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凤凰山地区暑期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巢湖实习报告3篇

巢湖实习报告3篇

巢湖实习报告3篇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报告。

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共计5天。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凤凰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经过申请和筛选,我有幸成为了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实习生。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保护自然环境充满热情,而凤凰山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这次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二、实习目标在凤凰山实习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深入了解凤凰山的自然环境和物种资源,学习并掌握科学调查和野外实践的方法,了解保护区管理和监测工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习经历1. 初见凤凰山第一周,我们来到凤凰山保护区,站在山顶远眺,凤凰山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云雾之中,壮观而神秘。

我随即被安排到科研团队,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

2. 了解自然环境为了深入了解凤凰山的自然环境,我参与了多次野外考察。

凤凰山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导致其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

在野外考察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物种的名称、特征和生境偏好。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GPS和测量工具,掌握了植被和动物的调查方法。

3. 科研实践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加入了一个科研项目。

我们选择了凤凰山内的一个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样本和测量数据,研究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水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我负责采集植物样本,进行标本制作和种类分类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耐心,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我们参加了一次保护区例行巡视。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了保护区内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还参与了一些监测项目,如动物鸟类清点和树木修剪。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难度。

凤凰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的家园,也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屏障。

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智慧,帮助我们保护了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努力。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我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前往安徽巢湖进行暑期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有机会了解当地的生活与文化。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的实习经历,包括我所参与的项目、与当地人的交流以及对巢湖的印象和感悟。

一、实习项目在巢湖,我被分派到一个环保组织进行实习,他们致力于研究巢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湖泊水质监测和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在水质监测方面,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水样采集和分析,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仪器检测水质指标。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水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在巢湖这个国家级重点监测湖泊,我们每天都会收集样本,进行水质分析,以了解湖泊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另外,我还参与了野生动物保护项目。

巢湖周边的湿地环境是许多珍稀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然而受到了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威胁。

我们组织了野生动物保护巡逻活动,为保护区域设立鸟类观察点,并进行巡护任务,帮助保护当地的生态多样性。

二、与当地人的交流在我实习的期间,我和许多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这让我对巢湖的印象更加深刻。

我发现巢湖人民淳朴善良,对外来人员充满热情。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乐于助人,乐于与人交流。

我记得有一次我迷路了,一个当地老人主动走上前来帮助我,给我指引方向,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在与巢湖居民的交流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对巢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他们深知巢湖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这让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巢湖的印象和感悟在巢湖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巢湖的自然景观令人赞叹。

湖水清澈碧蓝,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周边的湿地、草原和山区也各具特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魅力。

其次,巢湖的文化底蕴深厚。

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

凤凰山实习报告本次实习报告主要是针对在凤凰山景区的实习经历进行的汇报。

在这一次实习当中,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实习经历,并阐述我的收获和感悟。

一、岗位介绍我在凤凰山景区实习的岗位是旅游顾问,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为游客提供准确、细致的导游、旅游产品服务以及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实习内容1. 了解景点在开始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对凤凰山景区的各个景点进行全面了解,并了解游客们最为关心和关注的一些信息和常见问题。

通过认真学习和积极实践,我对景区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景点的特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能够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旅游建议。

2. 接待游客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和解释,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解说和服务,使游客们对景区有一个更为全面和具体的了解,并且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我也需要考虑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都是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琢磨和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3. 协调游客投诉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出现人员管理不当,设施不完善等情况。

我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拥有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熟练的对话和沟通技巧,将游客的投诉化解,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满意度。

三、实习总结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几点收获和感悟:1. 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旅游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职业素质,例如:耐心细致、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2. 旅游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远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一步到位的旅游服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个景点的文化、历史和特色,并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推荐和建议,为游客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3.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我们需要拥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渴望为景区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同时也要具备坚韧和乐观的心态。

巢湖实习

巢湖实习

早上八点半出发直奔凤凰山,这是我们此次实习的第三站,主要是了解凤凰山的背斜以及断层。

凤凰山有两三百米高,年轻的我们一会儿就登上了山顶,登上山顶之后大家都满头大汗的坐在山顶休息并等着老师。

之后老师带我们一起了解并观看了凤凰山背斜。

它位于巢湖市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长腰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体结构造线方向北东东—南西西,凤凰山背斜枢纽起伏,轴面向北西,并有绞扭现象。

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东翼地层倾角较大,局部倒转,西翼地层较缓,倾角一般30°左右。

由于核部志留系地层多位泥岩、粉砂岩,抗蚀性差,两翼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多位石英砂岩,抗蚀性强。

核部常形成背斜谷这样一种特殊地貌,而两翼则由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形成单斜山。

凤凰山背斜转折端出地层产状明显,在其北段搭建山的西麓,可见到核部地层的转折部分。

由于背斜核部的大部分是志留系页岩构成,剥蚀强烈,形成小型山间盆地并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在凤凰山上除了观看背斜还观看了断层。

凤凰山南东翼逆断层,该处断层规模较小,较为完整,断层带宽约2米,岩石破碎,成分杂乱,含砾岩颗粒,磨圆度差,下盘岩石属五通组。

一路上还了解了很多岩石的特征,砾岩浅白色、乳白色,成分主要是石灰岩及少量的燧石岩岩屑,呈砾状结构;粉砂岩颜色主要是灰色,灰白色和杂色。

粉沙结构,主要成分是石英,少量的长石,粉沙的分选性较好。

在下山的路上还看到了很多鹅卵石,有的镶在石头里,有的由于分化和雨水的冲刷等作用脱落成单个的。

由此可推测这里以前肯定是湖泊之类的。

还看到了很多沉积岩。

今天是这次实习的重点之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显。

我觉得今天受益匪浅。

但爬山爬得也累得要死,回去吃完饭之后,整理了一下照片,就休息了。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测量实习报告班级:地质05-4班姓名:丁宁学号:200510158指导教师:王兴阵日期: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矿产第六章区域地质发展史第七章结束语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本次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此次地质测量实习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和了解填图地区的地层划分,岩性岩相特征、构造变动、岩浆活动、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等。

地质测量实习是指导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测量学、古生物地史学、岩石矿物、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野外认识实习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从事于地质测量的全过程训练,是一次综合性实践环节的教学。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使学生达到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地质眼界,增强动手技能,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并进一步地提高作图、读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习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此次实习中,我们要做的就是: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

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

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9、学会绘制地质剖面图第二节工作区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实习位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专业实习报告巢湖

专业实习报告巢湖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实践经验,我于2021年8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巢湖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教授带队,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地质专业学生参加。

实习地点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等基本地质特征;2. 学会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 增强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对巢湖地区的凤凰山、马鞍山、平顶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内容:(1)地层岩性:通过观察不同地层的岩石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了解了巢湖地区的地层划分和层序;(2)地质构造:观察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了解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3)地貌景观:观察山体、河流、湖泊等地貌景观,了解其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4)地质灾害:观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了解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室内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土壤、水样等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鉴定: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结合岩石薄片鉴定,确定岩石类型;(2)矿物鉴定: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鉴定,了解其成分和含量;(3)土壤分析: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了解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4)水质分析:分析水样的化学成分,了解水质状况。

四、实习成果1.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我们对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景观等基本地质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2. 学会了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 增强了对地质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五、实习体会1. 野外实习是地质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地质学的理解;2. 野外实习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只有团结互助,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3. 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观察、记录和分析,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4.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不断学习、探索,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力量。

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巢湖作为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近年来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巢湖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

2.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7月15日至7月20日活动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巢湖市环保局,了解了巢湖的环保政策及治理措施。

随后,我们乘坐游船环湖一周,实地考察了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巢湖水质污染严重,沿岸植被破坏严重,部分区域存在垃圾堆积现象。

2. 采访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采访了当地居民、渔民、环保工作者等。

他们反映,巢湖水质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政府在治理巢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污染源治理、开展生态修复等。

3. 环保宣传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生态修复实践为了改善巢湖生态环境,我们参与了生态修复实践。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水质监测、植被种植等活动,为巢湖的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五、活动成果1. 了解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

2. 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程度。

3. 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巢湖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们对活动的总结:1.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2. 强化污染源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绪论(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实习区位于合肥市下辖县级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青苔山一线,南至巢湖之滨,北抵试刀山附件。

大致位于北纬31度35分~31度42分,东经117度47分~117度54分,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

(2)道路交通、自然经济地理、工农业状况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以东半汤接口可抵芜湖,马鞍山,南京,合肥,淮南等地。

另有公路干线可至无为,含山,和县。

市内公交可达驻地——巢湖铸造厂,交通便利。

实习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东,北,西为地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

最高峰大尖山356米,麒麟山310米,平顶山187米,多数山峰的高程在200米左右。

山脉走向为NE,南部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巢湖,面积约784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时,湖水容量18乘以10的八次方立方米。

东南为裕溪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达,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巢湖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而且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自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

最高气温可达39摄氏度,八月份气温较高,一月份气温最低,可至负1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风向有明显性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4米每秒。

春季最大为3.4~3.7米每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每秒。

巢湖物产丰富,景色优美。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

经济作物有棉,麻,芝麻,花生,菜籽等。

特产水果有居巢花红(小苹果),姥山枇杷,烔炀滩梨等。

特色水产有“巢湖三白”(白鱼,银鱼,米虾),毛刀鱼,绒毛蟹等。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规模较的大企业有水泥厂、皖维集团、铸造厂、7410厂等。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有30多种,如石灰岩、白云石、石膏、黏土、磷矿、硅石、煤等。

巢湖凤凰山地区实习报告

巢湖凤凰山地区实习报告

巢湖凤凰山地区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巩固课本地质学基础知识,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学会观察、描述、综合分析地质现象,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任务:(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2)了解麒麟山山麓地层与岩石组成及其颜色等、凤凰山的地貌类型、马鞍山与平顶山的地层与断层;(3)探索平顶山的金钉子”;(4)观察王乔洞与紫薇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与断层。

二、安徽巢湖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情况1、位置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

2、地貌巢北地区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开,最高海拔350m,最低20m。

3、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性湿润气候,但夏季非常炎热,7、8月最高气温可达39摄氏度,一月可降到-13度。

4、资源巢湖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

巢湖风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皖中明珠之称。

三、实习过程与成果1、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巢湖凤凰山地区的麒麟山、凤凰山、马鞍山、平顶山、王乔洞和紫薇洞等地质景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对岩石进行肉眼判别,了解了各地质景点的地层、岩石组成、地貌类型和断层特征。

2、实习成果:(1)掌握了岩石的肉眼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不同类型的岩石;(2)了解了巢湖凤凰山地区地层、岩石组成、地貌类型和断层特征;(3)探索了平顶山的金钉子,了解了其地质意义;(4)观察了王乔洞与紫薇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与断层,了解了其形成过程。

四、实习总结与体会1、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巢湖凤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岩石的肉眼判别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2、实习体会:(1)实地考察是学习地质学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地质现象;(2)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巢湖凤凰山地区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4)通过实习,我们更加坚定了从事地质事业的信心,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绪论(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实习区位于合肥市下辖县级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青苔山一线,南至巢湖之滨,北抵试刀山附件。

大致位于北纬31度35分~31度42分,东经117度47分~117度54分,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

(2)道路交通、自然经济地理、工农业状况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以东半汤接口可抵芜湖,马鞍山,南京,合肥,淮南等地。

另有公路干线可至无为,含山,和县。

市内公交可达驻地——巢湖铸造厂,交通便利。

实习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东,北,西为地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

最高峰大尖山356米,麒麟山310米,平顶山187米,多数山峰的高程在200米左右。

山脉走向为NE,南部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巢湖,面积约784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时,湖水容量18乘以10的八次方立方米。

东南为裕溪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达,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巢湖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而且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自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

最高气温可达39摄氏度,八月份气温较高,一月份气温最低,可至负1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风向有明显性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4米每秒。

春季最大为3.4~3.7米每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每秒。

巢湖物产丰富,景色优美。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

经济作物有棉,麻,芝麻,花生,菜籽等。

特产水果有居巢花红(小苹果),姥山枇杷,烔炀滩梨等。

特色水产有“巢湖三白”(白鱼,银鱼,米虾),毛刀鱼,绒毛蟹等。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规模较的大企业有水泥厂、皖维集团、铸造厂、7410厂等。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有30多种,如石灰岩、白云石、石膏、黏土、磷矿、硅石、煤等。

巢湖实习报告总结收获

巢湖实习报告总结收获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在巢湖的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与实践,对巢湖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主要收获。

二、实习内容与收获1. 地质知识收获实习期间,我们跟随指导老师深入巢湖北部山区,实地考察了凤凰山、麒麟山、马鞍山、平顶山等地质遗迹。

通过观察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层与岩石: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层划分、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等知识。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掌握了地层、岩层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地质年代等信息。

(2)地质构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成因及特征。

通过对凤凰山、马鞍山等地的考察,我们了解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岩浆活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岩浆活动的类型、成因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麒麟山、平顶山等地的考察,我们了解了岩浆侵入、喷发等活动的地质现象。

2. 地貌知识收获实习期间,我们考察了巢湖的河岸、山丘、平原等地貌类型,对地貌形成、演变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河岸地貌: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河岸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巢湖周边河岸的考察,我们了解了河岸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对航运、农业等的影响。

(2)山丘地貌:实习期间,我们考察了凤凰山、麒麟山等山丘地貌,了解了山丘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及特点。

(3)平原地貌:实习过程中,我们考察了巢湖周边的平原地貌,了解了平原地貌的形成原因、类型及特点。

3. 生态环境知识收获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巢湖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状况: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巢湖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类型等生态环境状况。

(2)生态环境问题: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巢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等。

凤凰山生产实习报告

凤凰山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基本概况实习时间:2021年7月5日实习地点:凤凰山生产实习基地实习单位:XX公司实习岗位:生产操作员实习时长:两个月二、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工艺流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深入体验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在生产车间进行操作员的岗位工作。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1. 学习并掌握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参与生产线的日常运作,进行产品装配、检验、包装等工作。

3. 严格遵守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4. 及时反馈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同事和上级沟通,共同解决。

5. 参加实习基地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活动。

实习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实际生产的严谨和辛苦,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四、实习收获和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掌握了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对生产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深入体验了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我在刚开始实习时,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生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感谢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为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成长。

巢湖实习报告总结

巢湖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学专业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巢湖地质实习。

此次实习由指导老师吕惠进老师带领,共有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9名同学参与。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深化地质学基础知识,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综合分析能力。

2. 了解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及矿产分布。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野外工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巢湖北部山区的凤凰山、麒麟山等地,了解了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凤凰山地区为褶皱山脉,岩层主要为古生界碳酸盐岩,构造复杂,断层发育。

麒麟山地区则以断裂构造为主,岩层主要为中生界碎屑岩。

2. 地貌特征:实习期间,我们考察了巢湖地区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其中,凤凰山地区为山地地貌,山势陡峭,植被茂密;麒麟山地区为丘陵地貌,地势较为平缓;巢湖平原则为典型的河湖平原地貌。

3. 岩石类型: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区域内的岩石类型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

主要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等。

其中,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主要见于凤凰山地区;碎屑岩主要分布在麒麟山地区;火山岩则主要见于巢湖平原附近。

4. 矿产资源: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巢湖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

5. 野外技能: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质锤的敲击、岩石的肉眼鉴定、地质图的绘制等。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们对巢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及矿产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技能收获:实习期间,我们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野外工作能力。

3. 素质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巢湖实习报告后记

巢湖实习报告后记

巢湖实习报告后记历时一周的巢湖地质实习已告一段落,回顾这次实习过程,我感慨万分。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学这门学科。

首先,实习让我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之前,我对地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结构,识别各类岩石和化石。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地层划分、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地质构造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观察地质现象,还要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制地质图件。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动手实践机会。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图件。

这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对我今后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天气炎热、地形险峻等,但我们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勇往直前。

实习还让我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在巢湖地区,我们见到了各种奇特的地质地貌,如麒麟山山麓地层、凤凰山的地貌类型、马鞍山与平顶山的断层等。

这些地质现象让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使我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过程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陪伴。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每次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办法。

同时,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使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总之,这次巢湖地质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巢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巢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巢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巢湖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现状等,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二、实践背景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重要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巢湖市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巢湖市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巢湖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地点。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巢湖历史文化考察:我们参观了巢湖市博物馆,了解了巢湖的历史文化。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巢湖在古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巢湖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巢湖生态考察:我们深入巢湖周边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地,实地考察巢湖生态环境。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巢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2. 访谈调研(1)政府部门访谈:我们与巢湖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了解政府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座谈,我们认识到政府在推动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企业访谈:我们走访了巢湖市的一些企业,了解企业在环保、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

(3)社区居民访谈:我们与巢湖市社区居民进行了座谈,了解居民在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就业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居民对政府、企业、社区等方面的期望和诉求。

3. 实践总结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巢湖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巢湖市应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确保水质达标,保护生物多样性。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

安徽巢湖实习报告一、引言今年暑假,我有幸在安徽巢湖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巢湖的地理、环境、乡村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锻炼。

在本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的实习经历和所得到的收获。

二、实习背景巢湖位于安徽省,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全球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巢湖的生态环境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巢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有幸加入了一家专注于环境保护的非营利组织,参与了他们的实习项目。

三、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两个项目,分别是湖岸带生态修复和宣传工作。

首先是湖岸带生态修复项目。

巢湖湖岸带的生态环境一直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湖岸带的植被和动物,我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实地勘测和研究。

我们使用了无人机技术,对湖岸带的范围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基于研究结果,我们制定了湖岸带的生态修复方案,并参与了相关的实施工作。

通过种植湿地植物、修复湖岸边坡等方式,我们成功恢复了部分湖岸带的生态功能。

其次是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公众对巢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我负责撰写宣传材料,设计海报和展板,并在社区和学校进行了宣传讲座。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通过亲身参与湖岸带生态修复和宣传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差距,也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其次,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

最后,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巢湖的实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环保,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巢湖凤凰山地区暑期实践报告

巢湖凤凰山地区暑期实践报告

区域地质实习报告(巢湖凤凰山地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李健班级:10-地质工程(2)学号:2010103219成员:何怡海吕阿谈胡勇何龙宝张晓炫导老师:孙林华陈松马杰马艳平刘向红日期:2012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 3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 3 -二、实习要求...................................... - 3 -1.任务......................................... - 3 -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 3 -三、实习期间时间安排.............................. - 4 -四、实习必带工具.................................. - 4 - 第二章习区地质资料.................................. - 4 -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 - 4 -二、区域大致构造背景及演化........................ - 4 -三、地层发育特征.................................. - 5 -四、区域地质构造.................................. - 5 - 第三章实习记录...................................... - 5 -一、集体实习阶段:................................ - 5 -二、小组行动阶段:............................... - 16 -1、剖面图的绘制(16号—19号)................ - 16 -2、地质填图中点的测量......................... - 18 - 结束语.............................................. - 21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地质工程专业二年级野外实习是在一年级野外认识实习和二年级室内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大学阶段一次重要的、集中而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巢湖凤凰山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凤凰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进一步提高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于2021年10月对安徽巢湖凤凰山地区进行了地质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绘图分析等方法,对凤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实习目的:(1)巩固地质学基础知识,提高野外实践能力;(2)了解凤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等方面的特点;(3)掌握地质调查、绘图分析等基本技能。

2. 实习任务:(1)对凤凰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收集相关地质资料;(2)分析凤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等方面的特点;(3)绘制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4)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凤凰山地区位于巢湖市北部,地质构造复杂。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该地区以断裂构造为主,伴有褶皱构造。

主要断裂有凤凰山断裂、马家山断裂等,其中凤凰山断裂为逆冲断裂,马家山断裂为正断层。

2. 地层凤凰山地区地层较为齐全,自下而上依次为:(1)前寒武系:主要为变质岩,如片麻岩、片岩等;(2)寒武系:主要为碳酸盐岩,如灰岩、白云岩等;(3)奥陶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页岩等;(4)志留系:主要为砂岩、页岩、泥岩等;(5)泥盆系:主要为砂岩、页岩、泥岩等;(6)石炭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页岩等;(7)二叠系:主要为砂岩、页岩、泥岩等。

3. 岩性凤凰山地区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页岩等。

碳酸盐岩以灰岩、白云岩为主,砂岩以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为主,页岩以泥质页岩为主。

4. 地貌凤凰山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体起伏较大。

山体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2. 撰写实习报告,对凤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等方面进行总结;3. 提高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质实习报告(巢湖凤凰山地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李健班级:10-地质工程(2)学号:2010103219成员:何怡海吕阿谈胡勇何龙宝张晓炫导老师:孙林华陈松马杰马艳平刘向红日期:2012年9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 3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 3 -二、实习要求........................................ - 3 -1.任务............................................ - 3 -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 3 -三、实习期间时间安排................................ - 4 -四、实习必带工具.................................... - 4 - 第二章习区地质资料.................................. - 4 -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 - 4 -二、区域大致构造背景及演化.......................... - 4 -三、地层发育特征.................................... - 5 -四、区域地质构造.................................... - 5 - 第三章实习记录...................................... - 5 -一、集体实习阶段:.................................. - 5 -二、小组行动阶段:................................. - 17 -1、剖面图的绘制(16号—19号) ................... - 17 -2、地质填图中点的测量............................ - 19 - 结束语.............................................. - 21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地质工程专业二年级野外实习是在一年级野外认识实习和二年级室内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大学阶段一次重要的、集中而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实习以区域地质调查方法为重点,涉及众多的基础地质知识、技能和方法,如古生物学、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实际上这次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学习。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巩固并加深对已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地质事业,勇于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逐步掌握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将今论古等地质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习期间主要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掌握地质勘探、剖面测量、地质填图、数字填图和地质报告边学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要求1.任务使学生会识别并描述各种地质现象;掌握地质素描、信手剖面、实测剖面、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填图、GPS等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

对学生要求提交:(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2)、实测地质剖面2条(含剖面小结、记录本和记录纸);(3)、1/5万地形地质图1幅(以小组为单位,1*1km/组,含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图切剖面图);(4)、实习记录本一个;(5)、各小组提交一套野外实际材料图。

2.野外实习注意事项(1)野外实习期间,严禁下河或水库洗澡游泳。

(2)严禁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夜不归宿。

(3)野外工作严禁无故缺勤。

(4)严防因开矿爆破,滚石等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事故。

三、实习期间时间安排本次实习为其四周:8月8日——8月24日在校准备:8号——9号出发:10号路线勘探:11号——14号(勘查路线四条,由老师带队)休息一天:15号(去紫薇洞)实测剖面:16号——19号(分组行动,实测剖面2条)地质填图:20号——23号返校:24号注:实习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安排会因天气变化而改变四、实习必带工具地质锤、罗盘、放大镜、野外记录本、实习指导书、三角板、量角器、2H铅笔、橡皮、铅笔刀;根据个人情况准备:工作服、登山鞋、地质包、草帽、饭盒、水壶、专业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

第二章习区地质资料一、实习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实习区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巢湖市北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

以凤凰山为中心,南抵巢湖之滨,被达俞府大村,东到大小汤村。

该地区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水运以巢湖为中心,水轮、木帆船沿水运客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地质构造清晰适中,趁机地层出露较好,类型多样,自然矿产资源丰富。

巢湖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溶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等;工业较发达,主要以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

二、区域大致构造背景及演化安徽巢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大地构造位子处于扬子地块东北部的下扬子坳陷,西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地块相分隔,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其西南部与大别山带相毗邻。

在地层区划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三、地层发育特征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属于扬子江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

实习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

下-中志留统与中-下三叠统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其他地层依次分布在他们两侧。

四、区域地质构造实习区在中生代以前基本属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中生代以来,扬子板块周边的板块活动引起实习区发生较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扬子板块东部被活化,呈现活动陆缘的特点。

其中,晚三叠世苏鲁-大别山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引起了实习区地层强烈的褶皱变形及乙烯类的断裂构造。

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以及太平洋板块新生代以来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都对实习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导致中国东北部主体处于伸展背景,并伴有比较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

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活动,不仅将苏鲁-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明显错开,同时对该区玩三叠世期间形成的褶皱和断裂构成进一步改造,并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根据实习区褶皱所卷入的地层为震旦系至中三叠统,而侏罗系不整合覆盖于上古生界之上,推断褶皱构造应属于印支期南象运动的产物。

第三章实习记录一、集体实习阶段: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天气阴天路线一:基地—公路—凤凰山公墓—凤凰山与麒麟山交界处(鹅头崖)—凤凰山山脚—基地内容:观察鹅头崖断层特征,识别标志;观察上泥盆统五通组及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岩性特征及生物群和接触关系。

记录:点号:No.1鹅头崖(凰山与麒麟山交界处)点性:构造点,逆冲推覆构造。

任务:观察鹅头崖的断层的断面产状、断层厚度、断层角砾成分、结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胶结物成分;判断断层性质、派生构造、节理产状等。

位置:31°37.946' E:117°50.798' H:148m描述:该点处有一断层,根据断层裂隙及断层划痕初步判断为逆断层。

断面产状为334°∠60°,上盘为断层角砾岩,砾石以石英砂岩为主,磨圆较差,颗粒(砾石)较大,直径在10-25mm之间,产状为352°∠51°;下盘以石英砂岩以及五通组角砾岩为主,并且与断层接触的地方有挤压形成的小解理。

产状为130°∠43°,下盘有一明显的由层间滑脱形成的裂隙,方向垂直于断层断裂面。

裂隙接近断层处空寂较小,为12cm,远离断层面裂隙逐渐变大。

照片:断层点号:No.2(位于No.1南东的凤凰山脚下)点性:五通组与金陵组交界处任务:观察上泥盆统五通组和下石炭统金陵组岩性特征、接触关系以及化石群;讨论褐铁矿、耐火粘土的成因。

位置:31°37.883' E:117°50.949' H:112m描述:观察点的金陵组灰岩为灰黑色,岩层产状为126°∠42°。

该灰岩中含有大量的裂隙方解石,且含有很多的生物化石,如腕足类、石燕类等,推测该岩石沉积时有大量的生物生活在该地区,生物种类繁多,发现双眼皮构造。

照片:珊瑚化石双眼皮构造点号:No.3(位于No.2点南东的凤凰山山脚)点性:金陵组和高骊山组分界线位置:N:31°37.133′ E:117°51.978′ H:98m任务:主要观察下石炭统金陵组和高骊山组岩性的特征和接触关系。

描述:观察点处为高骊山组页岩,为紫红色页岩与灰绿色页岩相间形成,向北东向走5-10m为金陵组灰岩;另外,金陵组与高骊山组上方为中厚层金陵组灰岩,灰岩下方为厚约0.5m的一层砂岩,砂岩下方为页岩,此页岩为灰绿色,泛白色。

推测,此砂岩层为金陵组与高骊山组分界线,砂岩层产状为157°∠62°。

照片:紫红色页岩与黄绿色页岩相间黄绿色页岩点号:No.4点性:高骊山组与和州组分界位置:N:31°37.976′ E:117°51.616′ H:102m任务:观察下石炭统高骊山组与和州组岩性特征与接触关系描述:该观察点下部为高骊山组砂岩,上部为和州组;和州组可见岩石由西至东,是灰岩至泥岩的过渡,其中,有灰岩与泥岩相间的情况。

灰岩为灰黑色,其中夹有方解石条痕;泥岩为灰绿色,泛白;该观察点岩层为中薄层,实测岩层产状为135°∠50°;灰岩中含有大量的大颗粒的核,核便面上看似白色,成分暂时无法确定,但硬度较大,推测含SiO2及CaCO3很多。

点号:No.5点性: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之间的接触关系位置:31°38.033′E:117°51.109′H:69m任务:主要观察和州组、黄龙组及船山组的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以及和州祖灰岩和船山组灰岩中的化石。

描述:观察区可见和州组灰岩,该灰岩主要为炉渣状灰色灰岩,其中含有大量化石,化石以蜓类、珊瑚类、腕足类以及牙行刺为主;向东为黄龙组灰岩含有较高的CaCO3,肉红色,有亮晶,是工业中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再往东为船山组,该点船山组下部主要为黑色厚层微晶灰岩,上部主要是深灰色接近黑色的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