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凤凰山地区暑期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巢湖实习报告3篇

巢湖实习报告3篇

巢湖实习报告3篇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报告。

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共计5天。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凤凰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经过申请和筛选,我有幸成为了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实习生。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保护自然环境充满热情,而凤凰山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这次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二、实习目标在凤凰山实习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深入了解凤凰山的自然环境和物种资源,学习并掌握科学调查和野外实践的方法,了解保护区管理和监测工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习经历1. 初见凤凰山第一周,我们来到凤凰山保护区,站在山顶远眺,凤凰山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云雾之中,壮观而神秘。

我随即被安排到科研团队,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

2. 了解自然环境为了深入了解凤凰山的自然环境,我参与了多次野外考察。

凤凰山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导致其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

在野外考察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物种的名称、特征和生境偏好。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GPS和测量工具,掌握了植被和动物的调查方法。

3. 科研实践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加入了一个科研项目。

我们选择了凤凰山内的一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样本和测量数据,研究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水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我负责采集植物样本,进行标本制作和种类分类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耐心,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我们参加了一次保护区例行巡视。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了保护区内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还参与了一些监测项目,如动物鸟类清点和树木修剪。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难度。

凤凰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家园,也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屏障。

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智慧,帮助我们保护了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努力。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我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前往安徽巢湖进行暑期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有机会了解当地的生活与文化。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的实习经历,包括我所参与的项目、与当地人的交流以及对巢湖的印象和感悟。

一、实习项目在巢湖,我被分派到一个环保组织进行实习,他们致力于研究巢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湖泊水质监测和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在水质监测方面,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水样采集和分析,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仪器检测水质指标。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水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在巢湖这个国家级重点监测湖泊,我们每天都会收集样本,进行水质分析,以了解湖泊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另外,我还参与了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巢湖周边的湿地环境是许多珍稀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然而受到了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威胁。

我们组织了野生动物保护巡逻活动,为保护区域设立鸟类观察点,并进行巡护任务,帮助保护当地的生态多样性。

二、与当地人的交流在我实习的期间,我和许多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这让我对巢湖的印象更加深刻。

我发现巢湖人民淳朴善良,对外来人员充满热情。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乐于助人,乐于与人交流。

我记得有一次我迷路了,一个当地老人主动走上前来帮助我,给我指引方向,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在与巢湖居民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对巢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他们深知巢湖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这让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巢湖的印象和感悟在巢湖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巢湖的自然景观令人赞叹。

湖水清澈碧蓝,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周边的湿地、草原和山区也各具特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魅力。

其次,巢湖的文化底蕴深厚。

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本次实习报告主要是针对在凤凰山景区的实习经历进行的汇报。

在这一次实习当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实习经历,并阐述我的收获和感悟。

一、岗位介绍我在凤凰山景区实习的岗位是旅游顾问,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为游客提供准确、细致的导游、旅游产品服务以及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实习内容1. 了解景点在开始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对凤凰山景区的各个景点进行全面了解,并了解游客们最为关心和关注的一些信息和常见问题。

通过认真学习和积极实践,我对景区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景点的特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能够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旅游建议。

2. 接待游客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和解释,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解说和服务,使游客们对景区有一个更为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并且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我也需要考虑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都是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琢磨和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3. 协调游客投诉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出现人员管理不当,设施不完善等情况。

我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拥有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熟练的对话和沟通技巧,将游客的投诉化解,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满意度。

三、实习总结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几点收获和感悟:1. 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旅游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职业素质,例如:耐心细致、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2. 旅游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远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一步到位的旅游服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个景点的文化、历史和特色,并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推荐和建议,为游客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3.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我们需要拥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渴望为景区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同时也要具备坚韧和乐观的心态。

巢湖实习

巢湖实习

早上八点半出发直奔凤凰山,这是我们此次实习的第三站,主要是了解凤凰山的背斜以及断层。

凤凰山有两三百米高,年轻的我们一会儿就登上了山顶,登上山顶之后大家都满头大汗的坐在山顶休息并等着老师。

之后老师带我们一起了解并观看了凤凰山背斜。

它位于巢湖市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长腰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体结构造线方向北东东—南西西,凤凰山背斜枢纽起伏,轴面向北西,并有绞扭现象。

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东翼地层倾角较大,局部倒转,西翼地层较缓,倾角一般30°左右。

由于核部志留系地层多位泥岩、粉砂岩,抗蚀性差,两翼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多位石英砂岩,抗蚀性强。

核部常形成背斜谷这样一种特殊地貌,而两翼则由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形成单斜山。

凤凰山背斜转折端出地层产状明显,在其北段搭建山的西麓,可见到核部地层的转折部分。

由于背斜核部的大部分是志留系页岩构成,剥蚀强烈,形成小型山间盆地并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在凤凰山上除了观看背斜还观看了断层。

凤凰山南东翼逆断层,该处断层规模较小,较为完整,断层带宽约2米,岩石破碎,成分杂乱,含砾岩颗粒,磨圆度差,下盘岩石属五通组。

一路上还了解了很多岩石的特征,砾岩浅白色、乳白色,成分主要是石灰岩及少量的燧石岩岩屑,呈砾状结构;粉砂岩颜色主要是灰色,灰白色和杂色。

粉沙结构,主要成分是石英,少量的长石,粉沙的分选性较好。

在下山的路上还看到了很多鹅卵石,有的镶在石头里,有的由于分化和雨水的冲刷等作用脱落成单个的。

由此可推测这里以前肯定是湖泊之类的。

还看到了很多沉积岩。

今天是这次实习的重点之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显。

我觉得今天受益匪浅。

但爬山爬得也累得要死,回去吃完饭之后,整理了一下照片,就休息了。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班级:地质05-4班姓名:丁宁学号:200510158指导教师:王兴阵日期: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矿产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第七章结束语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本次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此次地质测量实习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和了解填图地区的地层划分,岩性岩相特征、构造变动、岩浆活动、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等。

地质测量实习是指导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测量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石矿物、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野外认识实习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从事于地质测量的全过程训练,是一次综合性实践环节的教学。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使学生达到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地质眼界,增强动手技能,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并进一步地提高作图、读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此次实习中,我们要做的就是: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

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9、学会绘制地质剖面图第二节工作区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实习位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专业实习报告巢湖

专业实习报告巢湖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实践经验,我于2021年8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巢湖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教授带队,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地质专业学生参加。

实习地点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等基本地质特征;2. 学会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 增强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对巢湖地区的凤凰山、马鞍山、平顶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内容:(1)地层岩性: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岩石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了解了巢湖地区的地层划分和层序;(2)地质构造:观察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了解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3)地貌景观:观察山体、河流、湖泊等地貌景观,了解其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4)地质灾害:观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了解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室内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土壤、水样等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鉴定: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结合岩石薄片鉴定,确定岩石类型;(2)矿物鉴定: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鉴定,了解其成分和含量;(3)土壤分析: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了解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4)水质分析:分析水样的化学成分,了解水质状况。

四、实习成果1.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我们对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等基本地质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2. 学会了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 增强了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五、实习体会1. 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地质学的理解;2. 野外实习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只有团结互助,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3. 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观察、记录和分析,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4.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不断学习、探索,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力量。

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巢湖作为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近年来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巢湖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

2.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7月15日至7月20日活动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巢湖市环保局,了解了巢湖的环保政策及治理措施。

随后,我们乘坐游船环湖一周,实地考察了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巢湖水质污染严重,沿岸植被破坏严重,部分区域存在垃圾堆积现象。

2. 采访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渔民、环保工作者等。

他们反映,巢湖水质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政府在治理巢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污染源治理、开展生态修复等。

3. 环保宣传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生态修复实践为了改善巢湖生态环境,我们参与了生态修复实践。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水质监测、植被种植等活动,为巢湖的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五、活动成果1. 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

2. 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程度。

3. 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们对活动的总结: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2. 强化污染源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质实习报告(巢湖凤凰山地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李健班级:10-地质工程(2)学号:2010103219成员:何怡海吕阿谈胡勇何龙宝张晓炫导老师:孙林华陈松马杰马艳平刘向红日期:2012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 3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 3 -二、实习要求........................................ - 3 -1.任务............................................ - 3 -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 3 -三、实习期间时间安排................................ - 4 -四、实习必带工具.................................... - 4 - 第二章习区地质资料.................................. - 4 -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 - 4 -二、区域大致构造背景及演化.......................... - 4 -三、地层发育特征.................................... - 5 -四、区域地质构造.................................... - 5 - 第三章实习记录...................................... - 5 -一、集体实习阶段:.................................. - 5 -二、小组行动阶段:................................. - 17 -1、剖面图的绘制(16号—19号) ................... - 17 -2、地质填图中点的测量............................ - 19 - 结束语.............................................. - 21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地质工程专业二年级野外实习是在一年级野外认识实习和二年级室内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大学阶段一次重要的、集中而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实习以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为重点,涉及众多的基础地质知识、技能和方法,如古生物学、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实际上这次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学习。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巩固并加深对已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地质事业,勇于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逐步掌握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将今论古等地质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习期间主要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掌握地质勘探、剖面测量、地质填图、数字填图和地质报告边学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1.任务使学生会识别并描述各种地质现象;掌握地质素描、信手剖面、实测剖面、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填图、GPS等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

对学生要求提交:(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2)、实测地质剖面2条(含剖面小结、记录本和记录纸);(3)、1/5万地形地质图1幅(以小组为单位,1*1km/组,含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图切剖面图);(4)、实习记录本一个;(5)、各小组提交一套野外实际材料图。

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1)野外实习期间,严禁下河或水库洗澡游泳。

(2)严禁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夜不归宿。

(3)野外工作严禁无故缺勤。

(4)严防因开矿爆破,滚石等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事故。

三、实习期间时间安排本次实习为其四周:8月8日——8月24日在校准备:8号——9号出发:10号路线勘探:11号——14号(勘查路线四条,由老师带队)休息一天:15号(去紫薇洞)实测剖面:16号——19号(分组行动,实测剖面2条)地质填图:20号——23号返校:24号注:实习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安排会因天气变化而改变四、实习必带工具地质锤、罗盘、放大镜、野外记录本、实习指导书、三角板、量角器、2H铅笔、橡皮、铅笔刀;根据个人情况准备:工作服、登山鞋、地质包、草帽、饭盒、水壶、专业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

第二章习区地质资料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实习区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巢湖市北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以凤凰山为中心,南抵巢湖之滨,被达俞府大村,东到大小汤村。

该地区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客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地质构造清晰适中,趁机地层出露较好,类型多样,自然矿产资源丰富。

巢湖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溶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等;工业较发达,主要以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

二、区域大致构造背景及演化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子处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西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隔,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其西南部与大别山带相毗邻。

在地层区划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三、地层发育特征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属于扬子江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实习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

下-中志留统与中-下三叠统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其他地层依次分布在他们两侧。

四、区域地质构造实习区在中生代以前基本属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中生代以来,扬子板块周边的板块活动引起实习区发生较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扬子板块东部被活化,呈现活动陆缘的特点。

其中,晚三叠世苏鲁-大别山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引起了实习区地层强烈的褶皱变形及乙烯类的断裂构造。

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以及太平洋板块新生代以来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都对实习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导致中国东北部主体处于伸展背景,并伴有比较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

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活动,不仅将苏鲁-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明显错开,同时对该区玩三叠世期间形成的褶皱和断裂构成进一步改造,并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根据实习区褶皱所卷入的地层为震旦系至中三叠统,而侏罗系不整合覆盖于上古生界之上,推断褶皱构造应属于印支期南象运动的产物。

第三章实习记录一、集体实习阶段: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天气阴天路线一:基地—公路—凤凰山公墓—凤凰山与麒麟山交界处(鹅头崖)—凤凰山山脚—基地内容:观察鹅头崖断层特征,识别标志;观察上泥盆统五通组及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岩性特征及生物群和接触关系。

记录:点号:No.1鹅头崖(凰山与麒麟山交界处)点性:构造点,逆冲推覆构造。

任务:观察鹅头崖的断层的断面产状、断层厚度、断层角砾成分、结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胶结物成分;判断断层性质、派生构造、节理产状等。

位置:31°37.946' E:117°50.798' H:148m描述:该点处有一断层,根据断层裂隙及断层划痕初步判断为逆断层。

断面产状为334°∠60°,上盘为断层角砾岩,砾石以石英砂岩为主,磨圆较差,颗粒(砾石)较大,直径在10-25mm之间,产状为352°∠51°;下盘以石英砂岩以及五通组角砾岩为主,并且与断层接触的地方有挤压形成的小解理。

产状为130°∠43°,下盘有一明显的由层间滑脱形成的裂隙,方向垂直于断层断裂面。

裂隙接近断层处空寂较小,为12cm,远离断层面裂隙逐渐变大。

照片:断层点号:No.2(位于No.1南东的凤凰山脚下)点性:五通组与金陵组交界处任务:观察上泥盆统五通组和下石炭统金陵组岩性特征、接触关系以及化石群;讨论褐铁矿、耐火粘土的成因。

位置:31°37.883' E:117°50.949' H:112m描述:观察点的金陵组灰岩为灰黑色,岩层产状为126°∠42°。

该灰岩中含有大量的裂隙方解石,且含有很多的生物化石,如腕足类、石燕类等,推测该岩石沉积时有大量的生物生活在该地区,生物种类繁多,发现双眼皮构造。

照片:珊瑚化石双眼皮构造点号:No.3(位于No.2点南东的凤凰山山脚)点性:金陵组和高骊山组分界线位置:N:31°37.133′ E:117°51.978′ H:98m任务:主要观察下石炭统金陵组和高骊山组岩性的特征和接触关系。

描述:观察点处为高骊山组页岩,为紫红色页岩与灰绿色页岩相间形成,向北东向走5-10m为金陵组灰岩;另外,金陵组与高骊山组上方为中厚层金陵组灰岩,灰岩下方为厚约0.5m的一层砂岩,砂岩下方为页岩,此页岩为灰绿色,泛白色。

推测,此砂岩层为金陵组与高骊山组分界线,砂岩层产状为157°∠62°。

照片:紫红色页岩与黄绿色页岩相间黄绿色页岩点号:No.4点性:高骊山组与和州组分界位置:N:31°37.976′ E:117°51.616′ H:102m任务:观察下石炭统高骊山组与和州组岩性特征与接触关系描述:该观察点下部为高骊山组砂岩,上部为和州组;和州组可见岩石由西至东,是灰岩至泥岩的过渡,其中,有灰岩与泥岩相间的情况。

灰岩为灰黑色,其中夹有方解石条痕;泥岩为灰绿色,泛白;该观察点岩层为中薄层,实测岩层产状为135°∠50°;灰岩中含有大量的大颗粒的核,核便面上看似白色,成分暂时无法确定,但硬度较大,推测含SiO2及CaCO3很多。

点号:No.5点性: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之间的接触关系位置:31°38.033′E:117°51.109′H:69m任务:主要观察和州组、黄龙组及船山组的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以及和州祖灰岩和船山组灰岩中的化石。

描述:观察区可见和州组灰岩,该灰岩主要为炉渣状灰色灰岩,其中含有大量化石,化石以蜓类、珊瑚类、腕足类以及牙行刺为主;向东为黄龙组灰岩含有较高的CaCO3,肉红色,有亮晶,是工业中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再往东为船山组,该点船山组下部主要为黑色厚层微晶灰岩,上部主要是深灰色接近黑色的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