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队标准化文明施工部分防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队标准化文明施工防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6.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
工的要求。
7.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投标文件。
8.工程施工范围内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
自然条件。
9.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10.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1.2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伤害
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人民群众和生命
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
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项目部的管理、
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管理机构的作用。
二、工程概况
2.1概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分部桥梁共13座,其中主线桥6座,匝道桥6座,连接线中桥1座;全线T梁30m共272片,20mT梁共38片,30mT梁梁底宽均为50cm(梁高2m),20mT梁梁底宽有8片是50cm(梁高2m),其余30片为44cm(梁高1.5m)。
2.2地形与地貌
标段范围内属山地丘陵地貌,沿线总体上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植被茂密。
根据现场调查及从现场地质勘察岩芯来看,区内基本为灰岩、泥灰岩,地表风化较严重。
2.3气候及水文
紫云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量充沛。
年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1455.3小时,年平均气温
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县内年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冬
季为夏秋两季,降冬量占全年80%以上。
各施工区地表水山间冲沟内季节性流水,水量一般;地表水主要为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中的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沿裂隙渗流形式或受地形切割排出地表。
三、适用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于指导、控制一分部桥梁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约束作业人员认真执行每一个安全施工指令和作业方法,适用于本标段桥梁工程全部施工作业面。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作业。
做好安全生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
工生产有序进行。
四、防护类别及标准
4.1临时驻地围挡
4.1.1临时驻地
临时驻地包括:钢筋加工场、预制T梁场、临时驻地等。
4.1.2防护标准
1.围挡方式采用固定砖混结构施工围挡
材料:机制砖MU10, M5水泥砂浆。
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达到80KPa,压缩模量
Es≥5MPa。
其中,围挡砖墙厚度为24cm,墙体高度为2m,
下设0.20m高的砖墙底座,围挡每跨宽度为3.9m(立柱中间
距),围墙长度超过20m时,设伸缩缝,要求伸缩缝间距≤20m,
缝宽20mm;伸缩缝两侧砖柱,围挡墙面水泥砂浆抹面,并进
行乳胶漆粉刷。
在围挡入口处醒目位置标注本工程名称、承
建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2.施工措施
(1)施工中,根据施工红线图进行临时围墙抄测放线,按照测量放线进行基槽开挖,基槽底部必须夯实。
待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围墙砌体施工。
在施工时要求做好材料计划工作,施工材料按3天用量进行储备避免因雨季造成的材料运输进场问题。
(2)围墙基槽使用1台现代60-7小型履带式挖掘机挖至基槽底标高+10cm处,再使用人工捡底至基槽底标高,基槽开挖深度由该地段土质决定,满足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
于80Kap(将土方挖抛至就近围墙外侧,与基槽保持安全距离,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2m,挖抛的土方以后用于临时围墙基槽回填)。
(3)因本工程建设单位未作三通一平工作,尽量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修建和延伸使用临时道路。
(4)因临时围墙工程墙高为2m,且基槽宽度为0.6m,脚手架的搭设相对较简单,采取单排脚手架加方木板施工平台的方式进行施工,搭设高度从自然地坪起搭设至围墙顶。
(5)砖砌体工程
①.砖砌体组砌方法采取三顺一丁法,即三皮顺砖
与一皮丁砖相间,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开1/2砖长,上
下皮顺砖与丁砖间竖缝错开1/4砖长。
内外搭砌,灰缝
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平灰缝的厚度宜为10mm,
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②.砌筑前应提前1—2天对砖体进行洒水湿透,以
防在砌筑过程中因吸水过大而影向砌筑质量。
③.墙体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
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一,如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
外,也可砌成直槎,但必须采用拉结网片或其它措施以
保证连结牢靠。
④.由于临时围墙长度较长,考虑到围墙的质量及
安全,设置围墙伸缩缝(宽10mm,间距为每20m设
置一处)。
3.注意事项
1、基础、墙及柱子的轴线必须按图纸的定位座标进行,
其轴线位移不能超过10mm,由测量班不定时进行检查,每检
查一次均需作好测量记录。
2、每砌1.5m高必须对墙体的垂直度进行一次检查,每一
次的检查结果不得大于5mm。
4.2临边防护
4.2.1临边防护包括
1.桥面临边防护;
2.高墩防护;
3.洞口防护:预留孔洞防护、桩孔口安全防护、泥浆池、
沉淀池、蓄水池(深度超过 2 m的槽、坑、沟的周边);
4.深基坑防护;
5.边坡坡顶防护;
6.特种机械起重范围防护。
4.2.2临边防护标准
1.材料选用
临边防护材料横杆及立杆均选用Φ48管材,用扣件或焊接固
定;挡脚板采用竹跳板;安全网采用绿围安全立网;基础材料选用C20混凝土。
2.施工标准(详见附图)
1)在施工时要求做好材料计划工作,施工材料按3天
用量进行储备避免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材料运输进场问题;
2)基础形式采用可移动的插入式、C20混凝土固定式
和焊接固定式;C20混凝土固定式基础尺寸设计为
20cm*20cm宽、30cm深的人工挖孔洞浇筑混凝土;
3)使用的钢管作防锈处理,并刷间距为300mm、红白
相间的油漆;明显部位按间距不大于50m设置安全警示标
示牌;
4)栏杆设置:上横杆高度为1.2m,下横杆高度为0.6m,
立杆间距为2m;栏杆根部设置高度为30cm高的竹跳板作
挡脚板;防护栏设立后挂设安全网立网。
5)挖孔桩施工时,桩位处设立警示标志、工程标示牌
等,孔口设置30cm高锁口,孔口周边1m范围内进行环形
硬化;桩内配备足够的通风、照明、排气设施,同时施工
桩位配备逃生安全爬梯。
3.注意事项
1)使用的钢管、扣件、安全网等材料,必须要有国家
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等。
2)横杆搭接时接头必须错开,相邻的两个接头不得在
同一跨间(两根立杆之间)。
3)洞口除设置临边防护栏还必须在洞口采用Φ
14@150mm*150mm钢筋网片+脚手板遮盖。
4)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
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即修理、完
善。
5)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
经施工负责人同意,采取相应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
复。
4.3跨线施工安全防护
为保证桥梁跨线施工的交通安全,本部根据设计桥型和现场勘察情况,跨209省道施工选用非承重和承重两种防护类型。
跨乡、村道选用非承重防护类型。
跨209省道线非承重施工安全防护棚
1.材料选用
基础:原硬化路面+50mm厚木垫板
立柱:脚手架格构式立柱
横杆:I20工字钢
面层:Φ10@100mm*100mm网片+红木板
2.施工标准
1)防护棚的搭设长度为桥位平面投影宽度+2*7m防护
半径(坠落高度为30m以上),宽度为省道路面宽度+2*1m。
2)防护棚采用外径Φ48~51mm、壁厚为3.5mm的钢管扣件脚手架。
3)防护棚采用双层防护,第一层距地面净高为5.4m,第二层和第一层的间距为60cm。
4)立杆基础为原路面+50mm厚木垫板。
脚手架格构式立柱在原路两边人行道设置双排架,中间跨度为7.2m排架;双排架立柱之间为了保留人行道设间距为1.5m,侧面立杆间距设计为1.2m;水平横杆第一道距地600mm,第二道起间距设计1500mm(详见附图)。
3.注意事项
1)严格按批复的交通布控方案进行交通疏导,合理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和布控安全设施。
2)在防护棚搭设位置周边的导行路段内,各种导行设施应齐全,标志明显,标线准确,并采用警示路锥和反光水马进行现场围挡。
(详见附图)
3)防护棚两端支墩立柱应及时张贴红白相间反光膜,钢管立柱侧面张挂安全立网。
4)防护棚搭设完毕后及时设置轮廓灯、警示灯、爆闪灯,在夜间警示灯要持续亮灯,通道内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
5)在防护棚通车门洞前后10m处各搭设一座同跨度的
限高门架,限高4.5m,采用组合桁架搭设。
跨中设置车辆限高、限宽、限速等标志牌。
6)防护棚两侧边设置反光水马,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
内通过。
7)双层防护棚顶板四周设钢管与纵横梁可靠联系,并
安装已贴上红白反光膜的面板,其上沿需超出防护棚顶板顶面0.6m形成封闭围护,以防止跨线桥梁上部物件及施工材料抛物坠落影响下方行车安全。
跨乡、村道线非承重施工安全防护棚
4.材料选用
基础:C20混凝土+50mm厚木垫板
立柱:脚手架格构式立柱
横杆:I20工字钢
面层:Φ10@100mm*100mm网片+红木板
5.施工标准
1)防护棚的搭设长度为桥位平面投影宽度+2*4m
防护半径(坠落高度5~15m之间),宽度为道路路面宽
度+2*1m。
2)防护棚采用外径Φ48~51mm、壁厚为3.5mm的
钢管扣件脚手架。
3)防护棚采用双层防护,第一层距地面净高为
5.4m,第二层和第一层的间距为600mm。
4)立杆基础为原路面+50mm厚木垫板。
脚手架格构式立柱在路两边原人行道设置双排架,中间跨度为4.5m排架;双排架立柱设间距为0.6m,侧面立杆间距设计为2m;水平横杆第一道距地600mm,第二道起间距设计1500mm(详见附图)。
6.注意事项
1)严格按批复的交通布控方案进行交通疏导,合理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和布控安全设施。
2)在防护棚搭设位置周边的导行路段内,各种导行设施应齐全,标志明显,标线准确,并采用警示路锥和反光水马进行现场围挡。
3)防护棚两端支墩立柱应及时张贴红白相间反光膜,钢管立柱侧面张挂安全立网。
4)防护棚搭设完毕后及时设置轮廓灯、警示灯、爆闪灯,在夜间警示灯要持续亮灯,通道内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
5)在防护棚通车门洞前后10m处各搭设一座同跨度的限高门架,限高4.5m,采用组合桁架搭设。
跨中设置车辆限高、限宽、限速等标志牌。
6)防护棚两侧边设置反光水马,引导行人从安全通
道内通过。
7)双层防护棚顶板四周设钢管与纵横梁可靠联系,
并安装已贴上红白反光膜的面板,其上沿需超出防护棚
顶板顶面0.6m形成封闭围护,以防止跨线桥梁上部物
件及施工材料抛物坠落影响下方行车安全。
跨209省道或高速公路线承重施工安全防护棚(详见各专项施工方案)
1.材料选用
基础:30cm厚C30钢筋混凝土+50mm厚木垫板
立柱:Φ300、壁厚3.6mm无缝钢管
横杆:I40工字钢
剪刀撑:[10槽钢
面层:Φ10@100mm*100mm网片+红木板
2.施工标准
1)防护棚的搭设长度为桥位平面投影宽度+2*4m防护
半径(坠落高度5~15m),宽度为道路路面宽度+2*1m。
2)防护棚采用Φ300壁厚为3.6mm的无缝钢管立柱,
横向立柱之间采用[10槽钢作剪刀撑,剪刀撑尺寸详见附
图。
3)防护棚顶采用单层防护,棚顶距地面净高为4.5m。
4)立柱基础采用30cm后C30钢筋混凝土(后附配筋
图)+50mm厚木垫板。
立柱在原路两边及中间设置,中间
跨度净宽3.5m;立柱侧面间距设计为1.2m;水平横杆第一
道距地600mm,第二道起间距设计1500mm(详见附图)。
3.注意事项
1)严格按批复的交通布控方案进行交通疏导,合理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和布控安全设施。
2)在防护棚搭设位置周边的导行路段内,各种导行设施应齐全,标志明显,标线准确,并采用警示路锥和反光水马进行现场围挡。
(详见附图)
3)防护棚两端支墩立柱应及时张贴红白相间反光膜,钢管立柱侧面张挂安全立网。
4)防护棚搭设完毕后及时设置轮廓灯、警示灯、爆闪灯,在夜间警示灯要持续亮灯,通道内必须保证充足的照明。
5)在防护棚通车门洞前后10m处各搭设一座同跨度的限高门架,限高4.5m,采用组合桁架搭设。
跨中设置车辆限高、限宽、限速等标志牌。
6)防护棚两侧边设置反光水马,引导行人从安全通道内通过。
7)双层防护棚顶板四周设钢管与纵横梁可靠联系,并安装已贴上红白反光膜的面板,其上沿需超出防护棚顶板顶面0.6m形成封闭围护,以防止跨线桥梁上部物件及施工材料抛物坠落影响下方行车安全。
4.4登高设施
4.4.1一般规定
1.当一般高度小于5m的支架,宜采用“一”字形斜道;
2.到高度大于5m的支架,宜采用“之”字形斜道;
3.上人斜道楼梯步距应保持一致,横杆和立杆外露长度不
得超过100mm;
4.斜道宽度一般为1m,休息平台宽度为1m,坡度保持在
30°~45°,斜道应满铺脚手板,斜道两侧应设置双道防护栏
杆和踢脚板;
5.斜道外侧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斜道的侧立面应设剪
刀撑。
6.梯笼投入使用前,组织厂方及监理单位进行(双挂牌)验
收,按规定设置好双层防坠棚;
7.梯笼仅供人员上下使用,不得用作材料运输通道。
8.梯笼外围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绿围网),并在醒目位
置设置警示标语、标牌;
4.4.2材料及类型选用
1.为了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和标准化施工要求,本部计划外
购具有国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测报告的标准梯
笼;
2.标准梯笼的验算书由厂家提供;
3.梯笼基础按厂家提供验算书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搭设高
度予以确定并上报。