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九讲 新革命道路的探索
“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白色 恐怖”的严峻形势。汪寿华、萧楚女、熊雄、 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郭亮、罗亦农、向 警予、陈乔年、周文雍等党的重要活动家先后 牺牲。据1927年11月统计,全党党员人数由 1927年5月中共五大时的57 900多人锐减到10 000多人。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到处被 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落。反革命力量 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井冈山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1、“左”倾错误先后三次统治地位 2、遵义会议 3、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4、基本认识
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怎样坚持革命? 进行武装斗争。 道路问题——进攻的方向指向哪里? 如何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革命形 势变化的革命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 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上 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的。
击溃敌军75万;消灭敌军31.6万; 俘获敌军19.6万;缴获武器16.57万
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
从南昌起义到百色起义;从井冈山等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到革命的重新复兴、发展, 实践说明: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统 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 以城市为中心,先取大城市,以求一举获得革命胜 利的苏俄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据 地,扩大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就能够重新复兴、发 展。
1、历史背景:
1924—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推进的国民 革命、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 和规模,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 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 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因蒋介石和汪精卫 相继背叛革命,大革命归于失败。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 000多人。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 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 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 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2)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蒋桂战争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示 意 图
李立三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王 明
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长征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全党的领 导地位, 导地位,同时也就确立了农村包围城道路理论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政治局候补委员 政治局候补委员 政治局候补委员 政治局委员 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在遵义 政治局候补委员 刘少奇 政治局委员 邓 发 王稼祥 张闻天 陈 政治局委员 会议召开后云 何克全 秦邦宪 周恩来 朱 德
�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 北 洋 军 阀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 国民党新军阀
东方不亮西方亮 黑了南方有北方
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
北伐战争的影响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主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 误.
1935年 1935年1月7日,红一方面军攻占遵 遵义会议会场 义.图为遵义城. 图为遵义城. 遵义会议参加者名单 遵义会议会址 走向胜利
中国的资产阶级,在城市及乡村中都与帝国主义经 济及现在的土地关系有很密切不可分离的联系,它 决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土地给贫农,而且 当革命高潮时必然坚决的反对工农运动"过火", 无产阶级没有与他们合作的可能.其次,在城市中, 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的第二日即应进行没收中外银 行及大工厂企业,打破私有财产制.在农村中,因 为土地在资本家化的地主之手,富农多兼高利贷与 商业剥削者的资格,是贫农与雇农仇视的中心,是 农村贫民革命的对象,当然在乡村中更无与富农联 合战线之可能;我们应该领导贫农,反对富农,使 中农中立.当下次革命高潮初起时,我们即应动员 群众为无产阶级专政奋斗.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阶级矛盾的加深,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首先,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从农民阶级领导革命,建立以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其次,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武装斗争作为革命的主要手段。
例如,湖南起义和广州起义等早期革命尝试,都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来试图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
然而,这些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为中国共产党深入了解国内革命形势和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着,在长期的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紧密联系群众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为基础的理论,将农民阶级作为中国革命最坚定的同盟军。
他提出的红军游击战争理论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和抗战中有效地组织和领导广大农民群众。
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也继续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中国共产党以农业合作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主线,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农村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最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探索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道路。
华国锋及其后继者遵循中国国情,在坚持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探索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发展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不断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变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实践,逐步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农业方面的措施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管理农业经济和农政的政府机 构,成立农业试验所,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 普及。加强水利行政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开展大河大湖的整治工作。 还在一些地区开展“二五”减租,以减轻佃农负 担;推行农村信用合作,以缓解农村资金私短缺 的局面。 这些措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Nhomakorabea 中原大战
张学良通电拥蒋
3.国民党的“训政”
1928年10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训政纲领》。 26日,又宣称目前军政时期已经结束,训政时期已 经开始。 中华 民国 训政 时期 约法
所谓“训政”,依照 孙中山的设计,由政 府派出经过训练、考 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 筹备地方自治,并对 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 承担义务的训练。凡 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 实行自治,就可以结 束训政,开始宪政时 期。
这种制度下所谓“训政”,实际上就是国 民党的专制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外交
对苏联的政策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
南京政府对苏联采取敌视政策
1927年底,与苏联断交,1928年2月,国民党停止 联俄政策。 1929年7月,张学良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8月11 日,苏联军队开进满洲里和绥芬河,东北军战败。 张学良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双方恢 复到冲突以前的状态。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国民党领导下所实现的中国统一,是在各 军阀集团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蒋介石 为首的中央军,与分别以冯玉祥、张学良、 阎锡山、李宗仁为首的西北军、奉军、晋 军、桂系军事集团政治关系的稳定与否, 就成为影响国内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派系斗争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国 内政治的最大特点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一新道路的探索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境界,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重重压迫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中国人民面临着种种困境和苦难。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也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如何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分析。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具有封建制度的特点。
同时,中国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压迫问题,需要进行反帝斗争。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封建反帝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任务,形成了革命斗争的总纲领。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还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对象、力量和策略的重新界定。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过程中认识到,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能盟友。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同盟者的革命的总策略。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这一革命道路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经验,逐渐壮大并取得重大胜利。
这一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使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实现了与民族敌人的殊死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同盟者的革命策略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通过新道路的探索,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经验借鉴。
总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一道路的探索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尤其是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遭受了外部侵略、内部统治危机、民生凋敝等多种困境,迫切需要一种适合自身国情的革命道路。
新道路的探索在中国进行了长达20年之久:从游击战争时期到人民战争时期,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不断拓展、变通和创新的。
这种探索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定义了革命的概念、形式和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不仅实现了国家独立和自主,也打破了国家在外部和内部的种种束缚,揭示出一种适合中国自身国情的现代革命路径。
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这种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也为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和探索,为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这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封建皇权,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问题,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为了寻求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它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依靠农民阶级作为主力军,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了成功实践,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共产党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和实践经验。
这套理论和经验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为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还在探索其他新道路。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指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方向。
这些理论和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明确的目标,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的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的成立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找到了一个新的道路。
毛泽东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重要方面。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者,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时期积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为基础、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也是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创新。
例如,中国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争,有效地削弱了国民党政权,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国农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和组织能力,为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验和路径。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继续进行。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以人民大众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探索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变革。
例如,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解决了土地问题;推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这些实践虽然也有不少问题和错误,但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专题 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 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 。 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 剥削。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特殊的 国情决定了中国 共产党在革命道 路上必须作出特 殊的选择
(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斗争的失败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传统模式
•理论上, 在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看来,无产 阶级反对中产阶级的斗 争,几乎都是以城市为 中心的“阵地战”,通 过“阵地战”占领中心 城市,再经过中心城市 的工人武装起义,最后 夺取全国政权。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 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 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党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 了一个由代表大地主、 了一个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 制的政党。 制的政党。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商业投机 商业投机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 •工矿调整委员会 ,扩大官营工业 ,兼并民营工 业。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胜利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 集中兵力 并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并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胜利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避敌主力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和启示800字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和启示800字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社会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国家疆土遭到分割,民族尊严受到践踏。
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也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危机,农民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极度恶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革命开始寻求一条新的道路。
最早的探索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力量的制约,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随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力量,以农民为主要革命对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进行革命。
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和工人阶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中国革命的成功表明,只有正确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道路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也表明,革命的成功需要广泛的群众参与和支持。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农民和工人阶级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中国革命通过改善农民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增加他们的政治参与度,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还告诉我们,革命的胜利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地前进,最终取得了胜利。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和启示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一、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其前身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二、探索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实现革命目标。
1、解放思想,抵制传统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必须抵制传统的思想和社会习俗,实行思想解放,开拓革命新道路。
2、坚持正确的革命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革命方向,把社会主义的革命理念贯彻到实践中,以
实现中国革命的目标。
3、发动群众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发动群众革命,以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压迫,实现中国革
命的目标。
三、取得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1、中国共产党人组织起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人组织起来,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人组织起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四、结论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探索令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1、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提出了“上山”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主张。
革命的立足点从辅助、支持国民党完成民主革命,转到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之上,并且开始了农村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
2、创建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成功地进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尝试。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同年11月,毛泽东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关系。
党的领导正确是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保障;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建设这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依托的。
4、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红四军前委于12月28日、29日在上杭古田召开了党的九大,此即著名的古田会议。
由于陈毅迅速、忠实、全面地贯彻执行周恩来指示,用九月来信分清是非,结束争论,统一思想,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案,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取得圆满成功。
扩展资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张:1、关于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1929年4月5日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明确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重要条件。
”2、关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问题。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三湾改编工农革命军,即在工农革命军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
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
3、关于红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
1928年 5月,毛泽东和朱德等根据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客观实际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敌作战的经验,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为后来红军整个作战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性质没有改变。
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国民党统治集团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在这种严酷的背景下,怎样继续坚持革命?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毛泽东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先警醒,开始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共中央临时决定了三件大事: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集中央会议。
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必须依靠农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会议还提出改编革命队伍的任务。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
大革命的失败,以血的教训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使党对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在攻打长沙失败后,起义部队南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中共广州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从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共先后在各地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党虽然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极端重要性,但是由于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等问题还缺乏充分认识,上述武装斗争的方向没有指向广大的农村,而是主要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
在根深蒂固的“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百余次起义,都以攻打和占领大中城市为中心,都失败了。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考点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考点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考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考点主要包括革命思想的创新、革命组织和队伍的建设、革命斗争的策略策略和实践探索、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一、革命思想的创新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革命的探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同时注重理论创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革命的探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张以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力军,实现国内外反动统治阶级的推翻,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革命目标。
二、革命组织和队伍的建设1. 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的探索注重党的建设,提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根本保证和领导核心。
2.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设。
中国革命的探索注重构建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共产党、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以及各革命群众团体的联合,形成了具有强大威力的革命力量。
三、革命斗争的策略策略和实践探索1. 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探索主张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形成了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相结合的战略。
2. 群众路线。
中国革命的探索强调依靠广大群众,注重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 统一战线策略。
中国革命的探索注重团结各个阶级的力量,实现了革命的广泛联盟。
四、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革命的探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斗争,积极争取国际支持,尤其在二战后,中国革命的探索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以上是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的一些重要考点。
这些考点不仅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轨迹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掌握这些考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为今后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土地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 土地所有制的农村革命。
根据地农民交公粮
◆1928年12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土地法—
—《井冈山土地法》; ◆ 1929年4月,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
◆1930年后,逐渐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5.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批评国民党 〓 “反动宣传品” 〓 “危害民国”
对统治不满
〓 “反动言论”
结
论
国民党政权仍然是维护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这样的政 权不可能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仍然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革命。
中华苏维埃少共中央排球队中华苏维埃少共中央排球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足球队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足球队员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的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三次左倾错误瞿秋白瞿秋白李立三李立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城市中心起义失败白区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被迫撤离根据地第三次一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第一社会原因
广州起义
广 工州 人起 赤义 卫建 队立 的
表现了中共党人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和英勇牺牲的 英雄气慨 ; 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城市中心论”的错误。
张太雷
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 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 指出中国农村根据地能够存在的主 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中国共产党找寻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找寻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的核心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激励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历史性的成就,这些成就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不断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找寻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当代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以农村为党的工作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完全属于中国人民的,它摆脱了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病,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开辟出来的星光大道!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以说是偶然之中孕育着必然。
说其偶然,是因为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出来的,而当时世界上的共产党都是紧密团结在苏联共产国际的领导下,接受苏联共产国际的指挥。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见证了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的可行性。
其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产党模仿苏联模式,亦步亦趋。
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完全背离了苏联模式的以城市为中心,这犹如一颗春雷响耀在中国大地上,其威力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
纵观世界各国革命的发展,英国革命的显著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贵族领导军队推翻王权从而建立新制度的过程,美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民族解放的革命,全美利坚民族团结起来英勇抗战,但同样是先攻取城市再解放农村的道路。
而和中国相似的苏联同样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中以农村为工作中心,所以没有前车之鉴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否能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还未可知,在世界人民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此它的提出具
有偶然性。
说其必然性是因为这条道路在随后中国革命的发展中显示了它的正确性,证明了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它是只属于中国人民的斗争路线!在它的指挥下,中国共产党一点一点的壮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新中国,开创新生活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
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中国共产党接受了深刻的反思。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上瞿秋白为代表批评了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
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又先后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叶挺和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在强大的国民党的进攻下失败了。
秋收起义伊始,中共中央以攻占长沙为目标,和强大的国民党做斗争,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很快就陷入了将近失败的局势。
此时,毛泽东同志以独特的眼光,提出了背离苏联模式的道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但由于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走这条道路,其是否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成为中共中央的疑问。
他们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力量强大,占据着我国发达的大城市,手中掌握政权和财富以及庞大的反动军队。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革命队伍相对还比
较弱小,主要力量是工人和农民,手中没有政权,也没有足够的武装与反动派进行斗争,这些就决定我们不能像苏联的十月革命那样以城市暴动的方式来夺取政权,必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革命道路。
最终,中共中央的领导达成一致,肯定了新道路的可行性,肯定了其符合中国的国情。
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攻,保存自己的实力,开始取得革命的初步胜利。
共产党的力量在农村不断壮大,得益于他们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维护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条道路的重要意义在于找到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此摆脱了反动敌人的镇压,寻找到了能够与敌人抗衡的方法,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