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地方文化建设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化艺术方面。六盘水境内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其民 族文化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有神话、传说、故事和歌谣 等多种形式,或者反映了各民族先民对自然及人类起源的认识,或者记述 了他们早期的生产生活的,或者寄托了族人的爱憎好恶,从而造就了本民 族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
(4)史学方面。彝文古文献保存完好,大体分为“人类创世”、“民族 源流”、“历史事件”、“民族迁徙”、“文化艺术”、“宗教信 仰”、“天文历法”、“科技医药”等类别,涉及历史、族源、宗教、 哲学、民俗等学科,是研究彝族乃至西南民族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5)哲学方面。彝族《宇宙人文论》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哲 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另外,少数民族中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宗教哲学 思想、文学、艺术等,同样丰富了六盘水地方文化的内容。总之,在长期 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各民族பைடு நூலகம்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了六盘水地方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该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烙锅洋芋
传说清王朝康熙三年三月,吴三桂率三万大军从龟集一路烧抢杀打入 水城,安兴义和大批水城彝民被困在山中。因没有锅做饭菜,便取来瓦 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这竟成 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形成了现在的“水城烙锅”。
因其香辣爽口,味道奇香,开胃可口,油大不腻,而获得中央电视台 经济频道“西部名小吃”的称号。
杜仲
来源为杜仲科杜仲属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药用其干燥树皮。杜仲 盛产于贵州娄山山脉和四川大巴山脉。贵州大部分地区都产杜仲,在 《药物生产辨》中就有"杜仲产四川、贵州者最佳"的记载。贵州省遵义 杜仲林场,现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性经营林场,其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提 高和发展。
六盘水深山里天然生长的杜仲尤珍贵,素以片张大而厚,平整,色泽 暗紫,无粗皮,加工发“汗”好而著称,产量也居全国优势地位。野生 杜仲的最高年产量曾达五十一万多斤。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药功用多,尤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降血压见长。专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 高血压等病症,为常用的助阳药物。杜仲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出口商品, 正逐步进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它作为天然的珍贵药品,展 示出良好的前景。
天麻
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天麻原系野生, 生长于1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山谷林地。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得成功。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名气堪与 人参媲美。贵州是我国天麻的主产地,贵州天麻多系野生,所产天麻个 大、肥厚、色黄白、半透明状、饱满、体重质坚实、无空心,为野生中 之佳品。
天麻是贵州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历史,驰名海外贸易市 场,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享有很高声誉。
跳花节
水城县南开乡三口塘每年都要举行当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庆的 传统节日——“跳花坡”。届时成千上万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着盛 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民族节日之 一。
彝族火把节
玉舍乡海坪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 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
2.2.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六盘水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六盘水历史上,农耕文化(汉文化)与游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曾发生 过对峙和冲突,在既统一又斗争的历史嬗变中,这两种文化取长补短,相 互配合,从而丰富了六盘水地区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六盘水 地域文化,既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整合而成的,也是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结果。
当然,羊肉粉在汤的调制过程中也各有各的配方,味道也就不完全一 样。羊肉粉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对贵州这种高寒地区的人来说是一种 非常适宜的小吃。正因为如此,地处云贵高原的六盘水地区正是羊肉粉 制作口碑最好的地区。
羊肉汤清而不浊,鲜而不腥。风味特色:羊肉熟透而不烂,米粉雪 白,汤汁鲜淳红亮,辣香味浓,油大不腻。而成为贵州省的名小吃。
猕猴桃
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本果树。唐《本草拾遗》载:“猕猴桃味咸温无 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痔病等等”。六盘 水的深山中遍生着猕猴桃树,这里生长的猕猴桃,果型大,单果重在70 至100克之间,果皮黄褐色,密披细毛,形如马粪,故有“马屎果”之 称。
近年来,有些医疗单位把猕猴桃鲜果和果汁用于临床试验,对麻疯 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辅助治疗作 用。果实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果粉 (晶)等,是高级的滋补营养食品。
3.3打造凉都品牌,助推六盘水转型发展。 六盘水具有全省、乃至全 国无法复制的气候优势,打造“凉都”品牌,做好“凉”的文章, 把“凉”推销出去,把游客吸引进来。打造凉都品牌,加强自身基础设 施建设,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做好自身硬实力;深化城市品牌认识,提 升城市竞争力;加强对外宣传,实施八大工程,打造凉都城市品牌;利 用“消夏文化节”等各种平台,宣传推介凉都。以六盘水为中心,向珠 三角、成渝片区、长江中下游、长三角等区域(重点是“四大火炉”和 华东、华南地区“火炉”城市)推销与宣传“凉都”19 度的夏天,利用 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等,把全国各地的游客接到凉都来避暑。
实践二 六盘水地方文化建设情况
一、实践目的
1、了解六盘水特色地方文化的类型;
2、熟悉六盘水地方文化建设的现状;
3、掌握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二、实践地点
图书馆、六盘水市区。
3、 实践时间 2015.11.25
4、 实践内容 1六盘水特色地方文化的背景
贵州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共有37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 民族人口达7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7%;共有50个民族乡,占全市乡镇总 数的52%;民族乡区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4%;其他非民族乡镇及驻市大 中型厂矿企业,均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其中,人口超万人的少数民族有 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和水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形 成了六盘水多元的地方文化体系。
3.4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委六届五 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33111 产业人才引进计划”和“大力推进文化 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六盘水应该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 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这既是我们在日 益频繁的区域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也是新时 期提升六盘水市文化软实力、构筑六盘水“精神高地”,推动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加紧培育符合文化发展的大批优秀人才,是 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胺素。核桃仁是一种“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的滋补良 药,也是制作甜食糕点、糖果的上等料。
水城羊肉粉
六盘水市的民间小吃,是当今六盘水人早餐的主食。水城羊肉粉起源 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早些时候水城人是很少吃羊肉的,羊一般都只 用作民间祭祀用。滚烫的羊肉汤,火辣辣的油辣椒,细腻的肉片,再配 以白玉般的米线,一碗羊肉粉,直叫吃粉人一身大汗淋漓,意犹未尽。
荷叶糯米鸡
拆开荷叶时清香扑鼻,鲜味四溢,糯米润滑可口,鸡肉味道完全渗透 到糯米之中,荷叶的清香回味悠长,开胃爽口,风味独特。是盘县传统 小吃,久负盛名,既是平时的小吃,也是宴会中一道名菜。
2六盘水地方文化建设的意义
2.1.少数民族对六盘水地方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经济生活方面。六盘水境内少数民族世居高寒山区,积累了丰富的 山区农业生产经验。夜郎时期,即以农耕为主,至唐宋,开始种五谷,出 现“成聚落”的农业经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元明时期,少数
2.3.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六盘水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 力
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形成 了六盘水地方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2.4.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汉文化共同培育了六盘水精神
在六盘水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各民族 人民的共同愿望。从维护国家统一、开发建设六盘水角度讲,各少数民 族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实践结果
通过此次实践,了解了六盘水特色地方文化的类型,对于六盘水地方 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一定的熟悉,对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有了更系统 的掌握,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建设地方文化的趋势。
民族为避战乱纷纷逃往偏僻山区垒土砌坝,以土填石,开山造地,垦辟田 土,开垦了大量耕地。
(2)衣着服饰方面。苗族、布依族迁徙过程中带来的蜡染工艺,在六盘 水各民族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和各族人民的风俗风情紧密联系 在一起,无论是日常生活、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欢度节日、盛大祭 祖、生老病死等,蜡染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3六盘水地方文化建设采取的有效措施
3.1发挥自身优势,占领区域文化高地。 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 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 划(2011—2020 年)》(国开办发[2012]16 号)文件、《滇黔桂石漠化片 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年)》(国开发办[2012]54 号) 文件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 号)文件都有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相关 政策。我市有盘县大洞遗址、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亚洲首个生态博物 馆、神秘的牂牁江、盘县城关古城、世界银杏之乡等历史文化资源,有 西南煤海、中国凉都、滇黔门户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物 产富饶。一直以来在贵州各地州中、在乌蒙山片区经济发展迅速,可谓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是六盘水的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因 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构筑六盘水“精神高地”,提 升自身文化软实力。
3.2挖掘地方历史与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产业。 六盘水有旧石器 重票遗址盘县大洞、水城销灰洞,有神秘的牂江和夜郎传说;有贵州乃 至中国西部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池——盘县普安州卫城;有乌蒙山国家 地质公园;有亚洲首个生态博物馆;有独特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歪梳苗 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三线精 神”、“三线文化”等。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六盘水的地方历史与 民族文化,形成文化产业,推动六盘水的经济发展。
2六盘水特色地方文化的类型
折溪傩戏
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乡的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傩戏, 以祭神驱鬼。集神、鬼、人于一体的傩面具扮相生动,人物性格突出。 每逢演出,观者踊跃,热闹异常。
采花洞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邻村邻县数千苗族同胞聚集于村东 侧的一个洞前,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 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风猪
是贵州荔波布衣族地区的特产。清代《荔波县志》记载:“本县小猪 特别肥嫩,风猪烧猪素有名。”如今,风猪已成为高级宴席上一道特色 名菜。
特点: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滋味极鲜,异常适 口。将肥壮小猪宰杀,治净,顺头骨、脊骨进刀斩成二爿,取出脑髓和 脊髓,挖出眼珠。将火硝、丁香、白芷、细辛、桂皮、花椒、山姜、陈 皮研成细末,与细盐混合,均匀地抹遍猪内腔,放入大缸内腌渍一天一 夜后,将糯米酒倒入缸内,将猪淹没,盖好浸10天。取出,用竹片将猪 腹撑开,晒一周,里外抹上一层菜油或麻油,风干即成。食用时,取肉 适量,切块加调味蒸食,或配以菜蔬烹制,其味均佳。
核桃
油味美芳香,富含饱和脂肪酸,容易消化,吸收率高,是一种高级食 用油,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在美术油画着色和制造油漆配剂,以 及作机油代用品方面都是重要原料。
核桃树是重要的国防用材,核桃外果皮、树皮可提取单宁,果壳可加 工制作成活性炭,核桃仁榨过的油饼可以作饲料。
核桃用途极广,核桃仁是一种珍贵的果品,营养非常丰富,含有铁、 磷、钙、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和B、核黄素、胡萝卜素、尼古酸和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