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丙类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1c701c03e87101f69e31953f.png)
图1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 1 丙类功率放大器原理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如图1所示。
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c 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c 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
如甲类功放的︒=180c θ,效率η最高也可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90c θ,效率η也可达到80%。
甲类功率放大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率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实验所使用的电路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所研究的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1.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与效率功率放大器是依靠激励信号对放大管电流的控制,起到集电极电源的直流功率变换成负载回路的交流功率的作用。
在同样的直流功率的条件下,转换的效率越高,输出的交流功率越大。
1.1.1集电极电源cc V 提供的直流功率cc cc I V P ==式中0c I 为余弦脉冲的直流分量。
)(00c cm c I I θα=式中,cm I 为余弦脉冲的最大值;)(0c θα为余弦脉冲的直流分解系数。
式中,bz U 为晶体管的导通电压;bb U 为晶体管的基极偏置;bm U 为功率放大器的激励电压振幅。
1.1.2集电极输出基波功率式中,cm U 为集电极输出电压振幅;m c I 1为余弦电流脉冲的基波分量;p R 为谐振电阻。
bmbbbz c U V U -=arccosθpcm P m c m c o R U R I I U P cm 2211212121===u CCU BB U)(11c cm m c I I θα= p m c cm R I U 1=1.1.3集电极效率c η式中, 为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1c θα为余弦脉冲的基波分解系数。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则是在高效率下取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91fec504581b6bd97f19ea27.png)
摘要本论文使用EWB软件对丙类谐振式功率放大器的进行了仿真设计。
首先,根据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对丙类谐振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参数进行工程估算;然后,利用软件对估算的电路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观测、分析丙类谐振式功放的调制特性、负载特性、放大特性的基础上,调整电路的参数,从而达到优化电路参数的目的,以使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关健词: EWB;丙类功率放大器;放大特性;负载特性ABSTRACTIn this dissertation,the simulation of the class-C resonant Power-Amplifier is given in detail by studying EWB, by using which the accurat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estimated circuit is obtained after the Circuit parameters of the class-C resonant Power-Amplifier ar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the circuit performance. On the base of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load characteristics, amplify characteristics and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ptimized Circuit Performance ar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circuit parameters for the purpose of meeting the demands of the design.Keywords:EWB;class C amplifier;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load characteristics目录第1章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 (2)第2章丙类功率放大器原理 (2)2.1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3)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功率 (3)2.3 丙类放大器的工作特性 (4)2.3.1 调制特性 (4)2.3.2 放大特性(振幅特性) (5)2.3.3负载特性 (6)第3章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8)3.1放大器电路设计要求 (8)3.2设计电路图 (8)3.3 EWB软件介绍 (9)3.3.1 EWB操作介绍 (9)3.3.2 EWB软件中各界面介绍 (11)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12)3.4.1测量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技术指标 (12)3.4.2 调制特性的仿真分析 (12)3.4.3 放大特性(振幅特性)的仿真分析 (14)3.4.4 负载特性的仿真分析 (16)总结 (20)参考文献 (1)致谢 (2)第1章前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射频电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射频电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a6e8b3676eeaeaad0f3307d.png)
D。放大特性的观察 保持Vcc,Vbb和RL不变,改变输入电压的幅值,观察当信号 幅度从小到大变化时,脉冲电流的变化。
A、负载特性的观察 1、调整到最理想状态,记录欠压,临界与过压三个状态下 的脉冲电流波形,并相应记下其对应输出放大波形其幅值。
P5
GND
1
1
石英晶体振荡 器—提供载波 信号
推动级—提 供足够的激 励电压
丙类功率放大器
• 理论分析表明,当放大器工作在谐振状态的时候,负载 为纯电阻状态,集电极直流电流最小,回路电压最大。 但由于实际电路中内部电容的反馈作用,导致这两种 现象不会同时发生。因此,在实验中,不仅要监视集 电极直流电流,同时要监视集电极的脉冲电流来调谐 电路。
COSq Vbz Vbb
U bm
或电压 电流
iC i vCE min
c max
0 qc
V BZ
vCE VCC Vcm coswt
V cm vCE
V CC
V BB
iC v bEmax
+ vb -
VBB
wt
V bm vBE
1
Pc T
T
0 iC vCEdt
1. iC 与vBE同相,与vCE反相;
v BE
理想效率
负载
应用
θc=1800 θc=900 900<θc<1800 θc<900
50% 78.5%
电阻 推挽,回路
低频 低频、高频
50%<η<78.5%
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947b3f3968011ca30091b7.png)
此部分仿真效果
甲级功放部分
输出负载阻抗R=86(老师计算过) 取功放的静态电流Ic=7mA 集电极电压Vc=2P0/Ic=7.14V 集电极电阻Rc=Vc2/2Pc=1K 变压器N1:N2=√RC/R=3.5 ,取N1=7,N2=2 rbb’=25 求输入电压 U2/rbb=25mW/Ap 得U=50mV
1:设计要求 2:设计思路 3:参数计算1)电源电压:12v (2)功率增益>10db(取13dB,即20倍) (3)输出功率500mw
(4)工作中心频率10mhz
(5)效率>50%
(6)输入输出阻抗50欧姆
甲类功放
丙类功放
负载端
参数计算
设P0=500mW,取C=100pf,可得L=2.6uH。 RP=(Vcc-Vces)2/2P0=110Ω 变压器匝数:N1/N2=√RL/Rp =1.5 N1=15,N2=10 交流电流值 :Ic1=2P0/U=95.3mA 直流分量 Ic0=Icm*α0(70)=56mA(实际测得是65mA) 用实际上测得的数据得交流脉冲的最大值 :Icm=Ico/α0(70)=255mA 同理可得交流电流的实际值为:Icm*0.44=112mA; 所以电源的供给功率:Pv=Vcc*Ico=780mW 效率n=P0/Pv=65% 输入功率Pin=P0/Ap=25mW. Ibm=Icm/β=25.5m Ib1m=Ibm*α(70)=11mA. 输入电压U =2P/Ib1m=4.5V 设计偏置电阻Re=(UCos70—Vbe)/Ico=14
最终仿真电路图及结果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制作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9361e1702020740be1e9b2f.png)
2. 直流馈电电路
串馈:电源、功率管、负载回来串联 集电极馈电电路
并馈:电源、功率管、负载回来并联
自给偏置:负电压
基极偏置电路
电源分压偏置:正电压(小于导通电压)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3. 滤波匹配网络 谐振回路(滤除集电极电流中的谐波成分;提供功率管所 需的最佳负载电阻),起到滤波和匹配的双重作用,因此又称 为滤波匹配网络。 主要要求: (1)进行有效的阻抗变换,将实际负载电阻RL变换成放 大器要求的最佳负载电阻Re,使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 (2)抑制谐波能力强,有效滤除不需要的高次谐波。 (3)本身的固有损耗尽可能小。 功率管与负载 阻抗匹配 功率管与前级放大器
功率管与负载阻抗匹配功率管与前级放大器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参考电路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四参数计算4阻抗匹配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四参数计算4阻抗匹配四总体参考电路原理图四总体参考电路pcb五实物展示六调试及指标参数测量指标参数测量静态测试前后两级放大器三极管各极对地电压
实验三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因此,一般都采用LC选频网络作为负载。为提高效率,常工
作在丙(C)类。
一、相关背景
由于谐振网络频率调节比较困难,因此谐振功率放大器主 要用来放大固定频率信号或中心频率固定的窄带信号,所以谐 振功率放大器也称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对于多频道通信系统和相对带宽较大的高频设备,可采用 以传输线变压器作为负载的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参考电路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四)参数计算 (4)阻抗匹配 L型
三、设计流程及参数计算
(四)参数计算 (4)阻抗匹配 π型和T型
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https://img.taocdn.com/s3/m/7ec269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8.png)
实验操作过程
调整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 出阻抗,使其与信号源和负载匹 配。
逐步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 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和参数变化。
使用示波器记录放大器的输入和 输出波形,分析波形的失真情况。
打开高频信号发生器,设置合适 的信号频率和幅度。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放大器 的各项参数,如输入电压、输出 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等。
02
它主要由输入匹配网络、功放管 、输出匹配网络和偏置电路等部 分组成。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根据功放管的类型,高频功率 放大器可分为电子管式高频功 率放大器和晶体管式高频功率
放大器。
根据工作频率,高频功率放 大器可分为超短波高频功率 放大器和微波高频功率放大
器。
根据放大器的级数,高频功率 放大器可分为单级高频功率放 大器和多级高频功率放大器。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建议
01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 高频功率放大器
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探索甲 类、乙类等不同类型的高频功率放大 器的设计与制作,比较它们之间的性 能差异和应用特点。
02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 行优化设计
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可以对高频功率 放大器进行优化设计,如提高输出功 率、降低失真度、拓宽带宽等,以满 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要求。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有所不同。在低频段,放大 器的放大效果较好;而在高频段,放大效果逐渐减弱。这可能与放大器的设计参数和元器 件特性有关。
线性度与失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失真可能源于放大器的非线性 特性,如饱和、截止等。为了量化失真程度,我们采用了失真度指标进行分析。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226cd86c175f0e7dd1377c.png)
前言高频谐振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中,如在接受设备中,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要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来完成;在发射设备中,为了有效地使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需要根据传送距离等因素来确定发射设备地发射功率,这就要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所需地发射功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用使发射高频信号,并且一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
发射机中的振荡器产生的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多级高频放大器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率,送到天线辐射出去。
已知能量是不能放大的,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实质是在输入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高频功率,因此除要求高频功率放大器产生符合要求的高频功率外,还应要求具有尽可能的转换效率。
低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在甲类状态,也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或甲乙类状态乙类状态要比甲类状态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丙类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近年来又出现了D类、E类、S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还有利用特殊电路技术来提高效率的F类、G类、H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一些已知数据设计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1.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如图1所示。
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不见。
根据放大器的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放大器。
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
如甲类功放的θ= 180,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 90,效率可达到80%。
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多输出功率较小的初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常作为墨迹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实验所使用的电路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所研究的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机基本特征,具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与效率1.1.1 功率关系: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P 0,实质一部分转换为交流信号功率P 1输出去,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损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P c 。
丙类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59c47d094a7302768e993932.png)
(2-1)
uCE (t) VCC Vc m cos(t)
(2-2)
当电路接好并将各电极电压加上时,则在板极电路中就会出现受到栅极电 压控制的板流脉冲。ia 是周期性函数,由数学知识可知,它可用傅氏级数来表示。
可见,板极电流等于直流分量 Ia0、一次谐波(基波)、二次谐波和其他高次谐波 之和。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i 为正弦波时,集电极的输出电流 ic 为余弦脉冲波,
8
图。但是在这过程中自己遇到很多的困难,虽然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已经有了很大了 解,但这些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不能解决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 我们结合已有的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地上网查资料,不断的请教周围 的同学或是老师,自己一旦发现问题一定及时的解决问题。
在这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小到在仿真库里找不到相应的元件,大到仿真得 不到输出波形。不断地在网上寻找资料,咨询同学,有时候,真的是焦头烂额了。 但还是得坚持做下去,检查电路,修改参数,重复计算,反反复复不下十次了。最 终得到了想要的波形,虽然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大致完成了任务了,并从中获得 更多的知识。
25 (1 cos 70 ) 0.436
≈87.1Ω
则输出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为:
N3 RL ≈0.68
N1
R0
这里,我们假设取 N3=2 和 N1=3
若取集电极并联谐振回路的电容为 C=100pF,则 L 1 ( 1 )2 ≈100μH C 2f0
用 Φ10mm×Φ6mm×5mm 磁环来绕制输出变压器,其中: μ=100H/m , A=10mm2 , l =25mm, L =60μH
图 5-2 BG2 集电极输出波形(2) 分析波形:通过理论分析,丙类放大管的集电极输出波形应该为一个尖顶余弦 脉冲。波形(1)是初次调试时得到的波形,可以看出,波形的底部已经有所变化, 但不是完美的余弦脉冲,波形(2)是通过改变了部分参数得到的波形 心得体会:高频课程设计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之后,之前就做过了高频功率放大 器,并相应地焊了电路板。当时在考试期间,并且是团队合作,工作量比较低。这 一次做高频的课设,大家一起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参数计算和电路设计。本次课程 设计的题目是设计满足一定要求的丙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在高频中已经接触过丙类 功率放大器,并对它的功能以及技术指标有了一定得了解。在拿到题目后,我们没 有停止过学习丙类功率放大器,一直在寻找一种最佳设计方案得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5673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b.png)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丙类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工作原理;2.掌握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3.实现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调试。
二、实验原理1.丙类放大器丙类放大器是一种功率放大器,其输出信号的一个部位接近正弦波而另一部分则大约失真。
丙类放大器又称为开关放大器,工作原理如下:(1)若输入的信号为负半周期,管子导通,输出便接近0V;(2)若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期,管子截止,输出电压取决于负载电路。
(3)由于丙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只在正半周期时才产生,故功率效率可达90%以上,但其输出信号存在失真,因此丙类放大器多用于功率放大应用中。
2.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是恢复时间低,速度快、功率输出大,其主要应用在收音机、电视机、雷达、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其原理如下: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放大频率宽、能量转换效率高、输入输出匹配好、频率稳定性好、体积小、功率大等特点。
其主要应用在无线通信、信号干扰、雷达和通信等电子设备中。
三、设计内容1.电路图设计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调试原理如下:(1)采用驱动单一管子的电路,以避免传输相位问题,同时减少了对驱动器电路的要求。
(2)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从低频端口把信号发送到功率放大器,减少了对驱动信号源的要求。
(3)采用反馈电路,对稳定性及主动去谐增益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
2.实验步骤(1)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依据实际元器件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参数元器件进行组装,拼装好整个高频放大器的主板电路。
(2)在采用反馈电路的前提下,测试电路器件的频率特性,应适当减小反馈电压以提高增益。
(3)根据反馈电路实验条件测量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增益、谐波失真等有关参数,得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结果及分析如下:1.功率输出本次实验所测试电路的功率输出可达到40W的功率输出。
2.增益本次实验所测试电路的增益为30dB左右,符合预期结果。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计划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15f9eaa04a1b0717ed5dd0d.png)
前言高频谐振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中,如在接受设备中,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要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来完成;在发射设备中,为了有效地使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需要根据传送距离等因素来确定发射设备地发射功率,这就要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所需地发射功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用使发射高频信号,并且一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
发射机中的振荡器产生的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多级高频放大器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率,送到天线辐射出去。
已知能量是不能放大的,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实质是在输入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高频功率,因此除要求高频功率放大器产生符合要求的高频功率外,还应要求具有尽可能的转换效率。
低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在甲类状态,也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或甲乙类状态乙类状态要比甲类状态效率高。
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多工作在丙类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近年来又出现了D类、E类、S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还有利用特殊电路技术来提高效率的F类、G类、H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一些已知数据设计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1.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为谐振功率放大器。
如图1所示。
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不见。
根据放大器的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放大器。
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
如甲类功放的θ=,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效 180 90率可达到80%。
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多输出功率较小的初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常作为墨迹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实验所使用的电路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所研究的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机基本特征,具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与效率1.1.1 功率关系: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P 0,实质一部分转换为交流信号功率P 1输出去,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损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P c 。
毕业设计(论文)-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c3696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摘要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这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
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 90º,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高频放大器目录引言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 (3)1.1定时系统 (3)1.1.1 举例 (3)1.1.2 定时器的结构 (5)1.1.3 TMOD (6)1.2 引脚工作原理 (7)1.2.1 P1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1.2.3 P3端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 (9)2 电路设计与制作电路板 (11)2.1 电路设计 (12)2.1.1电路原理图 (12)2.2.1 画PCB图 (12)2.2.2 制作电路板 (14)3 系统软件设计 (14)4 电路的调试 (27)4.1 显示日期和时间 (27)4.2 闹铃功能 (27)5 结论 (27)谢辞 (28)参考文献 (29)引言本论文是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一个应用实例。
并简要的介绍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动态特性和电路组成。
在通信系统中,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作为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所以要求输出功率很大。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即将直流电源能量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同时必然有一部分能量损耗。
从节省能量的角度考虑,效率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高频功放常采用效率较高的丙类工作状态。
同时,为了滤除丙类工作是产生的众多高次谐波分量,常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故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实验: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实验报告南昌大学
![高频实验: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实验报告南昌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deb78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e.png)
高频实验: 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改变时的动态特性。
2.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的物理过程以及当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比较甲类功率放大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4.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 并分析其特点
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
3.测试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4.观察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放大器按照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
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越小, 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o 180=, 效率最高只能达到50%, 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 一般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
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流导通角o 90, 效率可达到80%, 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特点: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窄带高频信号(信号的通带宽度只有其中心频率的1%或更小), 基极偏置为负值, 电流导通角o 90, 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信号, 它的负载必须是LC谐振回路。
四、实验仿真原理图
五、实验仿真结果
结果说明:
CH1波形为输入波形, CH2波形为经1M选频网络之后的波形, 形成2倍频。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81261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3.png)
实验三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观察三种状态的脉冲电流波形。
3.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激励电压的变化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
4.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
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熟悉并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了解电路特点。
三.电路特点及实验原理简介在高频范围内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未级和中间级,它将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放大,获得足够高频功率后,再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另外,它也用于电子仪器作未级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效率高,输出功率大。
丙类放大器它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它的效率而进行的。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几百kHz —几十MHz 。
一般都采用LC 谐振网络作负载,且一般都是工作于丙类状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工作于丁类或戊类状态。
1.电路特点本电路的核心是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此电路基础上,将音频调制信号加入集电极回路中,利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集电极调幅实验。
当电路的输出负载为天线回路时,就可以完成无线电发射的任务。
为了使电路稳定,易于调整,本电路设置了独立的载波振荡源。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以选频网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它是在无线电发送中最为重cR L要、最为难调的单元电路之一。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类型。
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θ<900,集电极效率可达80%,一般用作末级放大,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1中,Vbb 为基极偏压,Vcc为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
为了得到丙类工作状态,Vbb应为负值,即基极处于反向偏置。
u b为基极激励电压。
图2示出了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以便用折线法分析集电极电流与基极激励电压的关系。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9a9c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6.png)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1. 背景1.1 功率放大器的概念功率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的一种重要元件,用于将信号的能量放大到需要的水平。
其中,丙类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适用于需要驱动高频负载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和验证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测量其性能参数,例如功率增益、频率响应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该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应用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分析2.1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丙类功率放大器通过将输入信号分成正半周和负半周,在对应的半周中分别通过NPN型和PNP型晶体管进行放大。
这样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交叉变形失真,提高整体的效率。
2.2 设计方案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个频率为f的输入信号,通过一个调制电路将其分成正半周和负半周。
然后,将这两个信号分别输入到NPN型和PNP型晶体管,进行放大,并通过LC滤波网络去除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噪声。
最后,通过适当的负载电阻将输出信号传递给负载。
2.3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实验结果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通过测量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功率来验证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功率增益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功率差来计算功率增益。
•效率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来计算放大器的效率。
•THD(总谐波失真)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出信号中各谐波的功率来计算THD,并评估放大器的失真性能。
3. 实验结果3.1 频率响应特性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频率范围f1到f2内,我们测量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加,并在f3后开始饱和。
这表明功率放大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但在超过一定频率后会有明显衰减。
3.2 功率增益我们测量到在输入功率为P_in时,输出功率为P_out。
通过计算得到功率增益G=P_out/P_in,在特定频率下,我们得到了功率增益的曲线图。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优化设计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e5e5c54028915f804dc2e2.png)
学科分类号(二级)470.40电气工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丙类功放的设计及仿真姓名于红侠学号*********院、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指导教师王六玲职称(学历)副教授2012 年 5 月 21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丙类功放的设计及仿真摘要:丙类功率放大器是位于无线发射机末端的重要部件,它通常被用作末级功放,为使发射信号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论文根据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对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参数进行估算;并利用软件对估算的电路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模拟分析,调整了电路的参数,达到滤除高次谐波从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使电路的带外干扰指标得到优化。
关键词:丙类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PSPICE 优化设计0 引言在广播、电视、通信等系统中,都需要将有用的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信号上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去,高频载波信号由高频震荡器产生,一般情况下,高频震荡器所产生的高频震荡信号的功率很小,不能满足发射机天线对发射功率的要求,所以在发射之前需要经过功率放大后才能获得足够的输出功率,在发射机中完成功率放大的电路称高频功率放大器。
在便携式通信系统中,很多采用电池进行供电,就必须考虑提高频功放电路的效率,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从童诗白等人[1][2][3][4][5][6]编著的书中知道,丙类功放的电流导通角小于900,放大电路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截止状态,效率可达90%,具有很高的效率。
谐振功率放大器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以放大发射所需要的某一频率范围的信号,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
从王英裕等人[7][8][9][10][11][12][13][14][15]编著的书中知道,丙类谐振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通常被用作末级功放,以使发射信号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以下重点对丙类功放的匹配网络进行优化,达到滤除高次谐波从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
实验二 丙类功率放大器
![实验二 丙类功率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b25ec3005f0e7cd184253663.png)
实验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改变时的动态特性。
2、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的物理过程以及当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3、测试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4、观察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8 号板1块4、双踪示波器1台5、频率特性测试仪(可选)1台6、万用表1块四、实验基本原理放大器按照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
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
1、丙类功率放大器1)基本关系式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置电压V BE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I EO(≈I CO)在射极电v为正弦波时,集阻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
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i电极的输出电流i C 为余弦脉冲波。
利用谐振回路LC 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v c1,电流i c1。
图2-1画出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与集电极间的电流、电压波形关系。
分析可得下列基本关系式:011R I V m c m c =式中,m c V 1为集电极输出的谐振电压及基波电压的振幅;m c I 1为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0R 为集电极回路的谐振阻抗。
2102111212121R V R I I V P mc m c m c m c C === 式中,P C 为集电极输出功率 CO CC D I V P =式中,P D 为电源V CC 供给的直流功率;I CO 为集电极电流脉冲i C 的直流分量。
放大器的效率η为COmc CC m c I I V V 1121⋅⋅=η图2-1 丙类功放的基极/集电极电流和电压波形2)负载特性当放大器的电源电压+V CC ,基极偏压v b ,输入电压(或称激励电压)v sm 确定后,如果电流导通角选定,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集电极回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 q 。
实验报告三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实验报告三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de7b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4c.png)
实验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时间:第周星期节课号:成绩指导教师批阅日期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座号:============================================================================================一、实验目的1、理解掌握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直流功率、效率的计算;3、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和设计方法;4、提高高频电路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预习1、下图所示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已知V CC=24V,P O=5W,θ=700,ξ=0.9,试求该功率放大器的ηC、P D、P C、i Cmax和谐振回路谐振电阻R e。
2、谐振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在临界状态,若谐振回路的外接负载电阻R L(如上图所示)增大或减小,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如何变化?I C0、I c1m、P o、P C将如何变化?3、谐振功率放大电路集电极直流馈电电路有哪几种形式?并联馈电电路有何特点?4、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中自给偏压电路有何特点?说明产生自给偏压的条件。
5、谐振功率放大器中滤波匹配网络有何作用?对它有哪些主要要求?三、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制作一个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要求直流电源电压+12V,中心频率为40.7MHz,放大器输出功率P o > 200mW(R L = 50Ω),效率ηC > 60%。
(注:设计流程步骤,请参考实验指导书71页,涉及相关的理论计算请参考教材和其他参考书。
采用两级放大器设计思路,整体电路由两大部分构成:激励级放大电路和丙类功放级放大电路。
参考电路如下图所示。
要求按照设计要求,计算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扼流圈除外)的理论值。
)-------------------------------------------------------------------------------------------------------------------------------------------------------------------------------------------------------------------------------------------------。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点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6621e0912a21614792987.png)
1引言 (1)2丙类功率放大器原理 (2)2.1谐振功率放大器 (2)2.1.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2)2.1.2线路特点 (2)2.1.3关系式 (2)2.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 (2)2.2.1放大器的功率 (2)2.2.2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3)2.3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3)2.3.1欠压状态 (4)2.3.2临界状态 (4)2.3.3过压状态 (4)2.4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 (4)3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5)3.1确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5)3.2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 (5)3.3选频网络 (5)3.4各参量的确定 (5)4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7)4.1EWB软件简介 (7)4.2仿真结果与分析 (9)4.2.1仿真电路与测试 (9)4.2.2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12)4.2.3 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对功率放大器的影响 (13)4.2.4 直流电压源电压对功率放大器的影响 (14)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用是放大高频信号,并且以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
主要应用于各种无线电发射机中。
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实质是在输入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高频功率,因此除要求高频功率放大器产生符合要求的高频功率外,还应要求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
功率放大器一般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等工作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还提出了丁类与戊类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工作状态,属于非线性电路丙类功率放大器半导通角θ<90︒,理想效率η>78.5%,负载为选频回路。
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
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仅会书本理论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估计了下电路的相关参数值。
对丙类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其工作状态做出了基本的确定。
关键词:丙类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简谐回路目录1、方案选择 (1)2、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 (1)2.1 实验原理 (1)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功率 (2)2.2.1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2)2.2.2 谐振功率放大器临界状态的计算 (3)2.3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3)2.3.1 uc、ic随负载变化的波形 (3)2.3.2 丙类高频功放的振幅特性 (4)2.3.3 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的调整 (4)2.4 谐振回路及耦合回路的设计 (5)2.5 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6)3、电路调试与排故 (6)3.1 实验电路图 (6)3.2 放大器电路设计要求 (7)3.3 丙类放大器电路分析 (7)4、结论 (8)参考文献 (9)主要元器件参数 (9)1、方案选择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
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供给负载足够大的信号功率,其主要性能指标是输出功率和效率。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可获得高效率的功率放大。
谐振功率放大器主要有四个特点:①放大管是高频大功率晶体管,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②输出端负载回路为调谐回路,既能完成调谐选频功能,又能实现放大器输出端负载的匹配;③基极偏置电路为晶体管发射结提供负偏压,使电路工作在丙类状态;④输入余弦波时,经过放大,集电极输出电压是余弦脉冲波形。
2、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2.1 实验原理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放大器。
如:图 1 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所示。
它是无线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C 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
电流导通角愈小,放大器的效率愈高。
如甲类功放的导通角0=180c θ,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导通角c θ0≤90,效率η可达到80%。
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课设使用的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研究的是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及效率。
图1 简谐功率放大器原理图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功率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P 0,实质一部分转换为交流信号功率P 1输出去,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损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P c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P 0 = P 1+ P c直流功率:P 0=I c0U cc输出交流功率:P 1=21U C I c1=L c R U 22=L c R I 2121 Uc ——回路两端基频电压 I c1——基频电流 R L ——回路的负载阻抗2.2.1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γξη⋅=⋅==21210101C CC C C I U I U P P 其中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CCL C CC C U R I U U 1==ξ波形系数:)()(0101θαθαγ==C C I I 为导通角θ的函数;θ越小γ越大。
2.2.2 谐振功率放大器临界状态的计算临界状态下,若已知电源电压U cc ,U BB 三极管的参数g c ,'BB U ,设电压利用系数为ξ,集电极的导通角为θ。
求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其余参数,如功率和效率等。
1)首先要求求得集电极电流脉冲的两个主要参量i m ax c 和θ导通角θ:b BBBB U U U 'arccos +=θ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则是在高效率下取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在实际运用中,为兼顾高效率的输出功率和高效率,通常 60=θ集电极电流脉冲幅值)cos 1(max θ-=b c c U g i2)由θ值,查表的电流余弦脉冲的各谐波分量)(0θα、)(1θα、)(θγ,并求得各个分量的实际值I c0、I c1。
3)根据P 1=L c R U 22=Lcc R U 2)(212ξ 可求得最佳负载电阻:122)(P U R cc LCR ξ= 2.3 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只在其他条件不变(U CC 、U BB 、U b 为一定),只变化放大器的负载电阻R L 而引起的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的变化特性。
2.3.1 uc 、ic 随负载变化的波形当负载电阻R L 由小至大变化时,1.负载线的斜率由小至大,如图中1→2→3。
2.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临界→过压3.输出电压u c 逐渐增大4.输出电流i c 的波形由尖顶脉冲→凹顶脉冲具体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图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高频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由负载阻抗Rp 、激励电压Vb 、供电电压VCC 、VBB 等4个参量决定的。
为了阐明各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和正确调节放大器,就应该了解这几个参量的变化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
2.3.2 丙类高频功放的振幅特性高频功放的振幅特性是指只改变激励信号振幅b U 时,放大器电流、电压、功率及效率的变化特性。
由图3 高频功放的振幅特性可以看出,在欠压区,C0I 、C1I 、C U 随b U 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在过压区,c U 基本不随b U 变化,可以认为是恒压区,放大等幅信号时,应选择在此状态。
2.3.3 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的调整调整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改变集电极负载L R ;改变供电电压CC U ;改变偏压BB U ;改变激励b U 。
方法1:改变L R ,但b U 、CC U 、BB U 不变:当负载电阻L R 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在临界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
方法2:改变CC U ,但L R 、b U 、BB U 不变:当集电极供电电压CC U 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过压经临界转入欠压。
方法3: b U 变化,但CC U 、BB U 、L R 不变或BB U 变化,但CC U 、b U 、L R 不变:这两种情况所引起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因为无论是b U 还是BB U 的变化,其结果都是引起be U 的变化。
当BB U 或b U 由小到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图3 高频功放的振幅特性2.4 谐振回路及耦合回路的设计输入耦合回路的作用是自前级取得最大的激励功率,而输出耦合回路则是保证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能有效地加到负载上。
如图1所示,丙类谐振功放的输出回路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其作用可以归纳为: ①实现阻抗匹配,使负载电阻L R 能与放大器的最佳负载H R 匹配,以保证放大器传输到负载的功率最大。
②与谐振回路配合,抑制工作频带范围以外的频率分量,使负载上只有基波分量及频带内频谱分量存在。
耦合电路形式很多,本实验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 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为了减小晶体管输出阻抗对耦合回路的影响,变压器初级采用部分接入方式耦合。
回路的谐振频率为LC πω210=或LC f 10=谐振阻抗与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为012452R R U R P N N L cm L o ==L L Q R L N N 04523ω=2.5 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常用的三种偏置电路如图8所示。
图8(a)是利用基极电流在基区体电阻'bb r 上的降压作为偏置电压。
其电路简单,但偏压小,且易随晶体管'bb r 而变,不能保持稳定的电压,因此一般用于大功率丙类谐振功放。
图(b)是利用基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b R 上的降压得到偏置电压,b C 为高频旁路电容。
其优点是偏置电压随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调节。
图(c)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e R 上建立偏压,e C 为高频旁路电容。
为了避免e R 上产生交流负反馈,需设置时间常数0e /)5~3(R ω>e C 。
它可以自动维持放大器稳定工作,当激励信号加大时,负偏压加大,似的0e I 相对增加量减小。
3、电路调试与排故3.1 实验电路图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的负载是谐振回路,其原理电路如图 所示,电路由电压源、直流偏置电路、晶体管、谐振回路和输入回路组成。
谐振负载对输入信号谐振。
晶体管在交流输入信号的作用下产生b i ,b i 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c i ,c i 流过谐振回路输出大功率,完成了将Ucc 提供的直流功率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的任务。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静态时晶体管截止,当有交流输入电压时,由于输入电压为大信号,晶体管工作于截止和导通两种状态。
图4 仿真电路图3.2 放大器电路设计要求本次课设要求用Multisim仿真软件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以及对电路的分析和调试。
电源电压20V,中心频率6MHz,功率增益大于13db,负载电阻5kΩ。
图5 中心频率图6 9MH下功率放大波形图3.3 丙类放大器电路分析根据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的不同,集电极馈电电路又分为串联馈电和并联馈电两种,如图7。
图7 集电极馈电电路串馈电路指直流电源CC V 、负载回路(匹配网络)、功 率管三者首尾相接的一种直流馈电电路。
1C 、LC 为低通滤波电路,A 点为高频地电位,既阻止电源CC V 中的高频成分影响放大器的工作,又避免高频信号流入直流电源。
并馈电路 指直流电源CC V 、负载回路(匹配网络)、功率管三者为并联连接的一种馈电电路如图5 C L 为高频扼流圈,1C 为高频旁路电容,避免高频信号流入直流电源,2C 为高频输出耦合电容。
4、结 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充分感受到了EWB 的强大功能,并且通过课设,巩固了我们上课所学的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中来。
这次课设也暴露出我平时学习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加自己亲身实践的机会,这样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加深理论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学懂一门科学。
在这一周里,我总结出善于交流意见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任务,我都会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
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参考文献[1]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清华大学出版社[3] 《电子线路集》人民邮电出版社主要元器件参数元器件清单如表1表1元器件清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