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受过系统训练、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们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改变自然与社会的过程。

科学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观察、实验和理论解释;而技术则是将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不同时代的阶段。

从古代的人类使用简单工具开始,到中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大爆炸,再到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演进。

而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是科技发展的高峰,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生产方式不断升级,社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

另外,科学技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领域,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也将迎来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和善用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知识和技能。

科学是指通过系统观察、实验和推理,建立起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体系;技术是指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而技术的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人类社会的起源。

从最早的火的发现、农业的兴起,到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化学、机械等领域的突破性发明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化时代。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引入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的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

此外,科学技术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形成。

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引发了对于人类尊严和隐私的关注。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仍将持续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不断探索和突破。

人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等。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管理,以确保科技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概论相关书籍

科学技术概论相关书籍

科学技术概论相关书籍科学技术概论是一门介绍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因此,科学技术概论相关的书籍对于人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常重要。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科学技术概论相关书籍。

1.《涌现:从复杂性中获得秩序》涌现,指的是由多个基础部分组成的系统产生出的高度有序、复杂而又出人意料的行为与结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学者史蒂芬·约翰逊,他在书中详细讲述了涌现现象在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规律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并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人类简史》是以人类的历史演变为主线的一本书。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探究了人类从猿变人、文明的兴起、科技的进步、政治的发展等多个方面,从而清晰地勾勒出了现代社会的轮廓。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以及科技如何不断发展、推动历史进程。

3. 《黑客与画家:硅谷创新之道》如果想深入了解硅谷文化及其创新之道,本书是不可错过的。

作者是美国程序员和企业家保罗·格雷厄姆,在书中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对程序设计和创新的思考等,让读者看到硅谷的创业文化是如何诞生的,机遇与挑战在创新的道路上又是如何交替出现的。

一方面,黑客精神的持续发扬,成果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保持独立、努力追求梦想的信念,都是可以领略的硅谷精神。

4.《启示录:信息时代的文化》这是乔纳森·兹廉麦主编的一本书,讲述了数字时代的文化现象、商业变革、法律规范等多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数字时代在经济、文化两个方面如何给每个人带来无限的机遇,如何激发创新的思维等。

同时也让我们对信息技术的未来有具体的想法,为我们未来原创性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5. 《简洁之美》巴西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专家C.A.R.Hoare在《简洁之美》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程序大致50%的时间是在写代码,另外50%的时间是在修改代码”。

科学技术概论课件2.1科学技术的起源

科学技术概论课件2.1科学技术的起源
右上图为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北面的著名巨石阵(Stonehenge)。巨石 阵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时日出的方位,其中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时 日落的方向。人们猜测,巨石阵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
(3)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明
古代世界
非洲
古 埃 及 帝 国
古埃及文明 (1)
大约在公元前3500以前,埃及人就发明了图形文字,经过长 期的演变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 后来为了书写又发展了简略的象形文字,成为僧侣体。有少数用 僧侣体写作的纸草文书流传至今。
旧石器时代指公元前10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公元3万 年前属奥瑞纳文化期,公元2万5千年前属索鲁特文化期, 公元2万年前属马格德林文化期。由于当时冰雪复盖大 地,为避寒原始人类都居住在洞穴中,所以在远古的洞穴
中留存下他们的绘画和雕刻创造。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和法国 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手持角杯的裸女
这位女子右手托着一只角状器,左手 搭在稍为隆起的腹上,披肩长发绕在左肩, 袋状的丰乳悬挂在胸前,腹部和臀部宽厚 肥硕,面部简略未作刻画,粗壮的大腿往 下细小而至于虚无。从形象动作的姿态特 征中,人们猜想这位女子正在主持一项巫 术仪式,祈祷猎物丰收和部族昌盛、安康。
也有人认为手中托举的角器是人类繁 殖的吉祥物,表明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 藏在自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象 征——兽角。
由于纸草不适宜折叠,不能做成书本,因此须将许多纸草 片粘成长条,并于写字后卷成一卷,就成了卷轴。
古埃及纸莎草纸书——莱因特草纸书
古埃及纸莎草纸残片, 记录的是对三角几何问 题的处理。这卷纸莎草 纸书原长525厘米,高33 厘米.是目前发现的古埃 及最大的数学课本的一 部分.其中记述了测量金 字塔和其它建筑物高度 的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科学的概念和特征: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科学是⼀种社会建制;4、科学是⼀种知识形态的⽣产⼒。

⼆、技术:就是⼈类对⾃然和社会进⾏有⽬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就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对⾃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2、就不同点⽽⾔,如果说科学更多地体现着⼈对于⾃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对于⾃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的⽽改造⾃然。

四、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年代和地点:14—15世纪,欧洲。

五、近代⾃然科学发展的原因:1、⽂艺复兴的思想解放;2、宗教改⾰;3、⼿⼯⼯场的出现4、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5、东西⽅⽂化的交流。

“⽂、宗、⼿、远、东”六、天⽂学⾰命:1、地⼼说:在托勒密的地⼼说看来,地球处于宇宙的中⼼,静⽌不动,太阳及其他⾏星围绕着地球运⾏。

2、⽇⼼说:⽇⼼说认为,地球并⾮静⽌不动,也不处于宇宙中⼼,地球是⼀颗普通的⾏星,它既有绕⾃转轴的⾃转,⼜与其他⾏星⼀起围绕宇宙中⼼—太阳旋转。

3、哥⽩尼的⽇⼼说的⾰命性作⽤:(1)建⽴了“⽇⼼说”;(2)⽇⼼说的发表是近代跨时代的发展;(3)近代天⽂学诞⽣的标志;(4)⽇⼼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柱。

“建、跨、⽂、宇”七、⽜顿⼒学定律包含:⼒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

⼋、第⼀次产业⾰命:1、时间地点:17世纪中叶,⾸先从英国开始。

2、第⼀次⼯业⾰命产⽣的原因:(1)宗教改⾰;(2)⽣产的发展;(3)圈地运动;(4)城市化运动;(5)殖民扩张。

“宗、⽣、圈、城、殖”九、⾏星:按照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星都有⼀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成的,不断收缩星云的中⼼部分凝聚成太阳,⼤体上在同⼀平⾯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星。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导论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2、科学主要回答自然事物本身“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则是改造和控制自然。

3、一般认为科学中心经历几次转移,其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篇近代科学技术1、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近代科学史上物理学已完成了几次大综合。

第一次是牛顿力学、第二次是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

4、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6、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

1785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电学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7、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

伽俐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

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

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8、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9、1709年,英国的比达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10、18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11、19世纪下半叶,康德和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

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12、19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

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13、1865年,德国的克劳修斯提出了“熵”的概念。

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提出了“热寂说”。

14、1803年英国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人阿佛伽德罗提出了分子论。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酶工程:酶工程主要是利用生物酶或细胞、细胞器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化学反应的功能,通过现代工艺手段和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产品的技术。

2、发酵工程:发酵工程也称微生物工程,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3、细胞工程:细胞工程就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按人们的意愿,有计划,大规模地培养生物组织和细胞,已获得生物及产品,或使细胞的遗传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创建新的生命品种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

与基因工程的不同在于,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的,而细胞工程则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的。

4、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这项技术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用人工方法在体外或体内把不同生物细胞中的脱氧核糖(DNA)分子进行切割、拼接与重新组合,再转移进操作的生命体,以达到改变生物性状,甚至创造新的生命类型的目的。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角度提出的,其含义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基础科学:研究了自然物质结构,各种基本物质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7、物理学:研究自然物质结构,以及其互相作用规律。

8、化学:研究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9、生物学: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及其生命运动形式、本质特征和规律。

10、地理学:研究地球组成结构和内在规律,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层的层次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构成。

11、天文学:天体的组成结构、起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12、技术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中的共同性规律的科学。

13、工程科学: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转化成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原则和方法。

14、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不同科学以各自的方式拥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即“系统”。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学时:32 学分:2.0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科学技术概论是为高等多科性院校工科,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现代自然科学基本内容,当代高技术领域状况,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包含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等。

2、开课学期:第3学期3、适用专业:中文、新闻传播、教育学本科相关专业。

4、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获得科学技术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并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授课主要内容与要求第一次课: (每次2学时)导论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科学与技术的概念,联系及区别.2、教学重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3、教学难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及区别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科学革命的突破;(2)理解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科学综合;(3)理解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4)了解近代科学方法.2、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3、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第二章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2)了解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2、教学重点:第一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课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天地演化的研究及物理学的进展;(2)理解化学的成就及生物学的飞跃.2、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及生物进化论3、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章第二次产业革命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德国的崛起;(2)理解电力技术革命;(3)了解美国的崛起.2、教学重点:第二次产业革命3、教学难点: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四次课: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常识;(2)理解现代化学理论常识.2、教学重点:相对论,量子力学及现代化学理论常识3、教学难点:长度收缩效应,时间膨胀效应及物质波的理解第五次课: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大爆炸宇宙学常识;(2)理解星系的起源和演化;(3)理解恒星演化并了解太阳系的起源.2、教学重点:大爆炸宇宙学及恒星演化3、教学难点:大爆炸宇宙学第六次课: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2)了解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2、教学重点: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3、教学难点:微观世界基本规律第七次课: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地球系统科学常识;(2)理解生态学常识;(3)了解环境科学常识.2、教学重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3、教学难点:地球系统科学常识第八次课: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现代生命科学常识和生命的起源;(2)了解人类的起源与人工智能研究.2、教学重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及人工智能3、教学难点:基因,DNA双螺旋,遗传密码第九次课: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2)了解系统科学的新进展.2、教学重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3、教学难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常识第十次课: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高技术的定义与特点.2、教学重点:高技术的定义3、教学难点:高技术的特点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个人计算机;(2)理解人工智能常识;(3)了解因特网的发展状况.2、教学重点:人工智能常识3、教学难点:人工智能常识第十一次课:第十三章生物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常识;(2)理解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常识;(3)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2、教学重点: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3、教学难点: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常识第十二次课:第十四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新材料技术常识;(2)理解核能的开发与利用;(3)了解可再生能源.2、教学重点: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第十三次课:第十五章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海洋探测技术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常识;(2)了解空间技术常识;(3)理解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与航天技术的发展.2、教学重点:海洋技术及空间技术常识3、教学难点:宇宙速度第十四次课:第十六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2)理解科学技术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3)了解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特点;(4)了解知识经济.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3、教学难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第十五次课:第十七章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1、教学内容与要求(1)了解全球及中国的环境问题;(2)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3、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六次课:第十八章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1、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理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2、教学重点:科学技术进步与精神文明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3、教学难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三、考核要求:1.平时没有课外作业,主要是自己看相应的参考书或者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听课笔记做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2.考核方式:小论文。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验环境和操作过程,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手段和 内容呈现方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THANKS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定位
•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概述 •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
中的地位 •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

•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贡 献
•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挑战与发展趋 势
01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概 括性的课程,旨在全面介绍科学技术 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 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关系。
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有助于 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 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
通过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学 生能够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 合,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 奠定基础。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个人发展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促进 个人发展。
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互动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通过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个人价值 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05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挑战与发展 趋势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制造出各种工具、设备和机器,以及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等活动。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1.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现象之间的规律。

2.工程技术: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领域,主要应用自然科学所得到的知识,设计制造各种设备和工具,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人类最早开始掌握火种,并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器具和轮子等更为复杂的工具。

2.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大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3.近代: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制造、煤炭开采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电气技术、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崛起。

4.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人类探索太空、深海等领域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科学技术的应用1.生产领域: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学工业等。

它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2.农业领域: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如种植新品种作物、使用化肥农药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缓解了全球食品危机。

3.医疗领域: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新药物的研发、医疗器械的制造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人类寿命。

4.环境保护领域: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

五、结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

1近代科学史上已完成几次大综合;第一次:牛顿力学;第二次:能量守恒定律;第三次:电磁学理论2十九世纪末,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这个问题,宣告了量子理论的诞生。

3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4十九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天然反射线”“电子”5强子、轻子参与相互作用的性质。

6计算机的硬件通常有五部分构成:计算器;逻辑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7基因疗法主要有三个方面:跟踪体内细胞,治疗疾病;预防。

8狭义相对论推出了“E=me³”公式,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建立成了现代高新技术的标志。

9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蒸馏法;点渗析法;冷冻法。

10原苏联在1957年法射了地球卫星“卫星1号”11科学:①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②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③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④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12基因:是细胞中所有RMA和蛋白质分子的蓝图,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由RNA流向蛋白质。

13系统:就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14细胞工程:是一门在细胞水平上利用生物,改造生命和创造新生命的技术。

15新材料:指近代发展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要为优异性能得一类材料。

16太阳能:是太阳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长生热量,通过其表面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来的一种巨大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

17现代高技术的特征:①高群落②高智力③高投资④高风险⑤高收益⑥高竞争⑦高渗透⑧高战略18: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1:技术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创造技术、运用技术来变革和控制自然过程中,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技术也受制于社会因素的制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自觉选择;2: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技术的功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和便利;另一方面:技术也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和风险。

科学技术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概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概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南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通常科学通常可分为()两类。

参考答案:广义科学和狭义科学2.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科学事实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四科”是()。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4.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参考答案:科学方法论5.在20世纪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已开始显现出来,即()、技术科学化并且相互依存。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化6.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在于()。

参考答案: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为科学提供研究手段;二者都要用科学方法;二者都使用仪器设备;二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交替发生;二者不可分割7.下面关于科学与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科学是技术的归纳和升华;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8.科学与技术从本质上说没有区别。

()参考答案:错9.科学与技术可以完全隔离开,科学自已发展,技术自己发展。

()参考答案:错10.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和方法,科学和技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辅相成。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勇敢提出“日心说”观点的科学家是()。

参考答案:哥白尼2.维萨里于()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参考答案:15433.()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本思想的奠基者。

参考答案:伽利略4.()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被称为17世纪物理数学百科全书。

参考答案:16875.1896年,人类首次发现了()元素所具有的天然放射性。

参考答案:铀6.19世纪80年代,人们曾寻找“以太”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验是()。

参考答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7.()体现了光的粒子性。

参考答案:光电效应;单缝衍射8.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量子力学,例如()。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精品文档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精品文档

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在利用、 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 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 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
技术的原意是木匠,木匠能按人们的需求 和意志将木料加工、组合并制成物品。所以,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称:技术是制造的智 慧。 我国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木匠鲁班是技艺高超的匠人化身 和祖师。 东西方的技术都与木材的利用有渊源。
科学中心,是指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其科 学成果超过全世界的25%。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其在时空上 的不均匀性同社会生产力的不均匀性紧密相关。
科学兴隆期(维持科学中心的时间)与“欧洲 中心论”:
---1540-1610,意大利,中心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 帕多瓦; ---1660-1730,英,中心城市:伦敦; ---1770-1830,法,中心城市:巴黎; ---1870-1920,德,中心城市:柏林; ---1920- ,美,中心城市:新英格兰、加利福尼亚。
科学技术概论
• 导论 •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 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 • 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Science)与技术
(Technology)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Relationship); 2、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数学、天文、 地学、农学、医学)与科技发展。
科学是指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5) 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GMP……。 6) 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 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学问题。
当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事业和一种社会发展过程。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

导论一、科学的四个特征:1.是放映客观食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是一种社会建制;4.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二、技术的定义: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特征:1.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功能具有两面性。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科学与技术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又有显著的差别。

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放映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不同点: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体系,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科学更多地体现者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者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随着发展,近代科学和技术加快了融合的速度,出现“一体化”特点。

四、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5个领域的每一个中两个提出成就:1.数学:在公元前14世纪商朝使用十进位制;公元5世纪初,祖冲之父子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保持了千年之久。

2.天文:中国人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无限宇宙概念;中国人发展了数值计算天文学和星表。

3.地学:《水经式》出于唐代,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水法;《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其中《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

4.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宋朝秦观著《蚕书》,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蚕桑业专著。

5.医学:《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在14-15世纪,地点是欧洲。

二、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的原因: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手工业发展;航海;东西方交流。

三、地心说强调以地球为中心,日心说强调以太阳为中心。

四、近代科学和第一次大综合以牛顿的地面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标志。

科学与技术概论

科学与技术概论
问:看了这则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材料 结论 关系
人类在挖石头时为了省力,用一根棍子 找一个支点,使用了杠杆原理。
技术中有科 学 科学中有技 术
科学产生技 术 技术也产生 科学
物理学理论要靠技术去证明
随着杠杆原理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 挖掘机。 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产生了射 电天文学
科学 与技 术是 密切 相关 的
产生、支持
科学
技术
转化、促进
自然是什么 (认识世界) 理论 是什么、为什么
如何改造自然 (改造世界) 手段、方法 做什么、怎么做
科学和技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随着 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 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沐浴科技之光的现代生活
享用的科技成果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培养科学素养
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含义 二、科学的特征 • • • • • 解释性 精确性 可检验性 可错性或可变性 系统性
什么是技术?
一、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一个过程
技术是人通过运用知识和能力,并借助物质 手段以达到改变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和状态的 过程,是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互结合, 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动态过程。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二、技术的属性
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直接渗透于生产力的 诸要素之中
材料:锯子是怎么被发明的
战国时期的鲁班,有一次接受了一个宏伟宫殿 的建筑任务,为此需要大量树木,用斧头砍太慢 ,怎么办?他去山上伐木,不小心被一种带锯齿的 草划伤,他想这种草都能将皮肤划伤,如果用铁 皮做成锯齿状岂不非常锋利,于是锯子就这样被 发明出来了。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推动力量,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概论是介绍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科学技术概论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是指人类探索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并应用这些规律改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织,并在不断进步发展中,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进步。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科学技术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大类。

自然科学是指对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工程技术则是指对自然界的应用,如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技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手工时代、机械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在手工时代,人类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生产和生活;在机械时代,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电气时代,人类利用电力为生产提供能源;在信息时代,人类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和生产管理。

四、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人造卫星等。

在医学领域,科学技术还让人类获得了更多的健康福利。

五、科学技术的现状当前,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投入。

同时,科技创新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网络安全、环境污染等。

六、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未来科技趋势来看,各国科技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科技成果将会更加商业化、快速化和标准化。

未来的科技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高生命质量和充分应用社会资源。

同时,还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化、绿色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七、科学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素养将越来越重要。

科技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

1.什么是科学与技术?它们之间是何关系?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包含四种含义:⑴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⑵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⑶科学是一种探求真理推进知识的活动;⑷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

技术: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包括实现技能技巧时的各种工具或设备,也就是手段,前者是技术中的软件,后者是技术中的硬件。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就相同点而言,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2、就不同点而言,如果说科学更多地体现着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2.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是什么?(1)建立了“日心说”;(2)日心说的发表是近代跨时代的发展;(3)近代天文学诞生的标志;(4)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的支柱。

3.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对近代科学有何意义?经典力学的建立对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一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应用到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上,对经典物理学建立意义重大。

二是经典力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经典力学在科学技术上有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4.简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尤其是这样。

科学技术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科学技术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02
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观察与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 的基础。
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演绎则是 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假说与理论
假说是对未知现象的假设,理论则是经过验 证的假说或事实的体系。
数学方法
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的数量 关系和空间形式。
感谢观看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算法,使机器能够模拟人 类的智能行为,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 语音助手、智能客服、自动驾驶、医疗诊断、金融投资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 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伦理和社 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思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和机遇,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气候变化等。
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
在科技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科技伦理和社会责 任,确保科技的健康发展。
3
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
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 素养的未来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做出贡献。
THANKS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清洁 能源、环境监测等。
科技对生态的影响
科技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
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 明建设。
04
科学技术前沿与展望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的定义
量子计算是指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和计算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一、科学的四个特征:1.是放映客观食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3.是一种社会建制;4.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二、技术的定义: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和控制活动。

特征:1.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具有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3.功能具有两面性。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科学与技术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又有显著的差别。

相同点: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的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放映了人对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

不同点: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体系,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行为特征;科学更多地体现者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更侧重于认识自然,技术更多地反映者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更侧重于为了特殊的目的而改造自然。

随着发展,近代科学和技术加快了融合的速度,出现“一体化”特点。

四、列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5个领域的每一个中两个提出成就:1.数学:在公元前14世纪商朝使用十进位制;公元5世纪初,祖冲之父子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保持了千年之久。

2.天文:中国人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无限宇宙概念;中国人发展了数值计算天文学和星表。

3.地学:《水经式》出于唐代,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水法;《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其中《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

4.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宋朝秦观著《蚕书》,是中国保存下来最早的蚕桑业专著。

5.医学:《黄帝内经》是最早的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在14-15世纪,地点是欧洲。

二、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的原因: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手工业发展;航海;东西方交流。

三、地心说强调以地球为中心,日心说强调以太阳为中心。

四、近代科学和第一次大综合以牛顿的地面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标志。

五、近代科学方法有:实验归纳法;数学演绎法;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牛顿的科学方法;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注意自然观。

第二章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一、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从英国开始,17世纪中叶。

二、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产生的原因:思想解放;宗教改革;生产的发展;城市化运动;殖民扩张。

三、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源头:纺织技术;飞梭和珍妮纺车。

四、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的应用。

五、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涉及的领域包括:纺织工业;钢铁工业;蒸汽机的发明应用;煤炭工业等。

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一、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太阳系及其行星都有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它们是由原是弥漫物质星云逐渐凝聚而成,不断收缩的星云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大体在同一平面上的环状弥漫星云物质收缩凝聚成了行星。

二、能量守恒定律:各种能量都是相互联系的,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在数量上是守恒的。

三、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物理学的进展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热力学、电磁现象的研究,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四、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化学的进展包括:原子分子轮;有机物的合成和有机结构理论;元素周期表。

五、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中生物学的进展包括: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六、生物进化论的两个基本思想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第四章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一、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从德国开始,19世纪中叶。

二、李比希学派在教育上的重大贡献是:在大学中建立教学科研用实验室。

三、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在德国的主要领域有:化学工业的兴起,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电力技术革命。

四、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中美国兴起的原因有:重视农业;加强工农业联系;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组织创新;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管理出效益。

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一、侠义相对论的两条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

二、侠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有:尺缩效应;钟慢效应;思维时空;新的速度变换公式;物体质量随欲动速度增加而增加;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量子力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量子学说的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关于院子结构问题的探索;物质波概念的提出。

四、现代化学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六章宇观世界探索一、宇宙的哈勃半径为:1.3*10的10方LY。

二、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描述为:宇宙为原始火球。

球内充满辐射和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相互发生核聚变反应,引起爆炸向外膨胀,辐射温度和物质温度急剧下降,核反应停止,期间产生的各种元素形成今天宇宙中的各种物质。

三、黑洞:恒星到晚年的归宿,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50倍。

天文学家认为,黑洞是这样的一种时空区域:在其表面连光也无法逃离其引力的束缚。

四、研究太阳的双重意义是:太阳给地球和人类以能量,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可以了解人类的环境;太阳在宇宙钟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研究它对整个宇宙的研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七章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一、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天然放射线,电子。

二、人类已经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力:强力,弱力,万有引力,电磁力。

三、基本粒子的性质有:质量,寿命,电荷,自旋等。

四、基本粒子按其作用方式分为:强子,轻子,传播子。

第八章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一、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和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

二、生态学定义: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

三、环境科学定义:是研究人类活动和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

(宏观上和微观上P141)四、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是:全球变化;区域模型;宏观调控。

五、何谓温室效应: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六、简述一个自然界中的一条较完整的生态食物链;草-蝗虫-青蛙-蛇-鹰七、生态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主要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为核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全球生态学应运而生,并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

八、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是:探索全球方位内自然环境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考察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加强最自然系统的研究。

第九章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一、现代生命科学包括: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等。

二、基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存在生命体中;基因能产生同样的基因,遗传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基因可能变异:进化。

三、生命起源中的自然发生说认为生命来源于(非生命)。

其进化过程为: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生物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目前的科学发展已制成人造(生物大分子物质)。

四、恩格斯提出:人类超越动物界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劳动促使古猿直立行走;劳动促使古猿的前爪转变为人手;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劳动推动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劳动发明了用火,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第十章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一、系统科学的定义:是分析与综合渗透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系统方法、原理和技术等研究。

二、系统的定义: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三、按组成要素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四、按时空状态分:动态系统,静态系统。

五、按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六、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于内,功能表现于外。

七、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八、霍乐提出三维系统方法指: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

九、控制论定义: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十、反馈的定义:是指系统输出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途径返回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市价影响的过程。

十一、信息论研究的范畴:“信息”是信息论的核心范畴。

十二、信息的特点: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往往受到接受者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信息不但具有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贮性等,更重要的是,信息具有可分享性。

十三、控制论与信息论的主要方法有:反馈法,功能模拟法,箱方法,信息方法。

第十一章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一、高技术定义:是指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是“尖端”的、“前沿”的、“先进”的技术;是从经济角度对一类产品、企业或产业的评价术语,凡是技术所占比重超过一定标准获比例时就可称为高技术产品、企业获产业。

二、目前公认高技术的领域: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

三、当代高技术发展的原因:1.源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2.社会的需要推动了高技术的发展;3.军事的需要刺激了高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高技术史无前例的崛起,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社会的需要直接构成了当代高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军备竞赛,刺激与加速了高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四、高技术的特点:高群落;高智力;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高渗透;高战略。

第十二章计算机技术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时间是:1946-2-15.二、冯·诺依曼给出的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主要内容:5大部件,二进制,存储程序控制。

三、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十三章生物技术一、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二、酶工程定义:是在一定的物质反应装置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原料快速高效地转变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技术。

发酵工程定义: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基因工程定义:是一种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按照人们的意愿,在体外或体内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然后通过一定的载体,再转入到所操作的生物体中,使其在所操作的生物体细胞中得到表达,从而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的技术。

细胞工程定义:是一门在细胞水平上利用生物、改良生物和创造新生物的技术。

三、酶的特性:高效,专一,反应后性质数量都不变化,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