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深化改革看旅游业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旅游业的核心战略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中国旅游发展战略——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旅游业的核心战略
在 新 时代 的伟 大征 程 中 ,我 国旅 游业 的发 展 大 有 可为 。发展 旅 游 业是 精 准扶 贫 的重要 举 措 , 助 力全面小康社会 的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 山,旅游业是绿 色发展 的强大支撑 ;作为现代服 务 业 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发展 旅 游 业是 优化 经济 结构 的 重要 内容 ;旅 游业是 新 时代 人 民 美好 生活 需 求 的主要 增 长点 ,是 扩 大 国 内消 费 、转换 经济 发展 动 力的 广 阔蓝 海 ;旅 游业 还是 实施 乡村 振 兴 战 略 的重要 抓 手 ,是 城 市 与 乡村 和谐 共 存 、融合 发展 的 天然 纽 带 。 总之 ,旅 游 业是 满足人00006)
Doi:10.3969 ̄.issn.1002—5006.2018.10.001
改革开 放 40年 来 ,中国旅 游业 发展 最 突 出的一 条 主 线就 是 ,旅 游 业 的发 展 战 略 总是 自觉对 应 国家 战 略 。 改革 开 放 之初 ,在 总设 计 师邓 小 平 的直 接 关 注 之下 ,旅 游业配合 改革开放 ,做 出了积极 贡献 。 当时,南有广 州 白天鹅宾馆 ,北有北京建 国饭店,这 两个 合 资企 业 的建 立 ,打 破 了生 产要 素严 重 固化 的 计 划 经 济 弊 端 ,实现 了旅 游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窗 口行 业 ,引领 改革 开放 的作 用 。此 后 ,在 加入 WTO、扩 大 内需 、调 整 产 业结 构 等 重大 国家 战 略 中,旅 游 业 都 发 挥 了重要作 用 。
旅 游 学 刊 第 33卷 2018年 第 10期
二 、当前全 面深 化 改革 要解 决 的核 心 问题 中 国走 的是 一条 渐进 式 改革 的道 路 ,渐进 式 改 革 的特 点就 是 要 不 断修 正 既 有对 经 济 的 管理 方 式 , 不 断解放 生产力 ,以便“让市场在资源分配 中发挥 决 定 性 作 用 ”。 如 同任 何 一个 经 济体 的发 展 一 样 , 渐 进 式 改 革 中 的经济 体 也 必须 制定 各 项 法 规条 例 , 以保 障经 济体 的正 常运 行 。但在 渐进 式 改革 中,又 必 须 不 断 更 新 法 规 条 例 ,以适 应 不 断 发 展 的需 要 。 然 而 ,任 何 法规 条 例 一 旦发 布 ,其 自身就 会 有 一 种 延 续 下 去 、固定 不 变 的 强 大 动 力 。 因此 ,突破 现 有 不 合 适 的体 制 机 制 和 法 规 条 例 成 为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核 心 问题 。 从 这 个 意义 上 看 ,正 如 吴 晓波 所 说 , 所有 的改革 都是 从违 法 开始 的。 事 实 上 ,截 止 到 2013年 11月 月底 ,我 国各 大 部 委 出 台的 法规 、规 章 、办 法 、意 见 等 文件 7767部 ,这 些 文 件 相 当 一部 分 已经从 制定 最 初 的促 进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为 经 济 发 展 保 驾 护 航 ,逐 步 成 为 阻碍 市场 经 济 发展 的障 碍 。 因为 ,这 些法 规条 例 大都 是 阶段 性 文 件 ,越 早制 定 的越 不 能适 应 当前 市场 发 展 的 需 要 。但 这 些 法 规条 例 改动 难度 相 当大 ,这 与背 后 的 部 门利 益 相 关 ,甚 至 与 背后 的寻 租 相 关 ,正是 部 门 利 益作 祟 ,阻碍 这 些法 规条 例 的修订 、废 除 。 因此 ,习近 平 同志提 出 ,必须 要 “攻 克体 制机 制 上 的顽瘴 痼 疾 ,突破 利 益 固化 的藩 篱”,当前 相 当一 部 分 法律 和 法 规 需 要更 新 ,以符 合 市场 经济 发 展 的 需 要 。但 如果 直接 处 理 如 此 庞 大 而 繁 杂 的 法律 法 规 办 法 意 见 ,按 程序 要 清理 、废 止 、修 改 、起 草 、分 讨 论 、立 法排 队 、提 交 人 大 、开 会辩 论 、大会 通 过 ,仅 此 一 项 ,短 则 十 年 ,长 则 二 三十 年 ,甚 至 更 长 ,这 根本 不符合十八届 三中全会提 出的改革 以2020年 为第 一 期 的 目标 。更 为重要 的是 ,决不 能简单 凭空修 改废 除这 些 法 规条 例 ,必须 在 市 场 经济 的实 践 中甄 别 审 定 。 因此 ,全 面 深化 改革 必须找 到适 当的突破 口。 三 、旅 游 业 助 力全 面 深 化 改 革 必 须 解 决 三 大 难题 在 改 革 元 年 的 2014年 ,国务 院 出 台 了 31号 文 件 《关 于旅 游 业 改 革发 展 的 若干 意 见》,显 然是 希 望 把 旅 游 业 作 为 全 面 深 化 改革 的 突破 口。 旅 游 业 作 为 市场 化 程度 最 高 的行 业 ,其 内部 制 约 几 乎 为零 , 但 同样受到外部各项法规条例 的制约,因此旅游业 的 改革 是具 有 全 局 带 动 引领 性 的改革 。然 而 ,此 次 旅 游 业 服 务全 面 深 化 改革 ,由于 必须 针 对各 级 政 府 管理 固化 的顽 瘴 痼 疾 ,以及 因此形 成 的利 益 固化 的 藩 篱 ,因此难度 比 改革 开放 之初 大得 多。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摘要】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然后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详细探讨了国内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后的旅游管理体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未来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内旅游管理体制、发展现状、改革背景、研究意义、历史演变、主要特点、存在问题、改革内容、改革措施、效果、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在这一背景下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体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国家旅游局、地方旅游局、旅游协会等多个部门和组织。

这些机构在旅游市场的监管、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了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与此国内旅游管理体制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

为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旅游管理政策和制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旅游法》的颁布实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等都为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和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旅游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完善,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国内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传统的旅游管理体制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包括:管理体制滞后、职责不明确、管理部门重叠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演变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演变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演变及启示作者:谢正发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6期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发展的轨迹,概括出产业定位日趋明确、产业管制逐步松动、产业思路不断拓展的政策演变趋势,从产业化的高度,提出历史启示。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演变趋势;启示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消费方式,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旅游业从散、弱、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纵观其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与产业政策演变密切相关。

基本上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全面深化三个阶段。

一、1978~1991年的萌芽阶段:旅游产业的提出与地位的确立1981年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领导小组,1986年改为旅游协调小组。

1988年,国务院将旅游协调小组撤销,成立了国家旅游事业委员会。

此外,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于1982年变更为国家旅游局。

随后,国家旅游局和国旅总社不再一同办公。

国家旅游局不再直接进行接待或者负责组建旅行团,国旅总社实行企业化管理。

管理机构名称和职责变化,逐步由政府主管的行政职能向政府主导的事业化、企业化转变。

在1981年3月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稳步前进”的旅游发展方针,并确立了旅游管理体制的原则,即“统一领导,分散经营”,要求在政策、制度、规划、协调和纪律这五个方面高度统一。

同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明确要进一步发展旅游。

1984 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几个问题的报告》,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旅游业比较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

同年,我国旅游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体制变革,由领导型职能改为服务型职能、由政治性转为经济性、从独家经营模式到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模式、由原来的封闭式等客上门转变为开放式经营。

1985年初,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我国将以“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统一对外”作为旅游管理体制原则。

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

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

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制度松绑、市场活力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证据概述:旅游业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来,中国不仅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松绑和市场活力激发的改革,以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这些改革措施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举证明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制度松绑的改革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旨在打破过去的行政垄断以及政府职能过于强大的局面,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

在旅游业方面,这一改革使得私人企业能够更加自由地进入市场,并独立经营。

举例来说,过去只有国有企业才能经营旅游景区,但现在私人企业也能够通过招标等方式获得景区运营权。

这种制度松绑的改革使得旅游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各类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和价格制定。

同时,这也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 市场活力激发的改革除了制度松绑,中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活力激发的改革,为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加强了对景区质量的监管,推动景区提质升级,提高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尤其是在旅游科技领域,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这些市场活力激发的改革带来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提升景区质量和游客体验,中国的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好的声誉,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创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升级和转型。

第三部分: 旅游经济发展的证据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松绑和市场活力激发的效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例,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54.7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5.9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

这些数据显示出中国旅游业的强劲增长势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就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二、主要任务(四)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712014年10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今年8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此次意见的出台,有望为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多方面问题提供突破口,可以预见,旅游业将会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并且推进旅游业改革,也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3年,中国人均出游为2.5次,这一数字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10次左右的年人均出游次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旅游业兴起时间不长,大众旅游的时代才刚来临,人们对旅游有强劲的需求。

自1978年中国旅游业从外事接待工作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经过了萌芽、探索、转型、整合、井喷式发展后,中国的旅游业完成了从第一代雏形旅游向第二代、第三代深度旅游的华丽转身。

何为是第一代旅游?笔者认为,第一代旅游是观光游,这一时期的旅游内容主要包括名山、名水、岩洞、瀑布、公园、动物园、历史古迹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是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低质化,游客中普遍流传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就是典型的写照,这种两三天的短程游纯属走马观花的模式,游客往往享受不到身心愉悦的乐趣,导致很多人觉得旅游比上班还累,并且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不高,盈利方式过于局限,往往仅通过门票收取及光观车费用实现盈利,带动不了消费,不能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第一代旅游只能提供行、游、娱三个功能,产品过于单一不够丰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视野的扩大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单一产品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将逐年下降。

第二代旅游是体验游,目前大部分景区都采取这样的旅游模式,即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体验游。

通过改变功能增加产品实现更多的盈利方式,把酒店、商业植入旅游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收益。

旅游业工作总结7篇

旅游业工作总结7篇

旅游业工作总结7篇篇1==========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本文将对我过去一段时间在旅游业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旅游消费不断升级。

2. 旅游产品创新丰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

各类主题旅游、特色旅游、休闲旅游等产品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景区配套设施、交通设施等不断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通过培训、引进人才等措施,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同时,智能化旅游的发展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1. 旅游资源配置不合理在一些热门旅游地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景点拥堵、环境破坏等问题。

同时,一些冷门地区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2.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一些地区的旅游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缺乏特色和亮点,难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 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整体上旅游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服务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管。

4. 旅游安全保障不足部分地区在旅游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如景区安全设施不完善、应急预案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三、建议与对策---------1. 优化旅游资源配量建议政府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分配旅游资源,避免过度开发。

同时,可以引导投资者关注冷门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2. 创新旅游产品建议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开发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演变及规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演变及规律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34卷2019年第1期增长的循环互动过程。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强烈的动态性特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全域旅游等更是推动了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其内生发展能力。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业发展经验再一次说明,市场化取向的发展进程需要匹配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体系。

我国旅游业发展是在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展开的,由此,中国旅游业发展有着较强的政治经济学综合考量,其发展过程必然带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相关的中国特色。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了改革、旅游业发展与民生之间的关系,这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国道路的核心经验。

从未来发展看,以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制度框架、产业体系、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第一作者系该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系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8-12-10)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演变及规律查建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00)Doi:10.19765/ki.1002-5006.2019.01.003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看来,以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增加和以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制度为代表的生产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经济发展超过一定阶段之后,生产率改善将成为维系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而迈入新常态的当下中国即是如此。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综合产业部门,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或超前或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不断嵌入中国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

由此,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定位亦不断地被调试与提升。

特别是步入新常态以来,在经历了大水漫灌式的资本涌入与遍地开花式的旅游开发以后,中国旅游业也正在进行自身的变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旅游业所面临的新命题。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情况汇报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情况汇报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自去年我局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市委、区委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我们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方案。

2. 深入调研,找准改革切入点。

我们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对文化、广电和旅游三个领域进行了重点改革。

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改革举措。

我们根据改革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在文化领域,我们取消了行政审批制度,实行备案制,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业服务效率。

在广电领域,我们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推动了广电业务的跨界融合。

在旅游领域,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扶贫政策,提升了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4. 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改革落地。

我们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进度督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等方式,及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

同时,我们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优化改革措施。

二、工作计划情况汇报下面,我向您汇报一下我们今年的改革工作计划:1.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将继续保持改革领导小组的稳定运行,明确各个部门的任务和职责,注重协调工作进展,推动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 加快推进文化领域改革。

继续完善备案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业服务效率。

加强文艺创作和演出市场监管,促进文化和艺术作品的多样化发展。

3. 推进广电行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推动广电业务的融合发展。

完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提升覆盖范围和清晰度。

4. 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

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根据计划安排,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调研组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企业,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积极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深化改革,科学谋划,着力推动全域旅游。

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切实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先后编制完成了《xx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xx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全面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了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工作,推进了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将今年确立为全域旅游启动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启动大会,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优化产品,打造品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突出特色、开发精品为原则,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沁河流域古堡人文景观群、以王莽岭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景观群、以炎帝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区以及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目前,我市共有A级景区20处,星级饭店x家,旅行社x家。

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x万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约x万人。

全市开发旅游的乡村共有x个,农家餐馆x家,农家宾馆x家,床位x余支,旅游商品经营店xx家。

xx年1-8月份,全市商业住宿设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xx人次,同比增长6.5%;旅游外汇收入xx万美元,同比增长7.42%;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xx万人次,同比增长24.44%,国内旅游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4.88%;实现旅游总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4.90%。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

DOI:10.19995/10-1617/F7.2024.09.031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王欣慈(青岛市市北区个体私营经济和农贸市场发展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摘 要:本文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结束后,我国旅游业迅速复苏,旅游行业也迎来了新变化:旅游企业优胜劣汰,产品服务迭代升级;旅游者的决策周期缩短,人们更倾向选择放松身心类的旅游产品;近程游、自驾游成为主力,小众旅游目的地兴起;民宿行业蓬勃发展,多元化住宿方式并存;城市IP、“演艺经济”、节庆赛事成为行业新亮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消费趋势凸显。

同时,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效率。

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成为未来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型旅游产品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注重社交媒体、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有力推动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虚拟仿真、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旅游业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升级;近程游;自驾游;民宿;城市IP;演艺经济;智能化服务本文索引:王欣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J].商展经济,2024(09):031-034.中图分类号:F592;F402.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一直以来,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通过综合分析全球185个国家及25个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及就业的影响后得出,2018年全球旅游业带来了3.19亿个就业机会,占全球就业总量的10%,为全球GDP贡献了10.4%。

以中国市场为例,仅住宿业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机会[1]。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在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支出方面增长强劲,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高达2770亿美元[2]。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中国出境旅游支出在2020年会达到3150亿美元[3],但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疫情作为特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全球,终结了全球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蓬勃发展半个多世纪的旅游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改革已成为当前旅游行业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方案旨在全面深化旅游改革,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们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我们将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同时,加强旅游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旅游行业,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我们将加强旅游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同时,加强对外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华旅游,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全面深化旅游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这一方案,不断完善旅游政策,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旅游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说白了就是咱们这个时候在干啥活儿,有啥玄机。

俗话说,“改革开放两条腿走路”,可见改革和开放绝对是越走越紧的搭档。

现在时局发展迅猛,提起改革开放,简直像是提你喝一口热水,往肚子里灌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首先,这个新时代嘛,改革的内涵可不是喝口凉水那么简单,是全方位的、深入骨髓的,真可谓是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以前的改革,可能就是“新”字一撇,礼成可燕;但是这次的改革,那是掰手指头都数不完,庞大的体系、深远的影响,闹心的事情真是一个接一个。

为了拉齐队伍众志成城,咱们还搞了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不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顿饭,都戴顶帽子,个个闷声不响也不敢逃跑,不愿意投身改革的都会被黑社会势力收编。

深化改革,顾名思义就是深得就像植根土里一样,得一脚踏进坑里,求得探底牛逼。

有了改革的硬核基础,就该扯开裤子,搞起开放的乐子。

扩大开放,就像开家大型KTV,不管你唱功好不好,都可以大声喊出来。

开放就是往外扩张,像炸开包子一样,里面饺子饱满,外面馅儿八宝杂粮。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改革开放是各行各业都要搞的,反正不管是旅游业还是饲养业,都应该参与其中。

让小老百姓也能分享这些好处,大家都能过得去、过得好,这才叫做真正的改革,真正的开放。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改革开放是各行各业都要搞的,反正不管是旅游业还是饲养业,都应该参与其中。

让小老百姓也能分享这些好处,大家都能过得去、过得好,这才叫做真正的改革,真正的开放。

总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就是想办法让咱们过得更好,让大家都开开心心,不愁吃穿不愁住。

不管是深化还是扩大,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为了带领我们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就像一块块拼图,慢慢拼凑,最后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希望我们能够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时代、新方向与新思维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时代、新方向与新思维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时代、新方向与新思维作者:张玉静林淼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02期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历史时代,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暂时落后之间的矛盾,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努力打造旅游业之幸福产业建设、积极开创“旅游+”新时代,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历史新征程,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深化改革、精品意识和创新建设成为迈入旅游业新方向的新思维。

关键词:现代旅游业;新时代;新方向;新思维一、新时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走入了中华强国之途,“逐步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同样迎来了新时代,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着新的主要矛盾和建设征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必须抓住新机遇,开辟新方向,转换新思维。

1. 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即进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业新时代,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最后进入到了“强”的历史阶段。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更加注重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

旅游业天然对应着人民的这一需求,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寻求愉悦体验的生活经历,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业成为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产业,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的机遇。

第一,新市场。

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人均GDP已达5.4万元,人均GDP超过8 000美元,中国人民已经“富起来”,已经“强起来”,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旅游市场。

报告提到,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彼时,旅游需求成为人民的日常需求,更大、更强、品质更高的旅游市场将成为旅游业面临的新市场和新环境。

旅游业新发展之六大新常态

旅游业新发展之六大新常态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激发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4年8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1号文件”)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为指导思想,重点放在了“改革发展”上,这切中了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

新常态既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包括旅游业发展自身的新常态。

这里只谈旅游发展的6个新常态。

新常态1:从业内融合到跨界融合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已经并将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剂的作用,给其他产业带去新的市场、新的方向和新的商业生命周期。

旅游业也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汲取了全新的运作模式、经营理念和资本力量。

旅游领域内之所以能够打破传统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盈利模式,形成类似于“羊毛出在牛身上”之类的创新,其根本就在于产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产业间的跨界融合。

不过,目前更多的跨界融合力量是来自于市场的自发,政府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质性推动还较为薄弱,尤其是各地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用于激励旅游业跨界融合的政策手段很有限。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旅游系统内部的改革空间是比较有限的,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将政府让权于市场;尽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加快推进改革,但客观而言,更多的改革可能在于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系统外部门的放权。

新常态2:从技术渗透到技术人本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是近些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象,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

这些技术之所以能够给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模式,更多在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全新的消费者,正是这些“80后”“90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和禀赋变迁,成就了创新企业,推动了旅游业的变革发展。

通过对31号文件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发现,31号文件是一份实实在在重视需求、以需求为中心的重要文件。

不过,任何技术的渗透都不构成智慧旅游的全部,只有把技术的智慧和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旅游的宏伟目标。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敦煌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文件要求,现对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具体工作进行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机遇,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富民强市”发展主题和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动力,以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为重点,努力把敦煌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的龙头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努力在甘肃旅游产业强省建设中凸显特殊地位,发挥特殊作用。

二、任务分工(一)推进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积极协调省旅游局、国家旅游局,争取将敦煌列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责任领导:杨兴蓉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责任人:姜建宏完成时限: 12月31日完成程度:争取国家旅游局将敦煌列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2、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敦煌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为敦煌在旅游体制机制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和推进措施。

责任领导:杨兴蓉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责任人:姜建宏完成时限: 12月31日完成程度:《关于争取敦煌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报告》获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批准,在敦煌市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大景区建设,敦煌机场、航线航班、航空口岸建设等共10个方面给予敦煌市政策支持。

3、用足用好特许下放的市(州)一级权限。

责任领导:孙雪虎责任部门:监督管理室责任人:项阳完成时限: 6月30日完成程度:协调省旅游局将3A级旅游景区评定、复核及相关工作和旅行社设立审批及有关备案事项,正式授予敦煌市,使敦煌市和14个市(州)享有同等权限。

4、全力推进鸣沙山月牙泉智慧景区建设。

责任领导:刘玲责任部门:智慧旅游公司责任人:刘晓峰完成时限: 12月31日完成程度:完成以电子自助导览和语音导览相结合的综合导览系统,升级改造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以景区环境实时检测、数字化智能播放和LED大屏信息发布等为特征的智慧景区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力争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发展成为全国一流智慧旅游景区。

2023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

2023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

2023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____年景区旅游体制改革方案一、前言____年是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旅游业发展迎来的新机遇之年。

为了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国决定对景区旅游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本方案旨在通过改革,逐步解决目前景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完善的景区旅游体制,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二、改革目标1.优化景区旅游资源配置,加强对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利用效益;2.建立健全景区旅游市场体系,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3.完善景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景区管理能力和监管力度;4.提升景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三、改革方案1.优化景区资源配置(1)加强对全国重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并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景区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2)推进景区地区的资源整合,促进景区联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创新;(3)加强景区规划和建设管理,严格控制新建景区的数量和规模,合理规划景区的布局和功能结构。

2.建立健全景区旅游市场体系(1)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鼓励旅游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2)加强景区旅游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体验;(3)推动景区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竞争,促进政府、企业和游客的多方共赢。

3.完善景区旅游管理体制(1)建立健全景区旅游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景区的综合管理和服务;(2)加强对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3)建立健全景区投诉处理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保护游客合法权益。

4.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1)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从“大众性”向“特色性”转变,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2)加大对旅游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业的智能化发展;(3)鼓励旅游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出境旅游市场。

四、改革保障1.加强政策支持(1)制定景区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建立专项资金扶持机制,用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维护和宣传;(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景区旅游管理和服务的经费需求。

旅游行业的未来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革

旅游行业的未来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革

旅游行业的未来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革旅游行业的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随着全球的互联互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挑战,旅游行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进行必要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变革,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旅游业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亟需转型为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

未来,旅游业应重视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倡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

二、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旅游业也不例外。

未来,旅游行业将更加依赖科技创新,提供更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例如,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旅游需求和优化旅游线路。

同时,在旅游目的地,智能化的导览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无人机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个性化和定制化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增加,旅游行业也需要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未来,旅游业将更加重视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定制化的旅游体验。

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与其他相关行业合作,打造旅游+的创新模式,如旅游+美食、旅游+健康等,进一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价值。

四、多元化和全球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旅游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旅游行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全球化。

旅游企业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市场开拓,开展跨境旅游合作,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同时,旅游产品也应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包括丰富的旅游主题和活动、多样化的住宿和交通选择等。

五、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从产业附加值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

从产业附加值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变迁

旅游学刊第34卷2019年第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4No.12019济增长假说研究贡献了来自中国的学术智慧。

然而,严格意义上讲,对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机理不应简单地局限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机制方面,后者只是前者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由于旅游业说明天然所具备的产业关联优势,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蕴含着复杂的间接机制,旅游业在其中扮演的变量角色:或者是调节,亦可是中介。

如果深入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层面,并对其展开系统的学理和实证研究,将会实质性地拓展中国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视域,甚至会为变革传统的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体系带来契机。

倘若再往前推进,随着旅游经济问题的不断更新,以上研究视域的灵活转型,也将会对旅游经济学研究时刻保持精进路径,同时积极对接主流管理、经济学研究体系大有裨益。

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尝试举出若干例子予以直观说明。

众所周知,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因素,那么旅游业是否会对促进结构转型、优化和升级产生积极作用?对此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在于旅游业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生何种影响。

此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而产业支撑又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根本,既有文献对城镇化影响旅游业的研究居多,而鲜有研究对旅游业影响城镇化的机理进行探索,包括旅游业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产城融合、功能配置、空间结构和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和农村贫困减缓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均衡增长的关键关节,那么旅游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目标实现有何贡献?具言之,旅游业对城乡收入差距和贫困状况存在何种影响同样需要引起必要的学术关切。

再如,表征中国制度环境水平的市场化进程如何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如此等等,旅游业是否能够通过以上间接传导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并揭示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研究的复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作为一类公共产品,存在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造成就业困难、就业后流失多半的问题。《决定》提出"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官办大学的旅游院系的教学改革,为旅游业的健康高质发展培养更有创新能力和务实可靠的技能的人力资源。
4.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旅游资源保护和产品质量提高
35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为中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基础,但我们的发展模式也同时存在着巨大的生态代价和环境危机。与工业上的能源、化工和农业上的化肥、农药带来的大面积环境污染相比,旅游业产生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毁坏要小得多也较好控制。在新一轮改革政策中,已经决定全方位调整发展路径,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在政府价值观、技术实现路径和保护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国家旅游局提出"美丽中国"旅游品牌建设战略,而《决定》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强势决心,将会为中国更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国际第一大目的地国家的规模经济形成,奠定更强大的基础。
旅游业除了具有重要的产业经济功能,更具有户外教育、提高生活品质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从这个角度看,旅游和游憩也是一类公共产品,政府对这类公共产品的提供和保障承担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即使从产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要实现上述驱动旅游型城市化、为本地居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外来访客提供高质生活质量的目标,也需要借助于良好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金融服务、能源水电供给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
从公共资源的合理协调配置来看,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存在各种利益保护、利益争夺、自产自享等局限。关于这一点,《决定》已经考虑对其进行整治,"健全立法机制,提高立法质量",扩大公共资源管理部门为全社会而非狭隘的部门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旅游业发展涉及众多部门,旅游执法同样需要"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面对《旅游法》如何有效实施,"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和缺少经验,将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2013年舆论十分关注的黄金周期间热点景区的游客排队秩序失控导致大量游客滞留问题,景区管理人员如何得到一定的授权,以保障景区交通的畅通,许多这类问题需要综合改革来解决。
与第二产业特别是与自动化程度较高、对就业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吸纳就业人数越来越少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大量吸纳中低教育水平的新市民就业的优势,更有利于实现《决定》中强调的"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的目标。
3.政府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促进旅游业的稳步发展
旅游发展涉及面广泛而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利益主体的协调,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旅游法》为众多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从现有法律体系特征来看,要实现《决定》中提及的各项深化改革措施,要求对一些法规进行修改。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等决定,将会逐步推进一些涉旅法律的修订,促进涉旅行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近十几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等原因导致的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十分突出。根据《决定》精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高速公路收费、国家公园门票收益、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空间租赁、公共水面海滩旅游开发等等由管理部门收取并演变成部门收益的现象就会逐步调整到为全体国民共同享用的轨道上来。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大纲。作为在中国全面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潮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具有涉及面最广泛、带动行业最丰富、与广大国民生活质量联系最紧密的旅游业,同样也会受到这一《决定》的重大影响。在《决定》中,从指导思想、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和对外开放,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权力制约监督和军事国防,再到文化体制、公共事业、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深入观察和认真思考之后都可发现,所确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都会对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业态的发展,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旅游相关部门和行业也必然会对此作出各自的响应,以共同实现"美丽中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形象的建设和满足13亿中国人民的旅游权利保障、满足稳健增长的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宏大目标。
《决定》明确指出要坚决"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在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时将会"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提高工业用地价格","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那些一意孤行只要GDP不顾生态质量的项目和主其事者,"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将会"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这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这些公共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的统一行使,将会明显提高全体国民的可进入性,降低公民的使用成本,发挥更好的环境教育和生活品质保障作用,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在公共自然资源使用上的真正公平。
《决定》对整体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破解当前社会收入两极分化的严重局面,也做出了系统安排,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等措施,为劳动阶层家庭收入的提高、为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稳步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经济基础。中产阶级的逐步出现和稳步成长,既是中国社会趋向成熟稳定的社会条件,也是旅游发展市场需求的主要成因。从消费者市场的健康发展来看,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健康发展同样十分重要,而"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会为需求市场的培育和改善创造更好的条件。针对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而老年服务产业的出现和政府推动,则为旅游养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旅游业具有重要地位
中共十八大和三中全会《公报》及《决定》,都一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主要依靠工业化来促进。35年的工业化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总结,现代服务业逐渐变成取代工业的主导地位,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农村人口继续大量向大中城市集聚、导致城市人口比例逐年增加,2012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另一个就是进入城市的新市民或尚未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将会主要从服务业发展中获得就业机会。《决定》要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为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就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的具体政策就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一句话,进入城市的人口比例将会有一个稳步持续的提升。
从全面深化改革看旅游业发展
在《决定》中,从指导思想、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和对外开放,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权力制约监督和军事国防,再到文化体制、公共事业、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深入观察和认真思考之后都可发现,所确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都会对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业态的发展,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实现政府改革要达到的"重视劳动就业、要的作用。旅游业因为具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接待地社区老百姓的收入、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特定贡献,将会受到政府更大的重视。
政府要达到为公众建设更好的生活质量保障体系,就需要具备足够的财力,《决定》为此设计了一条"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达30%)"的路径,将收上来的钱"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旅游休闲度假的权利的实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民生。
要建立和维护上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需要大量的钱,二是需要协调公共资源的配置,三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从资金角度看,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统一安排资金投入,其来源应该来自于国有资本,《决定》计划将"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强调"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提供公共服务"。除了一般的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同样不可忽视,"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实现更好的养生和健康服务,而旅游和休闲度假显然是一类重要的公共养生产品。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形象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目标的实现,同样会积极地支撑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公共服务的提供既涉及中央政府,也涉及地方政府,二者需要明确各自的事权和责任,很明显,这一轮改革,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得到了"适度加强",主要承担"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的责任,而地方政府则主要承担"区域性公共服务"。具体到旅游行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公共资源基础上建立的旅游景区,其门票价格就应该逐步纳入"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协调的范围。前几年那样由着地方政府随意涨价,提高了国民进入全民所有的"国家公园"体系的门槛,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底层社群来讲,是一个不公平的限制。对于地方治安稳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救援体系、游客投诉受理等,则应由地方政府承担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