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疾病ppt素材
关注健康,预防禽流感.ppt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6/132020/6/132020/6/13Jun-2013-Jun-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6/132020/6/132020/6/13Saturday, June 13,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6/132020/6/132020/6/132020/6/136/13/2020
关注健康,预防禽流感
——健康科普知识讲座
禽流感病毒的微观图
禽流感历史
1878年,意大利第一次禽流感流行记录 1961年,H5N1病毒首次在南非的燕欧体内发现 1997年,香港出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并出现人
员死亡 2003年底开始,禽流感突然大规模出现,疫区有超过1
亿只鸟因禽流感而死亡或被扑杀 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暴发H1N1猪流感在全世界
禽流感病毒家族史
H7N9 亚型流感病毒
H1 H2
H15
H3
H14 H13
H H4 H5
H12
H6
血凝素(HA)
H11
H7
H10 H 9 H 8
N
神经氨酸酶(NA)
高致病亚型
传染源
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 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1、经呼吸道传播 2、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 排泄物传播 3、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水传播 4、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6/132020/6/13Saturday, June 13, 2020
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治2024PPT
01
02
0304禽流感的源自播途径呼吸道传播01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禽流 感病毒颗粒的飞沫或气溶胶进行传播。
02
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因素
人群普遍缺乏对禽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 但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 性,一般认为人群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仅可造成少数个体暴露后感染和发病。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A 型)流感病 毒属。
禽流感病毒的分类
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5N2、H5N6、H5N8、H6N1、H7N2、 H7N3、H7N4、H7N5、H7N7、H9N2、H10N3、H10N5、H10N7 和 H10N8等。
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疑似病例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 毒治疗,无需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
支持性治疗和监护
重症病例需进行呼吸支持、循环 支持等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中医治疗
初期以清热解毒、宣肺透邪为主 ;进展期泻肺通腑,益气解毒; 危重期回阳固脱,解毒开窍;恢 复期清解余热,益气养阴。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03
预防禽流感的措施
应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包括野生鸟 类,与动物或其环境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 和手卫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生熟分开 ,生肉煮熟后食用;不要购买活禽,鼓励 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接触传播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 沫和污染物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缺乏禽流感预存免疫,但特定职 业人群更易感。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禽类及可能被禽类污染的物 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2024版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禽流感概述•预防措施•控制策略•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总结与展望01禽流感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家禽和野鸟。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和污染的环境传播。
病毒在家禽中迅速传播,并可通过候鸟迁徙等方式进行远距离传播。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感染禽流感的禽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产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诊断方法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手段进行确诊。
流行病学特点流行范围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家禽饲养密集的地区更易爆发。
流行季节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易感动物多种家禽如鸡、鸭、鹅等均可感染禽流感,野鸟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02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饲养环境定期清理禽舍,保持干燥、通风,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率。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来源的禽类混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高禽类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管理,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80%80%100%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禽类品种,选择针对性强、免疫效果好的疫苗。
根据禽类的生长周期和疫苗特性,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
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和操作规范,确保每只禽类都能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选择合适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疫苗接种质量生物安全措施严格隔离和消毒对新引进的禽类进行隔离观察,并对禽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毒。
控制人员流动减少非饲养人员进入禽舍,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03控制策略03疫情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01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准确地上报禽流感疫情信息。
预防禽流感-PPT课件
专家提醒
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旦出 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 从事饲养、运输、宰杀禽鸟类的工作人员, 应及时就医,並戴上口罩。
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 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在医生 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禽流感科学预防口诀
早晚添衣服,洗手不可少; 人群密集处,最好戴口罩; 室内勤通风,环境常打扫; 家禽养殖场,封闭管理妙; 人禽均防病,免疫是法宝; 全民爱锻炼,天天常欢笑。
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及 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禽流感传播三要素
易感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发病的 高危人群。
பைடு நூலகம் 禽流感的预防途径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注意禽鸟健康 及时消毒
避免接触禽鸟, 注意卫生,增
注意禽鸟卫生
当身处外地
如有不适,特別是发烧或咳嗽,应戴上口罩,立即通知 酒店或旅遊领队,并速求医。
避免触摸禽鸟或它们的排泄物。不要前往农场,或公园 喂食禽鸟。
如曾接触禽鸟或它们的排泄物,应立刻用肥皂和清水洗 手。
注意饮食卫生,在进食禽鸟或禽鸟蛋前,应徹底煮熟。
增强个人抵抗力
• 均衡饮食,补充营养 • 适量运动 • 切勿吸烟 • 注意空气流通 •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禽肉中心部分须在摄氏100度持续烹煮至 少2分钟。
预防禽流感
注意食物卫生
沾有污渍的鸡蛋应清洗和抹干后 才放入冰箱储存。
不光顾无牌及卫生欠佳的店铺。 尽量在正规的摊档购买经过检疫 的禽类产品。
注 意 食 物 卫 生
注意旅遊卫生
出发前
《禽流感的预防》PPT课件
加快疫苗研发
加大疫苗研发的投入,缩短疫 苗研发周期,提高疫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禽流感防控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和能力。
加强生物安全
强化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的 生物安全管理,减少病毒的传
播风险。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4
禽流感的社会防控
REPORTING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总结词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公众普及禽流感的基本知识、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详细描述
开展广泛的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在学校、社区、工 作场所等地方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 等多种媒体渠道传播防控知识。
公共卫生危害
可能引发人类感染,甚至 演变为全球性疫情。
生态影响
影响野生鸟类种群和生态 平衡。
2023
PART 02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REPORTING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 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禽类及其 粪便后。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 要途径,避免触摸可以降低感 染风险。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 鼻:避免病毒在空气中传播。
避免接触禽类和禽类粪便
避免在活禽市场或农场接触活禽 或其粪便。
尽量避免与野生鸟类接触,特别 是不要接触死亡或患病的鸟类。
在处理禽类产品时,应戴上手套 ,并使用专门用于处理生肉和禽
类的厨具。
保持室内通风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 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 中。
认识禽流感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能够凝集鸡、火鸡和 豚鼠的等动物的红细胞。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不同动物来源的红细胞其受体表达及类型会显著影响不同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凝集反应。
病毒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区的关键氨基酸变化也会影响病毒 与不同动物源红细胞的结合。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 AIV呈球形或多形性,有的丝状,病毒粒子直径80~100nm。 有囊膜。 病毒粒子表面有糖蛋白纤突,分别为棒状三聚体血凝素 (HA)和蘑菇型四聚体神经氨酸酶(NA)。
二、病原
血凝素(HA)具有血凝性,可吸附到宿主细胞的唾液酸糖蛋 白受体上,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蛋白酶将HA 裂解,病毒囊膜与内吞体膜融合,病毒核衣壳进入宿主细胞中, 进而完成病毒的复制和出芽。
二、病原
流感病毒重组株形成
猪可同时感染禽流感病毒和哺乳 动物流感病毒。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和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在猪体内混合后,能产生感 染人和 其他动物的新毒株(重组株)。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于被双重感 染的人。
二、病原
细胞病理生物学机制 AIV通过两种机制引起禽类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坏死和凋亡。
① H5N1 HPAI全病毒引起个别人感染。 ② 通过流感病毒间基因重组,AIV的基因和人流感病毒 (H1N1、H3N2)的基因在动物(如猪)重组形成重组病毒。
一、概述
③ H7禽流感致人结膜炎、肝炎、鼻炎、头痛等。 ④ H5禽流感致人呼吸道病或流感样症状、胃肠疾病。 ⑤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引起极少数人的发病和死亡。
人禽流感防控PPT课件
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调
院内专家组会诊 (单个:12小时;聚集性:立即)
原报告单位网上订正为诊断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病例发病1个月以内需订正)。将其调查资料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由上级专家组进行审核,最终审核权限在省级专家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 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或基质蛋白(M1)、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 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分离禽流感病毒。 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诊断标准(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 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 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禽流感的鉴别诊断
流感 普通感冒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热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行感冒的防制》课件
如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需要根据病毒特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 鉴别。
Part
03
禽流行感冒的预防和控制
疫苗接种
STE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疫苗种类
STEP 02
疫苗接种时机
针对禽流行感冒的疫苗有 多种,包括灭活疫苗、减 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等。
STEP 03
疫苗接种策略
根据禽群种类、年龄、健 康状况和当地疫情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
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案例分析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病毒的传播 ,养殖场管理存在漏洞,导致病毒 快速传播。
案例总结
禽流行感冒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从养殖管理、环境卫生等多 方面进行防控。
成功防控的案例
案例概述
某地区在2019年成功防控了一次禽流行感冒疫情 ,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禽类养殖业。
案例分析
感染禽流行感冒病毒的家禽或野禽咳 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给健康家禽或野禽。
禽流行感冒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家禽养殖业
感染禽流行感冒的家禽会出现高 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导 致家禽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影响人类健康
感染禽流行感冒病毒的家禽或野 禽与人类接触,病毒可经呼吸道 、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引
疫苗接种应尽早进行,特 别是在高风险区域和高发 季节前,以降低感染风险 。
生物安全措施
01
02
03
隔离措施
对疑似感染禽流行感冒的 禽群进行隔离,防止疫情 扩散。
消毒措施
定期对禽舍、饮水、饲料 和饲养工具等进行消毒, 以减少病毒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家宝表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中国一定能控制住禽流 感。(完) 责编:杨洁 来源
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 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专 家解读禽流感- 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病毒吗
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 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 避免感染禽流感4点建议
生物学家就如何避免感染禽流感提出了4点建议。建议一:别 去疫区旅游。建议二:别与活禽接触。建议三:重视疾病预防。建 议四:重视高温杀毒。 专家指不必“谈鸡色变” 中国疾病预防专家指出,禽流感可防可控,人们不必“谈鸡色变”。
广州番禺 养鸡场员 工为小鸡 注射禽流 感疫苗
工作人员 在湖南湾 塘村禽流 感疫区洒 石灰消毒
天津检疫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消毒
安徽卫生防疫人员给家禽注射疫苗
20 05 年 我 国 禽 流 感 分 布 图 解
[京华时报]中国5省份出现禽流感疫情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27日 08:04) 据新华社消息 卫生部部长高强25日在渥太华“全球流感预防部长会议”闭
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目前虽然有5个省份的一些乡村由于候鸟传播 出现了禽流感。
世卫官员称禽流感在人类间暴发只是时间问题
中新网渥太华十月二十五电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李钟郁今天在此间一次 国际会议上说,禽流感人传人现象的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全球正处在 危机边缘。
李钟郁是在加拿大主办的全球流感预防部长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还透露, 眼下各方正在与时间赛跑,当务之急是增加抗病毒药丸供应。
在渥太华举行的这次会议今天结束并发表联合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在世界卫 生组织等国际机构领导下,尽快建立联合行动机制,密切监控禽流感病情,加紧 疫苗研制,遏制禽流感蔓延,并对可能爆发的人类流感大流行做好应对准备。
公报指出,鉴于目前H5N1型病毒尚未具备在人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工作重 点应放在遏制该病毒在动物之间或从动物到人之间的传播上。
迁 徙
途
传
径
播 禽
流
感
农业部办公厅新闻办接受某媒体采访时称,高致病性禽流感预 防工作形势严峻。其原因在于:周边国家疫情明显扩大;带毒 候鸟威胁很大;中国家禽以散养为主,不利于控制。
欧盟 将禁 止进 口所 有笼 养鸟 类宠 物
欧盟“封杀”进口鸟
罗马尼亚政府官员8月15日宣布,英国实验室进行的检测 证实,罗方送来的死禽样本中确实存在毒性最大、危害最 烈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这将是登陆欧洲本土的第一例 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最让专家担心的是,一旦禽流 感病毒发生变异,结合人类流感病毒基因,将出现传播迅 猛而致死率高的新型流感病毒。
温家宝:中国政府能控制禽流感蔓延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27日 13:10)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6日电(记者宋世益 岳连国)正 在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的中国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26日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禽 流感蔓延。
温家宝是当天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会见后,准 备参加下一场活动的间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加拿大总理马丁在会上说,“应对流感的准备工作是一项空前的国际合作, 没有一个国家以单独胜任。”他表示,目前所面对的挑战是极其复杂的,尽管 作了很大努力,流感可能还会蔓延。
全世界的目光,再 次投向中国。
面对疫情,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作出 重要指示,各地反应迅速,行动及时,展开了对禽流感的阻击。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坦言:“当前局部疫情确实有扩散蔓延的 可能,这不是危言耸听。”他说,由于今年候鸟带毒率很高,候 鸟的大规模迁徙刚刚开始,从国际上看,禽流感疫情尚未得到有 效遏制,发生疫情的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中国的高致病性 禽流感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
禽 流 感 病 毒 图 解
越南医学专家称禽流感病毒已发生严重变异 高致病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使其毒性更高。
禽流 感病 毒攻 击健 康细 胞照 片曝 光
照片中的蓝色部分就是H5N1禽流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 康人体细胞,照片显示H5N1禽流感病毒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
候
传
鸟
播
让禽流感病毒止步在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面前 2005年11月13日21: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姚 润丰、董峻、李菲)2005年秋冬,一场新的禽流感疫情再次降临到 亿万中国人面前。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和 湖北先后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相对于去年春天那 场禽流感疫情,这一次,事态更严重、情况更紧急。目前7个疫点 已扑杀家禽1000多万只,超过了去年49个疫点疫情扑杀的总量。
名词解释: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 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也被称作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长的一段 时期内,这种疾病的传染范围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 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跨 越了原先的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
1959年,专家们在苏格兰地区的鸡身上第一次分离 出了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并证明这是一种全新的流感 病毒。随后,专家们将这种病毒命名为甲型流行性感冒 病毒H5N1亚型。一般来说,禽流感主要在低温季节发生, 而且治疗相当困难,因而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的最严重 疾病之一,目前各国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属于 严防死守的对象。
禽流感常见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
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 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 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 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 神经紊乱和腹泻。 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