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风景名胜区)

合集下载

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评报告书

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评报告书

1 总则1.1 任务由来酒埠江风景区(含酒仙湖、白龙洞、太阳山、天蓬岩、孟子山五个景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东部、处于湘赣交界地带,景区面积150.76km2,紧邻湘中经济带,是通往名胜区炎帝陵(120 km)、井岗山(180 km)的中转通道,西距南岳衡山仅120 km,距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不到200 km(其地理位置见附图1),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酒埠江风景区景观丰富、类型齐全,不仅有旖旎的水库、神奇的山石、幽深的峡谷,迷人的田园、神秘的溶洞、奇异的动植物等自然风光,而且有悠久的寺庙和光辉的革命历史等人文景观。

早在宋代,攸县籍太学博士彭士益向宋徽宗(1102~1110)介绍攸县风土时,就曾用“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佳句对该地的自然美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该风景区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支柱产业。

攸县人民政府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更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委托中南林学院进行了该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于2001年12月成立了县旅游局。

为了贯彻“保护第一、科学开发”的指导思想,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特殊的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开发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作出科学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攸县旅游局于2002年1月委托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承担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濒危动植物管理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0)《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建设部[1987]第281号);(12)《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BB附录 B(资料性附录)编写提纲前言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2 编制依据1.3 论证目的与原则1.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范围及时段1.5 生态环境敏感点与保护目标1.6 论证内容1.7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技术路线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 规划符合性分析2.3 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分析2.4 生态影响源及其强度3 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3.1 主要生态功能3.2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3.3 陆生动植物调查3.4 水生生物调查3.5 水资源调查3.6 水土保持调查3.7 自然遗迹调查3.8 土地利用调查3.9 历史沿革与管控要求3.10 既有项目现状3.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3.12 论证区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论证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4.1 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影响分析4.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3 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4 水资源影响分析4.5 水土保持影响分析4.6 自然遗迹影响分析4.7 景观影响分析4.8 累积生态影响分析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5.1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5.2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5.3 生态监测与监理措施5.4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5.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清单6 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6.1 生态功能影响分析6.2 国土空间性质影响分析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4 保护面积影响分析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8 图件8.1 附件8.2 附表8.3 附图8.4 其他提交材料。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破坏。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对策。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的环境影响1.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意味着需要开发利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风景名胜区通常位于水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会导致水源枯竭和水污染问题。

一些旅游景点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3. 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往往需要砍伐树木、填土造地等工程活动,这些活动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生态系统的破坏将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4. 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的游客带来的垃圾需要妥善处理,否则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能源,如果没有合理的能源管理措施,将对能源资源造成浪费。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 生态评价生态评价是评估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估规划与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可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修复方案,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是评估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的重要方法。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风景名胜区)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风景名胜区)

AA附录 A(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要求A.1 封面格式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纸张大小为A4;内容为《xx项目对xx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标题字体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排列,报告编制时间,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内封内容包括:委托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审定人员和参与人员名单表等。

详见图A.1~A.3。

为了便捷了解论证报告情况,在目录前设置“一表一图一清单”,即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详见示意图A.4~A.6。

A.2 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其他各级标题均为四号、黑体字。

A.3 正文格式正文内容为四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行距;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为上3、下3.5、左3.17、右3.17(单位均为厘米);页眉中插入各章名称,字体为五号、楷体字。

A.4 表格格式表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表x-1、表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表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表格内文字为五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表格行距为单倍行距;所有表格均为两端开放式,居中排列;表格尽量采用纵向页面,部分表内容较多,可用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A.5 图形格式图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图x-1、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图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

图A.1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封面样式图A.2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扉页样式图A.3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参与人员名单表样式图A.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样式图A.5 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样式DB12/T 888.7—2019图A.6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样式16。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地质公园)

AA附录 A(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要求A.1 封面格式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纸张大小为A4;内容为《xx项目对xx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标题字体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排列,报告编制时间,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内封内容包括:委托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审定人员和参与人员名单表等。

详见图A.1~A.3。

为了便捷了解论证报告情况,在目录前设置“一表一图一清单”,即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详见示意图A.4~A.6。

A.2 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其他各级标题均为四号、黑体字。

A.3 正文格式正文内容为四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行距;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为上3、下3.5、左3.17、右3.17(单位均为厘米);页眉中插入各章名称,字体为五号、楷体字。

A.4 表格格式表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表x-1、表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表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表格内文字为五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表格行距为单倍行距;所有表格均为两端开放式,居中排列;表格尽量采用纵向页面,部分表内容较多,可用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A.5 图形格式图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图x-1、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图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

图A.1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封面样式图A.2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扉页样式图A.3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参与人员名单表样式图A.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样式图A.5 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样式DB12/T 888.5—2019图A.6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样式17。

风景区生态整治暨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景区生态整治暨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险可控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已经得到充分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风险可控。
对未来环境保护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污染排放
附件及参考文献
附件内容及说明
间接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风险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社会效益评估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环境效益评价
风景区生态整治暨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提升风景区生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的目标和任务
添加标题
目标:通过生态整治和环境保护,改善风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标题
任务:对风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治和保护方案,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游客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资金风险及应对措施
资金筹措:分析筹措渠道、筹措成本和筹措风险
资金使用: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防止资金滞留和浪费
资金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生态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准入论证报告编制大纲

生态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准入论证报告编制大纲

生态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准入论证报告编制大纲1.概述1.1论证背景简要介绍本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情况,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和项目情况说明开展本论证工作的背景。

1.2论证依据主要包括论证依据的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红线相关部门规章、项目所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标准规范和项目基础资料等。

2.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内容简要介绍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依据、建设规模、建设投资及地理位置等基本情况。

阐述项目平面布置,简要介绍主要用海用岛建(构)筑物的典型结构型式、尺度,用海用岛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物料来源和施工计划进度,并附项目相关设计图,包括项目平面布置图,主要结构的断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

2.2项目用海用岛情况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说明项目拟申请用海用岛情况。

重点说明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拟申请用海用岛情况,包括用海用岛类型、方式、面积、界址、岸线使用、期限等,属于海域立体分层使用的,应申请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

2.3项目用海用岛必要性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依据项目性质和项目总体布置,结合所在海域海岛特征,论证项目用海用岛的必要性。

2.4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建设内容详细阐述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建设内容、工程规模、平面布置、结构尺度、施工工艺、物料来源和进度安排。

3.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情况3.1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名称、位置及功能说明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名称、类型、位置、分区、面积等情况,重点说明项目涉及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分别计算生态保护红线内实际用海面积和宗海面积),并附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示意图,应清晰表达项目推荐选址(线)方案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位置、用海用岛类型、方式和面积(或长度)。

申请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还应附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示意图,明确具体使用的海域立体分层空间。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DB12_T888.2-2019天津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DB12_T888.2-2019天津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DB12_T888.2-2019天津ICS13.020.10Z 06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 888.2—2019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demonstration reports on ecologicalenvironment impa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Part 2: Wetlands and saltpans2019-03-25发布2019-05-01实施目次前言................................................................................ II 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体要求 (1)4 结构要素 (1)5 编制程序 (2)5.1 准备阶段 (2)5.2 调查阶段 (3)5.3 分析阶段 (3)5.4 编写阶段 (3)6 编写要求 (3)6.1 目录 (3)6.2 前言 (3)6.3 总论 (3)6.4 建设项目概况 (4)6.5 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 (4)6.6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6)6.7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7)6.8 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 (8)6.9 结论与建议 (8)6.10 图件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要求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编写提纲 (17)附录C(规范性附录)相关附表格式 (19)前言DB12/T 888《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第3部分:郊野公园和林带——第4部分:国家森林公园——第5部分:国家地质公园——第6部分:河流、水库和湖泊——第7部分:风景名胜区——第8部分:城市公园和绿化带……本部分为DB12/T 888的第2部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以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具体项目信息如下:项目名称:XX建设项目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项目规模:XX亩(具体范围详见项目平面图)项目类型:(住宅/商业/工业等)项目建设单位:XX公司项目施工单位:XX施工公司二、环境基线调查1. 自然环境调查1.1 气象条件调查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历史气象数据,该项目地区年平均气温为XX℃,年降雨量为XX毫米,主要风向为X方向,平均风速为X米/秒等。

1.2 地质地貌调查进行了对项目周边地质地貌的勘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稳定,地表地貌以XX地貌为主。

1.3 生态环境调查调查发现项目周边存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植被、水域等。

根据生态样点调查结果,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2. 社会环境调查2.1 人口与居住环境根据当地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项目周边居住人口为X万人,项目建设将对周边人口的居住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2.2 经济与产业环境该项目周边为X工业园区,存在一定的产业环境。

项目建设可能对周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3 文化与历史环境该项目周边存在X等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可能对周边文化资源造成一定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建设阶段影响1.1 毗邻地区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对周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包括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等。

1.2 大气环境建设期间,机械设备、施工工地排放可能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污染。

1.3 水环境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泥,如果不妥善处理,将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

1.4 噪声与振动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1.5 生态环境建设期间,可能会破坏周边生态系统,破坏植被覆盖,影响动植物栖息地。

2. 运营阶段影响2.1 大气环境项目运营期间,可能会产生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风景名胜区建设环评报告书

风景名胜区建设环评报告书

风景名胜区建设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独特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令人难忘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体验。

本报告书将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

二、项目背景1. 项目位置及规模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XX'XX" N,XX°XX'XX" E。

项目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包括山岳、河流、森林等众多自然景观。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并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

三、环境影响评价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1)地质地形特征风景名胜区所处地质地形属于XX类型,地质构造稳定,无明显断层和地震活动。

(2)水体质量周边水体主要为河流和湖泊,水质良好,pH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3)生态系统风景名胜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存在多种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景区游客量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因此,需要做好游客流量管理,避免对当地社会秩序和基础设施造成负面影响。

(2)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周边存在多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遵守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水环境保护(1)合理规划污水排放口,并确保排放口达到相关排放标准。

(2)建设污水处理站,对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2. 生态环境保护(1)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和游览区域,避免对敏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植物和动物群落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珍稀物种。

3. 噪声和空气污染控制(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风景名胜区)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提纲(风景名胜区)

BB附录 B(资料性附录)编写提纲前言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2 编制依据1.3 论证目的与原则1.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范围及时段1.5 生态环境敏感点与保护目标1.6 论证内容1.7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技术路线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 规划符合性分析2.3 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分析2.4 生态影响源及其强度3 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3.1 主要生态功能3.2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3.3 陆生动植物调查3.4 水生生物调查3.5 水资源调查3.6 水土保持调查3.7 自然遗迹调查3.8 土地利用调查3.9 历史沿革与管控要求3.10 既有项目现状3.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3.12 论证区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论证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4.1 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影响分析4.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3 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4.4 风景名胜影响分析4.5 水资源影响分析4.6 水土保持影响分析4.7 自然遗迹影响分析4.8 景观影响分析4.9 累积生态影响分析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5.1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5.2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5.3 生态监测与监理措施5.4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5.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清单6 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6.1 生态功能影响分析6.2 国土空间性质影响分析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4 保护面积影响分析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7.2 建议8 图件8.1 附件8.2 附表8.3 附图8.4 其他提交材料CC附录 C(规范性附录)相关附表格式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见表 C.1。

表C.1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科名属名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数据来源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动物名录见表 C.2。

表C.2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动物名录目科中文种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数据来源植物实测样方表见表 C.3。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4.2 现状调查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其生态现状调查应严格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一级评价要求进 行,调查内容包括评价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功 能,非生物因子特征(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 生物多样性现状、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 物种的类型、分布和保护状况等。具体调查内容可依据建设项目影响 特点、涉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调查方法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卫星遥感监测与文献资料收集 为辅,实地调查应依据国家正式发布的相关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实地调查坚持科学性、定量性、代表 性和保护优先性原则,尽可能不损伤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严禁对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进行损伤性采样。 4.3 数据分析 生态现状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 记录与汇总、可采用Excel等软件及GIS等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制图, 采样、计算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和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执行《数据的
—7—
业、保护区取得的资源管护成效等。 5.4.5 功能区划 详细说明保护区各功能区划状况,包括各功能区位置、面积、
所占比例,各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 物种分布状况。
5.4.6 主要保护对象及分布 列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并对其分布区域进行说明并予以 图示。 5.4.7 保护区既有建设项目现状 通过前期调查,具体列出目前该保护区范围内近十年内既有项 目清单,并说明既有项目对保护区占地及生态影响情况,明确拟建 项目与既有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否属于分期建设项目,说明各期建 设内容的衔接关系。 5.5 评价区生态现状调查 5.5.1 生态功能定位 详细说明评价区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 年第35号)中的定位,以及该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与主要生态 保护方向。或详细说明评价区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定位, 以及该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与生态保护方向。 5.5.2 调查时间及样地样线设置 应明确开展野外调查的时间,一般应选择春、夏、秋等植被较 为繁盛的季节进行,兼顾主要保护物种的繁殖期、越查样地及样方的设置情况,野生 动物(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调查样点、样线的设置情 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推荐5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推荐5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推荐5篇)第一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1.总论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和依据,采用的标准和控制与保护的目标。

2.介绍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性质 2)建设地点 3)建设规模4)产品方案及主要工艺方法5)主要原料、燃料、水的用量及来源6)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噪声、振动数值7)废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污染物处理方案、设施和主要工艺原则8)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9)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10)发展规划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本部分要着重说明以下内容: 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和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情况3)矿产、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植物、农作物情况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7)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状况资料4.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及环境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本部分内容应包括建设过程、投产、服务期间的正常和异常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周围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2)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3)对周围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5)噪声、振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6)绿化措施。

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7)环保措施的投资估算 5.环境监测的建议与对策 1)监测布点原则2)监测机构的设置、人员、设备等 3)监测项目的确定6.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1)设置经济损益分析评价指标体系2)环境影响因素的经济量化3)建立经济评价模型 4)分析计算结果 7.结论1)环境质量影响2)项目建设规模、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3)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4)是否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评价和论证第二篇:报告》编写提纲(范文模版)《长宁区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企业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参考提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参考提纲

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二OO五年五月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本规定引用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建设项目,其它类型项目可参照执行。

火电、石油化工、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交通及港区码头等建设项目执行相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定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

报告表中专题评价执行本规定相应要求。

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1.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准确描述项目拟建地所在行政区(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省、市、县、镇村。

详细规范描述评价区所属水系,说明水系水文特征及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排污及废水受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指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渔业水域、重要湿地等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规范描述当地气候特征,给出常年风玫瑰图。

说明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以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1.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概况1.2.1 区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保发展现状。

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

说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水域与岸线利用、生态保护、以及太湖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太”清水通道、沿岸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内容。

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

阐述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条件及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保规划的批复意见。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森林公园)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格式要求(国家森林公园)

AA附录 A(规范性附录)报告格式要求A.1 封面格式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纸张大小为A4;内容为《xx项目对xx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标题字体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排列,报告编制时间,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内封内容包括:委托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审定人员和参与人员名单表等。

详见图A.1~A.3。

为了便捷了解论证报告情况,在目录前设置“一表一图一清单”,即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详见示意图A.4~A.6。

A.2 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其他各级标题均为四号、黑体字。

A.3 正文格式正文内容为四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行距;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为上3、下3.5、左3.17、右3.17(单位均为厘米);页眉中插入各章名称,字体为五号、楷体字。

A.4 表格格式表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表x-1、表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表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表格内文字为五号、仿宋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表格行距为单倍行距;所有表格均为两端开放式,居中排列;表格尽量采用纵向页面,部分表内容较多,可用小五号或六号字体。

A.5 图形格式图序按各章依次编号,编为图x-1、x-2,依此类推,x为章序号;图标题为小四、黑体字,行距为22磅。

图A.1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封面样式图A.2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扉页样式图A.3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参与人员名单表样式图A.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简表样式图A.5 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位置示意图样式DB12/T 888.4—2019图A.6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措施清单样式16。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 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3.21•【字号】豫环审〔2014〕104号•【施行日期】2014.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豫环审〔2014〕104号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4年3月4日,省环境保护厅在郑州市主持召开了《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审查会,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根据审查小组的审查结论和南阳市环保局初审意见(宛环审〔2014〕63号),提出审查意见如下:一、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北部伏牛山轮,规划范围以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为中心,东至候沟-七里沟-大石窑-葛条爬连线,西至南召县界,南至葛条爬村,北至姑娘楼,规划面积为56.1985公顷。

规划功能分区分为综合服务区、乡村风情体验区、高端养生度假区、奇石险峰区、秋林飞瀑景区、生态动感体验区、姑娘楼景区等七个功能区。

规划时段为:近期规划2013年-2015年,中远期规划2016年-2020年。

规划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导,以实现旅游品质全面提升为支撑。

二、《报告书》从环境保护角度,对规划选址、规划功能分区和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分析了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估;分析了制约景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景区现状及规划实施强化了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报告书》采用的基础数据翔实,评价方法正确,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可行,对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合理,可作为河南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修改以及今后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依据。

项目申请报告章节: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申请报告章节: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一、环境评价依据1、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3)《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22日);(4)《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5)《关于发布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通知》(粤环〔2001〕141号,2001年9月20日);(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3、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7)《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18883-2002)。

二、项目场址环境现状项目场址位于汕尾市信利工业城1区22号库房,位于工业城1区库房群东侧,项目周围总体环境状况良好。

图6-1 场地周边现状图三、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评价标准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选址位于汕尾市,汕尾市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2008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编写提纲
前言
1 总论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2 编制依据
1.3 论证目的与原则
1.4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范围及时段
1.5 生态环境敏感点与保护目标
1.6 论证内容
1.7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技术路线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2 规划符合性分析
2.3 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2.4 生态影响源及其强度
3 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
3.1 主要生态功能
3.2 生态系统现状调查
3.3 陆生动植物调查
3.4 水生生物调查
3.5 水资源调查
3.6 水土保持调查
3.7 自然遗迹调查
3.8 土地利用调查
3.9 历史沿革与管控要求
3.10 既有项目现状
3.1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调查
3.12 论证区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论证
4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影响分析
4.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4.3 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4.4 风景名胜影响分析
4.5 水资源影响分析
4.6 水土保持影响分析
4.7 自然遗迹影响分析
4.8 景观影响分析
4.9 累积生态影响分析
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5.1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5.2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5.3 生态监测与监理措施
5.4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
5.5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清单
6 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6.1 生态功能影响分析
6.2 国土空间性质影响分析
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4 保护面积影响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图件
8.1 附件
8.2 附表
8.3 附图
8.4 其他提交材料
C
C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相关附表格式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见表C.1。

表C.1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植物名录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动物名录见表C.2。

表C.2 论证区内有分布的高等动物名录
植物实测样方表见表C.3。

表C.3 植物实测样方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