码设定:网友可以看到无线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内部PT2262芯片(或者是兼容芯片)的左侧有一个3位12层的跳线设置区,其中从上往下1~8层是地址码设定区域,跳线座中间的引脚分别和PT2262芯片的第1~8脚接通,左侧的跳线座PCB上标注为“L”,表示和地相连,右侧的跳线座PCB上标注为“H”表示和正电源相连,例如:将最顶上的跳线座用跳线帽戴在1和L上,那么也就是将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0,同理如果1和H用跳线帽短路,那么就是将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1,如果什么都不动,就是将PT2262的第1脚的地址码设置成悬空,依此类推可以完成8位地址码设定,地址码必须和相应的接收板地址码一致才能正常工作。
4位数据码设定:数据码的功能是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在地址码一致的前提下,发射器件可以传输的一个4位2态的数据。
4位数据码设定区就在地址码设定区的下方,数据码设定和地址码设定类似,数据码只有两个状态:低电平0和高电平1(如果悬空被认为是0,和L连线表示1)具体方法是用跳线帽将2272的引脚和L是否短路,从上往下的4排跳线座分别和PT2262芯片的第13、12、11、10管脚连同。
振荡电阻设定:振荡电阻是指PT2262芯片的第15、16脚之间电阻的数值,这个电阻决定了数据脉冲的宽度必须和相应的接收板配套,否则遥控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感应距离设定:感应距离反映了模块检测人体的探测能力,产品上有一个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可以选择8~18米检测距离,注意这个参考距离是厂家在理想环境下测到的,实际距离一般为50%。
工作间隔时间设定:模块处于省电考虑一般都是间隔工作,例如可以选择8秒间隔或者240秒间隔,通常都选择8秒间隔,那么每隔8秒模块才检测一次人体,然后进入休眠,一般240秒间隔是省电模式,
可以大大延长电池寿命。
低电压指示灯:模块上有两个LED,上面的白发红LED是发射指示灯,当模块检测到人体进行报警发射时LED同步点亮,下面的一个绿色LED是低电压指示灯,当电池电压低于5伏时LED会点亮,提醒用户更换电池。
这里介绍的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控制器使用台湾BISS0001专用集成电路,静态功耗很低,只有100微安。
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BISS0001应用资料
无线报警探头的组网应用
在传统的安全防范工程中,均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报警探头和防盗报警主机,由于受传输距离、环境、可变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局限性很强。
无线报警探头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系统的施工。
要实现无线报警组网,对组成的无线报警探头和主机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比如无线发射接收的工作频率相同,这里提供的设备都是工作在315MHZ的,并且都用声表谐振器稳频,频率稳定度非常好,而且需要采用相同的编码解码芯片,这里都用PT2262/PT2272(SC2262/SC2272),而且芯片的振荡电阻相一致,振荡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编码波形高低电平的宽度。
要组成一个无线报警网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设置各个无线探头和主机编解码芯片的地址码和数据码。
PT2262/PT2272(SC2262/SC2272)的第1~8脚是芯片的地址码设置脚,地址码有三个状态: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地址码就好比是一张身份识别的证书,只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地址码设置成完全相同,才能互相确认通过。
所以在同一个无线报警网中,地址码必须相同,如果在同一个环境中有几个无线报警网时,只要地址码能互相区分就不会互相干扰。
PT2262/PT2272(SC2262/SC2272)的第10~14脚是数据码设置端,数据端可以是高电平1或者是低电平0,一共有4个通道,所以从0000~1111一共有16个。
数据码在无线报警网中主要的作用是区别不同的无线探头,最多可以区分16个,有些主机出于成本和实用性的考虑,只用了其中的8个,表示8路报警通道。
无线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方便地配合6防区防盗现场报警器或智能9防区无线防盗报警电话机组网使用。
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位置应该避免阳光和灯光直射,避免衣物、窗帘遮挡,远离空调的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