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共鸣从何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住乡愁》共鸣从何而来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娓娓歌声当中,一幅幅属于故乡的画卷渐次展开,那是青山绿水笼罩的袅袅炊烟,是黛瓦青砖石板路上的平平仄仄,是阳光映照下的新桃旧符,是旧户深宅里的其乐融融……

这是央视四套新年伊始推出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片段。纪录片选取了100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通过找寻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宗族的故事,探索、发现、研读着属于我们共有的文化过往,敲打着每一个游子、过来人的心胸,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建筑专家眼里,它是“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在历史学者心中,它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古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给后人深刻启迪;民俗学者评价,它展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文化习俗中蕴含的强大道德力量带给人们直观的感悟、深切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则点燃了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那丝愁绪。

艺谈

忆中华乡愁发潜德之光

廖祥忠

《记住乡愁》主题曲在央视春晚上唱响。一听到这首歌,我生出了很多感触。其实在开播之初,我就一直很留意这一部2015年1月1日,央视四套正式开播的百集大型纪录片,对片子的主题曲印象深刻。这首歌的歌词虽然不长,但却朗朗上口。在新春佳节、合家欢乐的时候,朴实深情的曲调格外沁人心田。

因为工作的关系,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与一家老少团聚。虽然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但时间越长,却越能感受到歌词中“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那种发自内心的牵挂。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即使我们已经在远离家乡的另一片土地上,播种耕耘出事业、成就,儿女的热肠也无法忘记故土的那片芳香。

我的家乡在江西永修的白槎镇,我从小就生长在这一个因白居易泛槎修河而得名的小镇。记得原来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父母都会在村口的山头上送我上学。两位老人没读过什么书,说不出来什么感人的话,只能一言不发地目送我离开。而我也只能默默地三步一回头,看着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一片树林之后。但是,我还是不停地回头,因为我知道,树林的那边,我年迈的父母一定还在那里注视着我。我想,这也就是乡愁,是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一种对生我养我的那土那人的信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种信仰是对故乡大山大水的一种寄托。这种寄托不是物质的,而是心灵的。“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故乡的事物无论大小,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生寄托。每当观看《记住乡愁》,我都能感受到片子重拾民间基础文化信仰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信心。

《记住乡愁》片子开播不久,我时常听见周围的朋友们对其交相称赞,证明片子的内容已经从荧屏之上,真正走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说句实话,近一百年,中国文化吞食了太多西方文化的激素,无论是硕士、博士、博士后,我们对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文明之所以没中断,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依然存在的一些传统风俗。《记住乡愁》用简单鲜活的例子唤醒了当下社会中依旧存在的中国传统孝道礼义,告诉了人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金钱财富等表皮,而在于一个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自古就重义轻利,注重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豆羹,乐在其中矣”,我们中国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哪怕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都不妨碍我们追求好的品德。

观众看完《记住乡愁》后,可能不能立刻通晓仁义礼智信,但是哪怕只是记住其中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如孔融让梨般受益终身。这其实恰恰提升了我们文化的传播效率。

这样的故事积少成多,通过纪录片的视听手段,将原来局限于口口相传的小故事更广地传播出去,用新瓶装旧酒,将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连接,为天地立心,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以新的面孔展示给大众,塑造了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范例,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中华文化复兴力量,用普通中国人的真实故事,谱写出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国际上展示出了中国人坚定的文化信心与价值观自信。

从纪录片市场的角度讲,我们过去常说影片要国际化,要产业化。国际化、产业化确实应该,但以这两者为制作根本,却是无源之水,是本末倒置。在这个制作成本越来越低,产片量越来越大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纪录片产业化的困境,更多在于我们创作者对自身本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够,或者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不够。我们总习惯以收视率来衡量一切,但却不明白社会的风气、人心的向背靠的还是影片策划主创人员自身深厚的文化功底、独到的历史眼光。

纪录片的作用在于记录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性本善,《记住乡愁》将两者结合,无疑为当代中国谱写出了一卷功德无量的德行录。韩愈讲:“好古之文,乃好古之道也。”《记住乡愁》用传统文化道德的力量起八代之衰,发潜德之光,吹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号角。

可以说,《记住乡愁》不仅是一部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记录真实故事的纪录片,更是新时代中,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一本教材。它梳理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最为人称道的美德,为影视行业用现代元素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立下了一个新的标杆。

古人说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当下,纪录片无疑是承载中国文化最厚重、最真实的一种形式。

从体裁上讲,《记住乡愁》像是一部用影像记录中国文化根源的《史记》,在日益消失的古村落中,耐心寻找传统文化中永恒的真善美。每一集故事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专而有通,如《论语》一样,单看一集是一个意思,合起来一起看又有一个新的意境。

汤之《盘铭》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记住乡愁》值得人们从匆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一遍又一遍去揣摩、思索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的光辉,让观众从单纯的聆听,变成了与创作者一起体验。我们中国人常说不著一字尽显风流,《记住乡愁》无疑继承了中国文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高明深邃,走出了中国文化独有的一种气质,让沉醉于物质生活中的现代人,从生动的影像中,感受文化人的正能量,发现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绵数千年的奥秘,树立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真实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