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课件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_24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
在“人口分布”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和“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以及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状况。
在学生进行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在“城市分布”这部分内容中,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及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2.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能够在新情景中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A.引言:上课、起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与大家共渡40分钟美好时光。
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剧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视剧《闯关东》的精彩片段,请大家欣赏。
(播放视频)奇怪!这么多人争着抢坐轮船,他们要到那里去?去干什么?“关”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过程。
这次移民让东北地区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请大家齐读目标(课件出示目标,教师板书课题)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人口分布有关的内容,如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大洲、地区、国家的人口分布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以及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提高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知识。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状况,认识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分布与经济、自然环境的关系。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分析其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原因。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认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等相关地图。
2.教学案例:收集典型的东北地区城市案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主要讲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学生在分析人口和城市分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统计数据,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关注区域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
2.难点:分析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数据,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和城市分布的规律。
3.案例分析法: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分布的原因。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统计数据和案例资料。
2.设计好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东北地区基本情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城市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说课稿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运用“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图和“东 北地区的面积与人 口统计”表,归纳 东北地区人口的分 布特点
运用“东北地 区城市与铁路 分布”图,归 纳东北地区城 市的分布特点 。
掌握本节教材所 渗透的学习区域 地理的一般方法 ,能够在新情境 中迁移运用
通过人口与城市 分布及影响因素 的学习,培养学 生正确的人地观 。
分布特点:中部南部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交通 分布特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交通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读图6-7、6-18,说一说,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 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 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实施二 民族分布探究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 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 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 的主要原因。
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二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探究三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1953年 (万人) 2010年
45.4 1190 3833
18.7 1133 2747
14.7 2039 4375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自主探究,进入新知
实施一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将人口和地形联系 起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影响人口分 布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地图上地理事 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 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 系。
目录
东北地区城市分布及各市、区、县人口数量

省市区/县常住人口辽宁沈阳沈河区81辽宁沈阳和平区94辽宁沈阳大东区94辽宁沈阳皇姑区95辽宁沈阳铁西区101辽宁沈阳苏家屯区62辽宁沈阳东陵区61辽宁沈阳沈北新区58辽宁沈阳于洪区55辽宁沈阳新民市89辽宁沈阳辽中县73辽宁沈阳康平县40辽宁沈阳法库县50辽宁大连中山区39辽宁大连甘井子区66辽宁大连金州新区112辽宁大连旅顺口区24辽宁大连瓦房店市105辽宁大连西岗区33辽宁大连普兰店市85辽宁大连庄河市93辽宁大连长海县10辽宁大连沙河口区63辽宁大连其它开发区57辽宁鞍山铁东区53辽宁鞍山铁西区32辽宁鞍山立山区45辽宁鞍山汤岗子新城10辽宁鞍山新技术产业开发6辽宁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5辽宁鞍山达道湾新城8辽宁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1辽宁鞍山海城市123辽宁鞍山台安县33辽宁鞍山岫岩48辽宁盘锦兴隆台区45辽宁盘锦双台子区22辽宁盘锦大洼县45辽宁盘锦盘山县32辽宁抚顺新抚区27辽宁抚顺东洲区32辽宁抚顺望花区37辽宁抚顺顺城区43辽宁抚顺抚顺县19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30辽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34辽宁本溪平山区33辽宁本溪溪湖区21辽宁本溪明山区33辽宁本溪南芬区8辽宁本溪本溪满族自治县29辽宁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30辽宁丹东元宝区19辽宁丹东振兴区41辽宁丹东振安区18东北地区辽宁丹东东港市61辽宁丹东凤城市59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43辽宁锦州太和区16辽宁锦州古塔区40辽宁锦州凌河区38辽宁锦州凌海市53辽宁锦州北镇市53辽宁锦州黑山县64辽宁锦州义县44辽宁锦州松山新区14辽宁锦州龙栖湾新区6辽宁营口站前区26辽宁营口西市区16辽宁营口鲅鱼圈区30辽宁营口老边区13辽宁营口大石桥市72辽宁营口盖州市73辽宁阜新海州区34辽宁阜新细河区20辽宁阜新太平区18辽宁阜新新邱区10辽宁阜新清河门区8辽宁阜新彰武县42辽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73辽宁辽阳白塔区21辽宁辽阳文圣区18辽宁辽阳宏伟区11辽宁辽阳弓长岭区9辽宁辽阳太子河区12辽宁辽阳灯塔市51辽宁辽阳辽阳县59辽宁铁岭银州区34辽宁铁岭清河区10辽宁铁岭调兵山市24辽宁铁岭开原市58辽宁铁岭铁岭县38辽宁铁岭昌图县103辽宁朝阳凌源市65辽宁朝阳北票市20辽宁朝阳建平县58辽宁朝阳喀左县42辽宁朝阳双塔区38辽宁朝阳龙城区18辽宁葫芦岛连山区66辽宁葫芦岛南票区20辽宁葫芦岛兴城市61辽宁葫芦岛绥中县62辽宁葫芦岛建昌县67吉林长春市南关区58吉林长春市宽城区48吉林长春市朝阳区71吉林长春市二道区48吉林长春市绿园区62吉林长春市双阳区36吉林长春市农安县108吉林长春市九台市80吉林长春市榆树市116吉林长春市德惠市88吉林吉林市昌邑区67吉林吉林市龙潭区53吉林吉林市船营区48吉林吉林市丰满区28吉林吉林市永吉县42吉林吉林市蛟河市47吉林吉林市桦甸市44吉林吉林市舒兰市66吉林吉林市磐石市53吉林四平市铁西区23吉林四平市铁东区26吉林四平市梨树县87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48吉林四平市公主岭市104吉林四平市双辽市40吉林辽源市龙山区28吉林辽源市西安区18吉林辽源市东丰县41吉林辽源市东辽县40吉林通化市东昌区31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区15吉林通化市通化县26吉林通化市柳河县38吉林通化市集安市24吉林通化市白山市131吉林通化市八道江区34吉林通化市抚松县31吉林通化市靖宇县14吉林通化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8吉林通化市江源县26吉林通化市临江市18吉林松原市宁江区54吉林松原市尔罗斯蒙古族自57吉林松原市长岭县63吉林松原市乾安县30吉林松原市扶余县73吉林白城市洮北区49吉林白城市镇赉县32吉林白城市通榆县35吉林白城市洮南市44吉林白城市大安市43吉林延边州延吉市43吉林延边州图们市13吉林延边州敦化市48吉林延边州珲春市21吉林延边州龙井市26吉林延边州和龙市22吉林延边州汪清县26吉林延边州安图县22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20黑龙江哈尔滨道理区69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105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69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区72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16黑龙江哈尔滨呼兰区62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65黑龙江哈尔滨双城市81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62黑龙江哈尔滨五常市98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40黑龙江哈尔滨方正县23黑龙江哈尔滨宾县62黑龙江哈尔滨巴彥县70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县27黑龙江哈尔滨通河县23黑龙江哈尔滨延寿县27黑龙江大庆萨尔图区26黑龙江大庆龙凤区16黑龙江大庆让胡路区38黑龙江大庆大同区25黑龙江大庆红岗区17黑龙江大庆肇州县44黑龙江大庆肇源县45黑龙江大庆林甸县27黑龙江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25黑龙江绥化北林区89黑龙江绥化安达市52黑龙江绥化肇东市93黑龙江绥化海伦市84黑龙江绥化望奎县50黑龙江绥化兰西县52黑龙江绥化青冈县46黑龙江绥化庆安县41黑龙江绥化明水县36黑龙江绥化绥棱县33黑龙江伊春伊春区15黑龙江伊春南岔区14黑龙江伊春友好区7黑龙江伊春西林区5黑龙江伊春翠峦区5黑龙江伊春新青区5黑龙江伊春美溪区5黑龙江伊春金山屯区5黑龙江伊春五营区4黑龙江伊春乌马河区4黑龙江伊春汤旺河区4黑龙江伊春带岭区4黑龙江伊春乌伊岭区3黑龙江伊春红星区3黑龙江伊春上甘岭区2黑龙江伊春铁力市39黑龙江伊春嘉荫县8黑龙江佳木斯前进区16黑龙江佳木斯向阳区17黑龙江佳木斯东风区10黑龙江佳木斯郊区45黑龙江佳木斯同江市17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市45黑龙江佳木斯桦南县44黑龙江佳木斯桦川县22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27黑龙江佳木斯抚远县11黑龙江双鸭山尖山区35黑龙江双鸭山岭东区9黑龙江双鸭山四方台区7黑龙江双鸭山宝山区13黑龙江双鸭山集贤县31黑龙江双鸭山友谊县13黑龙江双鸭山宝清县42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14黑龙江七台河桃山区16黑龙江七台河新兴区20黑龙江七台河茄子河区14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37黑龙江鸡西鸡冠区33黑龙江鸡西恒山区18黑龙江鸡西滴道区12黑龙江鸡西梨树区9黑龙江鸡西城子河区15黑龙江鸡西麻山区4黑龙江鸡西虎林市30黑龙江鸡西密山市43黑龙江鸡西鸡东县30黑龙江牡丹江爱民区27黑龙江牡丹江东安区19黑龙江牡丹江阳明区25黑龙江牡丹江西安区21黑龙江牡丹江绥芬河市6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44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44黑龙江牡丹江穆棱市30黑龙江牡丹江林口县45黑龙江牡丹江东宁县21黑龙江齐齐哈尔建华区22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沙区30黑龙江齐齐哈尔铁锋区30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区9黑龙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27黑龙江齐齐哈尔碾子山区8黑龙江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17黑龙江齐齐哈尔讷河市64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60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县49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32黑龙江齐齐哈尔甘南县38黑龙江齐齐哈尔富裕县28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县46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28黑龙江齐齐哈尔拜泉县55。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

闯关东 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
精选2021版课件
4
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
精选2021版课件
5精选2021版课件6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 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 族、鄂温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 广, 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满族的旗装 —— 民国的旗袍 鄂伦春含义: 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赫 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主的民族。赫哲人 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 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
(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
—绥芬河)沿线地区。
精选2021版课件
9
哈尔滨: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是重要的
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
联系。
长春: 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
汽车制造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
沈阳: 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 些?
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 地区,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 口较为稠密。
地形、气候、交通等
精选2021版课件
3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工业和交通 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 下, 山区人口偏少, 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一下, 属 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精选2021版课件
10
精选2021版课件
11
谢谢观看!
精选2021版课件
12
精选2021版课件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课件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 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工 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
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 北地区的移民过程。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C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2.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D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3.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B )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读图6—20 找出东北地区主要少数
民族,并说出其主要的分 布区域。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主要少数民族 1、主要少数民族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 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赫哲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 民族。 2、少数民族的分布
9.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
平原:A ,B ,C 。
铁路线:D ,E ,F 。
城市:M ,N ,O ,P 。
(2)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
在 平原和 平原。
(3)图中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和交通枢纽是 。
长春
哈尔滨
沈阳
鞍山
大连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城市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
《东北三省》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高”
农作物商品率高、机械 化水平高、单产高。
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3 商品粮基地
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280万公 顷、林地92万公顷、草地36万公 顷,共计有牧场113个。垦区每 年可产粮食400多亿斤,提供商 品量380亿斤,可保证1.2亿人口 一年的粮食需求。
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4 畜产品基地
东北三省畜牧业主要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你知道什么是农耕区畜牧业吗?
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大量供应全国各地。
畜牧业发达,成为重要的畜产品基地
答案提示: 东北平原发达的种植业,为农耕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畜牧业发达。
5 林区经济
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活动探究2
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 列任务: 1.说说东北说出东北林区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 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 2.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发展东北林区经济。
C.甜菜、荔枝、春小麦、大豆
D.花生、亚麻、甜菜、大豆
当堂练习
4.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 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衰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 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材料二:东北地区图。 (1)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土地肥沃,该地区有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__三__江____平原和_松__嫩____平原。受气 候影响,农业耕作制度是 ___一__年__一__熟__。 (3)东北的大__兴__安__岭_、小__兴__安__岭__、长__白__山__脉__ 山地,是 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有“森林资源的宝库”之 称。大面积砍伐森林,将导致____水__土__流__失_,使农业 生态环境恶化。
5 林区经济
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PPT优质教学课件

第二节 东北三省
第1课时
课程引入
谈谈你所知 道的东北三省。
1 范围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东北三省包括: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2 地理位置
了解地理位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01
经纬度位置
03
邻国1位置
02
海陆位置
2 地理位置
118°E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53°N
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大量供应全国各地。
畜牧业发达,成为重要的畜产品基地
答案提示: 东北平原发达的种植业,为农耕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畜牧业发达。
5 林区经济
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活动探究2
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 列任务: 1.说说东北说出东北林区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 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 2.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发展东北林区经济。
温带季风气候
图2-2-11 哈尔滨、北京、银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4
气候特征
分析东北三省气候特征的原因。
气候主要特点:_冷__湿___
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1)_纬__度__高___
(2)_紧__邻__亚__洲__北__部__的__冬__季__风__源__地_
(3)_蒸__发__微__弱__,__气__候__湿__润__
东北( A)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2. 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A )
A. 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本次导学案将重点探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分布特点,帮助同砚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发展状况。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2. 了解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3. 掌握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三、进修内容1. 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2.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3. 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四、进修步骤1. 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特点a. 东北地区的人口总量约为X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X%;b. 东北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人口比例较低;c.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较为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
2. 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及特点a. 哈尔滨: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工业和农业发达,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b. 大连:东北地区的国际化城市,拥有重要的港口和航运业;c. 沈阳: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业发达,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3. 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a. 经济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发展较快;b. 政策导向:政府政策对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一定影响,如城市化政策、人口政策等;c. 区位优势: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 选择一个东北地区的城市,比如哈尔滨、大连或沈阳,分析其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六、课后作业1. 以《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为题,写一篇500字的短文,总结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 收集一些关于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的数据资料,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做一份简要报告。
七、拓展延伸1. 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徙情况及其影响;2. 钻研东北地区城市化经过中的问题与挑战。
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是本册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城市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三个部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理分区等基本知识,对我国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地理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实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北地区的地图、城市分布图等相关教学素材。
2.收集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实例资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图和城市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城市分布特征。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 人口概况东北地区是指中国境内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个省份,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东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定居和发展。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为约1.0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6%。
其中,辽宁省人口最多,约占东北地区总人口的45%,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人口相对较少。
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大部分人口聚集在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等主要城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等城市。
2. 城市分布2.1 辽宁省辽宁省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主要城市包括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等。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
大连市位于辽宁半岛的南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2.2 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和工业省份。
主要城市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2.3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的最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主要城市包括哈尔滨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等。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和文化中心。
3. 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尤其是沈阳市、大连市、哈尔滨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这些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定居。
不过,城市化进程也面临一些问题。
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以适应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4.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完整版)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满族
朝鲜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1.主要少数民族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 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 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 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其中 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 多的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的分布
东北地区满族分布广泛;蒙古 族分布在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 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两侧; 鄂温克族分布在西北端;鄂伦春族 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 平原。
沈阳故宫有古建筑90余幢,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 宫的皇宫建筑群。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 业以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 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 果戈理大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 底蕴。
“野鸡飞进饭锅里”正因为大雪把 野鸡逼出山,逼进人们居住的村落里, 才有可能发生野鸡飞进饭锅里的奇观。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描绘了当年东北古朴、丰饶的自然风 貌,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怀念。
城市分部 东北三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城市分布
读图,找出哈尔滨、大 庆、齐齐哈尔、绥芬河、 长春、吉林、图们、沈阳、 大连、鞍山、丹东等城市, 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 特点。
农耕和工业。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
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
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
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
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 习题课件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6.如果在东北地区发展旅游业,下列 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C ) A.山珍食材小吃店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木屋畅饮酥油茶 D.林海设营觅野踪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4广东佛山模拟] 2022年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结果表明,东北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流出人 口目的地按比重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山东、北京、河北、天 津、广东、上海和内蒙古等七个省(区、市),在分布格局上 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下面为东北地区2006—2022年常住 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图示北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
因是( C )
①地势崎岖
②气候严寒
③交通不便
④水源短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知识点2 城市分布
读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完成3~ 4题。 3.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 ) 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地区 C.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7.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B )
A.波动下降 B.先增后减 C.波动上升 D.先减后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点拨:2012年之前,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年增长量均大于0, 说明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增加, 2012年之后常住人口年增长量为负值,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 量在逐年减少,B正确。
湘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嫩平原
辽 河 平 原
三江平原
想一想,影响 人口分布的因素主 要有哪些?
①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②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
③交通条件
④经济发达程度
⑤资源分布状况 ⑥工业布局等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 河 平 原
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32内容和图6-20,结合 地图册P18东北地形区图,完成下列 内容:(看谁找的又快有准)
(满分 35分 )
要求:认真、仔细、快速、独立答卷,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不均匀;多;多;松嫩;辽河;少 2、满;朝鲜;满 3、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9分)
C; B ; C ; B ; B ; D ; A ; B ; C
营业里程 设计时速 全线用时
921公里 350km/h 3.5h
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
-40℃左右
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05cm
宁夏铁路网与 东北铁路网
○ 中卫
3、工业特点
哈尔滨是东北地 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___机__械___、__医__药____、 食品、__石__油__化__学__、 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 工业比较突出。通过 滨州——滨绥线与俄罗 斯保持广泛联系。
3、工业特点
长春是东北地区中 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 著名的 汽车制造 基地, 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 的规模。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3、工业特点
沈阳是东北地
区最大的综合性中
心城市和
,
工业交以通枢纽 、
___重__型__机_械_著称。也
是有国色家金属历史文化名
城。
北京故宫 台北故宫
当堂训练
时间:10分钟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归纳其人口的 分布特点。 2、会通过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图了解其主 要民族的位置分布。 3、能运用东北地区城市分布图归纳其城市的 分布特点。
读图,说一说,东北 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 千米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_中__部__,_南__部__;人口密度小 于1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__山__区__。
读图,找出哈尔滨、 大庆、齐齐哈尔、绥芬 河、长春、吉林、图们、 沈阳、大连、鞍山、丹 东等城市。
东北主要城市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铁路线地区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铁 路干线——
滨洲线 (哈尔滨——满洲里) 滨绥线 (哈尔滨——绥芬河) 哈大线 (哈尔滨——大连) 京哈线 (北京——哈尔滨)
哈大高铁是中国首条、也是世界上 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寒地区的高速 铁路。
1、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 2、东北地区分布比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 民族是 满族 。 3、说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位置。
时间:4分钟材P33-34内容,读P34图6-23,完成下列 问题。(认真仔细,相信自己) 1、教材P35活动第1题。(圈在图6-23上) 2、以哈尔滨为中心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线。 3、说说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